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元122年――
在眾多企業(yè)擴展到宇宙并構筑巨大經濟圈的時代,
有一名少女自邊境地區(qū)·水星轉來MS產業(yè)的最大企業(yè)“貝納里特集團”旗下所經營的“阿斯提卡西亞高等專門學園”。
她名為蘇萊塔·墨丘利。
內心純真的少女隨著胸口鮮紅的閃爍亮光逐步邁向新世界。
水魔粉絲把提批評意見的人打成姨姥,OP也把提批評意見的人打成主機天龍人;
水魔粉絲喜歡吹商業(yè)成績薄紗00種UC,OP也喜歡吹127國登頂;
水魔粉絲只看貼貼還開除籍挑染廚,OP作為雞場粉絲也只看貼貼還各種見不得原的男角色;
水星的魔女喜歡各種借鑒,粉絲美其名曰致敬,從0079擊劍到獨角獸擋衛(wèi)星炮,原神也是各種抄襲也有孝子洗;
水星的魔女除了留下拍番茄這樣堪比希望之花的爛梗就什么都沒有了,能看的機戰(zhàn)幾乎沒有,原神也除了一堆爛梗什么也沒有了,打斗系統(tǒng)也是一拖四;
綜上所述,水魔就是高達原神
說實話實時追完最終話時我是憤怒的,從第一集一路追來,對水魔的過高期望化為失望。但寶石の日々這首歌出來以后,再回看后日談,貍貓在金色麥田里揮手,米也微笑著回應(きっと続くさこのままこのまま 君と見たい夢をもっと 祝福を紡いでそっと)有一種想要落淚的幸福感,她們找到了道路并且彼此相伴繼續(xù)前行,在一切歸于平靜以后,我稍微理解到了制作組所謂的清爽結局了。
從終話看來,水魔的劇情架構其實很清晰,s1一直在講退一進二,然后在s1最后拋出了問題:前進真的能得二嗎?整個s2都在解答這個問題,即使什么也得不到,即使會犯錯,也要繼續(xù)前進。s2的結尾,集團的資產還是歸為宇宙方,地宇矛盾依然存在,主角并沒有拯救世界,即使這樣,我們也只能前進,前進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意外現實的結局。然而糟糕的節(jié)奏和劇情比重實在太消耗觀眾的耐心。
關于女性主角,我確實是被第一集兩女主訂婚吸引到了,作為商業(yè)作的噱頭,我也確實把水魔當做輕松商業(yè)片來看的,s1整個看下來也確實很歡樂。現在回想水魔的宣傳:二人の物語。水魔從選定第一位女性主角駕駛員開始,主角二就必定是女性??纯刺羧粳F狀就知道為什么了,在整個s1第一次出場就極其惡劣,明顯工具人的情況下還能有粉說是男主角,s2里更是叫囂真主角。僅是配角加戲就能讓s2整個劇情失衡,不敢想象如果米奧莉奈是男性角色,還會有+多少人關注這第一位女性主角駕駛員,而且這還是高達,歷來以男性觀眾為受眾的高達,為了保持故事的平衡,讓觀眾注意力聚集在主角上,百合是女主設定下的必然結果。
水魔的主線,從0集開始,到普洛斯佩拉這個名字的出現,加上各種名字的捏他都引導著觀眾猜測,水星的主線是復仇嗎,會是暴風雨結局嗎?到中盤貍貓的異樣,又會讓人猜想,貍貓會成長嗎,會拯救這一切嗎?這樣的敘事詭計到終盤才揭曉答案,普洛斯佩拉的目的只為艾莉,貍貓也沒有拯救一切,即使什么也得不到,我們也要繼續(xù)前進,這才是水魔真正想要講述的事情。制作組在劇情中一直在拋線索,從最開始的名字設計,到普洛斯佩拉和德林的合作,到普對米說出世仇讓她幫忙完成寂靜零,到直接讓佩爾問普的目的是什么,普的回答是:給艾莉自由???,制作組已經明明白白寫出了復仇不是主線,它只是一個引子,引出貍貓來尋找答案。為什么后半段貍貓自閉的劇情看起來非常難受,觀眾一直吐槽貍貓沒有成長or成長太慢,原來制作組根本沒打算寫成長,貍貓一直是那個善良純粹的貍貓,她只是需要思考前進不能得二時,她該怎么做,被拋棄給了貍貓尋找答案的契機。高達一直以來的主題是反戰(zhàn),水魔也是如此,在高達社成立時,米奧莉奈定下的了高達不是戰(zhàn)爭工具而是拯救人的生命,所以米沒有同意公布戰(zhàn)騎的開發(fā)而選擇了去地球,所以當貍貓想通后,沒有黑化,也沒有大殺特殺,而是選擇了非常平和的方式化解了高達。
