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文copy過來,所以可能部分連接和圖片顯示不正常,原文在這里可以看到:
http://makzhou.warehouse333.com/2006/09/28/563/Ordinary life is pretty complex stuff是漫畫家Harvey Pekar的名言。American Splendor是他筆下的一個漫畫的名字,也被用來作為同名傳記電影的題目。
不過看電影的時候我并不知道。因為把這個和Gregg Araki的Splendor搞混了……結果找到意料之外的佳作。
雖然本篇在Sundance和嘎納都拿了獎(2003年)。但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卻是Harvey Pekar漫畫家的身份。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漫畫家的傳記。
電影里面Pekar很愛說的一句話” I don’t like superhero, they are not real..” 這是他從小收集漫畫的時候就有的觀點。美國的漫畫充斥著超級英雄不死身和緊身衣。這雖然能夠吸引小孩子的眼光,但是畢竟這不是真實的生活。這些東西所帶來的價值對于每天生活在克利夫蘭下城區(qū)的Pekar來說既無聊也沒有任何新意。所以當他在認識了Bob Crumb,當時另一名冉冉升起的地下漫畫家之后,他們馬上就成為了一生的摯交。除了共同對于爵士樂的熱愛,Crumb作品中的荒誕和幽默,成為安慰 Pekar單調生活的另一個依靠(還有一個是他摯愛的爵士樂)。當Pekar終于發(fā)現自己無法忍受單調生活在逐漸謀殺自己的時間之后,他開始拿起筆,勾勒出他對于這一切的看法。自嘲、諷刺、甚至帶有一點刻薄的語氣,卻因為那些深刻的洞鑒而收到廣大漫畫愛好者的喜愛。
嚴格來說Pekar并不是漫畫家。因為他根本不會畫畫。他說自己“I can’t even draw a straight line”。他所做的是用那種火柴棍小人把他腦海中想表現出來的場景畫出來,再讓他的好友Crumb來潤色加工。也就是說他充當的是故事編輯的角色。但是我認為這恰恰是漫畫的靈魂。Pekar的漫畫中主角也和普通漫畫不一樣:就是他自己和身邊的朋友、家人。所以這是一個沒有戲據性故事、沒有拯救世界和俊男美女的漫畫。里面的人物都粗糙無比,生活也絕對說不上優(yōu)越。就是在這樣真實的場景中,Pekar所體現出的是一種真實而獨特的態(tài)度。在這個社會里面要真的能夠做到”做自己“而不隨波逐流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在更過的時候這種人被我們認為是瘋子和傻子。因為有太多的荒謬被人們當作真實而不加質疑地接受下來。
電影中著力描繪的一幕是Harvey Pekar上David Letterman的節(jié)目。Davie Letterman是非常著名的夜間talk show主持人,從70年代開始一直紅到今日。每天晚上在NBC播出。他一出色的調侃和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著稱(起碼我這樣認為)。而Harvey Pekar在上了他的一次節(jié)目之后,因為收視率異常的好。所以后來竟然成為了座上賓。但是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Pekar奇怪的講話方式、固執(zhí)的態(tài)度和帶有一點傻氣的長相吸引了觀眾——這畢竟是一個喜劇節(jié)目,大家都喜歡放松一下看笑話。但是Pekar較真的態(tài)度終于在一次當面批評GE的訪談中爆發(fā)出來。他根本不管這是不是搞笑節(jié)目,而自顧自地批評著他認為很重要GE(同時也是NBC的所有者)最終導致主持人和制作單位異常尷尬,他甚至還對著下面的觀眾說: You pathetic audience!
這不能不說是一針見血,同時也是Pekar不諳世事的表現。你可以認為他是皇帝新衣里的小男孩,也可以認為他不過是傻到根本不懂人情事故的笨蛋。但是總之,他就是要這樣做。而不愿意成為供人取笑的小丑。Youtube上可以看到這次訪談的經過。這次事件導致了他被Letterman Show列入黑名單,知道90年代之后才解禁。
Harvey Pekar上Letterman的原因是他很需要錢。他和妻子Joeyc結婚之后全靠他一人的工資養(yǎng)家。順便說一下,他并沒有因為漫畫而大紅大紫。相反,他一生都在克里夫蘭一家醫(yī)院里面做著檔案整理員的工作。所以可想而知他的生活是怎樣的。可是他也并沒有怨天尤人,因為這樣的生活才能給他的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
這個電影還有很出眾的一點就是在于拍攝的方法。電影的拍攝是配合Pekar自己的旁白進行的。甚至這個他還自己的朋友家人還不時地以”本人“地身份插入電影之中進行評講。給人突然戳破虛幻電影屏幕地感覺。更有意思的是電影里面有個場景是三重的”喜劇“,就是扮演pekar的演員去電影中的一個戲院看一部關于他的話劇。這樣一來,演員也在凝視著”自己“,而話外音還有”本尊“,這個想法真是太有意思了!
