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前后,喜歡一個大我三歲的姐姐。那會兒她剛回國,家里人也催得比較急,我們是通過同事介紹認識的。她之前在印尼工作,教中文,閑暇時間也會去當?shù)氐腘GO兼職。那會兒我沒有出過國門,看到她在QQ空間發(fā)了很多東南亞的照片,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并且很多照片都標注了妙趣橫生的備注。認識她讓我第一次有了對熱帶風情的想象。我們前前后后約見過四次,氣氛不算融洽但也沒有尷尬,主要是她不怎么說話,而且總是像驚弓之鳥一樣跟我保持著半徑一米左右的距離,所以一起逛街的生活總感覺有一顆衛(wèi)星跟著繞行。這反倒激起了我的興趣,雖說她算不上多漂亮,但是可能是從小在很多姐姐的環(huán)繞中長大,讓我多少找回了一絲絲“戀姐感”。我問起她關于在印尼的生活,她總是刻意回避不跟我分享,完全沒有她在QQ空間日志里寫的那樣多姿多彩。
后來,她失蹤了,對,完全失蹤了。
QQ、微信、電話、短信,都聯(lián)系不到了。
這段有始無終都算不上感情的感情讓我此后的一兩年都非常沉郁。后來我把她QQ空間的日記都打印了,足足有20多萬字,我發(fā)誓總有一天我要去東南亞,去印度尼西亞,去看看她曾經的足跡和生活過的地方。
四年后,我如愿以償來到了印度尼西亞,我在一個沒有游客也不是旅行地的小島住了三天,當?shù)爻饲芭_的客服說英語,別的都是當?shù)赝林?,語言不通,我不知道我怎么就跌跌撞撞來到了這個陌生的海島,每天晚上各種蚊蟲,睡覺有很大的癩蛤蟆,地上各自嚇人的千足蟲,白天出門會租一個小電動車。此時的我已經忘了我來印尼的目的了,我沒有看到她日記里的火山,沒有看到潛水的人,沒有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魚兒和山脈。有一日清晨,下了一夜的雨,開窗迎來鳥語花香,于林間漫步,偶遇神龕前禱告的女子。小徑上鋪滿了昨夜疾風驟雨吹落的花瓣,地震后的余悸在第一米陽光穿透蚊帳之時已經煙消云散。當時我從土耳其回來不久,這里不像伊斯坦布爾,有貓陪伴,昨晚的地震沒有嚇到我,但是我總是提心吊膽地上的爬蟲和雨林里的幽靈,去吃早餐的路上跟前臺的小姐姐道聲早安,看著她挽起發(fā)髻,水池里倒影的輪廓格外分明,躺椅前的茶幾上擺放著幾束香火和花簪,整點開始播放充滿儀式感的宗教音樂,剎那間,我明白了之前人生里想要尋找的東西和意義都是虛妄和假象,在你原本的生活半徑里,對未知目的地的想象有具體標定的人和事,而真正到了另一個時空,任何陳年舊事就像遙遠的宇宙星辰,又是另一番故事和面貌,即使你親身經歷過,但此刻已經暗淡無光,不值一提。
我突然有點明白了片子中的四個年輕人,有的人帶著父親的骨灰來到印尼,有的人不知道自己18歲以后要成為日本國籍還是印尼國籍,有的人用看不見的月亮來吐露心跡,有的人卻在捕捉歷史的傷痕。地震、海嘯、戰(zhàn)爭,這些過往時空里的大事件在四個年輕人日常的生活碎片里每天都在以某種不可見的方式交織碰撞,看上去有些神秘有些猜不透,看上去有些虛幻,影影綽綽難以捕捉。阿彼察邦的電影給熱帶的土地帶來了神秘主義和無窮無盡的幻想,已經澆筑成型,一旦陷進去無法自拔。時空激起的漣漪此刻就在我的血液里一圈又一圈循環(huán)著,波紋不知道飄向何方。哲學家總是習慣于用理性的眼光去分析世界和萬物運行的邏輯,但直到今天我仍然偏執(zhí)地篤定地堅信,人的感官產生的信息是無法解讀的。
