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 可謂是金庸老先生的最成功之作, 人物形象刻畫栩栩如生, 入木三分。 無論是段譽(yù),虛竹,蕭峰三兄弟,還是慕容復(fù) 慕容博大惡賊,甚至連不起眼的阿碧都顯得 個性鮮明, 讓人記憶深刻, 一提到名字便在腦海里浮現(xiàn)出人物的形象來, 實在是武俠之中的 巔峰。 拋開所有的糾纏不談,天龍八部帶給我們的思考便是一個“佛”字。 天龍八部是佛家的八 個菩薩, 在書中便代表了八種人生 , 我們就來看看其中佛家的要義。 所謂佛家七苦, 即:生、 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所謂求而不得,也合佛家我執(zhí),執(zhí)則入相,相由心生,不破則難以解脫。慕容復(fù)了, 為了復(fù)興大燕國,幾乎無所不用其極,可謂我執(zhí),背叛愛情、友情、親情。到最后了,一無 所有,只能自己欺騙自己。所謂宏圖霸業(yè)談笑間,不勝人生一場戲。鳩摩智,一心向武,妄 圖學(xué)遍天下絕技,可謂癡。然而物極必反,欲速則不達(dá)。最后了,枯井里,一身武藝空空如 也。好在最后大徹大悟,終成一代高僧。陳世驤先生,對《天龍八部》評價是無人不怨,有 情皆孽,確實很是精到, 此八字足以。我們發(fā)現(xiàn)每一個人物都有解不開的悲苦, 每一段感情都是孽情, 卻只有虛竹那段不真實的虛幻的感情得以圓滿, 人們掙扎于命運(yùn)與 人性編織的網(wǎng)中,最終以一場場幻滅來結(jié)束自己的痛苦。大千世界,眾生皆苦,俗世種種, 盡是虛無。
黃日華因郭靖紅遍大江南北,我贊嘆他演技,但我對郭靖無感,因此,對黃先生,我起初不算粉。直到他塑造的蕭峰出現(xiàn)。
我看97版時沒看過原著,所以,感覺這版的情節(jié)安排特別好,一個懸念連著一個懸念,叫人揪心。說起來,這版真的坎坷。先是在大陸播出時遇到還珠格格大火,我記得當(dāng)時我的同學(xué)個個都迷還珠格格,然后剛播出時輿論上段譽(yù)的風(fēng)頭好像蓋過了蕭峰。但實力不是外在的輿論能掩蓋的,過了幾年,各臺重播天龍八部的時候,宣傳語都是“重溫蕭峰的俠骨柔情”而沒有提段譽(yù),后來的翻拍,大家也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蕭峰身上,火力集中在黃日華身上,不能不說,正是由于這版蕭峰的成功。
我是從第三集開始看的,愛上蕭峰的點在杏子林這一集。他在杏子林里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領(lǐng)袖氣質(zhì),叫我和劇中的阿朱一樣,一下子就愛上了他。后來,我補(bǔ)看了第一集,認(rèn)為和后面的聚賢莊,少林寺是一脈相承,蕭峰的豪氣干云和英氣勃發(fā)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且,不只是這幾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場面,蕭峰的霸氣貫穿始終,他在大理出手擊敗段延慶,在長白山上降伏大宛名駒救下完顏阿骨打,然后千軍萬馬之中生擒遼國皇太叔,每場戲都讓我愛他更深一些,因我實在是對這樣頂天立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英雄沒有抵抗力。甚至他在從大理去馬家的路上坐著收拾星宿派弟子那一幕,都讓我癡醉。最后我們說說蕭峰殺身成仁那一幕,他轉(zhuǎn)過遼兵,拍箭盒,搶箭,刺向胸口,這一連串動作,處理得行云流水,死得何等壯烈。我不得不說,連自殺的動作都這么豪邁,叫我怎能不愛他。
總而言之,黃日華刻畫的蕭峰,一舉手一投足,都不同凡響。我愛上這版的蕭峰,不是因為他對阿朱那份情,而是因為他散發(fā)出來的那種燕趙豪杰悲歌之士的氣場。我覺得,蕭峰皺著眉怒著目講話的樣子簡直英俊極了。我極不認(rèn)同某胡對黃先生的批評,蕭峰本來就是悲劇人物,他經(jīng)歷那樣顛覆性的變故,從天下第一豪杰跌入萬丈深淵人人得而誅之,背負(fù)那樣的血海深仇,遭受那樣的舉世唾棄,失去世間唯一的摯愛與安慰,在胡漢,正邪,對錯間體會那樣的內(nèi)心矛盾掙扎,這些遭遇,情感,思考必然深深融入他的神情他的動作他的語氣之中。沒有悲怒哀憤就怪了,那不是成了面癱嗎?
