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段劇情上只要能打臉就一定會反轉(zhuǎn),梗埋得太淺一撅屁股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抖機靈抖的讓人生理不適,拿些知乎上都爛了的段子炒冷飯,怎么這么能呢?人家瘋狂外星人看黃渤耍猴,你這是把觀眾當猴耍呢?
有關(guān)汽車拉力的劇情方面給人感覺就是又當又立,能看出韓寒是想讓觀眾感受到汽車拉力作為競技體育的魅力,但普通觀眾對這項運動的了解肯定少于足球籃球啊,到位的體育電影,不管你明不明白這項運動是怎么回事,至少都讓觀眾感同身受人家的拼搏精神吧。你看韓寒怎么做的,先是讓沈騰去搞車的時候扔一大堆超過劇情需要的術(shù)語強行抬高門檻告訴你“別花功夫看懂了沒打算讓你懂”,再是把頻道切到五星體育給人看比賽轉(zhuǎn)播,用緊張刺激的鏡頭試圖讓觀眾忘卻前一個小時的昏昏欲睡(我要客觀的說這一段的確還可以但你為什么不直接拍紀錄片?)。但還是擰巴著要耍帥,就差沒拿個大喇叭在耳邊喊“你看老子就是玩這個的!高不高端!厲不厲害!牛不牛逼!”
一邊覺得觀眾太low不配理解你,一邊賀歲檔上映求著人來看,你不是whore是什么?你牛逼你把最基本故事講好啊,你這一半喜劇一半實況轉(zhuǎn)播的,幾個意思?兒子這條線你埋了你就講啊,那幾個符號人物你倒是讓他們起作用啊,合著你自己把故事講的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觀眾看不明白能讓你覺得自己特別牛逼?沒本事還裝逼,倒胃口;而建立在把觀眾當傻子的基礎(chǔ)上的裝逼,就是壞了。
飛馳人生和瘋狂的外星人我是同一天看的,今天想想人黃渤讓老外吃了屎,老外可是帶著家伙沖人家去了,我吃了飛馳人生這烏煙瘴氣的東西,只是坐這里罵罵人,挺客氣了。
兩顆星。一顆心疼沈騰一顆給鋼管舞的尹正。韓寒你這裝逼犯早點走正道吧!
張弛贏了,付出生命的代價。這個結(jié)局很韓寒。不需要用彩蛋安慰自己,那就是張飛想象出來的一場天馬行空,就像張弛和林臻東初次見面時一樣,張飛也在腦海中呆呆地想象出一幕帶日漫配樂的老爸和林臻東之間的對決。韓寒是個什么人?非主流,批判性,尖銳,敢唱反調(diào)。像他這樣的人,會設(shè)置一個happy end,但絕不會拿“從此王子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這種童話故事當結(jié)局。對韓寒而言,讓一個剛剛復出,贊助寒酸,沒有正經(jīng)團隊,沒有正經(jīng)車子與領(lǐng)航支持的張弛全須全尾拿下冠軍,站在領(lǐng)獎臺開香檳,這簡直就是在侮辱他的智商。可能嗎?大家自己想一想,可能嗎?林臻東好歹也是一個五冠王,車技與經(jīng)驗絕對不遜色的,而且人家是什么車子,什么配置,什么團隊,什么狀態(tài)?張弛這邊呢?車技與經(jīng)驗不遜色,但是其余的呢?張弛不可能活蹦亂跳拿冠軍。在現(xiàn)實中,他這種情況,更有可能再做一年準備,次年選擇復出;或者頭年憑借一點贊助拿個差不多的好名次,次年得到車隊和更好贊助商的青睞,這才重返巔峰。剛復出條件這么差還想砍下冠軍,真的就只能是燃燒生命——以命去換取了。冠軍和命,不可兼得。
再退一步,去年萬州公交車墜橋,無一生還,和淹死無關(guān),估計基本都是撞擊水面而亡。80米的高度。那么張弛墜入大湖的高度是多少?從屏幕上目測一下,總不能墜湖高度只有十幾米吧?
