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們是太糟糕的一群
激流中國-富人與農(nóng)民工的記錄真是太讓人心痛,可接著又看了記錄片《平衡》,才知道什么叫痛心。
可可西里的真實故事遠比文字的記敘和電影的演繹更震撼更沉重,這個片子又是每個人尤其是手掌權錢的人必須找來看的。
人的沖動會受到懲罰,可為什么這些將熱血和生命全部拋灑在可可西里幾萬平方公里遼闊大地上的英雄也要帶著滿腔不平西去?
你不得不承認,有的時候,我們也只是無謂的動動感情而已,我們一點兒也不關心生活在完全不同層面的人們,我們沒有同情心,我們自私,我們和那些笑著的學生和爬著的官員是同類。
我們是太糟糕的一群,但愿這樣的影像能讓我們改變一下。
2 ) 平衡的真實與悲劇意識
看過平衡,觀者不得不承認,它的真實如同夏日正午的烈日,直射進人的雙眼,灼傷至心底。它如此有力,告訴鐵盒子中或者已經(jīng)覺醒或者正在嘆息或者自此驚愕的人們,這才是現(xiàn)實,請正視。
冷肅題材的高分電影一般都趨向兩個極端,靠劇情取勝和靠藝術表現(xiàn)取勝,在彭輝的紀錄片《平衡》中,靠的是導演對整個片子的控制力,沉重但不失輕靈的氛圍,自如掌控的痛苦。真實與悲劇的結合將冷肅題材的表現(xiàn)力完美呈現(xiàn)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是會質疑文字的意義的,像“西部野牦牛隊”的新聞大概只會以某個豆腐塊大小的新聞出現(xiàn)在某張報紙的某個下角,絲毫引不起讀者的興趣,更何談共鳴與行動。但是影像的意義忽然重大起來,它把一系列相關的事實推到觀者的眼前,或者觀者根本來不及思考,或者觀者也會產(chǎn)生恐懼與隨之而來的手足無措,但是觀者卻在這些影像的引導下看到了事實背后的本質意義。
在這里我們的思維習慣受到了挑戰(zhàn),一貫強調線性思維,自信文字的解讀能力,但在《平衡》里,這種慣性完全被打破,觀者所需的便是凝視影像,讓事實自動調入大腦,聯(lián)系生活的經(jīng)驗,去看透那些無可奈何的東西?;蛘哂^者并不愿意面對,但是《平衡》的力量在于,它會激起觀者的關注與思考。但凡理性的人對于煽情性的文字與影像多少都有抵觸情緒,或者彭輝深刻領會到這點,要想打動人心,必須是那些最為本源,最接近事實,“對生活的復制”的那些內容。
歷史往往有許多遮羞布,撕扯半天都不一定識得清它的廬山真面目,事實也是一樣面目不清。如何去掉那些覆蓋在事實身上的色彩斑駁的交雜著利益、欲望、與想象的混雜不清的面紗,如何讓事實與觀者赤裸相見,是導演最見能力的地方。
首先,導演本身必須是一個足夠清醒并能夠厘清事實與各種力量之間的關系的能力。《羅生門》告訴我們,歷史永無真相,若你不夠睿智決無掌控事實的可能。人人都為利益牽制,人人都會在任何事件上爭取自身最大的得利。所以你誰都不能相信,唯一能做的便是不斷地觀察、傾聽與印證。
全片沒有一句解說詞,完全的“零度風格”,遵循客觀。但這卻不能保證無限度接近真實。真實是與本質相關的詞,諸多時候表象是真切的,卻不是事實本質的面貌??上驳氖牵磔x意識到了這點,他在展現(xiàn)表象的同時,更為注重去挖掘事實與事實之間的聯(lián)系,讓事實互相印證,他對事實本質的揭示完全讓人信服了。
影像的優(yōu)勢在于強烈的展現(xiàn)力,但是也易于陷入表象的欺騙?!镀胶狻吠耆菓阉孤闹苯与娪暗恼?zhèn)?,但對事實的認證上也契合了彭輝作為記者“深度報道”的職業(yè)特征,解析事實,揭露真相。
真相往往是觸目驚心的。人們往往毫無準備,或者真相過于可怕或者人們過于弱小,改觀無望。一年走私入印度的羚羊毛要割下6000多只羚羊的皮,巡山隊員在無人禁區(qū)往往有進無出,隊員趴著喝車道里面的泥水,盜獵分子的車沒油了被抓的時候身著單褲瑟瑟發(fā)抖,扎巴多杰的上司說他們都還沒坐過直升機,北京的會議上打瞌睡的人比傾聽的人多,杰桑?索南達杰死了,扎巴多杰也死了,西部牦牛隊名存實亡。
其次,多數(shù)人有回避殘忍的本能,《平衡》的力量在于讓你無處躲藏??煽晌骼锏乩項l件惡劣,人與自然、動物的對立也如此尖銳。片中展現(xiàn)了藏羚羊毛的一條利益鏈,盜獵者的得益很微薄,真正加工與獲取暴利的或者是在國外或者已成“氣候”組織集團操作。這或者很能說明問題,當?shù)厝耸侨绱烁F困,他們把眼光落在奔跑的羚羊身上企圖獲取生存所需,根本無力去領會這些動物的值錢更多的不是在金錢上而是在生物多樣性上。環(huán)保對于中國的未開化的西藏貧困地區(qū)而言是個奢侈、迷惑、曖昧的詞語。
那么那些憎恨與痛楚何以得到排解,誰是始作俑者?僅僅的反盜獵是否足夠?這個問題顯得過于奢侈,反盜獵都做得如此艱難,何談更大范圍或者更為精進的措施。
第三,體制仿佛人人得而誅之。人人受苦都源于萬惡的舊社會,但是社會始終仍然向前進,等著體制一夜變好向所有人示好簡直是天方夜譚。扎巴多杰是個如此不知道妥協(xié)的人,他知道體制有問題,官員有問題,作風官僚體制僵硬,他似乎比誰都看得清楚,可是他卻不能明確自己的處境。扎巴多杰性格剛烈,言語激烈,辦事風格也是雷厲風行。死亡往往都是有征兆的,剛極易折。我們都知道,像西藏可可西里這種地方,“春風不度玉門關”,法治春風能吹到多少各人也心知肚明,利益紛爭的解決往往以付出生命為代價。但杰桑?索南達杰的死絲毫沒有帶給他一點警醒,與強者爭,并不能正面沖突,曲線救國的道路或者更為可行。太可惜。
3 ) 168分鐘的片長時間,始終是如哽在胸
這是7年前所做的一個舊文。我不止一次再見到彭輝。不止一次再見到楊欣。不止一次再見到唱蒼涼片尾曲的野牦牛隊員謝周。也不止一次回到可可西里。
那些灼傷人心的狂烈與憂傷。
