1 ) 我曾遇見一個人
淡淡的、帶點西藏靈魂式的耳語般的開頭,交錯在電影中的現(xiàn)實,說著帕斯卡爾一去不回的事實和那些心中的迷失與疑惑。簡單而淡的音樂,其實話不多的電影需要的音樂才是最多的,那種需要去體會情境的電影向來都需要音樂來點綴。呂聿來長得不算好看,甚至算是普通的那種,在這部電影里也正是需要他這種帶著柔弱的感覺。電影最大的亮點在于音樂,好也好在沒有把同志電影莫名地上升到倫理道德社會關(guān)系的層面上去,雖然是在生活中的徘徊與迷惑,但更多的是對個人感情的不知所措或追尋。其實,我希望的就是那種在大街上他拉著我跳舞唱著歌,我們一起搬到一個新住所,開始一段新生活,也許什么都不好,也許未來不美好,也許都要重新來,但我們都在拼命工作著,我給他打點著生活的一切,早晨一起對著鏡子刮胡子,我們就在小房間里瘋,嘗著別人不懂的歡樂,他簡單地愛我,我簡單地看著他,我們只是小小的,擁有彼此開心著就好。他們之間開始時的小生活其實是讓人動容的,很多時候我們要的只是這種簡單而已。所以后來小建在異國他鄉(xiāng)遇到一個長得一模一樣的人也沒有讓我感覺到什么荒唐。你曾遇見一個人,開始跟著他走著路的軌跡,你們一起渡過了矛盾的時間終于覺得可以看著彼此一直自由自在了,他卻走了,你想去他的家鄉(xiāng)尋找他的氣息,卻遇見另一個讓你重拾同樣感覺的人,你想從他身上找到一樣的東西,然后一直向前,一直向前……舊房子外少女的提琴聲、酒吧、小店,還有幾個人合出的歌聲,重復(fù)在耳邊之前說過的話,臆語般讓人不知所措。還有和這個場景交錯的同帕斯卡爾的生活,兩種生活片段不斷反復(fù),你要的總在這里不斷停了又向前。記得很深的片段是小建給那個有帕金森癥的老婆婆送餐時插入的她跳港式舞蹈的片段,還有帕斯卡爾離開時走出的小女孩唱著有點兒遠(yuǎn)有點兒老又有點兒傷感的調(diào)子。最后,Ueli來找小建,和她的母親說起不通的話語,風(fēng)鈴響了幾下,想起當(dāng)時,我們都哭了。我在香港遇見你,你在瑞士遇見另一個我,我來北京等來你……(其實我也不知道對這部電影說什么好,至少拍得不差是對的,最起碼不會像其他同志電影一樣讓我討厭就對了,就夠了。)
2 ) 走過的人說樹枝低了,走過的人說樹枝在長
剛剛看完這部電影。筆者還是相信異性相吸的,對同類題材電影也接觸的比較少,這個評論寫的門外,所以就只談自己感受。
單純來看,這部電影總體還是好看的,導(dǎo)演帶著香港式的幽默,拍攝筆觸猶如劇中人一樣的敏感細(xì)膩,善意的畫了幾個圈圈,最后揭曉謎底,有“哦”一下的感覺。比較喜歡的是影片的角度,很有意思。劇中每一個人,強(qiáng)調(diào)一下,每一個人,都對這段感情相當(dāng)supportive。換句話說,導(dǎo)演其實是已經(jīng)把大環(huán)境給抽空了,把主角們放在一個真空的環(huán)境中相愛。不去探討前因后果,也無意于社會背景,單純的寫故事,講感情。于是這段感情倍感溫馨,相識相愛,猜忌嫉妒,善意的隱瞞,誤會諒解,在我們的感情生活中都可以得到共鳴。電影另外的一個觸點,就是對死亡的思考。愛是否可以穿越死亡呢?這是千百部電影電視小說都在一直探討的問題。生命走到了盡頭,但愛還沒有終結(jié)。逝者如斯夫,活著的人卻久久走不出去。這是電影從片名到結(jié)尾都顯得憂郁的原因。我看完其實蠻郁悶的。這樣的感覺在電影中很好,但是這樣的態(tài)度我保留意見。筆者曾經(jīng)因為一次醫(yī)療事故瀕臨死亡,休克了很久搶救了過來。我告訴我愛的人,如果我走了,我只允許他悲傷一小段時間,然后moving on。因為愛是流動的,人類既是締造者,也應(yīng)該是傳承人。當(dāng)然,每個人的愛情觀價值觀都是不同的。
最后,一個簡單的小問題,如上所述,整部電影是被抽空了大環(huán)境的,那么,是因為導(dǎo)演本身就看得開這些呢,還是這就是導(dǎo)演的理想世界呢?
