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逆光飛翔更有愛
這部2012年的口碑臺灣片作為今年大學(xué)生電影節(jié)的開幕片放一場,但貌似還沒有正式公映的消息?預(yù)告片很容易地就勾起觀影欲,愛跳舞的美麗女生和熱愛鋼琴的眼盲男孩之間的真情故事令人怦然心動,現(xiàn)在也只有臺灣能為華語片奉獻(xiàn)這種真正“走心”的片子了!青春,愛情,友情,親情,每一個情感都是讓人為之心動,難忘至今,讓人看了不會覺得那么狗血。
2 ) 無法去很喜歡
很勵志的故事,尤其是影片勇于用一個盲人當(dāng)主角,而且演的是他自己的故事,鏡頭很美,也有很多聽上去很有意義的臺詞,很小清新的風(fēng)格,可電影也就做到這幾點而已,故事很零散,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一個很吸引人的主線,臺詞也是一味的小清新,顯得空洞,尤其不喜歡每個角色都那么好,都那樣笑,看多了真會覺得假。。。
開頭開始不久,故事就開始失去連貫性,一味用鏡頭和小清新臺詞來拖完片長,這樣的電影無法去做到很喜歡。。。
3 ) 我們需要怎樣的勵志片
即便口碑持續(xù)高漲,《逆光飛翔》現(xiàn)在也已很難找到排片的影院了,與其同期上映的《富春山居圖》卻仍在各大影院張牙舞爪攻城略地,真是讓人感嘆:這究竟是什么世道?所謂“劣幣驅(qū)逐良幣”,就此在電影界開創(chuàng)了一個極壞的例子。我們的觀眾之所以選擇看一部電影,似乎只是為了抓住一個可以與人討論的話題,為此就算自虐也在所不惜。
面對如此惡劣的現(xiàn)象,我也實在不愿意再添油加醋了,于是只有轉(zhuǎn)過身,專心來講一講《逆光飛翔》的好。
這仍然是一部標(biāo)準(zhǔn)的臺式小清新電影,看多了確實會膩,只不過,在目睹了一大串內(nèi)地烏七八糟的話題之作后,再來面對這樣一部電影,就只會生出由衷的感動。即使《新周刊》把“今年最好的華語電影”列為電影水軍的話語標(biāo)配之一,我也要壯著膽子說一句:《逆光飛翔》,確實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我看過的最好的華語電影。它在口碑上的勝利,或許可以歸因于真實的故事,歸因于黃裕翔的本色演出,歸因于漂亮的攝影和美妙的音樂,但歸根結(jié)底,這其實是價值觀的勝利。特別是在《中國合伙人》的話題席卷過后,我們實在是太需要這樣一部電影來正一下自己的三觀了。
之所以拿來和《中國合伙人》相提并論,是因為《逆光飛翔》也是以“青春+勵志”作為標(biāo)簽的,只是這兩部片所勵的志實在是南轅北轍?!赌婀怙w翔》中的男女主角,一個彈鋼琴一個練舞蹈,可到最后也沒能取得成功,他們甚至都沒想過要取得什么成績,特別是男主角黃裕翔,作為一個盲人青年,他所想的只不過是“不用事事都麻煩別人”,只要能獨立地從宿舍走到教室,在他看來就已經(jīng)是莫大的成功了。而之所以練琴,就更是和成功無關(guān),他甚至拒絕參加比賽,因為不想讓別人覺得他是因為看不見才獲得同情分。練琴對于他,就跟盲人按摩類似,是一種生存方式,而與按摩不同的是,鋼琴更能讓他獲取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感。他練琴,并且只是練琴,陶醉于其中,這就夠了。至于比賽名次和知名度,有什么重要?
