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影片看哭三次 : 和小男孩相依為命的狗狗被打死時;男孩對著鏡子看見自己殘缺的手臂痛哭時;最后男孩回憶他的父親為了救他被槍打死時。 時代的漩渦下,個體特別是被針對的個體,能堅持活下來太讓人敬佩了。但除了主人公自身堅強的意志外,也離不開一個個對他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有游擊隊的留守母親、尚存最后善良的納粹指揮官、好心的農(nóng)場主及農(nóng)民、善良的院長、護士、病友等等等等。不禁自我反問,如果是我,我能像他們一樣伸出援助之手嗎? 社會的規(guī)則或者政治立場就是絕對正確、一定要遵從的嗎?是人性的善為大,還是國家利益為大? 年紀越大,越不能肯定的認為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時代的裹挾下,也許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故事起伏不大,偶爾的急促感還是有的,特效處理的很干脆,讓人心都揪了一下,導演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都描述出來了,鏡頭設計的也不錯。 對于情節(jié)上來說還是過于平了,個人覺得是可以看的。男孩的情緒爆發(fā)在電影最后幾分鐘,期間一直是一副冷漠的姿態(tài),很直接的告訴觀眾 男孩是如何在一個無情的世界里活下來的。 但很慶幸的是男孩遇見了太多太多好人
這是親歷戰(zhàn)爭的獨特視角,一個本應在父母庇佑下盡情撒嬌,肆無忌憚享受童年的小男孩眼見父親被屠殺。
在還來不及教他足夠的生存技能對抗這個復雜的世界,父親只留下一句話:“你必須要堅強,要勇敢,你一定要活下去,永不放棄。你必須要忘記你的名字…但是就算你忘掉一切,忘掉你的名字,你媽媽還有我,但你絕不能忘掉你是猶太人?!?這句話成為后來男孩數(shù)次自救的意志力。
他應該顧及不了那么多,為什么猶太人就要被屠殺,被歧視,為什么別的孩子可以無憂無慮,他卻不配擁有姓名。他應該只有一個信念,活下去。
比起其他孩子,他要掩蓋姓名,種族,信仰,甚至用一套完美謊言去敲開一家家好心人的大門。他不能說自己從哪里來,更不知道自己要往哪兒去。他是不幸的,因為無法選擇的身世讓他顛沛流離,在還沒來得及抹平失去親人的傷痛,便要擦擦眼淚站起來撐下去。他又是幸運的,每當饑寒交迫,總會有一家人收留他溫暖他,陪他走過一段人生旅程。
故事雖然是二戰(zhàn)的背景,但戰(zhàn)爭帶來的傷痛不分時間和國界。即便就在當下,也會有數(shù)以萬計的孩子們被剝奪了應有的權力。讓無辜的孩子去承擔大人們荒唐無理的決定,卻沒有人對他們負責。
衷心希望世界和平!把簡單而平靜的童年還給他們。
故事講述8歲的猶太小男孩尤萊克從華沙集中營中逃了出來,他躲藏在森林里面,并假裝成是波蘭孤兒在農(nóng)場里打零工。尤萊克遇到了為了賞金而出賣他的人,那些傷害他的人,他也遇到了不惜一切愿意幫助他的人。不幸地尤萊克失去了一只胳膊,很難再找到工作,但他任然沒有放棄希望。終于俄國軍隊來到了村莊,尤萊克甚至找到了一個愿意收留自己的家庭,然而他又一次遭到了背叛。尤萊克被人帶回了他的家鄉(xiāng),但他卻不愿意承認自己是猶太人。他必須在真實的身份和偽裝之間做出選擇
我看過不少二戰(zhàn)題材電影,這部沒有賣弄男孩的可憐,主要探討猶太人可以改信基督教嗎?男孩在德軍轟炸中和父親逃散,一路在波蘭鄉(xiāng)下流浪,遇到一位好心大姐暫時收留,遇到德軍掃蕩保護他逃走,送給他十字架項鏈,環(huán)境教會男孩說“贊美耶穌會獲取百姓的同情,于是他得到當?shù)刭|(zhì)樸人們的照顧,大人們心知肚明他是猶太人,耶穌教導愛人如己,除了幾個孩子大家都睜一眼閉一眼。男孩受洗,二戰(zhàn)結(jié)束,猶太民族希望重建家園,派人找到男孩,一條路是民族團圓,一條路是安于現(xiàn)狀。從頭到尾這個愛哭鼻子年紀的男孩 沒有流過幾次眼淚,表現(xiàn)出堅強,對生命的熱愛,唯一兩次一次是陪伴他的小狗被游擊隊打死,一次是沒有心理準備的重回到家,睹物思人,生存面前沒有眼淚,真人真事總體拍的挺好,略有點不流暢。
從另一角度來觀察二戰(zhàn)。東歐尤其是波蘭對于猶太人的仇視,其實并不亞于納粹德國,針對猶太人的罪惡亦是令人發(fā)指。此片雖是為為二戰(zhàn)中的波蘭人洗地,但從中亦可窺見當時波蘭人的態(tài)度。
賺淚的孤兒求生片。尾部真人現(xiàn)身。
戰(zhàn)爭背景下小人物的顛沛流離,小到不能再小的人物,就像是鄰家的小男孩,世界之大,竟有容不下他的情況,更何況是一個民族?
