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竇文濤的三人談節(jié)目,回歸。
對竇文濤節(jié)目的情懷,說來有十幾年之久了。
最早接觸到的是鳳凰衛(wèi)視的《鏘鏘三人行》。回想那個年代,《南方周末》還象征著新聞理想,“公知”還代言著社會良知,而普通人表達自我的平臺,還是文字和博客。在那個輿論環(huán)境中生長的《三人行》,無所不談。一批又一批睿智風趣的嘉賓們,橫跨世界時政,縱觀歷史文化,陪看薦姐走過一段寶貴的世界觀形成期。直到2017年,因不可描述的原因,宣告停播。
所幸緊接著,流淌著“鏘鏘”對話基因的《圓桌派》,在優(yōu)酷平臺應運而生。鏘鏘陣容(竇文濤主持,客座梁文道,許子東,馬家輝,馬未都,周軼君,蔣方舟,陳丹青,孟廣美等),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只是,話題變得“脫敏”,規(guī)避敏感議題,轉而聚焦在大眾生活和文化心理。
但無論是《三人行》,還是《圓桌派》,竇文濤的每一期談話節(jié)目,往往是緊緊圍繞著同一個話題,在不同嘉賓間激發(fā)密集的觀點碰撞。
爭鋒相對,不辯不明。
但《鏘鏘行天下》,卻是全然另一番面貌。
這依然是一場談話節(jié)目。這也是一檔旅行節(jié)目。
但遠不止于此。
它褪去了尖銳的態(tài)度,放下了爭論的執(zhí)念。
沒有主題先行。沒有為了討論而討論。
旅途中,有交流、對話、甚至也有爭辯。
但一切都是因景而生,有感而發(fā)。
舒適。
自然。
不強求。
這檔節(jié)目的狀態(tài),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
就活像,疫情期間,連續(xù)100天沒敢下樓的竇文濤本人。
當他終于鼓足勇氣,第一次下樓。
看到以往稀松平常的陽光大地,一草一木。
他感動得一塌糊涂。
甚至給自己錄了一段,矯情無比的語音↓
旁觀者視角看,確實有那么點可笑。
但懂得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的人,應該都能理解他的心情吧。
這種不明就里的感動,不值一提的幸福,也形成了《鏘鏘行天下》的基調(diào)。
整個兒節(jié)目,像一篇散文。
指東打西。
漫無目的。
不像其他旅游綜藝節(jié)目,譬如《花兒與少年》,《花樣姐姐》,充滿刻意的“環(huán)節(jié)”,“任務”,乃至drama。
這檔節(jié)目,摒棄了旅游綜藝中的“規(guī)劃感”。因而其質(zhì)感,放松,悠哉,自得其樂。
就好像,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旅行里,一旦你決定:
放棄打卡,不趕行程,也不發(fā)朋友圈。
這時,你的感官,才徹底自由。
嘉賓三人,就是平平常常地吃飯,坐車,嘗小吃,游山玩水。
很慢。
興之所至,走走停停。
反而,成了一場流動的盛宴。
三人組里——
文濤懂嘉賓人情,也懂觀眾。
他在三人中斡旋,時而拋磚引玉,調(diào)節(jié)方向,時而裝傻充愣,把控氣氛。
羅朗,白左政治正確衛(wèi)道士直男杠精。帥哥。
對人對事都很認真。
認真到有點不像在做綜藝節(jié)目。
弄得場面幾度接近尷尬,非得大師竇文濤出手,急智轉彎,力挽狂瀾。
軼君,接地氣的知性記者。
上能聊天文地理國際政治,下能侃情感八卦雞毛蒜皮。
走出了攝影棚,在大自然的背景下,長期的相處中,三人都更加松弛,呈現(xiàn)出本真的狀態(tài)。
所謂本真,就是脫去了光環(huán)。變得像平凡人。
平凡得可愛。
可愛得,囧途一路。
比如,看到一片絕美風光,心中有千言萬語洪水滔天想要感慨。咱們畢業(yè)于劍橋大學,叱咤鳳凰衛(wèi)視的戰(zhàn)地記者軼君,卻只憋出一句:
好美啊!
