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主在身體很虛弱的情況下徒手干掉一只禿鷲,太不現(xiàn)實了。
2、如果女主確實被絕境激發(fā)出潛能徒手干掉了禿鷲,她也不可能一頓吃掉整只禿鷲,完全可以吃一部分禿鷲肉補充能量后,把手機塞進禿鷲體內(nèi),然后把禿鷲扔下塔,一樣能達到發(fā)出信息的目的。
3、如果確實要吃完整只禿鷲才能恢復精神體力,那也不至于連禿鷲的羽毛爪子骨頭渣子都吃完吧。
女主從平臺往下爬時,平臺上一絲禿鷲殘渣的痕跡都沒有,我不信這個時候她還有心情吃飽喝足后把平臺打掃干凈。
4、女主從平臺下降到信號鍋的過程,除了最開始下降那一下要使點勁,剩下的只需要借助繩子滑下去就行了,全程不需要太大的力氣,比攀巖容易多了,她冒險在平臺上干掉一只禿鷲,再吃飽了往下降,是不是有點多此一舉。
5、禿鷲是腐食動物,它不去吃已經(jīng)失去生命的閨蜜,卻來攻擊生死不明的女主,有點不合理。
6、綜上我認為,這段吃禿鷲的戲,仍然是女主的幻覺,她真正吃的,是閨蜜。女主根本沒有在平臺上干掉禿鷲,她早就下降到信號鍋上了,她和禿鷲干架的激烈畫面,其實是準備吃閨蜜時內(nèi)心瘋狂掙扎的過程。
甚至再陰暗一點,她下降到信號鍋上的時候,閨蜜還沒死透,她殺的不是禿鷲,而是閨蜜,這點是我結(jié)合前面兩個人剛來到這個塔下時,看到兩只禿鷲在分食一只沒死的狗,胡亂聯(lián)想的。
還有一點是,面對死不瞑目的閨蜜,女主說“天啊,我愛你”的表情神態(tài),不知道是刻意為之還是演技的問題,感覺不像是傷心,更像是慶幸(有人墊背)。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女主干掉一只禿鷲后,在已經(jīng)擁有可以給手機墜落到地面當緩沖的禿鷲的情況下,還要冒險下降到閨蜜旁邊的行為邏輯,因為壓根沒有死禿鷲,只能下去找閨蜜。
第三次更新,評論區(qū)小伙伴們紛紛表示有話要說,我就不再編序號了,歡迎大家繼續(xù)補充。
明明雙肩包,非要一只肩搭著;
用繩子掛手機下去試信號,繩子不夠長,鞋帶皮帶衣服等等不能解下來延長?
在那么高那么小的一塊地方過夜,一歪頭就會掉下去,背后就是柱子,晚上睡覺不把自己身子綁柱子上?
就背了一個那么普通的雙肩包???和戶外稍微沾點邊的雙肩包,胸前不都應該有根橫著的帶子嗎,這樣女二就不用撿包而買死了
上去時樓梯拍得很清楚,是一段一段分開駁在圓柱上的,所以不可能全部整條掉光,最多掉幾段。而她們的繩子是可以夠到的。
第二次更新,按嚴重程度調(diào)整了一下槽點的順序,但是編號沒變,所以看的時候不要覺得奇怪。
原文在此。
說實話,這個片子沒有我預期的好,看完之后,頗有一種好創(chuàng)意被浪費了的感覺。
我試著把造成自己這種觀感的槽點分享出來,你說這些是bug也罷,是我主觀的挑刺也行,總之,有同感的一起討論下,沒有同感的也不用急著罵,畢竟我還是打了3星的。
先說兩個在關(guān)鍵劇情上出現(xiàn)的bug,這個實在是太讓人出戲了。
我不李姐。
你看后面貝琪就十分乖巧,老老實實地把繩子固定在梯子上,輕松完成垂降。
但是你亨特下去的時候,明知道長度不夠,卻選擇把繩子繞在柱子上,這是為森莫?是有什么不可知的原因造成你看不到這么顯而易見的選擇嗎?
好吧,前面這個問題就讓它過去吧,因為對比之下,接下來貝琪的操作才讓我明白,亨特就是個必死的命。你看,亨特站在天線上試圖重新抓住繩子時,貝琪就這么眼睜睜看著她瞎忙活,卻自始至終都沒有幫她挪動一下繩子的位置。
之前亨特吊在上面的時候,還能解釋說那是因為重量太大挪不動。但是現(xiàn)在它就是一根沒有任何負載的繩子而已啊,你把它轉(zhuǎn)一下挪到亨特這側(cè)來,她一伸手不就夠到了嗎!
