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手持鏡頭,整個影片畫面晃動的厲害。導演拍了很多跳舞的鏡頭,但是人物塑造一般。以為結(jié)局會是表演失敗,最終卻是成功了,這樣就顯得女主之前的辛苦付出似乎沒什么用,波利沒有她努力仍然是成功收獲了一切,那么女主之前的堅持算什么呢。學校只出現(xiàn)一次的女孩也不知道想表示什么?整個影片看下來只覺得女主是一個嚴格要求自己也嚴格要求別人的人,或許在她看來,一名舞者必須不怕辛苦吧。
看著女主從一開始的自信到生病后的放縱自卑,覺得很唏噓,不過導演總算不是太殘忍,在電影最后那個自信的女主還是回來了。
“如果你離開了我,我會殺了你”,在我需要低谷的時候你不理解我,那么就相互離開吧。
話說回來,跳芭蕾的人真的很有氣質(zhì)呀~
幌動不安的手持攝影鏡頭、大段落連續(xù)特寫鏡頭的組接,本片的核心敘事絕不旨在表現(xiàn)芭蕾形體流動的美感,而是殘忍地層層撥開一位完美卻殘疾的芭蕾舞者的傷疤,通過一系列情緒強烈的特寫畫面堆砌來表現(xiàn)舞者世界的崩塌、窒息的痛徹以及性情的異變,演員的情感是富有靈性且充沛的,也是這部文藝片戲劇來源的支點,除了達令對波利打針那場戲之外,影片并沒能體現(xiàn)出編劇在達令人物轉(zhuǎn)變這條敘事線中的作用,更多的是依靠演員的二次創(chuàng)作。
難得優(yōu)酷有在線,雖然是刪減的,但還是要謝謝
太痛了 真的很難找到釋懷的出路
舞者
two ballerinas and one leading role to die for. @LFF
北歐電影節(jié),女性影像,@798丹麥文化中心。挺藝術(shù)的,我一直以為達令要從舞臺上一躍而下呢,然而并沒有。吞噬人心的愛和欲望啊,不夠純粹。
女主角自尊心太強,但還是有點同情她的,很細膩的電影
黑化ing
去丹麥大使館看的,結(jié)尾沒怎么看懂。
又是資源錯位看的一部片子,當一個人的生活工作節(jié)奏跟不上另一個人,痛苦就隨之而來。
講述了一個人在巨大打擊面前變成黑洞的故事。當自己奉獻一生的藝術(shù)已無可能,浪頭無法勇退,沉湎于傷痛,無視摯愛的伴侶也同樣經(jīng)受著巨變的打擊。受害者意欲把自己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以藝術(shù)和極致追求為由的侵害加之于人。最后終于知道生命、藝術(shù)、愛情難免會有瑕疵。盡管極致完美的瞬間總讓人沸騰,但有時活著便已是一種勝利。對黑洞的描寫很誠懇。
nude,加一部電影。|刪減了,虧了。達妮卡· 庫爾的臉有女人味。熬夜一遍過。下午兩部,還重溫很長時間。
導演似乎只鐘情于芭蕾本身,攝影很多變,還用印象主義的特寫來揭示人物內(nèi)心。但對舞蹈之外的生活卻毫不關(guān)心。年輕的接替者波莉缺乏前史和后續(xù),在敘事中成長為一種無趣的存在,他們之間的沖突也變得溫吞。尤其有《黑天鵝》珠玉在前,這部影片的缺點更加明顯。這片塑造的最好的反而是丈夫的形象。
男主角沒有他弟弟長得精致,但非??梢?/p>
看了一半 發(fā)現(xiàn)找錯電影了 想看的是舞者2016的紀錄片 哎 就說咋一點記錄片的樣子都沒有
看完《瑪?shù)贍栠_》想起還看過這個,以芭蕾舞為背景的電影還真多。完美地詮釋了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當生活遭遇變故,如何才能做到與自己和解呢?
講了一個舞團首席因傷不得不中斷自己職業(yè)的故事。戛然而止的夢想、不甘心地抓住一切也許可以延續(xù)自己舞臺生命的東西、漸行漸遠的愛人、如山倒一般離去的尊嚴和體面,人生的真面目就是這樣隨機與殘酷,幸運兒并不多
拍攝方式很簡練真實,狀態(tài)捕捉很好。人物描寫深刻,物理世界還在正常運轉(zhuǎn),精神世界早已崩塌陷落黑洞,所有的看似日常的行為都是掙扎和求救。肌肉太美
前面鋪墊很棒,結(jié)尾平庸!
有一些打動人的地方,比如舞蹈演員吃力的喘息、跳躍,輕盈優(yōu)美背后的痛苦、脆弱,但總體看欠流暢。
前有“黑天鵝”,本片顯得有些雞肋。以芭蕾為主題的電影最喜歡“舞出我天地”,紀錄片最喜歡“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