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你們正在錯過一些偉大作品
《無極》,我一直說好,也去找過原因。
奇幻題材,戲劇表演,東方寫意美術。這都是大手筆,這三種大手筆從未一起出現(xiàn),從未以這么大的誠意出現(xiàn)。
一個虛幻的世界,只接受虛幻的人群,青少年一輩的奇幻感情是什么?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奇幻世界是可以推倒一切物理原理的世界,又是可以再造物理觀念的世界,情要奇,愛要幻生幻滅,象飛奔而起的一切高速的東西。
西方的奇幻、魔幻總沒有擺脫個人的英雄縮影,民族精神的暗喻,所謂的奇幻、魔幻都是現(xiàn)實版的蜘蛛俠人群、蝙蝠客心理,對魔法的狂熱總能藏在立言的背后(當然哈理波特例外)。諾大的魔戒三部曲,即使我狂熱愛他,也不得不認為在電影的表現(xiàn)中,雄壯的個人理想又被撥大了,西方人總是那么,一輪過后,新的國王誕生了,高山仰止,流水低柔,被英雄和理想治理后的世界一片和諧。
無極給了另一種心理審美,背景應是借鑒了五胡亂華時期,蕭條的大地和子民,人吃人的世界,所以有“跟你有肉吃”這樣的話語;膨脹奢侈的內心,所以有那樣的皇帝那樣的將軍那樣的諸侯。禮崩樂壞的年代,盛產妖嬈的愛情,對絕對的美的追求是世俗的最高權限;而亂世卻成就不了英雄,所以海棠樹下,如歌似泣;這些都還只是骨架。陳凱歌這個知識分子,把這個世界浪漫化了,短促了。他布下了東方的虛無縹緲大意境,超越了金庸描繪的平面特征,我看電影,覺得有點寶玉神游太虛幻境感覺。西方魔幻電影,龍在空中飛,下邊是壯闊的阿爾卑斯山,或者荷蘭風車。使得西方魔幻電影,實際就是生動的另類宗教油畫,在崇拜中把偶像生生畫出。而陳凱歌的無極,恰如中國的水墨畫,神似形不似,這應該才是奇幻的真境界。這是中國當下的空白,文化饑餓點,而他的這種表現(xiàn)和體現(xiàn)的審美,是東西奇幻文化對接中所需要甄別的。可以說,陳已經(jīng)提供了一種可供模仿的經(jīng)典模式。后人拍奇幻電影,估計很難擺脫他的影響。
只是在這么一個一窩風逐臭的年代,你還能指望香能體現(xiàn)它本來的味道么?
———————————————————
這個貼這幾年一直有人點贊和跟貼,慚愧。謝謝大家了。當時寫的不深入,好的地方是觀點提的早,堅決。
另:有興趣的去看我新寫的妖貓傳的評論。還有前年的道士下山,用心和用時間都多很多。
《妖貓傳》帝國的套盒設計與大唐的傳奇
道士下山評論:濁世的奇觀 我打馬而來
2 ) 那些年,我一直誤會的無極
————————
高中的時候CCTV放這部片,當時是和我哥一起看的。片中有一段柏芝的激情戲,當時覺得尺度太大,便產生了許多不適。以至于最后結局時產生的一點感動也蒙上了一層陰影。看完之后便給了一個簡短的評價:拍的這是什么??!