說到按摩,想起自己前幾天在一家盲人按摩店的經(jīng)歷。因為腰摔傷了,就去了家熟人介紹的按摩店,給我按摩的是一個看不出年紀(jì)的女人,之所以看不出,是因為她的臉只有慘白的一片,五官都看不清。我趴在那里,以前沒按過嘛,覺得疼,大呼小叫的,而這女人非常耐心,不停地跟我解釋為什么要這么按,講得很有條理,聲音也很好聽。等我慢慢適應(yīng)后,她就開始跟旁邊的按摩師聊天,用貴陽話有說有笑的,偶爾的,她還會哼起小曲,是《給我一個吻》,“給我一個吻,可以不可以……”
我憋不住好奇心,終于問了她,眼睛是什么時候開始看不見的,她輕描淡寫地答道,是1999年,她才二十出頭的時候,被人潑了硫酸,不但毀了容,眼睛也看不見了,現(xiàn)在哪兒也去不了,只能呆在屋里。“唉,我是沒有自殺的勇氣啊……還好我們家那位,能夠?qū)⒕椭乙黄疬^日子……”說完這些,她停了會兒,又開始哼小曲,還是那首《給我一個吻》。我趴著靜靜聽,覺得真好聽啊。
什么叫“勵志”?這首歌就是最好的答案。1999年,她二十出頭,那么現(xiàn)在也不過就是三十多歲,是一個女人最需要愛和美的時候。她雖然被毀了容,但仍然能夠感受到愛,并且用聲音創(chuàng)造出美。
《逆光飛翔》中的黃裕翔就更是這樣,彈琴不是他向上爬的敲門磚,而是自處的方式,是安放靈魂的所在。他彈琴,是因為熱愛彈琴本身,這樣的人即使看不見,也不會覺得生命虛空。而《中國合伙人》中的成冬青呢,他就算背會了所有的英文詞典,靈魂依然無處安放,因為他并不愛英語。他的公司上了市,他賺了大錢,他成了第一,可空虛依然會隨時向他襲來。你得了第一,證明了自己,然后要怎樣呢?終究還是沒有可以依托的東西,只有靠別人的認(rèn)同才能證明自己,這也實在是挺可憐的。
《逆光飛翔》的好,就在于這種平淡與真實中的生命張力,這種自己對自己的認(rèn)同。黃裕翔說他不想因為別人的同情而獲得成功,這一點非常重要,既讓這個角色變得立體,又讓電影遠(yuǎn)離了那種廉價煽情的模式,沒有利用盲人的困境來壓榨觀眾的眼淚。正好相反,除了開頭黃裕翔媽媽的幾個側(cè)影讓人有些動容鼻酸以外,這部電影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讓人開心的。不只是黃裕翔,還有他周邊的那些人,練舞蹈的小潔、小潔的舞蹈老師、奶茶店老板、大學(xué)里的學(xué)生們,每個人都光彩照人,而這光彩,就來自于一種靈魂有所依托的狀態(tài)。
這部電影還會讓人聯(lián)想起蕭煌奇的那首《你是我的眼》,電影和歌幾乎可以互為注腳。這首歌這么流行,也并非因為蕭煌奇是盲人,而是因為詞好曲好唱得好。聽歌的人對他不是同情,而是欣賞,因為他真的比我們要優(yōu)秀,他是一個不需要用“盲人”來定義的音樂人。在產(chǎn)生正能量這一點上,我們可能真的要向臺灣的這些小清新學(xué)學(xué)了。不過可能真的是社會階段不同,在他們追求自我的時候,我們還停留在把撒錢玩兒當(dāng)成最高追求的階段,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4 ) 配角們
【媽媽】
這個媽媽挺好,不沉重。
主角是殘障人士,母親這個身份,最怕和“母愛如山”之類的詞聯(lián)系在一起,像《我與地壇》那個套路,扶著眼鏡像在海里找艘船的、默默無言而苦難深重的母親,賺人一缽熱淚。
這個媽媽平平常常的。兒子去念大學(xué),鄰居也平平常常地問候一句“去念大學(xué)咯,放不放心啊”,她說讓他去試試。她說差點想把小孩丟在醫(yī)院里,她說被嚇蒙了,從來不知道怎么照顧眼睛看不見的小孩。
可是也照顧過來了。下樓走十步,一二三四五,她在旁邊幫兒子數(shù)過幾次?
