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動畫微評:殼中少女 燃燒
和第一部《壓縮》一樣不知所云,充斥著無聊的醒言和留不下印象的人物。前半段樂園的設(shè)計莫名其妙,后半段賭場的戲稍稍精彩一些,但有個無所不能的伙伴在邊上,這所謂的斗智就是笑話而已~~唯一能看看也就是這片子的畫面與色彩了,這塊做得很出色。
2 ) 女孩與老鼠
本來是沖著波川,不對,浪川大輔來的。
波川的出場在第二部,于是咬咬牙就把第一部也下下來看了。
沖方丁,Mardock Scramble,都特別不熟悉,對龐大又細膩過頭的世界觀總覺得有點微微的排斥,而且還是個坑,下了一定的決心才開始看。
之前查了一些評論,有人說是神作,有人誠實地說沒多大意思。
然后就開始看了。看完后一二部之后又花了一些時間重溫。不重溫的話腦海里就剩幾個畫面,或說,只是一些斷斷續(xù)續(xù)的印象。
金屬的光。大火和晚霞,和血的顏色一樣。黑夜,廢墟,停車場。
女孩黑色與紅色的晚裝,沒有一點溫度的那種嬌媚。
穿小禮服,拿著小杯子的金色老鼠。長相是生物實驗室里最常見的那種。
女孩手上的老鼠彎下身子鞠了個躬。聲音低沉但不魅惑,善解人意但并不很溫柔。
女孩低下頭來吻了吻老鼠毛茸茸的腦袋。
血泊裏的老鼠變成會淌血的槍,整個視野都被染得腥紅。
女孩抱緊雙臂輕聲說,烏夫庫克,抱我,緊緊地。
老鼠等女孩睡著,替她把燈關(guān)上。
女孩與老鼠,女孩與老鼠。
后知后覺地發(fā)現(xiàn)這只萌貨是男主。
童話里這樣的男主多的去了。但童話和愛情,和生死是兩回事,和命運,誤解,殘酷,有用性,無用性,濫用,傷害,淚水,救贖都無關(guān)。
巴洛特和烏夫庫克的故事沒有一個童話式的開頭。剝?nèi)埧嶂笫歉钪氐臍埧?,女孩自身的黑暗深處,金色的老鼠成了她小小的火爐,捧在手心里,裹在身上,告訴她為什么要生存下去。老鼠的痛苦一點也不比女孩要少,也是追問生存意義的那種痛,有用性可以等同于愛,等同于信任,等同于守護,等同于任何一個被需要的理由。然而對于將生存意義建立在自身有用性上的人來說,與此隨之而來的不可避免的風險,就是背叛。在不知生命意義為何的情況下,他們生命的意義成了對方。多么知足,多么圓滿,這般相逢,如同世界唯一僅有的奇跡。
自覺不應(yīng)該把Mardock Scramble當成少女漫來觀賞。那些太沉重的東西或者毫無意義的獵奇物大腦就擅自濾去了,留下就是巴洛特和老鼠的浪漫,以及命運的隨機性。
--------------------------------
PS. 后來仔細研究了前篇的劇透,似乎就明白烏夫庫克為什么選擇了巴洛特而沒有選擇鮑伊德。
將自己一切都毫無保留托付給烏夫庫克的女孩。
將自己的痛苦與黑暗深深藏掖起來的男人。
極度需要證明自己有用性的烏夫庫克。
誰能成為誰的救贖呢?
PS.PS. 波川海豚的驚人發(fā)言就不點評了。好吧其實并不是特別驚人,只是對波川這個不下海的家伙來說……
3 ) 【観賞感】マルドゥック?スクランブル 燃焼
相對第一步作品給出的視覺沖擊
第二部作品相對緩和很多
更多的是對人內(nèi)心和人本身的描寫
影片前半部分展現(xiàn)出的密閉空間
因為各自原因放棄了部分身體和技能
卻依然拖著剩余的部分活著
他們到底是痛苦還是幸福?