但是,但是,這災難性的敘事讓這個化解顯得特別神棍?。≈辈プ废聛碚娴臐M臉問號!不如說整個s2的節(jié)奏都充滿了詭異,配角強行加戲,萬代的賣膠任務,糟糕的工期,一時不知道哪個扯的后腿更多。貍貓掉線那么久,觀眾的情緒都壓著等一場機戰(zhàn)來點燃,本以為世仇能打一場吧,人家普媽不復仇。配角劇情該收不收,誰能想到倒數第二集決戰(zhàn)時刻了還能看見和主線毫無關系的配角打的火熱,機戰(zhàn)時長甚至超過主角,讓觀眾以為貍貓的機戰(zhàn)還在最后,結果最后直接帕梅特分解,但凡多加幾分鐘貍貓對戰(zhàn)艾莉畫面,讓觀眾的情緒釋放,這個化解鏡頭都不會這么離譜。貍貓在水魔里缺機戰(zhàn)高光更缺一個屬于水魔機戰(zhàn)的名場面,最后的機戰(zhàn)部分大量致敬,不好說是取巧還是偷懶,還是說工期緊張的情況下制作組根本沒有能力再畫機戰(zhàn)了,反正貍貓的機戰(zhàn)是確確實實被壓縮了。整體看下來15集的機戰(zhàn)是全篇最秀,而且很連貫,可惜和主線沒什么聯系,把這個資源用到最后多好。另外s1埋了那么久的世仇和貍貓的身份在s2就很直接的說了出來,爆了點又沒爆起來的感覺。
水魔在敘事方式上有很多有意思的點。作品里設了很多對照點,有人物的,有劇情的。最明顯的就是子輩和父輩的沖突,米,沙,挑染,三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到s1收尾父輩下線,s2開始三人的證道,再加上最后貍貓和普洛斯佩拉的沖突,貍貓否定她的行為,認同她的想法,四組親子對照,不管中間寫沒寫好,這種設置挺有意思的。個人很喜歡9集的對照點:沙迪克讓米不要魯莽行事,貍貓卻說新郎就應該相信新娘,一句話讓貍貓形象立了起來。又比如18集貍貓被風靈拋出駕駛艙,觀眾解讀為誕生于宇宙,如嬰兒般哭泣,19集喝到羊奶,獲得新生。也正是這種細致的敘述,讓我在20集后對水魔還抱有期待。
劇情上個人很喜歡米奧里奈s1創(chuàng)立高達社和s2解散集團,說要銷毀高達直接建立高達公司,議會要插手集團直接就當場解散,真出乎意料的操作,不愧是經營戰(zhàn)略科第一,也難怪聲優(yōu)在廣播里說米沙的交易真的意想不到。寂靜零管理權限密碼是米媽番茄dna的設定我也很在意,明明可以寫的更精彩,但卻壓縮在最后沒怎么體現,實在遺憾。
另外番茄也是水魔從頭到尾都有的一個情感象征,從一開始育苗到9集決斗剪掉了沙迪克的青澀番茄,到16集貍米溫室交談,成熟的米,和不成熟的貍,到最后22集,成熟的貍貓把成熟的番茄帶到了米奧莉奈面前,米接受了番茄也接受了貍貓。表面番茄的一生,實際...制作組真的,機戰(zhàn)演出格外拉跨,貍米情感描寫倒是超級細致,特別是22集,加上特寫鏡頭,米的臺詞:我還會再種的,這一段的情緒表達和手法,細致到與其它內容脫節(jié)!
總的來說能看出水魔是有野心的,它的架構確實是奔著十年后也能想起的回想的作品去的,可惜它并沒有講好故事,也沒有協調好場外的影響。商業(yè)方面,水魔也確實讓我買了萬代的膠,萬達的目的達到了,只是這個追番體驗實在是太差了,難受到不想再追日升的原創(chuàng),完結前s2評分好像是7.6來著,完結后掉到現在6.4了,冷靜下來后能打個3.5-4星吧,一路真情實感追下來,快樂也有痛苦也有,只是說像貍媽一樣放下了,看到貍米幸福比什么都好。唯一的遺憾是,它本可以更好。
首先聲明這部劇不推薦給希望入坑高達的動漫迷們看。
原本還在想結局最后有幾個角色會領便當悲壯退場,結果最后居然向春晚致敬來一個包餃子大團圓結局??
簡單來說水星的魔女這戲會很多人看不懂的原因在于:
它在很多劇情的關鍵點上沒有什么脈絡鋪成,就是一個角色跑出來講講計劃就強行進入下一階段,什么對立勢力、法規(guī)、軍事全部跳過不解釋。等這段劇情講完后,又有另一角色跳出來故技重施。
這就導致軍人、法規(guī)、對立企業(yè)、地球反抗軍、高達技術和刻痕這些東西全部跟魔法卡陷阱卡一樣,有需要時就用上,沒必要時就直接忽略不解釋。(水星的魔女外傳漫畫僅僅三話篇幅講述的gun技術設定內容已經超過了tv兩部全部)
所以看到后面觀眾們已經被這種邏輯炸裂的劇情搞煩了,還不如直接放棄思考只想看看百合比較愉快,不然大伙真的只能吐槽個沒完。(實際上這百合戲也很微妙就是了,這里不表)
也因為水星抄了一堆前輩高達們的名場面和設定,但它沒有足夠的載體去描寫可以造成這些名場面的世界觀,導致整出戲的一堆事件和角色讓人印象不深刻。(我是覺得最后我能想起的只有貍貓唱生日歌時四號反而被燒死的橋段了)
而最后甚至一直下猛藥把劇情強拉猛沖,不斷的演出熱血激昂的場面,希望這樣大家就會忘了前幾集還在那演出疑點重重的政治劇...
