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攝影家蹲守在喜馬拉雅多日,終于等來了他此行的目的—雪豹短短幾十秒的現(xiàn)身。但他卻把眼睛從取景器中移開,用肉眼靜靜欣賞這一幕。他告訴米蒂:“有時候我不拍。如果我很喜歡某個瞬間,我不喜歡相機干擾我,而只是這樣靜靜地享受這個時刻?!? 歐大師和酷愛攝影的劉師傅和楊工程師一同自駕去西藏。在珠峰腳下,歐大師想靜靜看一看這座圣山。但劉楊二人在拍到自己滿意的作品以后急著要趕在日落前趕到另一個著名的地點去拍“金山”,催著歐大師要走。實際上,由于經(jīng)度不同,“金山”的日落時間要比北京時間晚,他們完全有時間。但對“出一個金山的作品”的渴望已經(jīng)沖掉了劉楊二人對地理知識原本就不牢靠的認知。歐大師實在拗不過他們,匆匆離開了珠峰。到達“金山”時不但還沒落山,太陽甚至還沒到那個可以把雪山映成“金山”的角度,他們白等了三個小時。 麥迪來柳州的那場比賽,我拿了一臺攝像機和一臺單反,希望能記錄下一些精彩的瞬間。實際上最開始的時候我打算把全場都拍下來。但很快我就開始糾結(jié),我實在不知道到底是定格的瞬間好還是動態(tài)的影像好。因此我手忙腳亂地切換著手里的單反和攝像機,不時還要改用一下手機在朋友圈里分享一下。錄像的時候錄了挺長時間發(fā)現(xiàn)無甚精彩,一關掉卻馬上就是三分命中或者快攻扣籃。有些精彩的拍到了,但是因為拿著器材不能過于搖晃所以不能大聲喝彩。有時用相機拍到了精彩瞬間,卻又覺得如果用攝像機錄個連貫的也許更好。 最后到了麥迪絕殺時刻,我是先用相機拍了很多,在他出手前幾秒鐘才換成的攝像機。三分命中,我很興奮,但眼睛是盯著那小屏幕看到的。小屏幕并不如肉眼來的開闊和細致,但不看小屏幕又無法保證是否真的很好滴拍了下來。興奮感被這些沖淡以后,剩下的更多已不是關于親眼看到了最愛的球星投進了一個絕殺,而是拍下來了一段不錯的錄像。 更重要的是,因為機器來回切換,我并沒有留意時間,以為這只是一個剩余時間還多的關鍵球而已。 現(xiàn)如今,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著這一段錄像,卻依舊為當初錯失了那種經(jīng)歷絕殺的感覺而遺憾。 后來去看CBA,都帶著單反??幢荣惖臅r候兩腿還要托著相機包,站起來歡呼兩下還生怕東西掉了。所以一般拍個半場就不想再拍了。 牛背山。我們在半山腰凍了一夜,爬到山頂發(fā)現(xiàn)大霧彌漫。心想受了那么多委屈最終還是一場空,心中很是低落。但到了晚上,在火爐旁烤化了襪子,聽老板說著昨晚山頂上千人在帳篷里被凍得鬼哭狼嚎宛如《活著》里國民黨的傷兵一般的故事。突然聽到有人喊下雪了。我跑了出去,望著天空,雪花由少到多飄落下來的同時,天上的厚云也一點一點地散開,星星一顆一顆地跳出來,匯成一片又一片密密麻麻的小眼睛,在那樣的星空中,星星真的是會眨眼睛的,耳邊是tear streams down your face的歌詞,似乎落在我臉上的雪花也化成了我激動的淚水。明天有日出看了,希望就這么觸手可及。我拿出相機,卻無法捕捉到這個夜晚中的天堂的任何一點細節(jié)。我知道用上三腳架,把快門速度減緩到幾十秒,可以在相機里留下星光,甚至留下星軌。但我看到的每一張用此法拍下的星空,都不可以與那晚我肉眼所見的相媲美。它們沒有靈魂,直觀上說,那些星星并不會眨眼,深層次些說,那些星星并未見到今夜我所見。 大師一生大作無數(shù),偶爾放棄一兩個名留千古的瞬間似乎無甚損失,甚至還有些吹噓的感覺。而我們這些沒有出過作品的愛好者似乎沒有這份底氣和豁達去吹噓自己得到過什么,更別提放棄過什么了。 但為何又一定是吹噓呢?不拍,并非放棄了美景,而是放棄了一次分享給未來的自己和未來的他人直觀感受的機會。說到底,就是給別人的機會。而分享,成了這個時代最為奇怪的美德。這個時代似乎更青睞事實而非故事,但同時,人又更愛活在故事中從而改造事實。 大師也好愛好者也好,都被他人或者自己從身份上剝離了本質(zhì)。實際上作為人,無需吹噓什么,都是喜歡用肉眼去感受生活的。 我很喜歡電影臺詞原文中distraction這個詞,我看的版本翻譯成“我不喜歡為了照相而照相”,雖然這么翻很大氣很豁達,但是還是有所偏離。相機實際上帶離了我們目光的焦點,也帶離了我們生活的焦點。
