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宣傳挺不錯的,看完挺失望的。說說個人感覺最大的三個槽點:
第一,美式圣母。女主被男主救了之后,還責怪男的沒有早點救他們。住著別人家,吃著別人的飯,最后還讓別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救自己的娃,太圣母了,換我都沒臉開口。
第二,花式作死。妹妹(不確定是妹妹還是姐姐)幻想自己拯救大家,一個人跑出去找避難所,要不是男的及時相救,早早就掛了。在這之后,間接害死了船上的一群人(不管這群人是好是壞),又把災(zāi)難帶給了島上的一幫人。弟弟也不遑多讓,好好的家不待,非要跑出去作,結(jié)果害的一個庇護所被拆,差點也害死一家人。
第三,影片一開始的時候,姐弟倆就知道怪物的弱點,但是上島之后居然不及時和島上的人分享信息,做好防護準備,結(jié)果等到島上的人死傷慘重,最后才開主角掛弄死怪物。
綜合來看,片子題材不錯,但是邏輯硬傷太多,依然延續(xù)美式靠作死推動劇情的老套路。
拖后腿的大兒子就不說了,每部電影總有這么幾個這樣的。然后吐槽著吐槽著突然很奇怪為啥怪物要攻擊人類呢?不是食物也不是因為繁殖,那干啥盯著人類呢?烏鴉嘎嘎叫飛過都不管,人類不小心叫了就立馬跳出來了!
然后想到難道怪物是外星人為了占領(lǐng)地球提前在地球放的怪物為了消滅人類?艾瑪,這樣一想就說得通為啥人類不小心碰到啥發(fā)出聲音怪物就跑來了,那老鼠啥的不小心弄出聲音怪物也會跑來?那怪物不是累死了!
那它是咋分辨是哪個弄出的聲音呢?為啥鍥而不舍和人類不死不休呢?就是外星人??做的哎!可能這些怪物就是外星實驗室作品,把殺死人類作為最高綱領(lǐng),已經(jīng)刻入它的基因里面了!所以一直追殺人類!所以它既怕超聲波又不會游泳還能被槍/棍子啥的爆頭,因為它就是一戰(zhàn)爭的先頭部隊也就炮灰咯,只是放出來先消滅清除一大部分人類咯,好用就行,有弱點啥的,后面實驗室還會改進呀!和喪尸一樣不停滴進化咯,要是有第三部估計是會飛會水不怕超聲波啥的都有了!
這么一想瞬間覺得恍然大悟,和小伙伴一討論也覺得炒雞有道理啊,豁然開朗????
有幾個不太能忍受的點(有劇透):1、結(jié)局強行升華,讓兩個孩子雙雙打死怪物,這大概是國外追求的zzzq,但很不合邏輯啊,尤其是男孩,這么膽小的他都有勇氣拿槍打怪物了?正常應(yīng)該是他抱小孩或者拿音響,媽媽打怪物吧。2、還是這個人設(shè)膽小的男孩,在需要照顧幼弟的情況下,居然一個人毫無目的地探險去了,沒有同伴也沒有武器,在陌生的環(huán)境,漆黑的夜里,匪夷所思,感覺就是強行為下一個情節(jié)鋪墊。3、女孩獨自出走就罷了,算她叛逆,但她拿到醫(yī)療包的時候,我以為是為了腳傷的弟弟拿的,結(jié)果后續(xù)完全不想回去,而是堅持要去找其他幸存者,不是說不能找,但先把你弟弟的腳傷醫(yī)好行不行?4、女主一家對男主的各種道德綁架,女兒丟了強行要男人去找?我能理解她還有兩個孩子在身邊需要照顧,不放心自己出去找,但讓收留你們的好心人出去冒險,求人得有求人的態(tài)度吧?道德綁架什么鬼?5、男主和女兒上島之后,居然沒有第一時間找廣播室,還記得你們來的初衷嗎?還記得安危不明的家人嗎?總體來說,整個電影雖然節(jié)奏是好的,有松有緊,但某些劇情設(shè)置太生硬,扣分很多。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小時候會經(jīng)常夢見自己遇到險情時無法發(fā)聲。有一次夢見我和父親同行,我在后面被人抓住了,走在前面的父親渾然不知,我使勁叫喊卻怎么也發(fā)不出聲,最終在巨大的恐慌中醒來。被禁聲,是人類最深的恐懼之一。這種絕望就像是被關(guān)在一個厚厚的玻璃罩中,無法呼喊,無法求救。
