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性(Modernity)vs 現(xiàn)代主義(Modernism)
現(xiàn)代性指的是一個時代,有的人追溯現(xiàn)代性到哥倫布大航海?,F(xiàn)代主義是指各領(lǐng)域展開的形式革新(stylistic innovation),有high modernism和low modernism之分。前者不太涉及政治,專注形式變化,如立體主義。后者反體制,政治性強,比如杜尚的《泉》諷刺藝術(shù)之所以為藝術(shù)是因為擺在藝術(shù)的場所里,以及Happening(1957年Allan Kaprow發(fā)明的詞語,指跨領(lǐng)域的藝術(shù)活動,它們是非線性的敘事,有觀眾積極參與,主題安排好,但是細節(jié)多依賴即興發(fā)揮。)和Situationism(人們的行為由外界決定,而不是個人性格決定的理論)。
戈達爾兩者兼具,既有形式的創(chuàng)新,也有政治意味,把哲學(xué)、流行藝術(shù)都呈現(xiàn)在他的電影中,是后現(xiàn)代的先驅(qū)。
現(xiàn)代主義的技法包括
1.碎片化(Fragmentation)
戈達爾給電影分段,插如數(shù)字的標(biāo)題。
2.非連續(xù)性(Discontinuity)
打破好萊塢經(jīng)典敘事的連續(xù)性剪輯,不按照動作發(fā)生的順序剪輯,故意打亂順序
3.攻擊性(Aggression)
讓你感到不舒服,如布萊希特式的劇場,刻意把觀眾和他們的朋友分開,驚嚇觀眾,提醒人們從反娛樂(anti-entertainment)的角度看待戲劇。
4.拼貼(Collage)
Collage源自法語詞coller粘貼,把異質(zhì)東西拼接在一起。
5.破壞偶像主義(Iconoclasm)
6.自反性(Reflexivity)
讓人注意到媒介本身,藝術(shù)的制作過程,或者是觀眾的在場。費里尼《八部半》講述導(dǎo)演未完成的電影,戈達爾《輕蔑》的開場有攝像機對準(zhǔn)觀眾的一幕,盡管這個畫面其實也是由另一個攝像機拍攝下來的,還有伍迪·艾倫《開羅紫玫瑰》讓我們注意到觀眾在電影里的角色。
戈達爾(Jean-Luc Godard)
出生于高級資產(chǎn)階級(high bourgeois)家庭,不過他不接受家里的錢,自己拍電影。他偷過錢被抓進監(jiān)獄,這監(jiān)獄經(jīng)歷和特呂弗相似。瑞士裔,有時在電影中用瑞士法語給觀眾暗示,把90讀作nonante。
精疲力盡A Bout De Souffle (1959)
特呂弗(Truffaut)最初想到劇本的點子。故事基于真實事件,原型是Michel Portail。
女主帕特麗夏由Jean Seberg扮演,她是美國明星,但是她在這部電影拿到的薪水很低。這部電影中的短發(fā)造型也讓我們想起她在《圣女貞德》(1957)里的形象。后來有一部偽紀錄片The Journal of Jean Seberg,假扮Seberg的口吻來評價過去飾演的角色,帶有強烈的女性主義視角,是對男性目光的對抗,一個反向的凝視。電影討論到 《精疲力竭》,說當(dāng)時人們普遍覺得帕特麗夏背叛了可憐的男主米歇爾,可是一些細節(jié)能證明米歇爾對帕特麗夏的關(guān)愛并不真誠,不在乎她的懷孕,這樣的重新解讀,細節(jié)解讀提供了另一種觀察視角和結(jié)論。
電影預(yù)算是90,000美元,戈達爾拍得很快。在拍攝過程中,有很多即興表演。當(dāng)時多為后期配音post-sync而不是同期聲,所以經(jīng)常拍人的反應(yīng)而不是說話者,給配音少點麻煩。戈達爾喜歡做攝影嘗試,用比較暗的光照。
戈達爾有許多反常規(guī)的做法。好萊塢經(jīng)典拍攝講究影像的連續(xù)性,通過eye-line match,追蹤鏡頭follow shot,不越軸,來郭建一個連續(xù)的時空。戈達爾追求非連續(xù)性,最出名的是他的跳切(jump cut),做法是從一個連續(xù)的鏡頭中,減掉幾幀畫面,導(dǎo)致畫面中的人物一抽一抽的。好萊塢為了避免這種奇怪的觀感,如果切換鏡頭,一定保證拍攝角度上前一個和后一個相差30度以上。
電影研究學(xué)生的一個儀式是看《精疲力盡》男主擊斃警察前的開車片段。
男主米歇爾(Michel)自言自語的時候說多種語言,包括西班牙語等等,是戈達爾電影中常見的多語言現(xiàn)象(multilingual cinema),語言多樣,而且引申意義上的電影語言也很復(fù)雜。男主不時說說臟話,很粗俗,與傳統(tǒng)的法國電影不同。延續(xù)了現(xiàn)代主義的挑釁風(fēng)格,男主說了這么一段話:法國真是個好地方,有山,如果你不喜歡山可以看海,如果不喜歡??梢匀コ鞘校绻鞘幸膊幌矚g,那去死吧!
攝影方面有很多創(chuàng)新之處。男主會直接望向鏡頭,打破第四堵墻。鏡頭直接放在車子里面向前方,和男主一起飛馳,帶給人切身感受(visceral feeling),不像過去都是拍攝車上的人,在人物身后投影不斷退后的風(fēng)景。
聲音不再是隱沒在電影中的。主人公的自言自語得到背景音樂的緊密配合,音樂像捧哏,輕快詼諧的一段旋律,附和著主人公的玩笑,讓人注意到電影里的音樂是人工安排的。鳴笛聲隨著鏡頭里絕塵而去的車子發(fā)生音變,嗷嗚——,很有印象主義的特色,聲音隨著距離發(fā)生了變化。
男主槍殺警察的段落集中體現(xiàn)了戈達爾對電影語言的大膽嘗試。首先,這段剪輯不遵從好萊塢的連續(xù)性法則,非連續(xù)性可以算是一種有意的“穿幫”。警察前一刻在車邊,后一刻突然倒在叢林里,槍擊的方向和警察倒地的方向相反,有點迷惑觀眾。再者,類型上有突破。若是槍戰(zhàn)片,一定會突出這個射擊段落,倆人對峙,制造懸疑,多角度呈現(xiàn)槍口,拍攝倒地經(jīng)過等等,可是這部電影幾個鏡頭就結(jié)束了槍戰(zhàn),沒有給予濃墨重彩的表現(xiàn)。
戈達爾的電影尊重觀眾的理解能力,電影碎片化,沒有向觀眾展示所有的元素。他不像好萊塢充滿額外修飾(redundancy),通過朦朧夢幻的畫面+煽情的背景音樂+人物的臺詞獨白,在多個層面提示愛情主題。戈達爾的電影中,不同層面相互競爭、對抗,聲音和畫面?zhèn)鬟f不同主題的信息。
《精疲力盡》是一部極限(extreme)電影。粗俗。鏡頭不是太長就是太短。對話不連貫,帶口音。布景有布萊希特式的異化。男主經(jīng)常用大拇指抹嘴唇,學(xué)的是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的經(jīng)典動作,他的海報貼在男主家里。《精疲力竭》電影的男主米歇爾模仿另一部電影里的人物動作,在電影中表達對另一種電影的致敬,可以算是自反性。電影中也出現(xiàn)了許多其他的藝術(shù)類型,比如繪畫和音樂,通過男女主對于文藝的不同愛好,呈現(xiàn)兩人的性格,這個過程有拼貼的意味。
2018.2.13 課堂筆記整理完畢,可還是不喜歡這個裝腔作勢的戈達爾。
《精疲力盡》電影劇本
文/〔法國〕戈達爾
譯/崔君衍
讓一呂克·戈達爾(1930一)是西方現(xiàn)代主義電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西方知識界中曾引起狂熱。英國電影研究家羅伊·阿米斯曾:指出“所有改變六十年代電影風(fēng)貌的電影導(dǎo)演中,沒有一個比法國導(dǎo)演讓一呂克·戈達爾更具有影響力?!狈▏娪百Y料館館長亨利·朗格羅瓦甚至夸張地說,如果早期電影史可以分為“格里菲斯前”和“格里非斯后”的話,那么當(dāng)代的電影也可以分為“戈達爾前”和“戈達爾后”。
戈達爾早先是法國《電影手冊》雜志的影評家。他從小酷愛電影,年輕時幾乎每天泡在巴黎著名的電影資料館里。據(jù)羅伊·阿米斯說:“在戈達爾年輕時,巴黎電影資料館經(jīng)常成千成百地日夜放映各種類型的影片。當(dāng)時,戈達爾就是座上客,無論舊片、新片、好片、壞片、法國片、美國片,甚至來路不明的影片,戈達爾都全數(shù)收進眼簾。巴黎電影資料館的兼收并蓄的政策,使戈達爾不是按歷史的發(fā)展順序來看片,而是作大量然而混雜的經(jīng)驗吸收?!备赀_爾的深厚的電影文化底子使他在擔(dān)任《電影手冊》影評員的十年里創(chuàng)見迭出,不落窠臼。
戈達爾從1959年開始從評論轉(zhuǎn)為導(dǎo)演,1959年拍出《精疲力盡》(曾譯《喘息》)后便一舉成名,該片曾獲1960年讓·維果獎和1960年柏林電影節(jié)最佳導(dǎo)演獎。戈達爾在隨后的九年中,連續(xù)拍出了十五部長片和若干短片。從1968年開始,他轉(zhuǎn)向極左,宣稱他不再為“資產(chǎn)階級觀眾”拍片。嗣后他便退出商業(yè)電影界,專拍一些極其晦澀難解的所謂政治影片。直到今年年初,戈達爾再度在商業(yè)電影節(jié)上露面,聲稱他將重返舊途。
戈達爾從《精疲力盡》開始,便顯示出他的極端蔑視傳統(tǒng)電影技法的現(xiàn)代主義傾向。他宣稱他在拍片時已經(jīng)不再考慮是否合乎電影化的原則。鏡頭可以自由跳躍,完全不照顧觀眾的心理習(xí)慣,例如在《精疲力盡》里,自右向左的汽車會突然變成自左向右,被追逐的卡車會突然消失。情節(jié)的傳統(tǒng)觀念也被破壞無遺。英國電影研究家波布克在總結(jié)戈達爾的創(chuàng)作特點時指出了這樣五點:“一、完全不受敘事程式的束縛;二、轉(zhuǎn)彎抹角的和出人意料的社會評論方法;三、攝影風(fēng)格和題材緊密配合;四、極有新意的攝影機運動技巧,五、剪輯上不注意連續(xù)性和邏輯進程。”
在《精疲力盡》里,如英國影評家迎勃里爾·波爾遜和艾立克·羅德所說的:“沒有逐步打破程式的過程,我們一下子就陷入了混亂,根本找不到線索。我們顯然只能全盤加以接受,要不,就全盤加以否定?!@里幾乎找不到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攝影處理、剪接和人物的行為仿佛都是任意的和毫無來由的。”這種主觀隨意性正是反映了戈達爾的存在主義的人生觀,“我們不可能在道德上永遠自由,而同時又永遠負責(zé);于是我們便退縮入一種消極的狀態(tài)。其形式之一便是聽天由命。在這種情況下,世界便變成一系列偶然事件,我們根本無法加以控制”(波爾遜和羅德語)。戈達爾在《精疲力盡》中,表現(xiàn)了他對資本主義社會道德準(zhǔn)則的極端蔑視;但正如埃內(nèi)貝勒所指出的,他發(fā)出的是個人主義的絕望吶喊,頌揚的是無政府主義的盲目行動。他培養(yǎng)人們對反面人物的崇拜,他的創(chuàng)作思想是混亂的。這個劇本還為了解法國社會上存在的虛無主義、變態(tài)心理等現(xiàn)象提供了素材。
戈達爾作為西方現(xiàn)代主義電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廣大觀眾中間卻是“知音者少”的。當(dāng)《精疲力盡》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品在英國上映時,英國廣播電臺的評論員干脆宣布,“對它的最好評語就是說它壞透了”。
我們本著開闊眼界、活躍思想的宗旨,這次特譯載戈達爾的代表作品《精疲力盡》,供大家分析研究。同時發(fā)表法國影評家埃內(nèi)貝勒對戈達爾的評論文章,該文對戈達爾的創(chuàng)作作了較全面的介紹,頗有參考價值。本刊今后還將陸續(xù)發(fā)表對戈達爾的研究文章和其他有關(guān)資料,因為無論如何戈達爾畢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人物。
這里刊載的劇本系鏡頭記錄木,刊登在法國《電影前臺》雜志1968年5月第79期上。記錄者是雅克一吉·貝雷。譯文略有刪節(jié)。
編者
馬賽·碼頭·夏日
近景,《巴黎調(diào)情報》的最后一版,一個背著女嬰兒的半裸體女郎的畫面占了很大版面,周圍是幾幅幽默畫。前景側(cè)角露出一個男人捏住報紙的手指;報紙舉得挺高,遮住了他的面部。
米歇爾(畫外音):總之……我真蠢??傊?,如果……應(yīng)該那樣辦。(語氣加重)應(yīng)該。
報紙落下來,露出讀報的人這是個大約二十五歲的年輕人,呢帽壓住他的眼眶,嘴里叼著煙卷,他穿著一件雞爪形條紋上衣,扎著寬領(lǐng)結(jié)(從半身近景中可以看出他正站在那兒等人)。他慢慢抬起頭來,左右張望。他看見有個褐發(fā)姑娘站在碼頭停車場旁;姑娘身后深景處是海灣;幾只小汽艇在游弋;那艘專載游客去紫杉堡的汽艇尤其顯眼。姑娘點了點頭(這時船上汽笛長鳴),朝碼頭附近掃了一眼。鏡頭轉(zhuǎn)向米歇爾,他又叼上煙卷,作了個含糊的手勢,表示會意;他的目光朝姑娘指的地方望去。中景,停車場上,汽車面向大海排成人字形停在岸邊。一輛大型的美國小汽車剛剛停住,這是輛1948至1950年間出廠的奧茨莫比牌汽車,牌照上寫著“美國軍用”。一男一女走出來,關(guān)好車門,但沒有上鎖。他們朝碼頭走去。鏡頭轉(zhuǎn)向聚精會神的米歇爾。中景,姑娘又打了個手勢,那一男一女背對著她,朝參觀紫杉堡的售票處走去。鏡頭轉(zhuǎn)向米歇米,他點了點頭,漫不經(jīng)心地把報紙摺起來。碼頭全景:搖,鏡頭跟拍一艘駛近岸邊的小汽艇。汽笛聲。鏡頭搖至正在望風(fēng)的姑娘,她在回頭看?!芯?,米歇爾站在車旁,掀開發(fā)動機蓋;他往上面插了條“鱷魚”(注1),發(fā)動機便嗡嗡響起來。他砰地關(guān)上發(fā)動機蓋,干得十分“利索”。姑娘的大半身鏡頭,她匆匆地朝米歇爾走來(搖)。
米歇米打開車門,坐到方向盤前,又把門砰地關(guān)上。畫面外傳來遠處警車鳴笛聲。隔著風(fēng)擋和司機座旁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姑娘跑過來,俯下身。米歇爾撳了一下按鈕,玻璃窗自動落下。姑娘伸出胳膊摟住米歇爾的脖子,米歇爾側(cè)臉望著她,煙卷仍然叼在嘴里。
姑娘(幾乎是懇求的口吻):米歇爾……帶我走吧。
米歇爾(無動于衷):幾點了?
