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地鐵里面,俯瞰這個機械流動的電梯,它運載著一批一批過往的乘客,跟我一樣,做著流水一樣的工作。
對于一個哥哥粉絲來說,毛舜筠最大的標簽是哥哥唯一承認過的前女友,他第一次求婚的女人。這場電影很催淚,華萊士的餐巾紙不太好擦。金魚在電影里面一直都是生命的象征。演員的演技很有張力,對于小眾群體的描繪其實對各個階層的人都很有感觸的。帶大一個自閉加中度智障的小孩,那是沒有辦法想象到的艱難困苦。跑步,唱K,師奶聚會,買菜,去公園玩……快樂來的太艱難了,像是皺紋太多幻化的。想到了《告別天堂》里面,方可寒得病,天楊說,誰都在還,用各人的方式方法。誰又比誰呢?那些我們不曾得到和不曾承受的東西,一直都有其他生命擔載。尼采也說過,英雄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質依然熱愛生活的人啊!這部片子的英文名是:Tomorrow is an another day.這是《飄》里面斯嘉麗的臺詞啊,我哥哥愛看的電影!真是不可思議的緣分呢~
前段時間,網絡上似乎刮起了一陣“那些年被驚艷過的90年代的港臺女明星”的懷舊大風,一大波舊照席卷而來,年輕時的她們簡直秒殺現在一大片所謂的當紅花旦??!
王祖賢、張曼玉、林青霞、劉嘉玲、關之琳、邱淑貞、朱茵、鐘楚紅、黎姿、周慧敏、李嘉欣......
擁有盛世美顏的她們簡直好看得讓人窒息!
等等,你們是不是都忘了還有她!
毛舜筠!
她的美,連當年的哥哥都忍不住心動!
emmmmmm......雖然她以前的畫風大部分都是這樣的:
《家有喜事》中騎摩托穿皮衣的男人婆無雙表姑媽、《花田喜事》中臉上印著紅色胎記的仗義母夜叉、《水滸笑傳》中堪稱史上最淫蕩的潘金蓮,大多都是些裝瘋賣傻、故意扮丑的角色......
然而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剛出道時的她,其實是走清純玉女風格的。
例如《鹿鼎記》里的沐劍屏、《紅樓夢》里的林黛玉......
曾經,她是“既能駕馭玉女,又能扮丑搞笑”的典型代表。
如今,她的風格漸漸轉變?yōu)槌墒於€(wěn)重,比如《老港正傳》里賢妻良母的陳秀英和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早熟》。
當然,更加少不了的是今年讓她奪得影后的《黃金花》。
黃金花
導演:陳大利
編?。宏惔罄?/p>
類型:劇情
主演:毛舜筠,凌文龍,呂良偉,劉美君,冼色麗
片長:95分鐘
毛舜筠飾演的黃金花有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兒子。
她的日常除了買菜煮飯做家務之外,就是無時無刻盯著隨時可能做出傻事的兒子。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聽起來是件多么悲慘的事。
但對于她來說卻是幸運的,因為她害怕的是待她離開以后,兒子再也沒人照顧。
生活已經很艱苦了。
然而她的丈夫偏偏在這種時候出軌!
其實她丈夫也不是第一次出軌了。
早在她還懷著孕的時候,丈夫已經背叛過她一次了。
所以對于她來說,只要丈夫正常交家用、正?;丶页燥?、正常抽時間出來照顧兒子,只要別表現的太出格,她都可以忍。
然而,她的丈夫不僅沒有正?;丶?,而且趁她不在家的時候,小三還明目張膽跑來她家!
這是在宣誓主權嗎?
這次她還真忍不了了。
第一步,她采取“一哭二鬧”的方式;
結果她公頭也不回地走了。
好吧這招似乎沒多大用。
第二步,她瞄準小三,準備直接拿水果刀懟了她.......
結果她的行跡被一幫師奶發(fā)現了。
所以她只能暫時收手。
當她正準備放下一切安心過日子的時候,小三卻跑到她面前跟她開杠!
這妖艷賤貨竟然如此大膽!
看我不收拾你!
她再次準備好水果刀蠢蠢欲動......
