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親人之間》:人造疾病
漢斯-克里斯坦?施密特一直尋找著將世界化繁為簡的方法。他屬于人們認知中典型的日耳曼人,冷靜、克制,扔掉鏡頭中過于感性的東西。外露的情感被壓抑到最小化,把以往加諸到類型片中的約定俗成和奇幻色彩也都付之一炬。他在《靈界線》里,將一個可以演繹成《驅魔人》的恐怖故事,拍成了一出心靈備受煎熬的家庭劇。而像《親人之間》這樣描寫家庭成員間戲劇性沖突的故事,則成為了他對德國社會中存在主義哲學的一次探索。
如果導演愿意,這本可以成為一個精彩的心理電影?;加锌裨暌钟舭Y的母親吉特,面臨失業(yè)轉折的父親甘特,常年遠在柏林工作的大兒子馬可正遭遇一場情感危機,弟弟雅各布的牙醫(yī)診所由于運營不利面臨倒閉,與女友的關系也陷入僵局。在周末短短的相聚中,母親在宣布停用抗抑郁藥物后不久,就在眾人的質疑聲中失蹤了。父親掩藏的秘密由此被揭露出來,馬可在中年危機中感到窒息,而雅各布表現出激烈的情感波動。要想在這樣具備多種動機和元素的舞臺中上演俄狄浦斯情結和對父權的挑戰(zhàn),將會非常容易。但什么都沒發(fā)生。母親變成了一個隱喻,父親的著墨并不多,馬可才是鏡頭的焦點。他代表著德國年輕一代的社會的現狀。
施密特盡量讓電影呈現出一種不著痕跡的現實感。微微晃動的手持攝像機,平淡無奇的日常對話,不同的人走入鏡頭內。他始終保持著觀眾與人物之間的恰當距離,即一種平日里兩人相視對話的距離,不會過度渲染人物的情緒,但又保證觀眾保持一種觀看的焦慮,去感受不同情況下人物細微的內心波動。幾乎在他的每部作品中,都運用了這樣的鏡頭。尤其是在他早期獲獎作品《曙光乍泄》中,這種鏡頭帶來的沖擊尤為明確和震撼。不同國家、地位、職業(yè)和性別的人,他們披著貧窮下衣不蔽體的創(chuàng)傷,在日常和突發(fā)事件的交雜下,觀眾跟隨著他們面臨不同艱難的選擇,在漫漫長夜中受盡煎熬,不得不去欺騙或者背叛,經歷那些無力改變的窘迫。在他的故事里,從來不存在所謂正派的人,英雄式的主角,每個人都在生活的激流中掙扎呼吸,崇高在一己私欲前低下了頭。在戲劇性極強的情節(jié)中,這種冷處理總能贏得情感上的重量。觀眾迎面對抗著巨浪般的情感沖突,卻無法在畫面上找到吶喊宣泄的缺口。施密特總會適時地穿插相對無言的鏡頭,用留白給予戲里戲外的人思考的空間,也予以觀眾在對抗的焦慮后喘息的空間,賦予故事情感脈絡上的節(jié)奏感。
相同的手法運用在《親人之間》這類平淡的家庭劇中,便喪失了不少魔力。馬可與周圍人的關系成為了劇情發(fā)展的動力。影片以他與妻子情感的疏離作為開始,他獨自帶著兒子去往父母在波恩鄉(xiāng)下的別墅度周末。他與弟弟相見時的氣氛有些微妙,曾經親密卻久未聯(lián)絡的兩個人小心翼翼地保持著親人間該有的熟絡和關切。他與父親和母親的交談都停留在不痛不癢的問候。母親屬于房屋,潔白的墻壁像是無形的囚籠。父親屬于無憂無慮的自然,他在樹影婆娑的樹林中,告訴兒子他賣了出版社,準備開始專注于自己的書籍。飯桌間,母親表示她將停止用藥,開始一種新生活。沒有吵鬧和指責,但看似其樂融融的關系就此開始瓦解。馬可和妻子的分居,雅各布事業(yè)上的挫敗感和與女友的爭執(zhí)。母親向馬可傾訴她與父親多年來婚姻的沉浮,父親如何平時忙于工作,這里只有周末才像普通的家庭。這些暗流在陽光明媚的鄉(xiāng)間風景中低語,讓親人之間的溫情時刻充滿不安。他們一起踢球、歡笑、擁抱、談心,甚至唱起懷念舊時光的歌曲。然后總有一句話令氣氛僵持,不過彈指之間。當他們試圖彌補的時候,總迎來真相后的感傷:他們彼此相愛,卻不愿意付出更多。這是施密特最擅長的刻畫人物的方式,把荊棘般迷亂的矛盾丟在他們跟前,逼他們做出選擇。只不過,這次缺乏鋪墊和有力的沖突,致使情節(jié)缺乏張力,也讓馬可等人物倍顯單薄,難以引發(fā)共鳴。他試圖用最少次數的切割,剖析出中產階級的頑疾,卻也只得到一些泛泛之談。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他讓平常的道德判斷在鏡頭中失焦。沒有將一切簡單歸結于中產階級的冷漠無情,或者去輕易評判任何人的自私行為,包括不忠、出走和欺騙。