2001年10月10日,與成都電視臺的彭輝聯(lián)系時,意外獲悉由他拍攝,也是我本次想采訪的關于原西部野牦牛隊、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及可可西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紀錄片《平衡》,在即將頒獎的第19屆電視金鷹獎中,獲得電視紀錄片的最高獎項———最佳作品獎。
此前,我作為志愿者,結束9月份的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工作以后,10月5日到成都,見到了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的“掌門人”楊欣,恰好在他那里刻了一套《平衡》的盤。
在保護站曾聽一個7月份的志愿者說到《平衡》,評價它是一部“關于痛苦和良心”的片子,一直想看。這次回來以后一放,168分鐘的片長時間,我始終是如哽在胸,內心的震撼無以言述。
10月11日,我用E -MAIL的方式向彭輝提問采訪。當晚12時15分,彭傳回了他的郵件,在看他那些關于扎巴多杰,關于拍攝《平衡》的回憶文字時,我再次被深深打動。
接下來的幾天,我陪不同的朋友在不同的場合又看過三四遍這部片子。每一次看完,大家都久久說不出話來。后來有朋友跟我說:“這些事(關于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我們知道得太少了,這是你們媒體的責任。你們炒作這個熱點那個熱點,這樣令人震驚、感動的事,為什么不好好宣傳?”
國外有媒體曾斷言“中國沒有環(huán)保”。但至少,我在9月工作過的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現(xiàn)在是中國民間環(huán)保的一個最高標志,而索南達杰、扎巴多杰更是情愿為此一死!類似的組織和全身心投入環(huán)保事業(yè)的熱血人士,也越來越多。雖然這一切還處于舉步維艱的窘困境況,我卻依然和拍《平衡》的彭輝一樣,相信這個星球人與自然最終的平衡,這種平衡,在中國也絕不會例外。
平衡》:震撼心靈的歷程
2001-10-25 11:01:18
“許多人是含著熱淚看完全片的”
記者(以下簡稱記):不知道是因為一種怎樣的契機,讓你有拍《平衡》這部片子的想法?
彭輝(以下簡稱彭):我曾經(jīng)在1996年看到一篇西方報道,稱“中國目前的首要任務是發(fā)展經(jīng)濟,政府不可能拿出人力、財力從事環(huán)境保護”,該撰稿人由此得出了“中國目前沒有環(huán)保”的荒謬結論,對我觸動很大。
1998年2月,我無意中在由北京日報社出版的《宣傳手冊》(1998年第三期)上看到了題為《可可西里的保護神》的報道,寫的就是盜獵分子的猖狂和“西部野牦牛隊”的事跡。經(jīng)報請臺領導同意,半個月后,我開始了長達三年多的艱苦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了一次次生與死的考驗,為西部工委窘迫的現(xiàn)狀感到震驚,更經(jīng)歷了對盜獵者的憤怒和對兩任工委書記先后去世的陣痛!
記:為什么會取名《平衡》呢?我的一個朋友認為這個片子有一個高潮點,就是最后扎巴多杰發(fā)脾氣那個鏡頭,除此都拍得很冷靜,他認為那個鏡頭給他留下了很震撼的印象。《平衡》的名字是不是直接從那里而來?
彭:這個問題應該把它放在整個創(chuàng)作背景中來回答。
(1)我眼里的“西部野牦牛隊”
與國內外的一些媒體報道不一樣,我在《平衡》里沒有片面地把“西部野牦牛隊”塑造成完美的英雄,畢竟我與他們相處了三年,畢竟我是一名記者,是一名以事實說話的紀錄片工作者。許多人把“西部野牦牛隊”神話化了,甚至成了“西部工作委員會”的代名詞。事實上,“西部工作委員會”才是這個環(huán)保組織的正式名稱,是經(jīng)中共青海玉樹州委批準成立的基層組織?!拔鞑恳瓣笈j牎敝皇窃撐瘑T會的一個有民間特色的稱號。
由于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水平落后,隊員文化素質偏低,加上地域相對封閉等客觀因素,使巡邏隊在頑強、勇敢、敬業(yè)的同時,也缺乏一定的科學管理,讓我感覺他們堅強剛毅、有激情,又不太規(guī)范。
在《平衡》里,我采用了“真實電影”的創(chuàng)作手法,不用一句解說詞,把我捕捉到的情節(jié)盡可能地保持原貌,客觀地呈現(xiàn)給觀眾,讓觀眾看到這支名揚國內外的武裝巡邏隊的真實。
(2)我眼里的兩任書記
第一任書記索南達杰被稱為“青藏高原的環(huán)保戰(zhàn)士、可可西里野生動物的守護者”。第二任書記扎巴多杰是《平衡》的主要人物線索,也是我從事記者工作15年來最為敬佩的縣級干部之一。
在我看來,扎巴多杰的人格魅力在于他能與隊員同甘共苦、不分彼此的同時,從不隱瞞自己的不足,乃至錯誤。更為可貴的是,他一直在自覺不自覺地糾正自己的一些不規(guī)范的行為,這一點在有些干部的身上是難以做到的。在《平衡》中,扎巴多杰面對觀眾說出了一些實際上很不利于他自己形象的大實話,這是他做人的坦蕩之處,這也是我為了保持《平衡》的客觀性所作出的一點努力。
在1998年8月的一次巡邏中,我們的采訪車和巡邏隊的所有車輛全部深陷于可可西里著名的“鬼門關”。在那三天兩夜里,我們和所有隊員一樣只吃了兩根冰涼發(fā)硬的火腿腸;晚上和衣坐在車里,車外是零下5度的氣溫和肆虐的風雪!許多隊員的耳朵凍得直流水。每天一早,渴了一夜的扎巴多杰一走出車門就趴在稀泥地上,埋頭去喝車轍里積存的泥水,其他隊員也紛紛效仿吸起泥水來……
還有一次,在追捕盜獵分子十幾天后,巡邏隊已沒有任何糧食,幾名隊員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他們只好去撿盜獵分子逃匿時吃剩扔掉的糌粑和煙頭!