很不幸,結(jié)局就是張弛遇難了。還是那句話,這個結(jié)局很韓寒,他的片子不存在童話結(jié)局。
《飛馳人生》是韓寒第三部作品,昨天提前看了,具體的感覺要“從頭說起”:
韓寒導演/編劇的電影一共有三部。第一部《后會無期》“The Continent”(大陸),第二部《乘風破浪》“Duckweed”(浮萍),第三部《飛馳人生》“Pegasus”(飛馬),三部作品可以串聯(lián)成一個整體,更可以看成是一個成長的遞進:大陸、海洋、天空,年輕的朋友從大陸出走,像浮萍一樣在大海追尋自由,人生如白駒過隙瞬間即逝,但求最后能像飛馬般真正飛翔一次。
三部電影的過程,從小成本到大制作,從暑期檔走到春節(jié)檔,韓寒也從年輕氣盛變成年近四十。
年少成名的韓寒,享受過我們這個時代最多的關(guān)注及爭議。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這些年他必須不斷去證明自己,去突破自己。
還記得處女作《后會無期》拍出來的感覺非常稚嫩,口碑兩極,喜歡的都是韓寒的書迷,因為這部電影就是韓寒小說的電影版;到了第二部《乘風破浪》已經(jīng)定檔春節(jié),拍攝手法以及表達開始顧及大眾,慢慢有了商業(yè)電影的模樣;第三部《飛馳人生》結(jié)合前面兩者,故事非常韓寒,但節(jié)奏、選角、拍攝技巧、時長等都很商業(yè)、熟練了。
從三部電影的選角也看得出變化:《后會無期》的演員表(馮紹峰、陳柏霖、鐘漢良、王珞丹、袁泉、陳喬恩、賈樟柯、白客)還是很文藝調(diào)性,看得出是文藝青年韓寒的電影;第二部《乘風破浪》主演鄧超、彭于晏、趙麗穎、董子健,雖然還有文藝屬性、考量演技,但更多還是流量擔當;第三部《飛馳人生》主演已經(jīng)不是文藝圈了,而是喜劇票房擔當?shù)纳蝌v。
這是不是韓寒向市場妥協(xié)?我覺得不是,更多的應該是成長了,不想再躲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想擁有更廣闊的視野與發(fā)展空間。
韓寒從高中開始,寫書大賣,寫博客熱度全網(wǎng)最高,去賽車拿冠軍,拍電影票房大賣,這種步步高升的人生看似一路順利。但“保持光環(huán)”并沒有大家想得那么輕松,韓寒最近接受高曉松訪問說到:投資壓力很大,自我表達之余,要讓觀眾喜歡看,還不能讓信任你的人投資人失望。
這次《飛馳人生》劇組在裝備上花了不少錢,主要用在賽車戲。為了讓觀眾在大銀幕上更真實地感受賽車的激烈,電影特意去到新疆最美賽道巴音布魯克草原取景拍攝拉力賽的戲份,進行了大量的實拍和航拍:“賽車題材確實比較得心應手,但拍攝需要面對非常多的難題,之前在新疆拍了一個半月,4000多米的海拔,賽車維修和保障等都很難。”
韓寒接受采訪時也提到了本次的制作成本,“拿賽車來說,二十幾臺車一起比賽,每臺改裝費用兩三百萬,另外主角的車必須備三到四臺,配角的車備三臺,單單改裝成本和搭景的成本就非常高?!?/p>
《飛馳人生》拍攝的難度還在于“危險”,賽車戲份需要職業(yè)車手上陣,部分戲份還是韓寒親身演出,每場車戲還必須有救援直升機在旁邊才可以拍攝。因為救援直升機到醫(yī)院二十多分鐘,而開車需要二十多個小時,可想而知之危險程度。
看了《飛馳人生》之后,甚至覺得這部電影是韓寒前半生的一個縮影。因為韓寒高中就成名,之后沒有再升學,也沒有正經(jīng)工作過。所以除了校園時光,他沒有太大社會經(jīng)驗,這導致了他創(chuàng)作題材有點捉襟見肘;但《飛馳人生》講的就是他自己熟悉的領(lǐng)域——賽車,電影里有大量關(guān)于賽車的細節(jié)描寫,寫得像寫得好,故事很充實。當然少不了韓寒擅長的諧音梗,以及各種表達小技巧,爽,有意思,而且將電影的節(jié)奏控制得很好,沒有拖沓。
《飛馳人生》歌曲選取方面也有很有意思,電影里植入了《后會無期》主題曲《平凡之路》里的“我曾經(jīng)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jīng)擁有著一切,轉(zhuǎn)眼都飄散如煙”,這句歌詞也是韓寒寫的,想必也是他的心里話吧,電影里還插入了韓寒自己唱的《奉獻》。