此處情節(jié)如此不合理,以至于實在讓人無法不去懷疑貝琪就是故意要坑死亨特的。
OK,接下來咱們再看看其他細節(jié)上的問題,這些地方對觀感的影響因人而異。
我并不是要搞什么外貌歧視,但是亨特和貝琪這倆演員的體型實在和攀巖運動好手設(shè)定相差太遠了,讓人無法不出戲。這里我隨便搜了幾張真實的攀巖運動員的照片,各位自行感受吧。
如果這是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情,我建議大家永遠和亨特這種朋友絕交:在明知道對方精神和身體狀態(tài)都極差的情況下,還要勸說對方跟自己一起進行高風險運動?
不好意思,這不是什么脫敏療法,這就是不負責任。
按照影片中的信息,亨特應該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極限運動愛好者,但是她卻處處體現(xiàn)出與自己身份不符的冒失。比如她在前一天晚上都還不清楚B67塔的確切位置;爬之前對塔體狀況不做評估;除了水之外沒有帶任何給養(yǎng)!講實話,我在上海就算周末去爬個佘山,都會帶幾根士力架在身上,而亨特按說是一個以冒險為生的人,如此輕率,是嫌自己命長嗎?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萬事周全,這片子就沒辦法拍了,但我認為不是這樣的,好的劇本應該是在符合基本事實的情況下讓人物遭遇他預料或處理能力之外的意外,這才能讓觀眾心無旁騖的被人物遭遇所牽動,而不是看著看著就走神抓bug去了。
難不成是中美文化差異的原因?我活了幾十年,不管是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藝術(shù)作品中,從來沒見過貝琪這樣撒骨灰的。
這是有多恨自己老公啊,直接就給人挫骨揚灰了。正常操作不應該是抓出一把骨灰,然后隨風灑出以表達對親人的哀思嗎?怎么到了她手里就跟撒石灰粉似的(雖然拍電影時可能的確用的就是……)。咋了這位姑娘,你之前哀悼了一年多,突然間是有什么急事嗎?
610米啊,什么概念呢,我依然舉個上海的例子,這座塔也就比上海中心大廈(上海最高建筑,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三高樓,高度是632米)矮那么一點點。
所以,我不知道這倆人是怎么想的,就算真是天真地認為她們在這個高度居然能為手機提供足夠保護的話,那好歹你們倆脫了外罩在外面多裹兩層也比光用一只匡威鞋里塞個胸罩靠譜吧!而且你用鞋就算了,怎么連鞋帶都沒扎結(jié)實,扔出去沒等落地鞋帶就散開了,這尼瑪都什么操作……
貝琪發(fā)現(xiàn)亨特和自己老公的婚外情,生了一晚上悶氣后,開始打自己戒指的主意。我開始還以為她要把戒指扔下去。
結(jié)果卻只是把戒指從手上換到了脖子上,這明明就是戀戀不舍的感覺吧,跟此時要表達人物move on的情緒對不上啊。
難不成就為了引出戒指的存在,為后面充電情節(jié)埋伏筆?可就算是為了這個目的,那后面貝琪雙手抓住燈座的時候,戒指戴在手上不是更自然地能被她看到,然后想起來這個道具的用途嗎?所以這里脫褲子放屁是為了啥呢?
無人機從沒電到充滿電要多久呢?我以大疆Air 2S為例吧,官方手冊宣稱飛行器的電池完全充滿電需要1小時35分鐘,那么咱們以此為參考,再姑且打個折扣,讓貝琪在上面待1個小時好了,這是什么概念呢?我們用雙手垂吊這個動作來對比一下吧。這個姿勢,正常人如果能維持100秒,就已經(jīng)是相當牛逼的成績。
那電影里貝琪是怎么做到維持下圖這個屈臂抓握的姿勢1個小時的?即便說她用到了雙腿纏繞在做支撐,但考慮到她的一條腿已經(jīng)劃了一條大口子,這種情況下她能堅持的時間只會更短,而不是更長。
所以我猜,導演這里是想借此情節(jié)來表達主人公超越自我極限的意向吧。
但是還是那句話,吹牛能不能講究點基本法?
戒指終于出場了。
但是,直接把這個環(huán)形金屬物扔進燈座這個操作……恕我物理基礎(chǔ)不好,但是如果這樣能達到墊高觸點的目的,那是不是也同時意味著,電源零火短接了?