姑娘:差十分十一點。
米歇爾(甩開她):不行……再見!
米歇爾面對方向盤,倒車,然后回頭,向后倒車,姑娘憂傷地垂下雙臂。
米歇爾:現(xiàn)在,我可開拔了……阿爾芳斯!
七號國家公路·陽光明媚的白晝
汽車(在畫面外,因為攝影機放在發(fā)動機蓋上)飛馳在馬賽至巴黎的國家公路上(推鏡頭)。
米歇爾哼著歌(畫外音)。米歇爾握住方向盤的半身鏡頭(攝影機推近他的右側(cè))。他駕車急馳,抽著煙。
鏡頭又對準(zhǔn)大路(推,隔著風(fēng)擋向外拍攝)。
米歇爾(他超過一輛英國石油公司裝油卡車,畫外音):啪……啪……(喊著)帕特莉霞!……帕特莉霞!……
仰拍。大路從車窗外掠過,兩邊的樹木枝繁葉茂。(平穩(wěn)地連續(xù)推鏡頭;攝影機一直放在車廂內(nèi))
米歇爾右側(cè)中近景,他一邊開車急馳,一邊抽著煙。車外全景,一閃即逝的短鏡頭:米歇爾超過一輛黑色弗列嘎特牌小汽車。
米歇爾(畫外音):我這就去找點兒錢……我去問帕特莉霞有沒有……然后……(他又哼起歌來,他又超過幾輛載重車,然后,繼續(xù)喊,畫外音)米蘭!……熱那亞!……羅馬!
刺耳、嘈雜的喇叭聲,汽車的中景(攝影機放在路旁)。汽車沿大路向前飛馳。(速搖鏡頭,拍入駛遠的汽車)
米歇爾握著方向盤的中近景,嘴里叼著煙卷。
米歇爾:田野可真美!
他打開收音機,樂曲聲。全景,原野從側(cè)面的車窗外掠過。(響起音樂主題)
米歇爾(畫外音):我非常喜愛法國。
米歇爾的中近景,他一邊開車,一邊不時回過頭來,叼著香煙對觀眾講話。
米歇爾:要是你不愛?!悄悴粣凵健悄悴粣鄢鞘小蔷蜐L蛋吧!
攝影機在車廂里,搖鏡頭,拍入風(fēng)擋和左側(cè)車窗,向外可以看到公路上迎面駛來一輛大卡車,后面跟著一串汽車,誰也沒法超車。米歇爾關(guān)上收音機(影片音樂主題再起),然后把手伸向畫面外儀表板右側(cè)的小貯藏箱。手的特寫,它在箱里翻了一陣,取出一只左輪手槍。鏡頭順著手向上搖拍,又對誰米歇爾。(稍拉(注2),拍入米歇爾的背部,他握住方向盤,舉起右手拿著的武器,忽而朝后視鏡瞄準(zhǔn),忽而朝擋風(fēng)玻璃外迎面駛來的汽車瞄準(zhǔn))
米歇爾(瞄準(zhǔn),做射擊狀):砰……砰……(他一面看著“自己的”槍,一面瞄著右車窗,一面駕車急馳)
順著他的手臂搖鏡頭。切。太陽的鏡頭一閃即逝,然后聽到三聲槍響(畫外音),這時,漆黑的銀幕上閃過幾道白色反光。實際上,這是透過路旁綠樹的枝葉射入的幾縷陽光(隔窗取景,隨著全速行駛的汽車平移鏡頭)。(注3)鏡頭重又對準(zhǔn)米歇爾的背部;從風(fēng)擋向外望去,前面有一輛開得慢騰騰的雪鐵龍牌小汽車。米歇爾擱下了手槍。
米歇爾:女人扶著方向盤,提心吊膽真現(xiàn)眼?!◥阑鸬兀┧趺床豢扉_過去?……嗨!……真他媽的……又是修路!
從風(fēng)擋望過去,可以看見公路正在翻修。每隔四五米遠就站著一個工人,他們讓汽車成單行走。米歇爾前面的車一輛接一輛緩緩前進。前面豎著信號牌:“危險,車速30公里”。工地盡頭。令人心煩的鳴笛聲。米歇爾的小車終于超過前面的車輛,是擦邊而過的,而且已經(jīng)壓上了禁止超車的黃線。又超過一輛卡車。遠處路邊有兩個駕摩托車的路警。米歇爾加快了車速。(隔著擋風(fēng)玻璃看到摩托車手的鏡頭)
米歇爾(畫外音):他媽的……這幫警棍!
從路邊拍下的一閃而過的汽車中景,它加大油門,從摩托車手前駛過。
然后,攝影機又放到汽車中,從后窗拍攝掠過公路的卡車;騎摩托的警察全速前進,超過了這輛卡車,直追米歇爾。
公路邊,人行道旁一條岔路被灌木叢遮住;汽車駛進小路,悄無聲響地停在灌木叢中。米歇爾從拉下的車窗里探出頭來,不安地朝公路張望。
米歇爾:唉!……“鱷魚”蹦開了!
他走出汽車。前面一名急馳而過的摩托車手一閃而過。鏡頭重又對準(zhǔn)米歇爾(中景),他站在掀開的發(fā)動機蓋前。
米歇爾(惱火地):真糟糕!
閃過另一名摩托車手,他減低車速開過去。鏡頭轉(zhuǎn)向米歇爾,中景,他低著頭,把發(fā)動機上的多股電線擰在一起。他猛然抬起頭來。鏡頭反轉(zhuǎn)來對準(zhǔn)出現(xiàn)在他眼前的人:第二個摩托車手轉(zhuǎn)回來,駛進小路,在汽車近旁停住。米歇爾(半身鏡頭)敏捷地竄到車門前,把手伸進原已拉下的車窗,抓起手槍。切。
特寫,米歇爾的呢帽。鏡頭向下拉,看到他的側(cè)臉。
米歇爾(粗暴地):別動,不然斃了你。
鏡頭繼續(xù)向下?lián)u到米歇爾彎曲的胳膊。前臂的特寫:手舉著槍,指頭扳動鼓輪。鼓輪的大特寫,槍筒的特寫。槍聲。
中景,摩托車手的身體晃了晃,倒在灌木叢中。稍俯,田野全景,一片遼闊的平原;米歇爾跑過田野,他戴著帽子,沒穿上衣。(音樂驟起)他穿過一條小路,繼續(xù)向遠處跑。漸隱。
巴黎·清晨
漸顯,中景:隔著急馳的汽車的車窗(平移)看到一條大街。汽車駛?cè)肓_浮宮前的林蔭大道,巴黎圣母院映入眼簾,一閃而過,汽車又向圣·米歇爾廣場駛?cè)ァR惠v雪鐵龍小汽車停在路上,從車后隔著玻璃看到了米歇爾。他沒穿外衣,大拇指按在唇上。他走出汽車。
位于圣·米歇爾大街上的一座樓房的大門。中景,米歇爾站在大門前,望著守門人,他正要把一個大垃圾箱抬到路邊上。他要跟米歇爾打招呼,卻又停了一會兒;一個警察從兩人中間走過去。停頓片刻。
米歇爾:弗朗奇尼小姐住在幾號?
守門人:她不在。
米歇爾:她就住在這兒。
守門人(一直抬著垃極箱):她可能還會來。
旅館·內(nèi)景
米歇爾進入大廳,他回過頭,從嵌著玻璃的臨街大門往外著。守門人正背對著他,他趕緊朝掛鑰匙的木牌子走去(搖,跟)。然后,他匆匆地走上了樓梯。切。
帕特莉霞的臥室
米歇爾走出洗澡間,他剛剛刮過臉。搖,平移鏡頭,跟拍米歇爾;他在臥室內(nèi)上上下下都翻遍了,卻一無所獲。
米歇爾(失望地):一個錢都沒有,這些女孩子!……(切)
咖啡店·白天
中景,咖啡店內(nèi),米歇爾走近酒吧間柜臺。
米歇爾:來杯啤酒!
他的手插在口袋里,仍然只穿著襯衫,他瞧了瞧那些站著喝咖啡的顧客。米歇爾把手放進衣兜摸了一會兒。手的大特寫,攤開的手掌上有三張鈔票:兩張五十生丁,一張一法郎。
米歇爾(畫外音):一盤火腿蛋多少錢?
女人的聲音(畫外音):一百八十生丁。
中景,米歇爾轉(zhuǎn)向柜臺。
米歇爾:好……那就來一盤。
服務(wù)員端來一杯啤酒,米歇爾拿起就喝了。米歇爾放下酒杯,朝大門走去,這時,他又轉(zhuǎn)回身來。
米歇爾:我去買張報,就回來。
搖,跟拍米歇爾,他走出咖啡店;隔著玻璃窗可以看到他穿過大街跑掉了。
樓房內(nèi)院
一座舊樓房的內(nèi)院;米歇爾匆匆走進來,一邊看著報。他在后樓梯前站住,把一只腿抬到扶手上,用報紙擦鞋。最后,他扔掉報紙,匆匆上了樓。
擱樓
走廊上,一扇稍開的門,一位姑娘神色驚訝的臉(中近景)。
姑娘:嘿!……呀!呀!……米歇爾!
