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皇室真愛
皇室有數不盡的王子和公主 但只有一只手能夠數盡得真愛故事
戴安娜的遭遇讓所有憧憬過公主王子婚姻的向往者看到了世間的冷暖 女王不帶一絲溫情的拒絕參加葬禮 不能不說是現代皇室婚姻童話的最好注腳和最恰當結尾
層層帷幕包裹下的婚姻總也掩蓋著許許多多我們從來也不能知曉的痛和愛
就好像本片中維多利亞女王的前輩伊麗莎白女王 童貞了一輩子 最終也只能看著那個男人 那個自己曾經只允許他叫自己貝絲的羅伯特.達德利在電影中另娶他人 在現實中戰(zhàn)死沙場 女王終究是女王 人后的眼淚換來的是他在人前的宣誓 “我已嫁給了英格蘭!”
沒有任何人逼迫沒有任何人阻攔 沒有任何國仇家恨 王室興衰 女王自己決議了自己之后的一生 比起那些因為種種途徑不能與愛人相守的公主王子 不知道要決絕多少
而百年后的維多利亞 則在懵懂中找尋到了依靠 在迷茫中看到了明燈 她的阿爾伯特親王 她的包辦婚姻丈夫 卻異常的琴瑟和鳴 百年好合 你要說維多利亞不知道要比伊麗莎白幸福多少倍 但你又是否知道 親王42歲死于傷寒 維多利亞獨自生活了另外一個40年 并且每天都為她終生的摯愛親手準備衣服 在那個沒有影像的時代 最值得憑吊的 僅僅是一件親王穿過的睡袍
這些都是電影中僅僅用了幾個少得可憐的的鏡頭展示的 就連鏡頭與鏡頭之間也連接的異常干癟 只有連續(xù)不斷的字幕 不斷上下 僅僅這些 卻在不知名的空間 打動了我
影片繼承了英倫風王室宮廷劇的一貫傳統(tǒng) 就是精細的布景和華美的服裝 雖然都是些蕾絲與絲綢間的交錯 卻因為男女主人公淡似清泉濃似紅酒的情意 硬是調動了我一個多小時的感情
影片從還是蘿莉的維多利亞開場 講述著她自認為無法拯救的幼年 被禁錮 被操縱整日在母親和她圖謀不軌的情人面前努力的證明自己是英國王室正統(tǒng)傳人的存在 明知自己被安排相親無法拒絕 知道自己身為棋子的存在卻無能為力企圖反抗卻被冠以無知和幼稚的罪名 完全無法掙脫的網 在越掙越緊
就好像在鬧市大喊 但無人應答 在海中呼救 回應的只有濤聲
那個前來取得她歡心的遠房表哥 在到來之前卻是飽受訓練 她喜歡什么 討厭什么 什么可以談 什么不可以談 統(tǒng)統(tǒng)背的一應俱全 這樣的生活 究竟要到何時
但那一句“我知道你不喜歡舒伯特 但是我很欣賞他的才華”卻像是在陰霾的天空捅出了一絲亮光 維多利亞轉身 那個微笑點燃了她的表哥 也就是未來的阿爾伯特親王的心
“你說我是不是應該找個丈夫代替我來下這盤棋”
“你應該找個丈夫和你一起下”
在旁人心懷鬼胎的猜測和揣度中 兩個年輕人的心 在棋盤間坦誠了相同的顏色
王子與我們想象的投機者不同 他率真 正直 期望被理解 心懷包容 那酷似剛出道的奧蘭多布魯姆的面容之間 流轉著無法不傾心的英俊 更重要的 他不在乎維多利亞是否是即將繼承王位的公主 他在乎的是這樣的一個女孩 是否能夠被救贖
昏暗的晚餐后的臺階上 王子急切的像是怕她消失一般的說著“我了解你的感受 我明白你的處境 我知道你要的是什么”
就好像是現在偶像劇中的常用必殺死句式 王子這一句的現代版本就是“我知道你不開心 我來幫你”
如果我是當時的維多利亞 也是經不住這般的溫柔的
滿是紋飾的書房里 那個險惡的管家 逼著維多利亞謝謝要自己成為他的私人顧問 甚至不惜推搡 威脅她 而她表情木然的母親 只有站在一邊 毫無動作