前面說了那么多細節(jié),最后說個總結(jié)性的吧。
影片直到將近40分鐘的時候才讓這姐倆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被困在塔頂下不來了。此前這段漫長的時間里導演在干嘛呢?簡單來說,就是在搭建故事背景和鋪墊人物情緒,比如交代了女主角與父親的矛盾,交代了她此前遭受的情傷等等,但是,這些看似豐富人物形象的細節(jié),卻并沒有對兩位主角陷入困境后的情節(jié)做出任何推動作用。比如父女矛盾這條線,從手機沒信號的那一刻就徹底喪失作用了;比如女主角的情傷,在撒完骨灰后也沒有再起到任何作用;甚至是發(fā)現(xiàn)亨特與丈夫之間的奸情這個橋段,也僅僅促使貝琪摘下了戒指而已,除此以外就只是為她們倆人提供了一些對話的素材,再沒有對情節(jié)產(chǎn)生任何推動作用。所以你如果是一個觀影經(jīng)驗豐富的觀眾,看的時候很可能就會覺得始終有點提不起勁,原因就是你的預期不斷地在落空落空落空……
寫到這里有點意外,一個吐槽的影評居然寫了這么多,趕緊收個尾吧。
說實在的,此類生存恐怖/驚悚片并不是什么新鮮題材,比如同樣大女主擔綱的影片,有《鯊灘》珠玉在前。
而同樣描述主角孤身一人從極端環(huán)境脫困的類型,還有《127小時》這樣的佼佼者。
對比之下,《Fall》中的女主角就顯得弱雞了很多,縱觀全片,除了提出“扔手機”這個方案以外,這個貝琪大部分時間都處于一種“我該怎么辦”“我要死了”“亨特你快想想辦法”“這樣做真的可以嗎?”等等極其被動的狀態(tài),從這個角色身上你看不到什么自我超越的人物弧光。
所以目前該片之所以能獲得高分,我想除了最近一兩年同類型好片子實在太少以外,再有一個原因就是勝在了600米高塔這一困境的設(shè)定非常新穎,而且成功激發(fā)了觀眾所熟悉的“恐高”情緒。但除此以外,無論是演員的表演,影片節(jié)奏,還是劇本的合理性,本片都存在很大問題。
最后我索性列幾個同類型中的優(yōu)秀影片在下面,各位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除了上面提到的《鯊灘》,《127小時》以外,還有《冰峰168小時》,《活埋》。
大家如果想到更多的,歡迎在下面留言補充。
高處不勝寒
電影《墜落》,兩個月前的稿子了,還是發(fā)一下吧。
連我這個喜歡看各種恐怖片、大半夜看鬼片都不害怕的人,但看這個手心冒汗,你可以噴我膽小,因為我真的經(jīng)歷過類似的場景(后面細說)。
場景比較單一,就一座高達610米的電視塔,主要演員就兩位,故事就是她們被困在這座電視塔塔頂之上,如何逃出生天。
惡劣天氣、物資短缺和令人眩暈的高度,以及狹小的駐足空間,所謂“高處不勝寒”,大概也如此。
在此代入前提下,該片很多鏡頭和場面,真的做到了“不忍直視”,爬梯子時的緊張效果,在平臺邊緣處的命懸一線, 掛在繩子上的揪心一刻,效果格外給力。
如此環(huán)境,電視塔的金屬摩擦聲,風聲等環(huán)境音效,兩位主角在頂端平臺時,鏡頭還時不時掃過下方,那種“高處 不勝寒”的感覺,手心都冒汗了。
所以電影感官是非常刺激,一定也會勾起了諸位“登高”時的回憶,效果比同類的《云中行走》《熱氣球飛行家》 更強,全程提心吊膽。
假如該片在大銀幕上看效果會更佳。且如今在“偽3D”電影越來越糊弄事兒、被越來越多的觀眾拋棄的背景下,這部《墜落》,我是支持拍成3D格式的。
回憶起當年在電影院看3D版的《云中行走》的感覺,都很刺激。
女主角演得不錯,《雷霆沙贊》里的沙贊的大姐瑪麗,越來越好看。
從故事模式上來看,該片屬于很典型的“獨立求生”類作品,即主角孤身一人身處絕境,在在孤立無助的“密室”中脫出突出類型。