選角大贊,居然還是雙胞胎輪流來演主角!看到最后簡直內(nèi)牛滿面,于是在辦公室看了兩部電影哭了兩回。。。。
之前就見到CCTV6節(jié)目預告,今天(2016.12.17)晚上終于看過。非常感人,男孩自己非常堅強聰明,一次次逃生,也有很多好心人幫助他。最后出現(xiàn)的猶太孤兒院的家伙雖然是男孩的猶太同胞,但卻十分令人討厭,反而不如那些淳樸的波蘭好心人。
世界之大,沒有他的容身之地。
戰(zhàn)爭年代沒有時間悲傷,這一刻剛失去一條胳膊,下一刻就要繼續(xù)逃命為了活著。為真人真事給滿分。
電影頻道看的,很感人
戰(zhàn)爭可怕,但比戰(zhàn)爭更可怕的是人性。尤萊克的流浪之路,是和人性的斗爭之路。世界之大,沒有他的容身之地。好多細節(jié)讓我落淚。
哭成狗啊…
德國人二戰(zhàn)時期犯下人神共憤的滔天罪行,后來,深入討論,全面反思。敢直面自己過錯的才能更徹底改正。這個態(tài)度令人欽佩,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胸襟氣度。直面歷史,真實改編。推薦。
當戰(zhàn)爭成為背景 能看到還是善良的人多 德國人的反思值得尊敬
導演是盡力想在這巨大的陰霾中用音樂童真灑點陽光
德國拍的二戰(zhàn)片不會差。民族仇恨無源無盡,只是人性中都會有善。
好堅強的孩子。看到埋葬德牧愛犬那段真的淚崩了 ToT… 雖然一路上遇到一些好心人,但也有居心叵測利用男孩去領賞金的…
據(jù)說是雙胞胎共同演繹同一主角?真沒看出來。一個戴著十字架取波蘭名的猶太小孩戰(zhàn)爭求生路,走得那么艱辛又勇敢,開小差換位思考過兩次,一是我自認為自己做不到,二是感嘆天朝同齡小孩估計跑步這項就丟命了。細節(jié)感人,比如爸爸那段、狗狗那段、手殘那段等。
操,看到哭,“你要隱藏你自己的真實身份,但絕對不能忘記你是猶太人”…
啊,小男孩手被絞進去的看得我雞皮疙瘩起來了
永遠記住你的名字,和流淌在你血脈里的不屈。
德國視角的二戰(zhàn)電影。反思,反戰(zhàn),戰(zhàn)爭是殘忍的,泯滅人性的,慶幸這個故事側(cè)重發(fā)掘人性中的善?;钕氯ナ歉哂谛叛鲋男拍?,堅韌、頑強和勇敢是男孩最寶貴的品質(zhì),孩子本來應該快樂健康的成長,但那個世道顛沛流離,又有多少孩子沒能幸存下來?珍惜和平年代才是正經(jīng)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