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愛無力治愈病例:命運感的愛情,才是時空旅行的意義
再經(jīng)歷了這么多時好時壞的嘗試之后,新海誠自己終于像他每一部動畫里的男主角一樣走到了人性深淵的最底層,生活在現(xiàn)代都市社會的我們,即使被賦予了一切即時溝通的可能性,卻仍要面對日益凸顯的愛無能與孤獨感,唯一的自我救贖之路恰是一段命運感的愛情,這就是新海誠給出的答案。
一個要費盡千辛萬苦哪怕時空旅行也要找到的對方,而那個人,可能就是我們渴望的另一個自己。與你的相遇,如同遇到自己,像是一個夢,醒來時無論多么努力卻也無法記住你的名字,但是“我愛你”卻被寫在了手掌心。
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在系守、守護神社的高中女生三葉,向往的是成為豪邁而瀟灑的東京男孩瀧。雖然像其他男生一樣不修邊幅,打籃球,在西式餐廳打工,瀧內(nèi)心深處的某個地方卻是柔軟的,他愛畫畫,想成為能夠改變東京城市景觀的建筑師。三葉和瀧并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唯一讓他們相連的不過是兩人成長中如此相似的對理想的期望。
于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渴望與彗星的來臨,促成了兩人在夢中的相遇,從此,你和我,因為同時夢到彼此而開始了交換身體的旅行。
有夢想的人,無論夢想怎樣,大多在性格深處是浪漫的。而浪漫本身就如同一個巨大的賭注。當你和我在夢醒許久之后,站的莫可名狀般繁華的東京街頭,如何才能一抬眼就認出彼此是連名字都不記得的那個他/她?
這個世界無論旋轉(zhuǎn)了多少個維度,折疊了多少個交接點出來也無非就是讓我們這些愛無能的人有了更多選擇的可能性而已。而選擇性越是充沛,選擇之后的滿足感常常越是匱乏,而這種愈發(fā)明顯的疏離感與愛無能或許才是那些自古以來喜歡一個人在深夜獨自觀察天象的人內(nèi)心最恐懼的情感黑洞,也是所有的科幻、時空旅行、二次元世界探討的核心問題。
把結(jié)局打開的時候,原來最浪漫的瞬間,是你奮不顧身跑來告訴我要勇敢救自己,和你還不認識我時就問我“你的名字”,我們相遇在不同的可能性中,因為彼此的幫助而走過了與青春告別的時光,卻無法看到彼此。
請記住,無論在未來相遇與否,與青春離別的那一刻是你陪我度過,我愛的你也是我自己。別因為我還不認識你就忘了我們相遇的夢。
謝謝,新海誠,給了孤獨患者們一個如此浪漫的愛無力治愈病例。時空旅行可能是愛情中最艱難的距離了,核心卻還是那個古老的話題:我愛你,你在哪里,要怎樣才能找到你。
“我們一起去離再見最遠的地方吧”
---------- ---------- ----------
當天看完之后寫下了這么多沒頭沒腦的話,現(xiàn)在再看也是被愛情這件事本身和影片沖昏了頭腦,感謝各位閱讀,也希望你們都能因為這部片子而獲得小小能量,我的前言不搭后語,請見諒!
2 ) 這才是無可救藥的東方浪漫!
但使相思莫相負,牡丹亭前三生路。
——————《牡丹亭》
“我今晚有個date?!?br>“什么?你們相處了這么久還沒有OOXX?”
“她套路好多啊”
“你覺得誰更會撩?”
“那都不重要,他家京籍,四環(huán)里有房”
“渣男”
“綠茶”
這樣的對話發(fā)生在每一天的密友群里,顯然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一套現(xiàn)代愛情的語境,習慣了都市生活的繁忙瑣碎對感情的功利化處理,習慣了自己的愛情故事被送花,看電影,旅行,吃飯等等模式化的橋段填滿。
但好像很久很久以前的愛情故事不是這樣的。
在語文課本里,古人的情詩里,失傳的東方愛情是這樣的:
“百年恩愛雙心結(jié),千里姻緣一線牽”————為什么要千里姻緣?可以微信看附近的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薄环犀F(xiàn)代醫(yī)學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異地戀要不得,和養(yǎng)手機寵物差不多
“但使相思莫相負,牡丹亭前三生路”————愛不到,就換一個嘛
當我以為現(xiàn)代生活與我們古人的東方浪漫格格不入的時候,《你的名字?!烦霈F(xiàn)了。
如果《牡丹亭》發(fā)生在現(xiàn)代,會是什么樣的景象?我想應(yīng)該就是《你的名字?!愤@樣的故事。
(以下有劇透)
驚夢
沒有見過面的人真的能相愛嗎?
杜麗娘春閨苦悶,”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高中女孩三葉也是一樣困于安靜美麗的小村子,渴望下輩子變成東京的帥哥,打破一成不變的無聊生活。
于是兩個人都做了一個夢。
杜麗娘于春花掩映中,夢到了一位一表人才的翩翩公子,柳夢梅。
三葉干脆就變成了東京的高中帥哥瀧。
夢是我們內(nèi)心深處最隱秘欲望的投射。
杜麗娘每日困于深閨,二八少女情竇初開,卻不得不表現(xiàn)的端莊持重,三從四德。連教書先生都要把“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解釋成后妃之德。她不可能知道什么是愛情,可她內(nèi)心有一個她說不清的本能,指引她。
女主角三葉的生活一成不變,靜謐的小鎮(zhèn),2小時一班電車,晚上9點便利店就下班,鎮(zhèn)子上唯一的”咖啡店“是一個路邊的自動售貨機。她也想要突破現(xiàn)有的生活。
夢幫助她們突破重重迷霧,直達欲望本體。
杜麗娘的游園驚夢,在夢里她被柳夢梅抱到牡丹亭做了羞羞的事情。
三葉夢到自己變成了東京的瀧,她也在東京的繁華忙碌中,收獲到一份充實。(這一段兩個人交換身體的快剪很精彩流暢)
電影院出來,有人在旁邊議論,我們怎么可能愛上一個夢中的人呢?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墒侨绻麎糁腥肆私馕覀儍?nèi)心最深處,最羞于啟齒的欲望,并默默為你實現(xiàn)呢?