這類電影由于角色和場景雙雙單一,導致很難建立戲劇沖突,也使得這類作品很難編排,所以片子不算多。但由于過于特殊,所以有一個算是一個,該模式下作品還都比較知名,比如:
★女主角一個人被困在海上跟鯊魚搏斗的《鯊灘》;
★男主角攀巖時右臂被石頭壓住被困5天5夜最后把自己手割斷的《127小時》;
★小賤賤被關(guān)在棺材中埋在土里的《活埋》;
★女主角被關(guān)在低溫艙里出不來的《氧氣危機》(來自我最愛的亞歷山大·阿嘉導演);
★當然這些都屬于“小片”,最著名的、也是量級最大的算是《地心引力》了。
看過上述作品的朋友們,都能感受到這種孤立主角單一場景的電影有多么難搞,所以《地心引力》最終成片效果,讓導演阿方索·卡隆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還是毫無爭議。
但凡這類作品里,多一個能讓主角說話的對象,都比獨自一人“有戲”。說白了你得讓主角求生之余,有“活兒”干才行。
比如《氧氣危機》里安排女主角跟“警察”等相關(guān)人員通話,后者們安排主角如何逃脫。
這也是為什么《獨行月球》沈騰之外還要配一個袋鼠“剛子”,否則你讓沈騰一個人,他再怎么演技好、善于搞笑,單打獨斗也無濟于事。
所以,《墜落》里安排了兩個人,女主角與她的搭檔組成“作死二人組”,被困之后還牽扯出一段狗血三角戀,純粹屬于“沒戲找戲”。
否則你讓她們在那么高、那么小的平臺上干嘛?
當然這也是調(diào)節(jié)氣氛的一種,雖然該片追求感官刺激和畫面效果。如果全程直觀表達高度場面,畫面張力肯定會大打折扣。
但該片后半段,有一段類似《地心引力》中喬治克魯尼“回歸”的設(shè)定,還是比較有意思。
PS,《墜落》的故事模式,跟2010年那部《冷凍》其實非常像,后者是兩個人被困在高空纜車上,但從觀賞性來說,本片顯然要比《冷凍》要好。
當然電影故事乏善可陳,因為這種單一場景的作品,只是靠著畫面和情節(jié)效果,敘事張力肯定會不足的,而本片從動機 到收尾,都略顯倉促,好在主體段落比較充實,且邏輯方面,至少是夠用的。
因為“夠用”就好。
編劇理論里,有個“老師永遠不會教但人人必須懂”的理論——作品為了達成某些戲劇效果,必要的時候,可以違反一些現(xiàn)實邏輯。
比如《地心引力》里,女主角最后依靠天宮號逃出生天,這就是不可能的,因為兩艘飛船不在同一軌道上。
本片也是如此,比如手機電量、繩子的長度、女主在塔頂?shù)膱猿謺r間等,在現(xiàn)實里都是問題,但電影中則是為考慮戲劇效果,否則就編不下去了,至少這些bug沒有到了影響劇情走向的地步。
其中最大的BUG就是下圖無人機和手機的問題,我們認真分析一下:
“為什么不把手機綁在無人機上飛到有信號的地方?” “手機是用來操控無人機”
圖中這二位說得都有理,但也都沒噴到點子上。
無人機沒有手機可以飛嗎?大部分是可以的。
手機只是相當于無人機的眼睛而已,并且用來監(jiān)測飛行數(shù)據(jù)及飛行狀態(tài)這些。有的無人機不連手機是飛不起來的,但大多數(shù)無人機,是可以拋棄手機“盲飛”的,但不方便回收罷了。
電影中明確顯示,手機是接在無人機遙控器上的,這種一般來說這種拋棄手機完全可行。
如今是否有直接用手機操控的無人機?俺好久沒玩了,不太了解。但我覺得科技這么發(fā)達,肯定有吧。
其實真正的答案是——那么小的無人機可能帶不動手機。
電影中的無人機,主體大小也就跟手機差不多大,這種大小的無人機,上面綁上手機是肯定飛不動的。
但是,你只是要手機去到有信號的地方,而且無人機雖然帶不動手機,也是有動力的。可不可以讓無人機帶著手機,以非自由落體的方式,勻速下墜,在摔碎之前,把信息發(fā)出去?