米歇爾(畫外音):能進來嗎?
姑娘垂下目光,遲疑片刻。
姑娘:可以。
米歇爾背對鏡頭,走進去,關(guān)上門,叉著雙手靠在門上。姑娘進入畫面。
米歇爾:近況如何,我親愛的?
姑娘(畫外音):你怎么沒穿外衣?
米歇爾:沒穿。我把它擱在我那輛高速賽車里了。
鏡頭反轉(zhuǎn)來對準(zhǔn)姑娘,她還穿著一身睡衣,爬到被褥凌亂的床上,掀開褥子找東西。
米歇爾(畫外音):你到皇家咖啡店吃早飯嗎?
姑娘(鉆在被底下):不,來不及了。
米歇爾從壁櫥上拿出一個錢包,仔細地點著鈔票,然后把鈔票塞回錢包,放到原處。
姑娘(畫外音):九點十分我得去電視臺。
中景,鏡頭轉(zhuǎn)向姑娘,她還在找東西。姑娘終于鉆了出來,舉著一架微型半導(dǎo)體收音機,把它放到耳邊。她的睡衣開線了。
姑娘:找著了……(她打開收音機;響起布魯斯舞曲)哎喲,全開線了!
她站起來(搖、平移鏡頭,跟拍),把收音機放在小梳妝臺上,朝著通盥洗室的房門走去。這時,米歇爾與她交臂而過。他坐到床上,姑娘用發(fā)刷刷著頭發(fā)走回來。
姑娘:你怎么了?……好久不見了。
收音機中的聲音(注4):現(xiàn)在是七點零二分。
俯拍,米歇爾低頭坐在床上,回答姑娘的向話。
米歇爾:我,沒什么……我一直出門在外。
收音機中另一聲音:盧森堡廣播電臺現(xiàn)在……(對話壓過了聲音)
米歇爾站起來,從姑娘身邊走過,靠在壁櫥旁,從壁櫥上拿下來一只長毛絨做的小熊,一邊擺弄著它,一邊說。
米歇爾:區(qū)里有什么新鮮事兒?
姑娘:我不知道。
米歇爾:你不再到那兒去啦?
姑娘:不常去。偶爾去唱片俱樂部,可是那兒盡是些蠢家伙。
她面對梳妝臺坐下來。他仍站在原處。
米歇爾:你還拍電影?
姑娘(繼續(xù)梳頭):哼!……不啦。那里就象個雜技團?!以陔娨暸_工作。我是場記。
米歇爾(朝壁櫥轉(zhuǎn)過臉去):在羅馬,十二月份,我那時身無分文。我當(dāng)過一部影片的助理……
米歇爾的中景,他側(cè)身背對觀眾,面向梳妝臺鏡坐著。姑娘進入畫面,俯身湊近他。
姑娘:你沒當(dāng)過小白臉?偶爾當(dāng)過吧?
米歇爾側(cè)身背對鏡頭,我們看到鏡中他的側(cè)影。他拿著一面小鏡子,仔細端詳自己的臉。
傳來電話鈴聲。姑娘走出畫面去接電話。
米歇爾(回答姑娘的話,仿佛在自言自語):我……我倒很想……是啊?。ㄋ麖堥_嘴,露出兩排牙齒)是啊!
姑娘(畫外音,她在接電話):噢!……好……幾分鐘后再給我來電話。
米歇爾一邊照鏡子,一邊用大拇指蹭嘴唇。臥室的中景,姑娘從他旁邊走過,米歇爾一直坐著,又玩起了那只長毛絨狗熊。
米歇爾:噢,迦比……他從西班牙回來了!
姑娘(站著,正在找裙子):他買了輛貝戈拉牌汽車。
米歇爾:嗯!……(他站起來,朝壁櫥走去)了不起?。ㄍnD片刻。他面壁而立)墻都刷成黑的,真蠢。
姑娘:不。
跟拍姑娘,她走近刷成黑色的那面墻,墻上貼著用煙盒拼出的幾個字“為什么”,中間少了兩個字母:“o”和“i”。
中近景,米歇爾坐在那兒悶頭抽煙,手里拿著煙灰缸。
米歇爾:你有沒有……五千法郎,借給我,到中午還。
中近景,兩人面對面的鏡頭。
姑娘:我早料到了?!阏婵伞獝海仔獱?。
米歇爾:不……我中午就還你。
臥室的中景,姑娘跑到壁櫥旁。米歇爾靠著梳妝臺站著。
姑娘:再說,我也沒有那么多(她取出錢包,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張鈔票)。我有五百法郎,要不要?
她把鈔票遞給他;他又取出一支香煙,對著煙頭點燃。
米歇爾:不用了,你留下吧。
她放好鈔票,然后把錢包擱回原處。她拿著一條裙子,走近梳妝臺。米歇爾站起來靠在壁櫥上,望著姑娘;姑娘背對著米歇爾坐在椅子上,她不愿當(dāng)他的面脫衣服,就先把裙子套好,然后隔著裙子脫下睡衣。他趁機從錢包里“粘出”鈔票來。有一張掉在地上,他連忙撿起來(這場戲前后很短)。
米歇爾:那,你不去皇家咖啡店吃早飯啦?
姑娘(套上裙子):不,太晚了(頭鉆了出來)。
米歇爾(走近她):好!……再見!……
他親昵地拍了拍她的頭,走出畫面。
姑娘:再見,米歇爾!
漸隱。
美洲旅行社·白天·內(nèi)景
米歇爾的半身鏡頭,他穿著外衣,結(jié)著新領(lǐng)帶;他一直戴著帽子和墨鏡。他把胳膊靠在旅行社的柜臺上,向正在打字的女秘書問話(周圍一片嘈雜:電話鈴聲、打字機噠噠聲、嗡嗡的交談聲)。
米歇爾:托爾瑪紹夫在這兒嗎?
女秘書:是,他在……可現(xiàn)在不在。
愛麗舍田園大街·白天
大街右邊的人行道;后景是凱旋門。米歇爾叫住了一位褐發(fā)姑娘,她穿著一件淺色的運動衫,上面印著“紐約先驅(qū)論壇報”。姑娘轉(zhuǎn)過頭來。(她夾著一摞報紙)
米歇爾:帕特莉霞和你在一起嗎?
姑娘(用手指往前面一指):可能,在那邊!
米歇爾:謝謝。
米歇爾走出畫面,他用剩煙頭點燃了一支香煙。
愛麗舍田園大街,左側(cè)的人行道。
全景,大街伸向遠方。一個金發(fā)姑娘正沿街兜售報紙。她留著短發(fā),象個小伙子,穿著藍布工裝褲和淺色運動衫,運動衫上面印著廣告“紐約先驅(qū)論壇報”。她背對觀眾,沿著愛麗舍田園大街走去。
帕特莉霞(明顯的美國腔):紐約先驅(qū)論壇報!……紐約先驅(qū)論壇報!
米歇爾(進入畫面,向她走去):你陪我去羅馬吧?
她回過頭朝他微微一笑。兩人背對觀眾,并肩走著、交談著。按照他倆步伐的快慢推鏡頭。(注5)
米歇爾:是啊,我愛你,真有股傻勁。我想見你,就因為想知道見了你能不能讓我高興。(他摘下了墨鏡)
帕特莉霞:你從哪兒來?……從蒙地卡羅來?
米歇爾:不……從馬賽來。星期六和星期日我在蒙地卡羅呆過。我得找個人。星期一我本想從馬賽給你打電話。
帕特莉霞:星期一和星期日,我沒在巴黎。
他倆繼續(xù)走著。背對觀眾,默默無語。他在抽煙,她不時對著行人叫賣。
帕特莉霞(舉著一張報紙):紐約先驅(qū)論壇報!……紐約先驅(qū)論壇報!
米歇爾(掏衣兜):我來一張。
帕特莉霞(遞過一份,收下錢):你真客氣!
他打開報紙,邊走邊翻;他背對觀眾,與帕特莉霞并肩而行。
帕特莉霞:你在這兒干什么……既然你討厭巴黎?
米歇爾:我沒說過我討厭巴黎,我是說,我的仇人太多。
帕特莉霞:那你就危險了。
兩人面對面停下。鏡頭也不再移動。
米歇爾:是啊,我是危險。你不想陪我去羅馬嗎,帕特莉霞?
帕特莉霞:到那兒干什么?
他倆又走起來,背對鏡頭,鏡頭又開始跟拍。
米歇爾(聳聳肩):看情況!
帕特莉霞:不!……我在這兒有不少事要辦,米歇爾。
米歇爾(站?。哼@會兒,你到哪兒去?……(停頓片刻)我得去喬治五世大街。
帕特莉霞:去吧,失陪了。
米歇爾(正面):走吧……陪我走回去吧。
帕特莉霞:那就到路口。
兩人轉(zhuǎn)過身,而對觀眾,走了過來(隨著兩人往前走,鏡頭向后拉)。米歇爾對著煙頭又點燃了一支香煙;帕特莉霞正在推銷報紙。
停頓片刻,米歇爾把報紙還給帕特莉霞。
米歇爾:報還給你。上面沒談?wù)夹切g(shù)!
帕特莉霞:什么叫占星術(shù)?
米歇爾(雙手插在褲袋里,抽著煙):占星術(shù)就是算命!我真想知道往后會怎么樣。你呢?
帕特莉霞:當(dāng)然……(停頓片刻)紐約先驅(qū)論壇報!
他倆默默地走著。他一直注視著她。帕特莉霞覺察到他的目光。
帕特莉霞:怎么?
米歇爾:沒什么。我看看你。
停頓片刻。他倆面對觀眾默默地走過來。
帕特莉霞:我不辭而別,你準(zhǔn)生氣啦。
米歇爾(粗聲粗氣地):不……可是我都快發(fā)狂了。
一個男人走近他倆,手里拿著一本雜志,大概是《防治脊髓灰質(zhì)炎》或《反酗酒》一類的期刊。米歇爾搖搖頭,然后本能地把頭低下去。那個男人走出畫面。兩人面對鏡頭繼續(xù)走著。
米歇爾(出神的):真快活……倒不是睡得香,而是醒來一看,身邊有個姑娘。
帕特莉霞:你要在巴黎呆下來?
米歇爾:嗯。我要找個人,他欠我錢……(他摟住帕特莉霞的脖子)。而且,我也要見你,見你。
帕特莉霞(輕輕地抽出身):不,不必見我。
米歇爾:為什么?
帕特莉霞(聳聳肩):巴黎有的是比我漂亮的姑娘。
米歇爾:不!……真滑稽!……我和兩個姑娘認識以后睡過覺。而且……一點兒也沒勁兒。
帕特莉霞:沒勁兒!……什么意思?
米歇爾(強調(diào)的口氣):她們長得挺美,可就是沒勁兒……沒意思……我也說不準(zhǔn)……就是提不起情緒!……(停頓片刻)你愿意到羅馬去嗎?我在法國呆膩了。
他倆稍稍加快了腳步,鏡頭拉得較慢,成為正面雙人半身近景。
帕特莉霞:米歇爾,我不能去。我要報考巴黎大學(xué)。不然,我父母就不給我寄錢了。
米歇爾:我給你錢。
帕特莉霞:我們一起才過了三天。
米歇爾(立刻反駁):不,五天!……(停頓)為什么你總不戴乳罩?
帕特莉霞(稍帶慍怒):聽著!……別提這種事!
米歇爾:好,對不起……(他拉住帕特莉霞的手腕,看她的手表)幾點了?……(停頓片刻)一會兒見。(他走出畫面)
帕特莉霞:不……一會兒不成。今天晚上……怎么樣?
米歇爾(畫外音):好……在哪兒?
帕特莉霞(用目光掃了一下愛麗舍田園大街):嗯!……在這兒……(她轉(zhuǎn)身順愛麗舍田園大街走去,然后又返回來)
帕特莉霞跑近報亭,又找到了米歇爾,他拿著一張報紙。她吻了一下米歇爾的面頰,走了。米歇爾戴上墨鏡,朝對面喬治五世大街走去。
速搖,跟拍米歇爾,他戴著墨鏡,讀報。他在一面廣告牌前停住。一位金發(fā)姑娘舉著《電影手冊》雜志向米歇爾走過來(米歇爾剛露出畫面)。
姑娘:先生……請問……您對青年沒有反感吧?
