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七集的時候
想起了《綠豆》裡的瑪嘉烈
總覺得南方舞廳一定愛過一個
和瑪嘉烈一樣的女人
炙熱又冷酷、溫柔又自私
然後他把自己寫成了洛奇
寫成了大輝、寫成了大衛(wèi)
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性格
一次又一次地愛上同一個女人
(很老土的想法)
這該是
多麼真實、多麼永恆的愛
《前度》的時間線更早
瑪嘉烈與大衛(wèi)更年輕
作為觀眾
在《綠豆》裡沒那麼容易原諒的事情
在《前度》裡竟覺得沒那麼不可原諒
好像年輕時候的貪念不需要抑制
好像做錯了挺容易重來
其實想想
只不過是重複的傷害
依然很喜歡林海峰的旁白
喜歡他們口中說出的
帶著故事的對白
沒什么比一部好劇回歸,更能讓Sir興奮。
而且,還是港劇。
來吧——
《瑪嘉烈與大衛(wèi) 前度》
“港劇還有這種調(diào)調(diào)”系列。
它的前作《瑪嘉烈與大衛(wèi) 綠豆》一年前Sir就安利過。
唯美的構(gòu)圖,溫情的旁白,細膩的敘事,就如片名說的那樣——
用兩個普通情侶間的“芝麻綠豆”,道出每個你我的千思萬緒。
沒了熱熱鬧鬧大團圓的套路,這款口味清新的港劇照樣有人緣。
豆瓣評分人數(shù)8千+,8.9的成績,就是最好的證明。
上星期它一回歸,Sir直接擼了10集,感覺......
對,還是那個味道。
《前度》主角依然是瑪嘉烈與大衛(wèi),但故事發(fā)生在《綠豆》10年前,那時他們還不認識。
講的是主角找到彼此之前,分別都有過誰。
選角依舊眼光獨到。
前作就有驚艷表現(xiàn)的廖碧兒,這次搭檔的是內(nèi)斂的情歌王子許志安。
一眾綠葉也各有特色:戲精黃秋生,林憶蓮老公、音樂才子恭碩良......
最有看點的,是兩個新演員。
扮演年輕瑪嘉烈與大衛(wèi)的,袁澧林和劉俊謙。
還不認識吧,沒關(guān)系,這兩位會讓你眼前一亮——
袁澧林,剛出道,已經(jīng)被香港無數(shù)年輕粉絲稱為“文青女神”。
清新脫俗,五官精致,很久沒在港劇中看到這么舒服的臉了。
劉俊謙,有舞臺劇功底,外表也很符合大衛(wèi)的性格,斯文、干凈。
都是小鮮肉,但人家是優(yōu)質(zhì)的。
氣質(zhì)好,形象佳,演技到位,比起“大齡版瑪嘉烈與大衛(wèi)”,不輸陣。
畫面依然很見心思。
一開場,就是一段3分鐘的長鏡頭。
還采用了前所未見的超寬畫幅,可以看到畫中邊角的路人在悠閑地談話,細節(jié)更豐富。
隨著鏡頭移動,劇中的角色一個個入畫。
你以為他們會打招呼,其實只是路人般萍水相逢,擦肩而過。
整段鏡頭,伴隨舒緩的鋼琴伴奏,和林海峰的旁白娓娓道來。
細膩,順滑。
誰說大場面、灑狗血,才能抓人?
別小看這個鏡頭,里面大有玄機。
人物之間相互勾連,甚至?xí)绊懙绞曛蟆?/p>
一個細微的動作,也可能和劇情相呼應(yīng)。
比如這個長發(fā)男生,拿起了一個黑色杯子看了看。
Sir看完后面的劇情,這是他追瑪嘉烈的手段之一,在這家咖啡廳,為她定制一款專屬的杯子。
《前度》的故事,同樣繼承《綠豆》——
減少戲劇性與巧合,小事見真情。
《綠豆》講的是成熟情侶的相處日常,而《前度》則訴說著初入情場的懵懂與悸動。
還記得《綠豆》中,是怎么表現(xiàn)瑪嘉烈喜歡上大衛(wèi)的?
只用一個鏡頭。
大衛(wèi)每天開著的士,準(zhǔn)時接送瑪嘉烈上班。
一般,她習(xí)慣坐后排。
可有一天,瑪嘉烈開車門的時候,猶豫了。
關(guān)上門,繞過車,坐上離大衛(wèi)更近的副駕座位。
沒有一句對白。
你懂,我懂。
這種對感情細致入微的描寫,《前度》也有,還多了年輕的心跳感。
還記得,當(dāng)你喜歡上一個人時的樣子嗎?
