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拯救與逍遙
讓我從問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到底是一股什么力量使得修女們漸漸發(fā)了瘋?看了一些影評,發(fā)現(xiàn)大家都把焦點放在了Mr. Dean,這個劇中唯一的白人男性身上,認(rèn)為是他挑動了修女們的欲望。我覺得歸因于此未免也太過簡單了,原因在于這種看法一來低估了修女們多年修煉的功力,高估了Mr. Dean的魅力,二來把導(dǎo)演大費周章講的故事的主題簡化成對男歡女愛的欲望的討論了。至于有人把這部電影名字翻譯成《雪嶺春夢》,實在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想還要從容易被忽略的修女們最初上山所隱含的動機(jī)開始說起。不管是之前的修士們,還是這群精心搭配各司其職的修女們前赴后繼地想要征服這座雪山,無非為了一個簡單的目的:宣教。向背負(fù)著"罪"的人們傳揚(yáng)福音,讓無論何種宗教、種族的人都能得救。
然而這山上的景象實在不僅不符合我們對需要被拯救對象的期待,反倒像是修女們走進(jìn)了一片世外桃源。
修女們居住的宮殿不禁讓我想起《消失的地平線》中希爾頓對香格里拉喇嘛寺的描寫:“一片色彩紛呈的亭堂樓閣緊緊依偎著山腰。它絕對沒有萊茵蘭城堡那種陰森可怖,令人討厭的做作,而以一種花瓣似的精美與雅致巧妙地鑲嵌于懸崖之上,顯得富麗而又高雅?!?br> 這里土地遼闊富饒,人們生活自己自足(想想看修女們在加爾各答的修道院里吃飯時喝的是白開水,在這里卻能喝上牛奶)一切仿佛歡快又美好,人們仿佛沒有什么缺乏。正如影片開頭Ayah對大帥邀請來修女們表示抱怨時說道:“You know nobody here wants a school and I’m sure they don’t want a hospital.” 唯一一個主動上門的印度人不過是個為了獲取功名而求知的貴族,除此以外,這里的人們仿佛不需要修女們的“拯救”。
這片喜馬拉雅南麓八千英尺高的山上的凈土的確很符合西方人對 Shangri-La的想象,甚至可以說是對伊甸園的想象。如同那最初的世界沒有罪一樣,如同東方世界沒有基督教文化里的那種深深的罪(sin)的概念一樣,山上的一切都很純粹,自然。沒有罪可背負(fù),人們的心靈輕快,自由。這一點在印度少女大膽誘惑的眼神,靈動的舞蹈和行事處處克止的修女之間形成的對比中表現(xiàn)的再明顯不過,不論是主動將自己送上Mr. Dean 的門,還是向少帥暗遞秋波,少女都并不感到羞恥,她不過與一只到了交配期的活潑的松鼠或者小鹿無異。
而修女們也在這神圣唯美的自然環(huán)境中體會到了這種強(qiáng)大的心靈自由。如果罪的概念都失效了,禁欲的意義又何在呢?這種突如其來的心靈解放讓每一個人都有些無所適從,她們開始對自己最初確信的到此地所肩負(fù)的使命感到懷疑,開始質(zhì)疑自己的選擇,回憶純真美好的過去,甚至想到了愛。
自然,她們不僅沒能給印度人帶來救贖,反而 “害死”了一個嬰兒,打破了與當(dāng)?shù)厝酥g和諧相處的狀態(tài)。而這種平衡被破壞之后,修女們一直矛盾潛存的心理也在驟然安靜下來的宮殿里漸漸走向崩潰的邊緣。Ruth 的失心瘋就在于她太快的跳進(jìn)這種自由,擁抱自己的欲望,于是欲望如開了閘的洪水猛獸將她吞噬——原本因欲望得不到滿足,心生嫉妒想要殺死“情敵”Clodagh, 最終卻自己跌入了罪惡的深淵。她忘了自己與印度少女的不同,當(dāng)她脫去道袍時展現(xiàn)出來的是一副妝容精美,散發(fā)著成熟氣息的都市女性的樣子,而從來就不是一只野鹿或者松鼠。
又如Mr. Dean, 既沒選擇禁欲,也沒有縱欲,他用盡量維持原來的世俗的生活的方式來逃避這種自由。喝酒作樂,玩世不恭,當(dāng)鏡頭切換到他的住所時你會有種瞬間回到現(xiàn)代社會的感覺。自然,一個俗人是不會瘋的。
在這個伊甸園里,修女們面臨選擇:是像印度少女那樣做一只歡快的野鹿,還是像打坐的大師那樣去除感官欲望,成為一塊沒有意識的磐石?是像Mr. Dean一樣干脆回歸世俗的生活。還是忘掉自由繼續(xù)背負(fù)著承重的十字架,克止著欲望不讓自己墜落懸崖?
