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我老婆不是人》女鬼(妖)之外,再安排一個仙女“供”男主“選擇”,或者是找到一種更符合“中產(chǎn)階級鬼片”定位的設計
//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兩年五月的評述鏈接
以及相關“電影人”評述豆列(應該需要登錄豆瓣)
//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doulists/all
還有香港電影魔鬼辭典
//www.douban.com/doulist/152095448/(計算機頁面 可點擊“香港電影魔鬼辭典”各條目開頭的“李翼的廣播”鏈接 進入比較“人性化”的排版:(
1991年的《我老婆不是人 我老婆唔係人》,老實說片名有一定的誤導,當然不是說會被誤認為是“家有仙妻”,九天玄女下凡來,而是女主角成為男主角的老婆,真的只是在片尾,甚至可以說是在彩蛋中……而在電影的絕大部分時間里,“關之琳”只是“梁家輝”陰差陽錯間,在外面遇到的一個女鬼而已,而不是兩人早就是夫妻,然后老婆過世,不是人了……
當然有人可能會覺得,這也太過刻意“挑刺”,就算是男女主角在片尾結(jié)婚,甚至是在彩蛋,或者續(xù)集里結(jié)婚,那片名也沒什么實質(zhì)問題,最多這部就順勢當成是《我老婆不是人》的前傳……
不過這部顯然受到前一年《人鬼情未了》熱度影響的港產(chǎn)片,跟《人》的人設鬼設,還是有明顯的區(qū)別,究其原因,畢竟有句中國俗話是這么說的,人生三大幸事,是升官,發(fā)財,死老婆。
而女鬼的設定,一般只會認為是跟野花一樣的存在,還常常是自己送上門來的,男人加以“垂青”,還是冒著風險,做著十二萬分的犧牲準備,好象是非常勉為其難……就算是87年的古裝片《倩女幽魂》,據(jù)說徐克對王祖賢角色的設定,還是夜總會小姐,聽來似乎是很摩登,但結(jié)合剛才的論述,實在是從古到今,一脈相承的心態(tài)與設定。
甚至有的港產(chǎn)鬼片,本質(zhì)上是夫妻,但變鬼之后,還是要找另一個演員來演,與其說是為了敘述上的懸念,與反轉(zhuǎn),還不如說,潛意識里就是怕這種真正的“夫妻人鬼情未了”,“本土化”后,會讓土生土長的觀眾受不了。
當然,為了顧及關之琳的銀幕形象,以及觀眾,特別是男觀眾的口味(嚴重惡趣味的想來除外),片中的“鬼造型”是很克制,甚至只是驚鴻一瞥,或者以章魚臉式的背影示人……但也因為如此處理,所以這個女鬼,跟這篇評述開頭提到的家有“仙妻”,其實也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我之前曾不止一次提過,港片當然對于武術設計是很用心的,因為這是最大的一塊招牌,于是天馬行空,土法炮制,徹底發(fā)揮想象力,特別是威亞方面的運用……但由此也出現(xiàn)一個問題,那便是一般想象中神仙鬼怪會運用的神通,比如上天遁地,飛沙走石的本領,一般有點本事的凡人俠客,也都會,那么如果是在一部展現(xiàn)人神妖雜處的電影里,如何在武術及威亞設計中,表現(xiàn)各自的不同,或者說讓神仙顯得更高端,讓妖魔變得更邪門?
可以說直到今天,這始終是個難解,甚至無解的問題。因為威亞的作用,就那么幾招,而中國傳統(tǒng)審美的務虛,又跟電腦特效的寫實,難以做到完全兼容,更別說更新?lián)Q代!
但問題本身,換種視角的話,可能就是一個機會。比如《我老婆不是人》里在女鬼之余,再設計一個仙女,然后在盡可能的條件里,用動機,特效及笑料,來展現(xiàn)仙鬼之間的不同……
那按常理來說,男主角總應該是選仙女,而不是女鬼,但電影里恰恰相反,他最后選的還是女鬼。當然如果從更“廣義”的審查來說,那他選的就是女妖,而不是女鬼,更不是仙女,想來應該比如今的版本里,讓他在一個女鬼,與一個暗戀已久的人類女同事之間作選擇,更有戲一點吧。
當然如果非得用鬼來,“歌頌”愛情,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婚姻的“偉大”的話,陳可辛《三更之回家》,應該算一部,但一方面這片并不“寫實”,等于是側(cè)寫,另一方面是泛亞洲制作,東南亞可能更容易接受這種故事與主題,而且這只是個短片,我個人很難想象它被擴充到一部長片的時長,會是什么“鬼”樣子……
而如果非得將鬼與婚姻聯(lián)系起來,那只能是老公曾經(jīng)發(fā)誓,如果喪偶,便不會再娶,接下來當然就真的喪了偶,考驗他的時候到了,各種陽間“誘惑”之外,還包括鬼妻本身的,她以不同面目,來親自誘惑,考驗老公,如莊子試妻般……當然最后肯定是鬼妻的執(zhí)念消失,至于老公會不會再娶,只能視影片風格,及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來定。
另外,《我老婆不是人》應該也算是所謂中產(chǎn)階級趣味的電影吧,畢竟是西裝領帶,寫字樓……那中產(chǎn)階級鬼片,是否應該跟別的“階級”電影有區(qū)別呢?當然這種區(qū)別,應該做在女鬼本身。而現(xiàn)在版本里的“關之琳”,人物小傳,應該真的很“小”很短,除了有個老豆,被人吸氣后,會有“心理感應”,同時還跟人一樣,有“三急”外,似乎就沒有太多別的了。
那中產(chǎn)階級,不管對人對鬼來說,都是需要一定的經(jīng)濟實力支撐,以及對消費品,藝術品一定程度上的“品味”,那經(jīng)濟實力對鬼來說,當然是燒紙錢的多寡,可能還會受到實時“匯率”變化的影響,而這些應該都是戲!當然也可以主打階級差別,那就是女鬼生前其實是出自豪門,但死后因為家庭矛盾,沒人再燒給她“消費”,于是男主角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找到足夠高檔的“祭品”,來供女鬼使用,但這種“不平等”的階級與陰陽差別,勢必會在電影的后半段,得到消弭……
【嘉禾】張堅庭鄭丹瑞李殿朗客串。
關之琳的嬌俏,活潑,梁家輝的傻氣,天真。好玩!女鬼當如關之琳,輕如白羽,美如仙,不食煙火,只戀心。
就系中意關之琳,超級靚,大眼娃娃!
