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主線數(shù)個支線
主線:15年前的無頭人車禍案 無頭人一直以為是Peter父親推了自己才死 所以一直纏著Peter父親 (而后June恢復記憶后說了其實我因為后面有人蹲下去撿錢撞到了Peter父親才推了無頭人)
Peter被附身后對自己家里涂紅漆 還有Peter父親一直被鬼纏 都是圍繞這條線展開
支線:孤島上的小琴割脈自殺 因為Peter開解了小琴(附身在胖妞身上) 所以小琴跟著他們回來 時而附身在June身上跟Peter約會 從Peter知道June跟他父親在療養(yǎng)院對望了很久 然后去問她 (那時候是小琴附身狀態(tài)) 小琴不知道怎么回答,還有小琴跟小松玩得很好 其實是她弟弟 這些細節(jié)可以看出 沒有畫眼影的舒淇就是小琴 有畫眼影的是June本人沒有被附身
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支線
比如小松的母親被隔壁二奶附身,因為小松母親碎言碎語說了隔壁二奶的壞話惹她生氣 小松哭著說自己媽媽怪怪的時候 其實被附身后的媽媽扔下樓 已經(jīng)死了 是在求助
比如Peter一開始在地鐵上一直會看到的那個小鳳仙造型的 以為是鬼其實是人
本文章與《幽靈人間》沒有關系。
偶有所感
有見過鬼魂的人說“鬼是遲鈍,沒有表情,一臉麻木的”,其實和大街上擦肩而過的陌生人沒什么區(qū)別,就是白天和黑夜的時間不同。
聽過一種說法就是死了之后就像戲曲唱罷,退場到了后臺,無論你舞臺上怎么去演繹悲歡離合,生死相依,總會有謝幕結束的那一刻。絕望吧,依依不舍吧,是你留戀的,憎恨的,充滿遺憾的還是無怨無悔,平淡亦或轟轟烈烈……
艱難的一段路程風風雨雨,冰霜雪漫,各自擁有的是晴空,是陰霾,重要嗎,掙扎于欲望中,感情里。堅信些什么,想創(chuàng)造些什么,墮落是為了什么?一串串的疑問讓我們抱著好奇探究著。他人的教訓自己即使吸取再多終不會完全相同出現(xiàn)在自己的人生里,笑一句紙上談兵而已。讓別人摔一跤的坎兒換一個地方一樣還讓他會再摔,一意孤行永遠不注意腳下的人怎么都記不住當初的疼痛。瞎的再怎么提醒還是瞎的,看不見的就是看不見,有眼睛睜老大眼的人依然分不清人和鬼,好和壞,黑和白。
可能注定的終究就是注定的,你勞心費力,竭盡所能挽救的,還是那心傷透也改變不了的結局。
看了那么多書,二十多年的痛苦悲傷都寫進了那些詩詞里,忍啊忍了那么多,忍了那么久,何須再忍,本是江湖夢中刀劍無情,不如大殺四方,定讓惡人尸骨無存,血濺天地。
我會理智的處理這件事,不過是不會忍了,退一步得不到海闊天空,哪能讓惡行猖狂,我不相信他們會得報應,沒人去做的話過了就是過了,死了也就死了。何等窩火的現(xiàn)實。
別對我說什么放棄吧,這件事是不可能的,拼盡全力我就要一個公道,你不給我,我自己去拿,連本帶利。
愿上天憐我,佑我可好。
一直不愿意承認自己悲慘可真的,萬中無一的心苦之人啊……
這部電影其實在上高中那會兒就看過了,大概是2009年在網(wǎng)吧看的,看完之后一頭霧水,完全搞不懂電影到底在講什么,總覺得這是一個沒頭沒尾的故事,很多疑惑?,F(xiàn)在是2019年4月13日下午不到四點,我又重溫了一下這部電影,算是回顧一下以前的青春時光吧,不過這次關于這部電影的所有疑惑全部解開,下面是關于這部電影的劇情解讀,沒看懂的可以了解一下。
男主Peter在迪廳認識了有陰陽眼女主June,有一次他倆和幾個朋友在長洲海灘游玩,其中一個叫胖妹的女生被鬼上了身,Peter助人為樂,親了胖妹,這個女鬼其實就是小琴,因為男朋友拋棄而自殺。自從長洲游玩回來,小琴就上了June的身,然后和Peter談戀愛,Peter確從未發(fā)覺。直到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父親的死和June有關,原來十五年前,女主June偷渡來到香港來找自己的父母,結果剛到西環(huán)就親眼目睹了凄慘的車禍現(xiàn)場,受害者成了無頭男鬼,認定Peter的父親就是推自己摔跤導致被害的兇手,后來June跟無頭男鬼解釋原來當初Peter的父親并不是故意去推這個受害者的,當時很多人擠在一起等巴士,其中有一個人蹲下來撿硬幣結果撞到Peter的父親,隨后慣性原理一推把受害者推到街上被車撞死,這就是一場誤會。