BTW,個人覺得導(dǎo)演沒有拍出來的一些發(fā)生在瑞士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3 ) 我們相擁而睡,這是開始也是結(jié)束。
你怎么辨別一個人是不是同類?
他臉上明顯的傷痕吸引你眼光追隨?或者,是他身上的散發(fā)的受傷氣息,讓你想與之寂寞相擁?
反正你就是知道,一眼萬年。從此眼神膠著。心不由己。
沒有人告訴過他們外面的世界是這樣的。
如果說,操著半生不熟的廣東話,提著外賣餐盒穿梭于陌生城市的路邊街角,永建尚可忍受。那么,徐娘半老風(fēng)韻不再的二姨在眼皮底下操持皮肉生意,無所顧忌的肉帛相見并且時刻提醒著:還好你媽媽不知道我們在這邊都干些什么。他情何以堪?
印象中,瑞士的國民收入以及福利都不差。Pascal為何流落香港,靠小偷小摸為生,電影沒有交代。也許是為了所謂愛情?然而,聽一個毆打之后再強(qiáng)迫他的人說我愛你,顯得多么荒謬。即使眼前滿目璀璨燈火,也只覺前途黯淡。
我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這么慘?即使不這么想。也會想找個人說說話,或者,僅僅一個溫?zé)岬膿肀А?br>
打噴嚏的老公主是個可怕的預(yù)言,不能讓預(yù)言實現(xiàn)在自己身上。
所以,再見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分享同一個三文治,喝同一罐可樂,然后,他帶他回家。
那一刻,Pascal可有被遺棄的孩子找到家的感覺?肯定有吧。冷了太久就會不自主的靠近溫?zé)岬脑搭^。相擁而睡的一刻,背脊生長出盤踞的根彼此連倚。而這,便是開始。
之后的之后,便是瑣碎的生活。兩個人,一點點的建立,一點點的累積。什么都沒有,又似乎什么都有,因為惘然之中有一個你。那種安定的感覺,那些瑣碎的快樂,仿佛可以天長地久般的永遠(yuǎn)。這是幻覺嗎?至少永建覺得不是。
所以他張開溫柔的網(wǎng),期待安撫Pascal所有的不安與浮躁。他什么都不說,百般包容,默默守在身后,只為帶Pascal回家。他用心寫的是一封沒有寄出但記錄了不能出口的話的信。只是,Pascal收到了嗎?或許有,但只是摸到信封的表皮。
越在乎,越不知所措,是戀人之間常見問題。男人更是似乎天生在訴說方面有缺陷。
明明是那么在乎的人,話到嘴邊卻都吞回去了。你離開,我可以等你回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就回到最初的地方等我來把你撿回家,然后許你伏在我懷里像孩子一樣哭泣。
只是,等得太久便容易絕望。愛需要訴說,疼痛需要表述,否則,怎知道你有多痛多在乎?
