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浪費了的風景,良辰美景佳人奈何天一樣都沒有
雨城,這樣的名字是詩意的,一看就有故事。但片名這樣起就很偷工減料了?!顿M城故事》有沒有?《雙城故事》有沒有?
馬來西亞導演何蔚庭是以《臺北星期天》在臺灣成名的,在反映海峽兩岸的主旋律《酒是故鄉(xiāng)濃》后開始到內(nèi)地發(fā)展(《酒》的片名明顯是傍了TVB的劇《茶是故鄉(xiāng)濃》、《酒是故鄉(xiāng)醇》),一再拍攝地方定制片、小成本主旋律如《水煮金蟾》,大有成為這類片子的專業(yè)戶之勢。印象中有幾個港臺的導演就是“沉迷”于這類片樂此不彼,當然啦,有固定模式,競爭小,關鍵是有錢賺。
電影根據(jù)小說改編。劇情無趣,搞笑什么的是不存在的。風景也沒拍出美感,地方特色體現(xiàn)不出。演員顏值低,尤其女主。倒是女配亮了,曹苑,我第一眼看就覺得臉熟,果然是在其他影視中見過,演農(nóng)村姑娘最合適不過。男配秦漢擂竟然是因網(wǎng)大而走紅,少有。
2 ) 《雨城故事》有感
讓 愛 回 歸
——觀《雨城故事》有感
山鷹/文
如果說,電影《山楂樹之戀》曾讓人唏噓純愛不在,愛在從前。那么,電影《雨城故事》則在浮華與喧鬧的當下生存的愛情感到某些慰藉。
《雨城故事》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電影從情人節(jié)開始,留學美國的李玫一畢業(yè)匆匆趕往雨城準備給當設計師的男友丁倫一個驚喜,丁倫正忙于做雨城的城市規(guī)劃,冷淡了李玫,李玫獨自前往碧峰峽游覽,不慎落水且扭傷腳,被熊貓飼養(yǎng)員蕭偉救起,兩人由此相識繼而相愛。
簡單故事極難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然而,世界上許多東西往往也因為簡單而讓人神往,比如情感。男女間兩情相悅也許是那瞬間的對眸;也許是某一個合適的時刻,某個合適的環(huán)境,某個挫敗日子,突然有一個人出現(xiàn),給你的一聲問候,一次攙扶。如李玫,興致勃勃地來與丁倫相聚,欲把終身托付,卻遭遇丁倫冷冷地對待。受傷于寂靜山谷的李玫墜入年輕生命的無助與孤獨??梢韵胂螅诳諢o一人,暮色將近的峽谷,熊貓飼養(yǎng)員蕭偉的出現(xiàn),對處于無助困境的李玫那顆滿含幽怨、懼怕、沮喪、失意的心所點燃的驚喜和給予的希望。這種情感現(xiàn)實中不乏看到,這是脆弱的時候,尤其希望有個溫暖的肩膀依靠普遍心理。如此的相識橋段并不新穎,但也符合生活常理,讓人找到生活的溫度與細膩。
網(wǎng)上流行不敢相信愛情的說法。是啊,生活不易,極度奔勞,就業(yè)艱辛,職場拼殺,年輕一代覺得壓力山大,自有他們的煩惱。他們的婚姻即便愛了也多處這樣那樣的顧慮,心中有愛而不敢愛,于年輕生命而言,其無奈伴隨著日子久了便成為困惑和迷茫。
現(xiàn)實化,物質化的生活擠壓,簡單之愛勢必讓人有虛幻感,譬如《雨城故事》中的丁倫,為了在城市規(guī)劃方案中得勝,他已顧不得愛情,尋找設計突破的壓力便轉嫁給所愛之人。丁倫愛李玫:當他在為修改設計方案,尋找“城市靈魂”時,看到李玫坐在蕭偉的摩托上在古鎮(zhèn)街道風馳時,產(chǎn)生嫉妒,對蕭偉揮拳相向。這一幕,是丁倫作為男人對愛情的維護,然而,也正是這一拳,讓李玫與他產(chǎn)生了激烈爭執(zhí),導致他們的分手。