老實說,我是喜歡大團圓結局的(鐵血的大結局假如三明殺出重圍活下去了的話風評肯定大不相同),但這次水星的魔女給人感覺就是為了大團圓而大團圓。米米賣公司那一波操作我看不懂也沒興趣弄懂,這部劇的的商場政治戲碼可謂完全沒有吸引力,結果就是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未能完整交代各方勢力的對立矛盾,在觀眾都搞不懂的情況下便草草完事了。
《水星的魔女》基本上官方視覺海報、一句話概括所有核心劇情。
第一季2枚海報:女主與風靈在學園(孤島)、學園各位主要配角人物全員集合。 第二季2枚海報:雙女主與風靈在學園(廢墟)、宇宙中所有最終話大決戰(zhàn)的出場人物全員集合。
我儘量不過度解讀文本(只有我追動畫的世界觀,不是動畫的世界觀來追我),蘇萊塔作為唯一一位主角的人物弧光和成長主線是一目了然的。
「水星妹」蘇萊塔:父輩與母輩仇恨下的一顆上學棋子
《水星的魔女》綜述:這是一個關於學園內發(fā)生的友情、愛情、信念、個人意志和親子關係的故事;少女少年們的決鬥背後是上一世代的仇恨與詛咒的命運交織。
水星來的鄉(xiāng)下妹子蘇萊塔·墨丘利上洛讀書,體驗學園生活,夢想是回老家重振鄉(xiāng)土復興建設。她身上唯一的資產是風靈高達及其駕駛員的履歷,作為企業(yè)集團的入學門檻。第一季此處,蘇萊塔與所有人格格不入的地方是:她把風靈當【家人】。
注意故事的背景自從第0話開始,復仇主線已經按照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劇情埋下父輩母輩仇恨的伏筆了。以德林為代表的父輩把高達視為【殺人機器】,侵犯人權,用人血澆灌最新技術是不能容忍的;以普羅斯佩拉為代表的母輩把高達視為【治療技術】,她本人即是一個右肢是義體而事實上和正常人無異的殘疾人士,「人命」和「人權」是技術迭代中支付的一個代價。這些「小」犧牲是為了將來為更多人謀取更「大」的福利。在這兩者的理念之差下,父母輩的仇恨在於解決【高達的詛咒】這一問題。
德林當年選擇即時止損,普羅斯佩拉則作為高級技術人員(人命煉金術士)流放到水星。後者的覺悟本來就是拿自己的命也要來煉金,所以順其自然過渡到拿女兒的命也來煉金。我們很熟悉這個劇情。而父母輩的仇恨即以3+1對的親子關係的衝突和矛盾,把背後黑暗線索浮出水面。
德林=米奧莉奈(父女線):一心叛逆父親的女兒竟然走上父親擅自替他人作決策的道路,主動承擔背負【高達的詛咒】的責任。這一對父女是從建立企業(yè)開始、第一對達成和解的親子。女兒一妥協,父親全盤買單,因為相信自己的女兒。德林對妻子的愛,妻子對女兒的愛從各種細節(jié)中可以感受到格外純粹與無私的父愛母愛。同樣是遺傳基因子,一個母親把愛刻在改良蕃茄中的基因序列中讓女兒得到美味的力量,另一位母親則是把艾莉克特的基因序列刻在蘇萊塔們(對照伊蘭4號們)的身上(嗯??)。
維姆=古埃爾(父子線):從沒有想過要背叛父親,從心底尊重並喜歡父親的古埃爾(費迪南德王子)因為對天真、純樸的蘇萊塔(米蘭達)一見鍾情,從此為了少女奮不顧身去決鬥而吃盡苦頭。他苦苦掙扎於「聽父親的話」=「服從父親的指示」的內心矛盾,結果為了追尋心愛的女孩犯下弒父的罪惡。他父親的遺言「古埃爾,沒事就好。我一直在找你?!菇Y局也實現了親子關係的和解。古埃爾經歷地球一難後,對自身意志的貫徹有了徹底的決意、決定繼承父親的產業(yè),重建斷裂的羈絆。至此,古埃爾走上贖罪的道路而誠心輔佐米奧莉奈的大計畫。
普羅斯佩拉=蘇萊塔(母女線):蘇萊塔的身世之謎已經揭開(這是第一季懸疑的最大賣點)。她母親心心念念的女兒只有拿性命煉金的艾莉克特(=風靈)——她的原罪,對於蘇萊塔作為「女兒身分」的認同,取決於蘇萊塔在決鬥中不斷喚醒艾莉克特的工具人價值。蘇萊塔遭遇佩爾公司的魔女審判,不知道風靈是高達,她母親隨意背刺她。米奧莉奈卻在同一集中要蘇萊塔把背堂堂地挺直了。蘇萊塔在建立公司後,與米奧莉奈地球寮的同學關係日漸疏遠,她躲在廁所給母親打電話說心事,最終解開她心結的是米奧莉奈也不是她母親。後者為了不讓蘇萊塔受累的所有心思都被蘇萊塔誤解為她不再被需要了、她追不上米奧莉奈和同學們了。其實是米奧莉奈她們一直在拼命追趕蘇萊塔。至於艾莉克特和普羅斯佩拉給蘇萊塔的所謂【自由】:
