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先表示,我看過小時代小說,對,郭粉看清楚了,我以前也是四娘的讀者,他的書從幻城、悲傷逆流成河、夢里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到小時代以及最小說我還追著買了一段,還看了所謂奇幻的爵跡。我看過的書夠多,對他也足夠了解。所以,沒看過沒做過調(diào)查就點評就給差評這個不成立哦。我對四娘的了解并不比你們少哦。
接下來,我要認真地告訴你們,我沒花錢在快播上看得小時代也讓我深深的覺得,我的時間被浪費了。不要說什么沒花錢之類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勞資四個小時被浪費了,我都不能說句話么?!四個小時夠我把雷神一個CD全擼一遍了,夠我打4盤dota,夠我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掃一遍(原諒我的家小的四個小時就能打掃干凈,我想四娘家得要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打掃)。
好了,說了以上這些,我可以認認真真的對兩部電影一起點評了。(我能連帶著書一起黑么)。
看第一部的時候,我是抱著隨時陣亡的心態(tài)看得。從一開始冪冪那個讓人耳朵聽著會懷孕的聲音開始,正如我看到別人說的影評一樣,郭四娘根本沒打算讓觀眾入戲。接著就是簡溪……蒼天,我覺得四娘選了李悅銘考慮過柯震東的感受么?找這樣一個基友,柯震東壓力很大的,雖然柯震東常年嘴角上揚一度讓我錯覺這貨是不是面部神經(jīng)抽搐導(dǎo)致嘴角時常抽在斜上方,但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李悅銘去糟蹋。電影里聽著冪冪說女生什么集體YY這對CP,拜托腐女也不是什么能都YY的,這樣的CP腐女也萌不起來。李悅銘和四娘書里描寫的簡溪只能用丑cry了來形容。(且不論四娘在書里YY的,你真的特么的以為高中生能榜上這樣的男生么?你真特么的以為你高中能穿著這樣的校服么?請不要拿上海做故事背景,上海很無辜的,上海表示沒有這樣的高中沒有這樣的學校)。
接下來的劇情幾乎可以用隨意拼貼,肆意黏貼來形容。每一段的跳躍都讓我覺得腦子不夠用,若我不是看過書知道前因后果,你要是讓一個沒看過書的來看,只會簡單的說,咦?這是一部部短劇拼起來的吧?雪姨登場也讓我無奈萬分,本來還挺喜歡的,但是雪姨除了好大的口氣之外,毫無亮點。而郭碧婷我懷疑的是她得了和柯震東一樣的病,面部神經(jīng)抽搐,常年一個嘴角往上提。這個表情很萌么?反正我只知道,一個演員能在自己僅僅出場的時間大部分都維持這個表情就能知道,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都沒了。我看小時代表情用的都比郭碧婷多!從震驚到驚恐到絕望到淡定到最后能談笑風生。我都不知道擺了多少個表情了。從這里看到,唐宛如大概是最敬業(yè)的了。用繩命在搞笑,完全是在演話劇的節(jié)奏,總算是表情比較豐富。比起冪冪那個讓人看了會便秘的表情,比起德芙小姐的常年面癱(四娘,你真以為你書里刻畫的很好么?為了刻畫而刻畫的東西我只能說,喲~沒懂)
直到最后辦的那場服裝秀,天氣能不看,衣服能拉下,蒼天,林瀟的智商還能再低一點么?這樣的人在第二部里ME最后還要了,也難怪。宮洺也是個奇怪的人,反正四娘可以說,劇情需要么。反正正常公司肯定不需要,只有四娘的劇情需要。(關(guān)于簡溪給信用卡那一段已經(jīng)不想吐槽了,那一段我智商被羞辱的厲害,我覺得四娘你去和愛因斯坦討論一下,簡溪的話是不是超過光速飛回林瀟刷卡買單的時候了)。
于是在我被第一部驚嚇到無以復(fù)加的時候,我認為還是一次擼完兩部比較好。就好比你要吃兩口大便,吃一口是吃吃兩口也是吃,與其今天吃一口惡心一天明天再吃一口惡心兩天,還不如一次吃完惡心一次。
所以在我有了第一部片子做墊底的狀態(tài)下,我去看了2。事實證明,我低估四娘了。由于過了很久我早已不記得書里是怎么描寫顧里把公司賣出個好價錢了。但是看了第二部之后,我還是表示智商被侮辱了。作為一個商科背景的我,表示,收購一家公司真的那么簡單么?商戰(zhàn)那么簡單我也去當臥底好么?!是不是還能傍到鳳小岳這樣的帥哥你快告!事實證明,在我學過的案例里,四娘簡直是在侮辱商科學生!那些商科背景的女生你們?nèi)タ床挥X得羞恥么?!