電影中的主人公除了Pekar以外,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物是Toby。他是Pekar在醫(yī)院上班的同事。雖然電影里面沒說,但是我覺得好像有點弱智(是真的,不是嘲笑)他說話的腔調很像機器人,想法也很怪。但是作為Pekar的好友。他的光芒卻并沒有因為智力/生理上的缺陷而有任何的損失。他知道自己和一般人不同,所以他就自稱是Genuine Nerd(真正的傻瓜)。而且隨著電影的發(fā)展,觀眾會發(fā)現他對于大部份的事情都有自己的評判和標準,相比那些穿著漂亮而沒有想法的人物,到底怎樣的人生才是真實的呢?同樣借助Youtube,我們可以看到真實的toby。(電影中有一段toby被MTV電視臺利用拍廣告,是我覺得電影中最荒謬的片斷之一)
Harvey Pekar的故事并沒有帶來任何的美國夢或者傳奇的經歷。他就是一個普通而真實的人。他的想法通過他的漫畫被傳遞出來。這樣的underground comic可能很粗糙(就像之前介紹過的ghost world也是一樣),但是他們的美在于對這個生活的觀察和理解。我覺得所謂漫畫的藝術并不是說一定要故事怎樣漂亮人物怎么”萌“。如果脫離了生活的環(huán)境。那么充其量也不過就是一個花架子而已。
這是不是注定我就要成為一個Nead了呢?
life is struggle 卑微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奮鬥史
連著兩天都是看了30分鐘左右睡著了,至今沒有看完。原來我對充實了丑人的影片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故事一般般 但是那股勁很討人喜歡
彌漫著生活的糟糕與乏味,卻是我看過最幽默可愛動人的傳記片。(有種看路易CK的感覺)首先這種拍法就很有趣,其次哈維·貝克和他的漫畫確實充滿魅力,比馬男那樣的成人動畫還要吸引人,且漫畫家的真人生活居然和漫畫里的如出一撤--“我以為他只是幽默。”“不,我就是這樣無聊乏味,并且悲觀?!? PS:保羅·吉亞瑪提的個人形象真是太符合這個角色了!一直都很喜歡這個演員。以及,HBO萬歲。/ 標記想看很久了,有很多電影一直都有預感自己會很喜歡的,但是每每拖延起來就是幾年后的光景,這一部經歷了找不到資源,沒有字幕,沒有會員不能在線觀看,借了會員卻沒有看,過一陣子忘掉了然后找到下載,卻是聲畫不同步,然后又拖延到現在,而總歸是,慢慢走下來,一步比一步容易,最終也便得到了這晚的“人類榮耀”。
古怪可愛有才的人總會遇到更古怪可愛有才的人,在一起創(chuàng)造有趣未知的未來。扮演者和真實人物平衡維度的創(chuàng)意很適合這個故事,建議與《克魯伯》、《幽靈世界》同時食用口味更佳。
講一個loser的故事,配合著爵士樂,效果意外的好。漫畫式的敘事風格,更是給影片增添了不少趣味和可看性。
很有風格 漫畫質感的電影人生 Giamatti很有喜劇感和loser感 雖然總體有點悶 仍值得一看
What the fuck you think I am,Charle Brown? Life piece of shit.
一直想不起來這處戲的名字了,今天真是巧了,碰巧看到。是自己一人在戲院看的,印象中是周五,戲院非常熱鬧的時候,我好像一直開著車在戲院后面的停車場里兜來兜去。也是屬于'OUTSIDER'會愛看的電影,所以也跟WES ANDERSON的戲列為同好。
很有想法的電影,打破第四面墻漫畫劇情式的紀錄片,風格像作者本人和他的生活漫畫一樣怪異有趣。一個暴躁不合群的普通人,把自己周邊生活和所思所感轉化為漫畫后,并不是想象中的飛黃騰達,生活中的苦澀和平庸依舊,煩惱依舊,但總歸有那么些小小的閃光點值得記錄。
作為一個陰暗抑郁的寫實派作者自傳電影,最后居然如此積極治愈,有點不太和諧。不過通過創(chuàng)作來抽離自我尋找活下去的理由,總會有些浪漫詩意在里頭
生活是奇妙的,如果你不去做一點什么,也許永遠毫無生趣,但只要你有改變的勇氣就能得到另外的風景,所以我在考慮另外一些事情了,我要做點什么才行了。。。。
這一半是紀錄片吧。沒想到電影里提到的傻逼電影《Revenge of the Nerds 》竟然也是真實存在的……
日后與crumb相識前的鋪墊!~
American Splendor...Rob Crumb...Harvey Pekar
男主的平凡人生太像我們的loser,電影給我們的感觸應該很多
#Locarno71 美式喋喋不休
整部電影就是一部真人漫畫,這種形式還是很不錯的,只是內容不太吸引人,所以我沒看完就放棄了。悲觀懷疑主義的一群人。日常生活是復雜的,要從中提取藝術。我想去配一副這種大的圓眼鏡。
"I may be cheap,but I have limits." 感覺挺反美國精神的,喜歡美漫的可能會對里面很多anti-superhero的話不滿吧。不管選擇以何種方式生活,死了都只剩一串數字而已,just speak out。保羅·吉亞瑪提每次演這種小人物都戳我淚點。
相當棒的獨立電影!影片結構獨到,演技精湛,雖說是演繹一個悲觀消極,名叫Harvey Peckar的漫畫家人生,影片后來又出來一個solo秀讓主角問,那些其他的同名同姓人又如何。這片子最讓我叫好的其實還是其構思創(chuàng)意,假演真,真演假,就像一個放大鏡下看是一個放大鏡然后下面又是一個放大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