不想連累她,請她脫離掉父輩母輩仇恨的那份「善意」的結果——蘇萊塔一個人在宇宙中孤獨地、嚎啕、哭泣。她的【家人們】以自由和善意為名,徹底拋棄了她。
沙迪克=蘇利烏斯(父子線):薩里烏斯好羅馬人的名字啊,說的話做的事也是純羅馬人的作風(笑),收養(yǎng)兒子繼承王位。這是動畫中附加的親子關係——關於養(yǎng)子及地球養(yǎng)子身分的認同導致王子選擇為地球出頭這件事。家庭制度中「重男輕女」的文化傳統(tǒng)建制是有深刻的理由的。其一、男性主導血緣的父系家庭制度,只有男性有繼承權而女性普遍沒有,收養(yǎng)兒子多是為了解決繼承問題。其二、兒子有義務為父親復仇,女兒普遍沒有這項義務(只有送葬)。沙迪克的「義子」身分足夠微妙到使他的惡意破壞很合理。薩里烏斯最終說了「我的傻孩子」這句話意味深長。有鑑於收養(yǎng)這件事,包括豢養(yǎng)整個孤兒集團(沙迪克忠誠的女性後宮集團),本身是薩里烏斯作為宇宙人與地球和解的一種手段。他親自給地球人開闢了一條繼承宇宙人家產的路徑,沙迪克卻還沒有到這一層理解的境界。當父親選擇了理解他,又是單方面的來自宇宙人的寬容,證明了沙迪克的徹底失敗。
****** 題外話,地球人和宇宙人之間的格差矛盾,其實也可以從羅馬人的市民權和萬民權來理解。這部動畫的古典教養(yǎng)元素(=編劇逼格)反正是一點也不少的。宇宙人是羅馬公民,享有羅馬市民權;地球人已降格到羅馬帝國覆蓋與附庸的保護國地位,享有萬民權。你看地球人的抗議無非是「我們很生氣」、「我們不再沈默」這種抽象的口號,以及大量貧民區(qū)與難民營的沒落狀態(tài)描繪。地球人=宇宙邊緣人,渴望與羅馬人平等的市民權、得到羅馬人更先進的技術,因此常常發(fā)生衝突與戰(zhàn)爭,被羅馬人一貫鎮(zhèn)壓。這個背景的理解就很自然。沙迪克以為是資源投入偏差導致歧視的問題,實現平等的方式是媳婦要把男方資源全部送到娘家去的即視感(爆汗)。所以古埃爾和他對決時說,你把一邊搶走送到另一邊去也沒用。薩賓納和妮卡的理解就很單純:架起溝通的橋樑。因為這種格差問題本質是無解的。
******
3+1對親子關係線,當蘇萊塔決定不放棄自己的【家人】,且為家人的所作所為也承擔起責任的時候,父母輩的仇恨由此走向必然的終局。但這個過程中,需要蘇萊塔從(第一季)共同體的凝結核轉換為(第二季)大決戰(zhàn)的領導者為止。
「水星妹」蘇萊塔:從進入地球寮的「異類」成為眾星拱月的領導者
其一:蘇萊塔一人如何成為緩和宇宙人和地球人之間矛盾的學生凝結核。
宇宙人和地球人的矛盾在第一季前幾集已經刻畫得很清晰了:相互看不順眼。這裡引導出兩個有趣的人物:一位是雀雀,直接對宇宙人同學陰險欺負蘇萊塔的行為進行肉體攻擊;另一位是妮卡(通訊官=兩面人),各種暗中幫助且決定把蘇萊塔留在了地球宿舍寮。蘇萊塔作為水星人,其實也是宇宙人。
這種雙方「看不順眼」的事情,根本不是能夠在幾代人之內解決的問題。
格差歧視最大的問題是人們「自願的」隔離,宿舍單位即是一種身分隔離單位。放在現實生活中無非是大院子弟不和貧下中農玩搖滾。學園本身是一個允許地球人和宇宙人共同上學的渠道,說明了民間交流一直都在。因為技術而享受上位身分地位的宇宙人並沒有拒絕把學校開放給處在技術下位的地球人。留學是怎樣一種格差歧視的交互身分,大多數人應該是理解的。在國外有多自卑就會有多愛國,回國來還是必須靠留學的家底來支撐自尊,因為你真正的價值是引入海外技術。
在這一個既成事實的背景下,蘇萊塔把米奧莉奈(從不知道為人民服務與集體生活的孤立原子人個體)逐漸引入了地球宿舍,成為核心共同體的一員(高達企業(yè)的總裁)。大家經歷了每一場決鬥、宿舍生活、一起放羊一起算命一起開公司一起製作宣傳片一起吃盒飯,她從同學們賭博的籌碼變成了讓地球寮獲得認同的一個存在。這基本是第一季的主線故事劇情。
蘇萊塔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如何得到大家的信任的(這種地方真是編劇的絕筆造化?。?。所有人按部就班的思維方式都因為她被打破而陷入混亂,不斷地在以她為目標而追逐自己的人生道路。