比如,這張意氣風發(fā)的宣傳照背后,是一番爭奪C位的明爭暗斗(誤
比如,旅途中,大家樂于攀比的,是石子擊水花的數(shù)量。
比如,見到壯麗景色,剛發(fā)表完一通豪情感言↓
回過頭就自嘲:咱們的人生到底經(jīng)歷了啥,要發(fā)這些酸溜溜的感言!
這種不和稀泥的真性情,經(jīng)過了幾次爭辯,幾天相伴,竟然在三人之間,磨合出了一種詭異的和諧。
從這個意義上,《鏘鏘行天下》,依然保留了《三人行》的內(nèi)核。
有貨,有料。
最可貴在真實,敢言。
這種節(jié)目,應該,且只能,是屬于周末的吧?
完全沒架子。
幾乎不規(guī)劃。
處處是破綻。
你不能指望著從每一期節(jié)目里收獲什么,學習什么,成長什么。
它本身,就像一個毫無任何目的性的周末。
就像一場,只為自己的旅行。
你與它同呼吸了,就是它的全部意義。
(本文原發(fā)于公眾號:看薦TheShow)
鏘鏘行天下總是面對著嘉賓的缺席,但無論缺誰,文濤是萬萬不能缺的。因為文濤是負責好奇的那個人。
小到小花小草小貓小狗,大到文明遺跡山川日月,在文濤的眼里,都顯得無比可愛。永葆好奇,說的也就是文濤了。
西北的旅行中,文濤和羅朗多次聊到自己的感情生活,相反軼君鮮少主動提及,都是被問到才會回答。用軼君的話說,感情在她這里已經(jīng)翻篇了,她一直過著朝前看的生活。文濤和羅朗必然是留有遺憾,也必然是抱有希望,不然怎么會在廣袤的高原上還會將感情時時映入腦海。
軼君是節(jié)目里的女性色彩,羊絨大衣或風衣包裹著的她,并不柔弱。她會讓自己變得忙碌起來,而不像文濤那樣容易的發(fā)呆的間隙里傷感。她愿意接受挑戰(zhàn),無論是第一季中舞者邀請她跳肚皮舞,還是第二季荒漠中的摩托車和騎馬,都沒有一絲扭捏。
羅朗像一個敏感的小孩子,提到童年往事,還在車上哭鼻子。文濤說他身上有一種讓人感到內(nèi)疚的善意,在我們看來,羅朗有時過于直線條。他夸牧民的小矮馬是好馬,他特意照顧隔壁被冷落的炸薯片大姐的生意,以及他并不愛換衣服。
第三集里面的月亮美極了,要是我在那樣大的月亮下,估計會震驚的說不出話話來,可我一直都在那樣的月亮下,是我的眼睛看不出而已。
第一集
1、人要去感受身體上的制約。人窮奢極欲的欲望,是對自己的縱容。比如年輕人熬夜,導致中風。天是有限制的。
2、得瑟到最后就是篩糠。享受不能太過度。好吃別太好吃,酒好喝別太好喝了。不合理價格的東西,消費就像肥皂泡。鐘擺不能到頂。
3、所有東西都在擴張,鏈條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跟上擴張的速度,如果實際跟不上,當價值跟價值不匹配,就會有規(guī)律突然中斷。
第二集
1、很難想象風有多大,很多時候加在你身上的迫害,你當時以為是倒霉,但是也許只有你這個人成為藝術品,就是靠你經(jīng)受的磨難,把你雕刻成這個形狀。
2、人年輕的時候是逆風而上、乘風破浪,現(xiàn)在我知道了什么叫順勢而為。
3、土總有去出。我隨你雕刻我。哪怕尊嚴打碎了,也不要緊。姿勢很瀟灑的過了這個坎兒,也是過了;姿勢很難看的過了這個坎兒,也是過了。什么叫好看與難看,會看的話,都好看,都是人生。人就是特別自然的,對與外界的任何打擊,就像風和土,把我雕刻成了,或者說腐蝕成了今天的造型。
4、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與人道無二三
第六集
1、黃河的流向跟中國人的性格很像。華人很有韌性。條件再差,欺負我再厲害,我忍。忍無可忍的時候,我有壺口瀑布。每道彎曲,積累了每道委屈。
2、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碰到阻力可以迂回,因為迂回,你不能失去方向。中國人的處事哲學,很像黃河。
3、帶著泥沙,繼續(xù)往前。泥沙俱下,有容乃大。
4、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是一種通達的世界觀。
是什么打動了我?真誠純真?執(zhí)著忘我?都不是,是它們一棵一顆棵的育苗,一鍬一鍬的鏟土,是翻越山脊后見到一池湖水,一片綠蔭的“由衷感動”,是每個人每一天日日的耕作思索,探尋求證,敬畏天地,而將自己化羽為商裳的所作所為。
在浮躁的世界,沉浸自己,看清自己,遵從本心,盡力而為,若能如此,月缺月圓,又有何妨。
這一季又結束了,每一集都很珍貴。
不知下一季要去哪里耍?