當然這樣做是有風險了,相當于賭一局,鬧不好就手機和無人機全沒了。
所以電影最終還是繞過了這個觀點,畢竟為了戲劇張力,否則無法達成這么緊張的效果。
但比起邏輯,該片最大毛病是動機沒有搞好,因為攀巖/極限運動愛好者,與爬電視塔是兩碼事。
你要說為了克服心魔+揚骨灰,那直接繼續(xù)徒手攀巖不得了?電視塔是有梯子的,你猜梯子是給誰準備的?這還克服個毛線啊。
說不好聽的,只要膽子足夠大,這個電視塔是個人就能上去,跟她們是不是攀巖愛好者無關(guān)。
所以動機方面沒有處理好,讓觀眾會覺得這倆主角腦子短路,與其說是極限挑戰(zhàn),倒不如說是作死。從而引出了一系列問題。
可見,但比起同類幾部作品,該片動機處理并不高明,但代入感,其他幾部作品是無法比擬的。
因為登高恐懼人人都有。
諸如《活埋》《氧氣》主打的幽閉恐懼,可能會讓部分觀眾感同身受;《鯊灘》的深??謶滞瑯尤绱?。而《地心引力》的深空恐懼就更觀眾可以體會了。所以這些作品主打的不是體驗感,而是隨后的故事性和戲劇效果(以及畫面效果)。
但《墜落》可是實打?qū)嵉匾揽俊绑w驗感”強化觀感的。
把大眾對高處天然的恐懼,進行了視覺并放大。
我不是恐高癥,相信在座的各位很多也不是,真正的恐高癥我見過,連過街天橋也不敢走,站在二樓窗戶邊就頭暈,再高點就不能走路了。
咱大部分人只是單純的畏高,是人類祖先給咱們留下的寶貴“遺產(chǎn)”(估計是直立行走之后,無法像猴子一樣繼續(xù)在生活在樹上,經(jīng)常摔下來,從而誕生了一種心理防御機制)。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有過類似“登高”的體驗,我有過一次,是“爬煙囪”。
是在我大學實習時期,確切地說,是朋友的實習。
我同宿舍的哥們,他是學環(huán)境的,大四實習的時候在一個廠子做環(huán)境監(jiān)測。有一天他來找我,讓我?guī)退瓿梢豁椚蝿铡焽桧斏稀皰呋摇薄?/p>
其實是進行灰塵采樣,回去化驗看煙塵里某些含量是否超標,但需要去煙囪口附近進行煙塵取樣,所以要爬煙囪。
我那哥們外號叫“大熊”,聽這名字就知道他什么體型,爬桿是別想了。但登高這種事兒我也發(fā)怵啊,就發(fā)生了如下對話:
“這么多人你為啥找我?。俊?“咱倆關(guān)系好!” “說實話!” “你是練武術(shù)的啊” “我靠,我練過武術(shù)你就找我猴爬桿啊?” “不然呢?”
于是我們就去了,回報是他請我吃頓飯(后來覺得虧了,以當時的狀況,應該多訛丫幾頓)。
我到地方一看,長出一口氣,不是“猴爬桿”。是那種轉(zhuǎn)梯,向蛇一樣盤亙在煙囪外表,類似下圖這種。
即便是這樣,走在上面也害怕啊,旁邊就一個扶手,沒遮沒擋的,是真嚇人,走在上面別說往下看了,往兩邊看都不敢,而且踩在鐵梯子上發(fā)出的聲音,都讓我提心吊膽,生怕掉下去。
最離譜的是,因為要取樣,我最后真的猴爬桿了。
在頂部的平臺上,還要上一截爬梯才能夠到頂部的取樣點,就跟電影里那垂直梯子類似。雖然沒爬兩下吧,也就4、5階,就這也把我嚇得,終身難忘。下梯子的時候,我更不敢往下看了。
回到地面時候,渾身都濕透了,而且發(fā)現(xiàn)個嚴重的問題——剛才忘自拍了。我?guī)е謾C呢,之前還說上到頂拍一張,結(jié)果完全忘了這回事兒,就想著趕緊下去。
所以看到電影里那一幕,代入感真的很強,我曾經(jīng)爬不算高的煙囪都一身冷汗,一個600多米的電視塔,頂端就那么點兒地方,那感覺可想而知。
其實世界上就有高空作業(yè)的工人,去視頻網(wǎng)站和平臺上搜一下,諸如“高空作業(yè),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yè)、10萬工資換個燈泡”什么的,你就能了解且佩服從事這項工作的人(本文最后三張圖都是來自真實維修工人的拍攝)。
比如片中電視塔上的梯子,就是給人維修人員攀登用的,只不過都有保護繩等配套保護措施,不像電影里二位“裸上”。
