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短評
看過原小說,說實話電影改編得并不符合我的期待,小說中還有些很喜歡的情節(jié)被刪掉了,很多細節(jié)也不一樣。小說中惡魔的服裝跟男主角并不是一樣的,小說中惡魔的打扮更符合惡魔這個角色本身——男主角欲望的化身。當然這個電影還有很多可取之處,只不過表達了下跟小說不一樣或者被刪掉的都是我挺喜歡的情節(jié)。
電影里個人比較喜歡的一段就是電影要消失時跟他好朋友那一段,挺觸動的。電影里有很多悲劇的場景,但是在影片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借用了每個人之口表達了生命的意義,生命就在于體驗,悲傷或者喜悅,都是人生的體驗,當你站在生命的終點,能夠不后悔體驗過這一切,悲傷也就有了意義。順便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配樂挺好的,配得恰到好處。
最后附上小說中很喜歡的一段話,在小說的開始寫了【每消失一樣?xùn)|西,我的內(nèi)心都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失去以后,我才第一次感受到這樣?xùn)|西的意義和價值。失去以后,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一直有個黑洞,只知向外無度索取,卻從未珍視過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值得貓要消失時,我忽然發(fā)現(xiàn)貓身上承載著我一直苦尋的東西。原來我一直擁有它,卻從未珍視過?!?/p>
2 ) 《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迷影配貓,生死不重要,只要是狂煽
這么明晃晃地把貓放到一個假設(shè)性的標題里,再加上是一部日影,那么治愈的屬性應(yīng)該是沒跑了的。事實上,在看之前,我也只把它當作是一部治愈系電影,聊作消遣,順便拯救一下我這顆無聊低沉的心。
講真,從海報上看,它就很治愈,上面是梨花帶雨的宮崎葵,下面是抱著貓的一副暖男樣的佐藤健,顏也有了,貓也在了,就這么煽情下去,是肯定能賺到一些人的眼淚的。
這是觀看影片之前的感受,看了之后,倒是有些意外地小high了一把。
原因無他,兩個字:迷影。
佐藤健配宮崎葵,這小倆口竟然還迷影!
于是乎,我還能說什么呢?
我無意于羅列出影片里出現(xiàn)的迷影元素,畢竟,我懶,而且,迷影元素的呈現(xiàn),主要是提供給觀者在觀看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樂趣,看別人羅列,就顛倒了重心了——好吧,主要是還是懶。
所以,我還是講煽情吧。
煽情還真是成了不少電影工作者專精的一項技能??纯磭鴥?nèi)的青春愛情片,你就知道了——
打上淡黃色的柔光,放出舒緩的背景音樂,男女主人公面對著面,說著些讓人聽不懂的話,擁抱加接吻了,就有了happy ending,甩巴掌走人了,就成了sad story?;蛘撸瑩Q個套路,來場大雨,主人公大喊:XXX,我再也不想見到你了。
真的是很煽啊。
比起我們的國產(chǎn)大片,韓國電影的煽情技術(shù)相對來說就高明了不少。以有名的高分電影《辯護人為例,最后一場出庭戲中,隨著宋康昊的爆發(fā),他的大義凜然感染了庭內(nèi)的旁聽律師們,他們一個接一個地起身,站起來的聲音接連不斷,強烈的煽動效應(yīng)就出現(xiàn)了。這場戲也為導(dǎo)演博得了“除了煽情,啥也不會”的美譽。