男鬼的問題解決了,然后是這個小琴女鬼的問題,電影沒有給出正式的結局,最后小琴女鬼問Peter:還想我么???!確實有點滲人。那么問題來了,怎么區(qū)分June到底有沒有鬼上身呢,其實很簡單,June本身是妓女(雖然我不想承認,但這是事實),喜歡濃妝艷抹,小琴上身之后就會很清純,而且最后Peter也明白了小琴原來就是那位被鬼上身母親(惠英紅飾)的女兒。大致劇情就是這樣的,這部電影揭示了很多香港社會的一些問題,比如偷渡、孤寡老人、無業(yè)青年、紅燈區(qū)、出軌等等,許鞍華想通過幽靈鬼怪來展露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很有創(chuàng)意也很有誠意,尤其是這部電影的海報,真的韻味十足,讓我想起了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總之,我要給這部電影高分,希望大家不要噴我,謝謝。
這部電影很明顯被低估了,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鬼片,而且處處透露著許鞍華對于普通百姓的悲憫之情,之所以很多人打低分,主要是因為沒有看懂劇情,我也是看過兩次才弄明白來龍去脈,下面我為大家把劇情梳理一下:
15年前小女孩June偷渡來到香港西環(huán),目睹了一場車禍,后來走丟。長大后有陰陽眼的June(舒淇)認識了旺財,成為好朋友。有一次去長洲游玩,回家后June被小琴鬼上身(區(qū)分June和小琴很簡單,June有煙熏妝,涂黑嘴唇,而小琴很清純,沒有煙熏妝,涂的黑嘴唇),然后繼續(xù)和旺財交往。旺財?shù)母赣H(黃霑)15年前在西環(huán)把一個追債者(黃秋生)推到電車車底,造成追債者人頭落地,追債者變成厲鬼,害死旺財?shù)母赣H,并繼續(xù)糾纏旺財,后來June回想起當初的情形,告訴追債者原來旺財?shù)母赣H并非故意推倒追債者,而是有人彎腰撿硬幣推他,他才不小心把追債者推到電車底下,釀成慘劇,真相大白后追債者才知道是誤會一場,然后離去。結尾處旺財去墓地祭拜父親,看到小琴的墓碑,隨后June又被小琴鬼上身,旺財才恍然大悟……
總之,要分清小琴和June就能看懂劇情,一切自然迎刃而解,電影并不像以往鬼片那樣一味的刻畫鬼怪的恐怖造型,而主要通過演員的表演來表現(xiàn)鬼上身的狀態(tài),特效也很逼真。電影里揭露了很多社會現(xiàn)實問題:偷渡、自殺、二奶、高利貸、店鋪倒閉等等,許鞍華真是一位有情懷的導演,這部電影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鬼片,很值得一看。
不得不說,許鞍華拍片真雜。本片差不多是和《男人四十》同時拍的,確實與別的香港恐怖片有點不一樣的東西??墒屈S秋生死得好無稽,整個故事更加無稽,舒淇的神出鬼沒根本解釋不通。
小時候在電視上看過一遍,昨天再看竟然只記得醫(yī)生手臂上的鷹嘴紋身C,莫非我小時候就注定要狂野一輩子了?(ˉ﹃ˉ)
恐怖片好在可以作為溫情故事的皮囊,像《孤堡驚魂》一樣當真正情感顯露時,恐懼完全不值得一提;電影的故事題材(無頭男和等情人不得割腕自殺的女孩都像日常的都市傳說)、細節(jié)設置(前后成扣的故事、舒淇的死人妝、吳君如和張達明的爆笑客串)、父子情和愛情的雙線編排、香港社會掃描式的全面呈現(xiàn),還有動態(tài)美人舒淇,凝聚在這詼諧又扣人心弦的電影里,20年前的香港鬼片真的太好了
給個好評,喜歡這種暈暈乎乎、有點搞笑的小恐怖片,為什么淋紅油,因為冤無頭生前是追債佬?;萦⒓tshowtime~ // DVD版完全沒看見谷祖琳(即海報上最搶眼的女鬼),是因為地鐵投訴破壞形象,其實他們是想片方改海報,但海報是合成的告不了,寰亞就把地鐵戲都刪掉了但海報留住。舒淇當時剛拍完北京樂與路又馬上要去拍千禧曼波,許鞍華覺得她氣質合適但“狀態(tài)很差”,但又懶得說她。感覺許鞍華拍戲一直妥協(xié)再妥協(xié),做項目永遠不求完美只求按時上線,所以質量時好時壞反反復復,她也無所謂的樣子,很好值得打工人學習。