這就是可可西里的夏季!這就是扎巴多杰和他的“西部野牦牛隊”。
我始終不能忘記在一次巡邏過程中,扎巴多杰坐在雪地上,一支沖鋒槍靠在他的肩膀上,對我說:“我就不信中國沒有環(huán)保,別人不做,我來做!”
1998年10月,也就是扎巴多杰在北京尋求活動經(jīng)費期間,香港“地球之友”總干事吳方笑薇到“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時,幾位堅守在那里的野牦牛隊員說:“已經(jīng)斷糧好幾天了,沒有油,沒有肉,每天只能吃糌粑度日?!杯h(huán)保志愿者楊欣把帶去的罐頭送給又黑又瘦的隊員時,他也不知道,隊員們已經(jīng)整整10個月沒有領到一分錢工資了。
也就是在這10個月里,發(fā)生了個別隊員私賣羚羊皮的事件。
作為一部客觀記錄歷史的作品,《平衡》沒有使用一句有可能產(chǎn)生主觀導向作用的解說詞。讓事實說話,讓歷史說話,是我創(chuàng)作《平衡》的基本原則。
個別媒體在“撤消西部工委”(2000年12月底)問題上大做文章,把“撤消”當成了貶義詞大肆渲染?!俺废笔菣C構調整工作中常用的中性術語,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他(她)應該懂得這個常識。西部工委是按照國家統(tǒng)一部署,為解決可可西里長期多頭管理問題,經(jīng)中共玉樹州委批準撤消的。西部工委八年的功績沒有,也不可能因必要的機構調整而被忽略,甚至抹殺,它已成為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永遠地停留在人們的記憶當中。
2000年11月,《平衡》應邀參加上海國際電視節(jié),分別在紀錄片研討會上和復旦大學放映了兩場,現(xiàn)場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數(shù)次報以熱烈的掌聲,許多人是含著熱淚看完全片的。
“平衡”的片名是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采訪創(chuàng)作之后的思考結果,是在1998年5月給臺里做書面匯報時取的名字;扎巴多杰是同年的10月1日晚在北京的一家招待所里說出的“平衡”兩個字。一個月后,他在家里死亡。這中間有什么聯(lián)系,我不敢想。
也許,《平衡》記錄的就是人們尋找生態(tài)平衡,尋找心態(tài)平衡,尋找人文平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觸動了一些敏感的神經(jīng)和經(jīng)歷正視現(xiàn)實的陣痛。但我相信,陣痛總會過去,現(xiàn)實必須正視,歷史將證明一切。
“就讓他的死成為永遠的謎吧”
記:片子拍了當時野牦牛隊巡山的很多細節(jié),你是一直在連續(xù)不斷地跟拍,還是只有選擇性地進去可可西里幾次?
彭:可可西里是中國著名的“生命禁區(qū)”。那里的自然條件決定了我們不可能長時間地呆在那兒采訪。
你去過保護站,知道那里的氣候。但可可西里腹地的氣候與保護站周圍的氣候完全是兩回事,那里更加惡劣!
我們的設備很簡陋,就是一臺攝像機、一個腳架,連野外拍攝最起碼的防風防雨設備都沒有,一遇到風雪,我們就靠自己的身子和幾把雨傘來為器材遮擋。所以設備經(jīng)常是不能正常工作。在去年的一次巡邏中,因為氣溫太低,還損壞了一臺攝像機,只好中途返回成都。
記:扎巴多杰是1998年11月8日離世的,你跟拍他一直到了10月,最后那個鏡頭,他的情緒很激憤,甚至說到了“連死都不怕”,這讓我感覺他當時是不是有什么預感?
彭: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謎。我想,現(xiàn)在再去尋找扎巴多杰的死因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扎巴多杰的死能讓我們理解到什么?感悟到什么?如果他的死能夠喚醒更多的人的環(huán)保意識,能夠揭示出我們在體制上的一些弊端,不要再讓它成為我們工作的絆腳石,甚至帶來一些無謂的犧牲的話,那么,就讓他的死成為永遠的謎吧。
記:你聽到扎巴多杰死亡的消息,當時有什么感覺?你一直在拍他,關系應該很親密,你肯定沒有想到所拍的對象會以突然的、非正常死亡的方式為這部紀錄片畫上句號。這讓人心里感到特別的震駭。
彭:1998年9月,因嚴重缺乏經(jīng)費,已無法維持正常巡邏工作的扎巴多杰來到北京尋求幫助。9月24日晚上,扎巴多杰結束了一天的演講后,和我準備一起吃晚飯。我們聽說當天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要播出故事片《杰?!に髂线_杰》(珠影廠拍攝),由于我們下榻的招待所不能收看電影頻道的節(jié)目,他決定找一家能看到電影頻道的餐館吃飯。
在景山公園西門附近找到了一家能收到電影頻道的小飯館。當黑白屏幕上的《杰?!に髂线_杰》播放到一半的時候,扎巴多杰已淚流滿面,他哭著對我說:“只要有人理解,我就是死在可可西里也心甘情愿。”
讓我久久無法相信的是,扎巴多杰最終沒能死在可可西里。
11月8日晚,一顆充滿疑點的子彈擊穿了扎巴多杰46歲的生命!擊碎了西部野牦牛隊的希望!