像極了現(xiàn)代社會人的生存狀態(tài)
白死不活卻急功近利
當接近或達到他們想要的狀態(tài)的時候
周圍就像伊甸園一樣是一個完美的世界
然而當外部真正享受活著樂趣的人
侵入他們世界
讓他們再次體驗到痛苦的時候
反而會讓人再次興奮起來
要比生存在完美世界里刺激的感受
這大概才是人類應(yīng)該有的生存狀態(tài)
能感受到疼痛才知道自己活著
只追求伊甸園的話就是追求死亡
后半部進入另一個場景
也想是另一個世界
這里充滿了現(xiàn)實
和轉(zhuǎn)盤女士的對手戲非常經(jīng)典
尤其是那幾句
“女性在就應(yīng)該有女性的樣子”
之后的對白都是精辟的概括
期待下一集中
4 ) 空洞的浮華,反女權(quán)英雄主義的奇葩
工藤進濃墨重彩的映像風格已經(jīng)達到審美疲勞的地步了,太多為了表現(xiàn)而表現(xiàn)的CG顏色反而令整個反烏托邦世界顯得像是電腦合成下的色彩模型。
樂園里生活的人展現(xiàn)出一種徹底解放后的純愛,外面的世界就是各種禁抑下的變態(tài)扭曲,芭洛特要去外面尋找記憶,而外面的人則要來這里消除記憶,實則又是反烏托邦那種圍城的命題。
芭洛特過度赤裸的無知,另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顯得虛幻不足而又丑陋有余,高檔包廂里的高官之女為這個故事又增添了一份陰郁,賭場里的轉(zhuǎn)盤師鈴音算是個為這部動畫過于式微的女性力量的一個補給,但也是跳不出男權(quán)主導的社會框架,這也是我不太喜歡這個故事的主要原因,也許其他臉譜化的角色還有繼續(xù)深入刻畫的空間。
未來人機生物學的設(shè)定有點故弄玄虛(雖然是這個動畫的買點,切中各種死宅的偏好),但是相比EVA與ghost in the shell這類杰出的前輩還是太嫩了點,這一集像個過度,希望下一集會做得完整一些。
5 ) 面對難以愈合的傷痛,人究竟該如何生存下去才是正確。
初中時在同學的推薦下,抱著獵奇心態(tài)看了第一集,沒有看懂就放棄了。現(xiàn)在拿出來重新看一遍,有一些感觸。
《殼中少女》的探討的主題是傷痛和生存。面對傷痛,我們究竟該如何走出來。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方法。謝爾選擇成為加害者,殺害和自己有相同經(jīng)歷的女孩、抽取記憶,來逃避傷痛;鮑伊德通過訴諸暴力來忘記傷痛。巴洛特也差點成為像鮑伊德一樣的人,但是她選擇了去愛,在對烏夫庫克的愛中她選擇去面對傷痛。
劇中有一個故事,描述了一個關(guān)在后備箱中的人,他因為不知道自救的辦法而被悶死在后備箱之中。如果他知道自救的方法,或者有人曾告訴他自救的方法,又或是他在偶然中發(fā)現(xiàn)了自救的方法,他就能得救。這個后備箱就像包裹少女的殼,也是劇中大多數(shù)人曾經(jīng)遭受傷害后形成的保護殼,雖然可以使人暫時忘記傷痛,但一直逃避在其中,心靈就會像未能破殼而出的小鳥一樣迎來死亡。只有從內(nèi)部掙扎將蛋殼掙破,才能真正的獲得心靈的救贖。
劇里有大量的X描寫,雖然有吸引眼球的嫌疑,但也是可以說的通的。
