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青春的腳步》背景資料研究
電影《青春的腳步》出品于1957年,當時的社會大背景主要是:
1 國際背景:1956年2月份,赫魯曉夫在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的報告中對斯大林的領導提出異議,蘇聯(lián)的這一事件對社會主義國家引起不少的震動。
2蘇共二十大促使中共中央就過去強調蘇聯(lián)經(jīng)驗的做法進行反思,轉而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發(fā)展道路,毛澤東就此及時提出:“十大關系”以期緩和政治矛盾。
3 1957年,毛澤東發(fā)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長篇講話,3月份通過“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鼓勵“一切立志改革的志士仁人”以“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精神向共產(chǎn)黨提批評意見。在近半個月的時間內,毛澤東為鼓勵“大鳴大放”,在京、滬等地對各地干部至少講了九次話,批評老干部中有90%對“雙百”方針有抵觸。
文化背景主要是:
1文藝創(chuàng)作的活躍時期 ;知識分子的春天
1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知識分子會議”,周恩來指出,經(jīng)過“思想改造”后的知識分子已經(jīng)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是國家建設不可缺少的力量。同時,為改變科學落后的狀況,會后又號召“向科學進軍”。
2 )“十大關系”在文藝問題上針對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3 )中共中央宣傳部長陸定一提出民眾有“獨立思考的自由”和“宣傳唯心論的自由”。
總結:建國以來的幾次運動使知識分子已經(jīng)有所顧忌,但是經(jīng)反復動員,1957年出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熱鬧的“鳴放”局面。在這種大氣候下,電影界的創(chuàng)作活動又空前活躍起來,一改建國以來以反映革命戰(zhàn)爭的電影占主流的局面,大量反映現(xiàn)實生活原貌、針砭時弊的影片呼之欲出。
4 )上述“大氣候”使1957年籌拍生活類影片成為主流,像《探親記》、《尋愛記》、《幸福》等。這些影片都圍繞家庭、愛情、婚姻這些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生活矛盾和糾葛展開,影片都側重表現(xiàn)勞動人民,最終的結局都是共同的事業(yè)----勞動促使故事的主人公大團圓。這些影片都是兩條線,新舊思想對照,側重反映一些黨的干部、工人存在的落后思想,歌頌無私的奉獻精神和沒有一丁點雜質的道德品質。
2 政治形勢變化;社會矛盾多
1 )“大鳴大放”的整風運動在1957年4月展開,《青春的腳步》開拍于5月10日。也就是在這一天,羅隆基在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召開的座談會上說,文教機關中青年黨員不應該也不能夠領導老年的舊的高級知識分子,“無產(chǎn)階級小知識分子同小資產(chǎn)階級的大知識分子是個矛盾?!?
2 )5月15日,毛澤東寫了一篇供黨內干部閱讀的文章,稱“事情正在起變化”,指出“最近這個時期,在民主黨派中和在高等院校中,右派表現(xiàn)的最堅決最猖狂”?!拔覀冞€要讓他們猖狂一個時期,讓他們走到頂點。他們越猖狂,對于我們越是有益”。
3 )6月8日,全國開展了“反右派斗爭”,在“大鳴大放”中“針砭時弊”的知識分子統(tǒng)統(tǒng)被打成“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資產(chǎn)階級右派分子”。