瑪嘉烈偶遇一個電臺DJ,交換聯(lián)系方式后,對方發(fā)來短信,她對著屏幕一個勁地偷笑;
晚上什么也不做,躺在沙發(fā)上,聽著DJ的節(jié)目。
或者,跟著他找好吃的,聽他說笑,看他眉梢。
再來看,你是不是也是這樣偷偷靠近喜歡對象的——
美玉給大衛(wèi)買早餐,被大衛(wèi)問起,她說買得多老板娘就有送。
大衛(wèi)要給她錢,她依然嘴硬:
我才不是給你白吃的
這個套路……真是老到不行。
老就對了。
《前度》的故事是什么年代?
當(dāng)時的人還在用諾基亞,微博微信Facebook全沒有,《花樣年華》才剛上映。
什么事,都比現(xiàn)在慢一拍。
袁澧林:以前真的有不見不散,曾約朋友卻因聯(lián)系不上,要對方等了一個小時……但現(xiàn)在遲到可以叫對方遲些出門,沒了等待的過程,整個溝通模式很快、很快餐。
劉俊謙:相對來說,以前較樸實些,特別手提未流行時,是要用電話簿記下電話。
袁澧林:還會背電話號碼、背生日日期......(摘自《香港經(jīng)濟日報》)
那種感覺和即時通訊時代不太一樣——
“以前溝通有種等待,這是有意義的,令人知道有些事是會逝去?!?/p>
等待,不是空白,而是可以容納情緒的空間。
就像瑪嘉烈在等——
她吃面,疊衣服,吹頭發(fā)……
有沒有發(fā)現(xiàn),畫面的角落始終有一個收音機。
那個收音機,就是她不管做什么事,心里都放不下的牽掛。
只因為DJ說了一句:今晚記得聽電臺。
這些看似無意義的鏡頭,其實暗暗在讓情緒發(fā)酵。
這些小事,就是能不動聲色地戳中你。
前作《綠豆》曾出現(xiàn)過不少的金句,道出一種似懂非懂的玄妙。
大部分,都是出自主角之口。
《前度》的金句,則更多地來自旁人。
因為年輕的主角,此時還是青澀的聆聽者、嘗試者。
大衛(wèi)和女生打了一通曖昧的電話,和他相熟的CD店老板,一語戳破了人生未知信封里的答案——
有也煩,沒也煩
這是站在愛情的門口,欣喜地往里望的大衛(wèi),還不曾體會到的——
單身想戀愛,戀愛想自由。
另一邊,年輕的瑪嘉烈也在“受教育”。
她打工的花店,有一天有個中年男人訂了一束花,送給自己結(jié)婚八年的妻子。
瑪嘉烈把花送到府上,才發(fā)現(xiàn),原來女主人并不喜歡花。
但她卻高興得不得了。
為什么?她云淡風(fēng)輕地回答:
制造驚喜的那個(人),可能只是想知道
無論他做什么對方都會開心
這些是給自己的安全感
而被驚喜的那個,也很明白
兩個人相處,不可以每樣?xùn)|西都斤斤計較
既然人家都愿意做點事情哄你開心,你還想怎樣
這番話瑪嘉烈聽完,接受又接受不能,反駁又反駁不了。
這就是一個見習(xí)期的戀愛新手,碰上老司機的情景。
有一個細節(jié),Sir被深深觸動。
大衛(wèi)在兩個女人之間猶豫不決:一個是熱情追求自己的美玉(杜小喬 飾),一個是有著成熟魅力的維珍(廖碧兒 飾)。
他其實更喜歡維珍,但又不愿拒絕美玉。
一天下班前,美玉問大衛(wèi),要不要順路一起回家?
大衛(wèi)說,我還要加班。
而當(dāng)美玉走后,大衛(wèi)看到維珍離開公司的身影,于是迅速收拾好東西追了出去。
這下好了。
追到電梯門口,兩人愣住——
你不是回家嗎,怎么又上公司來了?
你不是加班嗎,怎么我前腳剛走你就不加了?
原來,美玉知道大衛(wèi)要“加班”,就去買了宵夜,準(zhǔn)備和他一起吃。
心里有點過不去的大衛(wèi),反過來問,要不要順路一起回家?
美玉又推卻,說還約了朋友去西環(huán),自己打的走。
上了車,她對司機說的卻是——沙田。
而她的家,就在沙田。
她到底在想什么?