而《飛馳人生》的主題曲——阿信《一半人生》也是韓寒寫詞,更明確表達了他年到四十的感慨:
想要唱首歌/去唱哭別人/最后卻是我滿臉淚痕
早告別青春/活成了別人
很有意思的一個“彩蛋”是飾演過氣車神的沈騰和他的好幫手尹正,都是來自于《夏洛特煩惱》;而另外一個車隊的黃景瑜和尹昉則是來自于去年春節(jié)檔的《紅海行動》,很有CP感。不過不得不提,尹正在沈騰旁邊完全沒有被比下去,演技在線,而且喜劇幽默感很強,讓人眼前一亮;而黃景瑜和尹昉在《紅海行動》后的確成長不少,青澀感已經(jīng)被自信取代,感受到有著氣場,看好這兩位年輕演員的發(fā)展。
最后,想用《飛馳人生》里的一段臺詞概括這部電影的感情:
你呢,是這輩子沒故事,想擁有一段故事;
我呢,是故事太多,想給故事一個結(jié)局。
1
前不久看到大學同學發(fā)了一條朋友圈:“中年人的人生啊,真是一地雞毛……”配圖是她剛剛出生的女兒。
那一瞬間,我有些被搖撼,開始意識到:曾經(jīng)一起在大學校園里早起晨跑、食堂吃飯、在校報里揮灑熱情的女孩,已經(jīng)是很久以前的人與事了。
不用問,也大致能想象她正在經(jīng)歷什么。30歲,結(jié)婚不久,女兒剛出生,白天黑夜地喂奶,或許不能睡一個完整的好覺。單單是初為人母這一條,就足以讓一個曾經(jīng)的少女發(fā)出中年人的感慨,更不用說還可能會面臨的家庭關(guān)系、工作職場等種種煩惱了。
85后的我們,是傳說中的中年人了。而未結(jié)婚生子的我,不過是一直在抗拒跨過那扇門。
所以在看《飛馳人生》的時候,心里也是百般感慨:曾經(jīng)以叛逆之姿橫空出世的韓寒,在80后一代人中掀起了驚濤駭浪,如今也已過而立之年,更融入社會了。
他有著自由無羈的青春時代,出書出成暢銷書,豐厚的版稅讓他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去生活;喜歡賽車就去賽車,并拿下數(shù)個冠軍;言辭犀利而成為嬉笑怒罵的時政雜文博主,當年他的一篇時事評論文章,足以對社會生態(tài)產(chǎn)生影響。
而在《飛馳人生》里你看到的,是他用電影的方式對普通人進入賽車生涯的表達。一個沒有家底的人,如何去與像王思聰這樣的富二代抗衡;一個想要重新復出的人,為了拿到贊助如何四處奔走求告。
但一旦坐進車里,發(fā)動引擎,以極速狂奔,在山路上與種種危險迎面相對,你也能感到賽車手的那種激情與熱愛。
韓寒拍電影,并非追求在這一藝術(shù)領(lǐng)域成為經(jīng)典。在《飛馳人生》里,我看到的是他在用電影的方式紀念自己的青春與熱愛,試圖在大眾娛樂領(lǐng)域里占有一席之地,繼續(xù)擔當時代的弄潮兒。
很明顯,他的拍攝越來越成熟,從平面寫作到三維拍攝所需要跨過的種種門檻他亦在克服。與此同時,那個曾經(jīng)嬉笑怒罵自由不羈的少年,也已經(jīng)與世界和解,相處融洽。
大概,這就叫人到中年,這就是成熟。
我并不知道,這種成熟是好是壞,是否是人生必經(jīng)之途,是不是沒有選擇只能如此。一如面對我們自己斑駁復雜的人生。
2
電影的敘事很中規(guī)中矩。曾經(jīng)的頂級賽車手被禁賽五年后,為了重返賽道,一波三折,歷盡艱辛,嘗盡白眼與冷暖,最后終于和新晉頂級賽車手在巴音布魯克同場競技。
沒有任何懸念,從開始就能猜到結(jié)局:落魄賽車手必然能夠重新開戰(zhàn),并一定會贏。
唯一意外的,是贏了之后的結(jié)局。
這也是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韓寒并未給出一個非常明確、清晰的答案,而是一個類似于開放式的、需要你去猜、去思考和推斷的結(jié)局。
我是和父母一起去看的。向來喜歡思考分析的母親在走出影院后,給出了非常有趣的點評。
“我還是覺得那個年輕人會贏,因為他沒有負擔,沒有包袱,心態(tài)更好,心態(tài)好很重要?!彼f。