卻不言苦難。只說內(nèi)褲在左邊襪子在中間,我把黑襪子帶走免得你弄混了。洗衣服的時候兒子沒洗干凈,她接過來沖沖,兒子問她,她說在洗手。
我常常覺得,一個人對自己的認(rèn)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母親對他的認(rèn)知。我有段時間總跟我媽發(fā)無名火,因為我覺得她打心眼里認(rèn)定我是個大嬰兒,導(dǎo)致我已經(jīng)成年多年,卻一直沒辦法變成一個真正的成年女性。這個媽媽,她沒有太把自己的兒子當(dāng)成異類,她的兒子,也就比較容易做一個普通人。
媽媽走的時候,在樓梯口停了一停,她的兒子,聽見了嗎?
【王老師】
王老師只是個代課老師,第一個鏡頭,連個正臉也沒有,只有前景里一把模糊的褐色頭發(fā)。
隨堂小測她讓黃裕翔上來彈琴,我就覺得她在幫他,有意讓他顯顯身手,好叫同學(xué)們不要小看。
后來幫SM四人組參賽,自不必說。我感動的不是她在賽場的二樓招呼一聲,也不是她在幕后拜托“幾分鐘就好”。雖然直接造就了結(jié)尾的華彩,但于她而言,舉手之勞而已吧。
我感動的是她說:“我?guī)湍闳ヂ?lián)系外校,你這樣的鋼琴手,很多地方搶著要的?!?
她沒有說黃裕翔是個盲人,也沒有說同學(xué)怎么這么欺負(fù)他。她說的是:你很厲害,他們不要你,有得是人需要你。
【奶茶店店長】
看電影的時候,我低聲和旁邊的朋友說:“我覺得女主角應(yīng)該跟店長在一起?!?
她說:“為什么?因為你喜歡胖子嗎?”
我說:“剛剛你去上廁所沒看到,女主生病了,打電話給店長問店里忙不忙,店長說你趕緊去看醫(yī)生,不要亂吃藥。”
小潔跟她的負(fù)心男友說“我不知道我到底喜歡你什么”,店長說“你只是喜歡他跳舞的樣子”。他是懂她的。
而且,要不是因為喜歡你,一個死胖子,跑去上什么舞蹈體驗課??!要不是因為喜歡你,誰錢多贊助你去舞團(tuán)甄選?。?
看到胖子被舞蹈老師追得滿場跑、最后倒在地上的那段,真是全場爆笑。多可愛啊,像個泄了氣的皮球。遇到這樣的胖子,你就嫁了吧。
【朱自清】
每部青春片里都有一個搞笑的胖子,這部里面,有兩個。
“我叫朱自清,體育系”第一句臺詞就正中笑點,要不要這樣啊。
還有那件銷魂的銀色衣服,“銀色你知道嗎?”“鍋,還有白帶魚”——一世英名就跟帶魚扯到一起了。
說真的,阿清剛出場的時候呼嚕打得山響,早上起來又是那么一副HIGH過頭的樣子,我本來還擔(dān)心,他會對黃裕翔有攻擊性。沒想到這胖子這么可愛。
黃裕翔拿著盲杖在路上走。同學(xué)說“這里有盲道你自己可以走到,不要浪費我時間啦”;媽媽說“你自己走一遍,媽媽就在你旁邊”;小潔說“你這樣很危險,我?guī)恪?;阿清從后面竄出來,手往他肩上一搭:“走那么快,草上飛??!”
阿清把他當(dāng)做普通人。叫他“翔仔”,搭著他問你喜歡什么樣的女孩子,全壘打的時候抱著他一起歡呼,就好像他看得到。
黃媽媽在洗衣服的時候說:希望舍友是個好人。走的時候站在門口,拜托阿清照顧裕翔。黃媽媽,你在音樂廳的臺下,是不是有在想:沒想到阿清這么好,這么厲害?
