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十九大召開之際,金磚五國的五位導演以時間去哪兒了為題寫了一篇命題作文。
巴西、俄羅斯、南非、印度、中國——五段截然不同,看上去都在傳遞著時間觀與對生命之感受的故事。
第一部是來自巴西的導演沃爾特·塞勒斯的短片《顫抖的大地》,他大概也是我們在其它四國里最熟悉的導演。他拍攝的《中央車站》獲得了1998年第48屆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而該作品的獲獎也標志著巴西電影進入了“新電影十年”。沃爾特·塞勒斯是當之無愧的旗手。有人曾說,整個巴西“新電影十年”作品的文化基調(diào)就是—“一個男孩,要尋找他的父親,一個女人要尋找他的皈依,一個國家,要尋找他的根?!焙汀对骄€》、《中央車站》、《異國他鄉(xiāng)》如出一轍的是這部短片里父親依舊是缺位的。就像導演一直強調(diào)的“巴西像一個被父親遺棄的民族?!睉撝纹鸺彝ド畹膹娪辛Φ哪行猿尸F(xiàn)出缺席的狀態(tài),是社會的傷疤,孩子心靈的傷痛,是影響巴西社會穩(wěn)定的不確定因素,造成社會問題的根源。
為了更彰顯巴西社會的這一狀態(tài)導演拍攝了一個家園遭受泥石流人們變成難民的故事。故事中的核心家庭中的父親在災難中失蹤了,孩子尋找父親,作為母親的老師有了新的追求者。顯然,對于沃爾特·塞勒斯來說這是一個毫無新意的故事。直白得像國師張藝謀得作品,恨不能把自己的文化掰開了呈現(xiàn)給世界。所謂的意象化表達到這種程度也是無趣了,當然國師沃爾特·塞勒斯的視聽手法也是和國師張藝謀一樣過硬的。畢竟我們還能記住夜晚床上一家三口緊靠著的腳丫體現(xiàn)出的濃濃親情還能記住靜態(tài)的觸目驚心的災難畫面呈現(xiàn)的經(jīng)受泥石流的巴西村落樣貌。
如果說第一部片子里巴西的樣子是黃色的泥石流,那么第二部片子里所呈現(xiàn)的俄羅斯則是銀裝素裹的冰雪王國。俄羅斯導演阿歷斯基·費朵奇科所創(chuàng)作的《呼吸》無疑是五部里最有創(chuàng)意的。一對夫婦長期生活在冰天雪地,本可以是美好的二人世界卻被日漸頹廢的丈夫破壞,丈夫酗酒、燒妻子的衣服、婚戒、辱罵妻子畜生還懷疑妻子出軌。丈夫在一次追打妻子的過程中發(fā)生意外,妻子用手風琴接住丈夫的氣管并不斷拉動手風琴來幫丈夫呼吸。諷刺的是幫他續(xù)命的手風琴正是他懷疑妻子出軌的證據(jù)。片尾妻子和丈夫的對話可以說是整部長篇最為精妙的一筆了?!拔疫€可以活多久?”“從現(xiàn)在開始,我就是你的時間?!边@部作品的影像風格也是我最為喜歡的,很有昆汀的《八惡人》的味道。血腥殘暴的畫面也讓我們真正見識了戰(zhàn)斗民族。
印度導演馬德哈爾·班達卡拍攝的《孟買迷霧》是五部片子里最為平庸保守的。講述了失去與家人共處時間的老人與乞丐男孩的往年交。兩個孤獨的人在時光中溫暖了彼此,走的是溫情路線,故事是打動人的但也過于平整標準。片中出現(xiàn)了代表時間變化的藍牙打電話、智能手機、留聲機、電視機,標準的八股文。最后老人給家人的遺書里還要點明“城市給了你們很多,卻獨給不了你時間。”
來自南非的短片則是一部非常有人類學視角的科幻片。《重生》里的未來女孩逃離了死氣沉沉的未來世界穿越回到了欣欣向榮的地球原始部落。但很可惜短片未來科幻的部分比較多對我而言更有趣味性的原始部落部分篇幅極短。而本片的科幻制作也是我看過的科幻里最為粗糙簡陋的,1902年梅里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都更有科幻感,咱南非導演這樣拍科幻片,還是非常有勇氣的。
咱們有農(nóng)業(yè)背景賈樟柯導演,總是能輕而易舉的呈現(xiàn)我國最廣大卻最在主流語境下失語的中國人的生存境況?!斗甏骸分v的是在景區(qū)以扮古裝為生的中年夫婦趕上二胎政策迎來第二春的故事。人物生活環(huán)境的設定便利了賈導演呈現(xiàn)中國歷史與現(xiàn)代元素。從《山河故人》起賈導就開始嘗試用鏡頭語言來表達不同時代,這一次不同時代調(diào)性的展現(xiàn)能力是優(yōu)于過去的。只是,總能把握住中國脈搏的賈樟柯這次故事的內(nèi)核顯然是為了響應黨的號召以展現(xiàn)其榮光。倆字,別扭。