兩人互換身體這一段笑料很多,可是歡聲笑語中,我們感受到少男少女微妙的互動,像是脆生生的新芽,鮮嫩可愛。
穿越生死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杜麗娘自游園驚夢以后,思春成疾,竟香消玉殞了。臨終前請父親把她葬在牡丹亭下。
而三葉更慘一點,小村竟被崩裂的流星摧毀了,超過500人喪生。這大概是多災多難的日本人眼中的災難陰影。
所以柳夢梅和瀧,還有另一重身份,他們要挽救自己的愛人。
杜麗娘和三葉也有自己的使命,她們要突破生死,和愛人重逢。
這四個人在追求同樣的東西。他們?yōu)榱藧矍閷归惲_,上天入地,翻山越嶺,無視法律規(guī)則,突破生死界限。這是我們能想到的,為愛情做出的最大犧牲。
杜麗娘為了再見柳夢梅,在閻羅殿上據(jù)理抗爭,終于魂歸故里。
三葉為了拯救自己和村子,帶著發(fā)小炸毀供電站,盜取廣播頻段,幫助整個村子避難。
柳夢梅僅僅在夢中聽到了杜麗娘的召喚,掘墓開棺,找到復活的杜麗娘,甚至日后因此而入獄。
瀧為了救回三葉,從東京翻山越嶺,來到被摧毀的村子,終于再度穿越,把災難的信息帶回來。
證明愛情的方法有很多。但穿越生死的這種方式,太美,太蕩氣回腸。
你的名字?
既然緣分如此偉大,為什么我們不能直接記住對方的名字?
三葉和瀧不斷提醒自己,卻依然不斷忘掉對方的名字。這大概是改寫時間線的代價。
杜麗娘和柳夢梅更浪漫一點,夢中只留下一首詩,
“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
愛情是浪漫的,婚姻常常不夠浪漫。
因為愛情多出很多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兩相思,兩不知“常說是愛情最美的狀態(tài)。而婚姻中還房貸,養(yǎng)孩子,過年回家,幾乎都是軌道上的東西。
愛情不能是用搜索引擎精確尋人。否則,所有的小鹿亂撞,臉紅心跳,都會因為板上釘釘四個字煙消云散。
所以你們一定要忘記彼此的名字啊。
忘記了名字卻依然記得彼此的感覺。因為尋找的過程,太美妙。
我們不忠于記憶,不忠于禮法,但我們忠于內(nèi)心,忠于感覺。
就像兩個患了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人,我們什么都忘了,可是我們還是知道,我們是彼此的伴侶。
“喜歡你”,真的比我的名字是什么,更重要。
命運的紅線
丘比特和月下老人都是愛情之神,但兩者差別巨大。
丘比特射出的愛情之箭是看到兩位男女,再即時射出的,強調(diào)愛情的隨機,偶然。
月下老人的紅線是前生注定的,強調(diào)緣分的堅韌,羈絆和生生不息。
杜麗娘臨終前讓侍女春香把她的花香藏在太湖石下,才有了三年后柳夢梅尋得畫像,與杜麗娘沖鋒。
而三葉更向前一步,親自去東京尋找瀧,把綁頭發(fā)的紅繩,交到尚未對她有記憶的瀧手中。
東方人自有看到生活的一種方式,叫生生世世的命運認同。我猜想是農(nóng)耕文明年復一年高度規(guī)律化的作息帶來的。命運的堅韌,正如每一年的春去秋來,而命運的劫數(shù),正如永遠無法預知的水澇旱災。
所以我們又對命運,這種龐大的力量如此尊重。
美
《你的名字?!啡绱算^動我們心弦,除了無可救藥的東方浪漫以外。還因為這個故事被拍得太美了。
新海誠把古典故事和現(xiàn)代生活做了完美的融合。車水馬龍的繁華東京,藍天碧草的偏遠小鎮(zhèn)與整個故事的背景完美融合,與故事里的種種線索更是統(tǒng)一到嚴絲合縫。說是日本旅游片也不為過。
現(xiàn)在的愛情電影常常把上海拍成巴黎,北京拍成紐約。何必呢?
流星的形象被設(shè)計得很像焰火,雙重性地表現(xiàn)了命運的無常和絢爛。
轟鳴的暴雨,沙沙的樹葉,地平線上的日出日落,與角色的心情完美呼應(yīng)。
在《你的名字?!返墓适吕?,緣分如纖細柔韌的紅線,綿綿無斷絕;愛情像隔紗的美人,影影綽綽,含蓄雋永;命運又像磅礴的江河,把我們的關(guān)系斬斷,可又在山的另一邊重新交匯。
但最美麗的是奔跑的情人啊!因為我們自己也期待,在20分鐘車程就算異地戀的世界里,自己還可以為一個模糊的夢,義無反顧地翻山越嶺,癡癡等待,破涕相認。
————————————————————————————————————
本文首發(fā)于我的公眾號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Sean_lalala) 歡迎關(guān)注。
3 ) 抱歉,我實在沒法被感動
在我這些年看電影的歷程中,從來沒有一次像今天這樣讓我嚴重懷疑自己的審美除了偏差。本來不打算看的,因為以前看過《秒速五厘米》我不太喜歡。但我好像之前從來沒見過一部日本片在中國如此熱賣過,票房和聲譽和同時逆天:票房進入日本影史top10,豆瓣時光IMDB爛番茄全都高到離譜。所以還是去看了下??赐旰笳娴氖?,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那就讓我來說說我不喜歡的原因
我覺得主要的問題有兩個
1時間穿越這玩意在邏輯上無法自洽。
當我看到三葉在得知了彗星要墜毀的消息之后回到小鎮(zhèn)之后要把這個告訴大家的時候,我想,這TM就尷尬了,三葉同學啊,你該怎么跟大家說呢,如果你不說原因的話你憑什么能未卜先知知道今天晚上彗星會墜落呢,如果你把來龍去脈都講清楚的話,又有誰會相信你什么和男高中生交換身體的鬼話呢。講真,假如我一個朋友突然跟我說他做夢和一個女高中生換身體了然后她告訴他今晚上海要發(fā)生地震叫我們趕快避難的話,我也會和他這么說的
所以說后面高潮的一二十分鐘講他們?nèi)绾钨M力拯救小鎮(zhèn),又是用炸彈,又是劫持廣播站的,感覺都像小孩子過家家,沒有一點緊張感。因為從道理上就說不通:早耶香和敕使兩個傻冒怎么就相信了三葉能夠知道今晚發(fā)生什么呢然后義無反顧地幫她做這些呢。
