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兩個橋段觸動了我
1、釣魚人/鬼 將 女尸/人 釣出水那段,魚線纏住兩個人(其實是一人一鬼),釣魚人拼命掙脫,可就是掙脫不了,女尸就是不離開他。這個橋段立即引發(fā)我由來已久的“黏著焦慮癥”:總感覺有什么東西沾著自己,想擺脫就是擺脫不了,寢食不安。
2、后面巫婆割布、唱歌那段,第一遍看,覺得是“神調(diào)”一類的效果。第二遍看,竟然很感動,覺得對男人的生死無奈表達(dá)得到位的。寶二爺說自己如果死了,有姐姐妹妹們眼淚祭奠會很滿足;我想我要是死了,有個像電影里這樣的、不太丑的、有點搞笑的巫婆,給我唱這么一段兒,我也能接受。
2 ) 寫給影迷朋友,關(guān)于《萬丈深淵》的一些問題
這部短片是部標(biāo)準(zhǔn)的電影。講訴了一名男子釣魚亡故之后,家人為其招魂,了解家人和他本身心愿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便是那個女招魂者。
本部電影屬于非線性敘事,何為非線性敘事,就是不是按照時間發(fā)展的順序來講訴故事的。非線性敘事也不可以簡簡單單的說是插敘或者倒敘,而是一種打破常規(guī)時間敘事的手段。
故事一開始,中年男子去釣魚,打開收音機(jī),里面放的那個樂曲就是后面故事中招魂者割布那段的音樂,也就是通過這個樂曲的提示,讓觀眾理清這兩個空間的時間對應(yīng)關(guān)系。割布的那段音樂可以看作是招魂的樂曲,是串聯(lián)兩個時空的一種非物質(zhì)道具。
從電影的專業(yè)角度,這個叫做平行蒙太奇。
隨后那個女招魂者被釣出水面,意思是通靈成功。此刻在這個湖邊,女招魂者成為男子女兒的傳話器。隨即畫面切回那個男子的家里,女招魂者此刻被男子附身,講訴自己的心愿。
可以看出女招魂者起的是男子與其家人的傳話器。
最后影片介紹的是替那名男子超生的經(jīng)過。就是割步那一段。
其實本片還是很好理解的,就是一個非線性敘事??赡懿焕斫獾挠^眾對這個模式不太了解。愿這個文章能有些用。
3 ) 死了
看了兩遍這片子,第二遍跟老媽一起看的。她一看見那個樂隊,就說,這不是左小祖咒的調(diào)兒嘛。
影片里的樂隊,猶如一本書的引言。他們唱的歌詞,正是男主角的故事。在一個冷的天氣,男主角去河邊自殺,因為他老跑跑了。里面一句“好像是瘦了?!闭呛竺嬲谢陼r,男主的媽媽說的。其實整片的東西,一首歌都唱了。當(dāng)然,這首非理性的歌曲唱的是片子中理性的事兒。而那些沒唱的,就是非理性了。
如果去百度樸贊郁,會發(fā)現(xiàn)有人說“他知道的太多了。”正是知道得多,看透了理性,就越不理性了。何況還是用手機(jī)拍攝,分明是玩兒呢。
片子里還魂的過程,確實很像小時候的游戲。人從小就知道玩兒游戲,到最后死了還魂,仍然像個游戲。只是電影的可塑性視乎更大些。可以用光影暗示很多東西。比如黑夜代表死亡,燈光襯托黑夜。
老媽看了之后,說中國也有。跟死人對話。不知道這個算什么宗教,但是我本來就沒什么信仰,對宗教一無所知,所以就不說了。只覺得這些東西是有種力量。電影和文字所不可企及的力量。電影只是把它拍下來,就夠震撼了。這可能也是為什么片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對還魂活動進(jìn)行白描。像樸贊郁這么厲害的導(dǎo)演,都分明是在向一種力量致敬。
但是回想一下,我自己15歲之前都遵守著學(xué)校賦予的價值觀世界觀。認(rèn)為封建迷信不可信。但是越長大,就越模糊別人給予的概念。我需要一個老師。
或許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老師。有了好老師,就看清楚東西。就不用還魂交代后事。就不用自殺,就減少哭泣。
4 ) 問米
其實是個招魂的故事,但是聯(lián)接的特別巧妙。
男人因為沒有朋友、妻子離家出走,所以選擇在釣魚的時候自殺,但是心愿未了。招魂師招來他的魂魄交代后事。
米酒和魚干是祭品,鈴聲是還魂用的鈴聲,紙質(zhì)的花球是花圈......