摘自其他人的評論...........
羅朗對一個普通街邊的同行的體貼,文濤說有時他人的善意會讓你自慚形穢,是的。當然還有文濤200天的宅男生活,他說把自己的焦慮公之于眾,是想讓和他一樣的焦慮者感到心安。羅朗補充說,最痛苦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覺得世上只有自己一個人如此痛苦,于是只能藏起來。
鄧李才: 關于有無外星人這件事,我只相信兩個信念。 第一個,一定有,原因是因為太陽絕對不是那么特殊的一個東西。像我們現(xiàn)在知道,太陽這樣的恒星是最多的,銀河系有兩千億顆,兩千億顆里大部分是類似太陽這樣的星球。星系有多少呢?幾千億個星系,幾千億乘幾千億,這么大的一個龐大的數(shù)目里頭,演化出一個地球這樣的行星,是很有可能的。 第二個信念是,我們碰不到。從地球這個角度來說,人類(中華)文明5000年吧,現(xiàn)代科學你算200年,而且現(xiàn)在尖端科學能夠進行星際旅行,才幾十年。相當于這個窗口很窄,但是我們地球上已經(jīng)發(fā)生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了,那么多瘟疫。我是研究恒星的,我認為地球的終結一定是太陽的演化,那是四五十億年以后的事情。但是現(xiàn)在如果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原因,把自己滅掉了,所以人類存在那個窗口非常窄。所以這個時候,你說你要站在這個窗口里頭,說是有外星人來訪問,或者你出去找外星人,那個窗口會非常窄。 周軼君:發(fā)現(xiàn)您剛剛說的這些話,計量單位都是用的億萬之類的。很好奇,您看看天上的事兒,再看看地上的事兒,您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中間好像有一個非常大的差距。去看鄧博士您的微信朋友圈,對新冠病毒的描述,說病毒是襲擊了太陽系邊緣的一粒塵埃上無差別的襲擊,您在看這個的角度跟我們完全不一樣。 鄧李才:在我們天文學家看起來的話,那個真是一件小事兒。做天文學家確實有這樣一種福利,因為你一旦進入這個學科,人生觀這件事情你會看的很淡。
對羅朗圈粉了。只有他關注到了眼睛阿娘旁邊那家。 最后一期吳向榮真棒。 這季節(jié)目種草大西北
第四期好看,鄧李才博士講的很好啊。。還是比較喜歡理科生那種思考方式。。
子東老師不在感覺聊的還是不夠深,但還是很開心回歸!期待后期子東老師加入~
五星預定,文濤開頭念廣告我已經(jīng)笑了
我的理解是快樂意味著墮落意味著去約炮,而幸福意味著知足滿足,是回歸家庭回歸工作,所以二者是反義詞(竇文濤真是當代賈寶玉?。?/p>
給4星只是因為看見鏘鏘老師們還安好著。真的想念許老師,想聽見他尖刻又豁達,同時邏輯縝密的觀點。羅郎有點走火入魔,會讓旅途無聊
所以去年沒等來圓桌派的原因就是文濤半年多不敢出門嗎哈哈哈哈
第一季許老師錯過后半段,第二季又錯過前半段,人生也是這樣充滿了意外吧,相聚不易,且行且珍惜。