“不,贏的是那個老一點的?!蔽壹m正她,“但他為了能贏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最后可能是死了?!?/p>
“唉那可惜了,反正我是覺得年輕的那個人心態(tài)很沉穩(wěn),所以狀態(tài)更好。年齡大一點的小伙子,更像是在掙一口氣。不過他能力也很強,而且是真心熱愛這個事情?!彼謬@氣道:“任何一件事,既體驗到了它的美好,又能靠著它活下來,就完美了?!?/p>
我想,設(shè)置一個半開放式結(jié)局的韓寒,是否也在表達著一種理想主義:即便是普通人家中成長起來的小人物,他也可以追求所熱愛之物,即便那是一個很燒錢的、不是一般人承擔得起的愛好。哪怕到最后,他會為了這項愛好付出生命的代價,他也是為之拼盡全力并得到最高榮譽的。那種飛蛾撲火的勇氣,有種決絕的壯美。
身為普通人,你如何選?若有一天選擇擺在你面前,你是茍且地活,還是為了理想去赴死?
3
韓寒的人生,是酣暢淋漓的。年少成名,從而有了追逐自己所愛的資本,這讓他的青春是那么耀眼和恣意。用當下的雞湯流行語來說:他活成了很多人想要的樣子。
但這樣的人生,也有其壓力與無奈吧。人們喜歡的故事很多,年少成名中年殞落是其中一種。所以某自媒體團隊會炮制出一篇漏洞百出的寒門狀元之死,還能獲得海量閱讀與人們的熱淚盈眶,因為人們喜歡看新星殞落、美人遲暮、英雄折損。
所以很多人或許都在等著,看韓寒跌倒的那一天。就像多年來人們屢屢用來與他對比的另一位郭姓80年輕人,他的跌落幾乎成為很多人津津樂道之事。
韓寒自己在接受高曉松采訪也說:我深刻了解所有在上面的人,下一步一定是掉下來,我只是在想到底這天是什么時候,因為什么事件。
高曉松的接話也非常精準:被捧上神壇后,麻痹作用是非常強制性的,因為每個人都喜歡你覺得你好。他沒說的是:你會為了延續(xù)這種喜歡,付出更大的代價與努力。
維持人設(shè),從古到今都是一場綿延持續(xù)、需要耗費巨大精力與時間的游戲,當然,它的背后也往往有著巨大的收益。
人世殘酷,有時就在于看客很多,即便你曾個性十足、自由不羈,有時也敵不過世人的看法,以及它在無形中對你的馴化與圈禁。
于韓寒來說,在嘗試過自己熱愛的賽車、發(fā)表過尖銳的言論、出版過只有一期的雜志之后,他也需要為自己尋找新的出路。
電影熱潮適時地在中國興起了,票房的逐年暴漲,市場的不斷擴容,娛樂業(yè)的轟轟烈烈,將這個渠道逼窄的國家的很多精英都收納了進來。
4
韓寒以一部《后會無期》進入電影圈。那不算一部成熟的電影,它更像初試啼音的嘗試之作。
但韓寒畢竟是韓寒,他請到了樸樹,寫出了一首《平凡之路》,還有一首《后會無期》,兩首主題曲就足以觸碰到這個國家大多數(shù)人的年輕人。曾經(jīng)擁有的資源,和超出絕大多數(shù)人的才華,仍然讓他得到足夠大的市場和關(guān)注。
后來又經(jīng)過了《乘風破浪》的10億票房檢驗,有了如今這部《飛馳人生》。定檔春節(jié),殺入這個爭奪激烈的檔期,既可見韓寒的野心,也能看到他對自己踏足電影領(lǐng)域至今的信心。
電影也確實表現(xiàn)不錯,穩(wěn)穩(wěn)排在票房前三的位置,共同收割著春節(jié)檔海量的票房。
我是在大年初一這天去看的,帶著父母和大姨。電影院里座無虛席,人們拖家?guī)Э诙鴣?,帶著水果花生瓜子和春?jié)特有的喜樂團圓氣氛,共享合家歡式的觀影。他們或許不在乎看的是什么電影,只要有一部能買到票的、適合全家人一起看、能讓人笑開懷的電影就行。
電影開始后,許多橋段也適時地引發(fā)整齊的哄笑。這不就是人們需要的嗎?在春節(jié)時期舉家歡慶,笑笑樂樂開始新的一年。
韓寒和他合作的沈騰及他背后的開心麻花,深諳此道,也熟知中國人的內(nèi)在民族心理。他們動用自己擅長的技能,再結(jié)合韓寒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賽車,制造出一部國民喜聞樂見的電影。