最終,她們選擇離開。正如之前的修士亦沒能征服這座山頂一樣,她們離開了這片‘樂土’。Clodagh和Mr. Dean告別完向山頂回望時,云層慢慢裹挾遮住了宮殿,隱喻伊甸園向她們隱去。
電影的確沒有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但是如Narcissus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一樣,電影Black Narcissus讓我們在一對對如倒影般的關(guān)系重新審視“自己”和“他者”:兩個年齡相仿容貌相當(dāng)?shù)男夼?,一個因罪惡墜入深淵,一個克制住了己心安然離開;而一群西方人在東方世界里的無所適從以及如何才能彌補(bǔ)西方所尋求的拯救與東方追求的逍遙之間的裂痕,我想才是本片更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吧。
2 ) Exposure to nature, exposure to desire
我就隨手一記。
這部電影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色彩和風(fēng)景是同時代影片中少見的美。這是故意的。同時代的英國片都是現(xiàn)實題材。而且當(dāng)時很多電影人其實都走在現(xiàn)實主義的開拓之路上。但這部片子卻顯得特別脫離現(xiàn)實,特別具有幻想意味,是一個帶有強(qiáng)烈虛構(gòu)感和設(shè)定感的故事,一切都帶有一種故意為之的典型性。
在敘事上這片讓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是,有明暗兩條關(guān)于“暴露”的線索(我不知道exposure這個詞這么翻譯行不行)。用雙關(guān)的話來說,它的核心是Exposure to nature。這里nature有兩個含義。一個是自然環(huán)境。印度舊時嬪妃宮殿改建的孤零零的修道院,高山,大風(fēng),遠(yuǎn)離塵囂,處在異邦人和異教徒的包圍中。片中有許多關(guān)于人暴露在自然中的鏡頭。比如夜晚大開的窗戶,田野中的風(fēng),山崖邊的鐘,大雨。另一個是人性自然,修女的七情六欲。這種隔絕的狀態(tài)、當(dāng)?shù)厝酥矣谧匀缓捅拘缘纳罘绞搅钚夼畟円粋€接一個地動搖了。Sister Philippa把該種菜的地方都種成了花是她們開始臣服的前奏??梢哉fMr. Dean是修女們欲望的具象化呈現(xiàn),一個載體。他放浪的生活方式讓他既是欲望對象,又成為了欲望內(nèi)容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只不過之前修女們還能勉強(qiáng)維持清修生活和外界的平衡,但當(dāng)?shù)貗雰褐来蚱屏诉@種平衡。被當(dāng)?shù)厝怂懦庵?,修道院處在更加孤立的境地,Mr. Dean成為了她們聯(lián)系外界的唯一渠道,終于推動了Sister Ruth作出實際行動。