x可以是傷痛也可以是愛。傷痛代表著剝奪,剝奪了選擇的權(quán)力。巴洛特被剝奪了,但她想相信這是被愛,卻被殘忍拋棄殺害,使內(nèi)心受到深深的傷害。巴洛特的父親、謝爾、謝爾母親、bt殺手們、還有那個煉銅富豪爹都是剝奪他人的X帶來傷痛的人。但x也可以是愛,愛會誕生新的生命。愛著烏夫庫克的巴洛特最終破殼而出獲得了新生。
殺死鮑伊德后,巴洛特和烏夫庫克陷入了悲傷。那時手握金色小老鼠的疲憊戰(zhàn)士,也許是想要去愛著什么的,他對于烏夫庫克執(zhí)著就是扭曲的愛的體現(xiàn)。 鮑伊德是未能破殼而出的巴洛特。面對難以愈合的傷痛,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像巴洛特一樣破殼而出呢...大多數(shù)人都是選擇假裝忘記傷痛,讓心靈在殼中死去的鮑伊德。
6 ) 向右轉(zhuǎn)是幸福,向左轉(zhuǎn)是悲傷
第二部比第一部前進了不少,增添了很多蘊含豐富哲理的對白。但是同時也增大了翻譯的難度,所以需要選擇一份好的字幕。略帶奇幻色彩的“樂園”是本篇亮點,籠子里的博士(頭)的出場給人一種酷酷的感覺。最后出場的輪盤師與芭露特的對話非常值得品味。人們以為自己是筆直前進的,又怎會考慮方向?當我們停下腳步回頭看去,是向左轉(zhuǎn)了,還是向右轉(zhuǎn)了呢?
比壓縮有意思XXD
情節(jié)的安排忒蛋疼。還不如上一部。
雄性海豚與男孩的同性伴侶……可疑老鼠和賽伯格女孩之戀……仍然的獵奇與蕃茄醬、但動畫的感覺比第一部要好許多,不過,仍然覺得這個系列與其做成連續(xù)劇電影還不如做個一季的TVA,因為這個劇情完全沒有劇場動畫應(yīng)該具備的節(jié)奏和結(jié)構(gòu)特征。
解密篇
如此強的制作團隊如此強的畫面效果如此強的配樂如此強的聲優(yōu)陣容折騰出了如此平庸的作品…節(jié)奏有問題是肯定的,還有一些說不出的東西,感覺不管是劇情還是人物都是懸浮在了敘事的表面,即是純粹為了說故事而強加屬性和劇情予以展開…就比如這部的賭場,雖然精雕細琢,但完全沒有賭場的氛圍,人物也一樣
一般般
比上一部有意思些 不過結(jié)局依舊停在最坑爹的時刻 每一幀都像是加了PS似的彩虹濾鏡是神馬情況... 那攪基海豚仿佛就是從<約翰尼的記憶>里蹦出來似的 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826557701/
黃暴獵奇內(nèi)容突然就少了
極為浪費腦力 看來這部注定要來個幾周目=w= 畫風美 老鼠美!!!
跳著看完,服務(wù)性鏡頭真沒必要,把劇情推進弄得那么弱。但各種設(shè)定做的真細致啊。
這是人干的事么
賭場的輪盤手實在太棒(/?\*)
飄浮食人鯊魚群,德州轉(zhuǎn)盤賽博老千,軍改往事,記憶籌碼……感覺是一般般的過渡集?
色彩分鏡配樂都很贊?。。。≡僬f一遍我要看臺版原著?。。。?/p>
泳池中展現(xiàn)原始的美。賭場里盡顯華麗的美。破鞋?誰管那些!
畫面黨路過。。。
賭場一幕異常出彩,對人性的洞察,人生的感慨都可感受,比第一集優(yōu)秀很多
各種意義上都比第一部好看很多,賭場那段贊爆了!然后又停在了關(guān)鍵的地方(摔
被烏夫庫克小時候的瞬間萌化了
看過小說的路過,可視化版樂園美啊.遲鈍的老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