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會聽到很多人說:“不要做讓自己后悔的遺憾的事情。”然而一生中又有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遺憾和后悔,來懷念過去,甚至自己放不過自己,郁郁寡歡。我在想為何不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和和道德規(guī)范上呢,平時多讀讀積極的書籍,看看積極的影視作品,遠離那些負能量的人和事,給自己打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才會做更多積極向上正能量的事情。如果你的心態(tài)是悲觀的,消極的,整天怨天尤人,那么你又怎么會充滿愛和正能量呢?你又怎么會不去做讓自己遺憾和后悔的事情呢?你只會去做一些你認為是對的或者說談不上錯的然而實際上幼稚甚至荒唐的事情來滿足自己的幽怨和憤懣。長此以往,你就像個黑洞一樣,光照不進來,你也走不出去,難為了別人,更折磨了自己。我知道你在吶喊,在掙扎,在嘶吼,想努力跳出黑洞,你什么都懂就是不愿去做,那么你現在應該從床上起來,去看看《母親母親》,看看金國秀。
這部劇是很久之前看過的劇了,很多具體情節(jié)都有些遺忘了,但仍然深刻記得劇中的女主國秀是一個很堅韌的東方女性。原本本劇的評分其實并不算低,但看看劇中的部分評論就可以明顯感覺到一股戾氣。具體文字就不羅列了,攻擊的點無非就是女主的人設和本劇的三觀。(其他的點也有,但主要看到的就是這兩點)
個人覺得這兩點反映的其實是一個問題,就是新的時代背景與舊的觀念的碰撞問題,而本劇在這一點上的處理雖然不見得有多么的高明,但至少是問題不大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具體說起來的話就是我們劇的女主角本來就是生活中一個新舊時代交替,政權動蕩的年代,她的觀念必然是有著時代局限性的,而且雖然我對這部劇具體情節(jié)印象不深,但仍然記得相對于那個時代的普通大眾,女主的思想已經很超前了,她對于新的事物的接受能力快的令人難以想象。而且女主其實是有自己的成長曲線的,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各種政論頻頻被提起又放下,女主卻能夠相對的保持清醒的頭腦,去思考,去質疑各種言論(或主動或被動),這都是很了不起的。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你一直以某一種食物作為生活中的主食,突然有一天別人告訴你你吃的不對,另一種你以前從來沒聽過或者只存在于偶有耳聞的程度上的聽說,就讓你去改變你的食譜,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女主失去了很多,所以不禁有人問值得嗎或者是在新中國下,失去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的女主真的能夠得到一個美好的結局嗎?
這個問題確實無法預料,只是我相信有著自身堅守的國秀,自然有了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至于國秀“白蓮花”的說法,emmmm國秀的人設確實有些俗套,但從什么時候開始,善良溫婉的東方女性越來越多被冠以這個稱號,我并不是認同國秀的所有做法,只是,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本來就是一種美德。當然,中國部分電視劇確實普遍有將“善良”這一點極端化的通病,本劇在部分情節(jié)肯定也是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我們希望我們不以偏概全,就此全面否認傳統(tǒng)的賢惠溫婉的東方女性。
建立共和時期,整個中華正處于救國救亡。匹夫有責,廢除帝制、建立共和,和平解放的時代
民國女子金國秀,這時為了救父,需要二百銀票。絞盡腦汁之時。拿著字畫去典當行變賣換銀票,在需要幫助時很多熱心人為她指明路。
