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常言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我想現(xiàn)實當中上演不了電影里那樣分手之后在秋日風吹落葉浪漫的季節(jié)完美的相遇。
也許就像大多數的男男女女一般,每一天都在上演這樣沒完沒了沒完沒了的,分手復合游戲。孜孜不倦樂此不疲!
戀愛中的吵架總是想不起的因為什么事情而吵架,只是因為吵了架互相之間說出口的話和感到傷心。
常言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看那都是癡男怨女說來安慰自己的。明明就是合久必合,分久必分。
2 ) 最后的前一幕
最后,我們就那樣分手了。
那是最后一次了。
“我先走了?!?br>“好。走好?!?br>
分手的時候不需要語言,
已經反復過很多次了。
他應該目送我到在他眼線里消失吧,
因為一直是這樣。
我們的戀愛,
既不甜蜜也不美麗,
也沒有很多浪漫驚喜,
只是單調平凡,
沒有什么特別的普通戀愛。
但是,我們兩個人都付出了真心,
真心相愛,
也許那是在我人生中,
不會再發(fā)生的,
最像電影一樣的事。
也許都不會想起來和他分手的事情,
無論怎么努力去想,我們吵來吵去的事情,
會慢慢變淡吧,
就像這個傷口一樣。
而且,
傷口好了以后也可以和另外一個人見面。
是吧。
3 ) 值得思考
在B站看這部電影 不斷有彈幕說情節(jié)太平淡看不下去先撤了云云 我的腦海里竄出《before sunset》的些許影子 并不是說這兩部電影的劇情或拍攝手法上有哪里相像 只是當時看的時候也對男女主角大段大段的聊天式推進的劇情手法而印象頗深 更驚奇的是我竟然沒有感到無聊或昏昏欲睡 而是津津有味地思考他們提到的某些話題和觀點。
所以順理成章地 我很喜歡《戀愛的溫度》。一部好的愛情電影,我覺得首當其沖要做到的就是呈現(xiàn)給觀眾 真摯的感情 對男女主角的感同身受也好,似曾相識也好,總之要有種“呀我就是這么想的啊”的共鳴感。其次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在觀影或者觀影后有思考琢磨的余韻。最后一個境界是,看完了也琢磨完了 本來就到此為止了 但是就是胸腔發(fā)悶 無法釋懷 不敢再看第二遍 對我來說這類的電影目前為止有《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和《贖罪》。
扯遠了,回歸到這部電影本身。之前男女主角從分手到復合的一些列戲劇化略夸張的故事我并太感冒 而且我不太認同分手復合的可行性 但在影片的后半段讓我有些背脊發(fā)涼 睡過頭的男主 下雨的游樂園 過期的入場券 女主的手作料理 沉默的兩人 實在是太適合吵架的雞毛蒜皮 說實話最后男女主角吵架的對話 把我嚇了一大跳 因為太真實 而站在旁觀者的角度 簡直在給自己打臉 女主表示什么都讓著男主 對他無微不至的好 放低自己委屈自己 結果男主還是不滿意 男主表示就是因為女主的這種想法 讓他倍感壓力 不敢面對 不知如何是好 兩個人在戀愛中都不再是自己 扮演著自己不喜歡的自己來取悅對方 最終最后一根稻草壓死駱駝
女主說 其實她都想不起來每次吵架的原因 甚至連分手的原因都想不起來了 初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也覺得 戀愛怎么能這樣輕易殘忍了 為了一些無聊的狗血理由就隨意抹殺了相愛的曾經 后來再看一遍 發(fā)現(xiàn)重要的不是“我們?yōu)榱耸裁炊质帧?因為有些東西早就在相處的過程中變質 問題早就有了 一個個堆積起來最終走向了分開 如果沒有合適的處理 理性的磨合 只是一味的忍讓或者胡亂發(fā)脾氣 那分手就只不過是某天某個隨機事件引發(fā)的注定結果。
比如一對戀人 男生偏理性女生偏感性 那么同樣在做一件事上 比如策劃登山看日出 男生關注的是登山的路線和裝備 女生期待的是籠罩在晨光之下的誓言與擁抱 那么他們登上山頂后就很容易吵起來 因為雙方的認知有誤差 而自私的我們又很少站在對方角度去思考
下次再吵架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究竟是為了這件事情本身 還是源于對方不可改變的價值觀或性格 兩個人若能心平氣和地分析出現(xiàn)的問題 多少能規(guī)避“莫名其貌”就分手了的可能了吧
最后的最后 我大概真的是文科思維漸漸轉理科了…愛情是能坐下來心平氣和分析的嘛…
4 ) 戀愛溫度100%的人適合戀愛,50%的人適合結婚
戀愛的時候的心情是,你明知道是錯的,卻不愿意承認這是錯的。
結婚的時候的想法是,你不知道是對的,卻必須堅持這就是對的。
女人100%愛一個男人的時候,她的頭腦是不靈光的,太熱烈的愛一個人就像發(fā)燒燒傻了,有時候即便明明知道問題在哪里,卻隱忍、自欺欺人盼望著另一半慢慢的會變成女人希望的樣子,可事實是那個人永遠也不會變成你想象的那樣,也許女人只是愛上了愛情帶給她們的感覺。
不能否認,還是有很多幸運的女人,嫁給了自己愛的男人。
但大部分女人,則是嫁給了適合的人。
她們沒有付出100%的溫度去愛這個人,卻用了50%的溫度去和一個人相敬如賓。
為什么太相愛的兩個人不一定能結婚呢?
