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總體上介紹了GEM從小接觸音樂至今的主要經(jīng)歷和感悟,但故事敘述過于平淡缺乏沖突。除了家庭回憶部分和“如何辦好一場體育場演唱會”是電影比較新的獨有的東西,其余那些對經(jīng)歷的想法和感悟,甚至不如她在一些節(jié)目中談的深刻,推薦去看她的那期《開講啦》,講自信與自愛講的特別好。 鄧紫棋在出道后第一次遭遇集中的重大的的挫折是在2012年,工作和輿論壓力激增、失戀、外婆逝世的那段時期,她當時一個人逃離香港,在紐約的街頭上看到小丑吹出一觸就破的美麗泡沫,創(chuàng)作推出了專輯《Xposed》鏟去了自己的半邊頭發(fā)和不知道多少陰霾。這是故事情節(jié)上很好的沖突點,也是GEM成長路途中一段不可或缺的經(jīng)歷,電影卻鮮有描述。 反而,對深圳的XXX LIVE大書特書,講天氣有多熱那么多人有多難辦,制造的沖突很生硬。 宣傳片中講到“逐光飛翔”,這束光很大部分就由她的基督教信仰帶來。她在演唱會上也和歌迷分享過,上帝告訴了她真正的愛是無私的。之后還和張敬軒一起合唱過Hallelujah(雖然這首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宗教歌曲)。宗教信仰是她克服心中恐懼和慌亂的工具,也是她的精神世界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影片完全沒有提到。不知道是不是被廣電總局cut了,如果是,祝煞筆廣電早日擁有新的心跳。 十幾萬條評論的唾罵,每周源源不斷的負面報道,對于一個一直被音樂包裹的純粹女孩來說,真的是洶涌的海嘯。對自我價值和道路的質(zhì)疑,深切的無助和恐懼,這部電影表現(xiàn)得火候都沒那么足。 總之整個電影的敘事欠缺完整,表現(xiàn)缺乏張力,贊揚、評價和自我評價的部分篇幅太多。三星給一個天才到無需雕刻的gem(寶石),一個才華橫溢的創(chuàng)作者,一個對音樂無限執(zhí)著的歌者,和作為一個蛻變者的鄧紫棋。
1,首先我覺得片名叫《一路順風》才比較恰當吧,這片子和片名之間的差距有點大。其次這海報設計的真是土鱉到了極點,沒一張能拿出來看的。我想這也由此能夠看出鄧老師今后創(chuàng)作道路上的主要桎梏:矯情的歌詞與膚淺不經(jīng)推敲的歌曲,一如這一部將蒼白的短短二十余年的經(jīng)歷硬生生拉扯成雖然只有九十分鐘但是還是乏味的令人忍不住快進的紀錄片。同時也暴露了現(xiàn)在院線逮著什么熱點都要湊一下的既得利益者嘴臉。
2,我國的公開的大多數(shù)人物傳記類的紀錄片其實根本不算紀錄片,他們應該被單獨劃分成一個片種叫做“吮痔片”,就是聚集一幫熟人在鏡頭前互相舔屁眼,什么好聽說什么,沒勁透了。我實在也不是謙虛(暴力膜蛤),如果有天我戚某人出人頭地了也搞這么東西,我就把大家聚起來一起說我的壞話,什么難聽說什么,誰說好聽的就CUT掉。不過就我這種性格而言即便我活到九十歲能總結的也無非就是一句話:往事何須再回首?或許因為死豬不怕滾水燙吧,當看到影片中鄧紫棋說有十六萬人給她留言其中有一半以上都在罵她的時候情緒崩潰、嚎啕大哭,我心里其實是羞愧的,因為我是那種被六十億人辱罵都臉不紅心不跳還能抽空回個嘴順便看看對方誰罵的出彩記下來以后備用的選手,也許我的生命中注定是不會有逆風了,/(ㄒoㄒ)/~~。
3.這個片子的包裝好眼熟啊,在別的什么紀錄片上扒下來的吧。不過這線條和圓的元素跟片子本身并不契合。
4, 洪濤說的對,“有時候做好事情并不重要,做對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5,我很少關注娛樂圈也不太了解鄧紫棋,不過我瀏覽了一下她近期頻繁發(fā)布的EP和里面少的可憐的曲目,想起了謝天笑老師。那時候我還很單純,在沒錢的情況下也可以為了喜歡的音樂花很多錢,即便如此,當我聽了謝天笑老師那張四十塊錢卻僅有一首歌的EP《我不愛你》之后,還是切實的感受到了“您真的不愛我”這一中心思想。以上對謝老師的感想同樣可以作用于鄧老師,盡管我從來沒有在她身上花過一分錢。
最近突然接觸到鄧紫棋的音樂并且無法自拔,感覺她的歌節(jié)奏感很強,音色很有魅力,特別是 光年之外,同時疑惑她怎么小小年紀如此拔群,以及為何負面新聞纏身,這部電影較好的給我一個回答,讓我看到她上海音樂家庭的熏陶,回顧她被外婆保護的童年,認識到她在大陸從默默無名到人氣爆棚的一飛沖天。。
她成名之后回到上海開演唱會,應該是很自豪,可以和家人分享這份樂趣,想必是人生的幸福。