4 )針對這種變化,討論,結果認為“整風運動是我黨既定不變的方針”。反右斗爭是為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電影創(chuàng)作和其他文藝作品,重新審查,引出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問題。
5 )當時存在的社會矛盾多,這些矛盾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被對立起來,最終成為一種對立公式:左派=無產(chǎn)階級=體力勞動者=人民,右派=資產(chǎn)階級=腦力勞動者=人民專政對象之一。
總結:在上述背景下一部電影經(jīng)歷前期劇本、中期拍攝、后期制作的過程可想而知是很艱難的,也昭示了一部電影頑強的生命力。
劇本更改始末
1 正式劇本梗概:
某民用建筑設計院正在開展工人住宅標準設計征稿,該院技術員肖平和他正熱戀的愛人、技術員林美蘭也積極參加了應征設計工作。美蘭在設計中,過多地追求外表的豪華與美觀,而忽視了經(jīng)濟、實用的原則,肖平對此提出了意見,但由于美蘭的自負,她拒絕了肖平的幫助,導致了兩人感情上的危機。肖平只好托請自己的表哥,該院設計室主任彭珂對美蘭的設計予以幫助。在彭珂的幫助下,美蘭的設計圖很快就完成了。征稿圖紙預展時,美蘭獲得一些同志的好評。因此美蘭非常感激彭珂??墒桥礴鎺椭捞m是別有用意的,當彭珂正面向美蘭求愛時,美蘭一時驚疑不解,彭珂已是一個有妻子兒女的人,而美蘭又愛著肖平,特別是同屋好友靜文告訴美蘭,肖平是如何關心著她的設計圖時,美蘭更加感到內疚,因而她主動與肖平解除誤會,二人又和好了。美蘭的設計,由于沒有根本改變原來華而不實的思想,所以在討論會上大多數(shù)同志提出了相反的意見。肖平為了對國家負責,對自己的愛人負責,也指出了美蘭在設計思想上的錯誤。這使美蘭的自尊心、虛榮心受到很大打擊,她對肖平產(chǎn)生了極大的不滿與氣憤。彭珂乘人之隙,向美蘭進攻。尋求安慰的美蘭倒向了彭珂一邊,她的失足,不僅自己痛苦,也給彭珂的妻子、該院資料員淑芳和肖平帶來了苦惱和不幸。彭珂與美蘭的關系繼續(xù)發(fā)展著,在一次設計院組織的郊游聯(lián)歡會上,淑芳和肖平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一事實。而彭珂不僅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要逼迫淑芳離婚,淑芳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決心離家出走,但在年邁的婆婆和年幼的兒女面前,她強忍著痛苦留下了。不久,美蘭懷孕了。彭珂為了顧全自己的名譽、地位,為了逃避在道德上的譴責,讓美蘭服藥打胎。這時,美蘭終于看清了彭珂的丑惡面目,在悔恨、羞愧中,她吞服了大量的打胎藥,幸被靜文發(fā)現(xiàn),送醫(yī)院急救,美蘭才免于生命的危險。美蘭出院后,她只感到無地自容,沒有勇氣再見到同志們,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了信心。經(jīng)過領導和同志們的嚴肅批評和教育,她終于認識到自己嚴重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決心振作起來,重新做人。彭珂的道德敗壞,激起了群眾的公憤,終于依法懲辦。肖平和許多同志就要到青海參加祖國的建設,當他們動身時,美蘭前去送行,肖平仍以同志的友誼勉勵美蘭,要她鼓起勇氣,改造自己,和大家攜手前進。
正式劇本以三角戀愛故事和婚外戀故事作為敘述策略和鏡像,來表征國家意識形態(tài)是如何通過愛情的選擇(既合理又合法的選擇/不合理不合法的選擇)這一私人領域而順利抵達“主體”,從而完成對國家所需要的合法的、理想的新人的形構。
2 初創(chuàng)劇本