Sister Clodagh和Sister Ruth的對照似乎指明了欲望的危險性,而克制帶來好的結(jié)果。然而個人覺得結(jié)尾處那場大雨似乎也暗示著Sister Clodagh這種暴露狀態(tài)不可能完全解除,因為就和不可能完全隔絕自然一樣,人也不能隔絕本性。至于說本片是不是對西方中心主義的思考,我覺得可以有,畢竟片名取的是印度少將軍的手帕上灑的英國香水的名字,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危險的活色生香。但這應(yīng)該不是重點。YY出來的印度+中國+晚清風(fēng)格的當(dāng)?shù)孛袼拙跋罂赡?,和很多?dāng)時的西方作品一樣,只是作為神秘東方(通常被認(rèn)為和自然聯(lián)系緊密)的符號出現(xiàn)在故事背景中。
3 ) 《黑水仙》——唯有圣人與俗人才可久居的圣地
如此精美的攝影原來并不陌生,彩色與黑白并行的《太虛幻境》與色彩斑斕的夢幻童話《紅菱艷》都出自這位攝影大師之手——杰克·迪卡夫。在《太虛幻境》中一朵粉色的花經(jīng)過他之手逐漸褪去鮮活的生命,在《黑水仙》中一抹漸濃的斜陽照射在幾欲發(fā)狂的修女眼中,在《紅菱艷》中舞女跳過了以虛光代替實體的崇山峻嶺。巧的是我很喜歡的一部恐怖片《貓眼看人》以及最早接觸的懸疑片《尼羅河上的慘案》同樣出自他手,當(dāng)有一天電影不再講故事,那必然會是動態(tài)繪畫的世界,每一幀都是攝影師的秘密花園。
仔細(xì)定睛看其實可以感覺出來是畫,但依然魅力無限
五名英國修女來到印度的圣母峰頂試圖在廢棄的城堡中修建醫(yī)院和學(xué)校,在教化和醫(yī)治當(dāng)?shù)厝说哪康谋澈髣t是試圖用規(guī)則和戒條改變這里的愚昧落后。原本以為惡劣的天氣與地理位置已然是她們極限的考驗,然而極端的環(huán)境下對人心的巨大沖擊才最為致命。在這個只有圣人和俗人才能生活下去的高峰之巔,她們的信仰又將代領(lǐng)她們何去何從?
在絕美的攝影下文化和宗教上的沖突已被降低到最小程度,東西方國家的思維方式僅僅能從不同身份的寥寥數(shù)人對話中窺見。在自由散漫放縱慣了的印度人民眼中,英式僵硬冰冷的清規(guī)戒律同樣令人費解。這里的確如迪安所說的那般單純,一個充滿了孩子的世界,也正是因為如此先進(jìn)國家自以為是的高等文明難以入侵他們無邪的笑容。一個幾乎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卻讓侍奉上帝的仆人的信仰受到最嚴(yán)重的打擊。
難以想象,壯觀的雪山絕境居然是在攝影棚內(nèi)完成,海拔超過8000公尺的圣母峰頂懸崖邊的一座鐘每日定時敲響,似乎是它敲醒了晨曦所以投給大地一片軟色,怒風(fēng)帶著冷峰的歌聲呼號著一天一夜,卻僅僅是挑逗了修女的麻布衣裙,鮮花熱情如火的綻放在本應(yīng)是各類蔬果的土地里,山坡上的圣人與不遠(yuǎn)處的雪山遙遙相望,似乎在以整個世間為局博弈,又似乎早已與雪山融為一體,淡然面對眾生庸碌。
總覺得這個修女某些角度看起來很像奧黛麗赫本
這個女孩眉眼處有些像費雯麗
一座本是金屋藏嬌的城堡如今要接受信仰的洗禮,被掩藏的性愛佛像在簾幕后永恒的高潮愉悅,而墻壁上性感的畫像還在釋放著最原始的吸引力。強(qiáng)壯的男人半裸著肆意輕狂的出入雪山之巔的修道院,他是半路而來的修女們的天煞救星,他就像這座城堡的化身,吞噬著修女們的心智;他也是這雪山的化身,讓修女們的渴望昭然若揭。兩個修女為他萌生情愫,而其中一個瘋癲至死,另外一個匆匆離開。未說完的話就如未緊握的手,一切都被隱藏在雪峰上的云霧中。