當然還不算完,在林瀟去催崇光寫稿的一幕里,四娘的自嘲以及最后冪冪一句:你們這些作家要是把時間都花在寫文章上,諾貝爾文學獎都能拿。我終于在這一句上,一開始懷孕的耳朵徹底流產(chǎn)了。且不論陳學冬惡意賣萌讓人有多討厭,四娘你居然還想著諾貝爾文學獎。天地良心,雖然四娘想得到這個獎的心是可以有的,但是你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沒那個能力啊,在你沒有能力的時候默默放在心里就好了,說出來只會讓人笑話。四娘,我覺得你還是聽小S的話,當個手機掛件好了。你這個挺適合的。
最后,我表示無力吐槽完整的小時代,看完我覺得很累,累愛。還有對四娘回擊影評人大致是,小時代里的人物都很努力你都看不到么?你就只能看到那些不好的么?所以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意思就是你看到我電影的好,你就是好人。你看到我電影的不好你就是壞蛋。多么可愛的罵人,四娘果然還是個姑娘呀。
難道我看到清代末年政府貪污腐敗我就是個壞人么?那這么說來孫中山推到滿清政府還是做了一件壞事?難道我吃了一個雞蛋是臭的我不應(yīng)該吐掉而應(yīng)該吃下去,只因為如果我覺得這個雞蛋是臭的那我也是個渾身散發(fā)硫化氫的人?難道人類不應(yīng)該看到那些不好而去改善他們么?四娘毫無自省。
再說一句,對四娘粉說,什么叫,你覺得不好你也去拍一部電影。
第一我不嫉妒四娘,四娘對我而言只有黑歷史。
第二我浪費時間浪費了繩命做點評我也付出代價了,難道我看到讓我眼瞎的東西我還不能抱怨么?難道我吃到雞蛋不好,我還要去生雞蛋么?我想,那些個說你覺得小時代不好你也去拍一部的人,如果哪天他們覺得雞蛋不好還真得去生雞蛋。
四娘的腦殘粉快來噴我吧??!我等著你們!因為,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quán)利?。?/div>
2 ) 請勿飲鴆止渴,贈與我周圍喜歡小時代的那一群盆友
如果說小時代是一坨屎,《小時代2》就是一坨屎還被人削掉了頭上那個妙不可言的尖。我之前并不打算看《小時代2》,因為已經(jīng)見識了郭敬明的拜金之后就不用繼續(xù)為他的票房捧場了,而且我周圍沒有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喜歡《小時代》這個系列的。我們覺得它太赤裸,簡直是把我等工薪階層拉到大街上爆cei一頓,再眼睜睜的看著有錢人過來買我們流過的血。
但《小時代2》我還是看了,是跟我朋友一起看的。我是第一次看,她是第五次看。
然后我就突然意識到像我發(fā)小這種就是傳說中的《小時代》的受眾群。她說她第一次看也覺得這什么玩意啊,然后又看了看覺得那種姐妹情誼就是她生活的真諦,只不過人家是高大上,在她的頭頂上生活。
她瘋狂的迷戀著顧里這樣的女孩子,覺得如果和她在一起就算是低人一等的跟班也在所不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這個社會已經(jīng)沾染上的“一切向錢看”的惡習。人的尊嚴和價值在這樣的財富面前還不如一個名牌包來的實惠。
所以郭敬明還是擊中了一部分人的內(nèi)心世界。她們喜歡名牌,崇拜著像顧里一樣的女孩并夢想成為她的閨蜜。她們像林蕭,但可能表現(xiàn)的更勢力一點,她們也有一個亂七八糟的生活,出入各大時尚場所,妄圖以自拍把自己嵌入到那種生活之中。雖她們的生活并不是被鈔票充斥,但事實上如果有機會,她們一定會前赴后繼的沖上去。
郭敬明在21世界的中國炮制出這樣一個供這個特定群體意淫的美夢,就好像80年代的瓊瑤陪著兩岸三地的女人一起做夢一樣。當然他造夢的技術(shù)不怎么樣,以階級來劃分的話,他不過是一個仰望著上流社會的充其量是大管家的角色。就電影本身而言,我根本不認為他在傳遞一種價值觀,因為如果他有個完整的價值觀體系,《小時代》最起碼應(yīng)該拜金的更好看才對。事實上它的混亂不堪恰好可以說明,郭敬明僅僅只能片段的重現(xiàn)他的黃金王國,還只能以一種窮講究的文藝方式來意淫,他把自己包裹在金錢里,像一個火焰彈迅速的射向群眾,有一部分人被燒傷了,更多的人在旁邊咒罵著這樣的行為。