“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如此無禮的對待我,而你卻一言不發(fā)的任憑這種事發(fā)生!”年輕的公主決絕的開始了她的戰(zhàn)斗
終于那個愛護她的老國王去了 她繼承了王位 同時開始了擺脫少女稚嫩思想的歷程
這個時間中 她的身邊出現了另一個在援助和曖昧之間徘徊的男人 墨爾本爵士
他成熟優(yōu)雅 大度自信 站在維多利亞的身邊是那么的好看 就連給阿爾伯特的信上 都寫著這樣一句話 “他真的是作為伴侶的極好選擇”
因為有他的存在 女王拒絕了阿爾伯特親王的幫助 而在墨爾本爵士的政見下離民眾越來越遠
平民們開始恨她 不斷地辱罵和冷視都讓她傷透了心 而墨爾本爵士卻堅持己見 不肯為下層民眾增加福利
終于一次沒有成功的襲擊事件 讓維多利亞潰敗到放下驕傲的呼喚阿爾伯特來她的身邊
“我知道 如果你答應了我的要求 我會非常非常非常的高興”
“我會的 是娶你嗎”
“是的 是娶我”
在我們都覺得無厘頭的求婚中 維多利亞重新振作 就在他們擁抱的一瞬間 我是那么真切的感受到了一絲幸福 是那種充實而滿載希望的幸福 溫暖到不愿醒來
后來她有了孩子 后來阿爾伯特開始參與到宮廷的很多政事中來 后來 維多利亞覺得自己被輕視 自己的王位被忽略 她怒吼著 阿爾伯特卻冷靜的離開 “不要傷到孩子”是他關上門前的最后一句話 這該是何等的溫柔與理智
直到 那顆子彈被親王擋下之前 維多利亞一直是懷著怨恨的 她的童年讓她把一切都看作是最自己的束縛 他不愿再失去自由
直到 親王睜開眼之前 維多利亞一直是自責的 她的任性 讓他的愛人 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當女王哭泣著道歉的時候 縱然知道這只是杜撰的情節(jié) 我一樣感動 一樣覺得那么真實
“我讓他們搬來了你的辦公桌”兩張風格不同的桌面上共同譜寫著大英帝國日不落的篇章
究竟是否連命運都嫉妒他們的天作之合 英年早逝的親王 留下的是成熟的維多利亞和無盡的思念
如果你是個完美主義者 就請略去后面的字幕和零星的鏡頭 王子與公主的童話會在你的記憶中延續(xù) 無論是現實還是影像 他們終將因為真愛而不朽
最后說一點影片讓我想起的題外話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茜茜公主
還記得法蘭茨嗎?茜茜的王子 其實現實生活中并不那么完美的人 喜歡流連花叢 甚至把性病傳染給了茜茜 但他在茜茜被刺的晚些時候 卻寫下了這樣的話
“她永遠都無法知道我是多么的愛他 ”在私人的日記間 流淌著這樣不為我們所知的心思
于是請你想象
日落前 遠處的宮殿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余光和噴泉勾勒出雕塑淡金色的輪廓 鴨在湖面上游弋 畫出斜斜的波紋 日落之前 請在我身邊
2 ) 說點無關的
這是一個古老的家族 歷經幾百年的歷史風雨 依然傲立在當今政壇閃耀的位置
大一時寫過一片關於英女王資產的調查報告 讓我只有咂舌的份
當一個王族可以主動放權 就是一種明智 不管這背後是多少人鬥爭的結果
英國一個彈丸之地可以在國際上佔領一席之地不是沒有道理的
3 ) 愛是如此的深
維多利亞和Albert那么相愛,可是埃爾伯特卻英年早逝,留下維多利亞獨孤終老。雖然兒孫滿堂,但是誰能安撫維多利亞最深最深的寂寞與傷痛呢??吹剿刻於歼x出他的衣服那里,我特別的感動,一個人可以如此深愛另一個人。從維基上得到證實,擺出衣服那個屬于史實。
