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劇情
兩位主角的感情基礎屬實薄弱得很
羅湘綺終于答應讓吳鈞去家里見父母,卻張口就擅自替他編瞎話,隱瞞職業(yè)
吳鈞因為羅湘綺沒出現(xiàn)在訂婚宴上,找都不找一下,一賭氣就去了火車站
羅湘綺坐黃包車跑錯了酒樓,沒地鐵沒手機的時代,確實捉急
可她有只身跑到上海去找他的勇氣,卻在看到他和杜春英曖昧的互動后,也是面都不見就選擇離開?
千里迢迢地跑去,就不能把話問清楚了再走?即便感情不再,救命的錢也不借?
說好的自己養(yǎng)活自己的呢?
還直接問都不問就嫁人?在并沒有受了精神或身體上滅頂般打擊的前提下,也沒人拿槍逼著她,就作繭自縛決絕地往“火坑”里跳?
借錢還可以想辦法還,何況有人可以借。
可人是能隨便嫁的嗎?下半生同床共枕的人就這么豪賭一把?還是不可能輕易離婚的、有權(quán)有勢、殺人如麻的軍閥。
二、時代背景
大背景的基本缺失,軍閥混戰(zhàn),日本侵華戰(zhàn)爭
袁寶藩在天津的時候,提到一嘴回北平處理學生“鬧事”
三、戲曲
對戲曲的運用也不夠妥帖,對口型、遠景穿幫太明顯。
蘇三起解、竇娥冤、霸王別姬......戲曲與劇情沒有明顯的對應
戲曲表演的部分,沒有背景介紹、沒有字幕
劇集對戲曲本身的介紹、推廣,戲曲對劇情、主旨的推動,都沒起到相應的作用
如果都是“下九流”,自食其力光榮,欺壓、剝削可恥,誰瞧不起誰呢?
四、人物
1、優(yōu)柔寡斷二人組
親媽被殺,自己破相,十八年都琢磨啥呢?秋海棠
要不是林夢茹的書、登報輿論造勢,你打算怎么報仇?
夏家俊為你不但自己出錢還去借錢,只身出面周旋被殺,去報仇的卻是老大劉玉華
在玉器店里遇到羅湘綺不敢相見,看到關心女兒老師的羅湘綺還是不敢想見,如此竟有八年之久
要不是羅湘綺來找梅寶,你倆怕是還不知道哪輩子能重逢呢吧?
PTSD可以理解,但你也沒缺胳膊少腿,挺大個一人,從小練功體質(zhì)也不錯
說是窮困潦倒不能見面連累她,卻還隨手就跟夏老板借錢給老大辦戲班,又隨手跟夏老板借錢替老大贖戲班
這些年也沒見你琢磨掙錢、攢錢,籌劃報仇事宜,合著給親媽報仇,解救愛人,照顧好女兒,都不是要緊事兒?
就任由仇人在眼巴前晃蕩?
換孩子更是對母親、孩子的巨大傷害,蠢而不自知
2、惡人好閑
本質(zhì)都是拉皮條
袁總辦/會長,作為軍閥,好像也是只舞個劍,成天閑極無聊
非得折磨姨太太和她的前男友,要么跟杜順章的爭斗也無趣得很
袁寶藩可能不是徹頭徹尾的惡人,但季兆雄在他的授意下至少殺了二姨太、王副官、秋海棠的母親、夏家俊、劉玉華......且他對羅湘綺好是認真的嗎?
撞傷他哥哥導致他最終自殺,限制羅湘綺的人身自由,威脅她和父母的生命安全,侮辱她的人格,教兒子好戰(zhàn)斗勇......
3、令人厭憎的“好”人
劉玉華,自個兒能把自個兒氣死那種,自我認知嚴重不足,脾氣暴躁無理取鬧
秋海棠是上輩子欠他的嗎?在上海合演幾千塊大洋給了他,自己養(yǎng)不活女兒了還幫他借錢辦戲班
這種“兄弟情”害己害人,麻利兒戒了吧
混不講理的德行、可怕的賭徒心態(tài),跟許家老大許志海、老三許志江,一脈相承,自封的“爺們、有擔當”,坑起自己人來不眨眼、不手軟
您知道自個兒賣不出去?。?/p>
先把整個戲班人的命運、生死拿去賭,再拿師傅的養(yǎng)老錢救大家伙兒的命,居然還去賭?
