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辦公,寫東西,趕方案,習慣放一個電視劇,不要求故事性太強,這次就放的就是這一部電視劇。
電視劇很歡樂,有的橋段能讓我自己在家笑得像個傻子一樣。劇情簡單通篇就圍繞著二隊隊長尤任友努力把一個不成氣候的二隊送上劇團第一業(yè)務梯隊的故事。從頭到尾,二隊始終連一部像樣的作品都沒有拿出來。尤隊為人也是成天“撒謊了屁”的,一句實話沒有,騙老婆騙隊友騙領導騙商家,最后連出國演出都是騙的,除了自己誰都騙,雖說有些騙是善良的,但這騙的未免也太多了。趙本山老師飾演藝術團的資深顧問,本以為一個這樣的人物到了劇情的末尾,會來個力挽狂瀾把二隊送上前線的舉動。結果趙老師的角色可有可無,把戲份全部刪掉,對這部劇也沒有任何的影響,趙老師完全就是來打醬油的,白瞎了這樣的一個人才。
于副隊長是由謝大腳扮演的。這個角色的人設是三十一二歲的樣子,謝大腳的年齡我們是知道的,完全是奔著50去的,在里面演一個這樣的角色,太讓人違和了。劇情里,她跟20多歲的小寶有曖昧;跟30多歲帶著孩子的鰥夫有曖昧;跟尤隊彷佛也有不清不楚的關系,還被尤隊老婆抓包;被一隊隊長表弟從頭追到尾;被一對隊長也曾暗戀過;這樣的一個瑪麗蘇的角色,比甄嬛還甄嬛,讓奔50的謝大腳來演,有點違和,雖然謝大腳不丑,但畢竟年齡在這擺著,而且說話總一口,拿腔拿調的普通話讓人感覺也很別扭,不如跟其他人一樣東北口音自然,不過這些也可以當做一個樂來看。
李老摳這個角色在這部劇里面還算是一個亮點,雖說到最后硬拗偉光正的有點生硬。原來李老摳所有的節(jié)儉都是為他資助孤兒院的孤兒來做鋪墊的,這樣的一個事情有啥不好說的呢?為啥要遮遮掩掩的呢?直到最后一集才通過孩子之口,說出了李老摳的所有的節(jié)儉的原因,塑造了他的高大上形象。
楊樹林在里面展現(xiàn)了他的多重功底,能唱能跳,能耍手絹,能吹樂器,非常全才。人物角色符合我身邊的東北小哥的人設能吹,能聊能白活,動不動就一副社會人的樣子,也不失一個比較可愛,生動的人。
小沈龍在里面演的是一個20多歲的學員叫小寶,但你仔細看他的顏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一個20多歲的學員,反倒像裝嫩的大哥,感覺小沈龍的角色倒跟謝大腳蠻相配的。在這兒完全沒有貶低演員的意思,他的唱腔還是蠻好的,業(yè)務唱跳也不錯。但演技和顏值在劇情安排下,實在讓人出戲,下面我放了幾張他的截圖,大家可以自己好好的觀摩一下,這個20多歲,動不動就撒嬌的小鮮肉。
讓我覺得可愛的角色就是胖丫演的大包子,這個角色敢愛敢恨,開始是因為喜歡李老摳去學戲,后來就變成了自己的喜好,特意去搜了一下演員,原來這個演員是楊樹林的老婆,比較可惜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因為販賣假藥判了三年的徒刑,但這三年期間楊樹林不離不棄,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獄,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總的說來拿這部劇來消磨時光蠻合格的,播放它,你可以收拾屋子,你可以工作,或者做飯,都沒有問題,但劇情拖沓,一點事兒拖了43級,還沒有給大家一個比較好的交代,我以為到最后甭管怎么著,尤隊都會拿出一臺像樣的舞臺演出,結果沒有,最后還是假借去韓國演出,又騙了三年的合同。要是沒有尤隊的撒謊,圓滑,對劇團的執(zhí)念,這部劇也就撐不到43集了。
故事雖然是故事,但是故事永遠源于生活,本山大叔的劇總是那么現(xiàn)實,那么本真,不加5毛特效不請大牌明星的純樸影視劇,我非常喜歡。 本山大叔的劇總是比較冗長的那種,甚至有時候會有些拖沓,就像本劇里的修一個破調音臺的錢到結尾了才把這錢的事兒解決了,對于只看顏值不看內涵的觀眾是完全沒有吸引力的,所以此劇的評分并不高的原因也在于此吧。 我是一個標準的85后——87前生人,卻不自然的屬于懷舊類,更像是個6、7十年代的人,往往追的劇都比較另類,身邊的人有美劇迷,除了美劇國產(chǎn)劇一律不看;也有港劇迷,而且只看粵語版的;也有臺劇迷,雖然現(xiàn)在臺劇產(chǎn)量很少很少了;還有只追韓劇的,每次都哭的稀里嘩啦,害的我忍不住想笑出聲兒;最后還有一種只看國產(chǎn)都市愛情劇、家庭倫理劇的。