比起II,至少這部把故事講得很清楚了,而且有種世情在里面,較好。
冤無頭,債無主
偷渡來的陰陽眼北姑遇見偶然斷頭事件,15年后被殉情女魂上身,和斷頭事件男主兒子拍拖。斷頭男死因只是被人撿東西的時候不小心推了出去,卻懷恨在心十幾年要找回自己的頭,還害死了一個小男孩。殉情女的男朋友說不定就是趕著去找她卻死在了半路的斷頭男。世事難料。黃秋生的斷頭男演得太棒,惠英紅被上身那段也超贊,主角醫(yī)生和舒淇都很在線,舒淇白話講得很不錯,糾纏她的男人有點太工具人。片子一開場就很驚悚,中間還有幽默搞笑,好幾個鏡頭很好看,燈光氛圍講究,比現(xiàn)在很多院線片都好。許導的《夜與霧》也很不錯,看來還蠻適合拍懸疑驚悚片。
當許鞍華導演遭遇香港類型片,證明誰都有軟肋,這劇本不是一般的扯淡,敘事不是一般的亂,表演不是一般的差。
原來鬼片也是香港新浪潮的一個重要分支
許鞍華挺冤的,這么無厘頭的劇本,換個人不知道拍成什么樣,類似爛鬼片太多,畢竟搞藝術的還是有不同
港片好嚇人,自己人最明白自己人怕什么
那個時候的(90年代左右)的鬼片都是這個調調,不知道為什么感覺很東京巴比倫(或者相反)。。鬼片往往是弱者的贊歌,他們的執(zhí)念只能用死來完成,最后的結果卻肯定是灰飛煙滅
這片被評這樣的低分真是讓人無奈,或許更多的人是沖著恐怖刺激的心情去看的吧,這完全是一部有條不紊的文藝片,在香港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能這么從容地控制電影的,真是極少數(shù)極少數(shù)。導演運用了很多由遠拉近的恐怖片慣用伎倆,但是卻“意外”地無一出鬼嚇人,這點我認為很不錯,否則就真的很俗了,另外
李燦森把我?guī)浶蚜?/p>
許鞍華相隔20年后再次指導鬼片。從都市傳說切入敘事創(chuàng)意不俗,引領著當時的千禧年流行文化色彩,從美術布景到服裝設計都令人贊嘆。再度翻炒80年代初期《撞到正》的手法:長洲島、鬼上身、模糊不清的人鬼界限,唯獨欠缺蕭芳芳當年那種瘋癲的喜劇演繹。這個劇本太過馬虎和偷懶,不少關鍵場景沒有寫透,草率交代就轉下一場,令高潮揭秘的一場(無頭人的復仇動機)也靈氣盡失只剩下蹩腳的冷幽默。一人分飾兩角的舒淇開始展現(xiàn)演技,陰陽眼女孩的幾場戲像是從侯孝賢《千禧曼波》的片場穿越而來。
手機電影,卻也不賴。
旺財,我常常說做人要行得正站得直。有錯要承認,被打要站好。 我這個人沒什麼成就。書讀得不多,也不太懂怎么教你。 可是不過發(fā)生了什麼事,我都一定會支持你。 因為你是我兒子。 但是如果你說謊欺騙我。我就會很心痛。 喏,我知道你喜歡吃這種三角巧克力,特地買給你吃。
#香港電影資料館#一點都不嚇人,整體看起來是穿插著都市傳說的青年戀愛奇遇。主要靠兩個故仔串聯(lián)起來,西環(huán)車禍無頭鬼和長洲為情扼腕女鬼的故事。比較有趣的是結尾一個小高潮解答了無頭鬼為什么要纏著陳奕迅,那里讓人出戲到《神經(jīng)俠侶》里陳奕迅的追賊戲。結尾還有一個反轉把長洲的故事也和陳奕迅聯(lián)系起來。全面最想要突出的感情其實是陳奕迅和家人的親情,刻畫細膩,一看就是知道這才是導演擅長的部分,但是卻像是游離在主線之外的情節(jié)。
恐怖氛圍先靠詭異配樂烘托,冷色調畫面,人物刷白臉妝容,傾斜鏡頭廣角拍攝。多次鬼上身嚇唬人,再故布疑陣反轉下。主線劇情歸結為一起十五年前的誤會,這樣弄成無力感,白白折騰大半天。
許鞍華導演的作品,即便只是一部鬼片,也因其而不僅僅是一部鬼片,影片的劇本相當細緻。同樣是表現(xiàn)鬼上身,陳奕迅就明顯不如惠英紅,所以後者才能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影片做得最好的是黃霑的父親線,溫情四溢。張達明客串的的士司機一場戲,全片最具喜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