《雨城故事》運用獨特的鏡頭語言李玫對蕭偉愛情心理做了剖析:初識,腿部受傷李玫乘坐蕭偉的摩托行馳山路,李玫拘謹?shù)赝χ敝澹执钤谑拏ゼ缟?,面部特寫拘謹;當李玫被蕭偉送到古?zhèn)的老中醫(yī)處療傷,且得到蕭偉禮貌而細心地照料,兩人比較熟絡后,摩托這個道具再次隨著鏡頭的推移變得生動起來,摩托上的蕭偉和李玫的身姿變得柔軟,似乎兩人都在感受彼此的氣息。第三次是李玫再次被丁倫的抱怨而刺傷,負氣跑去找蕭偉當大熊貓志愿者,李玫又一次搭乘著蕭偉的摩托車穿梭在回古鎮(zhèn)的路上,李玫的手很自然地抱住蕭偉的腰間。
摩托是《雨城故事》中李玫和蕭偉愛情故事的中軸線,三組鏡頭段落,皆運用了遠景、小遠景和特寫三個層次的拍攝,運用移動拍攝手法,將呼嘯的摩托,茂密的竹林,和男女主角融為一體,細膩情感,恬淡邂逅,用長鏡頭舒緩表達出來,顯得浪漫單純。移動的鏡頭暗喻著情感相互交流,生活向前發(fā)展。汽車擁堵的當下,摩托早已退居鄉(xiāng)村平民化,平民化的交通工具卻為兩個平凡而普通的青年開啟了愛情之門。寫實的鏡頭讓人突然找到一份久違的感動,其實,愛情并不遙遠,它就在身邊。其實,愛情不需要喧鬧,只要一方寧靜,清風雅雨慢慢滋養(yǎng);其實,愛情不需太多的言語,僅近距離之間,淡淡體味依戀之感,坦誠地呼吸云淡風輕。
《雨城故事》對白簡潔平實給人心眼一亮之感。一段時間,影視劇都有追求語言華麗或者文藝化的趨向,讓觀影者對電影生活始終有一定距離。電影區(qū)別于電影因為影像的特質,以鏡頭敘事表達故事的情節(jié),人物情感。當丁倫因規(guī)劃方案未通過審核而心煩意亂對李玫再次發(fā)脾氣,李玫負氣到碧峰峽找蕭偉作大熊貓志愿者,觀眾能夠看出李玫此刻情感天平正在向蕭偉傾斜。和蕭偉一起飼養(yǎng)熊貓的輕松感與和丁倫一起的壓抑感相比,受過西方教育的李玫選擇了輕松。當兩人在下班路上突遇大雨,停車在農(nóng)家門前避雨時,沒有一句對白,但鏡頭從蕭偉將外衣脫下給李玫披上的特寫緩緩拉遠的長鏡頭把兩人情感的交流細膩地表現(xiàn)出來,完成了兩個年輕人情感的交融。
鏡頭慢慢推近,李玫和蕭偉那端坐在古樸門廊的背影占據(jù)整個畫面,男女主角的面對著行人匆匆的街道,寓意著他們的愛情和現(xiàn)實生活交互融合。此時,李玫和蕭偉的手默默相牽,沒有任何臺詞,他們感受著彼此,鼓勵彼此,依依不舍,怦然心動。這幅水墨工筆的懷舊畫雖然無聲卻讓我們想起沒有銅臭的兩情相悅,喚起心底某個角落的純粹,我們是多么需要一次邂逅,一次只談情感而不涉及物質的邂逅。如果人生真的有這樣的邂逅,那么,誰都愿意!這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生命中的匆匆過客,若這畫面虛化的街景和人流,任其遠離,留一段短暫的愛的空靈。
清新是《雨城故事》迥別與其他影視的看點。劇中的蕭偉,一件軍綠的夾克,一條牛仔褲,一輛半舊的嘉陵摩托,這個四川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伙子,就是時下流行的屌絲。以物質化的戀愛觀,之于高富帥的丁倫,屌絲蕭偉顯然處于劣勢。影片卻讓屌絲蕭偉贏得了白富美李玫的愛情,讓高富帥的丁倫情場失敗。丁倫失敗在于對情感的漫不經(jīng)心,蕭偉獲勝在于對愛的細致呵護。看似吊詭的愛情結局其實蘊含道理:愛情,需要真心付出,愛情是人類情感的需要,任何摻雜了私欲的愛,即使擁有也不會長久。
也許,物質至上的愛情觀眼里,視李玫和蕭偉的一見鐘情為狗血,視薇薇對蕭偉的單相思,小胖對薇薇的單戀為狗血。然,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金錢的污染也不是泛濫到這世界的每個角落。這群偏遠西南古鎮(zhèn)青年的純真愛情為人類情感做了美好的注釋。