突然想起大頭。那年我做編劇,她做導(dǎo)演,謝幕的時候,她說把我放最后,我說把她放最后,終于還是牽著手去鞠躬。她說我的本子好,但我知道沒有那個負(fù)責(zé)到底的人,寫出花來也白搭。畢業(yè)了,上哪兒找這樣的朋友和搭檔去呢?
5 ) 《逆光飛翔》小感
很特別的契機(jī),最近開始學(xué)跳舞,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一個嘗試,老胳膊老腿一番折騰,每天渾身酸痛難以入眠,胸口卻沉甸甸,溢滿著幸福感;人間事太多不可預(yù)計,無論何時何地想做什么,只要全力以赴,應(yīng)該都不算太晚。。
同樣是最近瘋狂在追的真人秀《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都是普通人,卻在他們旋轉(zhuǎn)飛揚的每一支舞里,感受到了生命的激蕩與無限可能;某場評委點評一位患有嚴(yán)重交流障礙的口吃男孩時說:“也許生活常常會走入死胡同,你卻豁然發(fā)現(xiàn)旁邊有了新的出口?!边@句話讓我很受觸動。
《逆光飛翔》這部電影,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主人公黃裕翔,同樣是有著生活障礙的人,像《練習(xí)曲》里的明相,《聽說》里的小朋;臺灣勵志片處理起這些原本沉重的話題大多十分小清新,舉重若輕,不過分同情,亦不濫情,影片對這類人有一種很溫和的關(guān)懷與尊重??此麄兿癯H艘粯悠椒驳厣?,懷有小小的夢想,擁有最平常的友情,甚至愛情。。
當(dāng)缺陷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便不再是生活繼續(xù)向前的阻礙。
習(xí)慣障礙,習(xí)慣困難,習(xí)慣黑暗,當(dāng)舞臺燈光驟然消失,只留下裕翔溫暖而強大的鋼琴聲,婉轉(zhuǎn)流淌,敲打心房,影片之前不疾不徐的平鋪直敘,都是為了這一刻心底光芒的凝聚;指尖在琴鍵上歡快起舞,過往回憶交織穿插,原來只要有音樂相伴,裕翔的眼中,總會閃動著非凡的色彩。。
我也被裕翔的琴聲帶入了他的音樂世界,那里不曾漆黑一片,所有的感情都是瞬間迸發(fā),來不及壓抑,隨即是臺下雷鳴般的掌聲,眼眶里打轉(zhuǎn)的熱淚覆水難收。。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先天眼盲的裕翔,遇見愛跳舞卻不得志的小潔,一個用音樂,一個用舞蹈,彼此牽引著,在各自的天空里展翅翱翔??赐耆?,會流淚,嘴角卻掛著笑,動聽的配樂,讓心變得清明,念念不忘的大段臺詞,雖說是勵志片慣用的心靈雞湯,卻格外熨貼人心。我想,這確實是部好電影,源源不絕澆灌給你所需要的正面力量。
朋友說張榕容就是活生生的洋娃娃,她的五官立體洋氣,與小清新難免有絲絲違和,可她的表演那么真誠自然,之前的《渺渺》《花吃了那女孩》再到《陽陽》,每一部作品都是不一樣的張榕容,很有說服力。。
這部電影剛開始,一個女孩子特有的逞強與固執(zhí),被她演繹的淋漓盡致,明知道那個是錯的人,明知道心里有未競的夢想,卻死咬牙關(guān),不愿與那些逃避不開的混亂不堪正面交鋒,缺少勇氣,卻心有不甘,直到遇到了裕翔:
“閉上眼睛跟你一起去感受,沒有光的世界,踏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勇氣。我想每個人的存在都有他的原因,因為有你,讓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阻擋我的前進(jìn),而是讓我下定更大的決心……謝謝有你,讓我明白,如果對于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辦法輕易放棄,那就要更努力的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一直照著別人的方向飛,這一次,我要用我的方向飛一次…… ”