真該死!
準備復仇前難得的“溫柔”?
怎么還想惦記別人“老婆”?兒媳婦是給婆婆娶的?娶媳婦就是伺候丈夫、公婆的......這可太溫馨了
羅父,廢物爹
百無一用,埋怨老婆、賣女兒倒是順溜得很,跟“楊震”也是一脈相承
一個子兒不掙,譜兒還巨大,只敢對家人窮橫;滿嘴瞧不起戲子,卻成天偷摸蹭票去看戲
脫穿大褂得老婆、女兒伺候,老婆當東西維持生計還要被責罵
羅母,知道女兒為了一家人犧牲自己,她倒說什么屁話呢,自己也是這么“沒感情”過來的?她也沒嫁個大自己三十歲的糟老頭兒不是,懦弱、服帖的老婆,跟楊震的老婆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羅兄,莫名其妙,又不是缺胳膊少腿生活無法自理了,害了妹妹就養(yǎng)好傷去救她呀,自己跳河算怎么回事兒?
表哥,人茲要不要臉,就能活且活得不差
校長,多少算出于對學校及自己的保護,無奈“犧牲”羅湘綺,但您這話就是幫不上忙還給人添堵
局長,無疑就是畏縮、猥瑣的無恥小人了
4、俠義的普通人
玉振班師傅
有尊嚴有骨氣
小秀兒,劉玉華配不上你啊
林夢茹,獨立、正直、勇敢、善良的女性
這俠義、擔當,獨一份兒
林夢茹和袁紹文,倒是打不散的“冤家”,最終“修成正果”
樸素的正義感,沒被親情裹挾
有勇有謀
自由自在一雙人兒的“正果”,是相互理解、支持、欣賞和陪伴
玉昆,真兄弟
杜春英,跑龍?zhí)姿灹伺榔饋砝^續(xù)跑的女須生,可嘆一見秋海棠誤終身
在北平時跟新人秋海棠同臺,為其抬咖;堅持請他到上海合作,助其紅遍大江南北
為秋海棠跟新人梅寶打擂臺,“晚摔(跟頭)不如早摔”
可惜哪兒有下輩子呢?
夏家俊,為一場堂會,一次冒犯,獻出錢財、棲身之所乃至生命
五、成角兒
靠捧還是靠真功夫?
劉玉華自始至終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時運不濟,沒人捧,差口氣兒
真是這樣嗎?他可能功夫不錯,但確實沒有觀眾緣吧
天賦、運氣、努力,缺一不可
學戲吃多少苦?出不來餓死,出來被捧、掙錢依然被欺辱?
時代不進步,觀念不改變,自己都不認同、不接受,自然不可能贏得地位、尊嚴
一手養(yǎng)大的閨女能覺得跟袁寶藩親近,秋海棠你也反省下自己吧
實話實說,站在對方角度考慮,才是理解之道;一味欺瞞、打壓,只會適得其反
六、秋天的海棠樹
開始時,總是充滿希望的......可嘆好夢還沒開始,就噩夢不斷
這幅海棠花后來也不知道哪兒去了
這里秋海棠的眼神、表情、動作的層次真好
苦苦掙巴兒,為了什么呢?
演員演技都還不錯,臺詞也寫得比較扎實,配樂用《送別》不太契合也太套路
梅寶和邵衡的演員顯得過于“成熟”,小梅寶還挺靈的,大梅寶跟爹媽都不像......秋海棠只有最后的扮相還可以
林夢茹明明從袁紹文那得知羅湘綺沒出現(xiàn)在訂婚宴上,再見秋海棠為什么還問“你們不是訂婚了嗎?”