盡管知道一切的套路,但我仍然被電影打動到。在電影里你才看到,這個曾經(jīng)自由不羈的少年有過怎樣的青春,以多大的熱情和面臨多大的危險去投入到他所喜愛的賽車事業(yè)。
一個人,只要以其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地做過一件事情,他的人生就是得救的。他所有的茍且、卑微、痛苦,都足以被拯救。
我甚至為此原諒了片中那些中規(guī)中矩的片段,只為看到的那一點真誠。
5
看完電影,許多的人生已經(jīng)在我的腦里過了一遍。想起初中時,韓寒的書《三重門》《零下一度》在同學中流傳。如今,這些看書的同學們,都成了孩子的爸媽,身上背負著房貸車貸。
而沒有結(jié)婚的同學,會在大年三十的傍晚發(fā)來信息說,受到了家人的暴擊。沒有生孩子的人則說,不想生小孩卻遭到了兩邊家庭的壓力,如果不打算妥協(xié)那就從一開始就不要妥協(xié),不結(jié)婚。
還有已婚已育的同學,也會向我傾訴婚姻的煩惱,丈夫的不給力,婚姻處于解體邊緣。
……
這就是普通人每天的日常,是已步入中年的80后真實人生。
韓寒已是幸運之人。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幸去做他們喜歡的事情;甚至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和資源去發(fā)現(xiàn)他們喜歡的事情。人到中年的80后,有多少只是被困在他們的人生里,只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而在完成任務(wù)、做一份工作掙錢而已。
韓寒在電影里傳遞著他的價值觀:和你喜歡的一切在一起,為你所熱愛的事情去奉獻。當那些千鈞一發(fā)、十分危險的賽車場景出現(xiàn)時,我想那是有說服力的。那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也是把自己置身于極致啊。如果你只想生活得安全,那便沒有理由去埋怨它的庸常。
而對于韓寒,我想,他至少曾經(jīng)直面過賽車等危險,如今有了家庭和孩子,有了牽絆,開始新的嘗試,開辟新的領(lǐng)域。不管這嘗試目前的效果如何、未來的走勢如何,只能說,祝福他,祝福他有一個更光明的前途。就像祝福我們自己,更平凡普通的自己。
在花錢買票進電影院之前,我對韓寒的期望真的不止于爆米花而已。然而事實給了我無情的一記痛擊。
只能說這部電影再一次毫不留情地展現(xiàn)了韓寒作為導演有限的格局和平庸的能力。蒼白無力的故事情節(jié),單薄平面的人物,沈騰單純的搞笑和喜劇元素與導演結(jié)尾試圖升華的英雄氣概和偉大的情感根本是兩張皮,不論是故事情節(jié),邏輯結(jié)構(gòu),還是人物情感都支撐不起來,導致電影最終不倫不類,笑點有余,情感張力不足,觀眾根本沒有共情點和代入感。
導演所能表現(xiàn)的也僅僅是從自己的經(jīng)歷出發(fā),作為一個賽車手對賽車運動的熱愛和對勝利的追求,僅此而已,更深層的,更有高度的精神內(nèi)涵是完全沒有的,或者說,是試圖觸碰但根本無力達到的。
其實,僅僅停留在對賽車運動的癡狂和對競技體育的精神的歌頌當然是沒問題的,超越自我,追求極致,向著更快更高更強不懈努力,挑戰(zhàn)人類智慧和體能的極限,這樣的立意不但不冷門,反而應該是很容易引發(fā)觀眾共鳴的,它并不要求我們都從事過競技體育或者熱愛競技運動。
但是,很明顯,《飛馳》在這一點上也并沒有做得很好。真正好的體現(xiàn)運動精神電影應該讓觀眾哪怕對這項運動本身無感或一無所知,也能感同身受,被主人公的拼搏精神和炙熱的情感所打動,又或是影片中通過競技體育附帶體現(xiàn)出的平凡樸素的愛情、血濃于水的親情、對國家和民族的愛所震撼。
摔跤、公路自行車、拳擊、馬拉松,說出這幾項運動大家腦海里難道不會浮現(xiàn)出幾部讓你當時熱淚盈眶,或是笑中帶淚的標志性電影嗎?真正打動人心的是情感,是真情實感,是普世價值和普世情感,而能否以情感直指人心則取決于講故事的邏輯和方法,考驗著導演和編劇的能力。逗人發(fā)笑和催人淚下都不是幾個金句能做到的,畢竟電影不是學生作文,靠一兩個點明中心思想的主旨句就能了事的。