母親這一角色看似重要,卻更像府邸中幽靈,沒有自己的生活,缺乏血肉。導演本想借此隱喻上一代西德女性為家庭作出的犧牲,這已成為一種社會疾病。但恰恰又是由于這個疾病的設定,讓母親脫離了現實,成為一個特例。影片呈現出的多是疾病造成的母親形象的缺失,比她所做的犧牲更加真切。從而削弱了她真正消失后,對家庭造成的沖擊。
電影德文名字的原意是“還剩下什么”。意指當今馬可這一代掌握社會未來命脈的人,婚姻不幸,事業(yè)受挫,已經沒有力氣做夢,卻還留有一絲清醒意識到自己的窮途末路。如果這個主題放在戰(zhàn)后,或者生存條件更加惡劣的時代,這種社會造成的共性會更加明確。就像同年另一部備受好評的德國電影《芭芭拉》,將背景設定于東西德對立時期,人物的境遇反而更容易受到認同。而在《親人之間》里,很難看到他們曾擁有什么,也更難體會他們被剝奪了什么。
轉載請注明作者:九尾黑貓
http://i.mtime.com/LadyInSatin/blog/7596812/ 2 ) 因為太困我睡了20分鐘
《親人之間》,既然電影起了這么一個名字,也就等于告訴你它不是講什么關愛?;蛘吣憧梢园阉斫鉃閷彝リP系的嘲諷——“所謂親人之間”。導演意圖很明顯:家庭從來就不承諾永恒,也并非什么心靈的港灣,一時的平靜只意味著它處于暴風的中心,平靜之外,盡是波瀾。
因為有波瀾,村頭張先生的媳婦跟人跑了,后巷李先生的兒子離家出走,趙家兩兄弟打十年沒有說過話。這類閑談中被提及的“丑聞”,交談者常常以為跟自己沒有關系。豈不知,自己的諸多不幸,別人談起時又該會怎樣的唏噓不已。這諸多家庭“丑聞”,實際上不就是生活的常態(tài)么?在幸與不幸的評斷里,或許我們都不應該自感優(yōu)越。這世界上的所有家庭,無不遭受著這樣那樣問題的困擾,在我們能力所及范圍內,我們得擔心溫飽,擔心愛與不愛,在能力范圍之外,衰老和死亡在頑固地守候著,既不會放過父親,也不會放過兒子。而人與人關系的維持,會因為這些問題變得愈加艱難。
我完全認同作者這樣的觀點:維持一段長久的婚姻關系并非易事。數十年如一日的面對同一張面孔,難保哪一天二人就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厭惡——克制,正像父親在厲聲訓斥二兒子雅各布時的用詞,也許是他婚姻生活的唯一主題。只是作者在處理這一主題時未免有些簡單,他太懷疑婚姻,以至于不愿意探討婚姻本身的復雜性。
整部電影的情緒有一個明顯的分水嶺,本來其樂融融的家庭聚會,因為患憂郁癥的母親宣布她早已偷偷停藥,而立馬變得土崩瓦解。各位家庭成員紛紛吐露出自己的心事,診所瀕于破產的雅各布指責哥哥馬克爾從來不承擔照顧母親的責任;馬克爾告訴父親他自己的婚姻關系正處于崩潰邊緣;父親則受夠了圍繞母親生活,想要為自己做一番打算,然而安排好的計劃完全被母親這一突如其來的宣布給打亂了;難以接受真相的母親悄悄地離開了這個家……家庭關系并不穩(wěn)固,表面幸福的背后隱藏著太多的不滿,而想要觸動一個家庭的根基,只需要成員之一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即可。難以想象的是,沉默的美德,是如何在這個家庭中存在了這么多年的的?