等得太久,還會錯過。總以為還有時間,最后卻只能化作魂靈擁抱你。而這便是結(jié)束。
血液化入牛奶時,已經(jīng)來不及告訴你我有多愛你。而這些,只能留給你5年后慢慢收集、匯集成片。那些裝進(jìn)煙盒的飛蛾,載著你我回來說再見的靈魂。請你小心收好。
然后,我們一起準(zhǔn)備下一世。希望,到時可以在比較好的精神和經(jīng)濟(jì)狀態(tài)下重逢:
-告訴我你的中文名字
-你好,我是永建
-你好,我是Pascal
-德文我愛你怎么說
-Ich Liebe Dich
-Ich Liebe Dich
……
我們會偎著、吻著,羞了那藍(lán)藍(lán)的波光。
以上。看完電影《無聲風(fēng)鈴/ Soundless Wind Chime》的一點瑣碎感想。
其實我不太受得了這種鏡頭跳來跳去的電影。華人導(dǎo)演的通病總是太賣弄技巧,不肯好好講故事。而且還拍的跟鬼片似的,總是有靈魂出竅。學(xué)秦可卿回來和鳳姐說再見。嘖嘖。
最后的最后,誰來告訴我,那兩人到底有沒發(fā)生什么?以我資深同人女的眼光來看,根本就是兩小零嘛。
或許,真的只是需要抱抱而已。如此,而已。
4 ) 有一種打了雞血的解讀
Pascal和Ueli是同一個人,出車禍沒死,失憶了。
這樣講是說得通的。
面對失憶的Ueli,千里尋夫的健桑很文藝地選擇了沉默,在瑞士磨磨唧唧地耗了一陣子,知情識趣地閃人了。然后,Ueli先生修好了錄音機(jī),聽到之前的錄音,想起了點兒啥,覺得自己和健童鞋好像有過滴乜嘢,就屁顛屁顛地跑北京追夢去了。誰知道,丫一進(jìn)門就把伯母給克死了,風(fēng)鈴也不響了,over了。
我覺著這樣講更符合作者前半部分作到死的腔調(diào),反正這個片子本來就是東抄抄、西學(xué)學(xué),無所不用其極。于是我們看到了李安、看到了范桑特、看到了陳果、看到了關(guān)錦鵬、看到了蔡明亮、最后還蹦出了姜文、王小帥和早期馮小剛的混合體。放在這種文藝片大拼盤的形式里,本文這種解讀最合適不過了,怎么發(fā)展都說得通。
至于所謂的人死掉變成小鳥和蟲子也可以理解為帶著對健桑的愛的記憶的Pascal死掉了,他們的愛情死掉了,所以那個“他”變成了鳥。而什么都不記得的Ueli身上并沒有他們之前的愛,所以鳥兒飛走了,那只不知道是蝴蝶還是蛾子的昆蟲死在窗戶縫里了,風(fēng)鈴又無聲了,電影over了。
我覺得這樣想更感人,起碼比直觀上的那種結(jié)局感覺舒服多了。
5 ) 我多么想和你再見一面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 一開始很難進(jìn)入狀態(tài) 因為 找不到 這部電影是什么風(fēng)格的 一會兒 香港 一會兒北京四合院 一會兒 瑞士雪山的 給人一種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第一遍 啃得很辛苦 看不懂什么和什么事 后來 看了這部電影的詳細(xì)介紹后 決定 從新看一次 看第二遍的時候 就沒有起初的這般別扭了
pascal 與 ricky 在香港相遇于 一次意外
就是這一次意外 鑄就了他們兩個之間的情緣 他們極少有交流 即便是這樣 感情還是很深
他們 生活在香港的底層社會 沒有權(quán)利 沒有名利 有的 只是 他們在他們的舊房里的 狹小世界 日子雖不富裕 但是 過的舒心
他們 在燈下跳舞 他們互相照顧 共吃一個三明治
他們 一起逛游樂園 一起拍照 一起在家刮胡子
他們兩個 都很無助碰見了對方 是上天給予的恩賜么 但是這種恩賜是短暫的 其間 夾雜著 上帝 對他們感情的考驗
pascal 對于 感情的不專心 偶爾的 去 gaybar 這舉動 無疑是傷害了ricky的心 本以為 他們可以度過一生 卻怎料 會是這樣 至此 ricky 對 pascal 死了心 對他言語不睬 甚至還用了 一些尖酸的話語來傷害pascal 其實 pascal 心里明白 ricky 很愛他
當(dāng) ricky 想放棄這段感情時 當(dāng) ricky 對 pascal 冷言冷語時
他們的一次吵架 使 pascal 走出了 舊屋 一個人在這 一個繁華的香港街道上 坐著鐺鐺車游蕩 他無心欣賞 沿路的風(fēng)光 他靜靜的 趴在 欄桿 在這紙醉金迷香港 流下了他的淚水 這淚水中 透露出了 幾分心酸 積分悔恨 他又碰見了 他的前男友 他拒絕了前男友的擁抱要求 一個走在這靜靜的大街上 這條街 曾是 他和ricky一起跳舞的街 但是 現(xiàn)在的身邊卻沒有他 只有他只身一人 他躺在了 ricky做事的地方 直到天亮后 被 老板 發(fā)現(xiàn) 并打電話喊 ricky 來接pascal
pascal 在 出租車上 蜷縮在 ricky的懷中 哭了 ricky 用手安撫著他 沒有說話
ricky 再也沒有像原來一樣對 pascal了 ricky也 時常出入gaybar
pascal 挽留著他 央求他 不要去 像個失落的小孩 在床邊無助的哭著 ricky 還是 不忍心 卻什么也沒有說 沒有去 在一旁陪著 還是用手安撫著他
