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殺戮戰(zhàn)場

劇情片英國1984

主演:薩姆·沃特森  吳漢潤  約翰·馬爾科維奇  朱利安·山德斯  格雷格·T·尼爾森  

導演:羅蘭·約菲

播放地址

 劇照

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1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2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3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4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5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6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13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14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15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16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17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18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19殺戮戰(zhàn)場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0 22:55

詳細劇情

1972年,美軍在越南潰敗撤離柬埔寨之后,紐約時報駐柬埔寨的戰(zhàn)地記者辛尼(薩姆·沃特森 Sam Waterston飾)仍留在當?shù)乩^續(xù)采訪。柬埔寨人潘迪(吳漢潤 Haing S. Ngor飾)是辛尼的當?shù)胤g兼助手。辛尼在潘迪的幫助下,多次化險為夷逃過鬼門關。兩人在戰(zhàn)火紛飛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75年,紅色高棉占領金邊。辛尼得以全身而退,然而潘迪卻因為沒有護照而被捕,開始了生不如死的地獄生活。在柬共的勞動改造中,潘迪目睹了紅色高棉政權的殘暴血腥,受到了非人的待遇。1978年,越共入侵柬埔寨,潘迪趁機逃亡到泰國邊境,與一直在尋找他的老朋友辛尼重逢。   本片榮獲1985年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和最佳電影剪輯三項大獎。

 長篇影評

 1 ) 戰(zhàn)火屠城

1984年是這部電影發(fā)行的元年,也是我出生的那一年,觀看這部電影,心里五味雜陳,感覺《盧旺達大飯店》在很多方面是在借鑒此篇,紅色高棉對于柬埔寨的極端統(tǒng)治是對人性,人權的極端扭曲,兩箱可樂救活了4名外國記者的命,當普朗掉進白骨堆時,我心為之一震,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為了政治意識的屠殺,迫害,讓我又重新去了解了這段歷史。重新了解了當時柬埔寨和中國、越南、蘇聯(lián)、美國之間的關系。政治這東西不是我們談論的話題也不允許我們去談論。拋開政治因素去觀看這部電影,它極大的還原了這段紅高統(tǒng)治時期黑暗的歷史,以及對人性的剖析也十分透徹。

 2 ) 正確認識本片的立場

其實我們還是要正確認識到本片的立場。
影片中對戰(zhàn)爭雙方并沒有誰對誰錯的立場,關于屠殺,雙方都有,這恐怕不是哪一方的錯,而是戰(zhàn)爭的錯,是人性的錯,是文化差異的錯。影片的結尾正是暗示了這一點,只有文化的融合、包容是解決沖突的唯一方法。
同時我甚至想,現(xiàn)在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是否也看過這部影片。是的,以暴至暴只能帶來更殘酷的暴力,以文化去取代文化只能帶來更強烈的反感。
我們看現(xiàn)在奧巴馬的外交,他更加強調柔性外交。是的,當你想以武力去平息武力時,往往會帶來更大的人間悲劇。

 3 ) 《殺戮之地》:乾坤特重我頭輕?


●童蒙

1975年,越南統(tǒng)一,“美國在柬埔寨扶植的”朗諾政權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紅色高棉已經(jīng)逼近金邊,《殺戮之地》在這個時刻開始了……

關不住的鳥兒

兩個主要人物,一個是紐約時報駐柬埔寨記者辛尼,一個是他的翻譯兼助手潘迪。但奧斯卡頒給潘迪扮演者吳漢(東南亞華裔,佛教徒)的居然是一尊“最佳男配角”獎,讓我們這些不懂規(guī)則的“老外”莫名其妙。吳漢此前雖無表演經(jīng)歷,但他親身經(jīng)歷并逃離了那場浩劫,因此幾乎可以說他就是在演他自己。

潘迪堅定而銳利的眼神讓人過目難忘,象是印度支那特有的某種植物,鮮明奪目。雖然潘迪在“勞動改造”和叢林逃亡中幾次遇險,命若琴弦;雖然劇情緊張驚悚地讓人透不過氣,但是我始終相信潘迪一定能逃出生天、得以自由——“有些鳥終究是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羽毛太美麗了”……