嘲笑愛情也好,不相信愛情也罷,關乎著生命的體驗。不能因為失去愛情而不相信愛情;不能因為生活的艱辛而懷疑愛情的存在。愛情隱藏在每個人心底,蕓蕓眾生中,為愛而保留一方凈土的大有人在,即使只是心地一塊角落,畢竟還可以承接幾粒飄蕩在空中的愛情種子?!队瓿枪适隆肪褪且涣_@樣的愛情種子,它尋找著那些歲月遺留的心田,播種像空氣明凈的情感種子。即使,這樣播下的種子還有一段時間休眠,然而,當適合的雨露陽光臨幸疲憊日子,那份被忽略的柔軟,那份長久地期待,將會慢慢地長得枝繁葉茂,花果飄香。
一部電影能夠引起觀影者的共鳴,不僅依靠電影所講述的故事,更賴以生命基調去撥動觀眾的情感?,F(xiàn)今,表現(xiàn)當代生活的影視劇總是充溢著富麗堂皇的居所,動輒出國的穿梭,燈紅酒綠的醉生夢死,故作深沉,文藝腔調的臺詞對白。環(huán)顧周遭,來往的生命個體,正在為一日三餐,柴米油鹽而奔勞,無數(shù)的年輕人到處求職,淪為房奴,卡奴。影視作品與生活形成的反差,那種虛擬的富裕,早已脫離了生活。
在這世間,紅男綠女,已被與房子。車子、票子糾纏得累了,真情實意總歸被生活的無奈逼入現(xiàn)實的死角,當唏噓和哀嘆愛已遠離的日子,讓我們打開《雨城故事》的屏幕,隨李玫和蕭偉在滿目的青翠雨城,山泉叮咚的峽谷,笑意充溢的小鎮(zhèn),柔美多情的雅雨,向自己講一段久違的愛情故事,鋪設心底唯美情感的紅毯。
雨城,一個城市的故事,關于愛,也關乎情,且讓我們聽著看著《雨城故事》,來相信愛情,等待屬于自己的那份真實而平凡的愛。
3 ) 徘徊在煙雨古城的山,水,人,與情
我所熟悉的是另外一個雨城,西雅圖。一個古城,一個現(xiàn)代,和雅安不好相比。只是那瀝瀝娑娑延綿不絕的雨,不一般的郁蔥清凈寧和,何其相似。西雅圖有隱蔽在私宅后面卻因魚桿而泄露的華盛頓湖畔,有櫻花漫天的石樓學府,有安娜皇后山,有綿長落日的海岸。當雨季眷顧,這一切換作另一番婉約沉靜,仍舊細說著屬于她的那些故事。
還是評論電影吧。
開卷,女媧壁畫和安靜的琴聲,似乎在聽著一個用鋼琴來娓娓訴說的小故事。女孩清秀高挑,五官精美,清爽白凈的額頭,扎著長馬尾。
“嗨,時光依稀,某一次相遇,城市的空氣,有你的氣息...“ 吉他配著開場字幕和蒙太極的上里街頭,很懷舊,很校園,很青澀,很溫婉。
男友乍眼看去像年輕時候的黎明,帶著眼鏡,文氣而溫潤。他一開口說話,好印象就完全顛覆了。
女孩風塵仆仆從美國回來見男友,兩人見面居然沒有擁抱沒有熱切的眷戀,只有冷冰冰的”你真給我一個驚喜“。我腹誹,這個男孩不愛你。果然,男友一味工作不解風情,女主一氣之下獨自游山。
女媧博物館里充足的23秒,鏡頭應該一邊特寫女主漂亮臉蛋的神往,一邊完整給出西蜀漏天女媧化身碧峰峽的故事。在我看來,古城的神話渲染,比什么都有吸引力。
”灰姑娘“男主飼養(yǎng)員喂食大熊貓的時候瞥了一下外面興致勃勃的女主。對應后來一見鐘情的玩笑。男主的臉沒有給特寫,只隱約眼睛神采非凡。影片為了表示女主喜愛熊貓喜愛自然動不動就舉起相機,我覺得有點貧缺。
雅安的山水在煙雨迷蒙的滿腔心事里,美得淡泊清麗。鏡頭第一次的雨,女孩滑落山澗,傷心落魄。白馬王子此時不來,更待何時?不出意外,男主尋到女主,把她背回了家。上里的古城風貌也在唯美的長焦短鏡下曼妙的背景音樂中緩緩褪開了畫卷。對話不多,看到女孩坐電單車后座時“拎著”男孩的衣服時,不禁失笑。男孩對女孩的照顧確實無微不至,背進背出陪看醫(yī)生穿鞋系帶打水備衣服,如果不是喜歡,這份熱心會否淡薄不少?
剩下的情節(jié)毫無意外,乏善可陳。倒是男孩女孩互生情愫的鏡頭不俗,頗有侯孝賢風。如等雨時為她披衣,不說一話默默看雨,女孩騎車時慢慢改成雙臂環(huán)抱男孩腰間,兩人看著夜色蒼茫,良久,男孩輕輕牽手女孩。
最后,女孩擁抱男孩,乘車離開。男孩從口袋里翻出她給他的相思豆,驟然醒悟,卻見車子絕塵而去。片子到這,原可以嘎然而止,作一個世事無常焉知失之交臂的留白??上Я恕?