前幾天逛豆瓣的時候看到一句話:無極是一部被觀眾埋沒的片。于是又看了一遍,現(xiàn)在覺得這是一部接近完美的電影。
一開始,神就告訴傾城:你永遠也得不到真愛,即使得到了也會馬上失去。那時,她便做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選擇:活下去。之后活在命運詛咒里的她選擇不快樂但同時又抱有一線希望,渴望那幾秒馬上失去的真愛降臨。
神的預言沒錯,果真如此。當張東健頂著一頭幾個世紀沒洗的頭發(fā)出現(xiàn)在鏡頭里的時候,我預感這真愛的另一半出現(xiàn)了,這頭發(fā),這長相肯定是第一男主角了。個人覺得,他跟霆鋒的表演是最出彩的。他演出了昆侖的命運感與奴隸骨子里的那份奴性:主人是第一位的。(真想有一個昆侖)當光明因為他不聽話,要趕他走時,他問:你不要我了?當時的眼神是最悲涼的?;蛟S對于一個奴隸來說,最可怕的不是主人殺了他而是不要他吧。昆侖的愛情,就像大多數(shù)愛上大少爺?shù)难诀咭粯樱荒転樗伌?。即使最后傾城明白自己愛錯了人轉而走近時,他還是沒忘記他的主人。
因為:跟著他,有肉吃。
昆侖對傾城的愛,是最原始的,像小孩子一般的保護。為了傾城,他毫不猶豫的從懸崖上跳下去,是第一次跟著自己的心做事。后來去救傾城時(這段不得不佩服導演想象力,能把人像風箏一樣方飛起來),他只得到了一片從他身上掉下的羽毛。對他來說,這是愛擊中他了。他死命的抓住羽毛,生怕任何人奪走,可還是敵不過無歡。無歡對他說,一個奴隸連命都不是自己的,羽毛怎么會是他的。這里,他被無歡評價為:瘋子。無歡這時,是有一些羨慕他的。因為昆侖有勇氣,既敢為她去拼,又能在誤會發(fā)生時給她祝福,極其默默無聞的愛,只能為之惋惜。
無歡,最悲劇的一個人物。他太容易受傷了,只因為小時候的一個謊言,一生都活在自己編織的虛假世界里。他不相信別人,更不敢相信自己。但最悲劇的是,他竟然愛上了當初的那個女騙子。還不敢去愛。更無人能懂他內心的無奈與寂寞,導演對他實在是太殘忍了。他看起來最無情,但是傾城在他的心底存在了十幾年。無歡對傾城的愛,比較符合我的口味:陰謀與愛情。這樣的劇情看起來更戲劇化,更無奈一些。就像霆鋒之前在玉觀音中演的毛杰,現(xiàn)實就是不讓你安穩(wěn)的喜歡一個人。無歡最痛苦的時候,該是看到昆侖殺了王,帶傾城離開時。那一刻,他看到了自己的懦弱,他一直不敢承認的弱點。他花了十幾年時間決定要去找心上人,一年時間到王城。對他來說這是十幾年積累的一點點勇氣,但這只是昆侖幾秒內就能決定的事。太悲哀了。記得最清楚的一個場景是他詐降光明時,他看到光明的裝束,顫聲問:好漂亮的衣服,是傾城的手筆吧。雖是欺騙,但是這時他眼神里的傷心與羨慕卻是真的。結局時,他哭著對傾城說:你是第一個欺騙我的人。那種痛讓人目不忍視。
光明,他是這里面最大的騙子。他利用了昆侖,騙來傾城的愛情。也不怪他,傾城穿著黑衣時太美了,也太傻了,這么輕易就信了光明。但也不怪她,她渴望的轉瞬即逝的愛已經(jīng)來了,她是那么的想要抓住唯一的真愛。然而悲哀的是,光明并不懂傾城對他的愛。當昆侖救他們逃出王城后,傾城感嘆:他救了我們的命,但光明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這是一個奴隸應該做的。第二天,她要走。光明要留他,那時的他像是發(fā)了瘋一樣。因為,傾城對他來說是勝利,是作為將軍的他無法放手的東西。更何況,因為她,光明已經(jīng)失去了將軍的身份,他只有傾城了。這時候,他選擇等待。但是。他等的不是愛人,而是勝利。我想將軍最失敗的時候便是去追傾城時。那時的他,已經(jīng)輸了。他輸給了自己,輸給了命運。即使追了回來,即使騙到了愛情,即使他抱傾城多緊,感覺不對,也只有白費臂力。他的心中沒有愛,只有勝利與得到。這是一部關于命運與愛情的片子。對光明來說,這兩樣,他只得低頭。即使最后懂的了:不要死,要好好活下去。