紅色高棉即將入城,辛尼告訴他“會有大屠殺”,潘迪說“我愛我的家人,但是我又是一名記者,我很痛苦.……”內心的沖突直白地展露在含淚的臉上……撤離的最后一日,他將婦雛送上美國最后一批直升機,明知自己將“置之死地”卻毅然留了下來。很難想象這是一個“理性人”的選擇,畢竟最為一名前線記者,他必定深知紅色高棉對待他這種“舊人”的雷霆手段,而且,他本可以選擇離開,象那些已經(jīng)先期離開的記者們一樣,但出于職業(yè)操守和對朋友的信任,他作出了這個讓他歷經(jīng)磨難摧折的選擇。在四面楚歌的孤城里,選擇留下需要多大的勇氣?在“勞改營”里他有時也猶疑恐懼,但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冷靜地潛伏在水塘里,游過水田、穿過叢林……在嚴密獰厲的看守下,逃出紅色高棉的魔爪需要多大的勇氣?

然而僅有勇氣是遠遠不夠的,紅色高棉是一群精通權術的“革命者”,想要“與虎謀皮”,還需具備沉默的智慧。“安卡”(組織,高棉語)派來的黨代表用英語試探勞改的人們,用“安卡需要你們,安卡寬恕過去的一切”來號召他們中的“醫(yī)生、教授和學生”等交心,有幾個人被感動的熱淚盈眶,投向了“安卡”的懷抱,而死神轉身就對這批“隱藏很深的階級敵人”劃下了鐮刀——“向安卡坦白人全都消失了”。潘迪卻謹守沉默之道,忍受住了黨代表“引蛇出洞”的悠揚笛聲,假裝自己不懂法語和英語,安坐如最樸實的農民。與那群“象牙塔”里的知識分子們不一樣,潘迪這只有著豐厚生存經(jīng)驗的“毒蛇”洞察了“革命者”的意圖,他繼續(xù)潛伏著,伺機待發(fā)。

在與紅色高棉的角力中,潘迪身上的人性光芒并沒有被磨滅:他在大雨中保護了一只壁虎以免它被踩死,他為那些被連根拔起的植物揪心。他珍愛生命,作為一名佛教徒,更作為一個明白生命意義的人。在潘迪逃出紅色高棉的一個團體而被另一個團體俘獲時,他負責照看頭目的小孩。透過頭目的主觀視角,電影要言不煩地刻畫了他對一個紅色高棉后代的細心關愛,他輕輕地哼著兒歌——慢慢地把小孩放到床上——細心的掖好帳子——再躡手躡腳地去收拾桌子。后面甚至有一處,小孩睡著了,他還探進帳子里吻了他,而自己也喜悅的象個小孩。遭受了紅色高棉非人的虐待和折磨,他的心中卻并沒有“恨”(至少也是“不及妻孥”),反倒詮釋出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

紅色夢魘

紅色高棉的暴行,各國的學者已經(jīng)披露了很多,現(xiàn)在柬埔寨旅游有兩大熱點,一個是吳哥窟,另一個就以S21集中營為代表的紅色高棉遺址。關于紅色高棉的大屠殺,曾經(jīng)聚訟不已。爭議的焦點是美國和紅色高棉究竟誰是劊子手,就象國內學界爭論張獻忠和清軍到底誰“屠蜀”。但是與發(fā)生在十七世紀的后者不同,這場浩劫有幸存者、有照片錄像等資料、有萬人坑等物證,這些重要的證據(jù)已經(jīng)將紅色高棉釘死在歷史恥辱柱上?!凹词故羌砥艺俗约阂膊徽J為1973年死於美國轟炸的人口能和紅色高棉四年統(tǒng)治時期的死亡人數(shù)相提并論?!庇捌臄z時,紅色高棉雖已退入?yún)擦?,但這場夢魘要在十多年后乃至更久方能消散。

影片中,紅色高棉進入金邊城時,前政府軍和市民打出了白旗,彌望的是“一片降幡出石頭”,整個街道似乎籠罩在一片勝利和祥和的氛圍下。潘迪忘乎所以地跳入人群大呼:“和平了!和平了!”然而勝利從來只屬于勝利者,并不屬于虛幻的所謂“人民”。沒多久,潘迪和三個外國記者就在醫(yī)院里發(fā)現(xiàn)了血的真相。但是已經(jīng)遲了,紅色高棉領導人波爾布特以戰(zhàn)備為借口把所有民眾驅逐出城,并實行“農業(yè)烏托邦”計劃。那一片片白旗是一塊塊裹尸布,將苦難的柬埔寨人民送往死地。