除非相互隱瞞,這個世界上的家庭真的沒有幸??裳??未必如此。幸福該由當事人靠自己的生命經歷去定義,雖說不幸的家庭各個不同,但“不同”也是幸福的精要所在。在幸福廣闊的定義里面,該當包括破產、離婚和憂郁癥,根本沒有什么可稱為楷模的完美家庭,而一個人在婚姻中應該學會的,是包容身邊的那些不完美。導演苛求于家庭的東西,家庭從來就沒有答應給予。
3 ) 這是一個疏于溝通的家庭,一個心墻高筑的必然結局
所以美好都需要苦心經營 所有的悲劇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這是一個疏于溝通的家庭,一個心墻高筑的必然結局。
這部片子的線索最明顯的是母親的病與出走,她的病因也是劇終也沒有揭曉的一個懸念。但是也不是全無clue 那首歌,長子和父母都唱的動情以至于父母跳起舞來的那首歌可以算作答案:
這首歌可以算作全片的分水嶺,前半場晴轉多云,后半場矛盾再也藏不住爆發(fā)了,雖然景色畫面太美根本不陰云密布更無所謂狂風驟雨——可能導演本來就無意渲染而意在像成年人一樣地討論生命中必經的艱難困苦。
總之,中場的這首歌很優(yōu)美,很幽默,也很尖銳。歌詞就是點題,說出了出軌父親的心里話,所以一唱出來,頓時大家就都不說話了,實在是難以面對這個話題。可見潛意識里又認同事實真相,又不愿去直面。
可以看出,這全家都有點逃避型人格,但關系最緊密的母親與幼子兩人都有把矛盾激化,不計后果地發(fā)泄情緒的習慣。如果母親摔杯子抱怨全家人把她“當做一件家具”沒有知情權沒有參與決策權還情有可原的話,弟弟在全家尋母未果回來后把哥哥突然推到就屬于無可理喻了。
如果不是對方的包容和體諒,這樣做的后果一般是災難性的,尤其如果換做我是幼子的女友,我會直接判定這人不是做丈夫和父親的料。路怒癥的,打架斗毆的,中年危機時跟老板斗狠的,家長會回來體罰的……一不小心就會爆發(fā)的就是這種人格。
從兩兄弟的童年回憶中也可以看出,長子會說出“當哥哥的總不能帶頭大哭吧”這樣的話,會被弟弟嗆了還反過來安慰弟妹,向弟妹解釋弟弟的苦衷,還會對自己的兒子說“在家里我和你媽媽吵架,想不到到了爺爺奶奶家還是那么多吵架”——替年幼不會表達的兒子表達心情和訴求,孩子才不會在原生家庭的問題中迷失和灰心。
我認為片中的長子是真的足以為中國男人做榜樣和教材的。
所以,劇終時他與自己的妻子重歸于好,雖然缺乏交代,但結合人物的性格,也不覺違和。
“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講利弊”——婚姻和道德本身也都是人類發(fā)明的基于利弊的制度安排,像長子那樣,勸告過任性的母親,譴責過出軌的父親,拼命挽回過出走的母親,但最后還是簽字讓失蹤的母親宣告死亡,來給已經在圍城里熬了30多年的父親自由,才是理性的。
盡責了就好,不要硬逼人偽善殉道,該理解還理解,該寬容還寬容,過節(jié)時該陪老父親還是該陪。
而片中的弟弟,雖然經哥哥之口,我們知道了他“小時候別的小朋友尿褲子,他就把自己的內褲拿給他們,直到自己一件不?!保層^眾像他的女友一樣相信了他是發(fā)自內心的好人,但是他在焦慮時對哥哥和女友的指責,對哥哥的推搡,對父親的仇視等等畢竟是不成熟的表現。“所有的憤怒都是對自身無能的惱羞成怒”他也可以看做是一個無助的大孩子。
試想,如果他與他的父親都是善于溫和地表達自己需求而不是冷語責怨的話,他們的母親不至于這么寒心和抓狂。
最后談談母親這個角色,首先,也許是翻譯的問題,影片一開始時母親說停藥才能“腳踏實地”真是不知所云,希望懂的朋友幫忙解答一下。
其次,真的全片都沒交代她對家庭的貢獻和犧牲,想想如果自己家里有個需要照看30年的巨嬰,誰又能說她不是太作太自我呢?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就算她像卡夫卡的甲蟲一樣無辜,被照顧多年,她對兒子和丈夫失望,也大可以另謀活法——幸福不應該被掌握在別人手中,而應該自己給自己。園藝、文學甚至照顧兒童都可以讓她找到價值和第二春,何必非要做個怨婦呢?