米歇爾(剛露出畫面):怎么沒反感!……我,我喜歡老頭。
姑娘作了一個鬼臉。刺耳的急剎車聲(畫外音)。甘丹·博夏爾大街和喬治五世大街交叉的一角。一輛四馬力雷諾牌汽車緊急剎住車,可還是撞倒了騎摩托車的一個男人。閃現(xiàn)米歇爾的鏡頭,他朝出事地點轉(zhuǎn)身望去。馬路一角的全景。四馬力小汽車的司機從車里出來,發(fā)瘋似地朝躺在路上的男人飛跑過去。(畫外音)可以聽到翻倒的摩托車的發(fā)動機繼續(xù)空轉(zhuǎn)的嗡嗡聲。幾個看熱鬧的人走過來,其中就有米歇爾。他朝躺在地上的人掃了一眼。他轉(zhuǎn)過身,在胸前草草地畫了個十字,然后,又打開報紙,走開了。跟拍。他邊走邊讀。插入報紙第三版的特寫鏡頭:上面印著一張大照片(占了三行),那是兩個騎摩托車的公路警察。標(biāo)題是:
偵察破案神速
警察局業(yè)已查明七號公路殺人兇手
下面是報道:
法新社 8月19日 警長維塔勒發(fā)現(xiàn)前天在馬賽被竊的奧茨莫比牌汽車方向盤上的指紋,通過國際偵察組織的協(xié)助,只過了兩小時便收到羅馬來電,查明了在七號國家公路上卑劣地殺害了警察蒂博的兇手。
美洲旅行社·內(nèi)景·白天
米歇爾正面半身近景,他走近柜臺(拉鏡頭)。跟拍,米歇爾走到女秘書跟前,俯身問道。
米歇爾:托爾瑪紹夫先生在這兒嗎?
稍搖,拍入女秘書,她指著大廳深處。(周圍一片嘈雜聲)
女秘書:在那兒……賣飛機票的窗口。
米歇爾直起身來。他面對鏡頭朝女秘書指的方向走來(拉鏡頭),走近一個站在柜臺后查材料的男人。雙人中景。
托爾瑪紹夫:好啊,老兄!
米歇爾:好啊,老弟!
托爾瑪紹夫:你十點鐘來過這兒?
米歇爾:我來取我的錢……來過這兒。
托爾瑪紹夫:它在那兒……來。
鏡頭跟著他倆稍搖,托爾瑪紹夫合上了卷宗,向米歇爾示意,讓他沿著柜臺走。搖,單拍米歇爾,他面對鏡頭走過來,拉,跟拍。兩人走到柜臺盡頭會合,跨入走廊。托爾瑪紹夫親昵地拍了拍米歇爾的肩膀。
托爾瑪紹夫:近來不錯吧?
米歇爾:我在海邊呆煩了。我來這兒看個姑娘。你呢?
托爾瑪紹夫:我也要挪地方了。在這兒,我都快憋死了。
米歇爾:憋死比打死好!……
托爾瑪紹夫笑了笑。兩人走進一間出納與會計用的大房間,托爾瑪紹夫(中景)走到一個人身邊。
托爾瑪紹夫(離開米歇爾):在這兒!……(搖拍一段,他朝一位出納問話)我給你的信封還在你這兒嗎?
出納把信封交給他。托爾瑪紹夫回頭望著米歇爾,米歇爾走到他跟前,接過信封。(雙人中景,他們順原路走過來,拉鏡頭)米歇爾拆開信,抽出一張支票,驚叫起來。
米歇爾(惱火地):笨蛋!……他怎么在支票上劃了雙橫線!(注6)
托爾瑪紹夫(尷尬地):我也不清楚。你把支票背書一下吧(注7)……不過,別找我,我把錢都押在星期日賽馬賭博上了,所剩無幾。
米歇爾:你的朋友波普·蒙塔內(nèi)可以替我兌換這張支票。
米歇爾一邊說一邊迎面走過來;他把支票放進外衣上兜里。
托爾瑪紹夫:他坐牢了,這個笨蛋!
米歇爾:別瞎扯!……(沉默片刻,米歇爾投過一道難以覺察的吃驚的目光)還有貝魯?shù)倌亍贿^,我不太相信他。
托爾瑪紹夫:我還以為他是你的同伙。
米歇爾:他從突尼斯回來了?
托爾瑪紹夫:對,我昨天見過他……
兩人繼續(xù)走著,沿著原路回到大廳中會合。
米歇爾:你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托爾瑪紹夫:愛麗舍,99一84。
米歇爾(指著柜臺上的電話):我在這兒打個電話。
托爾瑪紹夫:你回來探望的小姑娘是誰?
米歇爾(撥號):她是紐約人。
托爾瑪紹夫:她漂亮嗎?
米歇爾:她滑稽。我非常喜歡她。(電話通了)喂……愛麗舍,99一84!請給我找安托尼奧!(片刻)唔,好吧!……不,不,我再打吧。(他掛上電話)他不在那兒。我到別處看看……(打了個手勢)再見,老弟!
托爾瑪紹夫(畫外音):再見,老兄!
米歇爾往外走。在門口遇到兩個男人走進來。一個人戴著帽子,穿一套弄皺了的薄滌綸服裝,他走近柜臺,俯身向女秘書問話。另一個人跟在后面幾步遠,他個頭兒高些,沒戴帽子,戴著墨鏡。第一個人把警察局證明鄭重其事地遞給女秘書看。
警長維塔勒:這里是美洲旅行社?
女秘書:是,就在這兒。
維塔勒:你們的顧客里有沒有讓人把信寄到這兒來的?
女秘書:有。
維塔勒:你們認識一個叫米歇爾·波瓦卡爾的人嗎?
女秘書:不認識。
維塔勒(從衣兜里掏出一張紙,看了一眼):他又叫拉斯羅·柯瓦克斯。
女秘書(用手一指):問那位先生。他管這事。
維塔勒:好。
拉。警長(半身鏡頭,正面)在旅行社大廳中往前走,他的助手跟在后面。突然,維塔勒繃著的臉上露出喜色;他伸出手臂。速搖,拍入站在飛機模型旁的托爾瑪紹夫。維塔勒拍了拍他的肩膀(三人鏡頭)。
維塔勒:喂,喂……托爾瑪紹夫!
托爾瑪紹夫(轉(zhuǎn)過身來,顯得有幾分偏促):你好,警長先生。
維塔勒:你現(xiàn)在負責(zé)組織旅游?
托爾瑪紹夫:您這不是看見了!
維塔勒:你記得,是你把你的朋友波普交出來的吧?
托爾瑪紹夫(驚慌地):怎么啦?
維塔勒(從衣兜里掏出那張紙):嘿,好吧……你再干這么一次……(他朝那張紙上望了一眼)米歇爾。波瓦卡爾,一米七九,褐發(fā),當(dāng)過法國航空公司服務(wù)員,他讓人把信件寄到美洲旅行社。
托爾瑪紹失:嗯,我認識他。
維塔勒:最近幾天,他到過這兒嗎?
托爾瑪紹夫:沒有。
前景,女秘書從他倆前面走過。搖,跟拍她。
維塔勒(露在畫面一角):小姐?。ü媚镎就?,回頭走來)這些天沒人找托爾瑪紹夫先生?
女秘書:有人……五分鐘前……有個挺高的先生……
警長維塔勒火冒三丈,走出了畫面。鏡頭對準(zhǔn)站在托爾瑪紹夫?qū)γ娴呐貢W?,她朝他吐了一下舌頭。速搖,拍入站在門口的警長維塔勒,他轉(zhuǎn)身,伸出手指厲聲斥責(zé)。
維塔勒(惱怒地):殺人犯同謀!……你知道這可是……
他匆匆走出去?!?/p>
地下鐵道·喬治五世大街車站的樓梯
仰拍,米歇爾一邊讀著報一邊走下來。
兩名警察跑過這條大街和愛麗舍田園大街的交叉口,擠進地下鐵道。全景,稍俯,喬治五世大街一側(cè)的地鐵入口。慢搖,映出伸向遠方的愛麗舍田園大街(迎面是星形廣場),最后拍入諾曼第影院旁的另一個地鐵進出口。米歇爾沒乘地鐵,只是從地下通道穿過愛麗舍田園大街,從馬路另一側(cè)抽著煙走出來,鏡頭重又拍入米歇爾(半身近景),他走過去觀看愛麗舍田園電影院的海報和劇照,影院正在上映漢弗萊·鮑嘉主演的影片《沉淪》。(注8)
米歇爾(站在印有鮑嘉特寫鏡頭的海報前):鮑吉!……
然后,米歇爾看了老半天鮑嘉的便照。他抽著煙,入迷地望著他所崇拜的影星的頭像。插入鮑嘉的特寫鏡頭。然后是米歇爾的正面特寫鏡頭,他叼著煙卷,摘掉墨鏡。又插入鮑嘉的特寫。又是米歇爾的特寫鏡頭,他取下煙卷,用拇指揉著雙唇,然后他戴上墨鏡,隱沒在人群中。
圈出。銀幕漆黑一片。
米歇爾(畫外音):我看見一個人死了。
帕特莉霞(畫外音):怎么會死了?
米歇爾(畫外音):出了車禍。
帕特莉霞(畫外音):你請我吃飯嗎,米歇爾?
圈入,米歇爾手的大特寫:手掌小心翼翼地張開了,上面有兩張面值一法郎和一張十生丁的新鈔票。
米歇爾(畫外音,用英語):當(dāng)然啦!
大街·白天
中景,米歇爾靠著一輛汽車的擋泥板,他把手從衣兜里伸出來。他戴著帽子和墨鏡。帕特莉霞站在他對面,穿著深色褶裙和條格線衫。她也戴著墨鏡、抽著煙。
米歇爾(摘下墨鏡):我再去打個電話。你等著我!
帕特莉霞:從飯店打吧。
米歇爾:不……(他脫下帽子給帕特莉霞戴上)我一秒鐘就回來。
他走出畫面。鏡頭對準(zhǔn)帕特莉霞。
帕特莉霞:法國人說一秒鐘意思就是五分鐘。
她抽著煙,臉上綻出微笑。漸隱。
咖啡店·內(nèi)景
中景,鏡頭對著通往盥洗室和電話間的樓梯。米歇爾沒戴帽子,但是戴著墨鏡,叼著煙卷。他跨過房門,門上寫著“男盥洗室”。跟拍。切。米歇爾在洗手。后景處,一個男人出了廁所,走過來。米歇爾小心地打量著他,擦干雙手,走近小便池,那個男人站到米歇爾洗過手的地方,背對著他,洗起手來。米歇爾在小便池旁探身盯著這個人,然后走到他背后,揮起前臂,猛“砍”下去。這個人向后仰倒,米歇爾趕忙揪住他,把他拖進廁所。米歇爾一人走了出來,他邊走邊把幾張鈔票塞進衣兜里。
大街·外景·白天
中景,帕特莉霞迎面走過來,手里拿著米歇爾的帽子,鏡頭隨著她走的快慢向后拉。米歇爾跟在她后面,兩人面對鏡頭走過來,開始交談。
米歇爾:到哪兒去?
帕特莉霞:隨便。(她把帽子還給他,他接過來拿在手中)到圣·米歇爾大街。
米歇爾(停頓片刻):今天晚上,我們一起睡吧?
帕特莉霞:我不知道。
米歇爾(詫異地):怎么?……你跟我在一起覺得不好?
帕特莉霞:哪里,非常好。(沉默片刻)
米歇爾(指著手里一張疊起來的報紙):剛才,在法蘭西晚報上,我讀到一條挺有意思的趣事兒……有個汽車售票員,為了勾引一個女孩子,偷了五百萬法郎。他裝成一個家財萬貫的劇團經(jīng)理。兩個人一起到了海邊。三天,就把五百萬法郎花得一干二凈,這位老兄并沒有泄氣。他對姑娘說:“錢是偷來的,我是個流氓,可是我愛你。”(帕特莉霞聽著他講,摘下墨鏡)我看,最了不起的是這個姑娘沒有甩了他。她對他說:“我呢,我也很愛你?!眱扇擞忠黄鸹氐搅税屠琛髞?,人家把他倆逮住了,那是因為他倆溜進人家別墅里偷東西。她,她還在外面望風(fēng)呢……她可真可愛!……
他戴上帽子……這時,前景處,一名士兵背對鏡頭進入畫面,他從兩人中間走過去,又停下來,回頭望著米歇爾。
士兵:勞駕……能借個火嗎?
