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atched a movie called Jack and the Beanstalk in which there is that talking goose which lay golden eggs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harps being played by a fairy called Harmonia.
The message I got from is that for China to be really prosperous, we should not just have a goose to lay eggs which makes China an economical miracle. We should also play the harp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which means that we should also watch out for the environment, social justices, etc, while our economy is developing at amazing speed. Otherwise our world is going to be devastated. And Jack Robinson will have to die, instead of living happily ever after.
This is what I got from watching this movie.
昨夜看了一部《杰克與仙豆》的電影,覺得很有意思。其實這個電影源于一個民間傳說,具體請見Jack and the Beanstalk. 電影中對民間傳說進行了一些顛覆,把傳說中的惡巨人變成好巨人。把勇斗惡巨人的杰克變成偷竊犯和謀殺犯,因為他偷走了下金蛋的鵝,和巨人世界的豎琴,因此杰克家族永受詛咒,巨人世界也失去了其賴以繁榮的鵝和豎琴,從此成了一個活地獄,不再有春天。后來杰克的后裔重新找回了這個鵝和豎琴,巨人世界才回復了天國般的美麗,而杰克家的詛咒也因此解除。
這部片子有《納尼亞》、《魔戒》等影片的一個大雜燴,不過拍得還是很好看,也很發(fā)人深省。最有意思的,我發(fā)覺還是那只鵝。這會下金蛋的鵝顯然象征著經濟繁榮,名字都叫Harmonia(和諧)的豎琴則象征著社會和諧。這會下金蛋的鵝離開了豎琴,就一只金蛋也下不了。豎琴離開了鵝,也毫無益處,成為一件世俗樂器,也就是說,在經濟繁榮的時候,也要注重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等等。建議此片下發(fā),請各級部門組織觀看。(已閱,請轉宣傳部。)
如果我們再把杰克想成在我們這個世界掘金的GE的杰克#韋爾奇,或者是任何發(fā)達地區(qū)到欠發(fā)達地區(qū)淘金的杰克們,那么這個比喻就齊全了。
到蘇北去的時候,每次都會聽到當地人說,你們那有什么好的項目推薦給我們,我們這招商引資的政策特別優(yōu)惠,特別是現在講環(huán)保,重污染企業(yè)在你們那邊肯定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到我們這保證讓你隨便排___事實上,以說話人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我們是沒能力給他介紹項目的,明知道沒用也要說,說明蘇北招商的心情有多迫切,而赤裸裸地以環(huán)境為代價招商,幾乎是落后地區(qū)招商引資最大的賣點。
不只是蘇北,在江蘇沿江大開發(fā)中,常州提出的目標是在江邊建立現代重化工基地,一樣是高污染產業(yè)。因為相對蘇州無錫,常州已經錯過了前幾輪招商引資高峰,現在只好吸引蘇州、無錫不愿引進的這類項目,以增加GDP的數值。
<焦點訪談>昨天報道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引進一家造紙廠,每年的利稅不過200多萬元,造成的直接環(huán)境損失過千萬元(根據環(huán)保組織自然之友的調查,當地其實一年只收到土地租金加水資源費7萬元左右)。就是這樣一個明顯得不償失的企業(yè),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要拍攝時,當地主要領導還陪同廠方跑中央各部委說情,導致節(jié)目最終沒有播出:這個企業(yè)是當地領導招商引資的“政績”。自然之友會員郝冰在調查了數起這樣的案例后,呼吁“不要借西部開發(fā)之名,行污染轉移之實”。
從蘇北回來,看到遍地的油菜花,景色依然是那么迷人。但從小在蘇北長大的朋友說,你看那些水現在都是黑的,不要說喝,洗衣服都不行。我們小時候,夏天成天在河里玩,抓魚,游泳,渴了就喝點河水,現在是不可能了。事實上,誰的故鄉(xiāng)不在陷落?那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huán)境,飛速消失在發(fā)展的浪潮里。