原因大概是:太過相愛,就會太多束縛,太多計較,從而導致經常吵架。
戀愛可能需要滾燙沸騰
婚姻卻可能需要文火慢燉
5 ) 分手后又復合,有97%的人再分手
最近小貓的朋友很苦惱,她和她男朋友分手三個月了,但她還是很想他。
明明分手是她提的,但難過的人是她自己。
男方也跟她提過復合,但她實在害怕自己再一次受到傷害,所以她很糾結,不知道該怎么辦。
感情里面的事情,冷暖自知,小貓沒法給她一個很好的建議,給她推薦了一部電影——《戀愛的溫度》。
女主張英和男主李東熙是同一家銀行的職員,他們的關系從開始到結束都沒人知道。
剛分手的時候,女主說得很坦然,她說,“我覺得這樣更好,無論怎樣,都是這個結局,與其抓著對方不放手,還不如早點整理關系?!?br>
男方那邊也很放飛自我,他說,“我現(xiàn)在是自由人了,如果覺得不合適,就當機立斷地分了,各走各的路,各自跟別人約會,做自己想做的事,各自幸福地生活下去,那不是更好嗎?”
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張英分手后,人前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自己回家的時候會偷偷哭泣,還登錄前男友的社交網站,跟蹤他和現(xiàn)女友的約會。
而李東熙,喝酒的時候倒是喝得很嗨,口口聲聲說要認識新妹子,但喝醉以后,又開始大喊張英的名字。
女科長為張英做媒,把張英介紹給閔次長,幾個人在吃飯聊天的過程中,同參加飯局的李東熙出來搗亂,倒酒的時候故意把酒灑在張英身上,張英不甘示弱,潑了李東熙一臉酒。
其實他們心中都還有對方,所以即使分手了,也沒辦法坦然面對另一半已經開始了新的生活的事實。
李東熙和張英在一起的時候,兩人有經濟上的往來,她為他花過錢,他也為她花過錢。
張英讓李東熙還自己300萬韓元,李東熙說張英之前也花了他不少錢。
他們相愛的時候很美好,但分手的時候,兩人見到的都是對方面目可憎的一面,往日的情分全不作數,只是恨不得對方馬上從眼前消失。
最后,李東熙還是給張英300萬,因為把錢給了張英,自己一度沒錢吃飯。
和新女友約會的時候,他讓女朋友結賬付錢,女朋友眼里表現(xiàn)出來的滿滿都是嫌棄。
而在此之前,他和張英每次出去吃飯時,兩人都是近乎AA的。
吃完飯準備回家時,李東熙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身體不舒服,他只能跟新女朋友說沒法送她回家了,女朋友更加生氣了。
回到家后,李東熙發(fā)現(xiàn)肚子不舒服,給新女朋友打電話,希望她來照顧自己,但是她眼里只有玩,哪里還想著他。
他開始念起張英的好來了,他開始后悔,當初把東西寄回去給她時,應該留著她給他買的藥。
而張英那邊也過得不好,她和閔次長喝酒后發(fā)生了關系,如果此前她還對自己和李東熙的復合抱有期待,那么此刻的她是真的死心了。
她回到家以后,開始收拾東西,并且把李東熙給她的錢全還給他,她告訴他,她現(xiàn)在有男朋友。
張英和李東熙一起參加公司的活動,晚上睡覺前,李東熙聽人說張英和閔次長睡了,閔次長還拍了張英的照片四處給人看。
李東熙很生氣,找到閔次長,并將他打了一頓。后來又去找張英鬧了一把,相對于李東熙的憤怒,張英很冷靜。
其實李東熙還是沒辦法放下張英,看到她受到傷害時,他還是忍不住為她出手。
而張英也還沒放下李東熙,她知道,他心里還有她。