可一切都來不及了。
我最佩服光明的地方,是他后來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輸了。他告訴昆侖他已經(jīng)敗了,他要被處死,那時候的他還保留著將軍的尊嚴,就像巴頓將軍說的一個職業(yè)軍人的最好歸宿是在最后一戰(zhàn)中被最后一顆子彈擊中而干凈利索的死去。他算做到了。
鬼狼,這個善良的雪國人。從他穿上那身黑羽時,他便開始生活在自卑與自責里。幸好,他遇到了昆侖,他的同類。對于昆侖,鬼狼給了他最大的忠告:要跑,而不是逃,心中要有渴望,才能真正學會奔跑。這也激發(fā)了昆侖心中對愛的渴望,他帶他跑出了超過光速的距離,跑出了水上漂的效果。無歡說,只有怕死的人才會當奴隸。鬼狼替自己辯護:他只想活下去。昆侖雖不是這樣,但是他理解,他能懂鬼狼心中的無奈。最后他死的時候,他說他從來沒害過人,他沒做壞事。但是他卻發(fā)現(xiàn)最對不起的是自己,他一直在為別人賣命,委屈自己。昆侖給了他做好人的機會,他沒有放棄。
個人覺得,最荒唐的劇情是最后的元老審判。(這讓我想到了港劇中黑社會選坐館,幾個風燭殘年的老頭子們在那指手畫腳)
導演實在是太用心在拍這部電影了,可是回應卻很少。豆瓣上這部片的評分是4點幾,一星的最多。真想吐槽,一部電影,不是你的菜,最起碼也有人家的辛苦工作分。像我這種愛看獨立電影的人來說,這部大制作算是大片中的佼佼者,也很合我的口味,也很喜歡這部電影的海報。
這部電影的優(yōu)點,也確實被埋沒了。大的方面說;劇情;結構合理,沒有任何拖沓,畫面表現(xiàn)上,對比強度特別大,黑白紅綠配堪稱我看過電影中的最美,場景選擇也很高質量,還有配樂以及所襯托處的氣氛恰到好處,人物表達方面也很到位。臺詞也大都短小精悍,充滿宿命感。對于演員的口音,我覺得還蠻搭的。無歡的孤單,傾城的妖嬈,昆侖的無奈,光明的狡詐,鬼狼的自卑。這些都很為電影添色。
拋開網(wǎng)上的各種惡搞和毒舍評論,有一條算是正確的:整部影片如果從鏡頭的角度來說簡直就是一部教科書。
這部電影,也讓我重新認識了陳凱歌。他跟婁燁有一點很像,雖然有時不被人理解。但他們絕不是費力去討好觀眾的角兒。
3 ) 跟著我有肉吃
當時鋪天蓋地的吐槽惡搞,如今又來“翻案”?所以,到底應該如何理性評價無極呢。
首先,從攝影,畫面,技術角度,無極絕對在當時是十分優(yōu)秀的,整個拍攝很有藝術感美感。
從選角角度,無極是失敗的,陳凱歌這位大導一味“媚外”,韓國,日本的演員做主演,然后是香港演員,最后大陸的金馬影帝當了反派男配。當然也是那時候的娛樂圈實情造就的勢利眼。
再者,我們從劇情角度,故事很有寓意,也有魔幻感,但是講述的過于“浪漫唯美”使觀眾很難帶入,難以消化這些故事,純粹成了觀賞明星。如果導演把節(jié)奏流暢一下,少一些花里胡哨的東西,觀眾一入戲自然成好戲,這個詬病張藝謀也有,說到底,劇情才是第一要務。
總而言之,藝術上是好片,故事上一塌糊涂,作為大眾推崇的陳凱歌的多年磨一劍,這劍并不鋒利和亮眼。
4 ) 向你的渴望急速奔跑——看畢《無極》
首先來說“無極”是什么。
“無極”,其實就是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就像是烏托邦一樣。而陳凱歌只是把所有人物的命運都放在了“無極”里,任他們在里面戰(zhàn)斗、戀愛、渴望、失望、生存抑或死亡?!盁o極”里的感情是我們這個世界也同樣存在的,只是那些神奇的力量有待我們自身提高。
再來說的是《無極》里的故事。
任何世界都由一種精神支撐著,而大家把這種精神人物化就成了神?!盁o極”里的神就是由陳紅那個角色來扮演的。她推斷了各種事情的發(fā)生,也決定了每一個在“無極”里的人物的命運。
然而命運可不可以更改,不是看神的意志,而是看你有沒有這種改變命運的渴望。自己的命運在自己手上,只要你選擇握緊,就算是輸那也只是為了贏的一次練習。