跳大神的一段拍的亦真亦假,招魂師附身之事也不一定真實,但是最后空茫的水邊場景和有詭異安靜感的音樂像是真的在說男主的靈魂得到了解脫。
開頭鬧心的那段看的兩遍【…………】,4人的樂隊站在蘆葦岸上的遠(yuǎn)景在結(jié)尾處招魂師問米的那段也出現(xiàn)了。
音樂真的是很鬧心,可是倒轉(zhuǎn)的鏡頭和聚光點很奇怪的影像很有詭異的感覺。因為iphone4這個噱頭的原因,有很多第一視角的片段聚光點朦朧又奇幻。邊緣處漸變黑色,清晰點一片昏黃,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feeling。。。
夜釣的一段不出彩,很好奇怎么拍出來有莫名的夜光感。
PS:長鏡頭很少所以有點失望,但是感覺很好。
從男子頭頂開始漫出水跡開始,樸贊郁的感覺出來了。
5 ) 波瀾萬丈的生活
喜歡的韓國導(dǎo)演新片,期盼了很久才看見了這部得到柏林金熊獎的短片。
電影的噱頭便是全篇用iPhone4拍攝,在看預(yù)告片的時候覺得導(dǎo)演真是強(qiáng)悍,所以有人都認(rèn)為有iPhone在手,都可以當(dāng)導(dǎo)演,有沒有?有沒有這樣想?如果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了,想勸勸大家先去看一下拍攝花絮,我看完的感覺就是,切~騙人的~電影用iPhone4拍攝是沒錯,但是誰告訴我那些軌道,搖臂,鏡頭是怎么回事??網(wǎng)上的新聞無疑很完美的給你解釋我說的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認(rèn)為只要手里有臺iPhone4,你也能變成“中國版樸贊郁”,那你就太天真了,因為《波瀾萬丈》絕不是普通發(fā)燒友能玩得轉(zhuǎn)、玩得起的小把戲。別看它的片長只有33分鐘,卻花費了近90萬元人民幣的制作成本,而且調(diào)動了80人的攝影組、花費10天時間拍攝,而且片中的“女鬼”扮演者是韓國女星李貞賢,這個制作陣容,算得上是短片中的“大手筆”了。
進(jìn)一步說,《波瀾萬丈》除了把專業(yè)攝像機(jī)換成了兩臺iPhone4之外,其余的操作模式與電影長片相差無幾,在拍攝前期,樸贊郁兄弟把劇本打磨好,并且畫出了詳細(xì)的分鏡頭腳本,片場有專業(yè)的燈光、錄音、化妝、動作指導(dǎo),樸贊郁坐在監(jiān)視器后面的架勢,儼然和他在《老男孩》《親切的金子》的片場如出一轍。
而且,別以為樸贊郁在片場從頭到尾都舉著iPhone4狂拍,實際上這兩臺iPhone4在劇組工作人員的手中,已被武裝得十分強(qiáng)大:需要拍攝些全景、遠(yuǎn)景時,兩臺iPhone4被安裝在專業(yè)的軌道、升降機(jī)上,以便最大限度、最靈活地取景。只有在近景和特寫鏡頭時,樸贊郁才徒手拿著iPhone4貼近演員拍攝。而為了實現(xiàn)夜間攝影、水下攝影,工作人員還在iPhone4上用配適器安裝了佳能高感光鏡頭,這解釋了《波瀾萬丈》的畫面為什么如此平穩(wěn)、畫質(zhì)如此清晰、而且還有黑白效果和水下鏡頭。另外,所有的拍攝素材經(jīng)過了專業(yè)剪輯和CG特效處理,一共用了90天的制作周期。
因此,這部品質(zhì)好到可以在院線上映的短片,除了畫面中偶然出現(xiàn)的顆粒和手執(zhí)攝影的搖晃感之外,實在沒有太多“手機(jī)攝影”的痕跡。與其說《波瀾萬丈》是有關(guān)拍電影的一次技術(shù)、觀念革新,還不如說它是樸贊郁兄弟趕時髦的實驗品,或者干脆再功利一點——與蘋果公司的一次深度廣告合作而已?!?br> 呵呵,被噱頭吸引,被樸贊郁玩了一把。整部電影除了攝影機(jī)換成iphone4 外,其他的設(shè)備人員全部都是正規(guī)電影的排場。所以除去噱頭的東西,從電影的角度真正的分析一下這部電影,還是又可以學(xué)習(xí)的地方。