但當然,也有一部分死士本來就過著渴望縱火的生活,他們站到郭敬明的前面,為他擋住了他人的職責。這就是粉絲。
而為什么這些粉絲都涉世未深?因為我們普通人已經(jīng)被真實傷的體無完膚,根本不相信這樣黃金般炫耀的感覺,在我們看來狗屎都比它真實。但還有那樣一些人她們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生活過,她們看或者沒看過郭敬明,卻著實憧憬著他筆下的生活,她們養(yǎng)足了他,他就為她們造夢。
他是個拜金的造夢者,你說這叫意境,我說這是飲鴆止渴。
3 ) 這是一場瑪麗蘇的盛宴
大概在前年時候。在工作場合見過郭導(dǎo)一次。他真的很瘦,穿著PRADA的童裝且討厭站立。如果作為朋友來說。他會是一個很有趣的角色。不過郭導(dǎo)想給大眾呈現(xiàn)的自己,并不是有趣而已。當然也不是有才華有錢長得帥。用南湘的臺詞說的話。他不是想展示這些,或者說不止是這些。而已。我們都是膚淺的小小星塵。
一切都要追憶到郭導(dǎo)的小時代,四川自貢的小城市走出來的少年。然后寫了書賺了錢還學會了photoshop。這是一個質(zhì)的飛躍。他從恐龍的故鄉(xiāng)遷移到了魔都的上空。于是他想大喊:你們這群窮逼,知道老子過的是什么生活嗎?你們這幫只曉得LV的土包子,沒見過mcqueen的傘吧。雖然熱愛文學,但他實在無法不分享自己生活的質(zhì)量飛躍,這些年所見的世面以及幻想中自己的形象,不能夠停止讓普通老百姓見世面知道自己是宇宙中渺小星塵的這一舉動。這是一種三十多歲的瑪麗蘇表現(xiàn)。有句話叫缺什么的人越愛炫耀什么。我想若是從小生活優(yōu)渥的人真的寫不出這種劇本拍不出這種電影。
其實小時代整個電影的主題很簡單。簡稱《郭導(dǎo)的華麗生活》別名《嚇死路人》。重點就是宮洺和崇光都是郭先生對自己的一個幻想。或者說希望公眾了解到的自己。著名雜志的老總,有一個穿著PRADA女王里一樣的助理,以及一樣的實習生。忙碌但生活井井有條。外表冷酷,但內(nèi)心也有芊細柔弱的一面。對生活要求極高,喝水喝奶要用不同的名牌的杯子。華麗的生活卻掩蓋不住內(nèi)心的孤獨與悲傷,只能用冷酷與理智當做自己的面具。同樣也是著名作家,有名且長得帥,不把名利看在眼中。對于一切都不會有過激的反應(yīng)。偶爾調(diào)皮耍賴,但內(nèi)心寂寞。只會在一個人的時候默默看著天空。但也不知道自己在尋找什么。。。就連生病喝藥也是喝的淡淡橙色的我不懂,高級藥水吧。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提及的復(fù)雜家室,悲傷的童年,以及身患絕癥。。。。。。等等。。。U KNOW,要說的太多,只能拍成連續(xù)劇。而另外4個號稱主角的女生角色。怎么說呢,其實就是郭導(dǎo)玩的四個芭比娃娃。感覺像在玩模擬人生建造出來,完全為了讓自己爽的四個角色。也讓部分幼年觀眾過了一把陪郭導(dǎo)一起意淫的干癮。電影院入口前的海報不停的看見有結(jié)伴而去的少女合影留念。我是林蕭,你是故里。不不不老娘明明是南香我頭發(fā)是黑長直。。。。
說實話,在這么多人面前這樣夸自己,把自我意淫如此夸張且赤裸的展現(xiàn)在大眾面前。我都看得有點害羞。但無論大眾反應(yīng)如何。郭導(dǎo)也是一副不以為然的表情,這一切都很正常啊。就是普通人的日子啊。拜托,每家人家里都應(yīng)該有私人飛機吧。我真的不覺得這一切有多豪華。我也盡量往觀眾靠其了好嗎。那些你們聽都聽不懂的牌子我真的就是沒拿出來了。如果你不喜歡這部電影。我只能說你不是過丑就是窮到極點且沒幽默感。終身loser。我只能說,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所以姐姐不在乎。不過也要請你明早擠地鐵的時候感嘆一下姐姐過的是什么生活。盡情的!嫉妒我吧!