最后,兩人漫無目的地在酒店附近走了一段路,最終決定回到最開始分開的地方會面。
回來時,李東熙邀請張英和他一起回去,她知道意味著復合,只是她還是有些顧忌。
她覺得,“戀人分手后復合的幾率是82%,但能走到最后的只有3%,再次分手的原因仍和上一次相同?!睆堄⒉恢溃约汉屠顤|熙會不會是那3%。
李東熙告訴她,“中樂透的概率是814萬分之一,但是,每期都有幾個人中大獎,那可是814萬分之一,所以,百分之三是一個很大的數字?!?br>抱著對未來的篤定,他們決定復合了。
只是這一次復合以后,很多東西都變了,因為害怕會再次吵架,所以他們聊起天來都是小心翼翼的。
明明雙方心中都有不爽的事情,但怕激化矛盾,還是將怨氣埋在心里。
他們都相信,只要努力,這次一定會經營好感情的。
真正的一次爆發(fā)是兩人一起去游樂場,李東熙睡過頭了,張英等了他很久。到了那以后發(fā)現(xiàn),他們之前的團購券用不了了,所以計劃落空。
張英突然覺得有些失落,她覺得是李東熙不在乎自己,即使是復合了,她每天都過得很累,怕說錯一句話,怕做錯一件事,怕還會像以前一樣分手。
男友明明不開心,但還是假裝開心,一直給她臉色看,明明說好會改的,但是他沒有改。
李東熙也責怪張英,他說,和好后自己也很小心翼翼,怕張英會后悔和他和好,和她在一起,他連呼吸都覺得不自由。不只是她覺得累,他也覺得累。
兩個人坦白了以后才知道,原來雙方都很累,雙方都在小心翼翼,這樣的戀愛,似乎沒什么意思了。
于是兩人決定一起去坐最后一次過山車,然后分開。
這一次分手,終于不再是吵吵鬧鬧,是真的心平氣和。
分手后要不要選擇復合,這真的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還愛著對方,所以會很舍不得,也堅信著只要彼此努力,那么感情的走向肯定是好的。
但是,大部分人復合后會發(fā)現(xiàn),說好的改變,其實并沒有改變。
每個人都覺得在感情里面付出了很多,為對方遷就了很多,其實,兩個人一直都沒改變。
我想,大多數人在決定復合的那一刻,想必已經做好了重蹈覆轍,再受一次傷害的準備。
但是,只有這顆真心是不夠的,因為未來的日子里面,兩個人始終要面對著過去的柴米油鹽。
就像張英和李東熙一樣,為了對方忍住自己的壞脾氣,小心翼翼地說話,自己過得不開心,對方也能感受得到。
希望每個人分手后的復合,都是經過慎重考慮,都是真的已經有所成長,然后決定再次走到一起。
而這個改變,不是覺得被逼的,而是心甘情愿地去成長,去改變。
多年以后的張英和李東熙,再一次遇見時,他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做事毛毛躁躁的少年,而她也已經變得更沉穩(wěn)脾氣變好了。
故事的結尾留了一個懸念,他們準備一起去買樂透,或者,他們將復合與否,壓在了樂透上。
這部電影拍得有些擰巴,尤其是復合后的后半段,但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戀愛不就是這樣嗎。反反復復,感性永遠戰(zhàn)勝理性。明明知道會受傷害,但還是忍不住去愛。
希望能愛的時候,好好愛,不到真的堅持不下去了,不要隨便說分手,這話一說出口就真的回不了頭了。也不要因為一時的不甘心選擇復合,否則結局還是跟之前分手一樣。
但分手后是不是要復合,本身就是一道無解題,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復合嗎?