總體來說整部長片沒有什么藝術上的閃光點,作為一部特殊時期上映的金磚五國電影很好的向我們展現(xiàn)了五國的風土人情。讓我們更好的把傳統(tǒng)印象植根于腦海中,算得上是一部值得觀看但不值得細細品味的電影。
參加的10月14日的大象組織的電影,百城點映的影迷應該都是沖著科長去的,觀影后還看了兩分鐘賈導錄得彩蛋,影迷交流部分大家的評價基本一致,大部分喜歡中國,俄羅斯和印度部分
導演賈樟柯,熱愛家鄉(xiāng)的賈導這次依然選擇了山西作為故事的背景,但是這次更多像為家鄉(xiāng)宣傳,或者說為平遙古城宣傳。
《逢春》是對生活中新希望的表達,中國二胎開放,年近不惑的夫妻想要再生一胎來彌補年輕時候的遺憾,這個遺憾具體是怎么造成的,短片沒有詳細解釋,但結合片中提到政策開放夫妻倆才動了生二胎的念頭這個背景來看,也能猜出個八九。
依然是賈島一貫的片子風格,唯一略感遺憾的是,也許是為了表達《時間》這個主題,短片中的臺詞部分多次涉及到”時間“,直接用”時間“來講述”時間“,就好像是中學時期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命題作文,為了表現(xiàn)切中了主題,就用主題詞來吸引老師的目光,尤其是高考時的時候,一定得記得多次重復這個主題詞,否則那么快的閱卷速度,閱卷老師看不到怎么辦,以為文章跑題,判了低分可不成。
印度導演馬德哈爾·班達卡拍攝,66年生人的導演比科長還大四歲,可能因為都是亞洲國家,印度的選材也是家庭情感,導演沒有過多的筆墨去描寫黑暗,而是大篇幅的表現(xiàn)快樂,整個觀影過程中,只有印度部分是真的輕松愉悅的。另外,導演沒有大段的用印度歌舞在短片中。
導演用老人老去表現(xiàn)時間的逝去,老人晚年生活失去重心,發(fā)呆成為常態(tài),直到小男孩查理的出現(xiàn),老人感到又有了價值,以至于孫子以為爺爺有了第二春。
其實影片敘事還是有瑕疵的,故事也不嚴密,比如,偶遇的小男孩成為爺爺最擔心記掛的人而不是自己的親外孫?小男孩自力更生多年都沒問題,偏偏遇到老人之后就出了意外?老人的病太意外,感覺是為了煽情而強湊的,但是這些都瑕不掩瑜,老人的笑容和小男孩查理的童真才是最打動人的,看到熒幕上老人開懷大笑,自己也會不由自主的嘴角上揚。
知名導演阿歷斯基·費朵奇科拍攝,有紀錄片拍攝經(jīng)歷的導演,給我們奉獻了最美的鏡頭,萬里冰封,樹木晶瑩璀璨,千里廣袤的大地組合在一起在鏡頭的表現(xiàn)下美的窒息,導演沒有過度渲染情感,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都冷靜,開頭大幅的冰川冰河組成的美景會讓人產(chǎn)生一種時間靜止的感覺,而千回百轉卻情境之中的結局也呼應了這種感覺,我就是你的時間,相互靜止。
故事以懷疑開始,丈夫懷疑妻子跟司機有染,甚至會動手打妻子,而在兩人追逐的過程中,意外發(fā)生,丈夫病發(fā),不能呼吸,在耗盡了氧氣瓶中的氧氣之后,妻子大膽的切開丈夫喉嚨,用手風琴為丈夫輸送空氣,而這把手風琴恰恰是司機送給女主的,由懷疑導致的病,卻又用這顆懷疑的種子,這個導火索續(xù)了命,諷刺意味一目了然。
不愧是著名導演,鏡頭成熟,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故事依然起承轉合樣樣不少,意料之外的事故,情境之中的結局。妻子陪著丈夫,妻子就是丈夫活著的時間。
導演是享譽世界的沃爾特·塞勒斯,這次的選材跟他的成名作《中央車站》一樣,都是溫情題材,而且選自巴西的真實事件,導演沒有把焦點放在表現(xiàn)災難發(fā)生時不可阻擋的破壞性,而是緩緩向我們展示災后那些滿目瘡痍的房屋樹木,那些曾經(jīng)滿是歡聲笑語的地方都已面目全非,導演也沒有刻意用鏡頭表現(xiàn)死亡,而我們卻能在小男孩次次渴望尋找爸爸的目光中感受到死亡造成的創(chuàng)痛。