古埃爾為了她、離開了父親和家族為他建立自尊心與優(yōu)越感的一切地位。米奧莉奈為了她、和父親妥協而不再想私奔去地球、反而為了風靈作為高達的合法存在,與蘇萊塔母親的祖宗企業(yè)建立命運的羈絆、重新建立高達事業(yè)的新圖景(=舊版圖),由此帶動整個地球寮的同學們的身分與價值轉變。雀雀她們從米奧莉奈開始不再對宇宙人抱有敵意,每個人與其他人互動良好起來。沙迪克因為蘇萊塔不得不認清自己的現實,他徹底喪失了進入心愛的女孩的溫室資格,他不是那個做得了米奧莉奈新郎的人。太慘了!——把新娘輸給一個古板的水星人。
這裡面最殘酷待遇的就是伊蘭4號。一個毫無求生意志的人,以為找到了一個互相舔傷口的同志(其實從後文來看他算是找對人了)。他覺得蘇萊塔靠近他的「惡意」極為不恥,在戰(zhàn)鬥中變得「熱血」到連沙迪克都覺得不正常。作為蘇萊塔的初戀,我更確信編劇對他本人的惡意。
第一季基本全員都是以弱於伊蘭4號的戲劇化面貌,被蘇萊塔【無知的善】不斷地改造心路歷程。
而宇宙人和地球人的矛盾,在米奧莉奈為了蘇萊塔的【自由】而自作主張被背刺後,她一邊經歷著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一邊卻不知道蘇萊塔從周邊人的「善意」給她最大的創(chuàng)傷中走了出來了。絕妙的互文!分發(fā)蕃茄,成為了蘇萊塔轉型為「領導者」的一個起點。
其二:蘇萊塔【命運的抉擇】——終結我們和我們父輩母輩的路徑依賴
蘇萊塔過去聽從母親的指導,對家人忠誠(地球寮慶祝團體戰(zhàn)大勝,她卻是哭著去擦乾淨風靈受傷的軀體);在奎達工廠為了保護大家,強迫自己聽從母親的指示(眼睛的瞳孔縮小到極致了),殺了蘇菲後她一邊在尋求風靈的寬慰一邊又在不自覺地哭。蘇萊塔每次在哭(她真的在動畫中哭了好多、好多次),她內心大概早就意識到問題所在,但她選擇維持現狀,不破壞自己和家人、和同伴任何的關係。
——直到她決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被雀雀暴打的女生接受了雀雀發(fā)的蕃茄,卻被表示要感謝的話,感謝蘇萊塔。這一伏筆徹底說明了蘇萊塔在地球寮的真實地位。妮卡和雀雀為了幫助蘇萊塔,向西瑟莉亞低頭也再所不惜。這絕不是她們在第一季會做出的事,她們本來是樂見其成蘇萊塔讓宇宙人倒霉的。
此處題外話,談一下馬爾丹的戲份,他的存在簡單明瞭。古埃爾是傑塔克宿舍寮的舍長、沙迪克是葛拉斯利的舍長,他是最沒用的地球寮的名義舍長。米奧莉奈很快以建公司的名義取代了他的領導地位、之後所有人對蘇萊塔的關心進一步填補了米奧莉奈不在後的真空地位。馬爾丹試圖保護自己的集體利益,舉報了妮卡,而後在霸凌中又第一個衝出來挨打,盡了本份,卻在舉報妮卡的懊悔中意識到了自己作為領導者的根本問題。他的領導能力僅在「保護」的意識上,他的所作所為卻還配不上大家的認可,這不是最好的辦法——結果在大決戰(zhàn)中他暈船也要衝在第一線,也算是從一而終的一條漢子。
妮卡在21話說:我們不能再讓蘇萊塔一個人承擔責任。
換言之,地球人決定不再一味地受害者的姿態(tài)來定義當下的衝突與矛盾,他們選擇站在米奧莉奈這一邊。站在宇宙人這一邊。他們要與父輩母輩造孽後的命運路徑走向不再相同的道路。地球魔女的突襲,兩次轉變了地球人和宇宙人之間關係到受害者與迫害者的身分轉變。
其實,一開始最看不順眼的勞達——墮ちろ!水星女!——也和地球寮達成了友善。雀雀在地球魔女的恐怖襲擊事件中對他還有救命之恩。佩特拉與蘇萊塔的關係親密起來,即使是菠蘿頭也開始圍著地球宿舍寮打轉,求他們帶上她一起去找古埃爾。 人心的力量,行星的軌道,只有一個核心:唯一的主角蘇萊塔。
在我看來,《水星的魔女》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封大人寫給年輕人的「情書」。
我們如何走向與我們的父輩母輩不再相同的道路?如何「正確」認識父母抉擇的道路、走出自己貫徹自己意志的道路?