為什么男主,一個驕傲的賽車冠軍,會因為一個素昧平生的孩子的出現(xiàn),而賭上自己的一切去做違法的事?他在養(yǎng)育這個孩子的過程中都經(jīng)歷了什么,他和孩子的感情是如何一步步建立的,以至于他從一個不可一世的賽車手(只需要賽車,和手)轉(zhuǎn)變?yōu)橐粋€可以為孩子犧牲一切的父親?榮耀,金錢,事業(yè),甚至自己的生命都可以犧牲,這是怎樣一種偉大的情感,而這樣的勇氣和力量又從何而來?這些必要的情節(jié)和情感鋪墊,在電影中都完全沒有體現(xiàn),只是快速用鏡頭略過,讓觀眾根本感受不到男主與孩子之間感情建立的過程,也就根本不能解釋為什么男主可以為了孩子去冒險,為了自己內(nèi)心的熱愛去犧牲。
很遺憾,電影沒有選擇這個維度去展現(xiàn),而是選擇了更淺顯、更膚淺的一面,最終使得電影無論在故事還是情感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除了炫目刺激的幾個鏡頭和零散的笑點,再無其他可圈可點之處,與更高級別的喜劇形式,讓人能在笑中帶淚的復雜情感中結(jié)束觀影的作品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買票的時候,可能我有一大半的期待是給了沈騰的,純粹逗我一樂,30塊錢算是物有所值了;剩下的一小半是給韓寒的,可能心里隱約對他作為導演的名聲還有一些小期待,小敬畏,這20塊錢最后走出放映廳的時候又點兒想要回來,就是這么簡單。一個普通的中國觀眾還能要求什么?反正也不給退票,自己買單唄。
PS:這篇僅代表個人觀點的影評發(fā)出后,引發(fā)很多網(wǎng)友留言給我,有人說我講出了他們的心聲,也有人覺得我根本不理解韓寒對賽車的熱愛和賽車手情懷,還有人覺得在這部電影里根本沒必要去追求那么高的精神內(nèi)涵和情感張力。
我只能說我自己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的真實觀感,那就是,如我文章的標題一樣,這部電影真的沒有達到我對韓寒的預期(又或者對韓寒加沈騰合體的預期?),我本以為這部花了我50塊票錢的電影還能更出彩、更物有所值一點,僅此而已。
這并不代表我對韓寒有多高的敬意或多深的情懷,作為一個90后,我其實也根本沒讀過他的任何文字作品,對他的了解也僅限于一部《后會無期》和他是個賽車手有個可愛女兒有很多喜歡他金句和文藝范和年輕時不羈犀利的文風的粉絲,連《乘風破浪》也沒有看過只是知道有這么個電影,而已。所以,不要妄想我能理解韓寒作為賽車手對賽車運動的熱愛,又或是他把賽車當作生命、當作藝術(shù)而不是技術(shù)的心,很抱歉,我真的不懂。但還好,在他的電影里我看明白了,這就是他想表達的,證明我還不傻(都大實話用臺詞說出來了我再看不懂?),OK,你開心就好啊。
有人說我不應該抱著一顆文藝的心去影院看一部商業(yè)喜劇電影,但我想說得是,我真的就是抱著一顆商業(yè)得不能再商業(yè),喜劇得也也不能再喜劇的心去看的。期待本就不高,但仍然不幸落空,這就很尷尬了。
文章中我也說得很清楚了,即使僅僅作為一部個人風格濃厚的單純致敬賽車運動的商業(yè)喜劇,這個電影的故事講得也不能說完美,而是有很嚴重的邏輯漏洞,不能自圓其說。這不是說我雞蛋里挑骨頭,而是問題就是很明顯得擺在那兒,我不信觀眾都那么好騙。大多數(shù)中國觀眾真的太善良太寬容了,不愿對一部商業(yè)喜劇做這樣苛求,覺得樂呵樂呵得了,大過年的。
其實我也一樣。不過是看到問題就說出來罷了。搞笑的部分確實搞笑,燃情的部分確實燃情,專業(yè)的部分也確實專業(yè)了,這起碼證明導演和演員工作也算是做到位了,勉強對得起觀眾的票錢和時間,對得起投資人。就好像員工領(lǐng)了工資,就得干活,干出的活起碼得像點兒樣子,是那么回事,行活,過得了領(lǐng)導和市場那關(guān)。但如果這樣就值得讓人大書特書的肯定,甚至還受不了別人一點兒批評和更高的要求,那臉皮也未免太薄,對自己要求也未免太低了。