看了<焦點訪談>的報道,我在想,為什么落后地區(qū)要犧牲環(huán)境才能求得“發(fā)展”的機會?答案究竟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聯想到中國出口到歐美的產品屢屢遭到反傾銷調查,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產品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低,因此我們不得不降低生產成本,犧牲環(huán)境和資源去爭取在世界產業(yè)分布中的位置。
去過歐美的人都說,那里環(huán)境非常清潔,生活成本也不高。為什么他們能夠這樣?因為他們依靠發(fā)展的先行優(yōu)勢,拉抬高科技產品的價格,打壓技術含量不高的生活消費品的價格,歐美人悠閑舒適的生活,事實上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發(fā)展中國家在為他們買單。發(fā)展中國家人民像傭人一樣,為他們生產資源消耗量大、環(huán)境成本高、附加值低的低端產品,而他們則高價出售技術含量高、實際成本低的高端產品___這樣的交換體系之所以能夠維持,是因為發(fā)達國家控制了價格體系,而處于被選擇的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則只有被擺布的份。
所以,我覺得在目前的發(fā)展階段,當然要批評急功近利的政府,但如果能提高中國與西方的談判能力,讓西方認識到他們對發(fā)展中國家環(huán)境問題負有實際的、道義的責任,縮小這個等差世界的不合理差距,可能應該成為努力的另一方面。
其實,等差世界不僅存在于國與國之間,國內地區(qū)之間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有位東南沿海地區(qū)的農民感嘆,改革前從雞叫做到鬼叫還吃不飽飯,現在天天坐在家里打麻將,生活還很好,這是怎么回事?有人說,這是改革解放了生產力,事實上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東南沿海地區(qū)利用先行優(yōu)勢,成功地使許多落后地區(qū)農民成為這里的廉價勞動力,這些涌入者的勞動,很大程度上支撐了東南沿海農民不工作。
為了保護先行者的創(chuàng)新積極性,一定的差別是必要的,但如果這種差別引起了觸目驚心的環(huán)境和社會問題,就有必要反思這種等差是否合理了。
如果不合理,是否考慮把金蛋和豎琴一并還給他們,讓他們的世界再現生機呢?
說明: 套用寧風子的做法,加一句說明:以上文章,李洵陽(
http://literature.mblogger.cn/lixunyang/)亦有貢獻,詳見等差世界(
http://literature.mblogger.cn/lixunyang/posts/186080.aspx)。
很久之前看過的一部電影,覺得電影本身并不怎樣太好,說教意味甚濃,但有一個情節(jié)卻給我極深的印象,因為貪婪犯下罪惡而遭到詛咒,幾百年不能睡覺的老祖母,在一切結束之后,終于換上干凈的睡衣,平靜地與家人道過晚安,滿臉幸福地躺上床,閉上眼睛,安詳地死去,如睡著一般。
以前不太理解,覺得這老婆子本來是因惡得福,活了幾百年,而且,要是詛咒不被消除,她還會一直活下去,長生不死,多美啊,她明明知道那一睡去,就是死亡,為什么還那么從容愉悅呢?
現在開始懂了,那是她盼了幾百年的睡眠,終于能得到赦免、原諒,徹底的輕松和重生。
有沒有誰記得90年代電視里放過的那個版本,不是這個2001年版本,有可能是正大劇場的譯制片,它給我留下了太深太深的印象,其中的幾個畫面至今還常在腦海中浮現,我尋找它已經許多年了,有誰知道嗎,萬分感謝!??!
忘了什么劇情什么時候了
其實挺好的~,只是也太童話了。。。
很有意思···但不同時期看感覺真的很不同···
初中時外教在課堂上放的,沒看完,后來找了好久終于下到了,這個版本更普遍的中文譯名是《天賊》
對家喻戶曉的童話的另一種解讀
記得小學時候看的,當時只有第一部,熬夜看完的,就一直等著第二部,大概等了一年還沒出,最后在大學才看完~~~
那么遙遠的記憶了
好吧,這不是給我看的電影。我吐了。
【日期不詳】很久以前看的,不咋好看,湊合啦
中央8播過
童話?我其實沒太看明白!
對童話的另一種解讀,其實歷史也一樣。
前面有好幾次看得要睡著了,也有好幾次想關掉,但只要耐心看下去,會發(fā)現真的很好看
又是在cctv看的,挺有趣
一個顛覆人們常識的劇情,記得當初看的時候第一次發(fā)現,童話可以這樣解讀。
期盼了好久的童話終于看到了電影版 杰克長得不錯,
有一回我家修電腦,我就去看這電影來著。杰克家的祖宗真是個頂個的美男啊。
發(fā)現很久以前就看過了
豎琴響起的那一刻,綠色、生機重回“天空之城”,特別有西方版「幽靈公主」的感覺;而影片很奇特的想象力還得歸功于童話本身吧!不好不差的電影,最大的缺點是太冗長了。
這是著名的放學后,下課時,我們吹牛逼砍大山的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