沒有人是可以常勝的,所以只要你賭,不管賭多小或多大都請帶上失敗的心理準備。輸了,就認了。
光明將軍不認輸,一賭再賭搭進性命;奴隸昆侖不怕輸,死而復生為心愛的人穿上黑袍跨越時間;刺客鬼狼很怕死,最后卻自己選擇煙消云散;王妃傾城不敢愛,卻還是不顧一切的愛錯人;北公爵無歡誰都不信,執(zhí)著的實現(xiàn)著自己的夢想終究還是因為生命的結束而不得不放棄……
如果要說這是一個愛情故事,那么就太膚淺了,那些試圖舉例說明紅顏禍水的人更是糟蹋了這部電影。就像人生,WHO的人生只有一個故事?當人物在悲劇里不可自拔的時候,難道就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傾城因為鮮花盔甲而愛上了他的主人,多么可悲的是當她說出一個謊言試圖救自己的愛人時才知道同一個面具下竟然是另外一張臉。她拿一個真相作為謊言,來救那個以為是救過自己的人、來害那個曾經(jīng)救過自己的人。
人生的奇妙,往往在于錯誤。而生活的亮點,卻因為一閃念的醒悟。故事是悲劇性的,結局卻是充滿希望的。
還要說的是《無極》里的人物。
大將軍光明——自以為是的家伙。你可以把他看作是為了一個女人而失去所有的笨蛋,但他實際上也曾經(jīng)為了掌握自己的命運而苦苦掙扎過。一個那么驕傲的將軍,為了得到一個女人的愛,竟然會做了騙子。愛情面前,尊嚴似乎也貶值了。
奴隸昆侖——雪國的最后希望。奴隸是不會站的,他會!所以鬼狼說他不是天生的奴隸。他愿意做將軍的奴隸,理由很簡單:因為跟著他有肉吃。直到鬼狼告訴他,雪國人個個會奔跑而奔跑是因為渴望,他才開始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他的愛也特別簡單,看到自己喜歡的人好好活著,他就可以笑得像冬天的雪花一樣清澈。
王妃傾城——為愛痛苦的女人。女人最傻的地方就是為了相信愛情而去相信別人,傾城就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相信??墒撬谋瘎≌且驗樗嘈诺膼矍橐婚_始就是錯的。當她丟下昆侖縱身躍上光明的馬背和他一起從昆侖頭頂跨過時,她的幸福感和昆侖的失落感正好撞在一起。兩個本應相愛的人,卻只能看著愛情而得不到愛情。傾城的痛苦也許是值得的,因為最后愛他的人為了她愿意穿越時空給她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想想這部電影的英文名《The Promise》,他對她說:“不要死,要好好活著?!?br> 刺客鬼狼——背叛了自己的叛徒。劉燁的這個角色是我在電影中感受最強烈的,因為他,我一直哭一直哭到結局。他是悲劇的另一條主線。身為雪國人的他為了活命,全身被無歡燒焦而穿上了黑袍。但在他認識了昆侖以后,就活得更像個雪國人了。他最后因為鮮花盔甲而選擇了放棄生命,他說:他始終覺得自己沒有對不起任何人,但有一個人他對不起,就是他自己。
北公爵無歡——嚴肅的悲劇制造者。他制造悲劇,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悲劇。他只是因為當年傾城的一次欺騙,而放棄了做好人的機會。他痛心流淚,他放聲大笑,他優(yōu)雅的拿著金手指,甚至是他揮一揮手中的扇子,都那么的迷人。這個角色找咱們家鋒鋒是找對人了。他說:世上想要的東西都可以得到,只要你夠壞!
最后要說的當然是導演陳凱歌。
懂得商業(yè)運作的導演何止馮小剛一個,陳凱歌也深諳此道。只是大家都看到他自信滿滿的樣子,覺得他太高姿態(tài)了而已。對于很多人都不看好的《刺秦》,我已經(jīng)非常喜歡了。那里面就算是周迅的一個小小的盲女的角色都那么出彩,我真是不知道那些不喜歡是怎么來的。這部電影一出來就得到太多非議,搞得我都不敢看。幸好我看了,要不然怎么對得起我對陳凱歌的崇拜??!