來看跳回的一幕,美玉買完夜宵上樓,遇到了剛剛離開公司的維珍。
她知道了,自己有多傻。
所以寧愿打車,也不愿和大衛(wèi)坐同一班順路的巴士回家。
《前度》說的,不就是每個人在愛情面前,平凡的面貌——
有如履薄冰的試探,也有自知之明的分寸。
許多人說,《前度》與《綠豆》的故事怎么好像差不多,主角好像一點也沒有成長——
瑪嘉烈愛刺激,偏好風(fēng)趣瀟灑的男生;大衛(wèi)沉穩(wěn),鐘愛成熟女生。
但有些東西,不就是往復(fù)循環(huán)嗎?
你愛過一次,一次,一次……最后認清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還跟以前的那個自己一樣,沒變。
只是每一次的嘗試,都在身上留下了一道烙印。
所以,如果說《綠豆》講的是愛情的末路,《前度》說的,就是我們的曾經(jīng)。
Sir記得《綠豆》中的開場的一句旁白:
愛情,根本就是三幅被
每對情侶走的路,都幾乎一樣
浪漫完,就要面對現(xiàn)實
沒有瑪麗蘇人設(shè),沒有海誓山盟,也不許諾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
瑪嘉烈與大衛(wèi)愛情,是如今熒幕上少有的、值得當(dāng)真的一段——
不管你處于何種階段,總能在他們的軌跡中,找到自己對應(yīng)的位置。
動圖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女主角太好看了。她一個人就值4分!
袁澧林真是美,第一集結(jié)尾俯拍聽歌那段反復(fù)看反復(fù)看
大衛(wèi)這么一副自私自利的死媽相,怎么可能二十年后會突飛猛進成林保怡哦
幕后班底換血的影響明顯
一生只愛一個人太難了,不如先學(xué)會如何一次只愛一個人。所有故事的結(jié)束都是下一段故事的開始,記住了一個人,她叫袁澧林。
好多劇情像白開水一樣毫無味道,而不是像《綠豆》那樣有一種淡淡的味道。
挺喜歡美玉這個角色
看了之后很有感觸。觀感很舒服。感覺真是好久都沒看廖碧兒演戲了。袁澧林真是眼角眉梢都是美。真的跟介紹一樣,是禍害了很多人。
編劇大哥,您是不是被綠過很多次?。≌∏椴皇俏揖G你,就是你綠我呢?簡直綠到與內(nèi)蒙古大草原肩并肩??!
他/她眼底的飄忽,回避,你也都同樣給過他人的。沒有什么不公平的,愛多愛少不愛,都是輪回。
一定有“出軌”(花樣年華),一定有“失戀”(重慶森林),一定有“同性”(春光乍泄),一定有“浪子”(阿飛正傳)。細節(jié)無可挑剔,對白綿里藏針,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爆點安排重重,小清新還能蕩氣回腸,文藝蜜糖下全是毒藥。過去與現(xiàn)在,重復(fù)又重復(fù),循環(huán)再循環(huán)。這大概率就是,蝎子的選擇吧。
壞了千萬盞燈,燒光每段眼神,只發(fā)現(xiàn)和你衣不稱身。繼續(xù)詮釋著感情的世界是一個循環(huán),從前我愛的人塑造我,從此我愛的人都像你。是很容易流俗的故事,亦不如《綠豆》深刻,但細節(jié)依然走心,從陳百強到林憶蓮到陳奕迅等大量金曲點題,黑膠唱片、車仔面、芒果布甸這些日常物象也都被賦予了意義。
因為是前度,看的時候都清楚劇中人物最后不可能在一起,但也恰恰因為是前度,看男女主角各自修煉,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讓我知道,愛情,其實根本不是一件綠豆小事。
「A-」前傳咯,那就存在早知道他們反正不會在一起的上帝視角。女主看起來不錯哇,顏還是過得去的,可能會追下去,只是不想截圖了
較第一部的性冷淡畫風(fēng),這一部看下來沒有暫停截圖的沖動
整體觀看過程都比較舒服,騰訊真的會選劇,幾家視頻網(wǎng)站也就騰訊最用心了。
瑪嘉烈肯定是綠豆里那個瑪嘉烈沒錯,大衛(wèi)就真的不似綠豆里那個大衛(wèi)了。袁澧林真是好看啊,特別舒服的那種好看。許志安的戲感覺特別走心。“命中注定我們只會愛上一種人,輸給一種人,然后被其他人愛上”這個總結(jié)陳詞很到位了,愛是一個循環(huán)。
瑪嘉烈放著許志安不要 喜歡那個油膩到爆的電臺情話boy????♀?
正如原作南方舞廳所說:“前度有趣的地方,是他們雖死猶生,下次戀愛,不多不少也受上次的影響,你不想承認也得承認;我們會變成今天的自己,就是因為有那些過去?!?/p>
懷念Bowie… 沒有他哪里來的M和D的故事啊。比起前作有點做作,但還是推薦,因為太喜歡原著和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