因此編劇的時候需要巧妙一些,規(guī)避掉“穿越”這件事的內(nèi)在的邏bug(大家自行百度“時間悖論”),讓觀眾既能夠被這樣的奇幻情節(jié)所impressed,同時在看過之后仔細一想,還挺合情理的,那作為一部電影來說就成功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韓國導演郭在容的《我的機器人女友》,那部里面的科幻戲碼還要多,但導演駕馭的很成功)。就這部電影來說,完全可以是以不讓大家知道的方式拯救他們。比如說他們在黑進廣播站之后就直接以鎮(zhèn)長的名義說今晚要舉行個比如說消防演習之類的活動(如果不放心可以先把三葉他爸爸麻醉了,原諒我柯南看的比較多)所有人務(wù)必參加,地點就在學校,這樣不是很好嘛。當然這只是我開個腦洞,我想表達的是,拯救世界(好吧這里只是個小鎮(zhèn))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要這樣“硬碰硬”地把建立整個故事的基礎(chǔ)中最脆弱最站不住腳的一面展現(xiàn)給大家,這不是傻嘛。
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說一開始就講他們?yōu)槭裁磿粨Q身體,總得有個解釋吧,我自己認為奶奶說她和三葉媽媽都會做這樣的夢只是個巧合并不是她們家族有超能力。還有,為什么是和瀧交換?。侩y道就因為三葉說想變成個東京的帥哥?再比如為什么會莫名其妙忘記對方名字,電影里有提到說做夢之后夢的內(nèi)容很快就會忘但這也很牽強。再比如為什么交換了身體這么多次都沒發(fā)現(xiàn)有三年的時間差(手機上都不顯示年份orz)。這些坑都是導演自己一手埋下的,誰叫他要玩什么穿越,但可惜都沒補上。
2.三葉和瀧的感情基礎(chǔ)不夠
俗話說的好“劇情不足,感情來補”。但實際情況是,感情戲份的蒼白無力才是這部片最核心最致命的問題。其實吧,交換身體這個設(shè)定挺不錯的,它的意義是什么?互相參與對方的生活,并且由于自身的特質(zhì)不同而給對方的人生帶來一點改變,最終達到情感上的互通。更重要的是,他們是有三年的時間差的,所以只能在交換的時候發(fā)生互動,因為電話是不可能打的通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影片的前三分之一還算可以,可以給3星。
但這只是方向?qū)α?,力度還不夠,導演花了相對較大的筆墨去表現(xiàn)兩個人互換身體之后的各種窘態(tài),費力弄了很多笑點(比如摸胸,雖然說這個梗的確很好笑,尤其是四葉,真是把我萌的外焦里嫩的)
可是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他們?nèi)绾斡绊懜淖儗Ψ?。一開始影片極力描寫三葉的生活是多么失意,比如父親讓她當眾出丑,因為身份原因被迫參加祭祀儀式要在眾人面前做口嚼酒之類的。且不說這樣的描寫是多么的糟糕和讓人無法理喻,更重要的是,這個放出去的線后面沒有收回來,那就是,瀧有沒有通過和三葉進行身體交換,使她從疲乏的生活中獲得一點解救?沒有,除了瀧借著三葉的身體在籃球場上秀了一把球技從而收到了女生的表白之外,再沒了。反過來說三葉對瀧的影響,無非就是讓他收獲了奧寺前輩的好感,并借她之口說出“瀧最近變的很可愛很努力”之類的話。
這些對于兩個人要產(chǎn)生愛情是遠遠不夠的。應(yīng)該細水長流一點,講兩個人一開始只是交換身體而已,在這個過程中慢慢了解熟悉對方的一切:一開始是家庭學校,后來到性格和內(nèi)心,從陌生人到熟人到知己,感情一步步地升溫,一點點變味,互相一次次試探,一步步靠近。突然有一天覺察到有那么些異樣,發(fā)現(xiàn)會因為對方而產(chǎn)生一點小欣喜或是小心酸這樣情緒上的波瀾,發(fā)現(xiàn)會在很久沒有交換身體時感到一絲惆悵,發(fā)現(xiàn)在認識對方之后就如同重生一般,像是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
可惜,這些都沒有。導演在這最應(yīng)該濃墨重彩的地方只花了短短七八分鐘時間。他直接跳到了最后一步,三葉幫瀧設(shè)計了一次和奧寺的約會,但她似乎有點不開心,在照鏡子時,她發(fā)現(xiàn)自己流淚了,不知道為什么,大家都知道,因為她有點吃醋了。你說,我平時從來沒見你刷怪練級,結(jié)果突然看到你一下就干掉大boss,怎么能不讓人奇怪呢?
因為劇情進展太快,因為導演根本沒有足夠地表現(xiàn)兩個人的感情基礎(chǔ),所以你三葉再是淚流滿面,再是羞澀時臉紅到耳根,我只是覺得她是少女心過度泛濫,一點也不感動;你瀧再是聲嘶力竭地喊著“我不能忘記對我重要的人!”再是深情滿滿地說“不管你在世界上的哪里,我都要去找你”我也不感到震撼,我只覺得很矯情(看到這里我想起了《大魚海棠》里湫的那句雷死人的“你這是在拒絕一個天神的愛啊”)
三葉在被瀧囑咐說彗星要來 然后飛奔回鎮(zhèn)上去拯救人民時,中間摔了一跤,但她看到了手上 瀧寫的“我喜歡你”,就立馬爬了起來,繼續(xù)神情堅定地跑了起來,看到這兒,我真是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愛情能給人力量嗎??怎么看都有種三葉都不是為了自己和家人和朋友能活下去而是要為了完成瀧的囑咐一樣;瀧的話是一個有點幼稚感情觀還沒太成型的小男生,前一刻還在暗戀打工時認識的萬人迷漂亮大姐姐手機里拍了她好多照片,下一秒就義無反顧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和他交換過幾次身體的女孩子,還說什么要全世界去找她,得了吧你,既然你這么容易喜歡上別人,既然你的愛這么廉價,那就別立這種flag好伐,不然分分鐘被打臉。
3.還有個問題,導演在很多地方,表達方式都太直接了,比如說
(1) 三葉去東京找瀧時的那段獨白,什么“假如我突然出現(xiàn),不會打擾他們吧”“還是說,他也會覺得有點開心呢”,完完全全就是多余的,這些應(yīng)該交給主人公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這樣直接的內(nèi)心獨白,就好比一個學生寫作文,憋不出話了,于是就又把主旨句抄了一遍,真的非常蠢。