現(xiàn)在看來,可能不是中國導演臉皮太薄,反而是中國觀眾自尊心太強,真是萬萬沒想到。
好電影不是保護出來的。
飛馳人生給了這么一個,不那么悲慘的悲劇結(jié)局,最后沖出賽道,明顯張馳已死,贏了比賽,破了記錄,獻出了生命。
至于最后那段與飛機賽車,是浪漫主義幻想,讓悲劇色彩沒那么濃重,和一步之遙里車禍后,汽車飛上了天空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這個結(jié)局設(shè)定也更適合春節(jié)觀影。
飛馳人生電影還是挺感動的,值得一看。
從第一部的重感覺輕故事到上一部的煽情故事片,再到如今這個標準的賀歲喜劇,韓寒已經(jīng)確定且自我認可了自己作為行活工匠的身份。曾經(jīng)的意見表達者如今以拜年逗樂謀生,這沒有什么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誰也沒有義務(wù)必須一直悲壯或者背負什么,只是,從一個人的改變能見微知著地感到唏噓。
比想象中稍微好一點,相比之前韓寒的電影有了一些相對正常并且工整的電影意識,不過,整部電影依然非常非常的普通。說是一部勵志片,但是每一秒鐘都可以感受到導演兼編劇的韓寒那種由內(nèi)而外的自戀,既不花時間展現(xiàn)人物的境遇,也沒有為人物設(shè)置太多障礙,一切的情節(jié)設(shè)計都來無影去無蹤,故事線可謂是一平到底,情感表達膚淺得可以。到最后,你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不過就是韓寒對于自己人生的致敬,畢竟,他真的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真正的絕望,也絕對不可能拍出真正有力量的電影。
坐擁資本和聲望,不明白為什么第三部了還在拍MV電影。
國內(nèi)少有的公路賽車片 又燃又煽情,被黃景瑜大大的圈粉了,顏值演技都在線啊。少女心啊啊啊 怎么能這么帥 沈騰黃景瑜配置絕了
《飛馳人生》講述昔日西虹市首富王多魚因非法賽車被捕入獄、傾家蕩產(chǎn)的故事,后來他經(jīng)過不懈努力,再加上高中同學袁華、班主任王老師的幫助,終于把屬于他的榮譽贏了回來。 但是故事還沒完,后來他還和馬冬梅、大春、孟特嬌演了小品《占位子》,還和一個叫做耿浩的人一起經(jīng)營了游樂園,結(jié)果被外星人綁架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有些人啊,你別看他表面上是小鮮肉,其實是殺人不眨眼的狙擊手; 有些人啊,你別看他表面上在游樂園做兼職,其實真實身份是海王; 有些人啊,你別看他賣炒飯、偷汽車、求贊助,其實家產(chǎn)有三百億。
比起其它商業(yè)片,它有一種不適的真誠,一種粗糙的感動。喜歡電影里的比賽結(jié)尾,中年人(中產(chǎn)階級)是否該拿出張弛的精神,去解決你們該解決的歷史問題,哪怕失控?否則,我們的人生都像那輛破車,一直在矜持,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看似沒有修好的可能,我們的審美就一直這么不適下去了。
有幸參加了上海的全國看片會。沈騰始終是我的笑點,他就算站著不動我也會哈哈哈的笑起來。這一部不是典型的韓寒風格,融合了一部分開心麻花在里面,整體出來的效果和笑果還不錯,尹正真的是驚喜中的驚喜,發(fā)揮得太好了。
很簡單的故事,比普通的運動題材還少幾個轉(zhuǎn),笑點都是嚴肅+消解嚴肅的同一模式,反正還是韓寒那套小聰明電影:話題演員+翻唱老歌+俏皮話,說不上有多好但又強過大部分國產(chǎn)喜劇。比較傷感的是尹正,2015-2019,短短四年就從低配吳彥祖變成了中配高曉松(都不是高配了!)……
普通老百姓看完誰不想點開QQ飛車呢?