4 ) 被雨困住的城市
關于雨城的故事,是個從小就聽在耳邊,看在眼里,然后自己經(jīng)歷的故事。這是個有女媧傳說,有大熊貓,有數(shù)不盡的山川河流還有綿綿細雨的城市。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走過這么多地方才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真理。
我媽是土生土長的雅女,有著雅安人獨特的溫和卻倔強的性格,這個性格也同樣造就了在雅安出生成長的我。以至于離開雅安之后所認識的朋友們對我的評價都是性情溫和好脾氣好相處但是骨子里卻不會輕易放棄的女生。
從小在雅安的時候最討厭便是無盡的綿綿細雨,天空永遠陰沉沉的,出門包里面總會帶把傘。小學放學的時候跟小伙伴最喜歡撐著傘從高高的臺階上跳下來,把雨傘當做降落傘享受高空墜落的感覺,也不知道這個小游戲被我玩壞了多少傘。那些雨天躲進過的自行車后座的塑料雨衣混雜著雨水的味道,一邊吃路邊攤一邊看從大圓傘邊滴落過的雨滴,坐在三輪車上被雨從后面鏤空擋板打在脖子上的涼意,抱著畫板在屋檐下畫過的雨中的花花草草。。。。。。直到離開這座被雨困住的城市,才發(fā)現(xiàn)沒有延綿無盡的雨水是件多寂寞的事。
怎么樣才能了解一座城市?總覺得要雙腳走過那些小巷,看過這個城市的陰晴云雨,感受過她的喧鬧與寂靜,才能夠更好的了解她,接近她。爬過的每一座山,看過的每一場雨,都是雨城留給我的記憶。
從前總是不明白像蕭偉這樣的人怎么能夠放棄大城市的一切義無反顧回來?,F(xiàn)在也會想,如果有一天我跟你說,跟我回家吧,你會不會說,好。
也許坐在窗前看這座被雨困住的城市,才是最愜意的事。
旅游推廣片,不明白現(xiàn)在為什么都要用這方式來推廣自己的城市,是想讓人覺得錢多人傻速來么。
小清新愛情城市宣傳片,熊貓好可愛
看了很多遍 主要看景 想家 親切
為了愛情可以安排分手唄
完全是一部在用電影語言講故事的電影,去慢慢的品味吧,如果你看不懂說明你還不太懂電影。
雨城,不滅的記憶。
像不像是一個偶像劇版的章明,以一種貼近肉眼的方式呈現(xiàn)出了最超現(xiàn)實的味道。這肯定不是故意為之,那樣就失去了美感和樂趣。所以這是一種意外的驚喜,是一種沖破固有偏見的肆意妄為。因此,你可以感受到,無論是想象中應該膚淺的方式,還是兜兜轉轉畫了一個大圈,最終都是愛的靈魂。別笑,我是認真的,它以一種最貼近現(xiàn)實面貌的方式,達到了最超乎現(xiàn)實的表達,從此一切不在導演手中
熊貓好乖
雅安周邊都拍得差不多了。熟悉的植被,熟悉的水霧,空氣中都是故鄉(xiāng)的味道。旅游推廣片。
每個人對生活的需求都不同
熟悉的街景,美麗的風景,拍攝不錯,故事角度不錯,可惜劇本太差,臺詞太直白,太弱。
就為雅安而看此電影。
雨呢?
是一部詩情畫意的現(xiàn)代愛情故事片,李梅從美國回來受到丁倫的冷遇,李梅獨自上山旅游遇險,蕭偉救了李梅,兩人產(chǎn)生了愛戀。故事敘述手法極其簡練,每個人物的關系都清晰可見。最后用紅豆傳神的一筆,打動了所有觀眾的心。用淡淡的故事,傳出人性深處的細微情感變化。很值得一看的電影。
愛是簡單的,又是復雜的,說不清道不明。
不出名的導演,不出名的演員,看上去平平淡淡,沒有華麗的鏡頭語言,也沒有出彩的畫質,劇情方面也是這樣,沒有波瀾壯闊,也沒有海誓山盟,就像蒙頂山上的茶清湯寡水;沒有背叛,也沒有仇恨,就像雅安說下就下的雨。對于這座與雨結緣的城市來說靈魂就是“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檐”
女主不是很好看
感覺成都的生活節(jié)奏真的都好慢噢 + +
雅安雨城,還行吧。清淡
現(xiàn)在到影院里去,真不靠譜打打殺殺,拜金主義,暗含著勾引,無聊。雨城故事導演有一定的藝術水準,那種灑狗血、親親我我、膩膩歪歪讓人起雞皮疙瘩鏡頭沒有。相反淡淡的小情節(jié)、真實細膩的小情感,更能打動觀眾的心。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