米歇爾(厭煩地):嘿,拿著,這是一百蘇,你去買盒火柴吧。
士兵又驚又窘,走開了。他倆繼續(xù)往前走。拉拍,帕特莉霞看了看手表。
帕特莉霞:喲!我忘了……來不及了。我該走了……我有個約會。
兩人停住,面對面站著。
米歇爾:和誰?
帕特莉霞:一位新聞記者……約好在愛麗舍田園大街碰面,他要帶我參加記者招待會。
米歇爾:在哪兒?……馬上就去?
帕特莉霞:你提的問題……真叫人討厭。
他倆繼續(xù)往前走。鏡頭接著向后拉。
米歇爾:你……你不和我呆在一起啦?
帕特莉霞:我們明天見……今天就算了。
米歇爾:不是明天,今天晚上見,帕特莉霞。
帕特莉霞:我跟你說過,不行。
米歇爾(他摟住帕特莉霞的肩膀):你為什么這么狠心?
帕特莉霞(抽出身,望著大街):哪兒有出租汽車?
米歇爾:好,真巧……我的汽車停在大戲院前面。我送你,愿意嗎?
帕特莉霞:好吧!
兩人走出畫面。
巴黎街道·白天
米歇爾的中近景,他側(cè)身背對鏡頭,握著敞篷汽車的方向盤。他一直戴著帽子和墨鏡,嘴里叼著煙卷。(攝影機放在他身后車廂里)
帕特莉霞(畫外音):你的福特牌汽車呢,怎么沒了?
米歇爾(駕著車):放在車庫里。
中近景,帕特莉霞坐在米歇爾旁邊,背影。汽車行駛在里沃利大街上,在畫面一角上可以看到連在一起的拱廊。
米歇爾:別提那個了!……我們不一起睡,可是我想呆在你身邊。
帕特莉霞:不,不行,米歇爾!
她從提包中掏出一面小鏡子照了起來。行駛中的汽車進入畫面,眼前是協(xié)和廣場。沉默片刻,隨后……
帕特莉霞:你為什么那么憂傷?
米歇爾(生氣的口吻,畫外音):因為……我憂傷!
帕特莉霞:真傻氣。
米歇爾(畫外音,勉強聽得見,仿佛喃喃低語):非常憂傷。
帕特莉霞:為什么非常憂傷?……(停頓片刻)稱呼您還是稱呼你好?
米歇爾(畫外音):一樣!……我不能沒有你。
帕特莉霞:你完全能離開我。
米歇爾(畫外音):就算這樣,可是我不愿意……
帕特莉霞:你是個孩子……
米歇爾(畫外音):帕特莉霞,你看著我,(她卻側(cè)過臉,望著窗外愛麗舍田園大街右邊綠樹茂密的林蔭道)我不準(zhǔn)你去見那個人。
長時間的沉默。兩人乘車駛?cè)ァ?/p>
米歇爾(朗誦腔,畫外音):唉!……唉!……唉!……我愛個姑娘,她的脖頸真漂亮,她的胸脯真豐滿,她的聲音真悅耳,她的手腕子真纖細,她的前額真順眼,她的雙膝真美麗……就是膽子很小沒出息……
帕特莉霞(用手指指著前面):到了!……停!
米歇爾(鏡頭對準(zhǔn)米歇爾,他握著方向盤):等會兒!……我把車停到路邊好不好?
帕特莉霞(畫外音):不用……(畫面一角,她正俯身吻米歇爾的面頰)甭費事了。(她走出畫面,車門砰地一聲關(guān)上了,畫外音)
米歇爾:好吧,滾吧……我不想再看見你……(口氣很硬)滾,可惡的家伙!
愛麗舍快餐館·內(nèi)景·白天
帕特莉霞進門朝自動樓梯走去。她面對鏡頭,走上樓梯(半身近景,攝影機正對著她,間隔三層臺級)。她身披風(fēng)衣。二樓大廳全景,大玻璃窗臨著愛麗舍宮大街,窗前放著一張桌子,桌邊一個男人站起來。帕特莉霞朝他走過去。
馮·杜德(注9):你好!
帕特莉霞(握住他的手):真抱歉,我來晚了。
杜德(指著他面前桌對面的一把椅子,用英語):噢,沒什么,請坐。這是我答應(yīng)給你的書。
他把書遞給帕特莉霞。中景,兩人對面坐著;隔著陽光照射的窗戶看得見后景處愛麗舍田園大街。杜德是個三十歲出頭的美國人,身材修長,戴著淡色墨鏡。
帕特莉霞:謝謝。
咖啡館招待走進畫面,把一滿杯咖啡放到杜德面前。
杜德(用英語):但愿你別遇上書里那個女人出的那種事。
帕特莉霞(用英語):嗬!為什么?
她一直坐著,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他;她脫下風(fēng)衣。
杜德(用英語):讀了就知道。她不想要孩子,可手術(shù)沒做好,她死了。
帕特莉霞的正面半身特寫,她靠在椅子上盯著杜德(畫外),吮著食指。
杜德(畫外音):你要是出這種事,我就會非常難受,帕特莉霞……
帕特莉霞:以后再說吧!
杜德(畫外音):有什么不順心的事?
帕特莉霞:要是能在地上挖個洞,鉆進去,誰也看不見我,我準(zhǔn)去挖。
杜德:不……(他喝了幾口咖啡)要跟大象一樣。當(dāng)它們不幸時……相反,它們就離開……它們就消失了!
帕特莉霞(用英語):我不知道我是否不幸,因為我不自由,或者說我不知道我是否自由,因為我是不幸的。
杜德:我碰到過一件事。我要講給你聽。這會使你改變自己的想法。(帕特莉霞的中近景;他繼續(xù)說,畫外音)這個姑娘我認識兩年了,(鏡頭又對準(zhǔn)他,他取下拿在手里的雪茄煙的商標(biāo))三天前,我突然想“我去跟她說說看,可不可以在一起睡”。(鏡頭轉(zhuǎn)向帕特莉霞,她盯著他,微微地搖了搖頭;他繼續(xù)講著,畫外音)以前,我從來沒想過(鏡頭對準(zhǔn)他)。于是,我就約她(他把一支雪茄放到嘴上)一起吃晚飯……(他點燃了雪茄,閃現(xiàn)帕特莉霞的鏡頭,然后鏡頭重又對準(zhǔn)他)我想對她說:“你瞧,我們是好朋友。我認為,我們該同居了?!薄囋嚳窗桑 痪瓦@么回事!……可我也搞不清,怎么這些話全忘得一干二凈。
他抽著煙,強笑了一下。帕特莉霞聚精會神地聽著,靜靜地等著下文;他又笑了笑。
杜德(畫外音):我們就分手了……突然,我又想起這回事,立刻給她寄去一封氣壓傳送信,告訴她,我當(dāng)時完全忘了跟她說我們應(yīng)該睡在一起了。(帕特莉霞笑起來;鏡頭轉(zhuǎn)向杜德)三個小時之后,我接到了她通過氣壓傳送線寄來的回信,信上說:“真巧,我去吃晚飯的時候,也有這么個一模一樣的想法?!保ǔ聊蹋?/p>
帕特莉霞(用英語):你讓我寫點東西的打算到底怎么樣了?
杜德(用英語):你明天去奧爾利,采訪巴爾維列斯古,你知道,他是小說家。
帕特莉霞(用英語):太好了!幾點?
雙人面對面的中景,窗前的餐桌把他倆隔開。她漫不經(jīng)心地披上了風(fēng)衣。
杜德站起來,拿起放在桌上的幾張報紙。帕特莉霞也站了起來。杜德伸出手臂搭在帕特莉霞的肩上。
杜德(用英語):明天中午到辦公室來。這會兒我走了。你當(dāng)然和我一起走吧……
兩人走在樓梯上,杜德跟在后面。搖鏡頭,然后平移至樓下,跟拍,兩人向出口走去。鏡頭搖過半圓,拍入站在大廳深處的米歇爾。他叼著煙,戴著墨鏡,帽子斜扣在眼眶上;他躲在一旁,目視那兩人走了出去。他仿佛又惱怒又悲傷。米歇爾的正面半身鏡頭(拉),他在大廳中煩躁地走來走去。他對著剩煙頭點燃了一支煙,然后從樓梯前走過去,直奔出口。
愛麗舍田園大街·黃昏
帕特莉霞和杜德(中景)挽著手走在大街上。鏡頭稍稍平移,跟拍二人;他倆走在右側(cè)通往星形廣場的路上。另一個鏡頭:兩人走過諾曼第影院,海報上印著阿侖·雷乃導(dǎo)演的法國影片《廣島之戀》。兩人上了杜德的敞篷賽車。米歇爾的半身鏡頭,他站在附近的報亭前。中近景,杜德和帕特莉霞坐在汽車里接吻(雙人中近景)。然后又是米歇爾的半身鏡頭,他跺了一下腳,罵了起來(無聲畫面)。
稍俯,杜德汽車的中景,車開動了。愛麗舍田園大街伸向遠方,夜幕低垂、燈火通明。俯拍大街全景,車輛擁塞,車燈閃閃。漸隱。
特羅卡代羅廣場·清晨
平移鏡頭,路旁的樹木。路通向廣場。(攝影機大約是放在公共汽車內(nèi)。)帕特莉霞到一個車站下了車……她高高興興地往前走,穿過大街,象個孩子似地竭力走在人行橫道線的每一條杠杠上,顯得十分幸福;在一家細食店的櫥窗前,她嬌媚地對影顧盼,細細打量自己的身段。
帕特莉霞的住所·前廳·白天
帕特莉霞跨過門檻;鏡頭跟拍,搖至柜臺。旅館值班人站在柜臺后,心不在焉地查閱“房間簿”。帕特莉霞走近那個人身后掛鑰匙的木牌子,但沒找到自己房門的鑰匙,感到很奇怪。
帕特莉霞:我的鑰匙怎么不見了?
值班人(轉(zhuǎn)身望著她):我想,你大概是忘了從門上拿下來。
她轉(zhuǎn)身朝樓梯走去,手里拿著杜德給她的那本書,走出畫面。
帕特莉霞的房間
米歇爾躺在末上打盹。關(guān)門聲(畫外音)。他立刻驚醒,本能地往枕頭底下去摸,仿佛那兒真有支槍。
帕特莉霞(畫外音):哎喲,該死的!
他定定神,仰望著她。他赤裸的上身露在被外。
米歇爾:好啊……都天亮了!
半全景,米歇爾坐在床上,帕特莉霞走近床頭柜。
帕特莉霞:你在這兒干什么哪?
米歇爾(聳聳肩):克拉麗奇旅館沒空房間了。(她脫下風(fēng)衣)于是,你看……我就到了這兒……我在下邊兒拿了你的鑰匙。
帕特莉霞:你可以到別處去,又不是只有克拉麗奇一家旅館。
米歇爾:當(dāng)然……可是我總住在克拉麗奇旅館。
帕特莉霞(聳聳肩,覺得挺可笑):你……你簡直是抽風(fēng)。
她走出畫面。米歇爾從床上下來,他只穿著條短褲衩。
米歇爾:得了……這有什么!……別老耷拉著臉!
帕特莉霞(用英語):讓我一人呆會兒吧,我想一人清凈清凈總辦不到。
盥洗室,帕特莉霞半身近景,她背對鏡頭,站在臉盆上方的掛鏡前(因此,鏡中映像正對鏡頭)。她用發(fā)刷梳梳眉毛,然后梳起頭來。
米歇爾(畫外音):耷拉著臉可真難看。
帕特莉霞:什么叫耷拉著臉?
鏡頭對準(zhǔn)米歇爾(半身近景),他披著睡衣,站在門口。
米歇爾:就是這個模樣……(他撇著嘴做了幾個怪相)
鏡頭轉(zhuǎn)向帕特莉霞(鏡中映象),她對著鏡子,也做了一個怪相。
帕特莉霞:我覺得,這樣我倒顯得挺……挺好看。
她從米歇爾前面走過,回到臥室中。
米歇爾:你比我還瘋。
米歇爾單人鏡頭,他朝臉盆上方的掛鏡俯下身去,照了起來。
米歇爾(仿佛自言自語):真叫我費勁!……(他用拇指蹭著雙唇)我總喜歡與我無緣的女孩子。(他突然回過頭招呼)帕特莉霞!我昨天晚上一直跟著你。你倒是答話啊……怎么不說話!……
她背對鏡頭,坐到床邊上。米歇爾走近她,也坐了下來。
米歇爾(溫柔地追問):回答我……你怎么了?