然而這一次卻被她兒子阻止了。
最后以母子倆抱頭痛哭結束了這一場錯誤的“殺戮”。
值得慶幸的是,她的丈夫也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錯誤,再次回歸家庭。
原本,根據“女性獨立自強”和“關注自閉癥人群”這樣的題材選擇,《黃金花》理應定位成一部潸然淚下的情感大片才對。
然而導演卻摻雜了鬼片、警匪片等的種種技法,再加上劇情中的黑色幽默和人物之間的趣味互動,為影片增添了一層奇幻懸疑和輕松亮麗的色彩。
毛舜筠的演技不用說,她將黃金花這個經歷婚姻破裂、生活壓力后仍然選擇勇敢面對無畏前行的堅強女性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而飾演她兒子的凌文龍,也是本片的亮點之一。
他在片中沒有臺詞,只有肢體動作,無論是跑步時的跺腳、控制不住的亂叫、還是發(fā)病時狠命地拍打自己,可以說是渾然天成,毫無刻意表演的痕跡。
這樣的爆發(fā)力和掌控力讓觀眾一度以為他本身就是自閉癥患者......
《信息時報》曾給予評價:
《黃金花》在劇作上不算非常成熟,但當中顯示的質樸真誠以及人文關懷,足以讓《黃金花》展現質感。
《南方都市報》也曾這樣評價:
從客觀上來講,《黃金花》的短板也很明顯。復仇狂想和現實之間的反復跳轉,因為單薄的細節(jié)和單調的情節(jié),多少造成了影片的分裂;故事的內核多少還是俗套的,而且格局有限;導演第一次的執(zhí)導也沒有避免生澀的手法和稍顯稚嫩的表達 。
導演陳大利是個新人, 這部處女作《黃金花》,他用了5年的時間去修整。
對于電影的名字,他說道:
我覺得黃金花三個字非常燦爛,這個女人很偉大。寫這個家庭的時候,我想把一個正能量的價值賦予給他們,給他們一個祝福。
同樣,這部電影的英文名翻譯為 :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印自《飄》里女主郝思嘉的一句話,理解為明天會更好。
影片中的他們雖然過得很苦,但同時也無比向往美好。
當黃金花還在為自己的艱難處境感到悔恨和煩惱的時候,她不曾想過平時看起來沒心沒肺的師奶也曾經歷過一段喪夫的黑暗時期;
當她以為兒子就只能這樣下去的時候,其實兒子什么都懂,只是不能用正確的方式表達。
艱難的日子被層層剝離,人性中的美好瞬間被挖掘出來的時候,顯得閃閃發(fā)亮。
生活很苦,別忘了加點糖。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關于自閉癥兒童的電影叫《海洋天堂》,是父親和兒子的故事,當時的我哭出了一片汪洋大海。最近,老師又推薦了一部電影《黃金花》,著重講母親和自閉癥兒子的故事。母親叫黃金花,父親搞外遇,暫時離開了家,母親一個人很艱苦的帶孩子,但是她又不甘心丈夫一個人逍遙自在,一心想殺了小三,每天做著精密的殺人計劃。這一切都被患有自閉癥的兒子看在眼里,她以為兒子不懂,其實兒子是懂的,只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出來。最后,在母親準備實施計劃的時候兒子用畫將內心的想法表達了出來,母親了解到兒子的心意,也不愿他變成殺人犯的兒子,更不知道如果事情暴露,兒子該怎么辦,所以她放棄了。而最終,父親在離開家的這段時間里,一直在回憶他和兒子的往事,感受到他對兒子的愛,意識到不只是他一個人過的很艱難,其實妻子比他更艱難,所以他也回心轉意,回家了。影片的結局是完美幸福的,一家三口過著幸福的生活,這也是每個家庭想達到的一個目標。
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在一起,每個人都健康快樂,對父母來說,不求兒女有多大的建樹,只求平安。
從影片中母親的角度來說,這是當代大多數母親的形象,不僅要掙錢,下班后還要照顧家庭,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沒有什么事是理所應當的,沒有誰規(guī)定這些事必須要女性來做。但是一代代人似乎都是這么過來的,女性雖然有了話語權,終究還是避免不了打理家里瑣碎的雜事。對黃金花來說,雪上加霜的是兒子一直需要人照顧,丈夫拋棄家庭,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來扛起整個家庭。所有的煩惱沒有人可以傾訴,還要經受鄰居的閑言碎語,所有的這些他都挺過來了,熬過風雨便是彩虹。
這部影片應該是雙向救贖的故事,母親沒有放棄兒子,兒子讓母親放下了恩怨,最終皆大歡喜。倘若其中有一個人選擇放棄,結局將完全不同。如果母親在兒子小的時候就放棄了他,她們的生活將會發(fā)生怎樣的改變呢?如果兒子真的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對父母都沒有感情,那么會釀成怎樣的悲劇呢?