偷窺的修女被陰影所籠罩,她的心也逐漸為欲望所蒙蔽
在純粹本能的驅(qū)使下,一個修女因為對這片凈土萌發(fā)了最真摯的喜愛之情而備受自責(zé),乞丐女千方百計勾引了王子相愛,而一向獨斷專行的修女更是決定還俗。人們微弱的情感被折射成游吟詩人千古傳唱的神話,唯有徹底參悟或徹底純真才可在這片土地生存。
修女年輕時的回憶何嘗不是一劑黑水仙?在印度王子紗巾上的香水“黑水仙”啟蒙了男男女女的紅塵之心,來自大海的體味燃燒起了他們曾經(jīng)的悲歡哀樂,結(jié)果既無法超脫,又不能入世
剛到此地的修女望著懸崖之下既無恐懼也無濃霧,清亮的鐘聲穿透八千英尺的懸崖到達(dá)凡塵
一個試圖維護(hù)清規(guī)信仰的修女和一個被仇恨蒙蔽心智的修女廝打到一起,凡塵被陰暗的迷霧籠罩,她們的心何嘗不是疑團(tuán)重重
這種跪式的懇求著求愛真是令人難以招架,一名印度乞丐女向王子求婚,王子感動的接受了她,然后想到自己的責(zé)任拋棄了她,太快的戀愛太快的分開,世間哪里有這許多的佳話
在外界環(huán)境中,修女的身姿太弱小了,她的信仰不足以撼動這重重雪山
4 ) 誘惑的《黑水仙》
一群英國修女被教會派到位于印度加爾各答的一處猶如世外桃源版的山谷中,讓他們在一座本是將軍后宮的宮殿里開辦修道院、醫(yī)院和學(xué)校。在這個充滿了原始和野性的大自然里,曾墨守成規(guī)的修女們也動了凡心,他們有的不再只是為了工作、生存而勞作,在本該種植土豆、番茄等農(nóng)作物的田地里種滿了鮮花,心思沉迷在對大自然的熱愛中,有的則對當(dāng)?shù)氐哪腥水a(chǎn)生了愛慕之情,甚至因愛生恨,欲將情敵殺死,就連領(lǐng)頭的大修女都開始回憶“出家”前的愛情。
這里的每個人都被大自然的力量帶出了人類最原始的欲望。這里沒有物質(zhì)誘惑,沒有階級之分,就只有人類最本性的渴求和需要。在這部電影里,基督教和印度神秘宗教,禁欲與縱欲,嚴(yán)守教義和遵從自我等都充滿了矛盾,甚至棱角分明的宮殿建筑和無處不在,飄忽不定的大風(fēng)都形成了鮮明對比?!昂谒伞毕笳髦T惑,一旦聞到了“黑水仙”的香味,就好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欲望的小惡魔們就會蜂擁而至。影片中,修女們每天都會站在懸崖邊上敲鐘,好似你若安分守己,不越雷池一步,就能安身立命,若隨性而為,忘乎所以,就會被深淵吞沒。那個愛慕迪恩先生,嫉妒大修女,妄圖殺死大修女的露絲最終就掉下了懸崖,也意寓著被欲望吞噬。
很難想象這部美得讓人窒息的場景是在攝影棚里拍攝出來的,我還特別喜歡這部電影里的畫面,油畫般的低飽和度色彩和很多次光線透過窗戶投射下來的幾何圖影,都深得我心。邁克爾鮑威爾好幾次通過“窺視”的角度來拍攝,讓觀眾更能站在人物的角度,理解人物的內(nèi)心,沉浸感更強(qiáng),這在40年代來說,真是技術(shù)性的突破。修女露絲的扮演者演得非常好,還有那個野性難馴的印度少女,妖嬈但又純真的眼神十分的攝人心魄,我都非常喜歡。
佳片推薦!