帕特莉霞:讓我安靜會兒,我在想事。
米歇爾:想什么呢?
帕特莉霞:這出戲,連我都不知道!
米歇爾(攏著頭發(fā)):我可知道。
帕特莉霞:不,誰也不知道。
米歇爾(穿著睡衣,躺到床上,鉆進被里):昨天晚上,你沒回來??墒侨绻?/p>
帕特莉霞:昨晚,我氣壞了……可現(xiàn)在我……我也不知怎的……反正都一樣。不,我什么也沒想。
說著,她也橫臥到床上,幾乎把臉藏進被里,隨后,她慢慢抬起頭來,長嘆了一聲。
帕特莉霞:我真想考慮點兒事……可是辦不到。
雙人中景,米歇爾光著背坐在床上。她爬過去靠近米歇爾。
米歇爾:好啦……我累了……太累了,我還得睡覺。
他鉆進被子。帕特莉霞跪在床上,靠近米歇爾,抱著一只象布娃娃一般大的絨毛狗熊。不一會兒,米歇爾從被子下探出頭來。
米歇爾:你為什么看我?
帕特莉霞:因為我看你。
米歇爾(嘟嘟囔囔地):咋天,你本來應(yīng)該和我呆在一起。
帕特莉霞:我辦不到。
米歇爾:你完全能辦得到。只要對那個人說一聲你不能見他就行了。
帕特莉霞:可我必須見他。他讓我寫幾篇文章。這對我非常重要,米歇爾。
米歇爾:不,跟我到羅馬去,這才重要呢。
帕特莉霞(沉思):可能。我說不準(zhǔn)。
米歇爾:你和他睡覺了?
帕特莉霞(口氣猶豫):沒有……(米歇爾把臉蒙在被中)
米歇爾(沉默片刻):我敢打賭,你們睡了。
帕特莉霞:沒有,米歇爾……你知道,他很客氣,他對我說,我們有一天會睡到一起,可不是今天。
米歇爾(露出頭來):瞧他說的!……他可不認識我。
帕特莉霞:不是說你……(他把臉又蒙在被中)是說他和我。我們到過蒙特巴爾納斯。我們喝了一盅。
米歇爾(表示詫異,露出頭來):到過蒙特巴爾納斯?我也去過!……你們幾點去的?……
帕特莉霞:我說不準(zhǔn)。我們在那兒呆的時間不長。(他又把頭蒙起來)你為什么到這兒來,米歇爾?
米歇爾(鉆在被下):我?……因為,我還想和你睡覺。
帕特莉霞(微笑著):我看,這不是原因。
米歇爾(鉆在被下):當(dāng)然是。這就是說我愛你。
帕特莉霞:可我……我說不準(zhǔn)是不是愛你。
他面對著她坐在床上。
米歇爾:你什么時候能說得準(zhǔn)?
帕特莉霞:快了。
米歇爾(他取出一本雜志翻閱):快了,這是什么意思?……一月之后?一年之后?
帕特莉霞:快了,意思就是快了!
插入鏡頭:雜志的特寫,這是本美國裸女雜志,米歇爾在翻閱。
米歇爾(畫外音):女人要是想在八天以后干完一件事,她絕不想在八秒鐘里就干完它??墒前嗣搿虬颂臁踔涟税倌瓴欢家粯訂??
雙人鏡頭:她跪在床上,手里還拿著長毛絨狗熊;他光著背,坐在那兒翻閱雜志。
帕特莉霞:不,八天,這就夠了!
米歇爾(丟開雜志),好,不……女人總是半推半就不痛快。這使我傷透了腦筋……(他伸出胳膊,從床頭柜上拿起帕特莉霞的提包)你為什么不想和我再睡了?(他在翻提包)
帕特莉霞:因為我想知道……(米歇爾合上提包,什么也沒拿便放回了原處)你有些地方挺討我喜歡,可是我說不準(zhǔn)到底是哪些地方。我希望我們象羅密歐和朱麗葉。
這句話的結(jié)尾是畫外音,隨著,映出墻上掛的一幅畢加索油畫復(fù)制品的中近景(畫上是一對男女,是畢加索藍色時期的作品)。
米歇爾(畫外音):嗬!……嘖,嘖!
鏡頭對準(zhǔn)兩人。
米歇爾:這真是女孩子的想法了……
帕特莉霞:你瞧,你昨天在汽車里還說不能離開我。你離開我照樣不錯。羅密歐沒有朱麗葉就活不下去,你卻完全可以。
米歇爾(撫摸自己赤裸的上身):不,我不能沒有你。
帕特莉霞(嘲諷的口吻):嗬!……嘖,嘖……這真是小伙子的想法!
米歇爾:你對我笑一笑。
她搖搖頭。
米歇爾(伸出食指威脅地說):好,我數(shù)八下。數(shù)到了八,你再不笑,我就掐死你。
他稍微挺直了身子。帕特莉霞的特寫鏡頭;米歇爾的兩只手卡住了她的脖子。她一本正經(jīng)地攏了攏頭發(fā),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米歇爾。
米歇爾(畫外音):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又二分之一……七又四分之三……你是個膽小鬼,我敢打賭,你準(zhǔn)會笑。
她噗嗤一下笑出聲來。雙人鏡頭;帕特莉霞站起來,踩著床走來走去。
帕特莉霞:今天,我不想玩了。
她從前景處走過去,一直坐在床上的米歇爾趁機撩起她的裙子。她立刻轉(zhuǎn)身狠狠打了他一個耳光。鏡頭對準(zhǔn)米歇爾,他正揉著臉;帕特莉霞走出畫面,朝窗戶走去。
米歇爾:你真膽小,太遺憾了。
帕特莉霞:你怎么知道我害怕?
帕特莉霞正面半身鏡頭,她背對射進陽光的窗戶(因此,她站在逆光處。她想點燃一支香煙,笨拙地劃了一根火柴。
米歇爾(畫外音):要是一個姑娘嘴上說一切順利,可是連根火柴都劃不著……那就……她就是有什么害怕的事……我說不準(zhǔn)她害怕什么,可是她的確害怕……
雙人中景,帕特莉霞點好一支煙后又遞給米歇爾一支煙。(他仍舊穿著褲衩坐在床上)
帕特莉霞:抽支煙。
米歇爾:不……他媽的,連件長大衣都沒有!……把短上衣遞給我。我的煙在衣兜里。
帕特莉霞去取上衣,把手伸進衣兜。
帕特莉霞:這件?
米歇爾(惱火地):給我。
她把上衣扔過去的時候,一件東西掉出來,正好落在帕特莉霞腳邊。她把它撿了起來,這時米歇爾正在兜里找香煙。
帕特莉霞:這是你的護照?
米歇爾(找到了香煙):不,是我兄弟的。我的放在車里。
帕特莉霞:可上面的名字是柯瓦克斯。
米歇爾:噢!……對,他不是我親兄弟。他出生的時候,我媽媽已經(jīng)離婚了……(他收回護照)喂,給我……(他把護照放進上衣,然后嚓的一下劃著了火柴,點燃了香煙)你看,我就不怕……
她背對鏡頭,回到窗戶邊,打開窗戶。傳入來往的汽車聲。前景,米歇爾的側(cè)影,他一直坐在床上玩絨毛狗熊。
米歇爾:你有時候會想到死吧?我可隨時隨地都想到它。
他扔掉了狗熊。她把煙卷扔到窗外,然后回過頭來。
帕特莉霞:給我講點兒有意思的事。
米歇爾(詫異地):什么事?
帕特莉霞:我說不準(zhǔn)。
米歇爾:那,我也說不準(zhǔn)。
她在房間里踱來踱去,站在他身邊。他摟住她的腰。她抽身躲開。搖,跟拍,帕特莉霞走到墻根(墻上掛著一幅復(fù)制的畢加索肖像畫,那是畫家的妻子),拿起了一卷紙。
帕特莉霞:你看過我的新招貼畫嗎?
帕特莉霞站在床邊,把畫攤到墻上。因為她背著臉,雙手按著招貼畫;米歇爾便伸手輕輕撩起她的裙子,她未作反應(yīng)。
米歇爾:我剛才看你大腿,你為什么打我?
帕特莉霞:剛才不光是要看我的腿!
米歇爾:那不是完全一樣嘛。
帕特莉霞:法國人總是把天壤之別的事兒說成差不離兒。
米歇爾:我發(fā)現(xiàn)了樁有意思的事,帕特莉霞。
帕特莉霞(轉(zhuǎn)過身,卷起招貼畫):什么事?
米歇爾(疊起報紙):我還想和你睡覺,因為你真漂亮。
帕特莉霞(撒嬌地):不,我不漂亮!
米歇爾:要不就因為你丑。
帕特莉霞:反正都一樣。
帕特莉霞繞過床,走出畫面。米歇爾注視著她。
米歇爾(叼著煙卷):是啊,我的小姑娘,反正都一樣。
帕特莉霞的半身特寫,她站在洗澡間門口,轉(zhuǎn)身望著畫面外的米歇爾。
帕特莉霞:你總是說謊,米歇爾。
米歇爾正面半身近景,他低頭坐在床上,鏡頭向上搖,拍入釘在墻上的一幅畢加索的招貼畫。
米歇爾:傻子才說謊呢。(畫外音,畫面是那張招貼畫)這就象玩撲克,盡可以說真話,信不信由你。(鏡頭搖下對誰米歇爾)別人以為你瞎吹……結(jié)果你倒贏了。(他抬起目光望著帕特莉霞)怎么啦?
帕特莉霞的半身鏡頭,她顯得很激動;她用指頭“抹干”濕潤的眼睛,長嘆一聲,又抬頭注視著米歇爾。
帕特莉霞:我看著你,一直到你不再看我。
米歇爾(畫外音):我也這么看你。
米歇爾的中近景(稍俯,仿佛是帕特莉霞俯身向下看),他仰望著她,用拇指揉著雙唇。鏡頭轉(zhuǎn)向她,她拿著卷成筒的招貼畫當(dāng)望遠鏡。鏡頭反轉(zhuǎn),對準(zhǔn)帕特莉霞看到的景象:米歇爾被拍入圓形畫面中,那是從卷成筒的招貼畫中望過去的結(jié)果。鏡頭對準(zhǔn)米歇爾,推至特寫。切。兩人側(cè)面大特寫,他們親吻著。拉,帕特莉霞溫柔地撫摸米歇爾的面頰。
帕特莉霞:我把招貼畫掛到洗澡間去。
跟拍,她走入洗操間。米歇爾進入畫面(仍然裸露著上身,穿著褲衩)。
米歇爾:我去打個電話。
帕特莉霞:去吧。(背對鏡頭,面對招貼畫)
雙人中景,她背對鏡頭釘畫,他伸手摸她的臀部。
帕特莉霞(只顧談?wù)匈N畫):放那兒不錯吧?嗯?
稍搖鏡頭,跟拍米歇爾摸帕特莉霞臀部的手。
米歇爾(前半句是畫外音):不錯,挺好。
雙人鏡頭,兩人望著招貼畫上印的奧古斯特·雷諾阿所作的少婦肖像。
帕特莉霞:你喜歡這張招貼畫嗎?
米歇爾:不錯!
帕特莉霞:這位雷諾阿是個大畫家。
米歇爾:我說不錯嘛。
帕特莉霞:你覺得她比我美嗎?
米歇爾:你不是心神不定就是驚訝不已……或者兩者兼而有之……你的眼神就挺怪。
帕特莉霞:那又怎么樣?
帕特莉霞的中景(兩只腳放在小浴盆中):你猜,我要跟你說什么。
米歇爾(畫外音):猜不著。
帕特莉霞:我懷孕了,米歇爾。
米歇爾(畫外音):嗯?……
帕特莉霞(洗著腳):你心里明白。
米歇爾(畫外音):嗨!……算了吧!……誰的?……是我的?……
帕特莉霞:我想,是的。
米歇爾(畫外音):你看過醫(yī)生了?