巴西部分是五部短片最先放映的,短片剛展露了溫情一家人的照片幾秒之后就開始了地震,經(jīng)歷過5·12大地震,都還記得,當房屋毫無征兆的搖晃起來的那種內(nèi)心恐懼,更何況是在黑夜,所以這段我會自我代入地震的恐懼感。
導演沒有將重心放在地震的表達,反而花了大量鏡頭來表現(xiàn)災后重建時災民的生活情境,這也是現(xiàn)實的,幾萬災民的生活突然中斷,災后重建是個不小的壓力。
短片中小男孩的傷心絕望并沒有用眼淚來表達,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那種大痛。導演的鏡頭客觀冷靜,卻讓觀眾感受到悲切無助。
南非的新銳導演賈梅爾·奎比卡,把時間表現(xiàn)的科技大膽同時還帶有一點宗教信仰。以輪回來警示當代人。導演大膽營造了一個未來世界,沒有植物,沒有陽光,一切都是機械的運行著,直到女主偶然拿到了一個手表,想要探索這一切,解開一切秘密。導演的故事外殼很不錯,但是,畫面感不太好,高科技場景營造的不太好,后面重生的畫面也略顯簡單匆忙。
暗黑的世界,一切都是流水線般作業(yè),麻木的人,沒有思想,一道道安檢,監(jiān)視著這群沒有靈魂的人。直到偶然碰到的手表,偶然看到的之前世界的樣子,觸動女主內(nèi)心的靈魂,探索開始,尋找時間的旅程開始,對抗也就開始。
最后用來重生的小地球不知道導演的用意是來表現(xiàn)現(xiàn)在地球的破敗還是道具不用心,重生的整個場景開起來并沒有多少高科技含量,反而顯得很粗糙。重生世界的畫面與這端世界的消亡對比其實還可以表現(xiàn)得更有沖擊力。
“時間去哪兒了”一個開放式深邃的命題,放到金磚五國的導演們手中,以不同類型、內(nèi)涵的短篇,色彩、特點鮮明地呈現(xiàn)出來。男孩也許永遠也找不到自己的父親;男人的生命全靠女人開合手風琴來維持;老年生活多彩起來時間輪轉飛快;舊日美好時光逢春倒流;每一次重生都是靠自己破除枷鎖。人類終究是渺小的,時間和生命都是那么的不可控,但在歲月的鐫刻下,我們的生活形成一塊情感的調(diào)色板。它可以鮮艷跳躍、濃重幽暗、清澈透明……,它從來不止一種色彩。
6.4,數(shù)字運算,9分分配給5個短片,每部滿分1.8按喜惡順序,分別為俄羅斯、南非、中國、印度和巴西,共計得分5.4,加1分給主題策劃。沃爾特的最強扭主題;印度故事太乏味;賈樟柯生硬扯成政策和時局宣傳片,但還算暖心;南非將主題宏大了,有擴展成長片的賣相如第九區(qū);俄羅斯最有意外驚喜感,且呈現(xiàn)凜冬的過癮“動靜”。
有幸提前觀看了金磚五國合拍影片《時間去哪兒了》,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是五國導演首次合作拍攝同一影片。影片包括五個短片:《顫抖的大地》(巴西)、《呼吸》(俄羅斯)、《孟買謎霧》(印度)、《重生》(南非)、《逢春》(中國)。 《顫抖的大地》講述了小鎮(zhèn)被泥石流沖毀并重建的故事。影片中,一位父親在災難中失蹤,兒子堅信父親沒有死亡,并始終等待著父親的歸來。導演用靜止圖片來刻畫災區(qū)的斷壁殘垣,掙扎的牛馬、卷起的轎車、坍塌的房租、倒下的樹干……災難破壞的瞬間長時間定格于畫面中,正如失去家園、流離失所的人們一直遭受著戕害一樣?!逗粑穭t是講述了一對夫妻藏居在深山中,妻子很少在家,因此疑心的丈夫以為妻子與鐵路駕駛員有染,心由生恨,開始破壞掉妻子的衣物。丈夫在一次追打妻子的過程中不慎跌倒,傷情嚴重,呼吸困難。在大雪封山、銀裝素裹的偏遠山林,妻子無法向外界求助,只能將丈夫的氣管外接到手風琴出風口處,通過拉動手風琴來幫助丈夫呼吸。面對丈夫的疑問:“我還有多長時間(能存活)?”妻子回答道:“從此,我便是你的時間。”