現(xiàn)在女性主義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似乎表面上的女孩可以做任何事就是女性主義了,本片就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此類劇本
以下有劇透
—------------------------------------------------------------------------
1.首先本片的女主是好人,體現(xiàn)在老公死了還守寡了差不多一年,是父權(quán)價值觀中的好女孩,而片中死去的兩個人,老公和閨蜜,就是本片價值觀中的壞人,表面上是老公閨蜜不小心,一個掏錯了洞一個沒抓住繩,實際上在本片中是因為老公和閨蜜出軌了,特別是在婚禮的視頻里,閨蜜看著新婚小夫妻那一副嫉妒的樣子,因此,會讓人前意識的覺得女性之間會為了一個男人而友情分崩離析,這完全是出于男性的想象,實際上真正的女性主義中,男性并不是女性之間討論的重點,因為一個男性而讓兩個曾經(jīng)同生共死的好友產(chǎn)生間隔,完全就是男性的幻想。
2.父親這個角色塑造的仿佛是上帝,無論是在老公死后還是女主獲救都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會讓人覺得還是要聽爸爸的話,但是又與現(xiàn)實差之千里,根據(jù)數(shù)據(jù),即使是對父親贍養(yǎng)要求非常高的德國,也有一半的母親要不到贍養(yǎng)費而起訴父親,但是大部分還是會即使起訴也要不到,這部片的價值觀又在潛意識的宣傳:孩子不能沒有父親,父親最重要。而這部片里女主的母親壓根就沒出現(xiàn)。
我覺得最離譜的還是兩個女生被困在高塔上快餓死快渴死的時候還有心情因為一個已經(jīng)死了快一年的男的吃醋,真的這一看就是男導演的臆想,女性友誼里男的真的沒這么重要。
攀巖女孩貝琪自從目睹丈夫丹墜崖喪生,整整一年都走不出悲痛情緒。
每天以淚洗面,借酒澆愁,一遍遍打亡夫的電話聽留言,晚上還發(fā)噩夢,整個人都快魔怔了。
身邊人當然不忍心見她這樣,從老爸到閨蜜,都勸她別再自暴自棄。
但勸的結(jié)果卻南轅北轍。
老爸沒說幾句,貝琪火氣越來越大,兩人吵得不歡而散。
一起爬過山的閨蜜也來勸,成功讓貝琪振作起來,答應跟她一起去爬電視塔。
結(jié)果發(fā)生意外,兩人雙雙被困在了塔頂上,這就是驚悚片《墜落》的開場。
一番跳低爬高的求生操作后,貝琪意識到老爸是愛她的,把最后一個求救信息發(fā)給了他。
那么問題來了,明明深愛她的老爸,也明明是關(guān)心的勸解,為什么話一出口就吵了起來呢。
閨蜜又是怎么靠著三言兩語,把貝琪勸動去玩命的呢?
有人說,這不全看編劇安排的嘛。
還真不是。我們來看看這兩位各自是怎么勸的。
深夜貝琪在酒吧喝得爛醉,出來要開車回家,發(fā)現(xiàn)老爸就在眼前。
勸人之前,要先跟對方建立信任。就算是親爸,這樣突然出現(xiàn)也會嚇著人的。
貝琪又驚又怒:“你是在跟蹤我嗎?”
老爸:“我也沒辦法啊,你又不接電話?!?/p>
貝琪:“你太離譜了吧,之前就跟我說,我不該那么傷心,因為丹就是個混蛋?!?/p>
老爸:“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說你太崇拜他了,也許他不值得你這樣?!?/p>
我們后面會知道,話都是對的,但他的說法不好,爹味太重。
“你不該”“你太”這些簡直是按著頭否定對方,尤其在喝醉酒的人聽來,被逼著認錯,不反感才怪。
貝琪:“你就是這么安慰女兒的?”
老爸繼續(xù)解釋:“我只是希望你放下,開始新的生活?!?/p>
貝琪:“我不想放下,我想他,我每天都想起他?!?/p>
要去開車門,被老爸攔住。貝琪急了,借著酒勁罵了句:“滾開!”
老爸也失控了:“你不能這么跟我說話!你跟你媽把你養(yǎng)這么大!”
這句咱們中國家庭里也常聽到,無非就是“別沒大沒小,我是你爸?!?/p>
女兒對爸罵粗口確實不對,貝琪也面露愧色,但老爸心里更后悔。
拿長輩的權(quán)威來壓,姿態(tài)上就是放棄講理了。后面還怎么溝通?