演技不夠,美女來湊。
特別喜歡關之琳摟著梁家輝彈鋼琴那一段,音樂很美好。
兩半,少時晚六點半放送片,對這部片在的關之琳印象甚至深過十三姨。當時對陳雅倫沒感覺,現(xiàn)在看好美啊,各種港片女性混剪里也鮮見她。書生遇女鬼知己,幫忙追女神,最后欠命成就愛情,男對女的愛情中非有點恩重如山和愧疚,不知道算不算是母子關系的演化。黎彼得一條線才是現(xiàn)實主義。又見李殿朗。梁家輝演技自不必說,有個攝影機靜止鏡頭,他邊開車邊哭居然穩(wěn)穩(wěn)停在焦點景深范圍內(nèi),好厲害
B站上居然有一個“香港早期人鬼戀電影合集”,還真是市場受眾細分的楷模啊……我一直都蠻喜歡這種聊齋風格的木訥男碰上活潑女鬼的故事,可能也是某種直男癌的體現(xiàn)吧?關之琳演的女鬼也是極可愛的。
當年的關之琳真的女神!里面的紅色跑車告訴了我們 90年代的香港是多么的發(fā)達!陳雅倫的發(fā)型 與 裝束 告訴我們那個年代香港是時尚潮流領導者。
最近喜歡看老港片,幸虧當年很多港星一年接十多部戲,現(xiàn)在體現(xiàn)出了其意義,那就是可以在港片已死的情況下回味這些老電影。陳德森處女作,可以看出來,還很稚嫩,不過,這也是每個導演的必經(jīng)之路。
哈哈哈 搜梁朝偉的時候搜到的 小時候看的 關之琳和陳雅倫都超美的!
這個片當時看的時候笑噴了,結(jié)局很喜歡
標準的港式雜燴,也沒誰會認真品評,有些地方還是挺好笑的,尤其是梁家輝對關姐姐說“你是鬼來的,請你尊重下自己的身份”,著實笑了好一陣。當然影片bug也挺多的,尤其是梁家輝在遇到關之琳這種萌嘟嘟美女居然還能穩(wěn)乎乎的喜歡陳雅倫,而影片最后關姐姐更是和梁家輝結(jié)婚了,頓時覺得媽呀這是恐怖片吧
小時候的經(jīng)典,梁家輝一邊哭一邊訴說抓老鼠那段趣事笑死我了。
我肯定我是看過兩遍以上的,當時怎么就看了那么多的港片呢
梁家輝在車上又哭又笑這段挺有意思,彈鋼琴是借鑒了人鬼情未了?整體還是港片的老毛病,粗糙且破碎
這片的片段至今仍常常在我眼前浮現(xiàn),后來重新找來看,同記憶的落差還是讓自己有些失望了。太懷念小時候披著被半夜看鳳凰衛(wèi)視電影臺,還有星空臺。多久以前的事情了。剛到北京連這兩個臺收都收不到。后來收到了又不像以前那樣播老港片了。哎。
那個時候的關之琳真是嫩的掐的出水,美的不可方物,梁家輝在車里又哭又笑那場戲見功夫的,影帝就是影帝。那個年代的港片很有自己的風格,配角個個出彩,各種娛樂元素匯聚,雖然沒有營養(yǎng)但絕對不會乏味
本片是陳德森的導演處女作,類型上糅合了“鬼打鬼”和“追女仔”這兩類題材的賣座元素。只可惜雖然有梁家輝,關之琳這些明星的加盟,但此片遭遇了停拍半年,梁家輝檔期因素和監(jiān)製陳慶嘉的干預,導致整部電影缺乏驚悚和喜感,變成一部毫無亮點的作品。
當年之琳惹人疼
撐不住了。。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