6 ) 戀愛中的人都會感同身受
戀愛中的人都會感同身受
吵架之后有隔閡的如履薄冰的感受
做什么都小心翼翼,害怕再次傷害了對方,
因為愛,害怕再次吵架,害怕分開
但是也是因為如此,遷就著,掩藏著,虛偽著,假扮著自己
太累太累
所以最終還是不得不再分開
那就不要有吵架,坦誠相待,相敬如賓,相濡以沫,等等等等
把過去遺忘
只有我和你的500萬的美好未來
第一感覺就是辦公室戀情太可怕了,這些人居然全部在搞辦公室戀情。今天看的第二部分手電影,果斷還是泡菜國的更狗血。很不厚道的想推薦給所有分手后又復合的情侶:“快看吧,看完你們就不會感覺再愛了~”
復合的情侶中有97%還會再分手。定勝負的是溝通能力吧。
分手的情侶重新復合的概率是82%,但是復合后能走到最后的只有3%,剩下的97%會再次分手。中樂透概率是814萬分之一,但是還是會有人中獎,所以3%是很大的數字。。。
一段普普通通的愛情故事。。因為金敏喜的存在而閃閃發(fā)光。。情侶之間的相愛相殺看得教人灰心。。失戀的冷戰(zhàn)的多年沒有戀愛的就別看了。。因為與這種片子感同身受而淚如雨下的場面實在是太慘了。。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所有的激情,就像后來那個下雨的游樂園,再也燃燒不起來。壓抑的言語,委屈的心事,和好后的每一天都膽戰(zhàn)心驚…過山車上兩個人都沒有閉眼,因為再也沒有什么比放下更害怕…“兩個人分手后復合的概率是82%,但復合后能一直走到最后的只有3%,那97%再分手的理由其實都跟第一次一樣。”
天下情人,合久必分,分久必忘。再怎么折騰,也是一樣。
分手的情侶重新復合的概率是82%,但是復合后能走到最后的只有3%,剩下的97%會再次分手,再次分手的理由往往和第一次一樣?!舅苑质诌@事兒還真是也遵循了“一回生二回熟”這句老話啊】
后面的分手看得好心塞。話說你倆這樣分分合合的,全公司的人都膩歪了有沒有!
兩個凡人而已
不是性別偏見啊,就這劇情里,其實能不能走下去真關鍵取決于男主的成熟度了。他倆演起來真有情侶感,金敏喜的眼神是全身上下最特別的,跟一直泡在淚水里的瞳片一樣,有腫脹感,但比起郝蕾的決絕和挑釁的腫脹,她的腫脹更多的是一份含情和放空。
混亂的結束和混亂的中間,然后混亂的開始。毫無準備愛的又如此用力的兩個人,不就是我和你嗎
其實整部電影前邊都還好,后邊都擰嗆。太貼近了平常生活的電影,連我都不知道該盼的是個什么樣的結局,真的分了手讓人失去對戀愛失去希望,大團圓結局又太俗套。誰能給生活一個結局,,,也是難為導演結局那么擰巴了。
跟韓國愛情電影路數不一樣,但不太喜歡結尾。要是我是制片,會把結尾當做番外做網上推廣。整體風格十分彭浩翔,特別是配樂會帶來志明春嬌的錯覺。細節(jié)取勝,值得看
愛情真的是俗透了又沒勁的東西。
下雨天的遊樂場常有,百分之三卻不曾親眼見過。
有點[志明和春嬌]的意思
看別人的故事太容易疲憊了。那種消耗彼此的爭吵與無濟于事的無理糾葛。更想看的,是他們偷偷戀愛的過程。怎樣躲避開同事的注意滿足于只屬于兩個人的快樂,怎樣愛上明明知道不完美的對方。
因為真實,所以哭了。
還不錯,尤其前邊的撕逼戲,有點耳目一新,要是再刻薄一點就好了,最后覺得有點拖沓,雨中分手其實就可以結束了,我覺得。這神馬銀行,那位新人逗比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新人導演作品能到這種程度真的很厲害啊,感情真實,整個故事也很有趣。包括在包裝上也用了一種半記錄的方式,以打破與觀眾的隔膜,雖然這點處理得沒有那么好。李民基怎么瘦成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