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活著,真實的活著
這是喜歡的一個男生推薦自己看的。每周末基本都會一起打球,但是這個周末沒有,少了一次見面&聯(lián)系的機會,但是意外收到他的消息“二戰(zhàn)男孩逃生記”“好看”。很簡短,但是很開心:很喜歡他推薦自己喜歡的。剛才看到影評,發(fā)現(xiàn)很多昨天寫的,原來周末兩天CCTV6在主推這個電影。
好看。確實是好看。更喜歡電影翻譯成《二戰(zhàn)男孩逃生記》,比《流浪的尤萊克》的更能點出重點,這個標題一下就吸引到我。好的電影名稱,真的更能吸引人。英文版的名稱也很有力《Run Boy Run》。
小主人公 讓我想起了一部俄羅斯電影《兵臨城下》,都是二戰(zhàn)題材的電影,都是小男孩的主線,都是男孩的活著。都是不錯的電影。
尤萊克,一個意志力、信念足夠強大的男孩,一個聰明、清醒、真實的男孩。強大的意志力和‘活著’的信念,支撐他踏破冰河、冒著風雪走到游擊隊員的房屋前;聰明、清醒、真實,讓他沒有選擇去拖沓他人,得到幫助、有小伙伴都讓他開心滿足,也讓他能夠逃脫納粹的追擊,甚至得到納粹頭腦的默認保護,能讓幫助他的人愿意繼續(xù)幫助他。尤萊克的性格是很多中國影視作品中少見的孩子性格,父親選擇保護他犧牲自己,他沒有哭哭啼啼還要跑向父親、做無謂的所謂抗爭;游擊隊員妻子為了保護他,房屋被納粹燒毀,還連累了鄰居,他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卻沒有表現(xiàn)出國內(nèi)影視中容易出現(xiàn)的那種不自量力的責任承擔。也許年紀大了,責任的承擔真的要量力而行,不要為了自己心安,而做出自以為的承擔(我想這其實就是虛偽,不承認真實和現(xiàn)實的虛偽)。
活著,真實的活著。影片中,每個幫助尤萊克的人都是真實的,承擔自己選擇的后果,被幫助的人也不會不自量力的過多精神負擔&虛偽的報答。這真的是一個明顯存在于國內(nèi)和西方之間的差異?
活著,真實的活著。活著最重要。為了活著,尤萊克的父親告訴他你可以忘記自己是誰,可以忘記父母是誰,可以放棄自己是猶太人,放棄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是唯一一點:即使忘記一切,你一定要記得你是猶太人。
2 ) 流浪的尤萊克
戰(zhàn)爭永遠是殘酷的,
帶給人們無限悲傷哀痛。
尤萊克是不幸的,
身為猶太人,被德國士兵不斷追殺,
他又是幸運的,
總會在走投無路時,有人幫助他并接濟他。
無論世界多么黑暗,
總會有光亮照進你我的內(nèi)心,
那束光叫做“善”。
戰(zhàn)爭結(jié)束,尤萊克回到了家鄉(xiāng),面對昔日生活的地方,種種回憶,縈繞于腦海,令自己心痛萬分。
3 ) 一點雜感
之前就見到CCTV6節(jié)目預(yù)告,今天(2016.12.17)晚上終于看過。非常感人,男孩自己非常堅強聰明,一次次逃生,也有很多好心人幫助他,讓我們看到了苦難中的人性光輝。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主旋律的蒼白宣傳,而是真誠的人類之間的善良和愛。最后出現(xiàn)的猶太孤兒院的家伙雖然是男孩的猶太同胞,但卻十分令人討厭,反而不如那些淳樸善良的波蘭好心人。他竟然還扯斷扔掉了男孩的十字架,說這是“垃圾”,他以猶太人的立場仇視基督徒,和那些以基督教的立場仇視猶太人的人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男孩為什么最終還是選擇了“猶太祖國”,而沒有在自己的家鄉(xiāng)生活,和那些幫助他愛護他、他也很喜歡的波蘭民眾生活在一起?何況他已經(jīng)皈依天主教了,他本來也是說波蘭語的人,波蘭是他的故鄉(xiāng),去以色列才是背井離鄉(xiāng)。也許他還是受了猶太孤兒院那個家伙的民族主義煽動,極端的猶太復(fù)國主義又比雅利安種族主義高明高尚多少呢?種族清洗的罪惡恰恰是因為人們糊涂到不承認人類大同的包容融合,而執(zhí)著于不同種族群體的隔離劃分,以致認為種族的對抗是比人類的博愛更重要的事。在經(jīng)受了人間浩劫之后,不是更傾心于人與人的包容融合,而是更堅定地標榜民族文化的相異,這也真是浩劫過后的另一種悲哀……