誒,還真別說,這種煽情確實蠻好看的。
而日本電影,尤其是治愈系電影的煽情路數(shù)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說多數(shù)國產(chǎn)青春片中的煽情讓人迷之尷尬的,而韓國電影中的煽情讓人義憤填膺或者潸然淚下的話,日本治愈系電影的煽情通常都會讓人感到很舒服。
《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的敘事節(jié)奏就很舒緩,從人物到對白再到主題思想,都沒有太過火急火燎的東西,一切都在慢慢地行進。這種舒緩反映在日本文學、電影乃至是漫畫的很多方面,成了日本創(chuàng)作者們很獨有的一個特性。因為換作其他文化環(huán)境里的創(chuàng)作者們,是很難把握住這之中的微妙尺度的,舒緩是為不疾不徐,太快就會倉促,太慢就顯拖沓。而一旦節(jié)奏上無法掌控的話,也就很難談得上在此基礎(chǔ)上的抒情了。
舒緩的節(jié)奏之外,就是各種煽情的元素了,親情、愛情、友情,以及各種的回憶殺,一切都熔煉到一塊,緩緩道來。
片中有這樣一場戲,佐藤健告知了好友迷影小哥自己只有一天的時間可活,希望他能再推薦一部死前要看的電影。平日里對那些影碟珍惜如命的迷影小哥開始不顧影碟摔落在地地翻找,一邊找,一念叨著“找不到,我找不到”,影碟落地聲噼里啪啦,滿地狼藉。
煽情點,就這樣出來了。
當然,類似的橋段很多,也都不是僅僅通過以上幾個字就能概況得出來的,因為那種微妙本身就有些不可言說,其魅力也在于不可言說卻可意會。畢竟有些情感,它無論如何,就是共通的。
我知道有很多人并喜歡這種煽情,甚至于是有些看不起這些煽情手段,因為過分煽情而遭致惡評的片子也不在少數(shù)。我倒是有些不以為然,在你感性的時刻,看到一個煽情的故事,情感上獲得了波瀾,心情被撥動,這其實多少有些可遇不可求的性質(zhì)。彼時彼刻的共鳴,未曾不會成為日后的此時此刻的你所心有念念的回憶,而這,也許就是我們喜歡看故事的原因。
回到影片本身上來,似乎還是得給出一個評價。
作為一部治愈系電影,《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其實做得并不賴,各種需要做到的點,也都大致做到了,但與此同時,它所做到的程度,卻也并不算好,只是達標而已,這多少有些辜負了影迷們對佐藤健+宮崎葵這個陣容的期待了。
是吧?
公眾號”啟程制造“:
3 ) 假如我從世界上消失了
“假如我從這世界上消失了,有誰會為我悲傷”
男主患絕癥,“死神”出現(xiàn),只能讓身邊的一件東西消失才能多活一天。第一個消失的是電話,隨之消失的是男主與前女友的羈絆;第二個消失的是電影,然后,和友人的羈絆消失了。。。。。。包心菜要消失了,這是母親與自己的羈絆,也是母親與父親的羈絆。。。。。。
最后,一切都沒變,變的是男主。
”如果我從這世界上消失了,沒有實現(xiàn)的夢想、沒有做的事會讓人遺憾。。??墒窃谖掖嬖诨虿淮嬖诘氖澜纾蚁嘈趴隙〞兴煌?,可能會有很細微很細微的變化,但這正是我活著的證明?!?br>喜歡導(dǎo)演的拍攝手法,從一個物品的消失到與重要的人的羈絆消失,回憶與現(xiàn)實摻雜在一塊,讓人覺得溫暖的同時又心酸。。。PS:電影的部分好喜歡,配樂好喜歡(尤其是最后那一段)
在這世界上,有些東西比生命更重要,珍惜眼前人,珍惜時光。
4 ) 生如蒲草,死如肥料 - 如果人生無情
從影評看,這部電影如果一千個人看,就會有一千種理解,因為它試圖回答一個最古老的哲學問題 - 人為什么活著?