《黃金花》告訴我們,自閉癥兒童是需要關愛的,他們能感知到外部世界,只是走不出來,但是能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作為父母需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少一點責備,多一點耐心,終有回報。因為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生命里綻放的黃金花。
《黃金花》妙在假借”打小三“的故事,探討了我們和痛苦的關系。
畢竟凝望深淵,深淵亦如是。
正在想,是哪位導演如此強勁,竟然發(fā)現是為編劇出身的導演陳大利,而且是《葉問》《西游記之大鬧天宮》這種片子的編劇……又或者也許他只是把最好的本子留給了自己了吧(大誤)。
貧富差距、老齡化、醫(yī)療資源緊張……面對層出不窮的城市病,走過80、90年代輝煌的刀光劍影,香港電影開始盛產“邊緣小人物”劇情片。讓人印象深刻的并不在少數,近幾年更是出產頻繁,《一念無明》《幸運是我》《踏血尋梅》,在香港的院線上,幾乎都叫好又叫座。
記得在《一念無明》的首映上,黃進自己也承認,在電影中他沒有給出解決方案,這樣收尾可能會讓觀眾不買單。這在電影里是很致命的,只是說”我們繼續(xù)一起走下去,走一步是一步吧“,顯得非常消極。對于期待故事的觀眾來說,也是難有啟發(fā)的。或許是黃進還年輕,并沒有能思考得透這個社會問題,又或者在思路上,他也原本只想達到這樣一個完成度。
當然,我自己是非常看好《一念無明》的導演黃進的(他本人很帥氣),但對比起來,《黃金花》確實讓人驚喜。緊張的配樂、兇殺的元素都讓我驚喜地發(fā)現,原來邊緣人的故事,除了賣慘之外,可能性還非常豐富。
港漂多年,不知道內地的觀眾看“港式悲劇”能有幾成的感同身受,畢竟這些所謂”正港味“的故事遠不如古惑仔、警匪片刺激。無論是《幸運是我》,還是《一念無名》,再慘的境遇,主角仍然有房住、有工作可以養(yǎng)家。如果硬要渲染香港的底層過得比內地慘,那也只能說是強裝外賓。于是,《黃金花》的切入點選得非常聰明,不過度渲染無用的慘來”共情“,而是講了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打小三“故事。我也相信,這樣一個故事,在內地的票房不會不賣座。
簡單說說這個故事,毛舜筠扮演的黃金花是故事的女主角,她和出軌成性的丈夫生養(yǎng)了一個弱智加自閉的兒子光仔,而后全家的生計都靠丈夫在外做駕考教練的薪水過活。而故事便落腳在丈夫和駕考學生”丹鳳眼“發(fā)生了婚外情,穿幫后一走了之的時間上……家庭被拆散,只能和兒子相依為命,黃金花在絕望的谷底,壓抑交織著怨恨,她打算向第三者復仇,以此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她花了大錢,聯(lián)系搭乘走私的船只,制造不在場證據,計劃自己捅死那個破壞她家庭的狐貍精。
說是打小三,實則第三者插足只是速度激發(fā)起黃金花女士常年對生活的痛苦感受。她坐在崩潰的懸崖邊上已久,不知道應該怎么離開。
婚外情解剖了黃金花的痛苦——跟蹤、并排期狐貍精的時間表,過關去深圳再返回香港,她的復仇之路步步為營,持刀已經走到了小三家門口,然而卻發(fā)現憤怒和仇恨并無法解決復雜的人生。——她發(fā)現精心設計的復仇計劃,竟沒有考慮到被電梯的閉路電視拍下的可能,最終只好放棄,接而小三的一次面對面挑釁讓她再度燃點報仇之火。這一段常常使用搞笑的方式來拍攝,也提醒我們并不是正戲內容,從中我們真正可以窺探到的是她的生活——丈夫的出軌讓她抬不起頭,兒子的不受控制讓她不斷向人道歉、必須帶著兒子的特殊狀況,導致她尋找兼職養(yǎng)家舉步維艱。