4 ) 流浪的尤萊克
故事講述8歲的猶太小男孩尤萊克從華沙集中營中逃了出來,他躲藏在森林里面,并假裝成是波蘭孤兒在農(nóng)場里打零工。尤萊克遇到了為了賞金而出賣他的人,那些傷害他的人,他也遇到了不惜一切愿意幫助他的人。不幸地尤萊克失去了一只胳膊,很難再找到工作,但他任然沒有放棄希望。終于俄國軍隊來到了村莊,尤萊克甚至找到了一個愿意收留自己的家庭,然而他又一次遭到了背叛。尤萊克被人帶回了他的家鄉(xiāng),但他卻不愿意承認自己是猶太人。他必須在真實的身份和偽裝之間做出選擇
5 ) 有感而發(fā)罷了
整部電影的節(jié)奏非常好,音樂也非常不錯。
一開始只是為了打發(fā)回家火車上的無聊,從而下來這部電影。啊哈哈,所以對電影到底要放啥子并不清楚。
所以在這里我要強調(diào)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前,從未想過戰(zhàn)爭帶給人的傷害,作為一個從小看八路軍打鬼子和長大了好萊塢各種特技渲染、狂拽酷炫屌炸天的美式激烈的戰(zhàn)爭片的人,幾乎看見“戰(zhàn)爭”這兩個字,心里第一反應(yīng)就是各種飛彈,不要慫,就是干,戰(zhàn)場上的兄弟情誼。重來沒有從戰(zhàn)爭所帶給人的傷害的角度來思考過這個名詞。
看完這部電影,它便使我在火車上睡不著了,尤萊克的經(jīng)歷或許沒有那么的特別激烈,雖然是在二戰(zhàn)時期法西斯虐殺猶太人為背景,主人翁尤萊克沒有經(jīng)歷戰(zhàn)爭正面的槍林彈雨,卻從戰(zhàn)爭背后,尤萊克一步步的逃亡的這方面來撕開,
對,對我來說就是撕開,撕開我所以為戰(zhàn)爭就是國家的對立,男人的熱血,將不通就打通這些表面上的理解。
也許你給我講戰(zhàn)爭對民眾的傷害太大,不能隨便打動戰(zhàn)爭。意思太廣,懂是懂,然并卵,我對于國家外交所不能解決的事,還是支持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可以發(fā)動戰(zhàn)爭。而且看了這部片子我沒有深深被震撼到,然后平息之后睡一覺,就和別人說,昨晚我看了部多牛逼多牛逼的片子,它帶給我所思考的東西太細太多,沒有震撼,只有反思。
看完之后,我改了,我認為,戰(zhàn)爭就是一個災(zāi)難,就是一次汶川地震,戰(zhàn)爭是人為的,而地震是自然的,里面有無數(shù)無數(shù)讓人痛苦的事跡,流浪的尤萊克只是其中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也許流浪的尤萊克不是最苦難的,因為他給人帶來了希望,活下去的希望。但是真正兒戰(zhàn)里更多的孩子卻被虐殺了,仔細想想這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看部感動點的電影就能哭的不要不要的,而這部電影卻沒有讓我流一滴眼淚。
Why?
不是我沒有被打動,而是尤萊克所遇到的事和人太多了,善良的游擊隊家屬阿姨(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記不住外國仁名字,太難記了),被感動的各地農(nóng)場主,瘋狗一樣的德國軍官,賣掉尤萊克的馬夫夫婦,教堂不一樣的醫(yī)生,還有無所不在的耶穌。一件一件都在讓我反思,假設(shè)這不是電影,他不是主人翁,沒有主角光環(huán),也許太在爸爸幫助他跑的時候軍官轉(zhuǎn)頭看見了,劇終。在房子里火燒死了,劇終。手沒來急治療感染死了,劇終。
幸好!