(2) 再比如說奧寺說覺得瀧變得努力和可愛了,這也顯得非常生硬和說教,瀧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看劇情大家都看的懂,不用這么來一句。
(3) 最蠢的就是瀧的表白,當三葉摔倒之后伸出手掌,“我喜歡你”四個字映入我眼簾的時候,我不知道該說什么好。新海誠老師建議你多多學習一下你幾位本國同行的作品,比如說你不是說很喜歡巖井俊二嗎,那請你好好再看一遍《情書》,看看你的偶像如何用細膩的不動聲色的筆觸精準地表現(xiàn)一個青春期男生的情感。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流露感情時坦誠一點或許是最佳的選擇,可是作為電影,這就缺少了一種朦朧模糊的美感,就像一個手捧大紅玫瑰在女生寢室樓下唱著流行情歌告白的漢子。
其實吧,在表現(xiàn)愛情的時候,完全可以含蓄和曖昧一點,尤其是主角還是中學生。就比如說,表白有很多種方式,像在《海街日記》里,小鈴的一個同班男生在放學后和她分別時,呆看了她好久,怯怯地說了句“你今天真好看”,只要這簡單的一句,就讓人覺得很萌很溫暖,又貼合人物性格。比本片中各種堆砌的看似很哲理很煽情的句子要高明的多,比如
導演用這樣的方式硬生生地把他要講的道理塞給觀眾:“大家看好了呦,瀧和三葉要相愛了”。不管你們信不信,我是信了,不管你們感沒感動,我是感動的淚奔了。再比如說墨鏡的那部《花樣年華》里,周慕云的那句經(jīng)典臺詞“如果再有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不是有人把新海誠比作日本王家衛(wèi)么,不知道你誠寫不寫的出這樣的臺詞。
話說回來,根本問題還是最開始說的,男女主角的感情基礎(chǔ)不夠,所以影片后半部分的各種黏膩,各種深情,怎么看都嫌假大空,像是QQ空間廣泛流傳的男默女淚的情感故事,讓人啼笑皆非。
這部電影說白了就是講兩個高中生談戀愛,然后順便拯救了一個小鎮(zhèn)的人沒被彗星砸死的故事,低幼,言情向,爛俗(說的好聽點可以叫理想主義或是天真爛漫)。還開了個酷炫無比的外掛:時間穿越加交換身體,但是其故事內(nèi)核還是很膚淺薄弱,沒有升華。就好比是殺雞用了牛刀,卻還沒殺死一樣。瀧是救了三葉,那又怎樣呢,他靠的是他們之間三年的時間差所以能提前知道彗星墜落的消息,而不是他們之間的感情,只是救了她一命而已,而不是情感上的救贖。你們的轟轟烈烈的愛情給對方帶來了點什么?
講道理,一種很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不要把兩個人的關(guān)系點破,就像宮崎駿電影里的千尋和白龍,把那種很純潔很朦朧的情愫留給觀眾去品味。感情這種事不一定要轟轟烈烈,要刻骨銘心,要驚天地泣鬼神,要一部片子下來讓女主白流那么多眼淚。明明只是泛起了點漣漪,就不要硬說那是水花。
最后的結(jié)尾也是無聊的可以,兩個人一起拯救過世界么就可以了嘍,兩人之后再也沒有交換過,各自恢復原來的生活軌道,偶爾在夢中追憶一下那個在遠端的ta,不是很好么。一定要搞一個多年之后兩個人在街上又相遇的場景,有人管這個叫大團圓,叫happy ending,我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許多人把新海誠看作是宮崎駿的接班人,我覺得,他還差的太多。宮崎駿電影里無論是瑰奇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還是主旨的高度:對科技泛濫和戰(zhàn)爭的厭惡,對自然的悲憫,對虛偽的成人世界的辛辣諷刺,新海誠一樣都沒有,他的拿手把戲是在電影里堆砌一些看似非常唯美的意象,比如這部里面的黃昏之時,以及《秒速五厘米》里面的櫻花,除了看起來很美之外,再沒別的。豆瓣討論區(qū)里有人說了句“新海誠是動畫之恥”,我覺得倒也沒這么糟吧,中國可以給他墊底的多了去了,但是拿他和宮崎駿去比,挺侮辱人老人家的。
在上映前的一兩個星期里,網(wǎng)上鋪天蓋地的宣傳都是說什么他的電影畫面有多美,每一幀都可以做壁紙什么的,的確,我也覺得??墒牵徊侩娪暗暮诵牟粦?yīng)該是劇情么,這樣虛張聲勢的宣發(fā),只能從一個側(cè)面說明:這部片子除了畫面美,再沒別的好說。這就好比,一個姑娘,別人夸她的話都是都說她有多美,每一張照片都可以當電腦桌面,這不就等于在講她是個花瓶么。 一個只是長得好看的女生,我說不定還會喜歡她,畢竟我是外貌協(xié)會。但一部只有畫面的電影,就像裹了一層糖漿的屎,我可一點也不想吃。
剛在豆瓣上看到一句贊數(shù)很多的短評
我只想對這位豆友說,希望你先能有足夠的運氣,遇到個和你交換身體的異性吧。光勇敢,有屁用啊。
——某個理工科直男癌患者
4 ) 奔向你,奔向深處的原風景
(以日本文化分析為主,盡量做到不劇透;附帶新海誠動畫的發(fā)展過程)
文:風滿蜃氣樓
時隔三年,新海誠導演攜新作《你的名字?!放c廣大觀眾見面。本片在日本上映前兩天內(nèi)便創(chuàng)下59萬人觀看的記錄,上映十天內(nèi),票房總計突破38億日元,觀看人數(shù)超過290萬,日推和雅虎等社交網(wǎng)站上對該作也是一片贊譽。
一、新海誠與他的動畫之路
熟悉新海誠的觀眾或許都知道,新海誠并非美術(shù)專業(yè)出身。大學以前的他一直生活在長野縣一個叫小海町的地方,進入大學后開始嘗試兒童繪本創(chuàng)作,畢業(yè)后就職于一家游戲公司。最初他并沒有成為動畫導演的打算,只是想運用所學技術(shù)做出一部完整的、屬于自己的作品。他一面工作一面創(chuàng)作,耗時兩個月完成了一部五分鐘左右的動畫——1999年的《她和她的貓》。這部作品對新海誠而言意義非凡,是他踏上動畫制作的起點。