相較而言,這部《呼吸》是幾部短篇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它的創(chuàng)意、攝影、剪輯、構圖無疑都是完美的。最后的手風琴,原本是鐵道駕駛員送給女主練習的樂器,同時也是丈夫猜疑女主出軌的證據(jù),最終卻成為了維持丈夫生命延續(xù)的轉接。在粗澀古怪的琴聲與艱難困阻的呼吸聲中,我們感受到愛情的寬容與猜忌,生命的脆弱與頑強,人性的救贖與罪惡等多織的復雜情感?!睹腺I迷霧》講述了一位退休老人錢多面對著家人的隔閡與疏遠,無所消遣,窮極無聊。在一次外出散步過程中,遇到了無父無母的孩童查理,自此二人便如影隨形,發(fā)展為一老一少的“忘年交”。查理生日的當晚突然發(fā)生了意外,自此失去了蹤跡,錢多在多次尋找無果后留下遺囑也隨之死去。這部電影的“時間”主題表現(xiàn)的不是特別強烈,錢多的死亡也無明顯的行動邏輯。配樂和剪輯還算不錯?!吨厣分v述了生活在未來世界的女主,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人類生活的照片,心存向往,于是冒著生命危險逃脫現(xiàn)實的束縛,并穿越回了人類生活的年代。這是一部未來主義色彩的科幻片,片中古老破舊的手表重復出現(xiàn),是一種隱含的時間隱喻。最終停止的指針重新走動,女主也成功穿越回人類,未來時間與現(xiàn)實時間合茬。最后一部影片是賈樟柯導演的《逢春》,講述了在山西平遙景區(qū)內(nèi),夫妻二人是娛樂表演項目的底層演員,因為二胎政策的放開,二人考慮是否再生一兒子。一方面,二人年齡已近四十,經(jīng)濟能力又相對薄弱,二胎計劃帶來了很多困難和疑慮;另一方面,(從二人對話可以得知)二人在多年前的春分時節(jié),因為違反了計劃生育的規(guī)定意外懷孕,被強制將孩子“打掉”了。出于后者,原本反對二胎的丈夫同意了妻子的要求,并決心補償對妻子的虧欠。時間在影片中也就有了兩層涵義:女主趙濤對于過去事件的創(chuàng)傷性回憶(春分)和逝去情感的惋惜、追憶。總體來說,賈導的這部短篇中規(guī)中矩,二胎政策的外衣下是現(xiàn)代社會情感淡化的內(nèi)核。趙濤和梁景東的表演給影片加分。
巴西:★★★☆ 這該死的泥土怎么也洗不掉 俄羅斯:★★☆ 印度:★ 南非:★★★ 中國:★☆ 生,生,生,生個屁
大家都敷衍了事的時候,還有老毛子挺著
真藝術電影,一個故事也不喜歡,賈樟柯拍了個二胎宣傳片。
五段式,只喜歡俄羅斯那個故事,cult味道濃濃,其余幾位名導就是習作作品,賈科長和塞勒斯都顯得比較中庸,南非那個最無趣,印度那個其實還行
命題作文的尬??崎L為了拍武俠好用力。南非科幻來拍長篇絕對可以有。熊族人民用手風琴做呼吸器非常俄羅斯
讓五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導演拍命題作文,就如同貧困山區(qū)的孩子上臺表演煽情戲碼是一個道理。沒有所謂的“參差不齊”,每一部都很差勁。
趙濤的表演總給我一種“勤勞勇敢的中國人 意氣風發(fā)走進新時代“的感覺。
大象點映真是一次糟糕的體驗,大家是來看電影的不是來看召集人的個人秀。另外觀影過程中架著攝像機一直拍觀眾的傻逼,不管你是哪個媒體誰叫來的,楊德昌都與你同在。而對于電影,沒有什么比五個人共寫一篇命題作文更尷尬的了。
時間去哪兒了?都浪費在看賈科長的電影了。
俄國和南非兩段不錯,尤其南非那段還來了個[第九區(qū)]流的低成本末日科幻。其他的…印度那個聲音太差,而且實在太政宣片了。塞勒斯作為名導拍得這么冗長拖沓實在是不太能接受??崎L那段,空間設計是[世界]的梗,算是一流,不過趙濤的謎之微笑實在是跟劇情一樣尷尬。一部政宣集錦片做成這樣也算是到頭了
時間是愛,是重生,是“相對論”,是揭示....第一梯隊是最扣題的俄羅斯和最具想象力的南非;中間的是內(nèi)核打動人心,看了“感覺好”的印度;太用力的中國和巴西墊底。但至少每一部都算勉強扣題+抓住國家特質(zhì)了,期待未來還會有這樣的企劃。P.S. 賈樟柯的這部感覺是拍《營生》之外一起趕出來的?