痛苦是黃金花的核心情緒。在本片中,兒子和家庭是她的痛苦之所在。她也說過,如果不是為了兒子,早就會離開這個家了。我覺得電影的核心就是在討論這樣一個話題:深處絕望,如何與痛苦和解。
對于生活的絕望,低級的快樂雖然奢侈卻毫無意義。我們往往不知道快樂是為何,這種情緒只會讓人陷入迷茫。比如沉溺在男女之樂的”丹鳳眼“,和逃避責任后片刻歡愉的丈夫,在快樂中他們迷失;黃金花也是,想象復仇的快樂,讓她失去理智,只想用殺人的方式解決問題。
而逃離痛苦的唯一方法是理解。代表著黃金花痛苦的光仔,在最后拯救了她。站在痛苦中思考痛苦,承受生活的輕和重,這是一種生活的常態(tài)。就像光仔一樣,黃金花創(chuàng)造了他,而他也許并不會和你有完整的表述和對話,但它窺視著你,滲透在你的生活中。甚至,在所有的情緒中,你花了最多的時間去和它相處,凝望深淵,時間久了,你成為了痛苦本身,痛苦亦能理解你。
最后一幕光仔在即將出發(fā)砍死小三的母親面前大哭大鬧,便是最好的解釋。他完全可以感受到母親所想,盡管他沒有太多理解的智力。黃金花的痛苦瓦解了,她和生活的困境握手言和,于是她便能夠繼續(xù)共存下去。
不要逃避痛苦,你創(chuàng)造了它。唯有思考它才不會成為它。
它是你的猛虎,亦可以是你的玫瑰。
個人影評:1.打破了我一貫最多只打四顆星的慣例,實在太貼近生活的一部文藝片!一部好的文藝片一定要有好的臺詞,準確的藝術效果,和貼合時宜的配樂!2.一部看的沒那么累,又十分苦的電影!每個鏡頭感十足,不用過多揣測就可以感受到鏡頭的傾訴,而不需要仔細反復閱讀場景,所以輕松;但生活的樣子又是那么活靈活現,生活的殘酷有那么真實,每一個人都在苦中尋樂!3.一部歌頌母親偉大的電影!一個老大那么不出息 依然欣欣然接受,并且不放棄要老二的母親;一個想在年輕時給孩子打好經濟基礎卻最后都沒要上孩子的未遂母親;一個生下自閉癥加中度智障孩子的母親;一群互相嫉妒,無所事事,卻互相關懷的母親們!她們雖然不工作,但她們活的都比男人累!4.男人就是累了就要逃,逃了就去玩,玩的又不開心,最后滿肚子愧疚回歸的孩子!但愧疚是對孩子,是對媳婦兒的不理解,而不是對媳婦兒的那份已經消失的愛!5.只要是親生的孩子,不管他是什么樣子,哪怕他是傻子,他對你的一個微笑,都會令你倍感幸福!6.就算是個傻子,他也知道父母之間到底發(fā)生著什么,只是他不說!當你心中有惡,他會感受到你心中的惡魔;當你每天有樂,他會感受到你心中的佛陀!所以,請讓你情緒好一點,你的孩子就會幸福一些!7.母親最開心的是孩子健健康康,最難過的是一走了之,不能照顧孩子!所以,請孩子們對母親好一點,因為你們就是每一個母親的全部,你沒有,她們將一無所有!
整部片子看下來就像是在走鋼絲,不要掉下來……差點掉下來……不能掉下來……,最終幸運地沒掉下來,好不容易挺過來。毛舜筠一個人艱難地撐起來整個片子的觀感,原本感覺是3+1的結構(黃金花、老公、兒子+丹鳳眼)愣是演成了1+3。劇情上來說感覺像是在學作文,硬硬地給了一個交代,好在是也算給了一個相對正向的結局。所以給三顆星,一顆星給毛舜筠,兩顆星給那三個,導演和編劇暫就不給星了。。。。。
沒有亮點的打自閉癥情感牌的故事,母親含辛茹苦,父親中間“叛變”,但終究是愛兒子的,自覺回歸家庭。劇情穿插母親精心設計殺小三過程的情節(jié),故事內核是感人的,可能主要來自于我們對自閉癥家庭生活的天然想象,而不是電影本身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以看得過程覺得很寡淡。
每個人活著就像煉獄,就看你放不放過你自己了。終歸是兒子救贖了母親挽回了家庭。導演詳略處理不當,中間一段兇殺幻想把節(jié)奏帶偏了,整部片子幾乎就是靠幾位演員撐場。這幾年香港越發(fā)的走向低成本人文題材,以前的香港好萊塢商業(yè)氣息漸行漸遠了。這種關懷人性的現實主義題材不應該低于三星。7.1
中國電影還是得看香港
呂良偉,看看人家田壯壯,都是教練,人家就不出軌!
