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我現在是越來越看不懂網上的人了,真的是不管什么電影都有人去踩一腳。爛片是這樣,經典也是這樣。
而且這種人他會想盡辦法去吹毛求疵,我是真的服了。照他們那種思路真的是行不通,因為你會感覺,世界上沒有一部值得你看的電影。為什么呢??
因為這部電影不是這里有問題就是那里有問題,而且網上的sb小學生評論則會把你培養(yǎng)成一位 選擇猶豫癥患者/憤青/低能兒 為一體的一個很缺德的人。
此電影我是慕名而來,因為講述的是我最愛的游戲之一GTA背后的故事。整個電影中規(guī)中矩,給5分完全是因為情懷然后看到平均分太低了,給個高分拉高一下。
2006年我高二,考完期末考試迎來了寒假,興沖沖的沖到書城買了GTA San Andreas和幾張盜版黃碟,打開電腦安裝進入游戲,CJ拎著箱子從機場出來回到SA的畫面依然歷歷在目,回到自己街區(qū)隨后就是騎著自行車去打幫派戰(zhàn),當時覺得這個游戲太TM神奇了,騎自行車都這么有趣!哦,對了!我是先買了大眾軟件,當時大軟攻城略地板塊每次都是游戲通關的圖文流程。在考試前每天晚上晚自習偷偷的看攻略,光流程我就看了3遍,寒假家里還是管得很嚴,每天只能玩兩個小時GTA,與此同時我同學在搶走我的光盤以后,日夜奮戰(zhàn)在春節(jié)前一天打通了游戲,羨慕嫉妒到我口水直流。
到后來玩GTA4我正好進入大學,讀大二,在同學的XBOX上繼續(xù)著Niko的傳奇人生;后來GTA5我讀研究生,繼續(xù)在XBOX上感受崔佛的原始粗俗野性瘋狂和忠誠,麥克的自私精致,以及另外一位寵物飼養(yǎng)員兼美團騎手的憨厚;過了幾年出了PC版以后,又在Steam上支持了一把順便又通了一次關而且這次選擇了不同的結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正在美國讀博,剛來的時候看到街上的每一輛車每一個電線杠每一個路牌都彷佛穿越進了游戲,真的是如夢似幻啊,隨時都想沖到別人車旁按下F鍵有木有!可見游戲中對美國街頭場景細節(jié)的刻畫是多么入木三分,也難怪有些小朋友會因為代入感太強去殺人犯法,可是就像游戲中律師自己說的,人的大腦自己有辨別能力,虛幻和真實,夢境與現實之間的差異自己需要去辨別。游戲對于我們普通人更多的是故事的載體,是更有代入感的一種體驗方式,是一次做夢的機會,是平淡生活中的一顆流星,我和身邊的朋友從小玩了這么多游戲也沒見有人有暴力傾向啊,就像drug一樣,容易依賴上癮的人本來就存在低社會階層、低交際能力等等特性,才會對虛幻的化學快感上癮。這部電影用著明顯不中立的態(tài)度來講故事,像我這樣的粉絲可能并不會喜歡,但就像剛剛說的,故事(游戲or電影)擺在那里,怎么去處理這些信息見仁見智,Don't judge,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才是推動整個內容進步的方式。
看完才了解到游戲開發(fā)商一直有著這么大壓力,也知道了游戲大部分跳票的原因。 每當發(fā)生槍擊案,人們不愿反思是否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與槍支泛濫導致的罪案發(fā)生,而是直接把鍋甩給了游戲,GTA的目標消費群體從一開始就是成年人,讓小孩子玩到成人級的游戲,難道就沒有家長的責任?
無聊的道德爭論,把兩邊拍的都很討厭也是挺難的。
略無聊
原來國外和國內一個德行,處處都有老頑固,也處處都有甩鍋俠。
電影一般,但R星yyds!
現實意義高于一切的作品,丹尼爾演山姆好色確實還挺像,但是為啥拍出來都是山姆的事兒?他的兄弟丹好色在R星可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電影還是不錯的,節(jié)奏快,結尾和GTA神結合。
BBC拍電影也就是個草臺班子的水平
一個什么信息都不會給你的電影。 比國內游戲媒體的文章內容還少。存在的價值大概就是用哈利尷尬萬分的身高羞辱一下R星吧。233
泥萌好好的談談游戲不好嗎?
要不要進屋喝一杯熱咖啡?
作為把GTA看做事心目中游戲神作的游戲迷,表示很滿足。偉大的作品都是瘋子似得天才搞出來的
最愛GTA
看這電影,滿腦子楊永信/再見
還要討論什么劇情啊,看到滿滿的梗一個死忠狗就哭了?。。。?!
普普通通,丹妞說話的時候氣質太獨特了,會限制他的戲路
一款游戲引發(fā)的血案。沒想到雖然美國是個自由之都,但對于色情暴力的作品采取謹慎的態(tài)度,但我總覺得把這件事扣在游戲的頭上實在太不應該,游戲不應該背上這個鍋。
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兩條線都很清晰,至于傾向性我覺得有一定的傾向性沒有問題,而且在人物刻畫部分電影并沒有特別主觀,只是兩方不同訴求和三觀的人的互相搏擊而已,法律要監(jiān)督,制作者也要把握好度,但是最關鍵的點還是取決于自身吧,不怎么玩游戲,但是本來這就是一個很值得爭論的問題。
Rockstar Games is a game changing company, but this movie sucks balls.
跟社交網絡比差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