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相關(guān)影訊
幕后制作
《情人》導演讓-雅克·阿諾新作。影片全程在沙哈拉沙漠拍攝。
故事改編自Hans Ruesch的小說《心之南方:一部關(guān)于現(xiàn)代阿拉伯的小說》,講述了30年代早期兩大阿拉伯酋長之間的斗爭。有人將本片形容為“《阿拉伯的勞倫斯》+《血色將至》”。
2 ) 知識就是力量,開放的心態(tài)亦是
漫漫黃沙之下,如果沒有石油這種黑色黃金,那么阿拉伯會是怎樣的狀態(tài)?
這個問句當然不成立,因為在阿拉伯的沙漠之下,到處都是黑金。源源不斷流出的石油,改變了阿拉伯的面貌。在目前阿拉伯地區(qū)的絕大多數(shù)產(chǎn)油國,黑金讓這塊異常貧瘠的土地富得流油。之前,這里雖然也曾產(chǎn)生過燦爛的文明,但在石油發(fā)現(xiàn)之前,留給人們的印象,只是騎著駱駝的商旅,穿行于漫天黃沙之中。
由卡塔爾與法國等國合拍的電影《黑金》,在廣袤的阿拉伯沙漠中間,虛構(gòu)了兩個部落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講述了一個帶有強烈時代背景的故事,展現(xiàn)了阿拉伯國家因石油而崛起的歷史。至于電影究竟模擬的具體是哪一個國家,則不好判斷,也許是中東石油國家共同的近代史吧。他們因石油而興,一步從部落走向現(xiàn)代,傳統(tǒng)、宗教與現(xiàn)代文明之間,不斷地摩擦與妥協(xié),兩者尖銳沖突也水乳交融,人的思維也在兩者之間跳躍。其實,這也是整個人類發(fā)展的歷史,只不過如電影中的中東石油國家般,時間更為短暫,也更富戲劇性一些。
不得不說,此部電影拍得很具可看性。除了上述的歷史背景之外,還具有一部好看電影所應(yīng)有的一切元素。戰(zhàn)爭、愛情、陰謀、宮廷,斑斕的異國情調(diào)、接連不斷的沖突,還有很多的懸念,足以吊起人們的胃口。廣闊迷人的沙漠風光,新鮮離奇的風情色彩,萬軍奔襲的宏大場面,原始與現(xiàn)代皆具的廝殺與纏斗,無一不奪觀眾的眼球。它如《一個國家的誕生》一樣,具有宏大的史詩性與話題的爭議性,也如《阿拉伯的勞倫斯》一樣,華麗絢爛扣人心弦。
雖然已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影片中的兩個阿拉伯部落國家,卻一樣的貧窮落后于時代。他們?yōu)榱松衬械耐恋亍坝S地帶”而大打出手。這是一場部落之間的原始戰(zhàn)爭,一如過去上千年的戰(zhàn)爭一樣,靠著馬匹與冷兵器,你突我往,有勝也有敗。這次兩個部落國,誰也沒占著多大的便宜,御黃之帶的歸屬仍未解決,當然,對于雙方來說,這個地方爭不爭也無所謂,這里除了茫茫黃沙之外,寸草不生。只是戰(zhàn)爭失利者得將自己的兒子,送到對方的國家作為人質(zhì),從而開始了本片的故事。
其實影片開始的戰(zhàn)爭雙方的思維,已經(jīng)預(yù)示著未來的發(fā)展。勝利的一方的國王,對于外面的文明充滿著向往,他并不安于目前的現(xiàn)狀。當他聽說倫敦早在百年之前,就已經(jīng)解決了霍亂問題時,他很認真地問手下,自己的國家與西方的差距有一百年嗎?當聽說差距有一千年都不止時,他問自己的兒子,愿意統(tǒng)治這樣一片蠻荒之地嗎?而戰(zhàn)敗的國王,則堅守著傳統(tǒng),堅信信仰與道德的力量。
當兩個美國人坐著飛機降落到沙漠這中,告訴納薩比國王御皇之帶有石油,納薩比立即敏銳地預(yù)見到他與他的國家機會來了。他積極地與美國公司合作開采石油,并將荒漠之下源源不斷的黑金,化作可以取之不絕的財富,去實現(xiàn)他現(xiàn)代化的夢想。他以賺來的錢去購買最先進的武器,以讓自己的軍隊現(xiàn)代化;他大肆興建西式的學校,并在首都建成了大型的圖書館,這個讓影片的主角,亦即敵對國的王子成為受益者;他還用錢購買一些西方新鮮的玩藝如手表之類的,去籠絡(luò)南方諸部落的酋長們……納薩比儼然一副勵精圖治的開明君主形象。