我是11月10日下午得到扎巴多杰去世的消息的。當時我在機房里做我的另一個紀錄片《背簍電影院》。一位我和扎巴多杰都熟悉的朋友打來電話,說扎巴多杰“走了”,我還責怪地說:“怎么會呢?他不是跟我約好了11月20日才一起去北京的嗎?怎么就先走了?”但僅僅一分鐘,我突然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進一步追問之后,我呆了。我立即掛了電話,重新打到西部工委證實,工委的副書記梁銀權哽咽地證實扎巴多杰已經(jīng)死亡。在他還沒正面回答我的問題時,我的眼淚已經(jīng)默默地流到了嘴角……
我?guī)缀跏鞘ダ碇堑刂苯影央娔X的電源開關關掉,跑回辦公室,用E -MAIL與中央臺的幾個朋友聯(lián)系,想從他們那里得到更多的消息。眼淚一直無聲地流淌著,同事們不停地點燃香煙遞給我,誰也沒有說話。
之后,我買了最早的航班趕到西寧,當我坐了幾天的長途汽車趕到扎巴多杰家時,他剛剛天葬。那個和我在冰天雪地生死與共的康巴漢子永遠地從我的視線里消失了!消失得是那樣的快,連讓我最后看他一眼的機會也沒給我!
聽扎巴多杰的家里人說,扎巴多杰天葬那天來了很多的老鷹。他們認為,老鷹來得越多,逝者就越早進入天堂,越早脫離塵世的痛苦。
扎巴多杰終于帶著他的夢隨鷹背而去了。
扎巴多杰是悲壯的,野牦牛隊是悲壯的。
“它(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更大的價值是表明了一種態(tài)度,一種中國人在環(huán)境保護上的最感性、最原始、也是最文明的態(tài)度?!?
記:我在片中看到了一些我認識的人,像謝周、扎多等,感到很親切。在保護站的時候,我們偶爾也會提到野牦牛隊的事,他們的神情都顯出極大的落寞,比如謝周,我覺得他已經(jīng)變得很憂郁。不知道你個人對野牦牛隊總的感覺是怎樣的?對它最終被解散的結局怎么看?對可可西里保護區(qū)的整個前景又怎么看?
彭:關于對巡邏隊的感覺,我想這個問題已經(jīng)在前面作了部分回答。至于對可可西里的前景的看法,我會在今后的《平衡續(xù)集》中回答,我不會在這里做任何推斷和猜測(無非就是說些“我相信、我希望”之類的大道理),紀錄片是用事實說話的。
記: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在片子里也占了比較大的比例。對這個民間性質的保護站,你的評價如何?你和楊欣(索南達杰保護站的發(fā)起和組織者)都是成都人,可以談談你眼中的楊欣及他目前從事的事業(yè)嗎?
彭:中國有很多事情其實辦起來并不復雜,關鍵是你愿不愿意去做。
建立保護站的意義,我想還不在于僅僅是為某個巡邏隊提供了活動基地。它更大的價值是表明了一種態(tài)度,一種中國人在環(huán)境保護上的最感性、最原始、也是最文明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是需要勇氣和能力才能表達出來的,而楊欣就具備了這兩點。因此,他把這種態(tài)度樹立在了可可西里。
有人說楊欣在環(huán)保事業(yè)上存在功利心,我不做評價,因為我不了解他這一點。但是,我認為,我們更應該把視覺的注意力放在楊欣在中國的環(huán)保事業(yè)里所做努力的意義上。他做的事并不算驚天動地,有很多人也許可以做,甚至做得更好。但是,楊欣已經(jīng)做了。
記:你個人覺得環(huán)保在中國所受到的關注程度怎么樣?從政府到社會、民間都可以談。而且對這個問題的前景,你感到樂觀嗎?為什么?片子里扎巴多杰訪談部分,他眼里始終都是有眼淚的感覺,楊欣在??谘葜v甚至哭了,他在一個律師事務所賣20本書的鏡頭,讓人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彭:可以肯定地說,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中國在世界的地位的進一步提高,中國政府對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也會隨之提高。畢竟,環(huán)境保護的力度最終是要體現(xiàn)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水平和文明程度的。
扎巴多杰,楊欣,西部工委,保護區(qū)管理局,還有許許多多致力于環(huán)保的人們,他們現(xiàn)在的一切努力正在使我們的國家一步一步走向文明,盡管這個過程有辛酸的淚水。
記:這部片子從拍攝到后期制作總共用了多長時間?順利嗎?你所在的電視臺是不是很支持?
彭:《平衡》從前期策劃、拍攝,到后期完成,用了三年多時間,而且現(xiàn)在我仍然在繼續(xù)關注可可西里,繼續(xù)關注《平衡》的人物命運。
今年5月,我又去了格爾木,記錄了幾名涉案隊員,以及可可西里環(huán)境保護的現(xiàn)狀,特別采訪了目前主要負責可可西里自然環(huán)境管理的“保護區(qū)管理局”。我準備在有條件的基礎上,把《平衡》一直拍下去,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紀錄片。
我是從1994年開始創(chuàng)作紀錄片的,以前一直在搞專題片。臺里對我一直非常支持,我報的選題從來還沒有被“槍斃”過,申請的經(jīng)費也從來沒有被“克扣”過。當然,我是用每一個片子的質量取得了臺里的充分信任。總的來說,我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是相對寬松的,這也是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考慮“跳槽”的主要原因(曾經(jīng)有幾個大臺找我接洽過,希望去他們那兒工作)。
記:片子結束時,我終于看到了你們工作的一些鏡頭,像打著傘替攝像機擋風雪,像你在清水河(是那里嗎?)洗臉時冷得跳起來,心里特別有感觸。那一定是很艱辛的一段日子。謝周唱歌敬酒為你們送行,那也是很珍貴的一種感情。拍了這個片子以后,你自己的心情怎樣?對你的生活有什么重要影響嗎?會不會有些什么東西是與以前不同了呢?