秋海棠和袁紹文,李白和高力士,終有一聚~
許志海、許志江、楊震,來自《成家立業(yè)》//movie.douban.com/review/13484293/
可憐的玉和
奕從年輕演到老的一部劇很挑戰(zhàn)演技的
臉上那劃痕,嚇到我了
一口氣一天看完了一半,梨園民伶的傳奇人生。子承父業(yè),戲不靠運氣不靠人捧還得看本事,干了就要踏實堅持干好,對戲園子的守護,還有兄弟情義還是那么感動。那時候的人對愛情總是忠貞不渝。劇里能品出霸王別姬的味道。應了宣傳語那句話,民國愛情莎翁式愛情悲劇。
第一集就集體露屁股!這是我不花錢能看的嗎!
本來是因為童年記憶來看的 看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和記憶中不大一樣 記憶總是會加一些濾鏡的 二倍速都嫌慢 各種令人費解的邏輯 也就不贅述了 說說喜歡的人物吧 夏家俊夏老板 一個LGBT角色 人設很討喜 演員表現(xiàn)也相當不錯 有義氣 很善良 如果秋海棠有龍陽之好 他們倆倒也可以湊合過 袁紹文袁七爺 是一個快樂正直的少年 能給人安全感的一個角色 其他的差強人意吧 秋海棠的人物行為有些迷惑 不過辛柏青是真的好看哈哈哈 整部劇 因為時間跨度太大以及其他一些原因 總覺得故事特別浮于表面 情節(jié)也經(jīng)不起推敲 原著預訂了 看看書里怎么寫的
初中語文老師深情在課堂上地講過這個小說,我就記住秦瘦鷗和吳梅寶兩個好聽的名字。后來也找小說看,看完沒什么感覺。有一天晚上突然想起來,就在豆瓣上搜這個劇。梅寶換演員之前的部分拍地很好,看的我直抽抽。記得,二十年的婚姻生活后,羅湘綺心如死灰地問袁寶藩,你覺得這這樣的生活有意思嗎?他回答,你肯定以為我會說沒意思,但我要說這二十年的家庭生活我很滿足。有人也許會同情袁寶藩,他雖然心黑人壞,可是他對湘綺和非親生的邵衡很好。但,羅湘綺和吳玉琴一生的災難都是他開啟的。何群導演的戲很干凈利落。婚姻背后也是如此。可惜,他英年早逝。
是一部有質(zhì)量的劇,起碼比現(xiàn)在的劇好多了??稍徫也幌矚g看古裝和民國劇。
黃真不怎么會演戲
跟原著相比改動很大,何群是有誠意的導演,不過涉及到京劇的部分還是有硬傷。
補標,07年我看過好多劇呀,一點一點都回憶起來了。秋海棠寫信、毀容以及結(jié)局時登臺表演是三個印象較深的片段,男主女主都很苦情,有情人難成眷屬。原來是鴛蝴派秦瘦鷗的原作!
情節(jié)到了后面越來越拖沓,“我不想害了你”結(jié)果還不是害了好多人好多年嘛。不過辛柏青演的秋海棠那名伶范兒真贊,風采啊!黃奕詮釋的女主角也不錯。編劇似乎改了原著很多,有空找來讀一下比較。林夕作詞,據(jù)說是李碧華創(chuàng)作《霸王別姬》的依據(jù)之一,張愛玲很喜歡的小說,不看不行啊。
新版的秋海棠,辛柏青演的不錯
這幾天追著看完30集,淚流了不少。很奇怪,這部電視劇演員演的都很到位,劇情也很好,為什么沒火呢?
笑一笑,已蒼老
劇很好看,就想吐槽一下劉玉華,如果不是舅舅,換個人演我得多嫌棄啊(′~`;)
劇集對戲曲本身的介紹、推廣,戲曲對劇情、主旨的推動,都沒起到相應的作用
把鴛鴦蝴蝶派改編成民國偶像劇的壞頭就是金粉開的,這劇呈現(xiàn)的北平很有生死橋書里的味道(不得不咆哮一句,找辛柏青演男旦,誰想的)
矯正了鴛蝴派的矯情 其實哪有什么愛 不過是一時的情欲 與假想中的相濡以沫 搪塞寂寞的借口罷了
應該是新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