9.4/10 最愛男主原型的家俊弟弟在映後談時於戲院走來走去, 搶去我最愛偶像毛毛姐的風頭.....毛姐離我只有 3000MM.....我竟不敢說出我愛了她30年....
對于香港的溫情的小品,我向來沒有任何的抵抗力。即使全片從頭到尾,也都只有演員的演技這一個看點。
沒像其他人看出《一念無明》感,倒是和國內的《別離》異曲同工??嗝鼖寢?自閉癥智力障礙兒子的設定的確考驗演技,也是本片亮點。但劇情沒頭沒尾,每場戲之間很割裂,好戲連不成好片。殺人策劃漏洞滿滿,沒膽弄成《維多利亞一號》,只能強行治愈,強行浪子回頭。兩星半。PS兒子總讓我出戲到董子健
影片確實結尾處理得不太好,三觀太正煽情用力過猛,但前面大部分我看得都十分過癮,用略帶夸張的戲謔展現出一個自閉癥母親的復雜處境。毛姐真人實在太美了。
mo姐得單獨加分 這部戲除了她的表演也是沒什么好了 所有東西都流于表面 最后呂良偉的回歸更是可笑 男主過于吵了 不禁想起海洋天堂的文章 的確是比這個好的…導演還是先做一個好編劇再來拍戲吧
劇情其實有點普通,而且還有些俗套,像最后的轉折點太過德拉瑪。但勝在演員演技不錯成就了整部電影,尤其是光仔當然還有媽媽,希望他們能得獎。中間突然變調,有點出乎意料,蠻大膽創(chuàng)新的,但我沒有很喜歡,反而覺得有點突兀。如果可以繼續(xù)淡淡的,慢慢的,細心的去訴說這對母子的關系,我覺得會更棒。
我也只是需要借一部電影好好哭一場。 哀傷通通帶走 管風里是誰
隔壁也在說父母要求子女的不多,只要平安健康幸福。人生惟有苦難的泥土里才能開出黃金花。
男主很不錯??!旁邊的觀眾還問我他是不是真的智障……果然是話劇團出來的,演技可以說比呂良偉還好了
是喜歡的題材,香港市民的細碎生活,特殊母子的平凡日常。從老年癡呆到躁郁到自閉,近年都有港產片在關注,很好。雖說難敵《幸運是我》,畢竟仍被指斥凌亂粗淺,但仍看得津津有味。劉美君呂良偉江欣燕等老港都贊。凌文龍的發(fā)揮空間比毛舜筠大,難怪雙提名,但Mo姐拿金像影后,綽綽有余了。我押她。三星半。
毛姐你好嘢!你的“開封有個母夜叉”和刀削腿毛是現在想起還會笑的童年經典笑點哈哈哈~黃金蝦哈哈哈~為人父母,想到就心酸。20180412@佛山CGV見面場
一部靠卡司(無可爭議的毛姐)撐起來的項目,不過比起【幸運是我】劇力弱了,好在片長控制得當,不啰嗦。PS毛毛姐和Prudence合唱小鳳姐首本名曲,這倒是新鮮,哈。
虐心,壓抑,太過難受。毛毛姐演技真摯自然,平靜克制苦忍下不失爆發(fā)力。凌文龍的演繹爐火純青,鄭欣宜的客串算是彩蛋嗎?時隔十多年再度看回咱們大廣東的冼色麗演戲,姐姐真的好美好sexy!不過和呂良偉的交歡實在看得人不甚愉快。部分橋段處理手法幼稚,居然找來了“小毛舜筠”談善言演年輕版黃金花。
無甚亮點,沒想到一個新人導演的作品竟如此老氣橫秋,價值觀陳舊,類型也十分雜糅跳脫,而且那些閃回片段的設計都太難看了。MoMo和凌文龍演得都不錯。吹啊吹讓這風吹,Tomorrow is another day,也許總有一天,我們會學會跟自己妥協(xié),同生活和解。
非常感人 幾番落淚 最戳心的臺詞是 “我不恨你搶走我老公 我恨你搶我仔的爸爸” 毛舜筠和新人凌文龍都演得真好!
2.5 低配「一念無明」,新人導演的各色學生腔,不過毛舜筠和凌文龍的表演的確是蠻有內容的。所以就算導演編劇問題琳瑯滿目:戲與戲割裂,家庭危機、底層/自閉關懷和親情東扯西扯,還是能沉住看下來,至少每單場戲的內部靠優(yōu)質的表演有了完成度。另外,認真拍、有社會責任感的華語片,還是不至于甩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