5 ) 眾人皆醉,惟凱歌獨醒——再觀《無極》
時隔7年,再次在電影頻道看到這部戲,我可以用“深有感觸”四個字來形容。雖然最后一幕仍不免想起當年大眾對它的惡評與奚落,卻很難再因此否定它的藝術和精神價值。是的,這是一部難得的好片,但就像被歲月醞釀出的醇酒,只有經(jīng)年后的我們,才配來靜靜品嘗。
“作為人類,我們是能按自己的意愿,依據(jù)自己的意志活在宿命之外,還是我們只能做受命運控制的傀儡?這是一個大難題,總以這樣那樣的方式讓我們所有人面對,有時候甚至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xiàn)。在某種意義上,我確實相信人命天注定。然而矛盾的是,我卻不認為這樣就能免除我們努力使自己往更好的方向發(fā)展的責任,也不相信命運就是最終決定因素,甚至可以說我們本身就是自己命運大作的合著者。” 在《無極》英文版的宣傳冊上,陳凱歌這樣闡述他拍攝《無極》的心路歷程。
很顯然,這段話已經(jīng)足夠交代陳凱歌當年拍攝的緣由。給出一個命運與人類的命題,然后讓它無限延伸成為一個故事。
張柏芝飾演的小女孩兒傾城,經(jīng)歷的是“人命天注定”。
而張東健飾演的雪奴昆侖,經(jīng)歷的則是“人命自把握”。
自然,兩人的生活因此變成了兩條方向不同的列車。因為傾城自己的選擇,很早,滿神已經(jīng)預言,她一生將無法得到真愛。而實際上她也并不覺得這有什么,直至她發(fā)覺自己在愛上一個人的時候,無比渴望那個人能陪在她身邊,才終于明白,命運無時無刻都纏繞在她身上,成為了束縛她最殘酷的枷鎖。
這時,“命運”兩個字才有了真正的意義。自古以來,人類順應天命時,總不會覺得上天賦予的種種好處是“枷鎖”。而只有在自我的意識真正覺醒的時候,才會質疑,才會感到痛苦,才會發(fā)覺“命運”是如此殘忍,也才會出現(xiàn)種種“逆天”的思想和行為。
而昆侖的生命則更為悲慘些。起初,他的愿望僅是能夠找到一個一生愿意要他的主人,在他看來這就是莫大的恩賜。作為奴隸,他為了主人甚至愿意舍棄自己的性命。而他的回答不過是“我生來就是一個奴隸?!?br>
同樣,這樣宿命的認可早已不是新鮮的事情。生死對于他而言不過就是奴隸本應交付的,但感情呢?
沒有一個人,能夠以任何方式,逼迫另一個人將感情也同時作為臣服的附屬品,哪怕是命運。在昆侖看到了過去,望見了自己的親人遭受的種種傷害,他無能為力。而這種無能為力,讓他承受的是比順應天命更痛苦百千倍的——心靈的折磨。
因此,在他身上,“命運”的另一個轉折點也漸露端倪。強烈的不忿與深深的恨意。要知道,任何過多追逐的情感都是“命運”所不愿意見到的。
而實際上,在人類的歷史中,所有標榜“命運”的主題,都被另一種“命運”所取代。無論是朝代的更替,或是人們信念的變遷,亦僅僅只是一個眾人眼中的“應該”……如果說,“命運”真的有那么大的力量,那首先它賦予人類的命運就是:適時的去思索它真正的意義,休整自己的心緒,做出認為對的選擇,繼而,任運自成。
《無極》的眾多人物中,各個都有鮮明的意義。執(zhí)著可憐的“無歡”,懦弱善良的“鬼狼”,自負深情的“光明”。每一個,都是把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的優(yōu)缺點放大的人物。幾年前,我們看不懂,或是覺得這是一場風花雪月的亂彈,可能僅是因為,我們身在其中而不自知。
“一個饅頭引發(fā)的血案”,在當年,是一場幾乎引發(fā)對簿公堂的笑話。而現(xiàn)在,“一把氣槍引發(fā)的血案”,“一場視頻引發(fā)的血案”,“一個笑話引發(fā)的血案”……多的數(shù)不勝數(shù)的“血案”,仍舊在發(fā)生?!梆z頭”,不過是眾多緣由中的一個,一個孩子對于它的執(zhí)著,現(xiàn)在看來,并非難以理解。要知道,許多大人,仍還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掙得頭破血流。世人皆醉,誰又有資格評斷他人的“執(zhí)著”呢?