就在這時史先生出現,要求她做妻給銀票救人,不過被金國秀。謝絕了,后碰巧這時重慶商戶候家在為兒子候大少爺娶妻再填房。候家少爺本有一房,妻生重病,即將咽氣。放心不下自己的丈夫,兒子。要求候母為兒子找一個媽。否則她很難斷氣 。
每一個人都不想因為自己的離開,有遺憾。永遠放心不下自己的兒子。
金國秀,出現在候家門口。媒人把她領進門。經過苦口薄心的談判,加上內心的針扎,加上救爹的心切。金國秀同意嫁到候家。
女子有氣魄,有頭腦,有思想。做什么都能處理的很得當,她用自己的智慧撐起了候家的事業(yè)。
進入候家后她并非一開始就風生水起。風風光光 進門頭一天,候大奶奶把紅白喜事放在了一起。晚上被安排給丈夫的前妻守靈,守夜。在現在要給普通的女子是誰也做不出的。說明她很大氣,她的無奈也寫在臉上。
進家門后,丈夫,兒子,婆婆的不待見,兒子也不接受自己多一個媽媽的事實,她信守諾言做了母親應該做的。在去商號的路上看見繼子被壞孩子欺負,一猛子從驕子上跳下去為兒子趕走欺負他的壞小孩。她的舉動打動兒子
后媽本說就很艱難,只要用心付出還是可以打動孩子。金國秀就做到了,她把一切的愛都給了孩子。后媽也是媽、母愛都是一樣的。都是為孩子,把愛給了孩子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云郎開口叫了媽 。
她懷孕生子后,忙碌家中生一直沒有奶水給小兒子。大兒子跑重慶的江邊為了能讓母親有奶,下江捉魚??匆妰鹤勇錅u模樣,焦急無奈拿著雞毛撣子無法下去手。卻直往自己身上打聽完繼子的話,兩人緊緊抱在一起。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管發(fā)生什么,永遠不變是母愛,她們把最好的都給了我們,母愛永遠伴隨我們。把這份愛珍藏于心。
在金國秀身上,不僅看到了女子身上本有的自強自尊自愛,也看到了普通女子為國,為家做的努力,更看到一位母親的偉大。
作為女生的我們也必須努力,獨立。做更好的自己 ,雖然沒有金國秀的事業(yè)。也給自己小小的愿望,努力向前。期待所有女生都有自己的小天地。
半年前寫的一篇劇評,隨手寫的沒有什么框架,其實現在有些觀點也發(fā)生了改變,不過還是原樣發(fā)表就當留念吧。
這部劇的主題就是有一些政治宣傳意義在里面的,因此自然對人性的探究和對人物的刻畫就都比較流于形式的潦草。不過可圈可點的是女主的幾段女性關系,講得出奇地好。很多人問,女性為主體的劇能講什么,其實就是女性關系。特別是侯老太太和國秀,寫得好,演得也好。題為《母親,母親》,這部劇的劇本認為母性是女性的本能(先不討論這是否正確),但在這個問題上是沒有一點對女性的規(guī)訓的,并沒有因為母親的責任而道德綁架女性本身的信仰和事業(yè)。另外,劇本還認為母子(女)關系是被建構的,而不僅僅依靠血緣而存在,而侯老太太與女主似師生似君臣似知己亦是一種母女關系。
其次是與子萍的關系,是我對這部劇最欣賞的一部分。女主對待出軌是最好的態(tài)度:云淡風輕劃清界限、斬釘截鐵涇渭分明;錯誤是男人犯的,絕不遷怒他人。即使是老太太給她下跪也絕不原諒。她一直再勸男主再娶,就是一種絕不破鏡重圓的決絕。
其實很喜歡子萍——每次演到子萍彈幕和評論里都天怒人怨,可是請問子萍有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嗎?男主對子萍確實太渣,無論是做丈夫還是情人,都不負責任。子萍即使驕奢淫逸,原來也是準備當小妾好好過日子的,結果大老婆走了也不給她名分,在家里既沒面子又沒里子,她是心氣兒高的人,怎么受得了這個氣。后面的墮落有些俗套,但又在情理之中?;橐鲋袉适Я俗饑赖呐耍鲕壥撬齻兾ㄒ豢範幍墓ぞ?。
子萍第一次戒毒失敗還挺妙的,就很現實。其實這部劇很多地方都太理想主義了,在子萍這里現實,就有點微妙的感覺。但是很難得的是劇本對子萍這種人物沒有批判的意味,女主對子萍一直是同性間的惺惺相惜,而不是某些人喜聞樂見的大婆斗小三。子萍的名字起得也好,那個時代隨波逐流的水草罷了。喜歡她那場看自己老照片的戲:年輕的子萍太美了,一種美而自知,像動人心魄的塞壬,然后那個時代又慢慢地摧毀了這種美。
子萍最后去世是救了一個小女孩——其實這不太重要,原諒我對性別比較敏感。
這里插幾句反駁一下女主被說是圣母的觀點:
對子萍就不贅述了,在那個時代子萍根本不能算“小三”,也就是說她沒什么對不起女主的,又談何懲罰。