我想 ricky曾想過放手 但是 不忍心看著pascal一個人 也沒有離去
看著 pascal 對待這感情的不忠 他只可以以實際行動做出反抗 卻無心傷害pascal ricky 對待這段感情的執(zhí)著 似乎也感動了pascal
pascal 也收了心 和 ricky 好好的在一起
上帝總是這樣 在一個人無助 彷徨時 給了他希望
在 一個人 有了幸福時 卻 將其的幸福全部沒收 將他 他回原形
再一次 早上 pascal去買牛奶的早上 pascal 死了 永遠(yuǎn) 離開了ricky 但是 他的靈魂 卻一直沒有離開他 一直陪在 ricky的身邊
pascal走后 ricky也 孤身一人來到 瑞士 來尋找 pascal的蹤影 他踩著 pascal 曾走過的路 沿路尋訪他的點點滴滴 ricky在一個雜貨店中 遇見了一個人 長的 很像pascal 但是 他叫Ueli
瑞士的天空 灰蒙蒙的 下著雪
ricky 和 ueli 在雪上打滾 嬉鬧 似乎是在和 pascal在 一起 他們過的 很開心 在 取回背包的 回車上 他們彼此靠著對方 ricky的手指 在 ueli的 手掌上滑過 窗外的風(fēng)景 也更著變動這 我的心也跟著被牽動起來
ricky 來開了 瑞士 在離開之前 ricky 用中文在紙上 寫下了他的 地址
時過不久 ueli 來到了北京找 ricky 在一番艱難的打聽之下 來到了 ricky的家中 他媽媽躺在床上 動彈不得 窗戶上 掛著風(fēng)鈴 被風(fēng)吹蕩著
這故事 也就結(jié)束了
我哭的 稀里嘩啦的 不為別的 就因為這 故事 使我感觸很大 我記得 第一次為了 電影哭成這樣是 六年級 看斷背山的時候 哭的我眼睛都腫了 我都沒敢去學(xué)校 躲在家里休息了好幾天
每次看完后 心中就會有一種 隱隱的痛楚 看完后會有一種受傷的感覺
雖然 電影總是不真實的 但是 我會為了 一個 情節(jié) 一句話 而 感動 懊惱 糾結(jié) 很久 是不是 我已經(jīng) 融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了么 還是 自己也有感同身受的地方呢
我覺得 作為一名同志 不可恥 可恥的是自己不敢正視自己的身份 百般 逃脫自己是同志的事實 或許 同性之間的感情 不是 主流的愛情 但我覺得 這中愛情是高尚的 不是別人眼中的骯臟 我覺得 有種想法的人 有這種歧視的人 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同性之間的愛情 應(yīng)當(dāng)收到 別人的支持 愛護(hù) 而不是一味的抨擊他 這樣并不會將這個問題解決 反而會加深他 將其復(fù)雜化
愛是 不分國界 性別的
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力量 誰也無法改變 愛了就愛了 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你愛上了 一個人 不愿男女
愛的紛爭與苦惱 只有體會后 才會發(fā)現(xiàn)
you cant pick and choose your sexual persuasion but you can certainy choose the way you live your life
愛是無聲的 只要你愛了 就無怨了
看完 無聲風(fēng)鈴 突然想起了 eason 的 好久不見
我來到 你的城市 走過你來時的路
想像著 沒我的日子 你是怎樣的孤獨
拿著你 給的照片 熟悉的那一條街
只是沒 了你的畫面 我們回不到那天
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xiàn) 在街角的咖啡店
我會帶著笑臉 揮手寒暄 和你 坐著聊聊天
我多么想和你見一面 看看你最近改變
不再去說從前 只是寒暄
對你說一句 只是說一句 好久不見
6 ) 生命如風(fēng)流逝.愛如鈴聲隨響---無聲風(fēng)鈴
接觸洪榮傑是從林一峰開始,林一峰的<<天使>>,純真唯美的同志故事,多麼的令人羨慕,同志這個議題對Kit Hung來說,是分割不開的。短短的<<天使>>就讓林一峰成名和出櫃了,也讓當(dāng)年為了交功課的Kit Hung得到了出國的機(jī)會。後來導(dǎo)演拍了套Buffering,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地方可以找到,還記得我是在內(nèi)地的網(wǎng)站上找到的。超時空和一部很有創(chuàng)意的短片,是我第二部接觸他的作品。還記得Kit Hung為一峰拍過了很多的MV,好像我很喜歡的一首歌<<燃>>。從別人的影評得知Kit拍這部片是給他因癌癥而死的同性情人的雙親,份外的感人,世間的情有幸到此,誰還稀罕富足的生活?就這樣簡簡單單,為情而生,為愛而活,給予了世人的希望,讓我還相信世間是真的有這樣的愛情,就算離開了也會記得一個人。就算離開了,也會有愛伴隨心,為愛人做他所希望你做的事。是何等偉大的愛。人世情所追求的不就是這樣的愛情嗎?