2002年上映的《星之聲》則是新海誠的正式出道作。在前作基礎(chǔ)上,他將黑白畫面改為彩色,視角從動物變成人,主人公成了倆,此外也添加了故事性,拉長了時長。得益于網(wǎng)絡(luò)的普及與傳播效果,本作為新海誠取得了不錯的上座率與口碑,此后他離開游戲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2004年的《云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是新海誠第一次挑戰(zhàn)長篇動畫的成果,延續(xù)了前作的世界系物語(注:世界系物語,指2000年代初興盛于日本ACG及輕小說等亞文化界中的一種故事類型。內(nèi)容圍繞主人公“我”和女主角展開,并與拯救世界等龐大概念相交織。)主題,外界對其褒貶不一。
2007年上映的《秒速五厘米》是新海誠至今為止最受歡迎的作品,將日本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下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和細膩情感進行了放大,主題和風格沒有太大改變。作品雖獲得成功,但考慮到海外觀眾的理解程度,新海誠決定改變敘述方式,做一部無關(guān)文化背景、適合所有人觀看的電影。
這就是2011年上映的《追逐繁星的孩子》。本片與前作設(shè)定略有不同,加入了對生死的討論,意在強調(diào)逝者對生者的意義。在制作上體現(xiàn)了東映動畫、《世界名作劇場》(日本動畫公司系列作品,內(nèi)容多取材于世界各地的兒童文學)、吉卜力一脈的影響。這部作品展現(xiàn)了一個不同以往的新海誠,趨近東映一脈,模糊了他自己的風格。
到了2013年的《言葉之庭》,前作中縈繞不去的“世界系”概念幾乎消失,故事不再只有虛無的宇宙世界觀,而是在空間上回歸社會(學校),在文化上走向傳統(tǒng)(古典文學)。女主人公終于敞開真心的告白可以看做新海誠脫離世界系概念、脫離“錯失”、“無法傳遞”等主題的一次嘗試,但敘事上的缺陷仍然沒能得到改善。
二、《你的名字?!贰獰ㄈ灰恍碌囊暵狊w驗
在此之前,新海誠的作品始終縈繞著一種沒有來由的、唯美而哀傷的喪失感,故事零碎、結(jié)構(gòu)松散等弱點也一直存在。而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窡o論在節(jié)奏控制還是情節(jié)推進上都可圈可點。
從內(nèi)容上看,本片一掃前作中的憂傷與陰霾,走上了輕松愉快、活潑有趣的大眾路線,令人捧腹的同時又有感動,男女主人公不再埋頭于自我世界,而是像普通人一樣周旋于家人、朋友與社會的關(guān)系網(wǎng)中,男女主角之間曾經(jīng)無法傳達的思念也終于有了明確的落腳點。彗星災難的設(shè)定則反映著經(jīng)歷311大地震后的生死無常觀,此外,影片添加了不少日本傳統(tǒng)文化元素,不僅延續(xù)了《言葉之庭》中對日語語言文字本身的溯源(愛與孤悲),更在此之上有所發(fā)展;這種對傳統(tǒng)的回歸使作品有了真正的底蘊和原色。
從制作上看,本片的成功除了新海誠對敘事手法的駕馭日臻成熟,也要歸功于此次制作團隊的強大(吉卜力出身的安藤雅司擔任作畫監(jiān)督、田中將賀擔任人物設(shè)定等)和制作設(shè)備的更新(購入Story Board Pro軟件)。在選擇配音人員的時候除了角色匹配度,也考慮到了話題性、觀眾接受度等,確定插入歌曲時選擇了在年輕世代中頗受歡迎的RADWIMPS。
各方面的優(yōu)化帶來了全新的視聽體驗,標志著新海誠在動畫創(chuàng)作上的新突破。他的作品不再只是靠優(yōu)美的風景畫面獲得好評,而是通過流利的節(jié)奏、豐滿的人物與故事、以及對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打動人心。
三、從「むすび」(musubi)說起
故事分兩條支線并行,地點分別在高二女生宮水三葉生活的小鎮(zhèn)「糸守町」和高二男生立花瀧生活的大都市東京,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對立很容易便能讀取。設(shè)定雖有男女雙主角,劇情走向上卻更依托于女主角三葉一方。
宮水三葉是飛騨市糸守町宮水神社神主宮水一葉的長外孫女。宮水家作為神社守護者,神主之位代代世襲。三葉的母親二葉在世時,父親以「婿入り」的方式(即入贅)進入宮水家,母親去世后,深愛她的父親難以接受現(xiàn)實,他拒絕繼承神社,被外祖母趕出家門。父親后來成了糸守町的町長,不再理會神社事務(wù)。三葉和四葉在外祖母的撫養(yǎng)下慢慢長大,作為神社的巫女主持當?shù)丶漓牖顒?。故事的核心概念便要從「糸守町」的名字說起。
「糸守町」是新海誠的創(chuàng)作,在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而飛騨市確有其地,位于飛騨山脈西側(cè),在岐阜縣管轄范圍之內(nèi)。飛騨自古以來林業(yè)發(fā)達,孕育了大批木工匠人,明治時期在殖產(chǎn)興業(yè)的國策趨勢下,該地作為繅絲業(yè)的主要勞動輸出地,向諏訪湖一帶輸送了大批婦女。而位于長野縣內(nèi)的諏訪湖,據(jù)日本網(wǎng)友考證,便是電影中「糸守湖」的原型。長野縣是新海誠的家鄉(xiāng),將諏訪湖和編織工藝的元素納入故事中,想必也是一種懷鄉(xiāng)情感的體現(xiàn)。
宮水三葉的外祖母帶著靈魂調(diào)換后的三葉和四葉到神體供奉神靈的途中問她倆是否知道「むすび」,說土地氏神的名字也讀作むすび。老人說,這個古老的名稱同時象征著幾種深刻意義:
「將線繞在一起是一種むすび,把人和人聯(lián)系在一起也是一種むすび,時間流逝是一種むすび,這些都可以用同一個詞語來表達。它和神靈的名字相同,因此也擁有著神靈的力量。我們代代相傳的編繩工藝「組み紐」也是一種帶有神力的技藝,它反映著時間流逝的狀態(tài)?!? 「聚攏成形,扭轉(zhuǎn)纏繞,時而回轉(zhuǎn),彼此中斷,接著又相連。這是編繩,也是時間的象征,這就是むすび?!? 「水也好,大米也好,酒也好,只要進入了人體內(nèi),就是一種むすび。進入體內(nèi)的東西會轉(zhuǎn)化為能量和靈魂相連接?!?