原名《生活的教育》,初創(chuàng)主題是通過女主人公美蘭的墮落來批判資產(chǎn)階級思想情感,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道德品質。在《生活的教育》中,靜文的父親高主任是一個老干部,作為一個單位黨組織的負責人,他對彭珂的錯誤進行了嚴肅的斗爭;靜文是團支書、黨員,也對美蘭的“墮落”進行了批評;彭珂是一個黨員、轉業(yè)軍人。故事的結局是彭珂最終蛻化變質,美蘭受到輿論譴責,男主人公肖平和靜文結為夫婦。原初劇本是一個“善惡有報”的大團圓故事。
這個版本的劇本更偏向當下泛濫的偶像劇的情節(jié)安排:在跋涉一番情感的征程之后,才發(fā)現(xiàn)真愛就在身邊,最后大團圓結局。
3 《青春的腳步》改編后其中一個版本
重點放在背叛婚姻家庭后的一對男女----林美蘭和彭珂的心理矛盾和自我譴責上,彭珂最終因獲得妻子的原諒而回到家中,彭珂妻子不希望婆婆責罵丈夫,反而為丈夫含淚做飯,這符合中國女人的個性和隱忍的品質,實際是能引起更多的觀眾的共鳴的。
批判始末
1958年,“三面紅旗”開始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波及到電影藝術創(chuàng)作中,從選材和思想立意,都要完全符合“三面紅旗:的思想路線,稍有偏差,立即會被當作對“主流話語”的對立面而否定,成為必須拔去的“白旗”。同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依然被主流話語所肯定,電影頓時失去方向,無所適從。
1 )1958年4月,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康生視察“長影”,點名批判《青春的腳步》、《球場風波》、《花好月圓》等影片是“頭腦不知何處去,渣滓依舊笑春風”,提出要在銀幕上徹底清除所謂資產(chǎn)階級思想和修正主義思想。
2 )鑒于《我們夫婦之間》描寫干部家庭的矛盾而被批判的命運,《青春的腳步》在改編中已回避這個問題,但陳荒煤在《人民日報》1958年12月2日《堅決拔掉銀幕上的白旗》一文中特別指出 導演把原作中黨員的稱號都取消了,不論是好黨員還是壞黨員。這絲毫也不能說,導演在維護黨的利益。
3 )為讓電影工作者進一步認識到中國電影的方向問題,1958年5月,《文匯報》刊登《電影必須反映黨的風格》,再次肯定以政治為目的的文藝方向。
1 電影,必須是黨組織和黨員形象的重要載體
1958年第4期《百花》雜志 《對影片<青春的腳步>的幾點意見》認為影片沒有突出黨的領導,沒有具體表現(xiàn)是因為組織的干涉才為婚變中的男女當事人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在體現(xiàn)黨員黨組織的黨性原則上表現(xiàn)力度不夠,
1958年第16期《中國青年》刊登的耿西的《讓青年追求什么樣的愛情?----評影片<青春的腳步>》一文中特別提出,這場婚外戀中將彭珂送交法院,使美蘭在團的會議上進行自我批評這一結局,并非最完美的結局,因為?!八囆g作品里,并不能只靠法律解決問題,否則只要法院好了,要藝術作品干什么?”
2 電影,必須以社會主義精神教育人民
1958年第4期歐陽英《談<青春的腳步>中的肖平》要求“肖平”這個人物必須要對自己的戀人美蘭的思想有認識并批判,因為“肖平”是一個正面人物,是社會主義新青年,這個人物必須完美的體現(xiàn)社會主義精神,他在任何問題上都必須表現(xiàn)得完全正確,在倫理問題上則必須克服一般人的七情六欲,以一個戰(zhàn)斗者的形象去面對愛情、婚姻中出現(xiàn)的問題。
4 )批判結果:此后,中國不多的幾部倫理片,尤其是家庭倫理片,回避了社會、家庭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人生問題的復雜性,幾乎都著力于以一個說教者的面孔,通過影片去贊美人的美好心靈;或者結合中國固有的傳統(tǒng)美德,去肯定對老人的尊敬,去頌揚謙遜和舍己為人的美德,并以此贏得觀眾歡迎。這種類型的單一,直到現(xiàn)在尚未被徹底打破。
主創(chuàng)人員說