幾年前,《寂靜之地》Part I 拋出了一個“發(fā)聲必死”的設(shè)定:怪物根據(jù)聲音捕殺人類,幸存者不得不自我禁聲。在觀看第一部時,由于觀影條件的限制(非院線環(huán)境)和對某處劇情的不認可,我給了一個不太好的分數(shù)。但看完第二部之后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了第一部的鋪墊,第二部的觀影過程完全可以達到沉浸式體驗,說它是本年度最適合大銀幕觀看的影片應(yīng)該不為過。
該怎么形容這種體驗?zāi)兀俊谀莾壕褪窃倬o張再害怕也不敢動一下,生怕自己弄出響動害死了主角;如果影廳里有一個觀眾的手機響了,我猜他未必能活著走出影院——這也是該系列影片高概念的成功之處。
都說電影是視聽的藝術(shù)。在不算太長的電影史中,我們記住了許多形象和畫面,但對普通觀眾而言,卻未必那么在意聲音的敘事性。不得不說,《寂靜之地》系列在拓寬了驚悚類型片邊界的同時,還形成了一種新的觀影互動體驗。
觀看是一種主動行為,遇到不想看的畫面我們可以閉上眼睛。聽,卻是一種被動行為,我們無法避開聲音,除非阻止聲源的震動。所以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們會更容易被聲響左右情緒。以前總是覺得有些視覺大片是為大銀幕而生,現(xiàn)在覺得像《寂靜之地2》這樣的“聽覺”大片才是電影院存在必要性的有力論證——好的影院聽覺系統(tǒng)可以讓影片觀感提升N個數(shù)量級!
觀影過程中強烈的帶入感其實都與我們真實的生活經(jīng)驗相關(guān)。如果你有過趁父母午睡溜出去玩的記憶,那你一定知道:想要不發(fā)出任何聲響真的太難了!走路、取物、開門,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驚醒那個熟睡的人。在我們保持理性的情況下尚且如此,遇上突發(fā)狀況那就更難控制了。比如當我們看見 Marcus 踩到捕獸夾忍不住叫出聲時——我們都很熟悉的疼痛引發(fā)求助本能——只想趕緊沖上去捂住他的嘴。
除了聽覺上的強沉浸性,這部影片的鏡頭語言和剪輯手法也有很多驚喜,下面說幾處我特別喜歡的處理。
其中一處是 Evelyn 發(fā)現(xiàn)新生兒的氧氣瓶已經(jīng)到達警戒值,抬頭望向兒子(至少觀眾以為她是望向兒子),馬上接了一個熟睡孩子的側(cè)影,畫面極其靜好——鏡頭下細小的灰塵在光束里輕舞飛揚,孩子睡得很深,然后突然驚醒——原來這不是受傷的 Marcus,而是在火車站獨自睡著的姐姐 Regan,情緒一下子從平靜拉到緊張。這就是剪輯的魅力:形成欺騙性引導(dǎo)、完成時空轉(zhuǎn)換、推動情緒起伏轉(zhuǎn)折。
在一家人被迫分開成三條線之后,導(dǎo)演用了一段非常漂亮的交叉剪輯。他們的腳步重疊在一起,他們的呼吸重疊在一起,他們各自分開卻好像時刻在一起。交叉剪輯營造出時刻緊繃的氛圍和不斷向前推進的力量感。到最終的高潮段落,三線合一,通過電波完成了情節(jié)上的連接,并貢獻了全片最燃的畫面:兩個孩子分別擋在了怪獸和成人之間,并完成了干凈利落的絕殺。
從類型元素來看,《寂靜之地2》很好地結(jié)合了驚悚與災(zāi)難兩種類型。開篇還原災(zāi)難到來第1天:一個風和日麗的尋常日,外星生物從天而降。然后跳過整個 part I 來到第474天:失去丈夫和安全“堡壘”的 Evelyn 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和一個剛出生嬰兒在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要如何生存下去?