5 ) 鮑威爾的雪嶺春夢
“在這里我看得很遠(yuǎn),看到了過去?!狈屏庑夼驹诓说乩锝箲]地說。鏡頭仰望著她,風(fēng)吹著她的白袍子。她扶著鋤頭,后面是藍(lán)天和雪山。菲力葩是圣信堂(House of St. Faith)的修女,圣信堂在北印度大吉嶺(現(xiàn)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尼泊爾和不丹之間)附近喜馬拉雅南麓一座八千英尺高的山上。它前身是當(dāng)?shù)仡^領(lǐng)萊大帥的的藏嬌之地,名叫莫普宮,墻上的壁畫還沒褪色,畫著裸體印度女人。大帥把它捐給了圣瑪麗教會,教會派歌洛達(dá)修女(Sister Clodagh)從加爾各達(dá)來此,設(shè)立圣信堂并擔(dān)任院長。她帶來四個修女,強(qiáng)壯自信的布萊妮,友善熱心的蜜糖,長于園藝的菲力葩,和問題修女露絲。大帥派來幫忙的英國買辦迪恩先生說,你們最多也就能在這停留到雨季。莫普的雪山,空氣和水,仿佛有種神秘力量,使修女們把持不住,無法繼續(xù),終于在雨季來臨之前,黯然撤了。
上面那個鏡頭是影片的轉(zhuǎn)折點,使歌洛達(dá)(和我們)開始正視世外絕色中的隱憂。
又一部Archers。《黑水仙》不是關(guān)于印度。印度淪為他倆借用的符號,以創(chuàng)造那種奇異的非現(xiàn)實氛圍,并描摹在某種特定的背景下,主體,即英國人,的身心感受。當(dāng)?shù)厝说纳顮顟B(tài)和風(fēng)林山川一起,發(fā)散出無色無味無處不在的神秘力量,在這個與世隔絕的香格里拉,侵入了英國修女們想要清修的心。
很顯然的,阿亞嬤嬤(Ayah),少帥(young general)和甘姬(Kanji)代表的東方,即原始迷信,即蒙昧,放任,混亂和縱欲。歌洛達(dá)修女等代表的西方,即基督文明,即理性,克制,整潔和禁欲。Rumer Godden女士的原著以海外殖民地的大英住民的感受寫成,有這種東方主義思想,那簡直是非??赡?。不過她至少了解一些當(dāng)?shù)貭顩r。鮑威爾片中卻搞出了南亞庭院,熱帶植物和鼓聲,留辮子戴瓜皮帽的村民,阿亞嬤嬤的晚清服裝,喜馬拉雅山下的竹林,和最讓人目瞪口呆的,印度群眾的四邑口音廣東話。當(dāng)真是英倫之外皆蠻夷,蠻夷懶分國界了。這只能是不認(rèn)識東南西北亞,不想分尼泊爾人藏人印度人和中國人的鮑威爾同志,在寒冷郁悶的英倫對潮濕茂盛的熱帶的意淫。意淫中的東方,是擋不住的誘惑,就如青春黝黑的少帥和甘姬,柔媚艷俗,很是奇觀。
如果忘記它政治不正確的硬傷,這又是一部秀色可餐的電影。它看上去很難讓人相信是1947年的作品,顏色飽滿欲滴,構(gòu)圖講究,許多鏡頭幾乎是Jan Vermeer的畫。色彩,光暗和線條把雪山,樹木,宮院,花朵,墻,首飾,甚至風(fēng),都呈現(xiàn)得活色生香。在令人心旌搖蕩的環(huán)境中,所謂理性克制者,下場不是精神分裂,就是忍成內(nèi)傷。
Black Narcissus,黑水仙,在電影里它指的不是修行的神仙姐姐們,而是那個黝黑的印度少帥。油光水滑的少帥注重打扮,總是穿得珠光寶氣,并且用灑了英國香水的手帕。那香水叫做黑水仙,露絲姐姐不屑地說,這名字倒適合他,他愛慕虛榮,跟只孔雀似的,又黑。
字面上,title role仿佛是黑少帥。但在這出戲里,少帥絕不是主角。少帥和所有充滿“異國情調(diào)”的當(dāng)?shù)厝耍ㄕ湮髅山z涂黑了臉扮演的甘姬,一樣,是配角。英國修女歌洛達(dá)、露絲和迪恩先生,才是主角。歌洛達(dá)和露絲同樣的穿著,近似的年紀(jì)身材樣貌,有兩生花的鏡像效果。然而她們對自律,對環(huán)境的誘惑,對迪恩先生的態(tài)度,又仿佛月之明暗。