周末早上邊看他們聊邊化妝或者邊練字,莫名就覺得安逸
從吃,逐漸深入到愧疚感、消費、欲望、自制力等等,被打斷一條腿的《鏘鏘三人行》依然很可觀。
哈哈哈哈哈文濤有時笑起來好猥瑣,但就是不會讓人覺得討厭,反而相當有趣,可能這就是文化加諸人身的魅力吧。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斷思考,不斷講述,這樣一路行去,即使表面風塵,內(nèi)心依舊澄澈明凈。沒有什么比老友歸來,一起旅行更令人感到舒服的事了。
復習圓桌派第四季時,發(fā)現(xiàn)了很多新東西,繼續(xù)抽空看“老熟人”閑聊。沒想到 在ep01 20min起 三人就開始開始談吃素和遠庖廚。美國大廚羅朗:我希望我殺動物時永遠感受痛苦、承擔責任,而非自欺欺人。文濤(不愧是進入窩豆瓣相冊的男人):我認為人類素食觀念啊 一代一代還會發(fā)展,而同時呢 他們還會用科技(手段)想辦法代替(真肉),無限地接近動物肉的味道;怪不得坐牢的都得放風啊 以后要好好活著 一草一木都很美?。耷唬?ep2談男女對待舊愛的差異 (類似星際牛仔男一男二的愛情故事) ep3談宇宙觀etc 年輕時,迎難而上,活下來、過那個坎 都是雕鑿/腐蝕出的人生 ep5 趙婷“人之初性本善”的感言 與許子東分析大陸苦難與善(所蘊含的希望)并存 呼應起來了 ep6 黃河與民族性的相似性 ep7年輕人的血勇改變社會
“太陽從這個柳葉兒間照進來,好稀罕吶,真親吶,真新鮮吶,怪不得連坐牢的,每天都得放放風啊,這叫接地氣兒啊。以后要好好活著,一草一木都很美啊,看見個土坷垃都感動,陽光照在鞋上,都那么?!薄!]文濤
在這娛樂至死的時代,還有人制作這么一檔文化類節(jié)目,真的很不容易,感謝竇文濤和節(jié)目組。
一介武女小君君,三觀超正羅大廚,貪生怕死竇文濤,出師不利許老師
怎么說呢,總有段時間提不起興趣,對生活倦怠。但是看到文濤、君君還是那么可愛(望許老師早日康復),一口氣追圓桌的熱情又回來了些。
第一期就好喜歡!豐富又真實!彈幕那么多說羅朗白左偽君子?事實是,隔壁店老板娘確實因為羅朗的行為心情舒緩了,憑這,羅朗就比躲屏幕后面的一堆鍵盤俠高尚
竇文濤我可想死你啦
開頭看到羅朗臨危受命,感動;中間看到關于物欲的討論,欣賞;看到四十多分鐘羅朗去隔壁家買土豆片,說這可能是我的媽媽,我的姐姐的時候有點熱淚盈眶了。小君君當然是最喜歡的,許子東也是老伙伴了,我主要想說羅朗選得好!文濤,你的漫漫長路上有我們。
看了兩集、真正的慢綜藝、節(jié)奏舒服、讓人和他們的對話一起思考、和他們的旅行一起感嘆美景、饞美食。 目前美中不足是這個羅朗總是打斷竇文濤說話、兩集打斷有三四次了。雖說竇是拋話題、但真的很想聽他說完。羅都不聽完對方觀點、就開始針對關鍵詞發(fā)表自己想法(其實和對方的話也不是很咬和、都是一些會被寫在英語格言里的標準觀點),完全不能加深對話的意義。雖說是漫談、但也希望講禮貌,畢竟相比之下我主要還是來看竇文濤的呀~期待許老師回來大家老朋友更舒服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