這里要特別感謝武打設(shè)計和武術(shù)指導(dǎo),這是港版的一大優(yōu)點。蕭峰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而且是力與美的完美結(jié)合。反觀大陸的武俠,一片迷離,看不清楚,晃得人頭暈眼花。難道英雄就靠個子高嗓門大?這樣的投機(jī)取巧,讓人物形象大打折扣。
港版有港版的劣勢,除了舞臺布景,還有一些臺詞的處理不太好,但這都是瑕疵,不是硬傷。
什么叫硬傷?我們別的不談,就比較最后一集。97版蕭峰死得那么突然,然后阿紫和游坦之也是令人猝不及防,給觀眾留下強(qiáng)烈震撼和沖擊,至少我是一個星期都緩不過來。其實靜下來想想,三個人的選擇都是水到渠成,突然但不突兀。這種緊湊和干脆的處理反而效果上佳。反觀03版,能告訴我為啥都用慢鏡頭嗎?蕭峰死得婆婆媽媽啰哩啰嗦。阿紫挖眼令人惡心。這說明導(dǎo)演缺乏最基本的藝術(shù)水平和審美能力,只能用慢鏡頭這種極蠢笨的手法,反而讓人看到渲染的刻意。
關(guān)于蕭大哥所謂的兒女情長,我記得原著里蕭峰也說自己有些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了。在這里就不多表。只想說,蕭峰對阿朱之情,無損其男子漢形象,反而更令人傾慕崇拜。
最后說點題外話,大陸有優(yōu)勢,請來最有名氣的演員。港版都是TVB自家人,總的看形象和影響力不如03版。但港版依然勝出。港版始終勝在人物刻畫,每一個配角都那么出色,渾身都是戲,把武俠的精神世界表現(xiàn)得氣韻生動。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山童姥這個角色,讓金庸想要借天龍八部表現(xiàn)的主旨更加透徹深刻。甚至配角中的配角,像耶律洪基的母親,表現(xiàn)都可圈可點。反觀大陸03版,有形無神,人物背后的精神世界如荒蕪野草,配角更是像木頭。
平時俗務(wù)纏身,抽出這么長時間寫影評,真是一種奢侈。對97天龍,我愛之深切。就像簡愛對羅徹斯特,阿朱對蕭峰的態(tài)度一樣,即使全世界人都唾棄之,我也要陪伴左右,不離不棄。感到欣慰的是,盡管網(wǎng)絡(luò)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但從豆瓣上看,97天龍已經(jīng)在各版PK中輕松勝出。
用生命捍衛(wèi)蕭大哥。
吞風(fēng)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憑這兩眼與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闊闊雪漫漫共誰同航 這沙滾滾水皺皺笑著浪蕩 貪歡一刻偏教那女兒情長埋葬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 愛競逐鏡花那美麗 怕幸運(yùn)會轉(zhuǎn)眼遠(yuǎn)逝 為貪嗔喜惡怒著迷 責(zé)你我太貪功戀勢 怪大地眾生太美麗 悔舊日太執(zhí)信約誓 為悲歡哀怨妒著迷 啊 舍不得璀璨俗世 啊 躲不開癡戀的欣慰 啊 找不到色相代替 啊 參一生參不透這條難題
這么難唱的經(jīng)都學(xué)會了可見多喜歡
拿到小龍女執(zhí)照則可以扮王語嫣
這個時期的陳浩民真的好帥,還有人龍傳說里面的扮相,奶油小生更適合他,這個版本是我唯一一個看了好幾次的,其他的版本都只看了一半,可能我比較懷舊吧,表白所有演員
超愛
最經(jīng)典的不容撼動版
周華健的主題曲唱得好!
經(jīng)典的經(jīng)典,百看不厭,黃的蕭峰,李的王語嫣啊。好看。
角色的氣質(zhì),主題曲的豪氣,最經(jīng)典的版本(幫主,自帶BGM的男人?。?/p>
看過的最棒的一版天龍八部了...
最佳版本的天龍八部。
看了不知道幾百遍,在紅遍天下的還珠格格播出那年,12歲的我人生第二次去了江西,第一次是2歲我早已不記得,那年我偷偷爬上房頂,站在漆黑一片中,為了安心的偷看鄰居家的天龍八部,我就那樣爬在墻頭一個暑假,我不知道城中的家里,我的同學(xué)都在看還珠格格。那時天龍八部對我而言,太有吸引力
李若彤才是我心中的神仙姐姐,陳浩民才是我心中的段譽(yù),鄙視央視版!?。?!
哪哪都好,童年男神,不可超越
我看過的最好版本的喬峰.
金庸小說里最喜歡第一部,所有版本里最喜歡的一版,是真的很精彩,演技也很好,武俠劇除了射雕就是這部看的最完整,小的時候就覺得段譽(yù)這個角色超級好玩兒,劇情很跌宕起伏,再加上喬峰和虛竹,故事太豐富了
最喜歡這版的天龍八部了,可謂是一代武俠經(jīng)典了,黃日華的蕭峰,滿滿的英雄氣概,陳浩民的段譽(yù),是我最喜歡他的一個角色了,真的是貴氣的翩翩公子,李若彤的王語嫣,非常之驚艷,一代佳人,絕世大美人來形容了,此外劇中的其它女性角色也是個個清新脫俗,美艷,俏皮,靈動。
這才是最經(jīng)典的天龍八部,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這三兄弟詮釋的絕對是最好的版本,尤其是喬峰,讓人熱血沸騰,太經(jīng)典了,無法超越。
很喜歡,愛華健的《難念的經(jīng)》
李若彤真是美爆
一直不太喜歡蕭峰,但黃日華演的蕭峰不能不喜歡,主題曲周華健的《難念的經(jīng)》印象深刻
主題曲蕩氣回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