這種行為就像一個少女買了黃鉆瘋狂在打扮QQ空間。把一切最閃的裝飾掛在她的墻上。把所有喜歡的日韓女星,國外裝修的豪華房間,放進她的相冊。再在貼吧找一些悲傷的文章,放進她的日志。剪輯一些安妮寶貝的語錄寫成簽名。最后耀武揚威的對她的同班女同學翻十個白眼。
4 ) “騙”小孩錢,算不得真本事
《小時代》1是在電腦上看的,雖然不是很感興趣,但朋友說,你不看怎么憑什么說不好。2是提前看的,還是那位朋友,不知哪搞到兩張點映的票,朋友原話是這么說的:1確實沒什么劇情,主要是你沒看過書,2就好多了,不信你來看。從電影院出來,我想起了朔爺當年評金庸的話,一道菜的好壞不必全吃完才能說吧?當然,我沒說金庸的武俠不好看,記得高一時在課堂上偷偷摸摸看完了金庸,至今還有一冊《倚天屠龍記》被老師沒收沒還,導(dǎo)致我一直不敢再去校門口那家租書店。
那個時候,我是說高中的時候,一晃快十年了。那時朋友和我都算文學小青年吧,都覺得郭敬明寫的東西還不錯,只是,朋友的審美大概一直停在那個年齡段了。所以,我可不是那種“沒看過郭敬明憑什么說不好”的,相反,用朔爺?shù)脑捳f,他做的菜我吃了好多盤。
最開始是得了新概念一等獎,但讓郭敬明紅起來的是好像是01年10月刊《萌芽》上的那篇《幻城》,當時覺得寫得真好啊,感人,唯美,緊湊,呵呵……在那時的萌芽論壇上這篇小說討論得熱火朝天。然后看到長篇《幻城》,以為寫得還行但不如短篇,后面接了一個古龍小說般的故事,但這本書火了,后來聽說內(nèi)容和日本某漫畫高度重合。再后來《夢里花落知多少》大火,沒出書前班上居然有人把每期《萌芽》上的連載復(fù)印下來釘在一起,然后說是抄了《圈里圈外》,也看了,說實話,郭改得確實更貼近學生群體讀者,但是大量雷同是必須承認的,不道歉還裝得很委屈挺沒皮沒臉的。再之后看過《夏至未至》和半本《悲傷逆流成河》就沒看他寫的任何小說,覺得已經(jīng)很爛了,不知道是他越寫越爛還是我的審美開始發(fā)生變化。
拉拉雜雜說了這么多,就是想說,丫的說“沒看過他的書就沒資格說不好”和“這是我們的時代你老了看不懂”的人都算了吧,我看過他的書可能不比你們少。還有,哥覺得自己是還很年輕的,就算成了你們口中的老,小朋友們,你們也會長大的嘛,到時候再看看45度仰望天空淚流滿面是個什么傻逼樣子。
《小時代》(包括1和2 )要說價值觀有多大問題其實倒也未必,雖然電影里充斥著對物欲沒有遮攔的向往,對物質(zhì)的展示總帶著一種不漏聲色的得意洋洋,雖然里面的人物除了不停穿梭于各類精致美好的器物之間好像沒干太多其他事,但你也很難說這是一部赤裸裸的表達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電影,就像一些人說的,追求美好的生活并沒有錯,而且,郭同學的粉絲們甚至可以辯稱,里面展示的種種物欲只是某一種勵志,因為人物都只在堅持這自己的夢想和希望,再說了,人物的命運還是很慘的,你怎么就只看到那些名牌沒看到人物的努力、倒霉和可憐呢。
拋開對電影敘事上的欠缺不談,來看看這份夢想和希望吧,電影通篇都沒有告訴大家這些夢想要如何實現(xiàn),會有什么樣的困難,里面主角們的成功都是因為家里本來有錢或碰到已經(jīng)有錢的,再加上幾乎所有的人都是不食人間煙火光鮮靚麗的俊男美女,與其說這是夢想,到不如說是幻想,考慮到這部電影的目標觀眾主要是十四到十八左右的初高中生,這份幻想更只是一個供少年人做夢的美麗肥皂泡罷了。而那些自以為的悲慘和憂傷,那些好像有多了不起的痛苦和悲情,大概也只能在這個年齡段得到共鳴,因為這個時候的人比較容易產(chǎn)生某些奇怪的情緒,那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情緒,也是喜歡放大痛苦兼有輕微被迫害妄想的情緒,可能有些人的這種情緒會一直保留,比如我的那位朋友,但大多數(shù)人到后來就會明白,這樣的情緒是多么的空洞和淺薄。