影片講的是一個中年男子死后被還魂的故事。由于之前看過了《蝴蝶夢》,《小島驚魂》這樣的心理驚悚的電影,知道樸贊郁是因為希區(qū)柯克而從事編劇,所以沒怎么驚訝于故事,不過如果你沒有看過上述的電影,你一定會非常吃驚與它的故事,一開始認(rèn)為是人的人是鬼,而被認(rèn)為是鬼的鬼確實活著的人,你一定覺得我在說繞口令,但是你看過就會知道了,我說的一點沒錯。
言歸正傳來說電影,一開始的樂隊詭異的在場者一首歌,似乎是在講述一個故事,一個自殺男子的故事,那一詭異的樂隊和詭異的歌曲完完全全把我吸引過去,接著男主角(樸贊郁的御用)走入森林的幾個鏡頭,猛的讓我想起黑澤明《羅生門》,只是一閃而過的念頭。男人在荒蕪的湖邊架起6支魚竿,準(zhǔn)備垂釣,打開收音機(jī),收音機(jī)傳出歌聲和天氣預(yù)報,男人宰殺釣上來的魚,在湖邊抽泣煙來。看上天空晚霞染紅了一半天,漸漸顏色變成黑白,男人方便后回到湖邊,看見了紙質(zhì)的花球,鈴聲響起,有魚上鉤,男人向上收桿,卻被魚線纏住小腿絆倒,一睜眼看去竟是一具死尸,男人與女尸被魚線纏在一起,女尸像活著一樣與男人亦步亦趨,接著男人想去拿刀將魚線割斷卻被活過來的女尸絆倒,將其弄暈拖走。男人醒來,女人換上男人的衣服,女人給男人喜愛的米酒和魚干。一些詭異的事情就在次發(fā)生,鈴聲大作,女人尖細(xì)的哭聲,男人女兒的聲音從女人嘴里傳出,男人說:“美英啊,過來,和爸爸一起走?!蓖蝗唬嬅嬗滞蝗蛔?yōu)椴噬?,看完這一部分,觀眾一定會恍然大悟。原來男人已死,女人作為靈媒將男人還魂上身,完成他未完成的心愿,讓這個一直在人間游蕩的孤魂送走轉(zhuǎn)世。米酒和魚干是祭品,鈴聲是還魂用的鈴聲,紙質(zhì)的花球是花圈......
影片的一大亮點,便是音樂,導(dǎo)演將男人的故事用唱的方式敘述出來,(片中主角也唱過自己的遭遇)用詭異鈴聲和配樂渲染詭異氣氛,還順便宣傳了一下韓國傳統(tǒng)音樂(狂汗)。
電影取名波瀾萬丈意指“生活中的起起伏伏”,一個男人因為沒有朋友,婆媳不和,妻子出走,這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最終走向絕路的故事也不同程度的體現(xiàn)了韓國電影大男子主義的特點,用詭異敘事反映了韓國男人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壓力,應(yīng)該值得花30分鐘欣賞吧。
6 ) 也許這里面沒有對錯,只是苦了天下的男人··· ···
個人理解,拋磚引玉。
片頭 自己到處游蕩。聽到風(fēng)聲~看到聽到狗叫~自己在一片空蕩蕩的世界里。獨自去釣魚還哼著歌,歌曲大致是描述丈夫的妻子離他而去,丈夫自殺了··· ···
當(dāng)他處理釣到的魚時才察覺到,搜音機(jī)里自己播放出喪葬的歌曲··· 晚間在方便后發(fā)現(xiàn)了路上的紙花他很詫異,接著是毛骨悚然的不說了··· ··· 就在考慮是救了美女還是撞見靈異事件時,李貞賢用瞬移給出了答案。