比想象得好,原本以為更主旋律一些,沒想到是一些還有點腦洞的影片。5部影片,3個國家的導演不約而同地都把視線對準了孩子(有的是主角、有的是配角、老賈是“未出生”)另兩部突出女性視角。最喜歡手風琴的,非常魔性也有點解氣,密閉小空間下的神經(jīng)質(zhì)故事。最無聊的是《重生》,一點點小小的科幻思維,但呈現(xiàn)得太粗糙了,調(diào)色布景都不太行,明顯沒錢而且不會藏拙。賈樟柯那個簡直就是《營生》啊(先看的后者,更喜歡一些)字幕翻譯得也挺有意思,可以圖個樂注意一下。印度的故事感覺可以做得更好,孩子有點像神明派來陪伴老人最后一段時光的,但處理得太倉促了,對話可愛,手機的點找得好。沒想到的是第一部巴西的那個很成熟,小視角側呈現(xiàn)出當?shù)貫碾y性事件,又跟簡單的情感結合,做得巧妙,結合新聞照片,而且體現(xiàn)了社會責任感的擔當。
少年心事重,夫妻花樣多。非親勝至親,游戲即人生。但選最逗逼,還得看樟柯。春分要播種,逢春就發(fā)春。最喜歡印度部分,五星;最討厭賈樟柯部分,一星。
只有第一個含有一點紀錄片,其他并不是了,還有科幻片、魔幻現(xiàn)實呢。五個故事是五個國家的導演作品,全都與時間有關,合起來最好看,單獨看第一個第二個有點犯困。最喜歡第五個中國的故事。昨天科長來深圳了,但我隔一天才看到這條新聞。
論命題作文的拍法。巴西災后重建的寫實,俄羅斯瀕死的殘酷浪漫,印度跨階級溫情,南非重生與科幻,科長的“逢春”對白很喜感,中年逢春,再接再厲,再生二胎,影院一陣陣笑浪,簡裝的 “世界”日常的“山河故人”,古裝開頭有胡金銓的氣勢,演員很像石雋,期待科長武俠片!評分:俄>南>中>?。景?。
賈導是拍著玩的吧?
賈導部分就是《世界》的背景里面,《山河故人》的梁子和濤結婚以后到了平遙去演情景劇,打算生個二胎了。
五段命題作文 水平參差不齊 拍手稱快與不堪卒讀交疊.第二段俄國最棒 cult又溫柔 解題精妙.科長老師偷懶了 拍了個風光片. #BRICSFF@chengdu2017
雖然這么打分很不公平,但是我只想為第二部俄羅斯站街,扣題最自然也很有創(chuàng)意,希望能出個長篇。南非太催眠也沒懂。印度強行煽情,巴西故事不飽滿。至于中國的…誒,賈樟柯能不能別每次都讓自己老婆說著方言演這種人物了,命題作文只說一個論點沒有論據(jù)分也不會高啊。
這種命題作文簡直尷尬到死。臺詞強行扣主題,印度那部強行煽情,南非故作哲思,巴西情緒還沒到就戛然而止,俄羅斯那部有點趣味也止于趣味,賈大師就不說了在給平遙古城拍宣傳片?好久沒看到這么爛的短片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