如果,我不是聰明絕頂?shù)陌l(fā)明家,或者殺伐征戰(zhàn)的大將軍,我也不是眼光獨到的企業(yè)家,或者星光耀眼的藝術(shù)家。如果,我只是一個小小的郵遞員,一個甚至連人的基本功能 - 傳宗接代都不能完成的腦癌晚期患者。如果,我就這么死去,那我的人生,有過什么意義?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回答這個問題的角度。它不是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問為了生命我們愿意犧牲什么。然后發(fā)現(xiàn)正是我們認為可以犧牲的東西組成了我們?nèi)松囊饬x。
按故事的順序,對我們重要的東西從輕到重依次是:愛情,友情,親情。
生命何其無常,在你剛剛踏上旅途去你最想去的地方時就被一場車禍終結(jié)。生命又何其可貴,只是你的出生就讓你的父母充滿了感激。
如果我的生命帶給與我生命有交集的人快樂,如果我死后有人為我哭泣,我就沒有白來這世上一遭。
這是我很久以來看的第一部日本影片。櫻花民族寫這樣的題材不令人吃驚。
這部影片有好幾處戳中了我的淚點 - 達也發(fā)瘋般為好友找生命中最后一部電影,前女友對著阿根廷伊瓜蘇大瀑布嘶喊“活下去”,還有那張因父親止不住顫抖的雙手而拍糊的母子相片。整部電影都比較壓抑但卻又不過份。還有幾處笑點也戳中了我 - 達也契而不舍對好友安利一部又一部電影,貓咪“卷心菜”披著毛巾坐在男主對面,男主在第一只貓去世后到處去為母親尋找相似的貓時那幾個喵星人的鏡頭。這部電影成功地讓我經(jīng)歷到先是絕望而后又心安理得的心理路程。沒有給五分是因為阿根廷和鐘表那一段拍得有點兒亂。
5 ) 若是給我三天光明
在日本影院的最后一片 主題和當下的狀態(tài)真是ビッタリ 這種“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題材能拉出兩個小時長難度也真的挺大的 生命的長度與活著的意義到底什么是重要的 主角一步步地嘗試放棄自己的愛好和習慣 與戀人的回憶不再 與朋友的興趣消失 與家人的羈絆清除 是否活著只是為了活著 還是為了看一看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沒有電話 可以活下去 沒有電影 可以活下去 沒有音樂可以活下去 沒有貓咪 可以活下去 因為多數(shù)的愛好與自己相似 也不免地自我代入 僕のいない世界で 誰が悲しむか 片子把主角僅剩的生命時間作為回顧身邊人事與自我的關(guān)聯(lián) 還是回到了日本人最喜歡的題材「絆」 在回憶與當下思考的鏈接上平穩(wěn)而細膩 輕輕敲打著“地球缺了誰還是會轉(zhuǎn)”的世界觀 佐藤健經(jīng)過幾部優(yōu)秀大片的磨礪演技日臻完美 這片分飾兩角也毫無壓力 葵女士頂著三十一歲的高齡扮女大學生還是輕輕松松 原田美枝子女士飾演的媽媽感動日本 無論是北海道深秋明媚的日光還是阿根廷壯闊的瀑布 都在片子冷調(diào)的成色里散發(fā)出濃濃的文藝氣息 還是騙到了我的眼淚 我真的老了 看啥都哭
6 ) 謝謝,我來過這個世界
我覺得挺好看的,從頭哭到尾,可能因為看過小說,理解起來沒問題,時間線串的也挺好的,小說里最戳人心的點原封不動都表達出來了,挺好。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男女主分手梗,初看小說我也不是很懂,但后來慢慢開始懂了,最初他們的戀愛像過家家,兩個興趣相投的年輕人就這么走到一起,見面時手足無措,電話聯(lián)系時卻口若懸河,讓他們走到一起的也許是電影,也許是一個人的孤單,他們沒有必要也沒有情景去思考這些。
直到旅行中,遇到死在追夢旅途上的流浪友人,他們?yōu)榱颂嬗讶送瓿晌幢M的夢想去到了瀑布,然后兩個年輕人開始崩潰哭泣,第一次在他們的生命中離死亡那么近,個人的生命、人生、夢想等等,在宇宙的尺度下是那么微不足道,他們開始驚慌無措,開始困惑究竟什么是活著,為什么活著。
就像整本小說想討論的,我們的短暫的人生在這個龐大而永恒的世界里,究竟算什么,也許在那個時候,他們可以退縮,假裝分開就可以忘記這份惶恐與迷茫,但每個人都逃不過這份宿命的思考,當你的生命只有最后一天,你為自己即將離開,而這個世界卻依舊如常運轉(zhuǎn)感到憤恨惱怒,你開始覺得,既然我對這個世界那么無足輕重,那么這個世界對我也是無足輕重的。只要為了活下去,丟棄這個世界我也愿意。