對付宋老板主張懷柔,是因為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事實上也被她說對了。不過宋老板最后完全變好了,真的太理想主義了,這部劇除了政治立場上的反面人物以外,竟然沒有一個道德上的反面人物。所以說對人性的刻畫不夠深入。
對云燦比對自己孩子好,這是為了履行對子萍的承諾。國秀雖然不原諒男主,但心里還是把自己當侯家人,侯家對不起子萍,所以一直對子萍有愧。一個母親對另一個母親的承諾,比起歷史上的君子一諾又有什么遜色呢?憑什么《趙氏孤兒》的程嬰被贊“舍生取義”,金國秀就要被批過于圣母呢?此外如玉小時候對云燦就是赤裸裸的霸凌,教育兒女上,女主也并無偏私。
對被槍斃的學生。竟然有人認為對被槍斃的平民抱有憐憫之心是圣母的表現是我無法理解的。就算再怎么鄙夷政治正確,也不可能認為槍斃學生是對的吧。大堆評論罵女主關心被槍斃學生害男主沒前途,就想說侯家的富貴都是金國秀一點一點掙的,靠他侯志宏了嗎,這個時候要為他虛無縹緲的前途著想?
在我看來女主唯一圣母的地方也就是結局原諒糟老頭了吧,但評論反而都是在罵她不知好歹為什么不早點復婚。私以為這部劇收視不高實在是因為觀眾里太多活牌坊,彈幕里一堆罵蓮蓮白眼狼的,蓮蓮少時守寡帶孩子管商戶辦學校一肩挑欠侯家了嗎,最后還賠上了爸爸的命,都這樣還要被罵,有些人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侯老太太寫得真的好,典型的封建地主老太太,但是靈魂里有超越階級的美好。
真誠:對如寄、國秀,是真的像女兒一樣疼她們、教育她們。
嘴硬心軟,口上標榜著高門侯府,骨子里卻毫無門第之見。蓮蓮雖為屠戶之女,但是就看了她一眼就認定了做自己孫媳婦?!芭⒆?,多學點東西是好事?!?/p>
不重男輕女,是指的她從頭到尾就堅信女人存在和男人一樣的力量,隱藏的是一種對自己能力的驕傲。
知人善任??慈耸钦鏈?,不管是正面的如寄、國秀、蓮蓮,都沒讓她失望,對子萍的評價,后面證明也是正確。
善良,這個無須贅述。
通透。錢這個東西,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晚年千金散盡,沒有絲毫留戀。甚至覺得她過去賺錢可能更多是出于工作帶來的成就感。
當然這部劇也還是有些缺點:
前期史老板對女主的幫助稍微多了點,很多事沒有他就沒法解決,但是史老板對金國秀的賞識一開始是出于男女之間的曖昧關系,還是有點落入窠臼的可惜。
確實沒有脫離父姓制度,不過也很難期待一個年代劇能在這點上突破,對蓮蓮改嫁后抗戰(zhàn)的處理還是有進步意義的,但還是存在一種隱形的父姓制度。
我黨的人物刻畫得太單薄。特別是侯如玉寫得太潦草,踏入革命還是靠著老套的愛情戲碼實在有些令人疲勞。暴露時“對你這種人,不值得浪費一顆子彈”倒是很好,推開鋼筆的颯爽,很迷人,如果展開來描繪就好了。這部劇主題是母親,但是對母女關系的刻畫一直比不上母子關系,有些遺憾。
和她的人設很雷同的徐桂馨這個角色其實寫得更好,但是又感覺她除了當祝夫人沒什么別的工作。
徐桂馨與女主的訣別是本劇的紅色劇情寫得最好的一場戲,不多余,不矯情,就如同金國秀聽見槍響時的一栗,恰到好處。
所有男角色里,侯云朗是最好的,事國,戰(zhàn)死沙場;為子,對先母懷有大義,從未忘卻分毫,對后母也是情真意切;為兄長,友愛弟妹,并沒有因為云燦不受寵而忽視他;為丈夫,結婚前為愛情有對抗整個家庭的勇氣,出征前讓妻子在自己死后可以改嫁;為父,國難當頭也沒忘記兒子的生日。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劇里為數不多的非黨員。
男主侯志宏,感情上渣男沒得洗,政治覺悟也很simple,但在抗戰(zhàn)報國的覺悟還是毫無瑕疵的,也沒太黑KMT。
男二祝宇中,人設是真?zhèn)ス庹?,但也是真工具人,后面出現不是送錢(但女主錢還是不夠)就是傳達我黨設法營救的消息(但最后一個都沒救成)。寫到這里突然發(fā)現女主家的人基本上(5個)全是因為他死的,有點高級黑的意味了。
袁立的表演還是不錯的
前十集還挺好看的 從小三進門劇情就朝著圣母方向發(fā)展 從開始打仗女豬就像被洗腦了一樣 親生孩子全掛了不說 最后活下來的也是黨的娃
笑得我皮都皺了 看來需要打點羊胎素了
啊…… 請問這是可以看的嗎?
