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哪怕這歌荒腔走板,也要頑強地唱。
踢踏舞鞋的敲擊聲太魔性了,女主跳出的節(jié)奏還算流暢,但顯然沒有氣勢恢宏的美感。卻也因為這種稚嫩,聲聲都敲在人心上,甚至像美劇的刑訊逼供里頭,滴水在頭皮上似的折磨。
踢踏舞本身是起源于美國底層。有一種說法是黑人奴隸不被允許歌舞,于是偷偷以鞋底敲擊代替擊鼓而來。從這個角度來說,《鋼鐵花》的硬度全在這一聲一聲的抗爭和無聲控訴之中,單就踢踏這一元素而言,給我的震撼甚至超過了《swing kids》。
然而這部另類的少女電影也的確是不太好評價,感覺太怪異。不是那種玩意象完全看不懂的故事,但敘事走向卻又實在是隱晦,人物行事超越了通常邏輯,偏偏又采用寫實的風格,仿佛有所指但又看不清晰。唉,真的不是對普通觀眾友好的電影。
不過,不得不說這樣生澀各色的人物,又給人強烈而詭異的真實存在感。
丁夏潭的臉長得太邊緣了,像一個傻愣愣橫沖直撞的符號。結尾防波堤一段,彈幕里很多人擔心女孩自殺。我反而覺得,她壓根沒有過這樣的念頭。生如草芥像地衣一樣的人,哪里有時間去思考什么生死。只要還在呼吸,首先就要想辦法不餓肚子。如此而已。
因為從沒抱持過什么期望,所以也沒有什么過不下去。求生全然是本能,尊嚴是個什么奢侈的東西?因此也不會受了屈辱就去尋死。
這也是我差不多認為自己似乎理解了,她在最后一家老板那里為什么不替自己抗爭,哪怕打回去。故事沒有更多地著墨于少女的生活成長背景,她看起來并不智弱但顯然有些社交障礙。
對我們這些普通觀眾來說,現代傳播渠道每天恨不得傳授八百種以上的溝通技巧,少女卻顯然缺乏此道。沒家人,沒住址,沒電話。沒辦法真正應聘,打零工常被人騙。善或者惡在她的意識里,可能早已是都沒有關系的事情。所要的不過一口飯吃,給,或者不給,她大概對那些出爾反爾也已經麻木了。人的需求降到了如此程度,才是讓人最心驚肉跳的地方。
所以,沖著巨浪而去的舞步,反而是真正高潮迭起的段落了。鋼板與鋼架相互碰撞,一句句都替觀眾在問,你還想要她怎樣?
回頭來看《鋼鐵花》這個名字,想起前幾天去到山里看到的野花。背陰處的樹少陽光,所以它們多沒有長高,反而是拼命往地面平行的方向延伸開去,長成了一棵棵垂直于陡峭山體的打橫的樹。
花朵無法選擇自己的落腳之處。它只是拼命地生長延伸,兀自開,兀自落。
風浪里永不止步
像看神經病一樣看了女主一個多小時。。。。。。
她為什么怕警察?為什么無家可歸?為什么智力健全干活利落但是說不清話?很不錯的題材但如果能簡單交代一下前面的問題或許更能引起心里的觸動,喜歡最后在海浪拍打中舞蹈的那一段。
看起來毫無生命力但是生命力也很強
終究舍不得死。
為什么這部電影這么少人看,猜不透了
不太看得懂。
4.5
海邊踢踏舞
導演“花之三部曲”第二部。幾乎全用搖晃的手持鏡頭和眼神來講故事,臺詞極少,夜戲很多。雖然是邊緣人物,但很有生命力和現實感??赐晷难e也是一片堵,對於漆黑中的她,哪怕有一絲光亮就足以拯救全部。(女主長得太像我朋友了??0123????
我對本片的所有忍耐力,在女主拿走舞鞋還塞錢的段落里徹底被擊穿。那一瞬間我就已經猜到了本片會往這樣刻意又造作的奇葩走向里一去不復返……
-在風浪里跳踢踏舞, 踩咚咚響的皮鞋
像偽記錄片一樣的劇情,揭示了現實底層社會上的無家可歸的小女孩想找工作卻一次次遇到欺負她的大人,也拍出小女孩不會跟別人談訴自己的心事,只跟踢踏舞和大海有共鳴
看完了鋼鐵花,為了評論注冊的豆瓣,用流量下載app。真的有內涵,看完就沉默了,是部好電影,但是要用心的人,才能看懂吧。拜托拜托,結局不完美好嗎,告訴我,你會拍2-3部,完整的講述,請讓她變成一個陽光向上的女孩,她那么努力又有自己喜歡的東西,為什么最后不可能是幸運的哪個
搖晃的手持鏡頭中,是鋼鐵花跌跌撞撞的腳步,是她不能流暢說出的話語。一個不能再邊緣的人物,心中也懷揣著希望。黑夜中響起的踢踏舞步聲,迎著波濤起舞的流浪少女,以及被她放生的一條魚,是黑暗中的光。
跳著看的 不知道為什么離家出走 沒有住的地方 然后打工被人罵勾引別人暴打也是可憐
哭了
整片移動鏡頭和手持營造的孤獨無助感還是蠻喜歡的~只是部分有點沒聽懂
再煎熬痛苦的心也有一只曼妙的舞。
沒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