最后,仍舊要肯定“命運”的意義??隙ㄋ陧樉持?,讓我們感慨世間的美好與豁達;同樣,也要肯定它在逆境中,讓我們反省自己的問題與真正的渴望?;蛟S,這才是“命運”兩個字,最精準的含義吧……
6 ) 《無極》是部好片的十個理由
《無極》是部好片的十個理由
三年前大約這個時候,《無極》登場,當時票房尚可,罵聲一片。
三年后,舊片重提,看看我們是不是可以多一些新的共識。
1, 關于大將軍。出場就是一場勝戰(zhàn),手下的隊伍一身紅色,自己也是大紅色的鮮花盔甲。大家留意他的名字叫“光明”,大家更要留意他的勝利是建立在哄騙、收買與利用一幫奴隸的基礎上的。奴隸,絕對的赤貧,相當于哪個階級,不言自明。他為了勝利,不惜一切手段。但片子的高妙在于,用真情融化了他那顆無情的心。于是我們看到一個看著海棠花凋謝的悲傷男人,于是看到一個癡望天邊期盼愛人的溫暖男人,于是我們看到他在死去的一瞬間眼中的傷心淚。Zz中的人,留下了傷心淚就意味著這游戲他沒法再玩了?;蛘哒f,作者在用最動心的愛情與傷心淚,試圖去溶解“大將軍”那顆鐵石般的心。
2, 關于昆侖。一個奴隸,在生死攸關的情境下,站起來了!從開始“有肉吃跟著你”的生存實際需求作為唯一動力,到被鬼狼啟蒙——意識到了“渴望”。這正是與中國傳統(tǒng)對于民的“不可使知之”的對決與反抗。Minzu的進程與對ziyou的需求,一定是起自人的“渴望”,大寫的人的“渴望”。這渴望就像人的基因一樣不可泯滅,就像孩子的眼睛一樣清澈與自然!
3, 關于傾城。在中國歷史上,女人幾乎在兩千多年的時光中是得不到真愛的。不把女人當作具有獨立人格與權益的人,而當作玩偶、花瓶、資產以及生zhi工具。對于占據(jù)人口一半的女性的疼痛熟視無睹或者不以為然甚至不亦悅乎的男人們,某種意義上不是佯作白癡就是職業(yè)殺手。這樣的一個典型形象的意義清晰可見,她的鋒芒更指向當下這個物欲橫流情感退色的時代!
4, 關于鬼狼。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下,以ziyou與尊嚴換回的生命,或許無可否非。鬼狼的意義在于他生存在自己的參懺悔的陰影里,對于經(jīng)歷了十年人間地獄的中國人,有多少人在心間自生懺悔?懺悔的很少,且不說程度了。更多的是狡辯、回避或者抵賴!上至“文化名人”下至平民百姓。罪惡被遺忘了似乎就不再是罪惡,我們是樂感文化(李澤厚語)養(yǎng)大的民族,不習慣甚至討厭對自己的過錯低頭,某種意義上,這就是孩子的特性,最害怕別人提自己做錯的事,因此,獲此我們的民族性格尚不成熟,更多的是執(zhí)拗、好面、以及對歷史與自身的怯懦!鬼狼為救愛人而自盡,這會讓每一個損人利己的人的無言以對!
5, 對于無歡??疵志褪沁@個人的生存狀態(tài)。人生下來都是一個字不認識,一句話不會說,都不知道美丑對錯,何以長大之后有人高尚有人猥瑣?無歡想做一個好人,但是社會、時代、他者毀滅了他做一個好人的機會。大家會心一笑時,可有細細思量:你可想做一個好人?而又是什么毀滅了你做一個好人的機會?一個被環(huán)境傷害的人,成長起來反過來報復這個環(huán)境!這樣的情景屢見不鮮,值得思量。當他征服雪國的時候,對于不做他的奴隸的雪國人統(tǒng)統(tǒng)綁起來射死!大家覺得這就是個故事,可歷史何嘗不是這樣?
6, 關于滿神。命運的力量使者。這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讀《紅樓夢》的重要感受之一就是“判詞”懸掛在人物的頭頂,那就是命運的力量。年長的朋友自然明白其中滋味。
7, 鏡頭動靜結合,看起來舒服,有氣韻跌宕之勢。配樂細致,人物有自己的主題音樂。畫面鮮艷漂亮,場景富有寓意。剪輯非常漂亮,節(jié)奏有力,幾乎沒有冷場。
8, 王在本片被殺了。這是一個不得了的闡釋。大家留意《秦頌》《刺秦》以及《英雄》都是不殺王,盡管理由不同(這一點戴錦華是提過的)。而把王處理成一個娘娘腔,才是最帶勁的地方!中國的王,虛構自己,自我yange,然后yange萬眾,無論如何這一處理都是絕妙的!