當然,制作這樣的文化商品也不是不可以,高高在上的票房和郭敬明的暢銷小說都說明青少年市場有強大的需求,畢竟,年少時,誰又不喜歡做夢呢??赡苤挥械鹊剿麄兟L大開始走上社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并不像曾經(jīng)的夢幻那么美好,甚至有可能四處碰壁,才會慢慢夢醒。
而郭敬明,十年過去了,他的作品仍然像十年前一樣,許多不明所以的憂傷、擁有財富前對財富的意淫、擁有財富后對財富的炫耀……先不談抄襲的那段公案,我相信十年前他筆下的文字也是內(nèi)心真實情感的流露,是他情緒的真實反映,但到了今天,經(jīng)歷了如此之多的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創(chuàng)作同樣的東西,只能說已經(jīng)醒過來的他在繼續(xù)裝睡做夢,因為這樣才能有那些少年們源源不斷的追捧,他們才會掏錢買他的書,現(xiàn)在,又多了電影票。從商業(yè)上說,對,這無可厚非,但是,也總令人忍不住想感嘆一句,“騙”小孩錢,算不得什么真本事。
5 ) 聽說吃門夾過的核桃可以治被門夾過的腦袋
那看郭導(dǎo)演的電影是不是可以治腦殘?
引子1:上月百年不遇的爛片小時代,身為郭黑大軍的一員,哥忙,結(jié)果不小心錯過了,然后偷偷的跑到豆瓣給打了1分,內(nèi)心略惶恐,不踏實,暗暗下決心下次趕上小時代2一定得看看,要黑的有理有據(jù)不是。
引子2:今天某妹子來電,要求一起看小時代2,哥一時間忘了引子1的事,馬上說,我喬某大好男兒,怎么能去看這種片子?!當場掛電話嚴詞拒絕。中午時分,又接電話,票已在手上,人已在樓上,不來看著辦。哥沒骨氣,又想起引子1的心結(jié)未了,允,遂拍馬至。
過程:場面20人左右吧,都是學生妹,長的都挺不好看,算上我總共就倆男的。
情節(jié):真爛??!錯過小時代1后哥滿心遺憾,這么爛的片子以后還有機會碰的到嗎?結(jié)果看過小時代2后,哥淚流滿面,尼瑪還真碰到了?。?br>
控訴:滿屏的低級吐槽讓人震驚,各位俊男靚女演技之差令人發(fā)指,故事邏輯之爛嚴重不符合正常人行為,郭導(dǎo)演心思活絡(luò)的費勁想了很多乏味的形容詞做笑點來顯示自己和演員們是有多么的有趣——我靠,并且這就是電影的全部。
哥在接了10通電話跑到角落里抽了兩根煙并且成功把微信飛機打到前5名后,一看時間,尼瑪才過了40分鐘,終于忍不住說我們走吧,然后就高高興興的跑了。
出門后,哥感覺揚眉吐氣,吐氣如蘭,中午飯也省了,以后終于可以理直氣壯大聲的對郭粉們說:
哥親自看過傳說中的小時代啦!
并且立馬來豆瓣欣慰的打出1分。
郭導(dǎo)演你必須服。
6 ) 你若安好,那還得了——《小時代2:青木時代》觀后
有一天,某人在看《金瓶梅》時,心中忽然有些困惑:“根據(jù)《水滸傳》中記載,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宋朝的尺寸,一尺等于31.68cm,算起來武大郎1.5米左右吧。1.5也沒有很矮的啊,都可以寫好幾本《小時代》了!”