相形之下,另外一邊的國王阿里則恪守著傳統(tǒng),沉迷于古老的經(jīng)典之中。他在最初的戰(zhàn)爭中失利,不得不將自己兩個兒子送到納薩比的國家。但他仍不認為自己是敗于落后,仍堅守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誦經(jīng)讀典的生活,就如同他們祖輩一樣。他堅決反對開發(fā)御黃地帶的石油,認為這違反了真主的旨意,會讓西方的文化侵蝕他們的文明。在他的國度,與納薩比的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人們依然貧窮守舊,宗教與道德仍是生活的主宰。在電影中,阿里是一個隱忍而道德高尚的傳統(tǒng)君主形象。
主角奧達就被兩種相反的力量所牽扯。他是傳統(tǒng)國王的小兒子,卻又作為人質(zhì)而在納薩比國王的王宮里長大,并且娶了國王最鐘愛的女兒為妻。他看起來呆呆的,缺乏同為人質(zhì)兄長的英武之氣,天生厭惡戰(zhàn)爭喜好和平,卻也聰明好學酷愛讀書。既熟悉伊斯蘭教的各種經(jīng)典,也通讀西方的著作。他雖然生活于相對開化的國家,卻又時刻枯坐于圖書館里,與外界隔絕。不過,歷史卻賦予他重任,讓他改變了這片沙漠的社會與政治生態(tài)。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最后成為沙漠中的王者。知識就是力量。影片通過奧達種種行動,告訴人們,奧達之所以取勝,在于他過去所汲取的知識。在這里,強調(diào)知識即意味著對于部族崇尚武力的放棄。
這部影片其實是個關(guān)于中東的現(xiàn)代寓言故事,奧達王子代表著中東部族的困惑。他身處正從古老走入現(xiàn)代的中東部族之中,一方面有著對傳統(tǒng)的珍視,對傳統(tǒng)前景的迷茫;另一方面則又對現(xiàn)代文明既懷有憧憬之心,又深持著懷疑之意。這是很自然的,這是大多數(shù)民族面對現(xiàn)代的心態(tài)。他們害怕外來的文明,破壞既有的秩序,破壞祖輩的傳統(tǒng)。因此,他們面對著外來文明對于國門的叩擊,既有像納薩比國王那樣喜迎之的,也有像阿里國王那樣抗拒之的。喜迎是因為有現(xiàn)實利益的誘惑,而抗拒是因為害怕既有的喪失。
電影的導演也是在兩者之間徘徊著。從歷史來看,進入現(xiàn)代文明是種必然,任何文明或早或晚都得走這一步。然而,外來的文明必然對傳統(tǒng)文化造成沖擊,整個社會的利益格局必然會重新分配,這也是傳統(tǒng)社會的諸多既得利益者所不愿看到的。電影因此將喜迎者納薩比定義的性格是利欲熏心和窮兵黷武,而將抗拒者阿里塑造為一個甘守清貧道德高尚的苦行僧。不過兩人都不是勝利者,在導演的眼里,他們都不是中東部族發(fā)生的方向,皆應(yīng)該被歷史所拋棄。雖然電影給予了阿里更多的同情,但阿里仍然死于非命,而納薩比則被奧達打敗,只能遠走他國。
而在奧達身上,導演賦予了他更多的特性。他身兼生父與岳父的優(yōu)點,在兩種不同的文化生態(tài)中成長,既繼承了生父的和平主義善良個性,又深具岳父的精于謀算對外來事物開放的心態(tài)。他既忠實于傳統(tǒng),篤信宗教,同時又不排斥一切知識,能看到歷史的潮流所向。因此他逃回故國,幫助生父打垮了強大的岳父,事實上又繼承了岳父的事業(yè),帶領(lǐng)兩個國家走向現(xiàn)代。他所領(lǐng)導的國家,顯然不同于阿里與納薩比的國家,那是一個摒棄過去傳統(tǒng),又有著宗教信仰,同時對于外來文明開放的國家。
奧達在電影里的成功,也源于他有個開放的心態(tài),既有一種不懼外來事物的勇敢,也有一種對于自身文明的自信。這種心態(tài)讓他能夠吸納一切于他有用的東西,也讓他敢于放棄不合時代的傳統(tǒng),也才能夠在現(xiàn)代社會里取得立足之位。
3 ) 他絕非最好卻比最好更好
一部不能成為經(jīng)典的好電影
表演有亮點
劇情有亮點
場景有亮點
音樂有亮點
手法有亮點
但是
LIKE
RATHER THAN
LOVE
4 ) 讀各種書什么的太重要了??!
