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現實主義背后的電影正能量
每次看體育片總有種奇怪的感覺,為了電影好看,體育人生難免拔高。
最后鮑勃教授有一段視頻:(大意)
成長是痛苦的,這并不容易。這和橄欖球無關,這也和得分和達陣無關,這是在一個正確的方向前進,這條路會幫助你成長,所以當你來到外面的世界,走出社會,你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
對高中生們當然應該這樣說。
但真的到了社會上,成了職業(yè)球員,橄欖球就是一種職業(yè)。
沒理由說在生活中那個接球老是脫手的球員就比那個從不脫手的球員更值得信賴;也沒理由相信那個百傳百中的四分衛(wèi)就一定比那個只會把球給跑鋒的四分衛(wèi)是個更好的人。
順便一說接球脫手和訓練是否到位,個人身體條件,甚至于心理狀態(tài)都很重要。尤其是心理上的,有些跑鋒會因為幾次被防守隊員撞到脫手,有些心理陰影,變得越來越黃油手。
之前看《弱點》(BTW,我覺得這個詞翻譯為“盲側”更好),女主要求那個大個子左截鋒把身后的四分衛(wèi)當成家人一樣保護,BBF,多感人。
到了職業(yè)球場,你的“家人”會跳槽,會和你吵架,會離開球隊,多少BBF抵不過轉會期挖角的一紙合同。
這個時候職業(yè)精神就比單純的“忠誠”來得更重要了。
當然電影不能這么拍。
電影只要正能量就好了。
2 ) 每周一影《決勝巔峰》
這也是一部我在飛機上看的片子。
之前看過兩眼,因為演員是在我一直追的美劇《疑犯追蹤》的男主角而另眼相看,但看了前10分鐘后覺得有點boring就放棄了。在紐約回上海的 航班上,因為無聊又重新撿起來看了起來。
不看不要緊,一看就停不下了。首先這部片子講的是我最喜歡的橄欖球運動,這一點就加分不少;其次,這是一部青年人的勵志片,非常適合青年觀眾,讓人看得熱血沸騰。雖然情節(jié)有點簡單,演員也不怎么樣,但這種少年+運動題材的片子還是會讓人覺得青春這是太美好的事物了。
影片講的是傳奇教練帶著一支低谷中的傳奇球隊再創(chuàng)傳奇的故事。很簡單的情節(jié),表現方式也很樸實,有些煽情的段落,比如曾經球員的葬禮,但不過分,也算是球隊命運的轉折。 從此之后,球隊如同脫胎換骨一般,再次橫掃同聯盟。在影片的最后一場比賽,勝局已定的情況下,最佳球員放棄進攻權利,放棄成為史上最佳球員的機會,選擇結束比賽。這一段的描寫刻畫很好,雖然有些刻意而為之,但整體而言,還算是一個有啟迪意義的結尾。
這部片子主要還是描寫了美國體育中最重要的中堅力量——高中體育和大學體育。向來美國高中教練就是這股力量最重要的推手,因此近幾年電影中有很多描寫中學教練的題材,都取得不俗的成績,這部《決勝巔峰》也是如此。雖然角度不一,但很好地反映了這個群體的存在,影片最后將原型推出,用意也是昭然的,我們應該向這些在第一線的教練們致敬。
如果你對橄欖球比較有興趣,那這部片子還不錯,個人覺得不及《選秀日》更生動,但主體不錯,可以看看。但如果你對這項運動沒什么興趣,也不了解美國的體育文化,但就算了,可能你會覺得這是一部無聊的片子吧。
3 ) 想看懂這部電影,確實不太容易
因為自己參與了這部電影一個自制字幕版本的制作(好吧,主要是給原譯者提供一下橄欖球術語和知識的問題,原版實在是慘不忍睹),所以對這片子也是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別人說過的點就不太想說了,提提別的:
1.Bob教練的水平絕對不止是體現在灌雞湯上。新賽季的兩戰(zhàn)兩敗之后,對Long beach Poly(這是真·橄欖球高中名校)和最后一場破紀錄的比賽,他臨場布置的幾次戰(zhàn)術都是全部成功的,包括Chris Ryan第一次達陣前,教練兒子Danny的精彩跑位;Ryan第二次達陣的時候給四分衛(wèi)布置的假傳真跑戰(zhàn)術;最后一場給兒子布置的戰(zhàn)術,可以說是錦囊妙計,算無遺策了。
2.幾名球員在紀錄被破之后的成長也是通過球場表現反映出來的,比如Tayshaun變得更團隊,去夸獎他曾經看不起的Danny;Danny從一開始的接不住球被懷疑關系戶到變成了被撞翻也能護住球的硬朗風;Chris Ryan不用提,他基本是球員中故事線最棒的;Joe Beaser也是從一開始的懵逼到后來能識別對方的Trick Play,這些都是球員成長的印記。
3.Bob教練說他沒有用獎學金之類的手段搶人也是屬實的,從歷史數據來看,德拉薩給NFL貢獻的球員還不到長灘保利的一半,明星也只有閃耀一時的MJD,就是Bob教練住院時候來探望的那個球星。
這是部懂橄欖球的人會看得津津有味,雖然會覺得稍顯局促和淺薄的片子。
4 ) 比賽還是要靠成績來說話的
雖然美式橄欖球和英式橄欖球在規(guī)則上有很多的不同,但大多數人還是會覺得二者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前者要穿戴護具而后者基本是赤膊上陣。作為美國第一運動,比賽的熱血和火爆已經拍到濫了,這部明顯想跳出模式,塑造了一位冷靜低調的政委式教練,強調的是成長而不是贏下比賽,但又確實要靠贏才能更好地成長,所以解釋得很費勁,還顯得有些零散和做作。
5 ) It ain't about win streak. It's about the team. It's about brotherhood.