此處的「むすび」也寫作「結(jié)び」,源于日本神道中的一種觀念。天地萬物的生成、發(fā)展、完成都是在這種力量的作用下得以進行,老人口中的むすび即是一種“連結(jié)”,連結(jié)人與萬物、人與時間空間。既然むすび如此關(guān)鍵,那么作為むすび的載體,「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糸」即線,在影片中最直接的表現(xiàn)便是三葉用來綁頭發(fā)的紅線。紅線松開,長發(fā)變短,時間倒流,或前進至未來;線的形狀改變,化作一聲遙遠的呼喚纏繞手腕,是尋找,也是期盼。我猜想「糸守町」中「糸守」的意義大概可做此解:守護彼此之間相連的紅線,守護時間與空間,同時也是守護這座小鎮(zhèn),守護那些在過去罹難的人。
在進入神界時,老人所說的「隠り世」便是日本人觀念中的「あの世」,又稱「常世」,是黃泉之國,死者之國,與「現(xiàn)世」相對應(yīng)。日本人認為人死后或早或晚都會化作神靈,因而隱世也可以看作是神的國度。片中凹狀山谷里圍繞神體(古樹)的環(huán)狀水帶可以視為境界線,要到達它需要穿山越嶺,心懷誠敬。境界線的存在是為了隔開人界與神界,如果說宮崎駿在《千與千尋》中設(shè)置的長隧道讓人在毫無察覺間進入異世,本片中靠近神體的環(huán)狀水帶則可以看作一條巨大的「注連縄」(神道中用于隔離圣俗兩界、祛兇避厄的繩狀物),示明他界的存在,以隔離的方式彰顯其神圣不可侵。
普通人進入神域是被禁止的,老人說,一旦進入神的領(lǐng)域,要回到現(xiàn)世就必須用最珍貴的東西交換,而這個東西也成了后來兩人改變命運軌跡的關(guān)鍵道具之一。
新海誠曾在官網(wǎng)中表示,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的靈感之一是小野小町的和歌:「思ひつつ寢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む 夢と知りせばさめざらましを」。
大意是說,懷著對你的思念入眠就一定會在夢里見到你吧,可如果知道那是夢,我情愿一夢不醒。本片中的男女主人公便是在夢一般的情境中互換了身份,代替對方度過一天又一天的人生。
四、日本文化中的原風景
“原風景”的概念興盛于1970年代的日本,以奧野健男的著作《文學中的原風景》為起始,從文學擴大到人類學、心理學、地理學、環(huán)境教育、建筑造景等多個領(lǐng)域。個人意義上的原風景多形成于故鄉(xiāng)與童年的原體驗,廣義上的原風景則涉及歷史性、民族性、文化性等方面。《你的名字》中展現(xiàn)的神靈信仰、諏訪湖的風景與宮水神社中延續(xù)的古老習俗、編織工藝等意象便可看作對日本文化原風景的一種體現(xiàn),它喚起人的鄉(xiāng)愁,給人以無限懷舊之感。
原風景在當代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它承載著我們對自身根源的探尋,對文化深處的凝望。在這個意義上,本片也可謂是新海誠回歸傳統(tǒng)文化的一次成功嘗試。它巧妙地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過去與現(xiàn)在、夢境與現(xiàn)實、人類居住的現(xiàn)世與靈魂棲息的隱世通通編織在一起,如同編繩工藝般時而交叉扭轉(zhuǎn)、時而中斷、回到原點。男女主角的命運在彗星撞地球的那一夜被改變,二人的初次相認也只能是在境界線消失、人與非人之物共現(xiàn)于天地之間的逢魔時分(たそかれ、かたわれ)。
五、結(jié)語
與宮崎駿、細田守、庵野秀明等觀眾熟知的導演不同,新海誠的創(chuàng)作根基建立于游戲制作,他在早期曾為18禁游戲制作OP動畫,也為各種美少女游戲周邊制作封面。此外,《云之彼端,約定的場所》以前,他的作品也始終是一人負責整個制作過程。從1999年的第一部短片到2016年大受好評的《你的名字。》,新海誠始終沒有停止探索與創(chuàng)新,其作品的變化也反映著這種努力。
新海誠曾說,希望動畫對觀眾而言是像創(chuàng)可貼一般的存在;受傷時可以用它加速傷口愈合,復原后便撕下它、無需留戀。
最后,附上新海誠導演在電影宣傳小冊子上寫的一段話:“這是一部獻給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和內(nèi)心仍舊懷抱青春期殘片的大人們的電影。我賭上了自己的全部來完成它的制作,希望大家能樂在其中?!?
參考資料:
//ja.m.wikipedia.org/wiki/むすひ
//ja.m.wikipedia.org/wiki/飛騨
//ja.m.wikipedia.org/wiki/[]世界系
新海誠「君の名は」角川つばさ文庫 2016.8
全ての人たちに楽しんでもらいたい、そう思ったからこそ生まれた『君の名は?!花D―新海誠 監(jiān)督にインタビュー http://sp.animatetimes.com/news/details.php?id=1472453958
あにこれβ新海誠インタビュー特設(shè)ページ//www.anikore.jp/features/shinkai
『君の名は?!恍潞U\インタビュー後編 震災以降の物語/『シン?ゴジラ』との共時性?kai-you.net/article/32911
開創(chuàng)了一個屬于新海誠的新時代,日本影評家點評新海誠《你的名字?!?a class="link"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http://www.acgdoge.net/archives/11037
注:「原風景」相關(guān)內(nèi)容為筆者碩士論文先行研究的提煉
———————————————————
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東瀛文藝通信(dywytx)
前沿的日本文藝資訊,深度的日本文化解讀。
觀察?閱讀?領(lǐng)略東瀛文藝萬象,從這里開始。
5 ) 《你的名字》并不叫希望
昨天無水君和某個美少女一起去看了《你的名字》,久違地想寫點東西聊一聊這部電影。
作為一部商業(yè)片來說,《你的名字》發(fā)揮得不錯,畫面漂亮,故事緊湊,笑點也很充足(雖然并沒有找到傳說中的淚點)。然而在意識形態(tài)上,這部片是無水君完全無法認同的,尤其是當這部片被作為某種“戀愛典范”來宣傳時。
不可能的戀愛