少年少女們在同伴的相互扶持下找到自己的答案。蘇萊塔從共同體的凝結核(地球寮到宇宙三企業(yè)的合力)最終成為帶領全員出動的領導者。
目前為止,第二季主視覺海報已經官方劇透的內容。
前話至21話的更新: 諾蕾亞與伊蘭5號的對視; 馬爾丹的視線看向了妮卡; 佩特拉站在勞達的身邊,海報事實已經公開了兩者的關係; ——女朋友伸手在拉住勞達(?難道在23話有所動作?)
22話更新: 西瑟莉亞推了一把盧吉上戰(zhàn)場(推的方向正對是妮卡); 勞達撲向了他哥; 蘇萊塔把吉祥物小人還給了米奧莉奈(且確實仍然身穿著衛(wèi)冕者的勝利者衣服); 蘇萊塔、古埃爾、沙迪克三方已經都把手伸向給了不斷下墜的米奧莉奈; 雀雀向前衝!
官方劇透最致命(笑)。 大決戰(zhàn)顯然會加入更多戰(zhàn)友,最後一齣戲大抵是海報描述的總動員。目前、互動對視的目光還有一對搶男朋友的妹子(左上角情敵相見)。
海報出來的時候,可以確定劇本全部寫完、改完了。
根據日本網友的情報、是致敬傳統(tǒng)高達作品的橋段。
順便一說,【決鬥】在西方的意義是一種「審判」。公正必然是盲目的,凡人不能發(fā)現真相。即使西方在發(fā)明決鬥前已經發(fā)明了「不作偽證」的文化傳統(tǒng)。在此默認前提下,雙方進行決鬥。往往是那個最有理的人最有贏的意志,他相信自己是正確的、無辜的、或者是正義的、有高尚的理由的,因此他理直氣壯。相反,理屈的那個人在良心上吃虧,因此沒有那麼大的「義憤」來一心一意贏得勝利,反而比較有僥倖逃脫的心理。
這也是為什麼「決鬥」的唯一結果,被視為上帝的神裁的表現結果。
古埃爾主動提出「決鬥」,是自知理虧的高貴意識,尋找一個機會來實現自身認定的公正,順便君子成人之美。他已經自嘲是「笨蛋」了(笑)。喜歡正義和榮譽的人總是笨蛋的。
母親栽培的新品種番茄,在遺傳基因的序列上寫了:I will always be attached to you, Miorine. 「我會永遠在你身邊,米奧莉奈?!?/p>
大小姐在一個人反抗父親的叛逆路上,至此與雙親關係的和解達成圓滿。 這一切是因為遇見了蘇萊塔。 也如蘇萊塔所說,我在我母親安排的道路上,因為遇見了你,一切做對的做錯的事都有了意義。 一對戀人,各自不完整的人、相互成就對方。
反抗大人這件事,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熟與救贖。
不少觀眾對這部作品飛馳的節(jié)奏感怒氣沖沖;因此嫌悪感帶入到諸位編劇身上,對他們的評價實在有失偏頗。其實也不是沒有先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沙迪克終於等來了心愛的女孩主動請求他站在身邊?!荒愕鹊搅诉@一天??!王子好清爽的笑容。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中西やすひろ負責的第九話。
如果你真的不喜歡,這幫臭屁大人是會負起責任的(哼哼)。
《水星的魔女》是我覺得最奇怪的一部動畫片。 我從未體會到看一部日本動畫也有顛倒黑白的同好者如此大的仇恨原動力。
她無庸置疑是一部水平在7.5分(滿分10分)以上、私心的話8~9分的優(yōu)秀作品。但這部動畫的實時追番體驗太過良好(開創(chuàng)了前所未有的懸疑敘事),我的內心是覺得滿分也不為過的作品。因此對著該動畫遭到了僅限於中國大陸(不包括港澳臺)的風評惡嘲。我實在忍不住要做一個範本研究。
問題一、【高達】遺老,凡事不講理客中
我大致嘗試理解一下所謂高達遺老的「尊重我不尊重我」的悲鳴。
這部作品主線是學園「過家家」,玩決鬥不玩戰(zhàn)爭,沒有貫徹富野由悠季老一代人匠心的「高達內涵」。系列構成兼編劇大河內一樓辜負了高達遺老對「血流成河」的期待,從「序章」開始造成信任詐騙,沒有進入預期的「傳統(tǒng)」(=高達品牌套路)模式。
高達遺老的反應:不承認異色高達,祖宗之法不可變,以高達之名既要戰(zhàn)爭又要機體實戰(zhàn)(非決鬥虛戰(zhàn))還要死人(且大量死人)也要大河內一樓那種造成心靈重創(chuàng)的政治遊戲。