帕特莉霞:我昨天早晨去過……(她又站起來擦腳)他讓我星期一下午再去做檢查。
米歇爾(畫外音,非常粗魯?shù)目谖牵耗惚緛響?yīng)該小心點!……
她不安地、憂郁地望著他。中景,俯拍,米歇爾穿著褲衩,走出洗澡間,嘴里叼著香煙頭。他關(guān)上門,朝床邊走去。門打開時,帕特莉霞正站在那兒,手里拿著毛巾,她把腳放到床上,擦干;然后,朝床邊走去(搖,跟拍)。她從米歇爾而前走過,米歇爾坐在床上,手里抓著電話機。
米歇爾(打電話):喂!……我要愛麗舍99一84……99一84……安托尼奧在嗎?(停頓片刻)你知道他準(zhǔn)回來嗎?……不知道……我再打吧……米歇爾·波瓦卡爾。(他掛上電話,猶豫片刻,又拿起電話)愛麗舍25一32。
帕特莉霞邁過床,從他面前走過,這會兒,她穿著三角褲和運動衫。米歇爾用手遮住話筒。
米歇爾:這人欠我錢,我給他打個電話。
她從一堆亂放著的唱片中選出一張。
米歇爾(對電話話筒):請找托爾瑪紹夫先生……(片刻)你好,老弟!
搖,跟拍帕特莉霞,她把選好的唱片放在電唱機上,然后打開唱機。莫扎特交響樂的樂曲聲。
米歇爾(畫外音):你說吧,我可找不到貝魯?shù)佟ㄍnD片刻)他不在那兒……我在蒙特巴爾納斯轉(zhuǎn)悠了一宵。警察局!……(他小心翼翼地回頭看了著畫面外的帕特莉霞)謝謝,再見,老弟!
他掛上電話,立在床上,然后,往洗澡間那邊一跳,絆了一跤。
米歇爾(站起來):哎喲!……他媽的!
帕特莉霞半身鏡頭,她站在洗操間掛鏡前(她背對鏡頭,鏡中映像正對觀眾)。
帕特莉霞:怎么了?
米歇爾(走進畫面):滑了一下……
雙人鏡頭:她一直在照鏡子,米歇爾望著她。
米歇爾:這讓我想起一個死囚犯的故事。你聽說過嗎?
帕特莉霞:沒有。
米歇爾:一個死囚犯走上了斷頭臺,他滑倒在臺階上,于是說:“我這回非死不可了!”……
米歇爾用雙手捧住帕特莉霞的面龐,摟過來。兩人默默相視,然后,他松開手。鏡頭稍稍搖向帕特莉霞,她又梳起頭來。米歇爾露在畫面一角。
米歇爾:有時候……你的臉蛋長得象火星人。
帕特莉霞:是啊,我知道……因為我是呆在月亮上。
米歇爾:你打了這么個主意……嗨,瞧!……是啊,想要個孩子!
帕特莉霞:不過,也不一定準(zhǔn)有了,米歇爾。我只是想聽聽你會說什么。(畫外傳來警笛聲)干什么?
米歇爾:你們美國人都是傻瓜。
帕特莉霞:我看,不見得。
米歇爾:怎么不見得。我有根據(jù)。你們佩服拉法夷特和莫里斯·謝瓦利埃(注10)……這可是最蠢的法國人了……好了,我去打電話。
他走出畫面
1959年的巴黎,新浪潮的暗流已漸漸涌出水面。這一年,《電影手冊》的撰稿人讓?呂克?戈達爾拍出了他的首部故事長片《筋疲力盡》。這部影片一公映,立即遭到了輿論各界的猛烈抨擊,評論家被戈達爾無視傳統(tǒng)的跳接技術(shù)氣得七竅生煙,也對貫穿全片的嘲弄生活和虛無主義色彩深感恐慌。但是有什么辦法呢? 戈達爾就像他塑造出的主人公米歇爾一樣,根本不把什么規(guī)范、準(zhǔn)則放在眼里。 男主人公米歇爾是那種有今天沒明天的人,他沒有正當(dāng)職業(yè),似乎也沒什么羞恥心和道德觀念,趁情婦更衣時偷她的錢包,使小伎倆搶車搶錢,甚至毫無緣由地射殺警察……他好像從沒有對自己的人生認真過,而是當(dāng)作一場冒險的旅程。他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叫喊,不停地嘲弄一切,當(dāng)有一天他疲倦得再沒有力氣跑了,他也就不復(fù)存在了。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他愛帕特莉霞,想跟她一起前往陽光明媚的意大利。正是這個“唯一”,成了他的致命之處。 米歇爾不喜歡思考,做事只憑一時的念頭,其實他是害怕赤裸裸地面對自己。帕特莉霞則不同,從始至終她都在反復(fù)思量,具體表現(xiàn)為她考慮“自己是不是也愛米歇爾”這個問題。每次米歇爾問她什么時候才能知道,她總是低聲說,“快了,意思就是快了!”第一遍看時,我完全站在米歇爾一邊,但每一次重溫,對帕特莉霞的理解都會加深,她的猶豫,她的冷酷,她甜蜜的憂傷,乃至她最后對米歇爾的背叛,貌似突兀、不合理,其實是如此的真實可信,甚至叫人感同身受。 最喜歡的一處情節(jié)是在帕特莉霞的房間,她和不請自來的米歇爾斷斷續(xù)續(xù)進行了很長時間的對話,兩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并不是隨便哪位導(dǎo)演都能在這樣狹小的空間、這樣長的時間段、這樣簡單的人物關(guān)系里,表達出如此豐富的內(nèi)容的。 米歇爾笑帕特莉霞內(nèi)心害怕,以至于“連煙都點不著”,他自己就什么都不怕。這不啻為一種暗示,戈達爾把米歇爾放在了現(xiàn)實社會的對立面,他甚至都不是我行我素或特立獨行,而是純粹的反社會。就像他講的那個新聞報道,“有個汽車售票員,為了勾引一個女孩子,偷了500萬法郎。他裝成一個家財萬貫的劇團經(jīng)理,兩個人一起到了海邊。三天,就把五百萬花得一干二凈,這位老兄并沒有泄氣,他對姑娘說:‘錢是偷來的,我是個流氓,可是我愛你?!媚飳λf,‘我也很愛你?!瘍扇擞忠黄鸹氐搅税屠琛髞恚思野阉麄z逮住了,那是因為他溜進人家別墅里偷東西。她,她還在外面望風(fēng)呢……她真可愛!”這就是他的生活夢想,它是永遠不會被社會允許的。而帕特莉霞夾在社會與反社會的米歇爾之間,她在狹窄的棧道上艱難喘息,兩股力量令她搖擺不定。所以,與其說是她在考慮“愛與不愛”這個問題,不如說她是在猶豫選擇哪一個世界。最終她還是給警察局長打了告密電話,出賣了米歇爾,想以此證明自己是“不愛他的”。并不是她明白了自己不愛米歇爾,而是她強迫自己向更強大的現(xiàn)實社會繳械投降。 帕特莉霞:聽著,最后一句真美。(望著米歇爾)“在悲傷與虛無之間,我選擇悲傷”……你呢,你選擇什么? 米歇爾:選擇悲傷,這太蠢了。我選擇虛無。這也好不到哪兒去……但是悲傷是一種妥協(xié)了。要么統(tǒng)統(tǒng)歸我,要么一無所有。 導(dǎo)演引用??思{的名句,卻讓米歇爾給出截然相反的答案。我真是愛這個時候的戈達爾,此時他尚還年輕,真誠、憂傷,沒有方向。他所孜孜追求的是極為純粹的東西,無法獲求,便干脆不要。1959年的巴黎也像他一樣年輕而瘋狂,米歇爾在零亂而漫不經(jīng)心的爵士鋼琴聲里腳步搖晃,瀟灑自如地過他的亡命生活,摟著心上人東躲西藏??僧?dāng)?shù)弥晃ㄒ缓V信的精神支柱出賣后,他就再也沒有力量繼續(xù)逃亡之路了。他對趕來救他的同伴說,“我精疲力盡了?!彼髅骺梢圆凰?,卻仿佛故意似地被警察一槍擊中,攝像機跟拍著他踉蹌的腳步,直到他倒在馬路上,再也爬不起來。他對跟著跑來的帕特莉霞輕輕發(fā)出情人般的責(zé)備——“你最差勁了!”頑皮地做了一個鬼臉,然后伸手合上自己的眼睛,就此死去。 銀幕上,帕特莉霞的臉孔被放大成特寫,我們從中看不到悲傷,也看不到喜悅,什么都沒有,只是一張毫無表情的臉。這令人想起《瑞典女王》結(jié)尾,失去愛人的嘉寶倚在船頭那面無表情的經(jīng)典鏡頭。不同的是,從嘉寶平靜而優(yōu)雅的臉上,我們感受到她內(nèi)心難以附加的悲傷與創(chuàng)痛,而從帕特莉霞的臉上,我們只能看到虛無。是的,在悲傷與虛無之間,戈達爾選擇虛無。
注:我是這篇文章的原作者,特此聲明。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原作者及出處。
本文于2001年10月22日首發(fā)于網(wǎng)易,署名丁丁。未經(jīng)本人同意、即以其他姓名發(fā)表、刊登此文章的行為屬于侵權(quán)行為,本人保留法律追責(zé)權(quán)利。望周知。
1958—1967年,隨著年起人的成長,在西歐,追求性解放、搖滾樂、自我表達的青年文化成為潮流,于是年輕導(dǎo)演們開始制作與這一潮流相呼應(yīng)的電影,一大批“新浪潮”、“青年電影”和“新電影”應(yīng)運而生,而法國新浪潮,意大利青年電影,英國廚房電影,捷克新浪潮,巴西新青年電影,日本新浪潮等等合力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進而影響到全世界。 其中以法國新浪潮最為著名,而戈達爾作為法國新浪潮的主要干將之一,他受到的贊譽和攻擊幾乎是對等的,隨著時間的流逝,電影人逐漸認識到戈達爾的價值。
戈達爾強調(diào)電影即是生活的縮影,為了捕捉到生活的真實性,他不要劇本,讓演員即興發(fā)揮,這種即興表達到極致,就顯得十分抽象。如果說《斷了氣》仍有一絲傳統(tǒng)味道,那么戈達爾后期的作品就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我從臺詞、表演、攝影、意識形態(tài)四個方面來闡述他的即興表達。而意識形態(tài)又貫穿于臺詞、表演、攝影等等多個維度。 臺詞的即興 戈達爾表演即興,臺詞即興是生澀難懂的重要因素。他的電影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晦澀的對話,這種晦澀不是語句的故作高深,而是對話上下的牛頭不對馬嘴。結(jié)合生活,我舉一個例子,在和朋友的交流中,我們問一個問題“你愛他嗎?”,我們來看幾種回答 A“愛過啊” A可能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臺詞,但是你注意到了嗎,A接下來很可能就是沉默,或者沉思,看著遠方,會有一系列肢體動作(觀察你的朋友),這些潛在的肢體語言就是A在心里對愛情的感受以及理解,由于各種原因他不能表達,所以戈達爾讓演員即興發(fā)揮,將其表現(xiàn)出來,而這些無形的感受無法用言語表達,用具體的臺詞表現(xiàn)出來,就顯得生澀難懂。 同樣的“你愛他嗎”,戈達爾的電影可能就是“我小的時候,經(jīng)常去紅燈區(qū)……那里有很多妓女,和他們做愛的時候,我好像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我得找一個女人做愛,丑的女人要花時間培養(yǎng)感情…我喜歡男人總是捏我的胸部?!保ㄟ@是臨時編的臺詞)等等諸如此類的臺詞,這種演員即興的臺詞,恰恰就是來源于生活的真實感受,用藝術(shù)手法將這種感受抽離出來進行組合,因此造成臺詞上的答非所問,所以在看他的電影,千萬不要糾結(jié)具體的臺詞,在心中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換成自己的臺詞,而每個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表演的即興 戈達爾的電影中,角色經(jīng)常做一些莫名其妙的舉動,比如《隨心所欲》中,主角無端端跳舞,街上人物無端端靜止,突然和陌生人做愛,不禁讓人一頭霧水,這是要干嘛! 這和臺詞即興是一個道理。我舉個例子,你跟朋友B在餐廳飯后閑聊,你開了他一個玩笑,當(dāng)你因這個玩笑哈哈大笑的時候,他的動作很可能是哼著奇怪的歌曲,靠在椅子上,搖晃著腦袋,眼神游離?;蛘唠x開座位,突然的和服務(wù)員開起玩笑,好像變成神經(jīng)病一樣的感覺,他和你的交流總是詞不達意,好像兩個人不在一個空間內(nèi),一會兒好像又恢復(fù)“正?!?。而這一連串看似莫名其妙的舉動,就是他對人生、世界思考的潛臺詞(結(jié)合你自己“你有沒有某一刻想哭,沒有什么原因,你就是想大哭一場”或“突然的想跳舞”)是他到了一個階段的人生感受,這些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因而形成了這種看似“神經(jīng)”的舉動。 那么放到戈達爾的電影中也就不難理解,他把這些“神經(jīng)”舉動全部剝離出來,同時和意識形態(tài)緊密聯(lián)系,放到一部電影中,也就造成了他電影的“莫名其妙”。 