這是迄今為止我見過最棒的高端黑,而且完全是無心之舉。對于這類看《金瓶梅》不忘學習和深究的好同志,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
話說回來,在“專注黑《小時代》三十年”群體中,別人既然給你貼了這樣的標簽,你說你其實真的很客觀去看待那樣一部電影那樣一個人,他們也不會信。在他們的定義里,說四娘和《小時代》好話,至少不給差評,那才叫客觀。于是冷笑三聲之后,索性放開來說。
昨天一個只看了這篇文章最后一段的群友,給出了三個結(jié)論:“評的真刻薄,一個根本無法接近郭敬明的人寫出了一篇自以為很了解郭敬明的東西”、“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個勁地罵人家,然后看著人家怎么成功”、“你這樣的人,這輩子應(yīng)該也沒法給自己創(chuàng)建一個維基百科了”。我不知道四娘的粉絲是不是也都會有類似的心理,理解、成功、名望,大抵也就是他們覺得可以寬容一切的緣由,他們覺得一切惡評《小時代》和郭小四的人都是出于嫉妒,對于這一類邏輯,我直接冠之以“腦殘”之名,這就是我的“傲慢與偏見”。
用某個朋友的話來講,《小時代2》就是“比1還2”。所有吐槽《小時代》的東西,我在第一篇影評里已經(jīng)寫的夠清楚了,廣大網(wǎng)友的各種神來之語也比我罵得更有力,所以這篇文章里我不準備再細述《青木時代》是如何“比1還2”。這么無聊的事情做一次就夠了,爛片本來就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而腦殘粉是你看著他吃翔,好心想提醒他一下,他還以為你要搶他翔的那些人,無藥可救。 所以,既然這是你們所認為的成長的一個階段,那就姑且讓你們成長,等以后你們想起往事就一陣惡心的那天;既然你們覺得這部電影的最大價值是“那是我們的青春”,那我就來和你們聊聊,什么叫做他媽的青春。
時間應(yīng)該是2003年左右,我讀高三?!睹妊俊泛汀犊苹檬澜纭穼儆诿總€月基本會買的雜志。有一次逛書店,看到了新書推薦那里擺著一本《幻城》,站著翻閱了一會,被故事情節(jié)吸引住了。后來不知不覺就看了半本多,回學校上課去,心里還惦記著結(jié)局,終于找了個時間再次跑到書店,買下了《幻城》。那時候我每周的全部生活費是60元,《幻城》的定價是18元。
那段時間,我好巧不巧地正好看了《圣傳》,所以雖然對兩本書里都有“你自由地……”這個表達心里有些疑竇,但還是被郭小四那些虛幻精致的文字所誘惑,被故事情節(jié)所打動,所以也不覺得白花了那些錢。后來知道成書的《幻城》其實是在之前的短篇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來的,而那期發(fā)表短篇《幻城》的《萌芽》我又正好沒買到,更是覺得物有所值。
那時的《幻城》,郭小四的簡介還非常矯情和青春,頭像還是那張瘦得神似周星馳的照片,沒有現(xiàn)在這般白嫩精致。那時候的春風文藝出版社正火,青春書籍正火,80后作家正火。
及至后來,我一本接一本地買郭小四的書,《愛與痛的邊緣》,《左手倒影右手年華》都還在家里的書架放著。那時候韓寒的《三重門》是我所不屑的爛書,《零下一度》是我看不上的耍嘴皮和小聰明,而郭敬明的《一夢三四年》以及《幻城》里的后記《回憶中的城市》是我最喜歡的兩篇文章,是那種還要特意打印出來隨時翻閱的待遇。同樣的事情,我只復(fù)印過《南方周末》紀念張國榮的幾個版面。
那時候,郭小四的身高是一件最大的謎案,網(wǎng)絡(luò)上隨時可以看到“第四維”、“梨落”等ID。但是在《左手倒影右手年華》時,我開始覺得郭小四好像沒那么用心去講述他的那些真實的生活了,——不,他其實更用心了,只是都用在了雕琢文字上,而不是抒發(fā)情感上。所以盡管他的文字更加華美,然而內(nèi)容也更加空洞。
不過《夢里花落知多少》出來時,我再一次驚艷了。故事情節(jié)也好,文字的表達也好,各種幽默、意外、嘻嘻鬧鬧,很能抓人心扉。那時候我在復(fù)讀,每周的生活費還是60元,《夢里花落知多少》定價是20元,看到書時身上沒錢買,我跑回了學校找班主任借了20塊錢再回到書店帶回了那本書。如今那本書的背后還留著當時的稚嫩筆跡。