莫普宮里走動的春色,不是黑孔雀,而是迪恩先生。這是Archers的前衛(wèi)之處:那個年代電影中非常少見男性白人成為凝視目標(biāo),性欲對象。迪恩先生穿著很短的短褲,還時不常袒著胸,足登涼鞋,在修道院里走來走去,成為修女們的視線焦點和心理依靠(他是宮里唯一男性的男性,很C的少帥已公然宣布 “你們不要把我當(dāng)成男人,我只對學(xué)習(xí)有興趣”,Joseph還是小孩,而且他們兩人都是亞洲人,在那時的電影體系里亞洲男人總是被塑造成陰柔的)。他的短褲出奇地褲地短,在永遠(yuǎn)吹著風(fēng)的莫普宮,露絲修女看見他,已經(jīng)心旌搖動,情不自禁。歌洛達(dá)院長卻總是義正辭嚴(yán)地和迪恩先生對話。但歌洛達(dá)并非沒受誘惑,她對往事的突然懷想,她在圣誕夜對迪恩先生的激動斥責(zé),不正是困擾的表征?她對露絲的責(zé)罵和管束,不正是她對自己的負(fù)氣?露絲可被看作是歌洛達(dá)的另一個自我,情欲的化身,所謂一人分裂兩角,人天作戰(zhàn),黑白水仙。
露絲修女終于走火入魔,夜奔下山,對迪恩先生投懷送抱,迪恩先生不受,她氣血攻心暈倒,魔鬼從此誕生。歌洛達(dá)院長守候一夜毫無建樹,在破曉時分敲響晨鐘,這時戲劇高潮降臨,逃回山上的露絲企圖殺死歌洛達(dá),結(jié)果殞命深谷。猩紅的露絲消失,白袍的歌洛達(dá)站在懸崖邊上,面帶驚懼,身后是黎明。這12 分鐘的鏡頭沒有對白,是由演員的動作,富有象征的畫面和具敘述感的音樂來完成。
黛博拉卡爾在《黑水仙》里的表演得到紐約影評人最佳女主角,是應(yīng)得的。歌洛達(dá)的恃才傲物,固執(zhí),隱忍,還有一點點性焦慮,卡爾演繹得恰到好處。
Black Narcissus是一部奇特的電影,它一反同期英國電影的寫實風(fēng)格,絢麗而camp。它注重形式,運(yùn)用比喻和象征(譬如紅橙原始和欲望和黑白灰文明理智兩組色系的爭斗),并不完全是melodrama,涉及些許對宗教的質(zhì)疑和嘲諷。驚悚片導(dǎo)演可以從露絲修女的精神分裂中學(xué)習(xí)經(jīng)驗,《東邪西毒》里似曾相識的大鳥籠,原來也是從這里去的。它象一場春夢,從內(nèi)到外散發(fā)著情色,從花草樹木,到明艷的藍(lán)廳,到對鏡跳舞的甘姬,到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的厚嘴唇黑少帥,到冰雪容顏的歌洛達(dá)院長的白日夢。那是在故鄉(xiāng)青草地的一場騎獵,她身穿獵裝策馬平崗,綠色的起伏的丘陵,飛奔的馬,追逐的獵犬,令人喘息的速度,使這個升華的性幻想充滿動力和美感。
http://www.lpsfield.net/soundnimage/powells_sensuous_dream.htm 6 ) 黑水仙
你不能阻擋風(fēng)吹 也不能停止呼吸這里過于清澈的空氣 你也不能停下內(nèi)心的悸動 想起做修女之前的日子 你會想起當(dāng)人是什么感覺 享受美的事物 感受嫉妒 愛上別人 也不能阻止一個人和別人私奔 你不能停止這一切 就像山脈一樣清晰 這里的空氣將一切都夸大了 題外話 sister Ruth不穿修女裝以后好美 又好陰森 她的嫉妒嘗起來很危險 當(dāng)clodagh和最后穿著曾經(jīng)的衣服的Ruth面對面坐在一起 就像面對自己的最近內(nèi)心深處對過往的作為人的自己的恐懼一般 Ruth變成了一個符號 她像一只在叢林中窺探的孟加拉虎 妒火讓她充滿力量 紅讓她看起來邪惡 她從一開始就有了發(fā)瘋的傾向 她是個易病之人 所以她最后也發(fā)了瘋失足掉了下去 她會在敲鐘的時候凝望山下 從高不見底的峰上面帶渴望的看著山下 她一直想要當(dāng)一個會愛的人 而不是禁欲的修女 好喜歡這個伏筆 而clodagh敲鐘時看見深淵一般的山下會恐懼 多么巧妙 最終她們還是下了山 這里的空氣將一切都夸大了 Ruth的死更是放大了她們的恐懼 這里只適合真正的圣人和人居住