聽她的歌曲對于我而言,的確是個很享受的事。她的唱功,創(chuàng)作能力,歌詞的含義,我認為都有獨到之處。
正如片中所說,也許現(xiàn)有的體制缺乏一些天才歌手的快速上升的通道。一個歌手能不能走紅,唱功高低是一個根本的衡量標準,但是只有唱功是絕對不夠的。還需要遵循默認的規(guī)則,尊敬圈子的老前輩,只要他資歷老。
對于和歌手的沖突,洪濤對于自己的態(tài)度,提出了很有趣的一個解釋,也是來自前輩的觀點,做對事和做好事是不一樣的,雙方如何溝通,導致合作破裂,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洪濤以及群眾的指責,淹沒了鄧紫棋以及其團隊的聲音,我猜就好比小學孩童不懂事,任性,自負天真,結果被老師懲戒一樣,也是成長所需。
最后,我還是喜歡她的歌,這毋庸置疑,也包括她在歌曲中展現(xiàn)的情感,生活態(tài)度,正如喜歡一個人,就會放大她所有的優(yōu)點,眼中所見只剩她的好,即便局限于方寸,但生活在自己理想的島嶼,為何不能看作幸運呢?
看完鄧紫棋的一路逆風,真的對她又有很多了解,沒上歌手之前,我只是聽過她的寫不完的溫柔,然后她上歌手之后,聽到她的名字我還有點不確定(當時我單純的以為她是網(wǎng)絡歌手??)后來真的喜歡她的聲音,她對音樂的態(tài)度。韓磊老師說她會在30歲之后大放異彩,我也相信!最后鄧紫棋真的是除了我本命外我非常非常喜歡的女歌手,加油?。兇饪赐暌宦纺骘L之后個人感想??)
還記得第一次知道鄧紫棋,是在初中時聽到她的《where did u go》,心想這個女孩子好棒啊,才比我大三歲,唱歌好厲害,還是自己創(chuàng)作的,而且笑起來真甜!然后了解到她很可愛也很努力,以及扮金魚臉去街頭賣唱等各種有趣的事。
但是當時還很少有人知道她,包括到我上了大學,同學問我你最喜歡唱誰的歌,我說鄧紫棋,對方都疑問“?誰啊”。
2013年,在廣州看她的演唱會,以前她只在香港開show,這次終于能在內(nèi)地見到她了。每一首歌我都會跟著唱,心想要是哪天能跟棋棋成為朋友,和她一起唱歌該多好。
后來得知她要上我是歌手了,一定會有很多人知道她了,就像一個小寶藏就要被挖掘出來了……有擔憂也有欣喜。
果不其然,她一夜爆紅。
可這何嘗不是她應得的呢。小小年紀,刻苦用功,每一個不被理解的時刻都沒有放棄,眼神依然堅毅,笑聲依然爽朗,大步大步往前走。
她無疑是幸運的,年少便得伯樂,只為她一人??汕疤岜仨毷牵呀?jīng)足夠具備了千里馬的條件。試想有多少人在抱怨無伯樂賞識的同時,包括我自己,在某個時間段里,都是沒有達到所需條件的。
所以,天時地利人和,加上自身的努力和優(yōu)勢,成就了鄧紫棋。
那么如今,金子終于跳出了沙堆,閃閃發(fā)光,不就是理應如此的嗎。
很高興看到她被那么多人聽到,其實當我自己開始做音樂,我才知道,做音樂和唱歌有多難,內(nèi)心該承受多少,哪怕沒有外界的壓力,也有自身的矛盾和糾結,和無人知曉理睬的孤獨感。
棋棋應該是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八九年里,慢慢沉積成了她所能夠成為的模樣。
后來到現(xiàn)在,我很少再去關注她,但她偶爾出新歌我都有聽,也許她的音樂性大概都定型在了那里,沒有什么大驚喜。但她慢慢變得細膩了。變得穩(wěn)重成熟的同時,也變得小心翼翼了。
雖然各種媒體老調(diào)侃她是皮褲妹,或者從各個角度說她的不好,但我知道她熱愛音樂的那顆心不會改變。對我來說,這就夠了。
但愿她的笑容跟她小時候一樣純粹,因為她是屬于童話世界的小公主啊。
堅強與堅定是多么難得。
我喜歡的欣賞的敬佩的音樂人和歌手有很多很多很多,世界上比鄧紫棋更厲害更高層次的音樂人和歌手也很多很多很多。我不是她的粉,我只記得她是和我一起成長的小女孩。
就像曾經(jīng)相交過在一個點上,哪怕如今已分開各自前行,都會把美好留在心里,繼續(xù)前行。
多年后我還會想起,那些是我青蔥懵懂時所謂的情懷。就像小學時聽到的周杰倫 林俊杰 SHE 蔡依林 張韶涵……等等。
每個人在每個時期都不一樣,每個人都在生長,每個人都需要進步。
所以,還是很個人情感的給了4星:
一星,給青蔥年歲。
一星,給鄧紫棋本人。
一星,給曾經(jīng)紅火的香港樂壇。
一星,給最淺顯也最可貴的音樂信仰:為音樂而生而死而存在。
完畢。
音樂紀錄片,記錄她一路走過來的歷程。影片上映的今天,她也在經(jīng)歷和記錄,繼續(xù)當下。愛和善意,帶給認識的她的人快樂和力量。當然未來還有很長遠的一段路,這只是一段路程的標記,我們且陪同經(jīng)歷,一起等候更多的美好??