幸好他是尤萊克,他是主角,可真正的戰(zhàn)爭開始了,會有無數(shù)的尤萊克,在半路就被人射殺,被虐死,火燒死,無人救治感染致死,餓死在冬天里。這些也許才是某個真正的歷史階段,尤萊克一樣的孩子所真正的結(jié)果吧,現(xiàn)在,我反對戰(zhàn)爭,我不想它帶給世界太多的傷害,讓許多孩子變成尤萊克式一樣的人物。
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一部非常讓人深思的電影,一部帶給人希望又讓人深思的電影。
我僅僅是從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傷害來談?wù)摰?,不涉及其他方面,如種族歧視的其他方面,鄙人才疏學淺,肚子墨汁也就能寫這些啦。
6 ) 縱然有太多殘酷,但總有善意的光輝照亮黑暗
整個影片看哭三次 : 和小男孩相依為命的狗狗被打死時;男孩對著鏡子看見自己殘缺的手臂痛哭時;最后男孩回憶他的父親為了救他被槍打死時。
時代的漩渦下,個體特別是被針對的個體,能堅持活下來太讓人敬佩了。但除了主人公自身堅強的意志外,也離不開一個個對他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有游擊隊的留守母親、尚存最后善良的納粹指揮官、好心的農(nóng)場主及農(nóng)民、善良的院長、護士、病友等等等等。不禁自我反問,如果是我,我能像他們一樣伸出援助之手嗎? 社會的規(guī)則或者政治立場就是絕對正確、一定要遵從的嗎?是人性的善為大,還是國家利益為大?
年紀越大,越不能肯定的認為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時代的裹挾下,也許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德國人二戰(zhàn)時期犯下人神共憤的滔天罪行,后來,深入討論,全面反思。敢直面自己過錯的才能更徹底改正。這個態(tài)度令人欽佩,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胸襟氣度。直面歷史,真實改編。推薦。
世界之大,沒有他的容身之地。
戰(zhàn)爭可怕,但比戰(zhàn)爭更可怕的是人性。尤萊克的流浪之路,是和人性的斗爭之路。世界之大,沒有他的容身之地。好多細節(jié)讓我落淚。
據(jù)說是雙胞胎共同演繹同一主角?真沒看出來。一個戴著十字架取波蘭名的猶太小孩戰(zhàn)爭求生路,走得那么艱辛又勇敢,開小差換位思考過兩次,一是我自認為自己做不到,二是感嘆天朝同齡小孩估計跑步這項就丟命了。細節(jié)感人,比如爸爸那段、狗狗那段、手殘那段等。
當戰(zhàn)爭成為背景 能看到還是善良的人多 德國人的反思值得尊敬
從另一角度來觀察二戰(zhàn)。東歐尤其是波蘭對于猶太人的仇視,其實并不亞于納粹德國,針對猶太人的罪惡亦是令人發(fā)指。此片雖是為為二戰(zhàn)中的波蘭人洗地,但從中亦可窺見當時波蘭人的態(tài)度。
戰(zhàn)爭背景下小人物的顛沛流離,小到不能再小的人物,就像是鄰家的小男孩,世界之大,竟有容不下他的情況,更何況是一個民族?
永遠記住你的名字,和流淌在你血脈里的不屈。
德國視角的二戰(zhàn)電影。反思,反戰(zhàn),戰(zhàn)爭是殘忍的,泯滅人性的,慶幸這個故事側(cè)重發(fā)掘人性中的善?;钕氯ナ歉哂谛叛鲋男拍睿瑘皂g、頑強和勇敢是男孩最寶貴的品質(zhì),孩子本來應(yīng)該快樂健康的成長,但那個世道顛沛流離,又有多少孩子沒能幸存下來?珍惜和平年代才是正經(jīng)事。
哭成狗啊…
操,看到哭,“你要隱藏你自己的真實身份,但絕對不能忘記你是猶太人”…
導(dǎo)演是盡力想在這巨大的陰霾中用音樂童真灑點陽光
德國拍的二戰(zhàn)片不會差。民族仇恨無源無盡,只是人性中都會有善。
好堅強的孩子??吹铰裨岬履翋廴嵌握娴臏I崩了 ToT… 雖然一路上遇到一些好心人,但也有居心叵測利用男孩去領(lǐng)賞金的…
選角大贊,居然還是雙胞胎輪流來演主角!看到最后簡直內(nèi)牛滿面,于是在辦公室看了兩部電影哭了兩回。。。。
戰(zhàn)爭年代沒有時間悲傷,這一刻剛失去一條胳膊,下一刻就要繼續(xù)逃命為了活著。為真人真事給滿分。
賺淚的孤兒求生片。尾部真人現(xiàn)身。
電影頻道看的,很感人
之前就見到CCTV6節(jié)目預(yù)告,今天(2016.12.17)晚上終于看過。非常感人,男孩自己非常堅強聰明,一次次逃生,也有很多好心人幫助他。最后出現(xiàn)的猶太孤兒院的家伙雖然是男孩的猶太同胞,但卻十分令人討厭,反而不如那些淳樸的波蘭好心人。
啊,小男孩手被絞進去的看得我雞皮疙瘩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