在好萊塢工業(yè)的推動下,我們看了太多的大制作災(zāi)難片,它們大多以視覺奇觀為賣點,以宏大的視角討論人類的未來。但近幾年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災(zāi)難片卻往往是小視角敘事,比如《生存家族》和《背光抓走的人》,我們所關(guān)心的就是這一家子該如何活下來、該如何相處和成長。
看完第一部之后有很多人都在問這第二部還能怎么拍,是不是母親要化身超級戰(zhàn)士拯救所有人,是不是會討論更多社會性的問題。我很高興看到《寂靜之地2》依然延續(xù)了第一部的敘事角度,并不過多地討論大命題,也不夸大其中一個角色的力量,而是聚焦于每個角色的成長。導(dǎo)演在第一部中埋下的伏筆在這一部中有了延展,同時也為第三部做了更多鋪墊??偟膩碚f,《寂靜之地》系列的未來還是蠻值得期待的。
當時看完第一部我特別想吐槽普通散彈槍就能解決的玩意你美國居然被它搞淪陷了可還行...這個疑點在第二部我想通了,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怪物他有兩個血條,第一個很厚,第二個很薄。怪物的弱點在頭部,要使用音波攻擊才能讓怪物把弱點暴露出來,讓玩家無視一個血條直接打第二個,于是我們就見到了第一部里霰彈槍單殺怪物以至于引發(fā)了無數(shù)吐槽的名場景。
那為什么第二部我覺得還是有邏輯問題,主要有兩個地方,一個是部分角色的選擇,一個是怪物的特性。
先講劇情。
在第一部中,主角一家由于怪物的破壞據(jù)點被水淹沒,只能帶上家當去找新的居住地。劇情開頭介紹了一下怪物的由來,天降系,并展示了本作男主和主角一家的關(guān)系——孩子一起打棒球的朋友。
影片開頭女主帶著三個娃(有一個是嬰兒)啟程來到了本作男主的據(jù)點,男主注意到了她們,也注意到女主家兒子踩中自己的捕獸夾腿差點沒了,反正自己就掛機圍觀。盡管女主反應(yīng)很快捂住了兒子的嘴巴,但還是引來了兩只怪物,一行人迅速跑進廢棄的工廠開始躲避,此時男主現(xiàn)身幫助他們一起躲怪物。
男主帶著這幫子人進入了自己的隱藏點,沒想到被女主認出來自己是誰,他本來想讓女主趕緊離開他不想收留他們,但女主展示了自己新生的那個小孩,男主心軟了。
晚上,女兒和兒子聽電臺解謎,女兒成功破案發(fā)現(xiàn)電臺播放的內(nèi)容確實指引著某個地點是有幸存者集群的。她希望兒子和自己一塊去說服大家一起出發(fā),但兒子覺得現(xiàn)在安全活著挺好的,電臺這個隨機性太強,不去。
女兒也是個犟脾氣,自己帶齊裝備就出發(fā)了。第二天女主發(fā)現(xiàn)女兒沒了,央求男主去救她女兒,自己和兒子要留在家里照顧新生兒,男主又心軟了。
女兒在半路上差點被怪物neng死,好在男主趕來的及時。兩人按照女兒解出來的線索來到了一個碼頭,但是被住在那的狗b們埋伏把裝備和物資都搶走了。男主急中生智利用自己和女兒的默契成功引來了兩只怪物把碼頭的人反殺,自己和女兒則跳進水中逃脫。