一、“國王誕生了,他屬于以色列,窮苦的牧羊人,在田野上勞作。” 這是莫普城堡的空間隱喻,對即將四散而去的被綁架者(殖民地)的權(quán)力綁匪式憂思,那些貌似圣潔的牧羊人們在印度的雨季開始前離開,日不落帝國與布道的榮耀之夢被積雨云遮蔽。二、后殖民主義下的北印度臆想:歧視與異化——“他們都是未開化的人,他們都是孩子” & 隨時可能發(fā)生的被壓迫的他者暴虐; 對受害者的二次暴力與降級,男性角色的人為見黜(迪安先生-陽剛。少將軍-陰柔),女性角色的妖魔化(康奇淫蕩如蛇,阿婭瘋癲污濁);受戕害者映像放逐——全部印度角色都是白人演員扮演,但允許華人面孔出現(xiàn);一切罪責(zé)歸因下位者,莫普城堡的自然風(fēng)景與男人都成了背誓的誘因;民俗奇觀與不嚴(yán)謹(jǐn)失真:混淆了中國與印度文化,王子與乞丐女孩的傳說。三、禁忌的癖好,修女愛欲之屋
2019003 大光明。聚焦修女的人性一面,黑水仙作為香水是欲望的象征,異域世俗的吸引誘發(fā)壓抑性格中的渴望,有人掙扎,便有人放縱。
劇情有點拖沓 人物因為年代久遠(yuǎn)都比較扭曲動作很造作....
3.5;前半段的雪山純凈藍(lán)光與后半程的玫瑰色血意映射,正是修女們情思萌動、搖曳生姿的對照,克制與狂放的鏡像兩生花,在修道院里交替完成了西方宗教在東方奇觀前的失語。不無獵奇,不無夸張,情欲的奔涌與撩撥,在進(jìn)入這個無人之境后,「世界擠進(jìn)來了」,遺忘的過往紛紛復(fù)活,如渴死一般強(qiáng)烈的愛欲淹沒了奔走在暗夜的孤魂。攝影極美,遠(yuǎn)山如黛,修復(fù)版質(zhì)感一流。
從音樂之聲到龍鳳配,最后成了迷魂記。混搭風(fēng)著實好玩,不過配角實力不濟(jì),整體質(zhì)量有所影響。一直都不明白,風(fēng)景好的清凈之地為什么不適合修行?
真是部變態(tài)的電影。宗教和修道院成了這幫逃避現(xiàn)實和自我的傻女人的出口。當(dāng)?shù)竭_(dá)偏遠(yuǎn)自然純樸的北印度后都一個個原形畢露。但她們不愿承認(rèn),反倒指責(zé)是當(dāng)?shù)氐沫h(huán)境和文化誘惑她們。最奇怪的是片子塑造的院長完全就像個自以為是的獨裁者,說起話來下巴抬得比鼻子還高??善鋵嵥M(jìn)修道院的原因蠢得和豬一樣
剛讀完的《電影的秘密》里講到遮片繪景,把本片作為經(jīng)典范例講解,故事發(fā)生在尼泊爾卻沒有一場戲是實地取景,都在倫敦郊外的攝影棚里完成,因此觀影時尤其留意景色,外景大銀幕看起來以假亂真效果佳,但室內(nèi)窗戶看出去則明顯許多了。從電影史角度值得一睹當(dāng)時的典型電影制作特征。懸崖邊鳴鐘仿佛一幕大型暗示,故事上和紅菱艷有相通之感,雖然對于異域的描繪有點西方人的“想當(dāng)然”色彩,但壓抑的暗示,禁錮的環(huán)境給人帶來的“魔怔”,在表現(xiàn)上方式上令人印象深刻 20190105@大光明重看
黑水仙是那種罕見的東西,一部關(guān)于修女幻想的色情英語電影,在印度于1947年8月脫離英國獨立前幾個月,它才被發(fā)行,因此當(dāng)修女們放棄喜馬拉雅山,走向山下時,這部電影的最終畫面可能會被英國觀眾在1947年解讀為對他們?nèi)諠u衰落的帝國的最后告別,對于電影制作人來說,這不是一個失敗的形象,而是一種對英國從未擁有和理解的東西的尊重和理性的退縮。馬丁·斯科塞斯曾說這部電影是最早的色情電影之一,這一切都是通過暗示完成的,但色情自始至終都存在于每一個畫面和形象中。大屏幕上展示的充滿活力的粉色花朵的鏡頭在當(dāng)時是一個奇觀。
一群修女被神秘的東方力量和男人誘惑最后失心瘋。唯一的白人男子天天穿超短褲,被修女們視奸,這種女對男的性審視在那個年代倒是新鮮。廣東話、旗袍、瓜皮帽、印度苦修徒、錫克教大頭巾、細(xì)密畫雜糅在一起,中國印度傻傻分不清,50年代西方對于東方的異域想像還是蠻炸裂的。
"I couldn't stop the wind from blowing, and the air from being as clear as crystal, and I couldn't hide the mountain."