至于她總是最后一個知情,總是被瞞、被宣布、被決定,我認為,尊重和幸福一樣,都是要自己去掙的,簡單的索取和責難只能把別人越推越遠。當你把自己收拾好了,證明給大家看你不是一團糟,別人自然會來跟你傾訴、溝通和討教。
至于最后自己出走讓全社會開飛機到處找她,在我看來,既是一次自暴自棄,自我放逐,又一次對家人和全體納稅人的善意的大透支。小孩哭鬧以吸引大人的注意,大人也這么干,多少令人無語。
當然,她仍舊比某些逼婚催產、自殺以懲罰丈夫的中國大媽們要文明許多。
4 ) 壓力與渴望,自由與責任-人生就是一個學會自嗨的過程
我也覺得得分太低,其實我覺得很好。這個影片不是娛樂性的,更像是婚姻的紀錄片,真實地反映了生活而已。
婚姻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形式,那些渴望婚姻的人看到的只是理想的一面,或者認同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的人也只看到了婚姻的某一個角度,其實婚姻就是婚姻,沒有想象的承諾或避風港,也不一定是墳墓。個人的問題永遠是別人不能替代的,壓力與渴望,自由與責任這些永遠是生活的關鍵詞,無論你是否結婚。只不過沒有能力解決自我問題的人會把期望投向婚姻或家人,婚姻的形式更容易將這些內在的矛盾推向一個激化的方面。
幸福的人是幸運的,他們在權衡這些關鍵詞的時候能遇到家人妥協(xié)和理解,所以要感激。但是人生沒有純粹的自由,唯有向內求,或許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而那個時候有沒有婚姻、家庭,或跟誰在一起已經不重要了。人生就是一個學會自嗨的過程。
5 ) 漸行漸遠漸無書
結尾戛然而止,困惑。
原以為夫妻的親情勝過和孩子以及父母,但是在這個家庭中,丈夫照顧了三十年精神病的妻子,已經疲倦,自覺沒有虧欠。而妻子認為自己三十年來一直是不被承認的家庭成員,她憤怒卻壓抑。這種矛盾以丈夫婚外情坦白而結束。妻子出走或者自殺(未尋見),是為了給家人煎熬還是解脫無從而知。
兩個兒子中,二兒子的痛苦顯而易見,悲傷甚至遷怒,并且不再原諒父親,轉為逃離家鄉(xiāng)逃避。而之前和妻子分居,較為理性的大兒子卻在深夜返回森林繼續(xù)尋找母親。在類似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幻境里和母親相見,最終平靜并原諒父親,結尾貌似和妻子和好。
影片大段都在簡潔陳設的家中,通過家人間的交談,慢慢將母親患病、丈夫出軌的緣由剖析開來。沒有俊男靚女的出演,卻能讓人耐心看完。
后半段家人們在鋼琴前一起相擁唱歌,德語雖然很硬,但那首歌真好聽,歌詞也很平實。我甚至一度以為他們終將翻過無法接受母親擅自停服精神病藥品的驚訝生氣這一篇??墒鞘虑橛职l(fā)生變化,大家刻意對母親隱瞞二兒子診所破產的事實,導致母親勃然大怒。最終母親深深感到家人并不需要,而她以為能依靠的丈夫居然也不再愛她,才放棄這浮華世間吧。
漸行漸遠漸無書,就是這種傷感,唯有身在其中才知道痛的突然卻有預感。
6 ) 其實我還是沒看懂吧……
為了做作業(yè),搜了搜校園網僅存的幾部德語片,加上近期在北京舉辦的德國電影節(jié)上推薦了這部,萬分期待的打開了……
好吧,電影前二十分鐘表示完全沒看懂,要不是是在MP4上看的,早就直接2倍播放刷過去了。
之后25分鐘的時候忽然看懂了些什么,那個母親好像說她在嗑藥,……,我的反應是,她到底吃什么藥,德國吸食大麻是合法的,賣大麻是非法的,作為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的妻子,她怎么搞來的藥……好吧我承認我絕壁是想太多了o(╯□╰)o