這里揭示了怪物第二個弱點,不能入水。碰到是沒啥關(guān)系,但是怪物掉水里就必死,這玩意不會游泳。但是暫時沒有揭示怪物是因為缺氧溺死還是因為其他原因。
按照線索,兩人乘船前往一座小島,抵達后發(fā)現(xiàn)這地兒簡直就是桃花源,每個人都歡聲笑語完全不擔憂怪物。兩人恍然大悟這里就是躲避怪物的最佳地點,反正怪物又不能游泳。
島上的人也在不斷地對外發(fā)出電臺信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找到這里一起避難。男主和島上的村長處得很快樂,他讓女兒留在這,自己準備坐船回去接剩下的女主一行人,但卻無意中發(fā)現(xiàn)還有另外一艘船,他瞬間便意識到是當時在碼頭追殺自己的怪物在另一艘船上漂流過來了。
男主跑回村里通知大家趕緊跑,但是怪物來得很及時,一通亂殺。男主帶上女兒和村長開著汽車狂按喇叭把怪物引到小島的電臺處,犧牲了一個村長后男主與女兒成功進入廣播站。
怪物緊隨其后,女兒利用廣播高頻播放音波,趁怪物腦漿炸裂的時候一鐵釬戳死了它。另一邊,女主一行人也快被怪物逼死的時候兒子打開收音機播放廣播,也利用音波攻擊把怪物neng死,皆大歡喜。
現(xiàn)在說回我覺得有疑問的地方,先說部分角色的選擇,主要是男主和女兒。
女兒
歷經(jīng)了很多事情之后,我覺得不能把女兒當成一個普通的十幾歲的少女看待,尤其在父親死亡后,女兒成熟的速度飛快。在這樣的情況下決定自己一個人去找救援真的令我很莫名,是白皮都有個人英雄主義情節(jié)嗎?一家人都對付不了的怪物自己一個人出遠門就沒事?
她的選擇在我看來很不符合邏輯的一點就是明明她已經(jīng)很成熟了,做出來的決定還是如此不負責任。找救援的解法不是只有跟著電臺走一種,你們一家人原來做了各種警報措施不也過得很好嗎?甚至還生了個小孩,怎么現(xiàn)在就你女兒突然開始走極端了?平靜的日子被打破就一定要出去找救援這個轉(zhuǎn)變實在是有點突兀,而且還是跟著一個廣播電臺的解謎找,你有沒有考慮過在這種末世的情況下這甚至可能是一個餌?就讓我感覺自己在看一個二極管,很怪。
男主
男主的點不在于他心軟,而在于他被說服的理由兩次都讓我覺得很怪。
一個是女主央求留下來的時候,他一開始不樂意,看到新生兒之后就愿意了。不是我就不明白,你對嬰幼兒有特殊情節(jié)?旁邊還有兩個未成年你就無視了?咋的你是還有選擇性心軟嗎?必須得1歲以下的才能觸發(fā)你的心軟機制?這一點上我完全沒看出來男主的掙扎和困難在哪里。
影片里提到過男主一直很想念自己的兒子和妻子(但是被怪物殺死了),他或許可能觸景生情才把女主一行人留下,但是你這個觸景也不對啊...這標的都不是一個年紀的,你要是看到女主觸景生情想到自己妻子那我是可以理解,看到嬰兒我真是搞不懂。
另一個是女主央求男主去救自己女兒時,女主的理由是如果我老公還活著他一定會告訴你他的女兒非常值得被拯救。你們看看上面我對女兒的選擇產(chǎn)生質(zhì)疑的點,再聽聽女主說的這句話。我要是男主你老公過來說你女兒值得被拯救,我首先就有兩個問題:
但影片表現(xiàn)的就是男主還真就去了。