彭:實在有點累了,前幾天得了急性腸炎,現(xiàn)在還有點發(fā)燒。我會給你寄些VCD,其中有張是《記錄平衡》,你看看,也許能回答你這個問題。
記:我不太了解你的工作背景,可以介紹一下嗎?比如現(xiàn)在主要做什么,還有其他什么作品等等。
彭:這個問題在“彭輝簡歷”中有。
“巡邏隊不容易,《平衡》不容易,得獎不容易,得金鷹獎就更不容易!”
記:我跟一些朋友一起看《平衡》,我們都覺得這部片子拍攝的理念很獨特。特別地內斂,不張揚,質樸。沒有一點刻意煽情的東西,沒有一句解說詞,除了謝周唱的歌,也沒有其他過雜的音樂背景,而且你是特意將自己隱在這個場景的背后。這都是我們很直接的感性認識。你自己可以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思考嗎?有沒有從金鷹獎那方面?zhèn)鬟f過來的評價信息?
彭:我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也是我創(chuàng)作紀錄片的一個始終堅持的基本觀點:“我試圖想把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看成是對生活的復制”。紀錄片工作者就是有責任把你看到的最原生態(tài)的東西展示給觀眾,否則就不叫紀錄片。這種“原生態(tài)”是最能體現(xiàn)紀錄片的真實性的。
那么,體現(xiàn)這種“原生態(tài)”的創(chuàng)作方式有很多種,但對《平衡》而言,我至今仍然認為只有一種,那就是我現(xiàn)在采取的”不要解說詞,由主人公扎巴多杰主述”的形式。因為這個巡邏隊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它所賴以生存的社會環(huán)境,決定了任何一個聲音來做解說都無法達到扎巴多杰自己講述的震撼力。由于扎巴多杰的人格魅力,他在片中毫無掩飾地講述了巡邏隊的功績和缺陷,賦予了《平衡》“真實”的生命。我很滿意我堅持了這種創(chuàng)作形式。
我沒有從金鷹獎方面得到任何評價的信息,甚至到現(xiàn)在我也沒有收到獲獎的正式通知。
記:《平衡》在國內播過嗎?它是不是在匈牙利獲過獎?這次獲金鷹獎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彭:《平衡》首先在成都電視臺播過,是播的全篇,168分鐘。四川臺和中央臺也應該播過,他們主動找到我要的帶子。
在今年4月舉辦的第十二屆匈牙利國際藝術電影節(jié)上,《平衡》和我的另一部紀錄片《空山》都獲得最佳紀錄片提名(當時有30多個國家的1400多部影片參賽,有15部作品獲得提名),最終是《空山》贏得最高獎———評委會大獎。頒獎后,電影節(jié)主席告訴我:“《平衡》和《空山》都很好,《平衡》很震撼,但較之《空山》來說比較難理解,《空山》更容易看懂?!碑吘故峭鈬?,他們對我們國家的一些機構不太理解,而這正是《平衡》所要表現(xiàn)的。
金鷹獎是我國電視藝術的最高獎。我曾經(jīng)三次獲提名,但最終無緣“金鷹”。雖然這幾年頻頻在國際上,以及在國內紀錄片的專業(yè)評比上獲獎,但金鷹獎一直是個空白。
實話實說,本來今年我不想?yún)⒓咏瘊棯劦脑u選,因為金鷹獎需要觀眾投票這個特殊性,使我早已失去了捧杯的信心。畢竟,關注紀錄片的觀眾并不多,喜歡看的,又看上你的片子的,然后還要上街掏錢買選票,還要為你跑趟郵局的觀眾更是不會多。但我還是按要求,習慣性地報了名。
獲獎的消息還是成都一個不認識的文化記者打電話告訴我的,他說組委會在北京剛剛召開了發(fā)布會,公布了全部的獲獎名單,《平衡》不僅獲了獎,還是紀錄片的第一名,最佳長篇紀錄片。這消息很好,但也很突然。我問他:金鷹獎不是應該在頒獎晚會上公布獲獎名單嗎?怎么提前公布了?他說今年改了。我想應該證實一下,就按照那個記者提供的方式在網(wǎng)上查,結果我就樂了。不光是我得獎的問題,關鍵是《平衡》得了獎。從拍攝,到制作,再到輿論,到謠言,三年多時間經(jīng)歷了多少風風雨雨!不容易??!巡邏隊不容易,《平衡》不容易,得獎不容易,得金鷹獎就更不容易!
記:能不能介紹一下你個人的情況?比如年齡、家庭等,你的家人看你拍的片子,有什么評價?
彭:我把臺里給我寫的簡歷復制給你(附后)。
因為拍紀錄片需要長期在野外工作,我沒有時間,也沒條件,沒機遇找女朋友,所以至今單身,所以看我片子的家人只有我的父母,他們告訴我,看我的片子他們就想哭。老年人嘛,心疼兒子。
記:你還有什么其他要說,要補充的嗎?