白日夢想家 講述的是沃爾特·米蒂因父親的早逝不得不擔當家庭的重負,高中輟學在披薩店打工。他放棄在現(xiàn)實中追尋夢想,卻在白日夢中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最終成長為一個愛做白日夢的雜志洗片經(jīng)理。他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幻想自己成為英雄,到處經(jīng)歷各種冒險。某天,當西恩·潘飾演的冒險攝影師發(fā)來的圖片不見后,沃爾特決定親自前往尋找。整部電影其實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可正是這種平淡中的冒險更能刺激人們的神經(jīng),主人公為了找到第25張底片,跑到格林蘭找塞恩,后來從喝醉的壯漢那得知塞恩在一艘船上。于是他在猶豫是否應該冒險一次坐上醉漢的直升飛機去找那艘船。這時候音樂想起了,女主角邊彈吉他邊走到男主身邊。聽著那熟悉的旋律,男主不知哪來的勇氣跳上了直升飛機。之后的劇情就是他從直升飛機跳入大海,然后與鯊魚搏斗。到冰島后搶到一部自行車,溜滑板趕路,趁火山爆發(fā)前從小鎮(zhèn)逃出。最后雖然還是被公司給炒魷魚,但他還是沒有放棄尋找塞恩。阿富汗,喜馬拉雅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影片的結(jié)尾男主角已然獲得了新生,經(jīng)歷了如此這般的經(jīng)歷過后,生活雖依舊平靜如初,意義卻已全然不同,這也是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答案之一,值得我們?nèi)ニ妓鳌?/p>
“Beautiful things don't ask for attention .”
Sometimes I don't .If I like a moment ...
I mean, me , personally ... I don't like to have the distraction of the camera .Just want to stay in it .
?? 人生的真諦:開拓視野,沖破艱險,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Arcade fire 的《Wake Up》的出現(xiàn),Walter從一副副巨型雜志封面前跑過的鏡頭時冒出。鏡頭從擁擠的洛杉磯切到壯美的格林蘭島,從Vatnajokull 雪山,到Grundarfj?reur湖鎮(zhèn),最后去了the Himalaya拍攝,頓時血脈沸騰。
?? 【旅行 + 滑板】 Stay Alive,格陵蘭????、冰島????、喜馬拉雅山的壯麗風景,平原、火山、冰川、瀑布、冰島1號公路... 還記得男主玩滑板瀟灑地在公路上滑行,那般自信與灑脫,那刻的震撼無與倫比,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啊。冰島宛如一塊墜入人間的澄澈明凈的寶石,鑲嵌在人間,未來一定要親自去探索;還有格陵蘭的直升機與躍起的海豚,宛如直布羅陀出海的時候鍍著細碎陽光、波光粼粼的水面。 關于蛇形板與速滑,是我童年的記憶。我一直自夸自己比很男孩子都滑得好,猶記得夕陽里我一圈圈練習速滑,晚上吃飯后陪奶奶散步,我在她身旁玩滑蛇形板;我小學畢業(yè)去了澳洲,和表弟在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前的臺階上玩滑板,當時還打賭在澳洲的半個月要學會,看來在墨爾本過夏天玩滑板這個愿望只能等以后再實現(xiàn)啦。
??? 【攝影的dialectical ideas】 我是個攝影學生。單反、微單、手機、gopro... 每次去旅行都會帶上很多的設備,旅游的意義與我而言其中一部分就是攝影。the gaze of photography / the composition / the shuttle, aperture, iso... 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theory以及Prof布置的作業(yè),學攝影,按理說應當去拍攝啊。 猶記得去直布羅陀出海,我扛著單反想要記錄下躍動起來的海豚群;紐約落日成暉,我在負三度的天氣里想錄制下船只駛離自由女神像的情境;在廣州塔之巔的摩天輪,我想凌空拍攝這璀璨的都市的夜景...