書的最后,電影的最后,惡魔說,有趣,以說謝謝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
就像才來到這個世界時,父親說的謝謝,當新生命降臨,不僅是父母,也許這個世界也在說著謝謝,謝謝你的降臨,讓你我的生命從此糾纏,從此平凡的一事一物都變的無可替代。
是啊,也許我的存在對這個世界來說就是可有可無的,但這個世界對我來說,一草一木卻都是無可替代的,謝謝,讓我來到這個世界,也謝謝你的招待,現(xiàn)在我要走了,感謝一直以來的照顧,給我留下了那么多獨一無二的回憶,阿利亞多~~~
補充: Authentic——海德格爾 真誠性
最近在讀海德格爾的《存在于時間》,覺得用這段關(guān)于人的個體真誠性在死亡面前的顯現(xiàn)解釋這部電影所想傳達的再適合不過了。
海德格爾深受中國老莊哲學的影響,從存在的本質(zhì)入手,提出人是一種時間性的存在物,這一時間性一方面說明了人的存在是一個既客觀又主觀,即唯心又唯物,無法孤立抽取討論的對象,另一方面也給與了討論存在的重要維度,即時間。海德格爾很贊同老莊關(guān)于“向死而生”概念,認為時間性之于人的存在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死亡,人的個體性在面臨死亡的時候不得不顯現(xiàn),因為死亡是屬于每個人個體的關(guān)于存在的終結(jié),對于人這一群體性動物唯有死亡這一終極個性化的體驗是不能由集體所分擔共享的。
按照海德格爾的看法,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一種屬己的而有待實現(xiàn)的潛能,并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死亡。作為海德格爾講的“此有”(Dasein 英語be there),如果它(他或她)在面對這么一個孤獨局面時采取決斷的態(tài)度,并且敢于承擔自己的唯一性和個體性,那么此人就可說是進入了“真誠”(authentic)生存狀態(tài),并意識到這個狀態(tài)的含義。真誠性(authenticity)連通著個人的未來和過去,使自我具有連續(xù)性。它還要求在這種關(guān)系上接受自己的死亡。
海德格爾認為,當人與自己的死亡遭遇時,真實的屬己的自我才會顯露出來。在真正屬已狀態(tài),“我”總是居先的,盡管這個“我”并不等同于一個傳統(tǒng)哲學意義上的主體。如果一個人被畏懼壓倒,通過沒入于眾人或匿名的“人們”[They,das Man]來保護自己,正如人們通常所做的那様,他就進入了“不真誠的”(inauthentic)生存狀態(tài)。 在“不真誠的”(inauthenticity)狀態(tài)中,“人”(They)居先,人失去了自己的存有意義。
這種態(tài)度或姿態(tài)就是 海德格爾所說的此有的“沉淪”[fallingness,Verfallen],即此有避開自身,讓自身沉淪于日常的一般性事務(wù)中,與俗世共浮沉。
假如有關(guān)貓的情節(jié)和鏡頭從這部電影里消失了,這也不過就是又一部陳詞濫調(diào)七拼八湊感悟親情愛情友情外帶小清新慢鏡頭的典型日式電影。。。
電話電影時鐘與貓,任何東西的存在除了它本身的使用價值,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締結(jié)了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承載了回憶與陪伴。如果這些物品從世界上消失,與之相關(guān)的一切情感回憶都將不復(fù)存在。消滅了與我有關(guān)的一切,我的存在便無限接近于不存在。
特意在首映日來看,完全不符合之前的期待:進展緩慢,冗長無聊,莫名其妙的劇情和設(shè)定。用貓來做標題,實際上80%的內(nèi)容都跟貓沒關(guān)系。這個片就應(yīng)該叫做:一個腦腫瘤晚期患者的腦洞。
這部電影講了親情、友情和愛情,感觸最深的是親情,因為父母才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在海邊,爸爸給媽媽和男主照相,雙手顫抖,拍下模糊的合影。配樂很贊,色調(diào)很美。