彭:你還有什么感興趣的嗎?我可以補充。
好了,就到這里吧,我都要睡著了。
[可可西里會記住他們]
宗巴·尕仁青:西部野牦牛隊林業(yè)派出所代所長,正式警察。個性剛烈英勇,工作狂熱;野牦牛隊撤并一事使其內心深受傷害而賦閑在家長達四年。現(xiàn)任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索加保護站站長。
公保扎西:退役武警,為人溫和、務實、細心、懷舊。被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清退后,現(xiàn)重新籌建野牦牛隊高原生態(tài)文化促進會,意在保留野牦牛隊的光榮歷史。
謝周:退役武警,為人開朗大方,富有音樂天才?,F(xiàn)協(xié)助公保扎西在格爾木重建野牦牛隊NGO(非政府)組織。
白辰:教師、縣委翻譯出身,正式警察;野牦牛隊被遣散后,因消沉酗酒,胃部大出血而死。
旦正扎西:目前工作于索南達杰保護站。
呂長征(土族):原治多縣委車隊司機,后野牦牛隊車隊給養(yǎng)卡車司機,因高原病身體已經(jīng)垮掉,幾乎死在可可西里腹地,現(xiàn)已失去進山的能力。在保護區(qū)管理局工作。
東周才仁:在格爾木被盜獵分子暗殺未遂,卡車從其身上碾過數(shù)遍,二十二根骨頭斷掉?,F(xiàn)終身殘疾,喪失勞動能力,靠親朋救濟維生。
陳永壽(漢族):被感化的前盜獵分子,人稱“沙狐王子”?,F(xiàn)獨自在格爾木打工,艱難度日。
日秋:58歲,野牦牛隊年齡最大的成員,索南達杰好友,把自己家所有牛羊趕了一千公里捐獻給野牦牛隊。因長期艱苦作戰(zhàn),已去世。
江文扎西:藏醫(yī)出身,人稱野牦牛隊最不要命的硬漢子,陷入絕境時與尕仁青爭先自殺(未遂)好為戰(zhàn)友提供食物。目前以開診所為業(yè)。
(月縈福雅 整理 )
4 ) institutionalization(體制化的)
“體制”可理解為包括某種規(guī)則、習慣、意識和氛圍的環(huán)境。因為人對一種事物的依賴是出自自己的精神思維以及習慣,而在跳出原有的限制之外后,人們本能的反映是想在新的體制內尋找舊的體制拘束?!?br>
百度這么說。
扎巴多杰沒能斗得過體制,他被打死的那顆子彈名字叫做體制。
野牦牛隊沒能干的過體制。
置于體制是什么,閱片后的你我,早已不言而喻了吧。
”我總覺得這點.......我到現(xiàn)在心里也有點不平,建立這個機構那個機構我到現(xiàn)在還不平衡,他媽的,保護的時候我們保護,事情我們辦,拿錢的時候別人拿,弄些亂七八糟的組織,別人弄,很不平衡。幾個月的工資拿不出來,一個月的工資拿不出來,出差費拿不出來的情況下,就這樣工作……干下來。將來對人類,對社會有一點貢獻。我認為是值得的!但是我對一兩個王八蛋……我忍!我死都不怕??!我辭職總可以,甚至開除后我還是干這個環(huán)保事業(yè),我絕對要干下去了……現(xiàn)在我也是難言之處多得很吶“
那么,我關心的是扎隊長的難言之處到底是什么?
難言之處一
官僚社會下的中國,是沒有機構愿意去真真幫助扎書記。只有均分貨幣的機構,請且讓我稱它們?yōu)?,均分貨幣的機構,而不是分贓的盜賊。因為,現(xiàn)在是和諧社會。
難言之處二
常年跋涉于可可西里的山路間,沒有時間去陪伴家里的親人,或許是這個如雄鷹般堅強的血性男人,最難言的地方吧。
看過不少打著紀實和人文關懷旗號的的紀錄片,可是真真和《平衡》比起來,沒有一部可以有一比。
記得幾年前看《肖申克的救贖》時,摩根 弗里曼曾說過這么一段話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扎書記就是那個不愿在墻里的那個斗士,他不愿接受這種體制化(institutionalized)
“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 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
“強者自救,圣者渡人”,扎書記渡的何止是你我,《平衡》渡的何止是你我。
或許當下的體制化,不是你我抑或是什么機構可以撼動甚至改變的。但是,可以有像彭輝這樣的編導,《平衡》這樣的紀錄片。就足以對這樣的體制發(fā)出一聲怒吼。
但我們依然還都是體制下的奴才。
Fuck your institutionalization
感謝《平衡》
5 ) 萬惡的政府,才是導致這一切的真兇!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真實地感受到,在殘殺藏羚羊和保護藏羚羊的斗爭中,人類對自己歇斯底里丑惡的放縱與麻木,同時也傾聽到,在一種悲壯與凝重的氛圍里藏羚羊的保護神——扎巴多杰和他的野牦牛隊的無助與無奈,他們生存條件的艱澀。
影片開頭那冉冉升起的紅旗,也許正是扎巴多杰和他的戰(zhàn)友們對美好明天的向往。
扎巴多杰戴著那一副充滿滄桑與悲哀的臉龐,嘶啞的訴說著那一段被風雪所筑成的艱苦的往事,深深的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內心。
1995年,扎巴多杰第一次進入可可西里時,治多縣委給工委的小車加了84公斤汽油。因為治多縣市貧困縣,這便是政府給西部工委野牦牛隊惟一的資助。除了三支槍,在沒有任何資金的情況下,1995年 10月7日,在可可西里,在青藏公路八工區(qū)一頂帳篷內組建中國第一支武裝反偷獵隊——西部工委野牦牛隊。野牦牛是高原的保護神,溫順忠厚、吃苦耐勞,但是一旦侵犯了它,即使是一輛正在行駛的卡車,也會被它掀翻,扎巴多杰他們取這樣一個隊名,正是寓意著他們是高原藏羚羊的保護神,無論多么艱險,都永不退卻!
在可可西里,他們不僅要和全副武裝的偷獵者激戰(zhàn),更要和殘酷的生存環(huán)境進行搏斗。4.5萬平方公里的無人區(qū),嚴寒、缺水、食物匱乏,讓這些只能開著兩輛小車巡守在這廣袤的土地上的隊員們經(jīng)歷了多少的艱辛,甚至是八個月都無法給他們發(fā)出工資,不值靠什么來養(yǎng)活家人,但是這些艱苦的條件,依舊無法阻擋他們對保護可可西里的決心,埋藏起心中的無奈與悲傷,踏上了這條漫漫的遠征之路。
大自然的力量固然不可抗衡,在高原上與非法走私盜獵者搏斗固然兇險,但最讓人痛恨的是那些斂盡人民財產(chǎn),不作為亂作為的官員!扎巴多杰是個克制的人。 對著鏡頭,他反復強調,不怪治多縣不給野牦牛隊經(jīng)費——連工資都發(fā)不出的貧困縣一個,能有多大指望呢——總投入就是1995年的三百塊,給吉普車的油錢。 平靜的他在片子里的唯一爆發(fā),就是罵出了如題這句話:“我總覺得這點……我到現(xiàn)在心里也有點不平,建立這個機構那個機構我到現(xiàn)在還不平衡,他媽的,保護的時候我們保護,事情我們辦,拿錢的時候別人拿,弄些亂七八糟的組織,別人弄,很不平衡。幾個月的工資那不出來,一個月的工資那不出來,出差費那不出來的情況下,就這樣工作(指冒死保護可可西里)……干下來。將來對人類,對社會有一點貢獻。我認為是值得的?。?!但是我對一兩個王八蛋……我忍……我死都不怕!!我辭職總可以,甚至開除后我還是干這個環(huán)保事業(yè),我絕對要干下去了……現(xiàn)在我也是難言之處多得很吶!”