意識到氣氛不妥,老爸立刻補了一堆:“我知道你經(jīng)歷了很可怕的事,但整天這樣一點好處也沒有,你得去探索新世界……如果死的是你,丹才不會這么傷心……”。
其實他這一段有理有據(jù),也說得很真誠。
尤其是中間還來句“我需要你振作起來,讓我送你回家吧”,已經(jīng)在走心自我表達,完全不是開頭的說教了。
只可惜,“我是你爸”的宣言一出,后面說得再多再誠懇,在貝琪耳朵里也只會是噪音。
連老爸都不理解自己,貝琪回家后越想越絕望,差點吞藥。
這時閨蜜打來的電話響了,把她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閨蜜當然也是來勸她的,但這個開局就比老爸強太多。
先請求見面,得到允許,讓她有時間整理情緒,把最糟糕的一面藏好,留出體面。
門一開,閨蜜上來先帶著笑跟她打招呼,還送上一個大大的擁抱。
完全不是老爸那么愁眉苦臉地亮相,沒有對抗消極情緒,整個氣氛已經(jīng)輕松了不少。
閨蜜也不急著勸她,兩人躺床上敘舊聊天,聊一些有的沒的。
等貝琪明顯開朗一點了,閨蜜拋出了話頭:“最近有個大計劃,我需要個伙伴?!?/p>
貝琪立刻換了臉色。哦,搞了半天你也跟我爸一樣來勸我的?
閨蜜立刻解釋:“你老爸打電話給我,說他實在沒辦法了,很擔心你的狀況,都一年了還這個樣子?!?/p>
前面老爸替自己解釋,顯得很像是辯解,俗稱的“我都是為你好”,子女一聽就容易抵觸。
但閨蜜替他解釋就沒這個味道,反而暴露出一個關(guān)切女兒的老人家的內(nèi)心。
貝琪態(tài)度也軟了下來:“他是有擔心的權(quán)利?!?/p>
閨蜜繼續(xù)說:“比丹的死更讓我難過的,就是你被困在這個情緒里出不來。”
這話也完全不說教,純粹是傾訴自己情緒,不會激起戒備。
然后她拋出提議,周末一起去爬那座好幾百米高的電視塔。
回顧前面,老爸另一個沒說好的地方是盡來些“你不能這樣下去”“他不值得你這樣做”。
要知道,你沒法勸一個人不去做什么,就像讓一個人不要想紅色大象,他滿腦子都會是紅色大象。你得找個新東西把大象替換掉。
所以閨蜜的方法就有效多了,直接給她一件值得做的事。
介紹完任務閨蜜說:“這是一次冒險,就像我們以前的時光一樣,你還可以把丹的骨灰從塔頂灑下來?!?/p>
這句說得很棒,感性上讓她回想起過去自由奔放的自己,理性上給這次行動賦予一個意義。
貝琪心動了:“但我很久沒有攀爬了?!?/p>
閨蜜:“我理解,但如果你不直面恐懼,就會一直害怕?!?/p>
光說大道理不夠,她還引用了丹生前說的幾句話,繼續(xù)理性感性雙重夾擊。
貝琪聽得嗚嗚哭了起來,這已經(jīng)不再是悲痛欲絕的哭,是情緒得到理解和寬慰的哭。
閨蜜沒有再勸,只是說著“你可以的”“沒事的”,抱住了哭泣的她。
第二天早晨貝琪氣色好了許多:“去吧,我們?nèi)ヅ滥亲?。?/p>
那一刻很美好,一個曾經(jīng)崩潰自毀的女孩,獲得了一次小小的重生。
繼續(xù)往下看,你還會留意到在整個爬塔的過程中,每當貝琪打退堂鼓,閨蜜都會進一步鼓勵她。
“你能做到的?!?/p>
“你已經(jīng)干得很好了。”
“這才是我以前認識的那個貝琪?!?/p>
鼓勵和肯定,都能滋養(yǎng)一個人的斗志。
總結(jié)一下,如何勸一個意志消沉的閨蜜(或任何親密的人)振作起來:
◎先緩和氣氛,建立信任。
◎花時間陪她。
◎別批評她的行為,別否定她的情緒。
◎不要說教,多說對她的感受。
◎情緒到了再講道理。
◎別告訴她不做什么,而建議她能做什么。
◎讓她重溫曾經(jīng)的好狀態(tài)。
◎鼓勵她的每個進步。
◎多抱抱她。
一開場,兩女生醒來,發(fā)現(xiàn)被困于無人區(qū)的600米高塔上,只有一平米的平臺活動,而且沒有下去的梯子。此時她們發(fā)現(xiàn)身邊只有兩個沒有信號的手機和一根不怎么長的登山繩!
其中一部手機上貼有紙條:play!