4 ) 唯有艷羨的V&A
去年就一直聽人說TYV這個片子口碑不錯。一直等到這么一個細雨彌漫的初夏才看完了?;竞拖胂笪呛?。輕松,優(yōu)雅,平靜。而印象最深的是全片充斥的幸福感。那是一個締造了傳奇歷史的女性的幸福感。這種感覺如此龐大,豐盈,鋪卷在各個角落,讓觀者點滴在心。
工作關系,接觸過不少描述V的紀錄片。唯獨這次,是從電影角度出發(fā)。一邊看,一邊是最由衷的感嘆,這座女性的高大豐碑之所以如此理想如此強大,除了她本身以及她所締造的日不落的不朽,更有V&A這一段只羨鴛鴦不羨仙的佳話。無需更多語言,唯有艷羨和唏噓。
p.s. Emily Blunt在眾星閃爍的卡司中表現不俗。片尾出現了Sinéad O'Connor唱的Only You,很好聽。
5 ) 與《維多利亞女王傳》對照
大學時代讀過的印象最深刻的傳記就是斯特拉奇的《維多利亞女王傳》,所以看到出了這部電影,自然非常急切地下載和觀看。
書中的維多利亞女王是一個很平常的女子,沒有她的前輩伊麗莎白一世的智慧和手腕,也沒有出眾的美貌和魅力,但她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和成群的子女。斯特拉奇向人展示的是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所以非常打動人。
電影沒有讓我失望,重點表現了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的愛情,尤其是影片的前半部分可觀性較強,維多利亞童年和少年與世隔絕、沉悶壓抑的生活以及與母親及其顧問的矛盾突出了她早年生活的不幸。這就導致了維多利亞登基之后追逐自由和獨立的固執(zhí)乃至乖戾。她不愿意剛走出母親的控制就投入到婚姻和背后的政治勢力的桎梏,可她沒意識到作為年輕的女王,她必然受到各個利益集團的影響和誘導,只是他們以不同的面孔出現而已。如果說Sir John Conroy是明目張膽的威逼,那么Lord Melbourne就是溫柔的引誘。只有Albert真心地理解她的處境,愿意幫助她,同時擺脫掉他們共同的叔叔比利時國王的掌控。但剛開始維多利亞驕傲地拒絕了阿爾伯特的求婚,她依然在享受來之不易的自由,
但不久之后的憲政危機使她成為眾矢之的,讓她感到了孤獨和無助,才直接導致了她和阿爾伯特的婚姻?;楹蟮纳钭匀恍腋?,但維多利亞并不想過早地孕育孩子,但依然很快地懷孕了??吹竭@里我不禁有些悲哀,即使是作為女王,她也要履行平常女人的職責。這就是為婚姻的付出吧。
她希望成為一個堅定的統(tǒng)治者,卻錯把固執(zhí)當作力量。她缺少非凡的智慧,需要幫助和引導,幸運的是她選對了人,也就是阿爾伯特。而伊麗莎白一世可以終身不嫁正是源于她的智慧吧。
片中的Lord Melbourne顯得太年輕了,維多利亞登基的時候他已經比較老了,雖然依然很有魅力,成為維多利亞最仰賴的引路人。
強烈推薦看斯特拉奇的《維多利亞女王傳》,看了之后能更好地理解影片的背景以及片中人物。影片中的配角其實都有故事,比如國王威廉四世及其兄弟們(包括維多利亞的父親肯特公爵)、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訓練阿爾伯特的男爵等,斯特拉奇區(qū)區(qū)幾百字就可把錯綜復雜的宮廷糾紛和利害關系清楚地呈現出來,非常有趣。喜歡英國歷史的人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書(我讀的是李祥年的譯本)。