再后來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郭小四陷入抄襲官司,他的名聲越來越臭,卻也很神奇地越來越紅。我上了大學,好像一下子覺得沒什么意思了。《夏至未至》還稍微翻閱了一下,《悲傷逆流成河》已經(jīng)絲毫不關(guān)注了,只是“悲傷逆流成河”這句話成了平時和同學調(diào)侃的常用語。《島》的第一期第二期因巧合倒還是買了,沒記錯的話應(yīng)該也是20元一本,多少還是有點眼前一亮的感覺?!蹲钚≌f》就完全不在關(guān)注的范圍了,《小時代1.0》也是別人買了,拿來打發(fā)時間看了一下。
以上就是我對郭小四的書的情感變化過程,矯情點說,也許也可以時候是我品味上的一個變化過程。從2000年之后,網(wǎng)絡(luò)的繁榮,“新概念”的紅火,80后寫手群的崛起,一堆參差不齊的青春文學書籍占領(lǐng)市場。慚愧的是我正好好那口,但凡是“青春”標記的書籍,我一概通吃。對所有80后寫手雖然說不上如數(shù)家珍那樣熟悉,但是基本也都略知一二。韓寒的幽默和小智慧開始吸引我,蘇德的風格依然不大吃得透,蔣峰的書成了必備品,張悅?cè)坏奈淖秩匀徊皇俏业牟?,周嘉寧的小情懷有點意思,不過我的最愛其實是龐婕蕾。其他還有徐璐的《1460》成了送人的禮物,張怡微、顏歌、那多、小飯等人的書都是枕邊的??汀6诶詈Q蟮摹渡倌隁⑷耸录蟆?,我已經(jīng)都不記得什么時候居然徹底不再想起《萌芽》這本雜志了。
對青春書籍的各種不加選擇,成了大學時很多朋友開我玩笑的引子。但看書雜而多自然不會有什么壞處,反而讓自己能夠更全面去了解和思考這樣的一群人和這樣的一件事。大一大二的時候,教漢語言文學的老師還讓我在班上、中文班上以及選修課的班上講了三次80后作家的各種事情,美其名曰講座。記得那時候?qū)∷牡拿枋鍪恰岸阍跊]落王國深閨里的寂寞小太監(jiān)”,誠然是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刻薄之語,引來底下諸多學妹的怒目相對,但是大概那時我對他的印象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結(jié)論了。
之后80后作家群各自發(fā)展,學習的學習,轉(zhuǎn)行的轉(zhuǎn)行。韓寒成了公知,郭小四成了別人鄙視你的標簽,蔣峰等人依舊紅不起來,更多的80后作家則完全不知所蹤。留下來還和文字打交道的,都一致投身雜志。韓寒的《獨唱團》,郭小四的《最小說》,張悅?cè)缓椭芗螌幍热说摹鄂帯罚€有笛安的《文藝風賞》、落落的《文藝風象》,這難道不是一個很值得探究的課題嗎?或許有人做雜志只是玩票,有人只是為了賺錢,但更多的人我相信是所謂的堅守自己的追求。
此時我也已經(jīng)完全從當初的半吊子郭粉成了徹底的韓粉,郭小四的粉絲群從高中生往下發(fā)展,韓寒的粉絲則從大學生往上發(fā)展。當然沒什么所謂誰高誰低誰優(yōu)誰劣,可是已經(jīng)形成各自鮮明的陣列。
如今郭小四愈發(fā)高傲冷艷,大富大貴,他的抄襲被人各種攻擊,身高也被人嘲笑得不留半點余地。韓寒則當了爹,卷入罵戰(zhàn),鬧了緋聞,依然各種嬉笑怒罵。本來大家各自過活,相安無事。但是現(xiàn)在《小時代》拍成了電影上映了,而且是拍成了一大坨奇爛無比的糟粕,并且公然堂而皇之地占用那么多資源,你還敢在那邊大言不慚秀下限說那叫青春!品味可以無所謂高低,但是品德必須有所謂好壞,是可忍,孰不可忍。
什么叫青春?70、80、90后各有各的成長的時代背景,當然不可能要求都一樣。我當然不指望你們有《牯嶺街少年殺人》的那種殘酷青春,不指望你們有《陽光燦爛的日子》的那種懵懂青春,不指望你們有《古惑仔》的那種熱血青春;你們可以不知道小虎隊,不知道beyond,不知道烤地瓜,不知道紅黃藍;聽周杰倫長大可以是青春,十年隨著《哈利波特》長大可以是青春,看郭敬明長大也可以是青春,連在錄像廳看港臺三級片長大都可以是青春,可就他媽的《小時代》算是哪門子的青春!
再牛逼的現(xiàn)在,都有傻逼的曾經(jīng)。但是傻逼不要緊,你要發(fā)展成為腦殘那就真沒救了。我不會因為曾經(jīng)喜歡過郭敬明的書而不好意思,可絕對會因為說半句《小時代》是我們的青春之類的話而感到惡心。你們說什么90后要接手話語權(quán)什么的,80后各種掙扎不甘心所以詆毀《小時代》,稍微有點腦子行嗎?時代更迭是歷史必然,可是腦殘是種病,半點審美都不顧的追捧那叫縱容。你們這些語文全都是校門口保安教出來的腦殘粉懂嗎?就這樣還敢接手話語權(quán),你若安好,那還得了!