評價這么幾個人物:奧達、奧達的哥哥、奧達的爸爸、納薩比、不知道叫什么的人販子。
1.人販子:一看就知道是個殺人越貨的土豪,書都沒有一本。先是在帳篷的時候完全不用腦,仗著人多,跳起來說砍奧達的頭,誰知奧達早就安排好了,讓他賠了姑娘丟了面子;第二次是在油井附近他亂開鳥槍打死了奧達的父親,引發(fā)了最后混亂的決戰(zhàn),由于他之前和女奴的關(guān)系也沒處好,決戰(zhàn)中被從后爆了胸。死倒不怕,就怕死得很愚蠢,人販子死要面子,可是沒知識讓他死都死得沒臉。
2.納薩比:關(guān)于財富的東西他倒是知道得不少,但是仁義道德什么的,他完全沒概念啊,打回幼兒園重造!
3.奧達的爸爸:以天朝古代君王來對比,他算是個好酋長了。應(yīng)當也是熟讀伊斯蘭教的典籍了??上Р豢次鞣浆F(xiàn)代的書籍,過于保守。造成了戰(zhàn)爭,并死在了戰(zhàn)爭當中。
4.奧達的哥哥:完全不看書,身體不錯,霸氣外露,但是一天就知道玩兒鳥,從不長腦。要逃就逃吧,非把人家有背景有后臺的守衛(wèi)殺了,路線也選得不好,沒多久就被抓起來給爆頭了。死前還傻乎乎地說:我是王子,你不能這么做。
5.奧達:奧達片中最愛看書的人,以致于周圍(包括遠在家鄉(xiāng)的父親)人都認為他是個羸弱無能的屌絲軟蛋,因為在那個時代那個地區(qū),力量和身體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人們也認為具有這兩樣的人同時也具有勇敢堅韌之類的)。但是由于他有足夠的知識積淀,因此多次化險為夷。
(1)奧達哥哥要逃回家鄉(xiāng)時,奧達拒絕,之后哥哥被抓住,奧達在敵國成功和女神結(jié)婚。并且之后利用做和平大使的機會回了家鄉(xiāng)。
(2)沙漠中大戰(zhàn)坦克。手頭裝備有限,一支打鳥農(nóng)民級別的軍隊用地形和沙子廢掉了一隊坦克。
(3)海邊找水喝。要不是他知道海底噴泉什么的,估計一群人都得渴死在離水近在咫尺的地方。
(4)見到其他部落的女奴,和善對待,之后成功聯(lián)合了多個部落。
(5)最后他很具有國際視野有木有啊,不殺納薩比而是把他外派作為代表。即為自己樹立了一個仁義之主的形象,又合理任用了人才。這在中外歷史上帝王傳記中到處可見,肯定是看書得來的!
知識改變命運?。?!