潘迪躲入了法國使館,可是因為一場雨,他的假護照報銷了,只得黯然離去。他在勞改營里受盡折磨:高強度的勞動和任意的辱罵毆打他都忍住了,但是眼目所見的邪惡令他不寒而栗:少女們有著讓人不寒而栗的眼神,她們奪人性命就象她們拔去植物那樣輕松;在教室里,本來黑板上有一幅“全家福”的粉筆畫,卻有一個小女孩走上前去給“父母”狠狠地打叉,而且不忘用用手指切斷“孩子”和“父母”牽在一起的手……;充耳的強制精神灌輸讓他不勝其煩:“敵人就在我們內部,沒有人值得相信”、“沒有思想,除了黨的思想;沒有愛,除了愛‘安卡’”……

在逃亡路上,潘迪看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在河谷里,成百上千的死人殘骸堆積在一起:猙獰的頭骨、無力的枯手、襤褸的衣衫,那些被“安卡”屠殺的人被沖積到一起來了。這末日一般的場面使他驚恐地摔倒又爬起,人骨被他踩的吱嘎作響。在經(jīng)過這段“死蔭的幽谷”后,他暈倒在路邊……

紅色高棉將盧梭以來的暴力革命理論發(fā)揮到極致,他們妄圖在地上建立天國,結果再次重復歷史——帶來了人間地獄。不過紅色高棉青出于藍,“安卡勝過了列寧,超過了毛澤東”,終于將20世紀的“烏托邦”實驗推向了最高峰,在這場獻祭中,2萬越南裔全部死亡,43萬華裔死了21.5萬,1萬老撾裔死了4000,2萬泰裔死了8000,全國至少死了100多萬,而當時整個柬埔寨只有700多萬人。

伏爾泰早就預言:“教士與帝國一致的制度,是最可怕的制度?!笨膳碌闹贫扔謥碜阅睦铮吭趨悄钫婢巹〉摹懂愑?》里,毒梟羅司令曾經(jīng)振聾發(fā)聵地講:“什么是毒?那些懷著一種思想的人,讓千千萬萬的人為了這種思想去廝殺、流血,那才是毒!”

后來發(fā)生的事情

在國際社會以“互不干涉內政”為借口坐視紅色高棉踐踏人權,種族滅絕之時,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僅僅兩周,紅色高棉就兵敗如山倒。1979年以后的歷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上,絕大多數(shù)“事不關己”的成員國卻同仇敵愾地譴責越南侵柬,要求越南無條件撤軍,中國甚至不惜直接出兵越南為紅色高棉解圍。

越南當然有自己的如意算盤,目的并不單純。但是自己的僑胞被對方屠戮一空,以“志愿軍”為名義出兵也算不上師出無名。而且,在人間地獄里茍活了三年多的柬埔寨簡直視越南人為救星,越南軍隊受到的歡迎連他們自己都想象不到。去越南搬救兵的洪森也從來沒有被視為“柬奸”,相反一直平步青云做到了首相。

此后,柬埔寨內部“關系千萬重”而國際政治形勢波詭云譎,延宕了近十年,在紅色高棉的領導人或過世或垂垂老矣之時,審判紅色高棉的“特別法庭”才于2007年11月20日姍姍來遲。西諺有云:“遲到的正義,即非正義”,這曲廢墟上的鎮(zhèn)魂歌,果真能退散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的夢魘么?

柬埔寨的國家主權和柬埔寨人民的人權,是理所當然地“乾坤特重我頭輕”么?紅色高棉有大規(guī)模屠殺本國民眾和實施種族滅絕而不容另一國干涉的權利么?影片的最后以約翰?列儂的《想象》做結,但是——答案在風中飄。