蘇里:《青春的腳步》導演之一,胡蘇向嚴恭推薦了薛彥東的劇本《青春的腳步》。這個本子不屬于兒童片, 是一個反映新中國成立初期關于道德問題的劇本, 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蘇里拍《哥哥和妹妹》 已經(jīng)完成, 兒童片創(chuàng)作組的另一部戲《皮包》也即將殺青。兒童片創(chuàng)作組擔心一時無戲可上, 攝制組被廠里借調拍別的戲, 他們要再組織攝制組就難了, 決定拿 《青春的腳步》應急, 先把攝制組占住再說。嚴恭就聯(lián)合蘇里拍了《青春的腳步》, 他們說好這部戲以嚴恭為主蘇里為副; 下一部戲兩人繼續(xù)聯(lián)合導演, 由蘇里為主嚴恭為副。
1957年10月出品、蘇里和嚴恭聯(lián)合導演的影片《青春的腳步》, 命運可就沒那么好了。此片適逢電影界開展銀幕拔白旗運動, 成了地地道道的銀幕“白旗”。20世紀五六十年代, 中國銀幕是工農兵一統(tǒng)天下。《青春的腳步》 不僅寫了知識分子, 而且涉及道德領域, 涉及今天看來也是敏感的婚外戀和第三者問題。這在充滿工農兵題材的長影, 既前衛(wèi)又另類, 受到批判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康生的話加重了《青春的腳步》 問題的嚴重性, 廠里開展了對影片的批評。為了認識問題, 廠里要嚴恭一時不要外出。雖說導演還有蘇里, 可是因為他籌拍《紅孩子》而退出《青春的腳步》組, 嚴恭承擔的責任就多一些。這時, 山西作家馬烽寫了電影劇本《我們村里的年輕人》, 由編輯處交給了嚴恭。因為嚴恭拍過馬烽的劇本《結婚》, 和馬烽熟悉。廠里認為, 一邊挨批一邊出去拍戲, 顯然不夠嚴肅, 于是決定嚴恭暫時不要上戲。在這種情況下, 嚴恭忍痛割愛把劇本交給了蘇里。
嚴恭:《青春的腳步》導演之一,主導演,兒童片專家?!断裨娨粯诱鎸崱獓拦ё詡鳌?br>薛彥東:《青春的腳步》編劇,劇本之所以能拍成電影:主題積極, 題材新穎;陳荒煤: 這樣的題材要開拓。“大鳴大放”期間:被批“資產(chǎn)階級名利思想, 寫毒草劇本” 。1958 年4 月, 康生在制片廠廠長座談會談話中說: 在中南??戳?青春的腳步! 印象比較深, 那個片子給人印象是, 好像世界倒退了四十年……” 康生又說:“ 我看長影這些人……受修正主義思潮沖擊很厲害……總之一陣大風浪來了, 頭腦不知何處去, 渣滓依舊笑東風?!?1958年5 月在“創(chuàng)作躍進會”上, 我和嚴恭導演對《青春的腳步》 進行了檢查,用階級觀點分析人物, 以往我是沒有的。我的檢查中居然提出用階級觀點看待彭珂的錯誤性質, 說明我在“反右” 斗爭中被改造得“進步”了?!拔幕蟾锩?前夕, 在文藝界江青先拿電影開了刀!1965年在談電影歌頌與暴露問題時, 《誰是被拋棄的人》《 青春的腳步》《布谷鳥又叫了》《 抓壯丁》《桃花扇>等一批被解放不久的影片, 又重新被她扣上“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毒草”影片的帽子, 打入災難深淵。
王人美:飾演淑芳,一個忍氣吞聲的賢妻,后背丈夫拋棄?!跋奶?,反右運動全面鋪開?!肚啻旱哪_步》拍攝工作勉強完成”。
對影片的評論:
1 《一部虛偽、歪曲青年精神面貌的影片》蘭州大學 劉戰(zhàn)功 《中國電影》1958年第09期
2 《青年們談<青春的腳步>》 藝軍 《中國電影》1958年第09期
3 《“青春的腳步”批判—用什么來教育青年》辛欣 《中國電影》1958年第09期
4 《腐朽的道路,低下的情操》關智杰 《中國電影》1958年第09期
5 《懷念50年前的“小資”電影》劉心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8:41 南方日報
【參考文獻】
[1]祁曉萍:《香花毒草:紅色年代的電影命運》,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版
[2]王霆鈞《蘇里及他的電影( 之一)》《電影文學》2010年第9期
[3]王霆鈞《蘇里及他的電影( 之二)》《電影文學》2010年第13期