換設備,拍攝/錄制,拍人像,我總是在用相機記錄,按理說我是合格的攝影學生啦。可有時候我卻匆忙地忘記了用眼睛去捕捉片段,直到If I like a moment ...I mean ,me , personally ...I don't like to have the distraction of the camera .Just want to stay in it . 我突然恍悟。 去安吉云上草原的那個晚上,漫天繁星鑲嵌在黑夜里,城市里沒有的透亮與閃耀,可謂是手可摘星辰。我遺憾:可惜單反也拍不出這片星空。但那天卻用肉眼看了好久的星空,這篇影評五月中旬就寫好了但一直沒發(fā),前幾天去了迪斯尼,看到了最浪漫的煙火,人潮涌動我無法防抖拍攝,也只能用心記錄這剎那的璀璨。
?? 【洛杉磯 + 白日夢】 影片是在洛杉磯拍攝的,我最喜歡的美國城市估計就是LA和NYC啦。突然出神的“白日夢”真是一個有趣的設定,在未來的電影節(jié)我也可以嘗試用這種拼接的手法,特效與現(xiàn)實形成強烈發(fā)差,多次插敘情節(jié)來實現(xiàn)這種風格。
P.S 我去網(wǎng)易云搜索了《Wake Up》這首歌卻發(fā)現(xiàn)了云友曾經(jīng)評論過 他是我高一很久不聯(lián)系的同桌 然后我們識起了回憶聊了幾句 在一首歌下面遇到可真是有趣的遇見呀。
有沒有十顆星可以給!本斯蒂勒都成精了,Space Oddity那段不知道為什么看一次哭一次,可能是盧瑟的腦波正好對上了的關系吧
喜劇片中將大自然風景拍得最美的、風景片中拍得最富喜劇感的、會拍風景的喜劇片中配樂最燃最激昂的、風景好配樂佳的喜劇片中預告片剪得最熱血沸騰的。自導自演的本·斯蒂勒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用標志性的冷面滑稽演繹了一部獻給所有有過白日夢的觀眾的心靈雞湯。Stop Dreaming & Start Living
如果你見過格陵蘭,喜馬拉雅和冰島的火山,就再不會被生活打敗。
還是前部分更有趣,大玩腦內(nèi)小劇場,估計很多愛做白日夢的人都有這種體驗吧。不過這個主題最終轉(zhuǎn)向了必須走出去,just do it這種。世界風景無限好,宅男啥也干不了。太雞湯,也太淺了
本片其實講的是一個膠片攝影師和底片處理師之間深厚的基情。
在片中《LIFE》雜志閉刊號封面出現(xiàn)的那一刻,我完全被擊穿了。
給這片子挑毛病的話,那真是沒法挑。因為到處是窟窿,到處都是硬傷,到處都是現(xiàn)實中幾乎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但還是打五星因為喜歡啊,因為這就是表達內(nèi)心任性的時刻嘛!畫面好看,音樂好聽,而且燃??!真他媽的燃!PS:電影中出現(xiàn)的格陵蘭冰島喜馬拉雅山竟然都是在冰島取景的。
每個人都想突破自己的平淡生活,成就不凡冒險。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完成生命中的精彩,但有一種電影能讓我們有那么片刻的悵然所失。
是時候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了
這種構想也只適合拍部短片,淺顯幼稚的心靈雞湯,激昂配樂+絕美風景就像尼康廣告一樣具有煽動性和迷惑性,本·斯蒂勒不是冷面而是面癱。
在香港看的,跟一個很喜歡的人,現(xiàn)在想起這個片子就很幸福。
加繆說:“人生的意義,在于承擔人生無意義的勇氣。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義,你永遠不會生活?!弊悦?。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本來是年度最期待,因為之前談過一個類似的劇本,一個攝影師因為一個遺愿走遍世界各地,親情一絲一縷的被維系,眼里是一片大陸的變遷。這片子的創(chuàng)意差不多,只是執(zhí)行力太差,情節(jié)都是好萊塢這類電影中被用爛的陳詞濫調(diào),幸好還有劇本的那點想象力,主流的美式價值觀注定也只能是心靈雞湯了?!铩铩?/p>
“認識世界,克服困難。洞悉所有,貼近生活。尋找真愛,感受彼此。這就是生活的意義”、“美好的東西從來不會尋求關注”上一部本·斯蒂勒自導自演還是08年《熱帶驚雷》,沒想這部竟來了個如此大的轉(zhuǎn)變與驚喜,走走停停,簡單生活。“如果我很喜歡某個瞬間,只想享受在那一刻。Stay in it. Right here”
不是心靈雞湯,是我等老男人非常受用的心靈老鴨湯。
其實早就想到25號底片大概是什么了。預告片準確給到了全片精華,正片反而是收著來的,西恩·潘的點睛之筆看到熱淚盈眶,可以說Ben作為導演不夠商業(yè)甚至專業(yè),但本片對生活本質(zhì)的觸碰卻異常深刻,況且風景和原聲也值回票價了……stop dreaming,start living,喊口號的有很多,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好好看!電影從表面上來看,是對紙媒文化的衰敗默哀,實則卻是悼念著正在消失的記者精神。為了拍火山爆發(fā)而把雙腳綁在飛機翼,為了拍雪豹而在雪山裝成一塊巖石…這些都是不復再的記者精神。年度五星推薦??????
只能看看風景,其他...就沒有其他了。白日夢是噱頭,到后面連噱頭都省了!呸!
美好從來不主動尋求關注。
雖然還是太過罐頭勵志,缺乏細節(jié),不少片段還是優(yōu)美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