                                                 2007-11-25,寫在紅色高棉特別法庭首次公開聽證之際

 4 ) 實驗破滅

這個電影資源不太好找,沒想到豆瓣里的討論和評論還不少,看來冷門電影并不冷。柬埔寨算是一個悲催的國家,被所謂主義選中成了一個烏托邦的暴力實驗品,700萬人口4年間被紅色高棉屠殺150萬以上,柬埔寨有吳哥窟,金邊也是佛教寺廟林立,怎么就成了一個大屠宰場,殺了自己國家這么多百姓,這哪里是政黨和主義,明明是魔鬼在地獄。電影其實拍的很含蓄,以幾名記著的旁觀和經(jīng)歷記錄紅色高棉的瘋狂屠戮,不了解歷史的人其實很難理解,這個電影拍的不是簡單的戰(zhàn)爭殘暴,他記錄的是主義的邪惡和天國夢的幻滅。45年過去了,這段歷史應該濃墨重筆的新拍一部記錄片,深刻的完整的把荒誕瘋狂殘酷的歷史記錄下來,希望未來1000年內人類都不要再犯這么低級愚蠢的錯誤。人類的社會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不一定是向上向前向好的,但是實驗和糾錯的成本太高了,不止是這700萬,還有十幾億甚至幾十億。

 5 ) 名場面

迪斯·普朗:悉尼,我常想起你,也常想起我家人。他們告訴我們說神已經(jīng)死了?,F(xiàn)在這個叫安卡的黨派,會為我們提供所有的需求。他宣稱安卡發(fā)現(xiàn)并宣布了一種新病毒的存在,一種記憶病種,被診斷為是過于懷念格命前的柬埔寨生活。他說,我們周圍都是敵人,敵人已經(jīng)打入我們內部,誰都不能信。我們必須像公牛一樣,除了對黨,不許對其他東西進行思考。除了安卡,不許對他物有愛。人們都在挨餓,但是我們不被允許種植食物,我們必須尊敬同志的子女,他們的心智被認為是沒被過去污染的。悉尼,安卡說那些在戰(zhàn)爭年代舒適生活、并不關心農民勞苦的人,必須坦白從寬,因為現(xiàn)在是元年,所有東西都得從新開始。我真的很害怕,悉尼,我必須假裝我不懂法語和英語,我不能有過去,悉尼?,F(xiàn)在是元年,以前什么事情都沒發(fā)生過。風仿佛都在訴說著害怕和憎恨,戰(zhàn)爭將愛都殺死了,悉尼。那些向安卡坦白的人都消失了,沒人敢問他們去哪了,在這里,只有沉默的人才能活下去。

 6 ) 赤禍

76年的柬埔寨,赤柬佔領了金邊以後,大開殺戒的故事。

我以前看過這部電影。唯一有印象的鏡頭是Pran一個人走過堆滿了人骨頭的田埂?,F(xiàn)在再看,似乎很有可能,將來還是這個鏡頭印象最深。

有些時候很懷疑自己的腦子,是有多麼的不靠譜,很多電影看過就忘,忘記的速度遠遠超過看的速度。有些片子,算是經(jīng)典,也不差,可是看第二遍好像也是一樣的。

其實也好,我一直這麼安慰鼓勵自己呢。記性不好,能忘記有些人和事,是幸運的。

但柬埔寨的人們卻不要忘記這歷史,有些傷痛,一次就足夠,有必要好好的記住。

 短評

被imagine煽到了!原來紅色高棉軍里竟是12、3歲的孩子,怪不得06年紀錄片里面他們還是那么年輕,我覺得幾乎整整一代的柬埔寨人都被戰(zhàn)爭毀了

7分鐘前
  • Doublebitch
  • 力薦

John Malkovich原來是有頭發(fā)的;吳漢完全是主角無爭議;imagine和band on the run各一首,導演很會找平衡啊~~~~~

10分鐘前
  • RIC
  • 推薦

如此題材的影片中植入廣告異常顯眼,戰(zhàn)場中時隱時現(xiàn)的可樂廣告牌,柬埔寨小兵拿著微型奔馳車牌問“美國人都開什么車啊”,令人無語。

15分鐘前
  • Nowaysis
  • 推薦

1973-1979,在柬埔寨,美國戰(zhàn)地記者視角。幾個歷史時間點:70年美國扶植的朗諾政府上臺,75年4月紅色高棉占領金邊統(tǒng)治全國、逆城市化,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影片也是選取這幾個重要節(jié)點推動劇情,以更為個人化角度,展示幾方勢力角逐更替的影響。厚重的歷史感,還原的社會場景慘狀宛如紀錄片一般使人如身臨其境,殘酷、危機和難以想象的殺戮,通過一部影片銘記一段歷史。

17分鐘前
  • 十一伏特
  • 力薦

只有替米國人干活的柬埔寨人才配逃出生天

21分鐘前
  • The 星星
  • 推薦

我原本以為兩位男主是編導用以反映歷史慘劇的虛構人物,沒想到是真人

22分鐘前
  • Chambord
  • 力薦

最后響起Imagine。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It isn't hard to do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And no religion too

27分鐘前
  • lenina
  • 推薦

波爾布特這孫子,屠殺所有戴眼鏡兒的,丫自己就帶眼鏡兒!