于是她們播放了手機上的視頻:
一個電鋸人玩偶出現(xiàn)在視頻中并說道:I want to play a game!你們所處的平臺并非永久的,它被分成了4塊,每塊下面都有個定時撐桿,每N小時會隨機松落一個,在4塊小平面都松落前,你們要找到方法blablabla......在你們下方的信號鍋上有一個背包,里面有水和無人機blablabla......Live or die, make your choice. (總之不趕緊自救就會死)
兩女生看完焦慮起來,為什么她們會出現(xiàn)在這絕命游戲中。
然后她們嘗試扔鞋求信號,一女生發(fā)現(xiàn)另一女生的腳有數(shù)字懷疑對方勾引自己男人blablabla......
接下去的劇情大致雷同,不過人性表現(xiàn)更黑暗,從一起求生到猜忌到殺死一方,結(jié)局是一女存活成為新的豎鋸。。。
電影介紹里“專業(yè)的極限運動愛好者”可以去掉嗎?這作死程度,業(yè)余愛好者都稱不上。60米繩子了解一下?ATC和Grigri帶上?能量棒和每人兩升水?包包這么重要的東西,得double secure?全程槽點,驚嘆于主角團的魯莽傻不拉幾,Becky沒死和適者生存一點毛關(guān)系沒有,完全是運氣好。
一開始我是坐在椅子上看的,開始爬塔之后我是坐在地板上看的。
雙肩包除了最后給無人機充電那段,在如此危險的環(huán)境下全程單肩背,看的我好想進去把另一個肩膀給她套上。
最后女主問鞋那一段絕對是全片高光,如果沒有這個片段和反轉(zhuǎn),這部片子就只能淪為非常非常一般的驚悚片。天吶!這種“我一直以為你和我在一起”的手法我太吃了!
這么熱的天梯子肯定很燙 they shouldn’t make it to the top in the first place lol 這個懷疑導致我全片都沒法進入狀態(tài)哈哈哈哈
看完的感受就是少交點瘋批朋友,可以活得久一點。
我一點也不擔心女主角會墜下去,但我一直擔心女二號的胸會彈出來。雖然男性凝視被設(shè)定在了劇情之內(nèi),但也不要老是把個胸拿來晃眼啊。另外,直沖云霄的高塔本身就是陽具隱喻。在狹小空間里編造出一個故事的能力倒是值得肯定的。
反轉(zhuǎn)絕了!適者生存倒是可以預測到
她倆好莽啊,感覺很不專業(yè),完全不像很有經(jīng)驗的極限運動者,比如為什么不事先檢查安全性,為什么沒有助手或者伙伴在下面接應,兩人全程單肩背包,不掉才怪,女二還用力晃梯子逗女一,直接加速梯子脫落,只能說她們這么多年就這樣攀巖還活著是運氣好吧
這倆人眼妝都不防水啊。
蘋果手機能用三天?
我小時候爬過我們鎮(zhèn)的鋼架電視信號塔,爬到一半就不行了,上也上不去,腿抖下也下不來,調(diào)整了很久才下來……所以看本片的過程就是一種心里煎熬,仿佛回到過去,觀影期間手心里狂飆汗,看其他恐怖片真沒有這種效果。近幾年大銀幕上有不少出圈的攀登類題材的紀錄片,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觀眾的恐高窒息感,本片也就水到渠成。影片開頭,一定會讓你想起《垂直極限》,恐高感比《云中行走》嚇人,結(jié)尾還挺《鯊灘》,能把起承轉(zhuǎn)合玩兒得挺精妙都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啊。恐高癥患者必看的電影!
像我這種重度恐高人士,到底是做了什么孽才跑來看這種電影。雖然知道都是假的,仍看到全程心驚?;旧习盐腋鞣N恐高噩夢演練了一遍。
真的不要再問為什么不拿無人機把手機送到塔下發(fā)信息了??!第一部手機掉下去了,第二手機要留著操控無人機好嗎
兩個女生困在高塔死路一條的時候,還要討論愛上同一個男人這種事嗎?
男友的骨灰盒比我網(wǎng)購的眼線筆快遞還簡陋
為什么不用無人機把手機送去塔下發(fā)信息?反而要去千里之外的賓館?
看的得了急性恐高癥,手心冒汗,雙腿發(fā)軟。明明坐在椅子上,卻感覺屁股下面就是高空。這要是在電影院看得多刺激。另外,這恐高癥里面還多少有點暈胸……
手機不能綁在無人機上嗎
萬一吃的不是禿鷲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