以上這些我統(tǒng)統(tǒng)都不喜歡,應該說在21世紀后我喜歡的古裝版幾乎沒有了,喜歡的老演員也幾乎不再拍劇了,到近幾年突然之間騰空出現(xiàn)了好多所謂的小鮮肉,網(wǎng)絡新名詞:當紅炸子雞!這些只有顏值沒有演技的小鮮肉幾乎承包了近幾年的電視劇,讓我實在難以直視。再加上如今的劇本也真是讓人無語到極致,我就真沒什么劇可以看了。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那么快,只想在靜下心來的時候不愿再動腦子,于是我選擇了鄉(xiāng)村劇,我喜歡農(nóng)村生活喜歡農(nóng)村的人多熱鬧喜歡他們沒事兒的時候就東家長西家短的胡咧咧,哈哈! 在追過了鄉(xiāng)愛9部后偶然看到了本劇,還是本山傳媒的那幫演員,樸實不做作的演技,雖然和本山大叔無法相提并論,但也都算是對得起觀眾了。本山大叔的劇的劇本還是很本土化的,只是稍微有些拖沓,如果再加快些節(jié)奏我想應該會更棒的吧! 鄉(xiāng)愛10已經(jīng)首播了,希望鄉(xiāng)愛越來越火!
其實很難說這是一套好片子還是相反,但是能從里面汲取些東西就夠了。第一,帶隊伍是非常不易的,不管是大隊伍還是小集體,任何成員的錯誤都是領導的錯誤,有了榮譽要及時反饋到成員。第二,如何面對變革,用什么樣的思維、視野和方法面對變革,決定著人和團隊的生存與未來。第三,人的正道還是重德行。
剪輯的有點亂...
謝大腳竟然還瘦了!王小蒙賣了豆腐賣血腸,她媽變成謝光坤媳婦兒了。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從鐵嶺到銀嶺,貌似逼格拔高了,其實還是不倫不類的農(nóng)村愛情偶像劇,咋看都是“鄉(xiāng)村愛情故事”的番外篇
我覺得這片挺好看的,太逗了。結局很圓滿
太假了吧,能不能別讓于月仙演20多的未婚少女
最搞笑是小沈陽放煙花那一集。看了我一個上午 慚愧
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
笑死了
能拍成這么垃圾真是不容易
謝大腳那個演員能不能不演年輕的???明明是個大媽。
本山大叔的電視劇,作為東北人的我也已經(jīng)很難把電視劇里面的人當正常人類來理解看待,只能做單獨的小品來笑笑罷了。
刷到16集,會員到期了,就這樣吧。。前幾集意外還挺好看的,各種吹牛逼,各種講關系,各種大忽悠,雞零狗碎。。后來逐漸戲劇化升級,開始雞飛狗跳,各個角色的缺點大幅放大,不太能圓回來,或者不打算圓了,也就不太能忍了。。截至16集,唯一不討厭的角色好像是胖丫(以及她爹)。。就里面偶爾出現(xiàn)的二人轉,不知道為啥小沈陽一次都沒唱過,但他頭一次讓我感覺演戲不違和了,劇里大家都很自然,像本色演出(捂臉)。。我覺著團長唱得還挺好聽的,算不上好,但聽著順耳,女的都好,就是那個被夸獎的女實習生,總覺得她走調,難道為了跟前輩拉開距離。。說起來這可能已經(jīng)是我看趙家班電視劇的最高成就,鄉(xiāng)愛可能也就看了兩集。。
挺歡樂的當個背景一邊干活一邊放挺好,但是劇情硬傷太多了,選角也有問題,有時候讓人出戲。
兩星減
對話太親切了。
選題不錯,很多小的點很有意思,(抓小偷,裝去韓國,換魚等)但是整體的劇情是硬傷,兜來轉去,一個調音臺寫到30多集還沒修好,人物關系很亂,很多人物感覺硬加進去的-比如侯玉剛,結局結的倉促生硬,總之感覺像是一臺二人轉,雖有能打動我的說口小帽,但也缺了內容底蘊的正戲。
前面扯個蛋都能用一集 最后連個大包袱都能一筆帶過 這本子也能是4個人寫的???
首先說這不是一個大快朵頤的電視劇,更不是偶像劇,是生活劇,生活瑣事有真實的一面,也有晦澀的一面,尋找純樂子或者要表現(xiàn)新態(tài)度的繞行。編劇是很有生活閱歷的,瑣事拍的蠻有情趣的,也算輕喜劇吧;還有喜愛領導、辦公室藝術的,這里面的才是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與喜好無關。較有深度文化改革主旋律
最晦暗大會獻禮劇 歡送五當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