扎巴多杰那雙憂苦的眼睛久久駐留在我的腦海中。
這雙犀利的眼睛,屢次將盜獵分子抓獲。這雙眼睛,看透了一些東西,骯臟的、丑惡的。這雙眼睛,時常憤怒,因為感受到了種種的不平衡。
這雙眼睛,總是濕潤。當說到,兇惡殘暴的盜獵者將剛生下小羊的藏羚羊殺掉,眼看著小羊在母羊身邊嗷嗷待哺,這雙眼眼睛濕潤了。當說到,他們已經(jīng)幾天被困在剛下過雪的草地里,饑餓就要奪走弟兄們生命,面前是他們用生命保護的藏羚羊群,他冒著內心的劇痛、良心的譴責、犯法的危險,為了弟兄們活命也要槍殺其中的一只藏羚羊,這雙眼睛再次濕潤了。當說到,他們的工作收入是賣掉繳獲的藏羚羊皮的所得,對他來說,多么于心不忍啊,他的眼睛又一次地濕潤了。
細細觀察著雙眼,上面布滿了血絲,四周被粗糙的皺紋緊緊包圍。工作的艱辛和生活的簡樸使他的皮膚過早地失去了年輕的光澤,讓他變得更加蒼老。不只是容貌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的雜亂和斗爭,各種體制失衡帶來的茫然、憤恨、壓抑和苦惱。
上一任書記怎么走的他最清楚,可是,他還是義不容辭地緊隨其后,踏上了這條不歸路。只求得內心坦坦蕩蕩,溫暖明亮。
然而勝利在望,曦光就是前方之時不幸卻發(fā)生了。在結束了北京尋求經(jīng)費的活動回到青海家中的第二天,扎巴多杰被子彈近距離擊破頭部身亡。影片播到這里,我想每個觀看者心里都特別的震驚,特別的壓抑。也許是扎巴多杰講的太多,觸及到了那些在位者的利益,又或者是盜獵者的瘋狂報復,這一切的背后,都是人性的泯滅,道德的淪喪,在脫離不了骯臟交易的官場環(huán)境下,在這樣有著嚴重弊端的體制下,扎巴多杰等人有著太多的身不由己,而他也只能含恨而終了。強殺案是意外也好,陰謀論也罷,事實是扎巴多杰之死可能永遠就是個謎了,正如生態(tài)不會完全平衡,人性不會完全平衡,現(xiàn)實世界的各種結果也總是不平衡的?!?br>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丟下他的親人朋友,丟下他的“西部野牦?!标?,丟下他未竟的事業(yè),遠避塵囂,離我們而去了??煽晌骼?,你這蘊育寶藏的土地,你這造就英雄的莽原啊,今天,你忠實的兒子倒在你的懷里,他已完全屬于你了,他將與你同在!就用“巴顏拉山”哦,你怒吼吧,讓萬年積雪覆蓋災難的大地,讓千層峰巒橫斷茫茫雪原,讓生命輪回的聲音響徹冰封的太陽湖畔!
玉樹警方說扎巴多杰死于自殺,也許扎巴多杰的死或許是他承受不了來自各面的壓力的一次爆發(fā),但是這種為了藏羚羊,為了可可西里,即使再艱辛的道路,他們依舊走了下了來,每一次與盜獵份子真槍實彈的血拼,每一次與大自然的生死搏斗,都沒有擊垮的勇士,難道會因為這點原因就自殺嗎?政府啊,你不要把人民都當做是一群白癡好不好!?。〕錆M著權力交易、骯臟墮落的政府,才是是這無情與黑暗的社會的根源!
看過平衡,不得不承認,它的真實如同夏日正午的烈日,直射進人的雙眼,灼傷至心底。它如此有力,告訴鐵盒子中或者已經(jīng)覺醒或者正在嘆息或者自此驚愕的人們,這才是現(xiàn)實,請正視。
現(xiàn)在有誰還記得索南達杰,扎巴多杰,為可可西里付出生命得到的卻是遺忘,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可能早就見不到藏羚羊了,付出了那么大的代價可關注只停留了瞬間!
中國紀錄片最高獎《平衡》之美麗的可可西里。美麗的西部,美麗的藏羚羊,嚴酷的自然條件,以及那些可愛的同胞!