歷史是可以追溯的,花鳥魚蟲的氣味也是有跡可循的,記憶是可以隨時調取的,感情的維度是可以延伸也可以收斂的,你曾經喜歡過誰,你曾經受過怎么樣的傷害,你曾經在某時某刻產生過怎樣的遐思,無數(shù)個這樣的片段所構建的人生圖景的全貌你無論如何是無法重現(xiàn)和還原的,只能以小見大去進行有限的復盤,這就是為什么明明理所應當?shù)氖虑樽兊脽o法解釋。她失蹤肯定有她自己的理由,而我去印尼也可能僅僅是一個沖動和念頭,所有這些都沒有當時在那個躺椅上陷入的沉思和遐想更讓人可以感知和觸摸,因為兩個時空的信號已經失去連接了,雖然曾經發(fā)生過通訊。
正如電影本身所表現(xiàn)出來的氣質一樣,《奔向大海》中的大海是神秘、無法預測而又充滿力量的。在影片的開頭,由藤岡靛扮演的“拉烏”(在印尼語中意為大海)在大海中央毫無預兆地出現(xiàn),赤身裸體地來到了眾人身邊;而在影片結尾,他又突然地離去,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奔向大海,從人們?yōu)樗┥系囊挛镏忻撾x,回到了大海當中。
在拉烏臉上長時間浮現(xiàn)的,是人們無法看穿的微笑。人們對于拉烏叵測身世的猜想,只能基于其不斷顯現(xiàn)的各種能力。即便如此,直到影片結尾,也沒人能夠得出可信的定論。拉烏頻繁的出現(xiàn)和消失,由著自己的意愿穿行于各個城市,甚至在影片中間的一大段時間缺席。這種看似消失在人們視野,實則無處不在;看似可以觸摸甚至對話, 實則全然無跡可巡的“頑皮”性格,像極了電影中這片與人們若即若離,讓人們愛恨交加的大海。
在我看來,《奔向大海》本質是一部青春片。對于拉烏身份的探索,作為《奔向大?!饭适碌木€索,串起了四位年輕人這段關于尋根和成長的故事。正因如此,雖然影片全程彌漫著一股令人費解的神秘主義氣息,但對于四位年輕人間微妙關系的描繪依然讓其擁有令人心情愉悅的觀感。此外,影片還試圖通過探索過程中發(fā)生的事情和遇見的人們引出數(shù)個更為宏大的命題。由大海鏈接的日本和印尼兩個國家和其下各色人群的歷史和命運,借由四位年輕人的旅途緩慢鋪展,在影片戛然而止的一刻呈現(xiàn)出了更加悠遠的圖景。
《奔向大海》的故事由一段采訪展開,這段采訪帶著十足的信息量。三位采訪對象在短短數(shù)分鐘內對著鏡頭簡單講述了自己的過去,直觀地點出了三個看似迥然不同卻又有所聯(lián)系的議題。來自印尼的努爾大叔回憶了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嘯,這場海嘯帶走了超過11萬人的生命,同時也讓努爾失去了自己的家人。日本裔年輕人貴志的曾祖父在二戰(zhàn)時期來到印尼,成為了對抗荷蘭軍隊的日本憲兵隊一員。而貴志的母親于2004年海嘯后來到印尼,支援當?shù)氐臑暮笾亟?,在那之后便定居于此?/p>
依附于大海的人們,其命運也被大海不容置疑地緊握。可以說,三人的過去皆與大海緊密相連,其中或喜或悲,都因大海而起,也在大海的安撫下歸于平淡。由大海引發(fā)的戰(zhàn)爭、災難和身份認同帶來的生活劇變已隨時間流逝由人們被動接受,但關于其的反思和回憶卻始終縈繞在人們心中。
與努爾大叔一樣,影片中的主角之一,來自印尼的姑娘伊魯瑪?shù)募胰艘脖?004年的海嘯帶走,這也讓她的人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場災難后,原本家境顯赫的伊魯瑪與跛腿的父親同住,并被迫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作為伊魯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