意淫中的東方,是擋不住的誘惑,就如青春黝黑的少帥和甘姬,柔媚艷俗,很是奇觀...... 在令人心旌搖蕩的環(huán)境中,所謂理性克制者,下場不是精神分裂,就是忍成內(nèi)傷。
布景真是絕美,演員也美。全片充滿了對人性和東方風(fēng)情既傾慕又蔑視,既耽溺又警惕的復(fù)雜情感。
異域撩人,圣女思凡的掙扎和代價。鏡頭里有視角絕妙的仙境寫真,鏡頭外有輕描淡寫的欲望挑逗
【大光明英倫大師展】1.頗具魅力的鮑威爾/普雷斯伯格代表作,足以證明古典的主題、敘事和視聽語言依舊不過時。2.象征性、表現(xiàn)性的色彩運(yùn)用:紅色(激情、愛欲與死亡)與黑白(戒律與禁欲)的對照,紅衣、紅唇與紅眼的魔化修女令人驚駭,外加藍(lán)色的舞廳。3.影片在形式與內(nèi)容上建構(gòu)了多組二項對立式:宗教vs世俗、理性vs情感、文明vs原始(自然)、種植的谷物vs種植的鮮花、女性vs男性、成人vs小孩、西方vs東方。4.修復(fù)效果極佳,不知貫穿全片的細(xì)微閃爍的光線是否為原片效果,閃光與不斷吹動的風(fēng)都使影片浸染上了隱隱的不安與顫栗感。5.棚拍布景的又一次勝利,在萬丈懸崖上敲鐘的修女亦成為經(jīng)典形象,結(jié)局似為希區(qū)柯克[迷魂記]所致敬(而[偷窺狂]與[迷魂記]之間亦有豐富的互文關(guān)系)。6.黛博拉·蔻兒美若天仙。7.美中不足的是影片有點東方主義。(8.5/10)
看過CC版花絮部分,你就知道MichaelPowell 和 EmericPressburger 有多creative。
深淵上的鐘和修道院,形成了一種巧妙的隱喻和象徵,一則是宗教所含蘊(yùn)的超脫和救贖,及某種意義上的自我規(guī)避與放逐,一則是現(xiàn)實那難以逃脫的淵藪,慾望和人性的兇險,最後在聖靈之鐘聲下的搏殺,不論是誰最後墜毀,都是高尚的一次隳滅,人欲扼殺了上帝之贖,現(xiàn)實碾破了虛妄之遁,那突來之雨,挫敗侵襲。
AMSTERDAM FILM MUSEUM VERSION 英國40年代的絢麗電影代表 "技術(shù)化色彩"運(yùn)用的范本 劇情和拍攝都十分精彩 僅影片中稍微帶有對東方的歧視意味
"我已經(jīng)喜歡上這個地方,快讓我離開這個地方。"喜歡把那位把莊稼都種成花朵的修女。為什么要如此壓抑自己的本性呢?喜歡就去做吧!
人在環(huán)境的驅(qū)使下,會逐漸被抽絲剝繭,無法抗拒無法逃避。影片的劇情讓我覺得有絲可怕,人的內(nèi)心承受力有限,何時爆發(fā)很難預(yù)料,環(huán)境是個關(guān)鍵因素。影片的布局很令人印象深刻,幾位演員也表現(xiàn)的出色~
小修女年方三八,正思春被嬤嬤發(fā)配天涯,我本是初嫁娘,不是老師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