像日本學者東浩紀說的,《你的名字》是一部典型的“世界系”作品:過著淡而無味的日常生活的平凡男生,遇上了有點特別的女主角,接著大災難降臨,而世界的存亡成為他們愛情直接的外部投射。
為什么一定要有災難、要有拯救世界呢?這就牽涉到另一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磿凵夏橙??世界上?0億人,為什么是這一個而不是別的任何一個呢?新海誠們給出的答案是:命運。而災難、悲劇正是命運的最好背景。
在愛情的浪漫主義敘事中,命運是給予愛情合法性的靈藥。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男女主角們命運般地交換了身體,命運般地穿越了時空,命運般地拯救了世界,最后命運般地再次相遇。最后不僅他們自己,包括全體觀眾都心服口服地認定:這兩個人必須在一起,在一起,一起,起……
片尾男女主角相遇,男主角說:我好像在哪里見過你?這一幕中國觀眾太熟悉啦。還記得《紅樓夢》里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是怎么說的?“這個妹妹我是見過的!”王家衛(wèi)那句經(jīng)典臺詞“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正是對這種浪漫敘事的絕佳描述:我并不是遇見你,而只是對于早該有的相遇的重復。我并不是愛上你,而只是回憶起了我對你的愛。我們?yōu)槭裁聪鄲??因為我們命中注定要相愛。我必須在遇見你之前已?jīng)遇見過你,在愛上你前已經(jīng)愛上過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愛得理直氣壯、愛得心里踏實。就好像我遠遠看見一個靶子豎在那里,我所要做的只是射出那支箭……
但是真正的愛情從來都是相反的,不是先有靶子再射出箭,而總是先胡亂地射中了一個,我們事后再去慢慢畫上靶子。不是因為合法了(有了命運做依托)我們才去愛,而是先愛了才成為命運。浪漫主義敘事將這個邏輯關(guān)系顛倒了過來,因此才會有張愛玲們在《傾城之戀》中借白流蘇之口的感嘆:“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瀧和三葉大概也想說:正是要成全他們的愛情,彗星才落下了吧。這當然不是真的,然而對于浪漫派來說,如果不那么想、不去虛構(gòu)一個命運的擔保,他們是無法放膽去愛的,這是他們的市儈之處。
如果就到此為止,新海誠拍的也只是個普通的言情故事,無水君也懶得去說。問題是新海誠比這更過分得多,他對浪漫敘事的沉浸已經(jīng)到了某種強迫癥的地步……按理說男女主角交換過身體、拯救過世界,已經(jīng)足夠有命運感了吧?但是新海誠還不滿足。所以才有了三葉在彗星降落前一天去到東京,見到三年前的瀧的那一幕,甚至是對彗星一千多年前曾經(jīng)落下過一次,而三葉的祖輩或許也經(jīng)歷過的暗示。這就像許多少女漫畫里作者忍不住一定要畫進去的橋段:明明男女主角的相愛已經(jīng)是經(jīng)過了各種不可能的神巧合了,但作者還是要讓他們在某一階段回憶起——啊,原來我們在小學一起玩過,原來我們以前都在某個醫(yī)院住過院……這種在合法性之上還要追求一層更高的合法性,在保險之上還要上一檔保險的,無水君就稱之為浪漫主義強迫癥,就像你我在大觀園認識了還不夠,必須上輩子你是石頭,我是你旁邊的一根草,不然我們愛得還是缺了點什么……
最能反映這一強迫癥的莫過于影片的主題歌名:《前前前世》。多么可怕的名字!現(xiàn)世不夠,甚至前世也不夠,非得前前前世!這就是為什么,新海誠所描述的戀愛絕不是什么范本,而是最大的反面教材,是不可能的戀愛。你要很當真的去看,非但談不了戀愛,連你本來有的那么一點戀愛能力也要失去了,因為我們永遠不可能有前前前世(命運/合法性),在現(xiàn)實中,新海誠式的愛情是永遠無法開始的。
不可能的風景
新海誠最被推崇的作畫、尤其是對于風景的描繪中,其實也存在同樣的陷阱。就如同雖然男主角看似是個普通的高中生,談的卻是不可能的戀愛一樣,新海誠的電影中看似描繪的都是平日里司空見慣的風景:十字路口、天橋、地鐵站……但事實上卻是不可能的、并不真的存在于日常生活的風景。當你閉上眼睛,很容易便能想起那些柔和又散發(fā)著不可思議光芒的場景,即使只是一個普通的室內(nèi)鏡頭,你也能看到背景處所有能反光的點都在全力反光,觀眾從畫面中得到的夢幻感和美感,也主要來自這些夸張、不切實際的光。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新海誠電影中的日常風景是美的,那我們生活中的風景算什么呢?如果新海誠電影中的浪漫愛情是真的,那我們生活中的愛情又算是什么呢?明明是他從我們這里抄去了的東西,結(jié)果,和電影中熠熠生輝的風景與愛情相對照,我們所真實擁有的風景與愛情反倒像是廉價的、讓人提不起興趣的贗品了。這或許就是東浩紀說的,新海誠在給予我們的同時,又從我們那里奪走的東西吧。
既非起點,也非終點
《你的名字》在日本創(chuàng)下票房紀錄后,在中國也延續(xù)了這一奇跡,票房已破兩億。東浩紀說《你的名字》大火,不但不是好事,反而意味著日本宅圈藥丸。我們知道,日本動畫片的票房一直很好,日本歷史票房最高紀錄的保持者《千與千尋》就是動畫片。問題在于,《千與千尋》不是宅向作品,而融合了世界系和galgame元素的《你的名字》卻是一部宅向作品?!赌愕拿帧啡〉眠@樣逆天的成績,恰恰說明了宅文化已經(jīng)被主流收編,淪為宅的反對物——現(xiàn)充的一種情趣和消遣了。值得注意的是,《你的名字》,盡管融入了宅文化的元素,實際上卻是一部清爽到不行的現(xiàn)充作品,你很難看到以往世界系作品中那種負面的、焦灼的、拖泥帶水的情感,這也或許是它能獲得主流大眾喜愛的原因之一。
然而,東浩紀想象中的那個充滿反抗精神的、從未被主流收編的宅圈真的存在過嗎?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至少在中國,宅文化從誕生起就一直是一種現(xiàn)充情趣式的存在,但這并不妨礙宅文化在年輕人間發(fā)揮著它的獨特力量。
《你的名字》雖然不是希望,但也不是絕望。新海誠或許屬于很多人,但并不是全部。
-----------------------
延伸閱讀:
銳評新海誠系列
《鈴芽之旅》影評:《鈴芽之旅》中的白貓之謎
《天氣之子》影評:就讓大雨把城市傾倒——比左更左的《天氣之子》
6 ) 女大三,抱金磚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林黛玉