5 ) 可蘭
一個男人一生中應(yīng)該做三件事,第一件,種植一棵棕櫚樹,第二件掘一口井,第三件生一個孩子。
一個男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是他的愛情。
我從中讀到了可蘭經(jīng)里帶給父親們的睿智,以及古老信仰下當今時代和傳統(tǒng)的沖突,西方人承認人性的自私,故而各司其私為利而死,傳統(tǒng)人捍衛(wèi)古老信仰,認為御黃之帶所帶來的利益只是一時之樂,一個看得過于近,一個看得過于遙遠,我們常說活在當下,就像奧達和公主結(jié)婚當晚公主所言一樣,你透過這窗戶看到了什么,只不過是一成不變的世界。
6 ) 黑金
看之前,本以為是歷史劇,但感覺情節(jié)安排過于巧妙,過后翻看介紹才知道是根據(jù)小說改編的。“英雄主義”是個我很喜歡的題材,怎么能不喜歡呢!我就是受這教育長大的。但,幸虧我膽小怕事,只把這“主義”深埋心底,要不然定會斃命于防暴隊的棍下。只管教育,不給出路,太他媽缺德。
挺好的,怎么分數(shù)這么低
“男人和女人,就像魚和水,在一起就是全世界,分開就什么都不是?!?阿拉伯人的幾點常識:在沙漠里要學會物盡其用,海水里面也有淡水,要等36小時再埋葬尸體。影片后半部分的穿越真主之旅,就像是現(xiàn)代版的出埃及記,阿拉伯世界的萬里長征,全靠人力的西天取經(jīng)。蕩氣回腸的史詩小片。
搞不清這種老套的片子有什么拍得必要,或者起碼應(yīng)該換些新內(nèi)容
開頭挺悶,后面漸漸激動人心,特別是進入真主之地后那段,看得很澎湃,常這么形容,史詩般的著作,難得看到的阿拉伯題材。父親?,斒莻€有大智慧的首領(lǐng),堅持原則令人感動,但確實要吃太多苦頭。利益與信仰永遠矛盾,現(xiàn)代人聰明討巧吃不起苦,不是都有奧達這樣的“明主”,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已證明了迷失。
3.5星,缺點是過于老牌、沒什么內(nèi)涵,有點是很老派的史詩、拍得很精彩
前有阿拉伯的勞倫斯,后有血色將至。都讓此片相形見絀。電影很簡單,除了具體細節(jié)外,大體的情節(jié)都不會偏離你的思緒。一句話,不商業(yè)不文藝。
碧血金沙,大漠英豪,石油帶來財富,知識改變命運。
多讀書才是王道
影片前段讓人找不到定位——算歷史呢算傳奇呢算毛呢?后面漸入佳境,相較于單純的利益爭奪,因觀念對立而起的戰(zhàn)爭有更多可探討的余地。關(guān)于愛,信仰,傳統(tǒng)文化與經(jīng)濟未來……戰(zhàn)略不明顯,好在節(jié)奏佳。兩位酋長成功搶戲。男主的爹帥到飛起,姐都管不上班德拉斯了。話說班大叔你為毛去演這個?
難得的影院好片。畫面與音樂,都是牛氣的制作。當然最重要的是那沙漠啊,駱駝啊,海啊,穆斯林啊!!!!
攝影與白熱化的沙漠戰(zhàn)斗場面使影片具有史詩片的厚度,可惜角色由懦弱到強大缺乏一個有效的咀嚼?!昂诮稹钡氖蛦栴}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兩方陣營富于心計的表現(xiàn)和艱苦跋涉的沙漠生存。班德拉斯儼然一副安東尼.奎恩接班人的姿態(tài)。
如今作主宰的不再是血與愛,而是錢和石油。
這個暑期難得的好電影,絕對值得一看!
阿聯(lián)酋版的[一個國家的誕生]。讓-雅克·阿諾的大氣魄在法國導演里比較難得,同時他還熱衷處理異文化的命題,對大場面的處理直追[阿拉伯的勞倫斯]。劇作太過仰仗巧合,演員則五花八門:阿爾及利亞裔法國小哥的英國爹西班牙岳父印度老婆之間的狗血故事……好在政治正確,反對大資本,鼓吹知識的力量
萬駱奔騰不得不令人想起阿拉伯的勞倫斯
搶石油,對了話說就算男豬腳留了胡子也還是一副弱者的氣息。片子進入佳境太慢,太允長老套了,建議如果胱癲菊要是引進給剪成90分鐘。ps女豬腳那像胡子一樣的下唇裝雷瞎我的“狗”眼?。?/p>
史詩級場面,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算是相當漂亮的幾場戰(zhàn)役,雖然有可能想到在書中紙上談兵有可能做到那樣的轉(zhuǎn)變,但是在電影中來說還是有些生硬了,已經(jīng)130分鐘了,何不再多拍5分鐘來拍改變主角的性格的一段呢?
知識改變命運 圖書管理員的逆襲
作為電影本身之外價值是相當?shù)拇?,哈哈修補了二人關(guān)系。電影本身來講,大體標準之作,但我不敢隨意相信其中表現(xiàn)的所謂宗教是非遵循事實,而且我相信石油為中東帶來的不是此類大團圓式的故事,或許災(zāi)難性的更真實有感。如《血鉆》。
我必須承認我從小就喜歡看這類影片一個少年成長為一位偉大的領(lǐng)袖期間的心路歷程都是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