6 ) 摩納哥王妃
不知道能不能跟這個比較一下,當然其中注重點也不是很相同,這個是服飾打扮上確實得了很多獎項,開始看到時間點時馬上就想到了鴉片戰(zhàn)爭,清朝時的電視劇中的印象。估計所有的歷史劇情介紹第一印象都會聯想起來1840,既然講述的是那個時期的英國女王的故事,不得不說現在和那個時候的氣質好似沒有變化多少,小國寡民和貴族傳統(tǒng)之間的區(qū)別,永遠是無法比較,更不得不說說人的精神面貌的層次。
生活在底層的人們根本沒有資格來說這個方面,本來是個愛情片,想的那么多,至于把整個民族和民族的血性來比較,這樣好似本身就不是很正確,歷史終究是歷史。期望著現在的社會能往更好的地方發(fā)展吧,希望不再魚肉百姓吧,至少不會像古代時期一樣的盲目大大,人跟人的差距之大,跟國與國之間的差距,實在是讓人汗顏,不敢妄自下評論。
如詩如歌般美麗,讓人心緒寧靜。
美麗的邂逅,一種賞心悅目的精致的皇室宮廷生活。故事美麗的如同站在我面前的風華的公主般動人,但是總覺的兩人婚后的故事有點少了,前半段的故事有點冗長。。。。PS:太美了
整部片子零碎得不成樣子,沒有主線劇情,沒有像樣的故事,沒有戲劇沖突(不要告訴我那段短短的吵架和舍身相救是傳說中的爆發(fā)點),剪輯更是ridiculous...帥哥+美女+英倫宮廷戲+古典音樂+皇室服裝布景也挽救不了這爛片了!意外的瞧見了TK演的比利時國王,卻閃出來2分鐘不到就消失了
電影以女性為主角,但是最后只給觀眾留下了一個難忘而癡情的男主角。
七零八落的劇情.幾位歐洲巨帥化完妝一個沒認出來
比利時國王:我出生時候家道沒落,而今我成為比利時國王,這一歷程需要無比堅定的決心。阿爾伯特說:摸清所有規(guī)則,直到你比他們強;我了解你內心的孤獨,千萬別放棄真實的自己
9個孩子!歷史片好結局的還真少有。。。此女這里不太好看,變得比較順眼的是paul....還有原來KK就是跟他一對啊!倆人還真是長得比較像。某些角度也比較像奧蘭多布魯姆。男裝很精美,尤其是胸前那一大排刺繡
眼光優(yōu)渥,所嫁良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服裝很贊
維多利亞女王,好美
我哭了。在他搶上后躺在床上和女王說話的時候。
讓女人放下傲慢的方式除了征服還有包容。
“摸透所有規(guī)則,直到你比他們強”每年一部英國王室電影,走不出女王統(tǒng)治遇到磕絆的套路,但故事給人的感覺就像那些華麗的服飾和愜意的美景,依然賞心悅目、不曾退減。
阿爾伯特親王42歲時死于傷寒。為了紀念他,維多利亞女王每天為他準備服飾,知道她81歲逝世。
Swan song!
守寡的年數長過婚齡。還見過doctor who,一道大戰(zhàn)狼人并就此設立torchwood(誤!
Prince Albert 好帥啊。。。。。。那柔軟的頭發(fā)和溫情的眼睛。。。
太零碎了,假如舍身護妻算高潮的話也實在是囧。。。
深入骨髓的愛情,才值得抱著你的靈魂當伴侶40年。
paul bettany和rupert friend都很不錯唉。它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是 - 一定要嫁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