漸漸的看出了眉目,美英身體羸弱,至使男主人公的母親帶著孫女去做法事。究其原因,是男主人公放不下美英便一心想把她帶走自己照顧。本人分析他留戀世間不僅僅是因為女兒,還有一方面是他心存怨恨,從片尾他對母親傾訴的夙愿和自己哼的歌中大體分析,婆婆和媳婦經(jīng)常吵架而婆婆常常倚老賣老不講道理(臺詞:“媽 其實你也不是事事都對”母親聽過后深深的低下了頭),妻子沒辦法跑掉了,因為丈夫聽婆婆的(歌中:丈夫要與心愛的妻子離婚心有不甘)。丈夫提出和妻子離婚來安慰母親,或是母親向自己提出“和她離婚”的要求,而自己破碎的內(nèi)心已經(jīng)萬念俱灰,最后沒給他母親留下一句話就“釣魚去了”。他有對母親的怨氣(從他的眼神,語氣,表情可以看出來,見影片21分鐘時的母子對白)和對女兒的不舍與對妻子的內(nèi)疚。在割斷人世的愛恨情愁后他渡過了河的彼岸··· ···
電影悲情的敘事,明面表述了父親對女兒的不舍親情,也同時隱晦的痛訴了家庭之中不和諧的倫理愚孝。也許這里面沒有對錯,只是苦了天下的男人··· ···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該點明的我都說了,可能也會得到反對的聲音。但希望我寫的東西能給沒看懂的朋友一點幫助。祝愿電影這門藝術(shù),使人類更文明。
由于器材限制,一旦鏡頭移送速度加快,或者人物動作太大,畫面就虛、糊、花的效果,失焦得很厲害。不過在低保真的畫面里,故事呈現(xiàn)出另一種詭譎的色彩,李貞賢(沒錯就是那舞曲歌手)的表演在兩個老戲骨面前完全潰敗,做法事的場面像鬧劇,有喜感。故事可拍成長片。
開頭那個樂隊太帥了,樸贊郁可以考慮去拍些mv嘛
其實氛圍營造的不錯,但我又不喜歡這個形式,真糾結(jié)~
笑炸了;基本等于樸贊郁講一點人生的經(jīng)驗:我就算是用iPhone拍電影,都比你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果然強(qiáng)調(diào)民族性/文化的異質(zhì)性就是王道。這神一樣的世界觀啊,iPhone4就只是噱頭而已了(夜景好坑爹)。
開頭那樂隊那音樂太鬧心了
喜感四射的恐怖片,白布渡陰那段又突然重下來,各種到位啊~~我怎么覺得李貞賢那么像霍思燕呢~~尤其跳大神的時候~~
開頭那首歌太吊了!
搞半天不就招個魂兒咩 人鬼置換有點兒想法
第一次完全從攝影技術(shù)角度審視一部電影啊 恐怕是因為對劇情全然無感 黑白那一段 排除李貞賢的喜感表演 畫面的噪點真是贊!
看樣子續(xù)集要和iPhone 5同步上市么?
新媒體的表現(xiàn)力開拓永遠(yuǎn)深得哥的推崇 不過這個故事用iphone不一定是最好的表現(xiàn),不過那些軌道式的平穩(wěn)移動和水下、黑白、夜間攝影(iphone可以防水、增益、自動加濾鏡么?)的確給有為青年們起到了一定的指南效果
4.0 招魂術(shù)的場面讓我聯(lián)想起韓式哭喪在瀑布邊練嗓子的人。話說iphone4能拍成這樣,後期一點不馬虎,聲音也一點不馬虎...封面海報也這么好看!
iphone4不過是個噱頭,民俗的東西是核心啦!
男人夜釣釣上一具女尸……影片過半,突然twist,變成降神場面。樸贊郁、樸贊京兄弟用iPhone拍攝的一部30分鐘時長短片,相當(dāng)注重音樂對影片氛圍的補(bǔ)充。
竟然是樸贊郁……
那個吉他手的遠(yuǎn)去好有感覺~
IPone4就是個噱頭,怎么看也不是個好的拍攝工具。作為短片,劇情還算飽滿,又反轉(zhuǎn),還有吐槽,挺好。
使用IPone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招魂場面的真實性和現(xiàn)場感,哀樂吹得人悲從中來。中年小男人的悲劇,依稀想起那年深夜看《親切的金子》淚奔的感覺,樸自始至終是個有料且夠誠懇的導(dǎo)演。飽受婆媳問題困擾的男人深有感觸。。。
圓潤標(biāo)準(zh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