[4]王霆鈞《蘇里及他的電影( 之三)》《電影文學》2010年第21期
[5]薛彥東《我從影經(jīng)歷之一瞥》《電影文學》2011年第9期
[6]王人美《我的成名與不幸》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5年
[7]劉戰(zhàn)功《一部虛偽、歪曲青年精神面貌的影片》蘭州大學,《中國電影》1958第09期
[8]《青年們談<青春的腳步>》,藝軍,《中國電影》1958年第09期
[9]《“青春的腳步”批判—用什么來教育青年》,辛欣,《中國電影》1958年第09期
[10]《腐朽的道路,低下的情操》,關智杰,《中國電影》1958年第09期
[11]《懷念50年前的“小資”電影》劉心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南方日報》
潛規(guī)則研究生三部走
王人美,在舊社會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野玫瑰,怎么解放了反而變成王寶釧了(不是)。瞎引申一下,嫁錯男人和生活的拖磨是會把直爽豪邁的女性變得怯懦婆媽的。談戀愛專業(yè)戶劉增慶是怎么打扮都很帥,不過他的長相也絕對演不了工農兵,限制了戲路。他氣質和后來香港的小生雷震很相似,不過比雷震的男子氣更足一些,雷震給人感覺像是常年在吃中藥,太虛弱了。袁玫其實更適合演小媳婦,五官堆得緊,長相不大氣,這個大學生知識分子角色不太適合她。老流氓彭珂長得太猥瑣了,一點書卷氣都沒有,躬著背體態(tài)猥瑣,不像高級知識分子,倒像個特務。
拍攝過程處于大鳴大放轉風聲鶴唳的時期,所以造就了一種開放與保守的并存現(xiàn)象,特別是在看似上海與香港的服裝設計與刻板正式的臺詞設計中,分裂性極強,劇本也變動較大,特別是對結局的數(shù)次更改中,可以看到規(guī)避與想要的效果。但即便如此,在最終成片中也有十七年里難得的尺度與結尾。而這部權力主管為民主人士的設定以及缺少執(zhí)政身份與力量存在,在后續(xù)引發(fā)的動蕩,也加深并最終確認了黨員-黨為主導力量的敘事體系。場景中的樹影婆娑、死水微瀾不僅作為抒情景象暗示人物進展,還作為組接空境勾連同一時空下的人物,這一同時態(tài)下的不同人物狀況的電影邏輯貫穿全片,在多線并進中,中段臥床一場尤為明顯,三處不同場景被順接進同一鏡頭,并置凸顯情緒,并在最終一個門的反打中,突破視線邏輯,制造反差,這與之后《沉默的羔羊》中的抓捕剪接如出一轍。
結局極好。
6.5,三角戀加不倫加墮胎,這尺度不被拿來做反面典型批判都難
真乃毒草
小三怎么會有這么完滿的結局?!~~~王人美有點老了
1957年
那時候能有這種事也不容易吧!
林美蘭(袁玫 飾)
審美的異色,好萊塢式的故事。非常厲害了。
想要引領服裝潮流的結果就是被當白旗給拔了,不過就算美蘭少幾件衣服,這種描繪小情小愛亂情亂愛的電影在當時也夠前衛(wèi)的了。如果事先不知道,我肯定不會覺得這是一部十七年電影(特地查了下這名詞的意思)。除了那段說教讓我有些不適外,總體很開心的一次觀影~尤其是和女主一起看的~
那時候尺度頗大啊……雖然把騙小姑娘的人改成了知識分子,而且解決太簡單了
朋克不配擁有愛情
睡著了>_<
彭柯這個角色很鮮明,所以逗。還有袁枚老奶奶越長越俊啊
渣男渣女來相配天生是一對,渣男得到報應渣女卻得到了愛情。那個年代拍的三角戀、出軌、婚外戀、小三墮胎也真的很狗血。
85人放映廳2012.11.20.3:40pm 真是找死片呀,拍的各種好。有老婆孩子的領導搶自己兄弟的女友搞婚外戀使其懷孕并墮胎,影片拍的如詩如畫,即使很十七年的批評場景,也被從發(fā)動的車中跳下所消解。整體展現(xiàn)資產(chǎn)階級的物質精神美,場景和鏡頭暴露了立場。而兩位導演竟然都活到了新世紀,太讓人吃驚了。
山山老師經(jīng)典調侃:不想當師母的女研究生~不是好研究生……哇咔咔咔~~
看得很過癮,敘事、表演、臺詞,個個精彩。劇作嚴謹出色,人物性格立體、飽滿,這種看國片的感覺上一次是《護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