祝福奇卡?扎巴多杰——鮮血凝成的豐碑
6 ) 藝術來源于生活 生活殘忍于藝術
看了可可西里震撼不已 而后才知道有這么一部記錄片
真實到可怕
幾年前去拉薩的時候路過可可西里
那么藍的天 那么白的云 還有幸看到一群藏羚羊
險惡的環(huán)境 窮兇惡極的盜獵者 他們就那么堅持著 因為他們所以在多年后的我才有幸還能看到藏羚羊
傾其所有保護藏羚羊不被剝皮獵殺 卻又因為保護藏羚羊缺少資金而不得不賣藏羚羊皮
努力建立保護區(qū)成立了組織 可是建立起了自己卻又不在編制范圍內
工作干得漂亮抓到還沒有開始獵殺的盜獵者 不能對其罰款沒有收入來源
有收入來源卻是有大批羚羊被獵殺剝皮
為了保護藏羚羊而追擊盜獵分子 最后卻又不得不射殺藏羚羊活命
這些矛盾
這些各種體制之間的矛盾 因為這些大家不好明說卻有都懂的原因
他們沒有槍支彈藥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補給
在長江的源頭保護著他們的羊子
平衡沒有可可西里那樣專業(yè)的演員配音場景配樂
他只是一個人一部攝像機花了三年時間記錄下來的畫面
那么真實那么震撼那么觸目驚心透過屏幕直擊我心
日泰的死是可可西里最后的槍聲最后成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
多么美好的結局呀
可是真實是什么
從北京回來的扎巴多杰第二天死于槍殺
第三任西部工委書記繼續(xù)面臨著之前的難題和困境
我依然相信扎巴多杰所說的:面包會有的 牛奶也會有的
電影取名叫做平衡其實是反諷,在電影中隨處充斥的都是不平衡,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極度的失衡,所以,平衡也成為了導演的追求和向往
群眾一旦被發(fā)動起來 也許會有英雄 但更可能是暴民
影片的拍攝環(huán)境極度惡劣,能夠呈現(xiàn)出來的也就非常有限,但已經(jīng)足以讓我感到震撼和憤怒。影片遠不如《可可西里》那么好看,但真實的沖擊力卻遠勝之。影片的后半段,楊欣、梁從誡先后介入,揭示了保護可可西里的許多體制問題,尤其是那個官員瞌睡的鏡頭,讓人無語并出離憤怒。向索南達杰和扎巴多杰致敬!
強烈推薦!看完對自己的生活開始了新的審視,不公和不平衡處處都有,我們的只是皮毛。http://tv.sohu.com/20101028/n276677376.shtml
很杯具的發(fā)現(xiàn)豆瓣這段所謂的“劇情介紹”出自我大學時候的一篇作業(yè)的節(jié)選。請問這個有版權么?
你愛這個國家有多深,你就恨這個國家有多深,至于理由,有的是不方便說,不敢說,甚至不用說你也知道。這就是我們的國家,有的人在流油,有的人在流血,有的人在流淚。
“就個人和我的兄弟們來講絕對是稱職的!對得起后代子孫,對得起人類!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自然,保護生存環(huán)境,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沒有國界之分、黨派之分,地區(qū)之分,更沒有你我之分!”
北京座談會上那個說“由于咱們這種體制的很多特點,大家不說都明白” 的環(huán)保學者是梁從誡,確實沒給他們老梁家丟臉
自私圖樂的腐心鬼
【70分鐘版本】體制不完善,問題始終不能解決。是誰說的好人一生平安
是大學時候在宿舍坐床上拿本本看的。看到最后已經(jīng)基本裹著被子全身顫抖了。怎么說。這是一部寫實的片子,比可可西里更直接真是的反映了藏羚羊以及那些保護藏羚羊的人們的生活和處境。觸及心靈,震顫靈魂。必須看!
“我親手打斷了盜獵分子的腿”,“我親手打了一只藏羚羊吃”。真實到可貴的紀錄片。
由于咱們這種體制的很多特點,這個大家不說都明白!
五星表示敬意。這部紀錄片在豆瓣還能夠存活只能說明問題還沒嚴重到讓它消失的程度。最早看關于反盜獵的相關作品是《可可西里》 而這部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個人的努力 良心與無良心無下限的禽獸 中央官僚機構的無能 腐敗足夠反映出這個國家的地方與中央的不協(xié)調關系。從非洲的血鉆到青海高原的藏羚羊毛皮 這個世界上總有些荒謬絕倫的混賬在欲望的驅使下消費這個它們不用為之負責的世界 在流動著骯臟血液的資本主義市場下 又有多少無辜的人在憑著一腔熱血與良知在守衛(wèi)著我們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最后的底線而犧牲?
治多縣的付出和得益是整個中國的,不能因此卻吧義務簡單附加于他們。政府責無旁貸。
不管多艱難,從來沒有喪失勇氣、樂觀和熱愛,墻面涂成紅色,繪上五角星,國家沒有給一分錢,建好了保護站第一時間是升旗,車隊陷在無人區(qū)三天兩夜,隊員渴到喝泥水,當汽車終于從泥淖里出來的時候,還是像小孩子一樣歡呼雀躍,玩起了泥巴。為了追捕兇殘的盜獵者,十幾個人帶著簡陋的武器裝備深入無人區(qū)幾百公里。他們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卻可以時刻面帶微笑,高唱著熟悉的歌謠,他們在高原挨餓受凍,飽經(jīng)風霜,卻沒有一句怨言,可可西里啊,你養(yǎng)育了忠誠勇敢的兒子,現(xiàn)在他們舍命來保護你。斑頭雁在蒼藍的天空自由翱翔,萬年積雪覆蓋了千層峰巒,冷冽的寒風肆虐著高原,但是罪惡終有一天會得到懲戒,而你,奇卡·扎巴多杰,可可西里的英雄,回到母親的懷抱,愿你的靈魂得到安息。
細節(jié):1.索南達傑死時的姿勢是射擊狀;2.在被困可可西裏腹地,隊員瀕死下,扎巴多杰親自射殺了一隻藏羚羊;3.扎巴多杰在北京做報告時,在場的某個官員在打瞌睡;4.農(nóng)大的講座中,梁從誡暗示西部野牦牛隊因為缺少經(jīng)費來源,出賣繳獲的藏羚羊皮;5.在京城某旅館,扎巴多杰對於官場與利益分配的欲言又止。
一部極具品格和悲劇力量的紀錄片,直接影響了陸川的《可可西里》。這獨家的影像、獨特的題材、獨到的價值,觸目驚心地呈現(xiàn)出來,而那些捍衛(wèi)者的命運遭際,時時刻刻拷問著現(xiàn)實中的道德和法律。
如果你之前沒看過,第一次看完后你會震驚我的震驚,如果你看過卻不忍心再看第二遍,你會憤怒我的憤怒,如果你反復看了三四遍,你只會心涼我的心涼/
可可西里神圣的人們,為了生態(tài)的平衡,他們的生活無法平衡,心理無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