30分鐘前
  • 老劉兒
  • 力薦

在我的印象里,一個人的死亡盡管不等于所有人的死亡,而至少是那些和他相關聯(lián)的人的死亡。昨天你還看見他,今天沒了,你心中的一部分也就死了。所以,戰(zhàn)爭大于一切恐怖,讓死亡成為數(shù)字??赐甏似?,想起我還未出生的那些昨天,原來,死亡深埋在數(shù)字的后面,需要大量的挖掘、求證,才能完整呈現(xiàn)一個暴虐時代的全貌來。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被消失、被湮沒在歷史的深處。并且,有時還選擇性失憶。莫名地想起《阿房宮賦》,悄悄改了一個字:國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35分鐘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薦

那時候的美國真厲害,一邊在柬埔寨的土地上打仗,還一邊拍了一部宣傳柬美友誼萬歲的宣傳片。

37分鐘前
  • jianxiong
  • 很差

近景空空的時候對白不斷,電音和美聲多過東方元素,這種間離讓殺戮的恐懼滲透得更深更廣,男主與周圍人頻繁的肢體接觸尤其讓人動容。這才是真正的大片,有血有肉有魂。 top

40分鐘前
  • Nightwing
  • 力薦

參演的吳漢就是柬埔寨幸存者。他因出演此片,12年后被波爾布特的刺客暗殺了。這說明千萬別得罪領導啊,他下臺了照樣有辦法搞死你。

43分鐘前
  • 傻樂的貓
  • 力薦

意識形態(tài)之下的小國家無疑只是犧牲品。回頭想想,或許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冷戰(zhàn)之下的殺戮稀松平常。紅色高棉的丑惡和反人性不應該因為它打著社會主義的旗號而得到原諒。

48分鐘前
  • daangel
  • 力薦

對于冷戰(zhàn)后出生的人來說,和平似乎真的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那些曾經(jīng)為和平犧牲、吶喊、歡呼的人,都將和恐怖的罪行一起,被遺忘在歷史的灰塵里。I love Cambodia.【アゲ】

49分鐘前
  • 揚醬和祀夜
  • 推薦

我們該慶幸還是該警醒

51分鐘前
  • Jason Bourne
  • 推薦

萬里綿延的人骨

52分鐘前
  • 不如的我的
  • 推薦

觀影前,先去知乎搜了把赤柬。以前去過金邊的殺人場,已經(jīng)對赤柬的罪行有所了解,意外的是知乎里點贊最多的是一篇質疑赤柬罪行的回復。由于在柬看過不少故事,不能接受給赤柬的洗白,但死亡人數(shù)偏差大的確可疑。難得的是本片并未一味譴責赤柬,闡述了美國的錯誤轟炸才是根源。影片的歷史意義大于其質量

54分鐘前
  • Reynard
  • 推薦

關于紅色高棉,約翰·馬爾科維奇真年輕啊。

56分鐘前
  • 桃桃林林
  • 還行

從Imagine響起開始手發(fā)抖,被這個奇跡般的幸存者故事仁慈化的金色地獄依然讓人感覺噩夢近在眼前。Pran在聽到Vous avez une cigarette時轉瞬即逝的一絲猶豫完美演繹出冷汗的感覺。所有可怖之處,都是它偉大的地方。

1小時前
  • CharlesChou
  • 力薦

反映柬埔寨紅色高棉大屠殺事件,但影片并沒有片面渲染屠殺本身,也花了相當多的篇幅刻畫人物情感、還有對西方政府的譴責(注:本片由英美出品),在我看來,合格的大屠殺電影就是這樣的,視野廣闊,不避諱加害者以外人士的負面,而不是用虛偽的英雄主義,去掩蓋戰(zhàn)爭更丑陋的一面。

1小時前
  • [己注銷]
  • 力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