這種既要又要還要也要的遺老們的【四要】合法性:他們是高達忠實粉絲的身分優(yōu)越感。 (1)他們看過每一部從沒有在中國大陸播放過的高達系列動畫片,勿論TV/OVA/劇場版。 (2)他們?yōu)槿f代公司資本獻金了。買玩具買碟買周邊,算是該資本公司的衣食父母/精神股東(?)。
《水星的魔女》的其他附加罪名還有:【百合】創(chuàng)新,即以第一位女性主人公上臺,作為時代精神的一個合理的響應,還附加了一個娛樂性十足的「水星人是這麼古板的嗎?」的新娘戰(zhàn)利品設定。
(ps.此處我本人並不承認日本動漫中的「百合」是LGBTQ的政治正確運動。耽美妄想我也不承認即支持男同性戀。不然以此類推,蘿莉控死宅男全部是現實生活中的孌童癖,這種指控是有罪的且非常嚴重。關於「百合」的話題,我純粹以cp處理,但與「性」身分認同全無關聯。)
高達遺老的表現,就是凡是一切不符合他【四要】的期待的,他也凡是不講理性、客觀、公正。秉承著你不尊重我,我又有什麼必要尊重你的原則,陰陽怪氣是不容退讓的溫柔、惱羞成怒是做目前利所能及的事情。既便污言穢語不是最好的辦法,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精神高達人」的婆羅門身分,他們做出了絕不成為「一無所有的我們」的選擇——為了讓這惱人的水星魔女(鬱陶しい歌)不再成為傳統(tǒng)高達的詛咒。
希望的盡頭,必定是一部更好的高達作品。 他們?yōu)榄h(huán)大陸的好評如潮送上(惡意)滿滿的祝福。
問題二、推理的自尊與看不見的地雷
——猜錯了!靠、我猜錯了劇情,那一定是編劇中途改腳本了。
這樣的迷惑發(fā)言,交織著流言、謠言、以訛傳訛、翻譯的微妙的錯誤等情況。我是抱著隔岸觀火的心態(tài)的,直到我發(fā)現大量的同好者真的買單這些虛假的情報、半真半假的情報、一廂情願信以為真的情報,強行服務於自己的推理結論。這件事對我來說就很有趣了。
本是懸疑—推理向的動畫敘事與觀眾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是多麼討人喜歡的一個古老的遊戲(這需要編劇非常精巧的機關設計)。但是中國觀眾為此不惜賭博上了自己絕不會成為小丑的自尊(?)。我第一次見識到這種賭徒人格的推理行為。情報哥還不失為一種投機取巧的作弊行為,得到了大量的慫恿和支持(?)。這也助長了各種造謠學校的生意蒸蒸日上。
(ps:不劇透是一項公眾默認的美德欸。)
《水星的魔女》吸引到我的最大優(yōu)點,是她開創(chuàng)了追番的懸疑的價值。無論是推理的線索、劇情反轉的豹變、還是生日快樂歌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水星的魔女》在追番的觀眾體驗上,徹底否定掉了囤起來、一口氣看完全劇的行為。某種意義上,她是在全盤否定那些拒絕了正版、通過盜版等非法途徑收看作品的那批觀眾。
這也是為什麼,亞馬遜流媒體平臺提前偷跑了24小時的第18集作品內容,該公司的道歉函直接發(fā)佈在雅虎頭條新聞上?!革L向變了?!乖谖铱磥恚@才是這部動畫帶給業(yè)界的最大衝擊。實體碟,買的人越來越少;周邊策劃,飽和;玩具,玩具和動畫製作公司的利益分成是固定且可疑的;但是電視臺與流媒體的分帳?
潛在的好處還有:對那些盜版者享受這部作品的體驗損耗的一次成功的打擊。 與所有高達系列沒有不同,這是一部在中國大陸秉承祖宗之法、絕不可能在未全片審核的前提下實時播放的作品。
大約三四集的播出後,每個觀眾都多多少少產生了【追劇】的衝動與【推理】的狂熱。第一季的主線是蘇萊塔不是艾莉克特的真實身分揣測;第二季是坐實這條懷疑的線索,繼續(xù)推測普羅斯佩拉的復仇如何得以實現。
至此,賭徒心理開始扭曲正常的推理體驗了:因為故事不按照中國觀眾心裡想的走(?)。而且似乎在遺老和非遺老之間產生了情緒的共振。編劇們在不懂中文且不認識中國觀眾、不需要為中國觀眾服務的前提下,踩下了所有看不見的地雷(?)。
問題三、我不懂你在說什麼?你懂自己在說什麼。
編劇不懂中文沒關係,我也不懂中文了。
我第一個不懂的是「五朵金花」、「金花」。WTF?我懷著困惑的心情檢索了一下互聯網,確定了是一部1959年的雲南黑白電影。大河內一樓得9年後才出生(笑)。不得不承認,《水星的魔女》覆蓋的中國觀眾的年齡範圍廣得有些恐怖了。最後一個不懂的是官方字幕的「大姑」。WTF?