這是紫棋的紀錄片,為什么要以所謂的高超的觀影技巧去看待,以及為什么要參雜那么多prejudice。這就是鄧紫棋,她的傳說,也是我關于青春和生命的意義最好的詮釋。不用太多語言去詮釋,這就是紫棋通過語言帶給我的power.喜歡一個人是有理由的!
啥時候豆瓣的人群以“XXX都沒有,你憑什么拍”為評分標準了。真是low穿地心,見不得別人好的自卑心。我還想說,XX都死了你憑什么還活著。單講制作,三星。
電影院現(xiàn)在成了what?who給我解釋下?
張學友都沒這么大臉給自己出紀錄片
關于音樂和歌手的紀錄片確實有啊,但我印象中都是很有成就的歌手啊。。。這是啥
此片會掀起一陣熱潮,華晨宇已準備好、李易峰已經(jīng)開拍、胡夏正在協(xié)調(diào)檔期…張學友正在做吃瓜群眾,李宗盛正在給他們寫評價。。。
求別亂改成語了,比起大多數(shù)人的人生,你已經(jīng)不止能用一帆風順來形容了
“時勢造英雄”,90年代的歌唱比賽,新世紀時的大佬加成,再到G.E.M.時期的網(wǎng)路走紅,香港一個年代有一種天后的造法。但是這幾年變得太多了,不知是她還是團隊還是整個大環(huán)境的問題。正當已經(jīng)懶得關心她又干了什么的時候,又來了一部戴高帽的紀錄片招黑?;氐疆敵跄莻€唱Where Did U Go的她該多好。
一星,給青春。一星,給鄧紫棋。一星,給曾經(jīng)紅火的香港樂壇。一星,給傳達的音樂信仰。
勉強兩分。素材都是2014年的,不知道為什么17年年初才放出來。這類片子如果沒什么料,還不如演唱會好看,其實鄧紫棋和我是歌手糾紛那一段本來可以作為點的,不知道為什么沒展開。最后我還是喜歡聽她唱歌,她上歌手之前就在聽了,但是看她的意思認為上節(jié)目之前大陸沒人知道她,我被忽視了好慘
要不是為了免費的中午飯,我特么才不來看,閃的睡不著。。。
要承認本片豐富了內(nèi)地院線市場類型,但依鄧的經(jīng)歷還不足以撐起一部類似《艾米》那樣的傳奇。重點應該是我是歌手雙年巔峰會事件的公關,洪濤的幾段采訪意味深長。但過于偏頗地突出一條微博引發(fā)的效應,缺少對誤會事件實質(zhì)的多維解讀。當16萬留言一半在罵你,你就會懷疑是否該罵。權當看了場演唱會電影。
老粉表示很失望。未成年就拿最佳新人獎,未滿20就在紅館開演唱會,23歲就全國爆紅。近二十年來最順風順水的歌手里面鄧紫棋應該能排進前三吧。不過是被罵幾句,就矯情得像全世界欺負她一樣。那蔡依林不是早就自殺啦?鄧紫棋再做些這么low的事情,遲早泯然眾人。
鄧紫棋的音樂真的很有感染力,每次聽都會特別振奮我,相信這就是偶像的力量。
第一次看這種紀錄片,其實更像是一個人物傳記,鄧紫棋確實經(jīng)歷了很多挫折,電影里最好看的是有演唱會的部分,電影院的音效很震撼,比所有的演唱會現(xiàn)場不知道要棒多少,還有歌手退出巔峰會那個事件,的確是有內(nèi)情的,總之,很不錯,第一次新鮮的嘗試!
Home Video 2017#1 這個偶像不僅年輕 還沒什么故事 連小圈子互捧都看不到… 唱功和創(chuàng)作都沒亮點 套用片子里的話:看她30歲的成績吧 今冬粉絲素質(zhì)最差影片 見面會全站起來擠到過道去了
本意是給非粉看看真實的GEM,結果變成,給粉絲和路人粉看他們都看過、都知道的東西
奇奇怪怪的中國電影院上線
先老老實實沉淀沉淀自己,急個屁的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