給自己留一個轉(zhuǎn)身,讓命運的手指縫漏下一些別人不屑的金沙。。
看她尋回自我,翩翩起舞,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像一株被嫁接的植物,過去的生活被割裂,開始抽條出新的枝丫,會有惶恐或不安,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向往與希冀。某種感覺對了,對于自己所熱愛的,全情地投入與專注,帶給旁人一種似乎靈魂要飛起來的顫栗感,隨著她的每一拍動作呼吸吐納,體驗生命的氣息與節(jié)奏。。
整部影片從頭至尾縈繞不散著醉人的明媚,人與人間流動著一股暖意,溫和不會將人灼傷;刻畫親情,很容易掉入煽情的窠臼,影片中的母愛落在邊角細(xì)節(jié)上,母親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簡單的:‘我在你后面,不要怕!”陪著兒子一步步走向他的夢想,瑣碎一點,卻真實內(nèi)斂,跟真實比起來,演技就不算什么了。
大陸這邊拍夢想,總少不了屌絲逆襲功成名就,信奉的是成功即幸福,而臺灣拍夢想,從容自然的多,更多投射在自我價值的確立與實現(xiàn)上,感受到了幸福,就是最大的成功。哪怕主人公在故事結(jié)尾再次失敗,也讓你情不自禁在心里為TA叫好,讓你由衷地欽佩與祝福,讓你相信沒有揮之不去的噩運,所有的坎坷與波折,不過是為了讓生命更加豐盛一些。。
并非流離輾轉(zhuǎn)轟轟烈烈才最容易滋生感悟或感慨,一個音符,一個舞步,一粒沙,一顆光,也能品出人生況味;長久堅持著自己喜歡的事,將熱情無所保留地縱情揮灑,對得起每一頁被撕掉的日歷,對得起青春,對得起自己。
6 ) 《逆光飛翔》:讓夢想放飛到更遠(yuǎn)
《逆光飛翔》是一部絕對不應(yīng)該錯過的臺灣電影,除了在金馬獎獲得了三項獎項外,還代表了臺灣參與奧斯卡。說實話,近年的臺灣電影憑小清新的風(fēng)格走出了自身的一條路線,而且得到了各地影迷的支持與期待。獨立電影走到主流是近年臺灣電影的趨勢,而當(dāng)?shù)卣?,文化部門又熱烈的配合。在奧斯卡的頒獎臺上,李安的一句「感謝臺灣」讓我們看到這一個小島有很多的可能性。臺灣的小清新、青春、勵志電影給觀眾最大的感覺是純真、是回到過去、是從生命的無奈裡找到一點正能量,電影產(chǎn)業(yè)除了是提供娛樂作用與商業(yè)考慮外,重要的是尊重創(chuàng)作,鼓勵共融,具反映社會真實的特質(zhì)。
當(dāng)一個殘疾人士有份擔(dān)當(dāng)男主角時,我們看到電影在有需要時是要真實地面對群眾,《逆光飛翔》讓筆者想起在《The L word》裡頭正就是有位殘疾的演員。共融是重要的,最重要是給演員參與其中,證明到他們是殘而不廢的。或者在電影裡頭黃裕翔的角色並沒有突破,因為他做的角色就是他自己。而導(dǎo)演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帶出殘疾人士與社會之間在磨合方面的問題,他的同學(xué)並沒有口說歧視他什麼的,但背後卻嫌棄他,認(rèn)為他是製造麻煩。而他自己脫離了家庭的保護(hù)圈,走進(jìn)社會,走進(jìn)繁華的臺北市,讓他有感要學(xué)會自立與做到的事情就應(yīng)當(dāng)自己做。《逆光飛翔》與幾年前的《聽說》比較,看起來《逆》片最為真實,《聽說》在結(jié)尾寫到原來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在某些程度上對於殘障的觀眾來說,有種尊重彷似是空談的。