客觀地講,各種說郭小四在導(dǎo)演時多認真之類的細節(jié)我都相信,真的,我欣賞他的商業(yè)頭腦,認可并且佩服他對工作的態(tài)度,但是他的認真是準備了那么一大鍋翔給世人,你讓世人還要對他感恩戴德,那是你們腦殘粉才會做的事情。沒人會反對你說大家不看《小時代》也不會都去看《小武》之類的文藝片,可是不代表你就可以毫無顧忌地把其他電影都擠掉。你賺你的錢無可厚非,你用你的名牟利也可以理解,可是如此這般恃寵奪財,唯利是圖,那叫無恥。
郭小四在很多采訪里說那些拿身高攻擊他的人都是人品低下的人,事實上如果不是對身高這個話題很忌諱,他應(yīng)該是無所謂的才對,不會這么耿耿于懷。不過罵人不揭短,為了不做一個人品低下的人,我這里就不問他為什么放棄治療了,最后,祝白雪公主和郭敬明過上幸福的生活。
艾晨
2013/8/13
即使一大片人罵了1,但估計那一大片人依然會去看2。而且大多數(shù)還回去看首映
如果你認為男朋友陪你看小時代1并不能證明愛不愛你,那就強迫他陪你看小時代2吧
小四不愧為作家出身,平時沒少在出版社混。所以拍出的影片宣傳大片,不輸時尚雜志,除了看顏以外,我真沒看出來還想傳遞給我們什么訊息。
比1還是好那么一點的……我覺著讀完原著再去看還是能看明白在說些什么了,做作和自我膨脹到令人肅然起敬其實不是他的錯,然則所謂商戰(zhàn)拍得弱智到此真是要了親命了……攝影和剪輯都比上一集節(jié)制了一些,BGM還是吵到死。不過四娘真的在進步哎?。?!
一部讓英國小王子George Alexander Louis和大明湖畔的Armani McQueen Vuitton合體的電影
為什么沒有負分,讓那些真正值一星的電影情何以堪?
太可pia了!每當你想弄明白這段故事到底說了什么的時候,總有禮服香檳鵝肝醬和各種廉價的金碧輝煌跳出來占據(jù)你的視線。最后我確定,導(dǎo)演真正想說的只有一件事:“你看!他們多有錢多有錢多有錢~~~??!”
引入負分吧,不然對一星的電影不公平。
一部一星,步步驚心,老子倒是要看看,你能不能在有生之年湊齊7部召喚神龍讓你長到1米7
看了好一會,居然沒有兩星的。果斷標記一下。。。
給一顆星我感覺自己像個慈善家。
小時代2,延續(xù)了1的精彩,又比1藏著更多的驚喜。催淚,開懷的同時,青春的撕裂和疼痛以及現(xiàn)實的慘烈,都用一筆強烈的重色彩描繪得淋漓盡致。越發(fā)中意郭采潔演的顧里,也越發(fā)覺著,小四掌鏡的影像里,唯美的像一件藝術(shù)品的小時代系列,比原著更加迷人,充滿魅力??雌F(xiàn)場不斷的笑聲和掌聲已說明一切。
真的,特呂佛要是早點遇到小四,恐怕就沒有希區(qū)柯克什么事了。小四是個聰明人,他懂得利用男色、賣萌、男女亂搞,去伺候自己預(yù)設(shè)的觀影受眾群。然后,他再告訴眾人,那些塑料化的、高高在上的冷艷角色,其實,他們的心腸也是肉做的,也是滾燙的,而我,就是制造他們的上帝。
人當然都是好看的。但柯震東是那種瞧不起丑逼的好看,陳學冬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好看,姜潮是職校校草的好看,鳳小岳青年氣出來了沒以前好看了。
兩個月不到的頻率出了部續(xù)集,你還好意思說這是電影嗎?騙錢也不帶這么猴急的
打五星的為什么要放棄治療?。?!
無論是身高還是導(dǎo)演功力,相信都沒有人希望和郭敬明并肩。
觀影效果很棒,同場次看上去都是95,00后,該笑的時候就笑,該萌男神的時候就萌,bug出現(xiàn)笑場或沉默。賞心悅目還提供槽點,比劣質(zhì)教育片,恐怖片好太多了。
比《小時代1》好看一點點,只是再次覺得郭敬明拍的這個不是電影,而是電視劇……
看過1之后對2望而生畏的真是錯過好戲了,2比1好,2竟然有劇情,《小時代》最大的貢獻當是開辟了一種“原來這也叫電影”的電影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