我仍然可以找到合理解釋,比如男主可能曾經(jīng)因為沒有及時救下兒子和妻子所以現(xiàn)在全身心都是負罪感,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去消減自己的負罪感;比如他一個人過了很久了,可能累了,救不了就干脆死在路上得了。
但是影片沒有很詳細地表現(xiàn)出這兩點,這是我自己猜的,那我還能怎么辦呢?只能說你很怪,但不能說你有問題了。
說完了角色的選擇,接下來說怪物的特性帶來的疑問。
怪物在第一部里的設(shè)定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速度極快、力大無窮、聽聲辨位、主要依靠兩條巨大且?guī)в袖h刃的前肢殺人。具體可以參考戰(zhàn)錘泰倫蟲族的扈從(當然扈從不完全靠這個殺人)↓
怪物目前具備的處于人類認知范圍中的感知器官僅有聽覺和觸覺,主要依靠聽覺。怪物可以在十幾里外聽到異響(指除自然聲音外的各類其他聲音),所以在第一部里主角一家可以依靠大量水流的聲音來掩蓋自己的行動,或者利用聲東擊西的方式引開怪物。
無論在第一部還是在第二部,都沒有直接表現(xiàn)軍隊或者說重火力對怪物的效果如何,僅有居民自己依靠獵槍、霰彈槍或者手槍以及冷兵器和怪物進行抗衡的場景。所以我只知道普通槍械對怪物沒有效果,其他一概不知。
第一部里給出了怪物第一個弱點,音波抗性弱。即由于怪物聽覺異常靈敏,在受到某個頻率的音波影響時會放開頭部的裝甲,此時可使用普通槍械或冷兵器直擊弱點將其殺死。
當時為什么很多人吐槽,包括我也吐槽這玩意一發(fā)霰彈就能搞死為什么會搞得整個美國跟滅亡了一樣。后邊我想通了是因為怪物沒暴露弱點的時候別說一發(fā)霰彈,你就是蘭博都打不穿他的裝甲。不過影片并沒有給出美國整體如何的相關(guān)訊息,就好比玩家只探了10%不到的地圖,入眼之處滿是瘡痍不代表剩下的90%都是如此。
第二部里給出怪物第二個弱點:不能下水。碼頭那段戲展示了怪物是如何被淹死以及如何恐懼掉入水中(不影響站在岸上戳死水里的人),我看到后邊小島那段我的疑問就油然而生了——那幫在碼頭埋伏的人顯然不是第一次這么干了,為什么他們遇到怪物時會四散逃竄,而不是跳入水中?
我第一反應(yīng)其實是覺得不太合理,因為這就是一個自然進化的過程:跳入水中的人得救,留在岸上的人被殺,剩下的人肯定都知道入水能活了。主角被綁上一身鈴鐺的時候,他或許是第一個因為想要主動誘發(fā)怪物前來殺人自己趁亂逃生而弄響鈴鐺的勇敢者,但我不相信他是第一個弄響鈴鐺的人。在過去劫道的過程中肯定或多或少會出現(xiàn)這種意外,而后怪物也或多或少一定會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居然不知道怪物怕水?
這是第一個疑點,接下來有第二個疑點:小島為什么要廣播讓人去找他們而不是廣播怪物怕水?
這也是我非常奇怪的一個點:你們既然能廣播的話就告訴大家怪物的弱點啊,讓人來找你們和讓人在自己所在地附近找臨近湖河海的區(qū)域顯然后者更方便吧?