她需要的話,哦,可以可以,那倒不是因為這個,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特點,這部劇通過一個家庭的故事,反映出那段時間的社會現實,反映出當時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局面。他們躲防空洞那一段,還有給小孩取名抗戰(zhàn),年輕人上戰(zhàn)場的情節(jié),都讓我印象深刻。不得不說,以前的劇水分真的少很多,這三十集的故事,放現在可能要水到七十集。主要就是講女主一生的故事,她真的有夠聰明善良的,好人也算有好報,最后姨太太還是女主救回來的,感覺類依萍救夢萍了。單討論角色的話,袁立演的真挺好的,斯琴高娃也是,兩個都是屬于長得就很正派的角色。姨太太剛開始看著漂亮,后面越來越丑,可能是造型的原因,也可能是惡人濾鏡,抽大煙演的真不錯,有內味了。男主渣男!不想討論。小一輩的孩子演的都挺好的,中規(guī)中矩,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軍統(tǒng)的女兒和父親起沖突那一段,演得真挺不錯的。
“我們拍戲拍得皮都皺了,所以我就看看高娃老師羊胎素打了有什么效果嗎?皮是不是展開了?皺紋呢?”“哦那倒不是因為這個,它是從內到外的,這是問羊胎素是做什么,它是一個提高免疫”
周末一直下雨,在家里陪爸媽看完了電視劇「母親,母親」。劇情很老套,但演員都不錯,袁立演繹的金國秀確實太不容易,千辛萬苦把幾個孩子養(yǎng)大,又親手把他們送上戰(zhàn)場和刑場。。。只是每次看完這種電視都會想,當年那些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的烈士們,如果活到現在看到社會這個樣子,他們肯定會后悔死了吧?
這個是可以說的嗎
因為梗來的,劇意外的不錯
7分吧。電視劇的故事情節(jié)很好看,斯琴高娃演繹的婆婆雖然強勢,但是善良、開明、講道理;袁立的母親演的也很棒,演出了她做母親時的仁慈和心酸,都是無私的母愛??!
斯琴高娃的戲實在是太好了!老戲骨不是蓋的!
袁立演的還不錯
斯琴高娃老師打了羊胎素了,這是可以說的嗎
劇沒有看,羊胎素來的舉個手唄,笑了一個多月還沒走出來哈哈哈哈~這是可以說的
奮戰(zhàn)了三天,終于看完了,奶奶很喜歡啊。幾位母親都演得很不錯,就是幾個孩子看著比媽還老,實在太糟心,那么漂亮的父母怎么就生出那么糟心的孩子呢。
看得我皮都展開了
沒有……為了熬夜看這部劇我都開了一個療程的羊胎素了,這是可以說的嗎?我熬夜追劇追得皮膚都皺了,但是羊胎素呢它是從內到外的,起到一個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所以即便是熬夜追在打了羊胎素的情況下皮依舊展開了。
小時候在家看過 很好的家庭年代劇 主要是表演讓人信任?。ㄟ@是可以說的嗎?——喔?可以可以可以)
勵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