這部片的片名有點困擾我,的確講的是親人之間發(fā)生的事情沒錯,只是感覺高潮不明顯,過渡又有點乏味,主題耐人尋味(說白了就是不明顯)。丈夫和妻子三十年如一日的婚姻,長子與生母逐漸淡漠的親情,幼子與父母叛逆不斷的情緒,這些,都在家中的母親離家出走后爆發(fā)出來。丈夫的婚外情,被父親說的理所當然、堂而皇之;長子徹夜尋覓母親,在荒郊野外做了一個不知真假的夢;幼子情緒激增,對母親的愧疚使他原本對父親的不滿上升為一種仇恨敵視。而這一切,很好笑的是,隨著時光的流逝,都變得淡漠。
在影片的最后,導演始終沒有說出母親的下聞,就像是主人公(我以為這部片子的主人公應該是那個長子)說的,可能是自由了,可能,是死了。但是只有長子的兒子祖兒在大家都習慣了母親的離開之后會坦然說出祖母不在感覺怪怪的這樣的話。大抵只有兒童,才最難以擺脫這種親人割舍的情緒吧,而成人,作為陪伴母親最久的幼子,即便是把愧疚轉換為對父親背叛婚姻家庭的仇視,最后都是高高興興的和女友去了國外。至于丈夫,該旅行的繼續(xù)旅行,甚至還在惦記著妻子的失蹤時間什么時候構成死亡證明所需時效,好立即開展下一段姻緣,真真是諷刺。
我們老師有說過德國電影大抵都是不容易看懂的,因為德國人討厭消極接受,討厭看電視節(jié)目,按他們的話來說叫 Fernsehen macht passiv. 他們喜歡獨立思考,所以德國電影大抵都是沉重的嚴肅的主題,當然,近幾年德國的輕喜劇也多了起來,不過德國式的幽默常常讓人哭笑不得,所以德國的喜劇片大多也只能算成輕喜劇。
總得來說,片子不算爛,最多是隱晦生澀,好像這個導演一貫風格如此,但是想看輕松的片子的朋友還是繞行的好。
feng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當患有抑郁癥的母親與家人爭執(zhí)關于自己是否有自主權時,之后勢必會進一步討論成年人是否有在婚姻之外選擇愛情的權利,而這勢必又會回歸到近年來歐洲電影始終在重復的個人/家庭/社會之間的關系,一種令非本環(huán)境觀眾越來越厭煩的家庭關系/道德的沖突,全家人唱歌和最后馬克爾在樹林中的幻覺無疑是最精彩的環(huán)節(jié),一個表面上其樂融融內部千瘡百孔的家庭,或許只能夠相信離開者/停留者的未來會更加幸福作為解藥?!肝覀兇蜍噯帷?「不,我們去坐公車」。
日耳曼人的內斂克制可以得見
low。。
看這種電影就完全不想剖析什么,就像我們面對自己家庭的問題,越深度的剖析便越無用。。這個符號一樣的母親,在慘白的大房子里,壓抑著自己的躁狂,在一個夜晚三段真相之后,成為了一切的承受者。最后她出現在野外也只是一個夢境,她只是在一個壓抑的環(huán)境里蒸發(fā)消失了。。PS。這位母親真是氣質超然
一點或許感同身受,別的沒了
我反倒喜歡這種溫吞的、沒有爆發(fā)出來的東西。
使我隱隱覺得擔憂的事實竟然是:這么多人討厭這部片子,會不會是因為它講得全都是現實。
親人之間BD1280高清中英雙字
森林中的故事以及母親最終的失蹤都是好的點。但是角度選的太蠢了。硬邦邦的德國溫情片。
沒有什么永恒
知識分子電影。中產階級的家庭危機。
3.5 這種劇不是大部分觀眾期待的吧. 不過不過這部的結構看著確實感覺欠火候, 想念多瑙河的蘆葦還有濃綠的森林了TAT
怎么分這么低,這個很好看啊!最喜歡全家一起唱歌那一幕!
歐洲這種表面獨立的家庭也好東方這種表面親近抱團的家庭也好,都掩飾不了內部的疏離。
幾乎睡著。#BJIFF
最大的痛苦不是戛然而止,而是…… 戛然而止之后沒有天崩地裂,沒有歇斯底里,有的依然還是那平淡的生活繼續(xù)向前,向前。好像某人冷漠的告訴你,其實你并沒有那么重要,并沒有那么重要?。?!
#BJIFF#對家庭瑣事題材無感
結束的有點突然,走出影院好一陣兒,突然想起了《初戀》,似乎是一個意思。如果你真的愛她,那么放她走,她會自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