然而《逆》片採用真實的人,不但證明其殘而不廢,更是證明只要有才的就可以擔(dān)當(dāng)其它的崗位,比如參與電影的原創(chuàng)音樂的創(chuàng)作。裡裡外外,電影反映出來的是完完全全的生命力,青春、夢想、愛、友情,再加上小清新的拍攝手法,女主角的演技等都昇華了這部看似是平淡的電影。而在戲內(nèi)巧妙之處是如何把兩個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人連繫在一起,兩個都是青春年華的年輕人,他們分別有各自努力的目標(biāo),然而有人很想曝光,有人不想曝光,正好成為了戲裡的對比。讓人看得見總是有優(yōu)點與缺點,無論做得怎樣總會有人批評,但批評也是一種反響,主人公希望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對他才華的認(rèn)同。至於女生方面,她需要的是自信,她介意別人如何看待她,她一直都覺得自己跟在別人背後跟得太久,終於決定要走自己的路,不受制肘。
他們二人互相給予對方鼓勵,互相的理解,或者前方的路未必很順暢,但起碼他們都嘗試過。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嘗試的那一步是重要的,我們會失意,我們會被現(xiàn)實打敗,但我們要從挫折中站起來。這是電影教會我們重要的信息,他們做到了,而我們也要堅守自己心中的小夢想。
臺灣影人叫導(dǎo)演張榮吉做有前途的明日之星,第一部處女作長片就一鳴驚人,成績突出,又得到觀眾的愛戴,的確叫人驚喜。再看回導(dǎo)演在零八年拍的短片《天黑》時,大概就感覺《逆光飛翔》是前作的進(jìn)化版。電影是有很多可能性的呈現(xiàn),同一部電影也有不同的解讀?!短旌凇肥谴植诘模羌磁d的,而《逆光飛翔》是再造,是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是經(jīng)過心思熟慮的。曾經(jīng)有一些電影,例如《Cashback》與香港有套講述粵劇的紀(jì)錄片《乾旦路》最初的版本都是短片,長片是彌補短片的不足或者是延伸。如果劇本的添加是有意思,而導(dǎo)演在拍攝上又能駕馭的話,又何嘗不可呢。至少劇本沒有過份的加鹽加醋,也是點到即止的。觀眾可以把兩套作品放在一起觀看,而不是單一的看完就評論別人沒有新意。看電影是需要做一點功夫,而不是基於前作怎樣怎樣,就說別人不應(yīng)該這樣處理。
當(dāng)看到《天黑》中的張榕容到今日的她,已經(jīng)進(jìn)步了不少,在《逆》片中她的演出精湛,跳舞跳得如專業(yè)的舞者,經(jīng)過幾年參演不同的電影,從她身上看到一份親切,她是一個相當(dāng)有潛質(zhì)的演員。年華二十五,已獲得三次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證明她是絕對有才華的,同時她也是個專業(yè)的演員,從她身上看到了演戲的熱誠。
張榕容固然是令人迷上這部電影的原因,另外叫人迷上的是這部電影的原聲大碟,一部好電影要有靚人、好的故事之外還要音樂。音樂是電影其中一個靈魂,再加上黃裕翔動人的琴聲,使《逆光飛翔》成為一部接近完美的電影。論者偏心也是有理由的,因為它是真的好。
來吧,帶上《逆》片去找尋自己的夢想吧。
文/Dorothy
一部溫柔的電影
看這樣的臺灣勵志溫情片,就像喝片中的Coco奶茶,一次兩次還算新鮮,喝多了就膩味了…
數(shù)次落淚又?jǐn)?shù)次大笑,平淡簡單的故事最動人。
改編自真人真事,介於小清新和勵志片之間的作品,男女主角各自敘事線既不夠平行又不夠緊密,敘事手法近乎白描,雖親切無距離感,但又顯得太過平淡。配樂好聽,但過猶不及,再加上剪輯手法,過於MV化了。張榕容的表演依舊精彩,細(xì)膩與大氣皆具,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她在《陽陽》中的表演。