無聲風(fēng)鈴不只是一個愛情故事,也是一個生離死別的故事。如何學(xué)懂與最愛的人說聲「拜」,又或者是我們要準(zhǔn)備在生前就要學(xué)懂如何說再見。故事中的Pascal和阿健(Ricky)都是遊子,他們相遇,各有各背後的故事,從生源地走到中途站香港,再走進(jìn)對方的世界。他們都不是屬於香港,愛在香港。Pascal是瑞士人,出遊的過客,離開舊男友與Ricky相遇相愛。彼此眼中都有著大家,卻因為另一些事而出現(xiàn)隔閡,跨越過後在那片烏托邦中相見。真正的烏托邦在那?也許是天堂,再沒有任何擔(dān)憂,一片寧靜的樂土。
電影中穿梭著不同的時空,香港,瑞士和北京。透過Ricky找尋逝去情人的回憶到放下,再找到另一位真愛。當(dāng)中又探討到家人的離去,死亡。人的終站不就是死亡嗎?一生人的相遇是多麼的難得,但終有分別時,無從避免的事。問題是我們應(yīng)該如何看待離開和再見這個時候。生命如風(fēng)流逝,電影叫我們不要哭泣,要堅強(qiáng)去默念那一位。李安曾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今時今日的同志電影除了賣弄色情和各種不同的命運,歧視,不公外,還有多少可讓人感動?
無聲風(fēng)鈴所買的是淚水和離別,真愛。很喜歡當(dāng)中的配樂,配樂和10mm的鏡頭已經(jīng)足以讓人震撼,最後觀眾也留下來看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少有的一部電影會有觀眾還會在片尾時留下,給予尊重的空間。
無論是直,攣也好,請支持這一部電影。
後記
在電影完結(jié)後,我在Kit Hung的Facebook留言,他也有回覆。他是一個好的電影人,也請大家多支持一下香港的年輕一代電影人。和少數(shù)不同的電影,社會需要多元,包容,接納。
不知道是我的思維混亂還是導(dǎo)演的思維混亂,但至少他一定有點口齒不清。另:那段歌舞和最后的獨唱才讓我覺得這不是一部索然無味的電影
喔主角的帥氣程度為本片加了一顆星。。。
底層
太顯刻意,尤其是某幾幕狗血劇情。那幾段歌舞倒是很喜歡。多數(shù)同志題材的影片太過在意自己在講同性愛,整體呈現(xiàn)一種浮起來的矯情。創(chuàng)作者處理得平常心、不著痕跡,觀眾才接受得自然而然。同志片應(yīng)該看起來和其他電影一樣自然才對,最怕做作。
為了這樣的愛情 我決定好好學(xué)英語 = =
意識流,看得很累,過了過了
導(dǎo)演是為了表達(dá)模糊愛與種族的情感,或者說超越差異的情感,“人死之后靈魂會變成一只飛蛾或小鳥,然后回來跟大家說再見。當(dāng)它出現(xiàn)時,你能認(rèn)出他嗎?”這就是無聲風(fēng)鈴吧。拍得很美,特別是Ricky和Pascal都有那種柔韌的氣質(zhì)??上:^度了,故事講得明白卻力度不夠.喜歡玉來,家鄉(xiāng)人加油
很舒服,部分情節(jié)沒想通是怎么對接
3,4星之間徘徊 不喜歡風(fēng)格 故事是好的
我在找一個人,他常常笑,常???。
傳說中的受受戀。
呂玉來!
我寧願相信Pascal只是失憶。
河上淡淡的月光,是我的心傷,想念著我的情郎
異國gay戀~
寫信寫的是那些說不出口的話 我有可能寫了 只是一直沒有給你
wake up wake up
他哪來的錢去的瑞士?
長鏡頭很美,香港的繁華和瑞士的寧靜都好美,但,故事有點悶,怎么就不好好講故事呢?
男主角長得像像林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