你人生順遂無波無瀾,沒有故事卻想要故事;他生活起伏波谷波峰,太多故事只想要結(jié)局。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的,少年的童貞是從失去夢想終結(jié)的。原來捱過多少炒飯的日子和幻想賽車的夜晚,還是要在財富面前善舞長袖繞梁鋼管。自尊繡在胸口文在心頭,用一千天記住一千個彎道,從沒有誰的人生能飛馳。
沈騰不適合這個角色,前一半開心麻花式的小品段子集錦也很災難,把影片節(jié)奏拖垮,也消減了運動勵志電影應有的感染力。后一半的賽車場面完成得還不錯,但整體風格割裂,顯得不倫不類。
不是,沈騰和黃景瑜第一次見面那段cg和灌籃高手bgm也太尬了吧
會感動是因為我耶有熱愛并且想一直堅持下去的事情。韓寒也不再是一個段子手,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演員選的真好。
比《乘風破浪》好,韓寒終于沒有從頭到尾填塞年代符號了,但本質(zhì)還是在推銷私貨。只見馳不見飛,為了快上那零點幾秒連兒子都不管不要了嗎?大過年就像看了一部拉力賽的科普電影......
尹正鋼管舞跳得真好,人生如歌…梗如果多用幾次就不好玩了,但是就是很喜歡沈騰??!
很搞笑,拉力賽超級燃,后面有點感動,居然還看哭了,結(jié)局出乎意料,沈騰黃景瑜尹正演的都很好
nothing special...
笑點打的太精準了,都被觀眾猜到了
1、還是熟悉的韓寒風格,沒有浮夸的表演和臺詞,沒有刻意地營造笑點和燃點,就是通過一個半小時的娓娓道來,讓觀眾不知不覺中收獲歡笑、熱血和感動。2、配樂超喜歡,跟電影的基調(diào)特別搭,再次在電影院聽到《平凡之路》很感慨。3、最后半小時在巴音布魯克的賽車戲精彩,韓寒拍起自己熱愛的領(lǐng)域果然是駕輕就熟,游刃有余。4、韓寒三部電影看下來,真的是一位很穩(wěn)的導演,也許出不了經(jīng)典,但底限絕對是有保證的,真的很棒
最近在重讀韓寒的書,在他的賽車場上跑車,走訪了他和他的賽車圈朋友們,這么多年他真是一點都沒變。飛馳人生比前兩部更甚,是韓寒個人性格、愛好、審美趣味的集中展現(xiàn)。前半段依舊充滿直男土味冷笑話、抖機靈的段子,后半段在電影質(zhì)感上有了飛躍式提升,專業(yè)度與娛樂觀賞性結(jié)合滿分,看得我寒毛直豎,改裝特效、板凳練車好燃,末路狂花直接看哭,每個大男孩都好帥。我不敢說韓寒的電影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但在私人情感上它擊中了我,很久沒有電影看完興奮和感慨到失眠了。很多人覺得韓寒去賽車是??岷屯嫫?,多次拿下全國總冠軍、成為國內(nèi)雙棲車手第一人之后,大家又說是中國賽車太水。從來人們只看得到風光,苦衷卻無法為外人道,但這些對他來說都是過眼云煙了。我想謝謝韓寒,最好的偶像就是,每當你感到挫敗的時候,想起他,就好像有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