對于新海誠的老觀眾而言,這部影片彌補了我們太多的遺憾,從秒速五厘米到言葉之庭,太多太多的鴻雁雪泥都伴隨著結(jié)尾二人的相視一笑而不知東西,也泯盡了觀眾心中的所有恩仇。
下面僅僅記錄了幾點零散的個人感受。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新海誠的個人經(jīng)歷,似乎劇中的男主一定要遭遇喜歡的女生無名指戴上別人的戒指的情節(jié),所以這里要特別感謝美紀大姐替三葉擋下了這無名指的一戒。
系守鎮(zhèn)曾數(shù)次遭遇彗星襲擊,而水宮家世代經(jīng)營神社,而且每一代的巫女都會莫名的被上身,為的就是預知彗星隕落,具體方法要通過巫女的口嚼酒儀式,而因為一場多年前的大火,儀式只留下方法,而目的卻已失傳,幸而儀式被一葉奶奶很好的傳承了下來……
三葉第一次去咖啡廳,發(fā)現(xiàn)甜點非常昂貴,相當于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還因此遭到了司的調(diào)侃,這里暗示著三葉所生活的年代是通脹之前,而男女主人公用的都是iOS系統(tǒng),而iOS系統(tǒng)的時間欄是不顯示年份的……
后來,三年前的三葉跟三年后的瀧在黃昏時分相見,然而電影前半段,語文老師就說,日語中黃昏的詞根是【你是誰】,因為在日本文化里,白天跟黑夜交接的時刻,人能夠看到原本看不見的東西。
這里非常有趣的是三葉的古文老師,無論是她的短發(fā),她的制服,她講述的俳句,亦或是她的聲音,都讓人感到格外的熟悉……不知老師的味覺恢復了沒有……鞋,還合穿嗎。
(三葉的古文老師)
(言葉之庭中的女一號,古文老師百香里)
三年前三葉曾經(jīng)來東京找過瀧,并且把發(fā)帶給了他,之后瀧也說自己帶了三年,可是電影的前半段,瀧的手上根本沒用繩結(jié),瀧手上的繩結(jié)是在三葉回去后(也就是彗星降臨那天)出現(xiàn)的,也就是說,三葉的行動,可以影響接下來三年的歷史。這里暗示了,兩個主角所在的不是獨立平行世界,過去的改變可以影響未來的進程,同時記憶也會被修改。
巫女的口嚼酒是獻給神明的,這里的神明指的應(yīng)該是預測彗星隕落,拯救小鎮(zhèn)的人,最終飲酒的也正是瀧。
影片的最后,當列車閃過,阻斷了兩個人的視線的時候,一瞬間秒速五厘米的恐懼將我吞噬,我神經(jīng)病一樣的拍案而起,對著屏幕歇斯底里道——快追啊,你們這倆小妖精,要連明里跟貴樹的那一份,一起追回來。
前半部分,二人交換身體的時候,瀧總結(jié)說對方是同齡的少女,而三葉的時代比龍早了三年,最終,瀧和三葉,不僅破除了明里貴樹的電車魔咒,還順便代替百香里老師和孝雄完成了一次姐弟戀。
所有遺憾在此得到補償——真真的叫一個,女大三,抱金磚。
新海誠終于會講一個復雜故事了,真不容易??!當年那部搔首弄姿、無病呻吟的“言葉之庭”差點讓我轉(zhuǎn)成終身黑,“君之名”卻轟出了我睽違已久的少女心。彗星降臨的末世情懷,穿越時空的靈之繩結(jié),只有7秒鐘記憶的魚...星空、愛情以及所有遇見都是注定。
這部片深刻地告訴我們 一個有好劇本的誠哥有多可怕 ?
和《追逐繁星的孩子》同個毛病——一個平時專注于言情的人看了科幻小說之后可能就是這樣的,他執(zhí)著于用新學到的概念來包裝自己的認知,而不是放手讓這個概念去革新它。
故事真的就是《你眼中的世界》+《只有你聽見》,但人類就是會被這種自己終其一生都不會遇到的奇跡所感動?。?/p>
可以給8顆星嗎?跟看完預告片想象的劇情完全不一樣好嗎?!必須超級安利的片子。除了神木弟弟,上白石妹妹的聲音也好好哦。難得看到late show滿席的片子了。預計票房會超級好。
大部分douban觀眾都覺得這是一部愛暖希望的愛情片,but現(xiàn)實中是不會有個東京帥哥翻山越嶺來找你的。(吃瓜群眾臉)
先寫下 我愛你 再到世界盡頭找你的名字
聚結(jié)成狀,交錯糾纏,時而回轉(zhuǎn),中斷,卻又再次續(xù)接。這就是組紐。這就是時間。這就是結(jié)。黃昏,不是白晝亦不是夜晚,是我努力卻看不清你的臉。たそがれ、誰そ彼。我已記不得你的名字,卻還記得喜歡你。
這一次要給新海誠打200分,在我鄙視他不過只是純情小清新的10年前,沒料到有朝一日會在電影院里哭到斷氣?;秀笨吹搅舜┰綍r空少女時期的細田守。為所有的少女心和中二病鼓掌,青春不死就能相遇,就能拯救地球。現(xiàn)在我抹著眼淚走出影廳,看到后排的少年摘下眼鏡,嚎啕大哭起來。。。
錯過和努力才是愛和青春的墓志銘
高配版大魚海棠,奶奶是夏日大作戰(zhàn)穿越來的。新海誠老生常談,節(jié)奏沒把握好,人物單薄,插入曲太滿,突發(fā)式瓊瑤情節(jié)多,怪不得贊新海誠的論文入不了學院派教授的眼。第一次看到電影帶OP,簡直呆。日本最近幾年天災頻頻,哭的觀眾大概被這個觸動了吧??傊卧郧橄颍懊陨骺?。巖井俊二打了個醬油~
到底該在哪里哭??!!很悲哀,我已鐵石心腸:)
整體還是略矯情,同樣是換身體的青春映畫沒有大林宣彥的<轉(zhuǎn)校生>克制。不過新海誠故事能力確實有進步,或許如他所說的那樣得到了川村元氣的幫助。這片票房的成功或?qū)氐赘淖兒髮m崎駿時代日本動畫電影市場的格局。電影3星+產(chǎn)業(yè)影響力1星。感嘆細田守<穿越時空的少女>晚公映10年會是什么狀況
黛玉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里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未為不可?!?/p>
一清早醒來捏捏自己的胸部,“啊,真不好意思呢?!比缓蟠┥狭巳思业娜棺樱罎M地過了女生的一天。
只有新海誠才能讓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愛情的純粹與美好。被愛情傷得遍體鱗傷的我,不再相信愛情的我,突然會想,不如再勇敢地去談一場戀愛?嗯,好像可以!
斗轉(zhuǎn)星移,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空中,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新海誠用這樣的故事去溫暖城市中每一個仍然愿意相信愛的人。在這么大的世界里,能夠遇見你,竟然需要如此用力。穿越錯位的時空,仰望隕落的星辰,你沒留下你的名字,我卻無法忘記那句“我愛你”。
至今為止最好的新海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