今天終于有機會看到了這部片子,由于我自身也是打橄欖球的,所以有關橄欖球的電影幾乎一部不拉,有過Every given Sunday,Invincible的正能量,有過Rudy和Blind side的溫情感動,當然也有The longest yard的歡樂幽默。
但When the Game Stands Tall給了我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劇情中的背景球隊是一支連勝151場的高中球隊,為了做對比,影片甚至搬出了新英格蘭愛國者的區(qū)區(qū)21連勝出來,尤其顯得這支球隊的的實力強勁和教練的經驗豐富。但身處得越高,摔得也越慘。這支球隊敗給了全國第一的高中隊,結束了11年的不敗生涯。
以美式體育勵志片的慣例,這是通常會有英明的教練站了出來,帶領球隊重回冠軍寶座,并在其過程中通過艱苦的訓練和球員的互相支持來提供淚點和正能量,順便再來一些美式的幽默笑點。我在看之前也曾通過劇情簡介猜測過大致情節(jié)。而事實上,影片也確實是這么拍的。這支球隊在一次艱難的比賽中面對種種不利拿下了比賽。如果劇情戛然而止的話,除去一些繁瑣的伏筆和目前似乎顯得與主旋律格格不入的對話(教練說不在乎比分而在乎球員身體)外,似乎這已經是一部不錯的勵志片了。
但這還沒完,之后發(fā)生的事,讓這部電影足以稱之為偉大,也必將招來更多的非議。
美式橄欖球是一項對于團隊合作極其重視的運動,隊員之間就像一個家庭。有人跑球,就會有人拼命為他做阻擋;有人傳球,就會有人甘心去作掩護和誘餌。而隨著關注度的提高,人們關注的卻由那些隊友之間的肝膽相照,變成了哪一個球員能拿下更多的碼數,哪個球員會破哪些記錄,以及電影開頭所謂的“連勝”上。
劇情初期,一位黑人小哥(不好意思臉盲……)錯過了球隊的訓練,因為他自認為自己“caught 38 passes and 5 picks”(38次接傳球5次一檔),而且在被隊長斥責后,他說了一個隊伍中,四五個人足以鎖定勝局。而這時教練因為身體還沒有恢復只是在旁邊看著助理教練嚴厲卻不甚有說服力的訓斥。這才終于引出了本片真正的基調。
Ryan是球隊中的跑衛(wèi),他充滿力量的沖跑讓他得到了beast(野獸)的稱號。也正因為如此,觀眾們,尤其是他的父親,會期待他打破達陣的州記錄。但他們沒有發(fā)現的是,不知不覺中,這份追求記錄的野心和期待,讓球隊背離了一切為了團隊的原點。
所以教練才會對追求更多連勝的隊員搖頭,才會對一心固執(zhí)想讓兒子破紀錄的父親失望。
也是因此才會有劇情最后,也是最高潮的跪地鏡頭。
在美式橄欖球中,跪地是指在比分領先,且剩余時間不多的情況下,通常由四分衛(wèi)在接球后直接跪地結束這一檔進攻,利用商聚的時間耗完比賽時間確保勝利的做法。這樣可以避免因為跑球導致掉球而給對手反板機會。可以說是最穩(wěn)妥的勝利辦法。
所以當Ryan選擇用跪地來結束比賽時,意味著放棄自己破紀錄的任何可能,來確保自己隊伍獲得比賽的勝利。犧牲小我,成全團隊,而不是去追求數據和紀錄,這才是這部電影想說的。
PS:給這部電影5星評價并不是因為這電影多么的完美,而是對這種敢于嘗試不一樣的勵志片的肯定。事實上,影片中讓人覺得多余的情節(jié)也不少,在此不贅述。
PS2:半夜+第一次寫影評可能說話有點亂沒有邏輯,看官多多包涵
6 ) 決勝巔峰when the game stands tall
決勝巔峰when the game stands tall
果然還是這樣中老年樣子的jc才是我的心頭好……
聲音啊性感的像是在心上撓??