這一點我一開始是這么解釋給自己聽的:島上的人已經(jīng)做好了長期堅守的準備,所以他們?yōu)榱吮WC基因的多樣性,必須不停吸引外人過來。如果直接告訴了大家怪物的弱點,那么很可能就會減少一大部分的潛在人口來源。
但是這一點我又自己反駁自己:實際上像小島這種絕佳的地理條件真的不多,哪怕住在臨水區(qū)域,也很可能無法規(guī)避怪物的獵殺(怪物運動能力很強,水不夠深或者不夠?qū)捄芸赡苋胨诉€是會被干掉),所以他們播報小島的存在仍然還是能吸引到不少人。
于是這個問題又回歸到了最初的那一點:為什么小島上的人不告訴大家怪物的弱點?影片中有一段提到,村長說大家都不相信外面有人還活著,都快放棄了。那我就覺得更更更更奇怪了,你們一開始就應(yīng)該去廣播怪物的弱點,這樣活下來的人才多,才能來島上???何況你們是二極管嗎?放了歌就不能放弱點?兩個一起放不行嘛?這真的太怪了。
里面村長也還說了,其實國民警衛(wèi)早就發(fā)現(xiàn)怪物不能游泳了,于是才讓大家上船去島上。這里我們可以得到一個信息就是國家力量實際上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怪物不能游泳了,但是實施到基層就變成了每個人都想活,于是最后死了一大堆。
你看,知道弱點的又不是只有這個島上的人,國民警衛(wèi)早就知道了啊,為什么搞得好像只有一小撮人知道一樣?所以我真的挺迷惑的。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雖然是在講怪物很恐怖,但在我看來寂靜之地中的這個國家(反正是不是美國我不知道,他也妹說)的運行之懈怠、應(yīng)對之不力比什么怪物恐怖多了。
就拿這次疫情舉例,怪物能殺多少個人?處理不力的國家能死多少個人?明顯不是一個量級的。我再腦洞聯(lián)想一下,所謂的寂靜之地表層是指大家不要發(fā)出聲音驚動怪物,但實際上里層是否可能指的是發(fā)生了災(zāi)害后不及時救人及時通知大家反制措施,反而保持沉默的這個龐然大物呢?
就醬,這片子還行,能看,以上。
有劇透,慎看,百思不得其解的幾處邏輯黑洞:
1.大兒子毫無動機的上去溜達一圈,是寂寞么?已經(jīng)經(jīng)歷474天的怪物世界卻仍然會被一具尸體嚇倒地?
2.已經(jīng)世界末日,島上桃花源的居民放廣播放一首歌讓大家猜謎?不會直接說怪物怕水,可以來島上避難?
3.大女兒猜謎成功,去拯救世界的路上莫名其妙一定要進火車廂,仿佛先知一樣知道門里有急救包,也不知道拿要干嘛,故作玄虛
4.女主老公的朋友,也就是男主,一開始特別堅定不挽留這一家子,女主隨便說幾句,不僅挽留,還幫著找大女兒,360度秒變態(tài)度也沒有什么理由。
5.怪物對聲音敏感,然而每次發(fā)現(xiàn)一個弄出一點點聲音的目標的時候,怪物自己張牙舞爪制造的噪音都能拆了一棟樓,然而對于自己制造的巨大噪音毫無反應(yīng),仍然能捕捉獵物的一點點聲音,呵呵。
6.對于怪物本體的弱點也是很迷,一個從天上降落經(jīng)歷了宇宙空間加大氣層各種摩擦的生物,怕吵還怕水。
看完,我就呵呵呵。
最大的快樂來自全程安靜一有動靜就互相噓的觀眾
是我錯覺嗎?第一部講述了人類不屈不撓的繁殖欲望,第二部則是爸爸死了必須找個新爸爸的故事。(以下輕度劇透)男主本已躺平,女主沖過來對他打開寶箱展示人類幼崽,臉上表情寫著“這你能拒絕嗎?你不能?!敝竽概畟z先后對男主提出要求:Be a man。如此這般,讓你找回“父性”,成為新的爸爸。
本來可以打四星,但是實在受不了女主和她女兒一脈相承的道德綁架。
這,近幾年來,看過的,最爛的爛片