以改編自真人真事作為前提,母子間的情感演繹得十分動人。影片沒有刻意刻畫殘疾人不容易之類的情節(jié)來博取觀眾的同情,更多的是一份內(nèi)心真摯的感動,讓我們看到盲人的勇敢,看到了勇敢的力量,讓我們知道勇敢是可以傳遞的,信心是可以共造的。
平行線的優(yōu)美在于筆直的延伸,兩個人各自發(fā)展各自的故事會不會更好些?交點的存在,讓故事的主題從尋夢變成了愛情——不是不好,只是有點貌合神離的遺憾。
很溫情小清新的文藝片,電影里徐佳瑩的《調(diào)色盤》這首歌很好聽,也很符合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
閉上眼睛,跟隨夢想的聲音,永遠(yuǎn)不要低估自己。真實自然的故事,流暢的敘事,張弛有度的表演,不矯情的小清新是如此的讓人喜愛,這才是年度正能量!
加長版《天黑》,在其基礎(chǔ)上做了許多劇理填充,顯得恰如其分。影片前半段處理得非常好,自然洗練,后程顯現(xiàn)臺式小清新的“旁白+特寫”頑疾,尤其是配樂嚴(yán)重過滿。但這并不妨礙影片的白描狀態(tài),張榕容的支線故事也足夠好看。相信金馬新人導(dǎo)演只是一個起點,看好張榮吉。
雪花雖然淡爽,喝多了也吐;小清新雖然溫暖,看多了也麻木。
很慢但卻細(xì)緻的治癒系,在電影院裡看著畫面掉眼淚。想要為彼此扛著夢想前進(jìn),成為彼此的力量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管是友情或愛情,這樣的情感已經(jīng)巨大得讓人淚崩了,這是一部需要專心並且細(xì)細(xì)品味的電影!大螢?zāi)豢凑娴暮芩?/p>
臺灣青春片如今應(yīng)該算是一種類型片,小清新的審美,臺灣腔的嗲氣,加上各色青春的陽光面孔,這里又套上了一層好萊塢青春勵志類型片的雙保險,還有著真人真實改編的感染親和力,但情緒鋪墊還是難以到位,套招般的剪輯就不幸的跟著淪為了音樂錄影帶?!铩铩?/p>
溫柔而富力量的電影,攝影與配樂極細(xì)緻
因為有你,讓我相信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阻擋我的前進(jìn),而是讓我下定更大的決心,謝謝有你,讓我明白如果對喜歡的事情沒有辦法放棄,那就要更努力的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存在。一下子想起了天黑,原來也是張榮吉的作品。不強求劇情,人物,技巧,故事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淡,夢想?yún)s很真實,慢慢的展開,像一朵花
舞蹈美極,鋼琴好聽。淚點滿載,笑點不斷?!拔铱偸钦罩鴦e人的方向飛翔,這次我要按著自己的方式飛一次?!?/p>
有幾次我忽然跳戲,猛然發(fā)現(xiàn)我居然彎著嘴角卻不知在笑什么。
很值得一看的臺灣片,真誠不做作,整體像首后搖曲。
我們所經(jīng)歷的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找到真正的自己~
平行人生,同樣的夢。
給女主和配樂加一星;手持近景、各種柔光、大塊色彩和微微仰頭的角度,定下清新基調(diào),但自分叉敘述一開始就能預(yù)測到其后發(fā)展(同類題材過于泛濫),平行剪輯既俗套又刻意,仍流于淺白心靈雞湯;正如盲人易博同情,此片題材也討巧,贏得了我那些同事的大量喝彩、滿堂笑聲、交口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