對體育類不是太感冒,這個應該算拍的好的吧
比賽場面很精彩
Bob教練真是迷人
Bob Ladouceur與John Reese是兩種不同風格的美味佳肴
John性感又危險,你撲上去之前得掂量掂量到底行不行,基本上是不行的
Bob教練溫柔克制,禁欲氣質滿滿。我覺得是可以毫無顧慮撲倒的類型。當然你有Chris Ryan那樣的體格會容易一點?)??
而且Bob這個形象感覺與jc本人也十分相符。
教練吶,我說天兒都38度了,比賽都這么刺激了,你就別裝酷了成嗎?! 笑笑,吼兩嗓子也行啊。。。
熱血,激情(基情),尚可的校園體育電影。只是李四叔突然去做教練,不做宅總的特工了,有點不太習慣。表情一深沉下來就有要拔槍殺人的感覺
又只有7.1,現在豆瓣群眾的給分能不能有點人性= =+ 多好看啊啊啊啊都快哭了!
一部平和的競技勵志片,劇情比較散,生活、工作、家庭、運動、宗教都涉及到,最終也沒看出它的中心在強調什么,大概跟我不懂橄欖球也有關。且這種團隊運動,很難像單人運動一樣突出個人,兩星水準。整片下來看JC,戴著眼鏡的樣子更禁欲了,加一星因為JC
完全為了jc去看的,結果沒想到讓我哭成了這個樣子。以為是普普通通的勵志體育傳記片,結果是成長版的圣經故事。憤怒和傲慢是原罪,謙卑和友愛是救贖。沒想到在美式足球這么粗暴的比賽里,感受到了神圣和崇高。友愛,謙卑,堅韌,決心,意志,都凝聚在一場普普通通的高中橄欖球比賽里。影片讓我第一次爆哭的地方,是全球隊最瘦弱也最自卑的球員,在一場關鍵的比賽里,替補出場,用自己的身軀擋住了巨大無比對方的沖撞,那一刻,整個球隊好像都凝聚成一個人。輸贏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團隊彼此互相守護?!斑@從來都不是為了贏得比賽,而是為了你們的成長,讓你們可以長成為一個值得依靠和信賴的人?!?/p>
這是一部多失敗的體育電影!難以置信。美國電影業(yè)拍同類型題材都已經拍到會背而且還是滾瓜爛熟了吧,這部連平均水準都不到,一切都如此表面,簡直像一本書的摘要,而且還是平鋪直敘的摘要。拜編劇所賜,卡維澤演的這個主帥可以去競爭美國影史上塑造最無力最空洞的體育主帥了。完全不如去看原型紀錄片
完全不懂橄欖球,單純看看李四叔。
雖然依舊很俗套,但還是賺到了我的眼淚啊。電影三星。但是里面的四叔是我苦等POI更新的慰藉啊啊啊,加一星。
L教練的原型就是這么冷靜儒雅,一個不追求個人名利、甘心待在高中橄欖球隊執(zhí)教、為即將成人的孩子指點迷津,說是人生導師也不為過。不追名逐利,體育精神依然是這么迷人。當然,還有這么迷人的JC(不愧是體育圈人士2333)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敗打敗。真實故事改編,詹姆斯·卡維澤在POI中的形象已經揮之不去
溫情脈脈
浪費時間。
Jim Caviezel
"Getting my baby out of Richmond". Oakland. Richmond. Concord. Contra Costa County. All too close to home. JC is a very beautiful man and he stands too tall, almost out of place, in this movie. His voice is still low and deep, so can I conclude that it's just his trait?
Jim總是把角色塑造的這么淡然~開始有些零碎,故事主線并沒有那么凸顯,但后來隨著故事的不斷深入,那些主旨的字眼就浮現出來了~結局很感動~
李四臥底教橄欖球。
比賽部分熱血沸騰。叔在里面帥出新高度,休閑運動西裝各種英俊,演的教練順帶當人生導師,還傳播天主教義,太契合本人精神了??酥朴杏啵郧芳で?。神奇的是聲音不低沉了!——看訪談才知道Bob教練本人就是非常克制,不在賽場上大喊大叫的類型,原來如此。
導演很想跳出傳統(tǒng)校園體育片的一貫模式,但連一貫模式都沒有拍好,領悟、勸導、感慨這些可以深入挖掘的部分,都比較浮于表面,也比較瑣碎混亂,55分鐘后逐漸有改善。但為什么我還是給它打五星呢?Jim Caviezel!Jim Caviezel!Jim Caviezel!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作為資深體育勵志片愛好者的我表示,很好看。
It ain't about the football,it ain't about scoring touchdowns,it ain't about the win streak,it's about moving you in a direction that will assist you and help you grow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