意識形態(tài)和鏡頭語法的緊密關(guān)系 法國新浪潮的青年導(dǎo)演們強調(diào)個人表達,如果說其他新浪潮導(dǎo)演還停留在故事的層面,那么戈達爾對鏡頭語法的破壞,讓其他導(dǎo)演相對就顯得很傳統(tǒng)了,因此“電影史分為戈達爾前后”這句話是十分有依據(jù)的。 跟法國印象主義和德國表現(xiàn)主義一樣的道理,意識形態(tài)是無形的東西,用影像具象化,就會迫使構(gòu)圖,剪輯,表演等等鏡頭語法的改變,而最終出來的就是抽象的電影鏡頭。 戈達爾重視電影的真實性,而這種真實是不經(jīng)安排的,因此他經(jīng)常突然的拍片場之外的事物,為了捕捉真實。 比如《周末》中,鏡頭經(jīng)常突然離開演員(臺詞仍在繼續(xù)),拍周圍的風(fēng)景,一會兒特寫圖畫,一會兒特寫天空、突然的沉默等等,這些與“劇情”毫無關(guān)系的鏡頭,既代表意識形態(tài),又代表生活的真實性。結(jié)合生活中,想想我們自己,有沒有某些時刻,你看著某一事物(青蛙、天空、建筑,河流等等),你好像覺得這種事物在跟你講話,在和你交流著什么。 而戈達爾對生活的細致觀察,代表了我們平常所忽略的生活細節(jié),他用藝術(shù)手法將這些感受全部剝離出來,組合到一起形成抽象的表達,這種表達倒逼鏡頭語法的改變,比如“跳切,音畫剝離,負片,剪輯亂序等”就變成不按傳統(tǒng)出牌了。 意識形態(tài) 意識形態(tài)是很私人化的東西,沒必要強求非要弄懂什么,別人的腦子不是自己的,你接收到了什么,那就是你得到的。 《阿爾法城》著重討論藝術(shù)和科學(xué)之間的不相容性,當(dāng)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消耗殆盡的時候,人類就變成了機器,人工智能統(tǒng)治機器,但不能統(tǒng)治人性。 《周末》關(guān)于人類之間的矛盾(吃人),農(nóng)民和知識分子的階級矛盾,國家的強權(quán)統(tǒng)治下,人與人之間被統(tǒng)治階級所洗腦,為自己利益殘害同類,變成沒有腦子思考的機器,當(dāng)自己以為有多大成就,殊不知這只是統(tǒng)治者的一個游戲,對人性和國家政治進行了反諷。 《斷了氣》即愛他的玩世不恭,又恨他的不思進取,同時女主角骨子里反傳統(tǒng),在世俗所謂“正義”面前,女主角從小接受的又是“正義”的思想灌輸,男主殺人后,到底是報警還是和他在一起,這種個人意識對奴性抗?fàn)幨〉拿芩伎?,討論了人性的?fù)雜。 《狂人皮埃羅》愛情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但也是毀滅人的武器,它隨著人對世界感知的變化而變化。 以《我略知她一二》為例,他深刻思考了人類社會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中,物質(zhì)對人性的影響,甚至達到了扭曲的程度。結(jié)合中國,聊聊我的理解,19世紀90年代,中國錯過“以文化改革釋放人民創(chuàng)造力”的歷史潮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的背景下,人們轉(zhuǎn)而追求對物質(zhì)世界的滿足,也就是人們經(jīng)常說的“發(fā)財才是硬道理”,下海經(jīng)商成了那一時代的潮流,股市金融領(lǐng)域等空前爆發(fā),人們試圖用對物質(zhì)的追求替代精神世界。 到了當(dāng)下,人們更注重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形成了以財富為標(biāo)準(zhǔn)衡量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每個人都爭先恐后變成時代的個人英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這種心態(tài)更加明顯(仇富、新浪社交、網(wǎng)紅等現(xiàn)象)每個人不可能都是英雄,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開始失落,懷疑自身存在的意義,都市孤獨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智能手機時代,地球兩端溝通只需一秒鐘,但是人們?yōu)槭裁慈匀还陋毮兀恳驗闆]有共同的生活經(jīng)歷,無話可聊。人們之間也不愿袒露內(nèi)心的想法,交流也就無從談起,物質(zhì)的進步無法驅(qū)動內(nèi)心的平靜。 而老一輩那個時代,雖然物質(zhì)貧苦,但村子里的家家戶戶互幫互助,從心里體會到那種人心交融的溫暖。隨著城市化進程,建筑疏遠了鄰里之間的距離,樓房隔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慢慢的不在關(guān)心“別人”,我們只和“自己”對話,我們臉上很少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容,年輕人活成了老人,老人活成了“老小孩”,封閉的小區(qū)空間,機械化的電梯,仿佛工廠流水線一般。 互聯(lián)網(wǎng)打開一條通往世界的橋梁,但虛擬的網(wǎng)絡(luò)生活卻不讓人開心,甚至是空虛迷茫,這不正是物質(zhì)的發(fā)展對人性扭曲的一面嗎。 貢獻 很多人可能會問,他這么折騰是為什么,有什么意義嗎? 我認為他的意義在于有兩點貢獻,一是對于電影史,二是對于人類。 舉個例子,音樂分為流行樂,歌劇,京劇等種類,對于電影史來說,戈達爾直接打破電影停留在“故事”的層面,開創(chuàng)了電影的種類。技法上來說,斯科塞斯《窮街陋巷》《出租車司機》《憤怒的公牛》,伍迪艾倫《安妮霍爾》,王家衛(wèi)《重慶森林》,婁燁《頤和園》等等后世作品都有戈達爾的影子。 對觀眾來說,讓人注重思考,注重生活,珍惜生活,生活的更幸福一點。 因此看戈達爾的電影,一定要拋棄傳統(tǒng)的觀影習(xí)慣,千萬不要去糾結(jié)細節(jié),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驗思考,你會慢慢陷入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 最近戛納電影節(jié)上,戈達爾傳記片《敬畏》正大熱,導(dǎo)演用戈達爾式的電影手法進行調(diào)侃,頗有喜劇風(fēng)格,感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
本片靈感來源于特呂弗看到的新聞,他將收集的剪報交給了戈達爾,后者不負所托。雖仍能看出不少偶像雷諾阿、希區(qū)柯克的痕跡,但無視傳統(tǒng)的跳切、嘲諷主流的價值觀、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已足夠讓人大驚失色,此后一直走在電影革新和實驗的前列。而梅爾維爾也正如他在片中所言“成為不朽,然后死去” 。戈達爾影展。
女主美絕了發(fā)型50年不過時
破墻,破壞時空連續(xù)性,往往是一個長鏡頭后突然接一個略顯突兀的跳剪,破壞性十足;但也只有這般的大膽才能破舊立新,并且從此以后耽誤一堆文藝小青年。
帕特莉霞:聽著,最后一句真美。(望著米歇爾)“在悲傷與虛無之間,我選擇悲傷”……你呢,你選擇什么? 米歇爾:選擇悲傷,這太蠢了。我選擇虛無。這也好不到哪兒去……但是悲傷是一種妥協(xié)了。要么統(tǒng)統(tǒng)歸我,要么一無所有。
在親吻的邊緣,時間是空虛的。
一部視觀眾為無物的電影
貝萌哥捂著后腰的槍眼,扭大秧歌似地往前跑,嘴里的煙還哧哧往上噴,然后pia嘰一下倒在巷口。看著心酸的同時又想笑。小時候不懂?,F(xiàn)在看出戈達爾任性得多么別無分店。他跟貝萌哥是天生一對。也只有那種彼得潘氣質(zhì)的,才能一直一直對女生說“我想睡你”啪啪啪挨著耳光卻一點不招人厭。
在魔幻成為現(xiàn)實的今天已經(jīng)很難理解那些逝去的對魔幻的渴望,告別革命的人們永遠失去了革命的體溫。最好笑的是,電影里頭那些頻頻回頭的圍觀群眾甚至撞到鏡頭上來,如今在街上再看到一臺兩臺攝影機,誰還會多看兩眼?印象深刻的臺詞是:睡覺真沒意思。別人說他偉大于是硬要找出一個他偉大的理由。
2021-1-10重看;最愛的戈達爾時期,意外的好看;弱項變特點的跳切、環(huán)形漂亮鏡頭、日后衍生擴展的系列命題,充滿力量與生氣;不僅形式上開創(chuàng)新風(fēng),主題內(nèi)容亦如是,“在悲傷與虛無之間,我選擇虛無”,這個局外人式的存在主義者,吉田喜重《一無是處》與之相似,東西方的新浪潮運動遙相呼應(yīng)?!霸诮游堑倪吘墸瑫r光流逝得飛快。生命有點像我們跳舞的時候。”開場他看見有個人被車撞死,不安的戰(zhàn)栗就升上來,這讓我想到安娜·卡列尼娜初遇沃倫斯基時的某種寒冷感,巴黎的街景如流動的盛宴,他們是幕布上朝著那不可控制的方向滑下去的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復(fù)“我太累了”,因此他后來的放逐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上海電影節(jié)歸來】戈達爾處女作,法國新浪潮標(biāo)志性作品。本片最大貢獻在于對跳接(Jump Cut)的首次大規(guī)模使用,打破了好萊塢的連貫性剪輯傳統(tǒng)(以30度規(guī)則為主)。在廉價旅館拍攝的23分室內(nèi)調(diào)情戲和夸張的結(jié)局都讓人印象深刻,也引出了存在主義色彩的思索:在悲傷與虛無之間,我選擇虛無。(8.0/10)
米歇爾:選擇悲傷,這太蠢了。我選擇虛無。這也好不到哪兒去……但是悲傷是一種妥協(xié)了。要么統(tǒng)統(tǒng)歸我,要么一無所有。
電影是好看的,演員也很棒,但是我覺得劇情對“精疲力盡”的推進并不到位。結(jié)局多少有點少年意氣。
看的最為順暢的一次戈達爾。戈達爾特喜歡拍著演員,然后將鏡頭拉到其他書畫作品,或者直接出現(xiàn)幾個單詞。表示關(guān)注臺詞最享受,冷不丁就蹦幾句經(jīng)典出來,直接嚇尿。影片的最好一幕好熟悉,《白日焰火》是在致敬么?
新浪潮啊新浪潮~!這片子就像里面的女孩一樣,喜歡愛情的刺激,享受逃離的快感,卻又無法放下自由的誘惑。對于這種展示城市獨特魅力的電影毫無抵抗。男女主角都潮爆了(尤其女孩,喜歡她的每套衣服?。?/p>
我不高興是因爲(wèi)我不自由,我不自由是因爲(wèi)我不高興
如果你不喜歡海濱,如果你不喜歡高山,如果你不喜歡城市,那你就完了。
最大的貢獻就是把"跳接"這種手法從穿幫上升到了電影語言的領(lǐng)域.其實都是逼出來的,因為膠片不夠,所以只能這樣.
戈達爾那銷魂的跳切喲……結(jié)尾房間里那個1080°的長鏡頭太牛逼了!梅爾維爾的客串太有趣了!
在這群新浪潮大神的腦中,揮霍青春、追尋愛情和直面死亡永遠是最正經(jīng)的事
對好萊塢劇作法的奉行者來說,《精疲力盡》肯定是業(yè)余的、滑稽的、乃至不可理喻的。和《隨心所欲》《狂人皮埃羅》一樣,從一開始它就拋棄了所謂的常理與常態(tài)。戈達爾和特呂弗這兩位新浪潮的主將朝向不同的方向,后者在尋找與捕捉,前者則在背叛和破壞。跳切,跨越軸線,全是語言實驗;以將近半小時的室內(nèi)閑聊為代表,全是“戀人絮語”。撫摸嘴唇是為了什么?渴望你的吻。我皺眉,我想吐,我愛你,我死去。mla唱:“高達說的愛是刺激的、好玩的、有今生沒來世的、哲學(xué)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