阿根廷的瀑布下奔騰迸濺的水氣和巨大的生命流動聲響,沾溼的發(fā)梢同噙著熱淚的吶喊。海邊耀眼的光照下因為父親忍不住哭泣到顫抖而模糊的一張寫真。體驗過「失去」才察覺「重要性」的母題玩弄得很淺顯,強行煽情設(shè)定的劇情過多令人嫌惡。"並不是人類在飼養(yǎng)著貓,而是貓陪伴著人。"小林武史的配樂讚。
假如電話從世界上消失了,距離能夠肆意將我聲音掩埋。假如電影從世界上消失了,我的喜怒哀樂會隨著枯燥的歲月日漸蒼白。假如鐘表從世界上消失了,時間會像玩弄傻子一樣讓我等待朝去夕來。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泛濫的寵愛只能擁抱自己入懷。假如我從世界上消失,世界只會冷眼旁觀我一路走過的生之告白
和設(shè)想中的展開方式完全不同,以為會講事物逐一消失后的世界,結(jié)果卻是一條回溯之路:愛情,友情,親情,與此相關(guān)的三段戀物回憶,滿載懷舊的溫柔和失去的痛楚。迷影段落尤其感人。
其實是,我得了腦瘤,我開始忘記愛情,忘記友情,漸漸開始忘記親情。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東西,一件件消失,要是從來沒存在過,人們也能安然的生活,少了我的存在,世界或許完全不會改變一點點。但是那一點點羈絆,和回憶,就是我們來到世界上的小小痕跡。感謝每一個平凡的自己到來,組成這個世界。謝謝
時間線亂到不行,女主在阿根廷瀑布底下哭那么慘不明所以,又不是男朋友死了,強行煽情強行騙哭,我全篇沒有哭出來。只有基友得知男主快死了,翻遍整個架子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電影給他那一段真是心酸死了,基友說你每天吃我一份安利就是我存在的意義,你以后不在了我把安利買給誰那段我心酸死了【并不
如果你的生命就要終結(jié),你可以選擇讓世界上消失一件東西來延長你的壽命,你會選擇什么?男主選擇了手機,電影,時鐘和貓。可是他發(fā)現(xiàn)手機是他和女友在一起的契機,電影是他和摯友相遇相知的理由,時鐘是父母的默契,貓是一家人相愛的證據(jù)。所以最終他選擇不消失任何東西...
影片名字挺有意思的
這是一部從佐藤健的呻吟聲中開始的超長豪華版mv 適合截圖做壁紙 可不刺激也不催淚 不過也許比較戳一部分日本年輕人?右邊一對情侶中的男生后來一直哭 我又看了看左邊 一個老太太正巧掏出手絹 然后淡定的狠狠地擤了把鼻涕 tsutaya的梗我喜歡
最喜歡基友那一段 可見有人愿意吃我安利對我來說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親情 友情 愛情 的意義 在一個人臨死之前 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很感人的影片 也很治愈
剛想說電影比原著好看呀,就發(fā)現(xiàn)編劇署名是岡田惠和。。。
全片最喜歡的是一開頭那句“假如我從世界上消失了”的念白?;褟呢浖苌掀疵译娪暗哪且荒灰埠躷ouch。 用一件東西的消失換一天的生命這個設(shè)定也很新奇。但是影片節(jié)奏有點拖沓,適合平靜的時候看,不然會嫌它冗長。 大概是對它的期待太強了,所以有點失望,減一星。
文藝有余,內(nèi)涵不足。從電話、電影、手表再到貓,追溯愛情、友情、親情再到自身,萬事萬物,存在即合理。題材和構(gòu)思不錯,可惜敘事剪輯節(jié)奏太亂,典型的日式小清新雞湯片。
因為小說很期待電影,但改編得有些令人失望……感覺不到阿根廷那段有加的必要,為了給小葵加戲?qū)а菀彩切U拼的……男主和貓之間的羈絆也被其他支線沖淡不少……讓人覺得把題目改成假如手機消失、假如電影消失都OK啊……并不是非貓不可啊……
劇情三星,配樂6星,takeru旁白6星,畫面4星,喵星人演技6星,主題曲5星。一個“如果”的世界,一物換一物最后發(fā)現(xiàn)所有的事物都有著自己的存在意義?!敖o我活下去!”「あなたの素敵なところは、ずっとありのままでいられますように。」如果你消失,至少我會為你哭。PS:原來takeru自攻自受也可以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可以沒有手機,可以沒有電影,可以沒有妹子,可以沒有朋友,就是不能沒有貓,死也要留下貓。貓最好,貓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