我一連串的不懂,不懂「尊重」、「尊重哥」、「結晶粉」、「天宇人」(天龍人??)、「挑染」(桃染??)、「大勺」(大少?)、「姨姥」、「薄紗」(??)、「河豚」(不等於「豚」?)、「大小組合」(大中小組合)??姬頭四倒是一目了然的以象形文字好懂的。
但這些基本是Lehrmeinung(被教導的意見),已經被高達遺老、cp廚的信條偏見鎖死的教條。用來施行黨同伐異的低成本甄別,格外方便捏造罪名。
我的理解是:中文圈的這些黑話本意不是為了交流,是為了隔絕交流,屬於自high型的。那麼他們的攻擊對象就很詭異了。他們默認的對象是反過來對他們充滿惡意的世界。甚至《水星的魔女》製作團隊對某一位男性配角的偏愛(欲加之罪?)也能得罪得了他們。各種莫須有的組織關係、莫須有的決策行為,他們言之鑿鑿。當事人本人之口確定的只有一篇古早的企劃誕生的訪談,造成改劇本謠言的同人作品有好幾個平行宇宙系列了。
結果是:中國觀眾搞不清楚自己和客觀世界的那條界線。
諸如不是觀眾追著動畫作品的世界觀,而是要求動畫的世界觀根據自己的意志來走。最典型的迷惑之一是——大河內一樓為了你去改劇本?你作為盜版動畫的追隨者,支付他的每一筆錢(=credits)都是假鈔(=real tease)。中文假情報在自我投射、意識過剩的自我解讀下,已經和原創(chuàng)作品產生了鄞書燕悅的雙向奔赴。這還是一個圈內現象級別的自產自銷。
第二典型的迷惑是:不是我沒看懂劇情,而是劇情沒給我解釋清楚。以此為前提,這部高達的原罪是集數太少了。需要52集、需要第三季、需要把每一個矛盾解決、需要交代每一個設定的根源、需要把每一個群像劇的人物弧光拉長。這個節(jié)奏長、那個節(jié)奏短,總指揮是誰都可以,就不準是主創(chuàng)人員(?)。在我看來,這恰恰是這部作品的又一個優(yōu)點,信息量大、節(jié)奏飛馳、臺詞精妙、承上啟下是極為老練的伏筆設計,不給你以加倍速度觀看來否定他的餘地。他已經在選擇自己的觀眾,這批默認的觀眾也成功地響應了他的所有心血。
第三典型的迷惑是:不承認《水星的魔女》的成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不承認所有擺在眼前的事實:《水星的魔女》劇情優(yōu)秀、製作優(yōu)秀、人設漂亮、機設漂亮、聲優(yōu)優(yōu)秀、音樂優(yōu)秀、追番體驗絕佳。這才自然而然地導致傲人的商業(yè)成績:碟片大賣、玩具大賣、社交反響熱烈、同人創(chuàng)作P站第一、全組製作人員的驕傲。
Cui bono?
喜歡這種事情是騙不來的。倒是仇恨這種事情,只有自尊心受到傷害才會產生。 《水星的魔女》作為一部異色的高達,到底怎麼傷害了這麼多中國觀眾的感情? 結局總歸是:寬恕與和解。不會有更好的答案。
因為這就是一部這麼溫柔的動畫。
先五星,愛看好看喜歡看
地球魔女也來上學了。中間要偷偷破壞鐵騎,被發(fā)現,本來準備踩死女主,結果女主說你們要守規(guī)矩我要跟你們決斗,對方嘲笑說不死人的游戲有啥意思,欣然接受了決斗。
好好看 魔女賽高
EP16小高潮,感覺鋪得差不多了。
過家家游戲到此結束,請血流成河
是哪個小丑上一季集集罵這一季追著看呀,原來是我自己??命令大河內速速給世界來點百合高達的震撼!【ps新ed簡直神神神神神,來配合這一季風雨欲來的感覺太棒了! 集集都是純正的鋼彈味,尤其在整整渲染了一季的校園生活的對比下,更顯得出現實的殘酷
一坨大便
經過了第一季的番茄醬,這次回到校園生活還是有些沒意思啊~~~不過從OP和ED來看,應該能出現正常時間線的貍貓了嗎???
我很滿意 ed的插入經常很不錯
不追了 請好好做正統(tǒng)高達系列 謝謝
剛看第一集,就感覺這一季評分低是有原因的。上一季黑化后回來的解釋就是情急之下的應激反應嗎?另外開著機甲都要踩死人了還能突然決定跟你決斗,這智商還搞啥陰謀。驚喜還是有的,ed一嗓子聽到是aina非常開心,聽了幾句發(fā)現是tk的曲子,可真棒????
主線劇情的市場真的是針對年輕人的,老人的樂趣來自從只言片語的對話里推理出世界觀線索。不知道本季里小貍貓能否從巨嬰狀態(tài)中走出來。挑染小哥已經吃過教訓了,放過他,給他一個好點的結局吧??!
劇情鋪開了比第一季好很多
水魔就剩四集了,這點篇幅真的能講完嗎,感覺要翻車了。
恐成大河內最佳腳本
熱血歸來
好看
米米和貍貓都好美…
最大的優(yōu)點是人物塑造,無論是桃染,4號,甚至包括看上去油里油氣的5號,都能夠隨著劇情的推進逐漸改變甚至推翻觀眾對其的原始印象,所以即便是對百合無感的我,也能找到自己想看的東西,這就足夠了。
第二季目前還是打算囤著再看…………打著百合旗號把人騙進來看結果劇情走向迷惑,頂著高達ip就真的不怎么好看,希望別成為第二個鐵血的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