恐怖片不嚇人是原罪。怪物不能游泳的設(shè)定,到底是怎么把人類逼到這種地步的……兒子到底爬出去干什么?美團都沒他能送。還有那群莫名其妙的海盜(?)不過觀影體驗還不錯。
總之一句話,看的時候不要帶腦子!不要帶腦子!不要帶腦子!套路還是第一部那些,就是靠jump scare嚇你一激靈,但也確實是屢試不爽,氛圍營造的相當不錯。續(xù)集經(jīng)費明顯增多,怪物的出場頻率也高了,娛樂性依舊很不錯。然而問題也和第一部一樣,不適合帶腦子去看,很多情節(jié)只要仔細一想就滑稽了起來,部分危機的制造和解決都太生硬、刻意。母親外出尋找補給前,竟然不提醒獨自留守的男孩,嬰兒的氧氣罐快要沒氣。小男孩不作就不會死,非要帶著腳傷上樓毫無意義的弄出些動靜。小女孩看到廢棄車廂不繞行非要冒險,雖然給了個想要拿急救箱的目的解釋,但實在有些牽強,畢竟拿到了她也沒有回去給弟弟治腳,而是繼續(xù)前進。長期生活在水邊的一群人不知道怪物不會水,出了事只有主角往水里跳,其他人都在岸上等著領(lǐng)便當下班。
希望每個電影院劇院都標配一只這個怪獸
從影院出來的時候,我指著耳中的助聽器和女朋友說,我也能保護你。
比第一部好看,劇情不磨嘰了,主要角色不拖后腿。第一次看到胡子拉碴的基里安墨菲。補充:我就特別煩那些說“不會游泳不會飛的怪物憑啥能毀滅世界”的杠精,喪尸也不會游泳不會飛,那所有喪尸片也都邏輯有問題唄?新冠病毒遠遠不如喪尸病毒危險,就已經(jīng)把人類社會折騰得不行了,如果真出現(xiàn)喪尸病毒或者異形,人類哪來的自信能應(yīng)對自如?
他們拿小女孩當誘餌,我們拿助聽器當武器。荒蕪的末世,比怪獸更可怕的是缺氧,饑餓,秩序的崩塌和關(guān)系的覆滅。曾經(jīng)我們是朋友,此刻是需要自保的陌生人。曾經(jīng)我們是家人,如今是天人永隔的十字墓碑。即便聚在一起,銅墻鐵壁的廠房也不是我的家。即使分割兩地,利用電臺和強磁噪音共同拯救的仍是家人。
受不住日式恐怖,又想去影院找點一驚一乍的刺激,可以去看看這部。緊張的氛圍營造的很好,基本上是“我知道接下來怪物就要出場了,但不清楚具體哪一下會出場”。我沒看過1直接去看的2,開頭有些人物關(guān)系會抓不住,不過也不太影響。驚嚇程度我和朋友一致給3星,偶爾會哆嗦一下的程度。
比第一部好太多,拋棄復(fù)雜故事,專注驚悚場景,不拖泥帶水,雙線敘事,加倍刺激,從頭到尾手心冒汗~Kids Power小朋友雄起~
這就是那種只能在電影院看的恐怖片,音效太尼瑪嚇人了。。。
看這個片子都堵不住有些人吧吧吧的嘴
瞎編不滿九十分鐘,只好慢吞吞蹦臺詞了,恐怖片狂煽什么鬼情?除了幾個一驚一乍,恐怖程度也幾乎為零。相比第一部瀑布、釘子、生孩子、父愛的幾個設(shè)計,這部弱雞到?jīng)]有任何出彩之處。怪物太適合每個電影院標配一個了,委派觀影過程保持安靜監(jiān)督員。
每個某地電影院都應(yīng)該配一只這樣的怪物
看到那個釘子隔了兩年還沒拔出來我真的太開心了
PG-13的恐怖片,基本上還是在安全射程范圍內(nèi)。保持了第一部的氛圍,以及短小精悍的時長,并且在前作“噤聲”的概念上,這部更是讓人“屏住呼吸”,對于觀眾調(diào)動觀感來說是多維的。視聽設(shè)計仍然是有想法的,結(jié)尾的平行剪輯也還不錯,但也結(jié)束的略顯倉促。三星可看。
怪物不會游泳的設(shè)定太拉垮了,完全破壞了對外面的想象,這種一不會飛、二不會游泳的東西是怎么把人類滅絕的?還是說第三部準備走出美洲大陸,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亞歐非人民完全不受影響?
上島以后為啥不能稍作整頓直奔廣播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