9, 情感動人。讓我們沉入人物的內心,看看是不是會為之動容?這個不是解釋的,是感受的。愛被感受到,才是愛!
10, 本片將中國文化、中國歷史、中國現(xiàn)實與西方的荒誕派、隱喻、象征手法像結合,在中國電影歷史上絕無僅有!比如出現(xiàn)多次的落花海棠,融合著中國自產的“禪宗”意味的同時,又象征著豐富的內蘊,比如內心的感受,比如情感的滋味,比如生命的周而復始……
當然本片還有兩個遺憾,一個是CG部分,大家今年看了《史前一萬年》的話,就能理解當時《無極》想做出什么樣的牦牛而實際只做出了耗子般的牛另一個是片子不完整,比如滿神的線后面就斷了,野力將軍也沒了交代,還有據(jù)說有昆侖啟蒙奴隸們都站起來的部分都沒有出現(xiàn),希望以后出導演剪輯版,當然最好以后老陳有錢了,重做CG部分啦!
所有對著《無極》跳著腳罵的朋友,不知你看了我的十條理由做何感想,我是希望若你有所認同,不妨重看一遍《無極》,說不定你會忽然感到,哦,這片原來是有情懷的!
有肉吃跟著你
2008-12-4 11:22
我不知道為什么很多人不喜歡
當年看是爛,現(xiàn)在看依然爛,不能因為爛片越來越多就把垃圾說成美食??!陳凱歌自己不也沉浸在自己的浪漫主義意識流里面出不來了嗎,憑什么去懟別人活在梨園傳統(tǒng)的過去呢?
滿神對張柏芝說:你永遠都得不到真愛,就算得到也會馬上失去!2、謝霆鋒對張柏芝說:你毀了我做一個好人的機會!3、張柏芝對百萬將士說:你們想看我脫衣服嗎?PS:陳凱歌曾經(jīng)說過,《無極》你們現(xiàn)在看不懂。原來陳凱歌早就知道一切了。
沒有輿論評的那么無可救藥 我覺得
被忽略的 誤解的大師
爛
當年被惡評如潮的輿論洗腦,十年后再看,情節(jié)渙散、除了張東健其他演員都演技奇差的問題依然存在,但在那個年代,這部電影充滿了實驗主義和先鋒意識,從中看得到陳凱歌推翻既有規(guī)則嘗試建立東方新魔幻的野心和勇氣。時間不一定會證明這是一部好電影,但時間會證明這部電影的意義。
爛就是爛啊,有啥辯解的?陳凱歌被戳穿后下場擠兌李誠儒的刻薄樣子……
身為一個導演拍出來的東西不愿意讓人評價,別人還沒說什么自己就跳腳。以后電影就在自己家放多好,也不用公映了
這片子里的那句:“你永遠也別想得到真正的愛情!”現(xiàn)在算是徹底應驗了~~~現(xiàn)在想想,真不得不佩服陳凱歌的先知先覺~~~
其實我覺得這片兒拍得不錯
我是真的覺得好看,不要噴我~
爛片界扛鼎之作。
大家都打一星,我非要唱反調。無極開創(chuàng)了中國魔幻題材電影的先河,是多國演員合作于中國電影的開山之作。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陳老總還是需要鼓勵的。
中國人對自己的東西總是充滿了各種吐槽,但凡是老外的P都覺得充滿了安神醒腦的功效
在膠片和無極膏之間運用了通感的手法,讓觀眾笑得下顎有痛感,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現(xiàn)時的張藝謀和陳凱歌真乃大陸導演界的兩朵菊花,交疊在一起形成了一支奇葩。
一部惡評如潮的影片!不過看時還是很有奇幻的感覺的,是一種嶄新的嘗試。張東健跑起來的時候真的很有感覺~~
講故事都講不來,情節(jié)太荒謬了;10年12月,在CCTV6又看了一些,覺得表演也太做作,故事還是莫名其妙。。。
純粹是搞笑片!并且是對中國古代哲學文化的無情踐踏,無極,無個頭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就不是爛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