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畫面質(zhì)量將人帶回了舊時代的歐洲:顆粒狀的膠卷質(zhì)感投影出蔚藍海洋,波浪碎片狀的閃光托起了一艘孤島,狹小的木片在光天化日下承載了黑暗的大陸欲望。 The graphic quality of the film takes people back to the old Europe: The grainy texture of the film casts the breaking waves of the azure Mediterranean, which holds up a tiny wooden chip, bearing the black-eyed desire of the Continent in 'Plein Soleil'.
殺人犯和被害人的女友來到位于西西里海岸的老城喝咖啡。
六十年前的謀殺懸疑片《怒海沉尸》在故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來了這么一段,接下來的兩分鐘推開影史上最不可思議的跑題:男人突然站起身來,我要去散散步,把女友拋在一邊離開。帥氣逼人的殺人犯離開女友,并沒有從事與犯罪有關(guān)的任何行動,也沒有積極構(gòu)思犯罪計劃,而是逛起了位于老城邊上的生鮮市場。只見這位帥哥穿著白襯衫,隨意在肩上兜搭著外套,在腥臭咸濕的市場里走走停停,興之所至與攤主各種聊天,接過剝了殼的牡蠣肉放入性感雙唇。香煙總是繚繞著他的臉,嘴角一抹無可調(diào)和的疏離與羞澀,臉部猶如大理石雕塑般投下陽光的陰影,西西里海風吹亂金色的發(fā),星樣的眸子映襯著西西里海灣之藍。音樂像是揚琴與鋼琴簡單敲擊的打擊樂節(jié)奏響起,與老城市集上市井往來之聲互相唱和。帥哥就這樣毫無目的地閑庭信步,攝影機很難離開他的臉。
這毫無頭緒的兩分鐘被放在了兩次殺人之間,長達兩分鐘的獨自閑逛,毫不相干的生鮮市場,毫不相干的人群來往,他甚至沒有她陪同,這位他最想得到的女友就在身旁。若說其是展現(xiàn)人物內(nèi)心表現(xiàn)殺人后緊張情緒的平撫,看過影片的人都會認為相當勉強,殺人犯也就是男主角,是一個毫無感情的天才。同時,這兩分鐘無論從敘事角度還是鏡頭語言都更像一段可以獨立成片的紀錄片,忠實記錄西西里島的世人如何帶著虔敬的神情迎接天神降臨人間,神對世人如何噓寒問暖、享受人世供奉。
還是那兩分鐘。帥哥身后的蒙吉白羅老城的圓拱門進進出出著西西里居民,文藝復興開始,人們世世代代在這里生活,然而——也許文藝復興以降,人們再也沒有見過如此天神般美男子,尤其他的側(cè)顏——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調(diào)和著一絲邪性。鮮美流淌的美男子與古老嘈雜的蒙吉白羅老城,兩者相互被觀看,在鏡頭里一起迸放著久已遺忘的來自遠古極樂世界希臘的古典遺風。
“王座、神廟今安在?
交錯的觥籌何處覓?
何處是滿斟的瓊漿玉液和取悅于諸神的頌歌?
何處、何處還閃耀著遠播的神諭?”
荷爾德林詩歌《面包與葡萄酒》,王座神廟已傾頹,唯天神再次降臨人間。人群或遠或近地佇立,悄悄打探著瞻仰著美男子,他是來自希臘的納喀索斯嗎?人群越聚越多,警察不得不維持起了秩序。大家都要爭相觀看美少年,就連海鮮市場的魚,嘴巴尖尖的旗魚,赤身裸體的老板魚,都睜大好奇的眼睛,萬魚空巷地想一睹美男子風采。
這部電影的很多宣傳海報選用就來自這兩分鐘,包括六十年來談?wù)摯藙〉暮芏嘤霸u人。但是對這兩分鐘背后深意的談?wù)搮s遠遠不夠。把這兩分鐘情節(jié)剪掉完全無關(guān)宏旨,客觀說劇情更為緊密。這完全就是一段天外飛仙、靈魂出竅,一段不能被又不能不被影史原諒的失魂落魄的兩分鐘。影史能夠缺席這兩分鐘嗎?
導演雷內(nèi)·克萊芒是法國人,他把這兩分鐘或者說用紀錄片手法刻意打斷故事片敘事節(jié)奏,或者說將一部名為希臘古典美復興的紀錄片強行剪接進懸疑片。無論哪種,似乎都無法掩飾導演的靈魂出竅,但我還有一種更為夸張的說法,這兩分鐘紀錄片才是主片,而剩下的96分鐘都是插曲。
沒有這兩分鐘,電影史何以以加強音得到一位名叫阿蘭德龍的男人?沒有這兩分鐘,本片構(gòu)思如何精巧也無法令觀眾這樣坦然接受冷血殺人犯;沒有這兩分鐘,如何讓世人知曉因迷戀而靈魂出竅能如何讓人原諒?沒有這兩分鐘中的阿蘭德龍,本片將無法超越道德欣賞。
這個令導演克萊芒靈魂出竅的美男,就是阿蘭德龍。這是阿蘭德龍進入演藝生涯的第一部電影,按照媒體說法,這個精致又冷峻,陽剛又陰郁,又美又浪的男人從此吸干法國男人的血。
雖然大家恍然大悟,但我要說24歲的阿蘭德龍像極一只美麗的小獸。皮光水滑、柔韌靈巧、狡詐殘忍、毫無靈魂,他像一只美麗的獸出沒在西西里海岸。導演怎么忍心讓如此銷魂的動物只服從于殺人犯的人設(shè),浪費是另一種謀殺,他必須被萬眾瞻仰、被整個西西里瞻仰、被穿過文藝復興的歷史瞻仰,甚至一切有生命之物和沒有生命之物瞻仰。不是嗎,蒙吉白羅城陽光里靜靜的秤,地上被斬首的魚頭不都對美男子瞪著眼睛嗎。阿蘭德龍配那不勒斯老街,眾生顛倒,萬眾瞻仰美男,鏡頭瞻仰萬眾,影史瞻仰著這段六十年前就注定的經(jīng)典。
那不勒斯海灣的光線,那不勒斯的天空獨一無二,讓人想起貝里尼的音樂。導演克萊芒唯獨沒有談及他對美男子的迷戀,然而他拍攝他大量側(cè)顏,從右到左,從左到右,從下到上,尤其是右側(cè)顏。
1960版法國和意大利合拍的《怒海沉尸》盡管有如此出格的意外情緒,但六十年來還是被放在懸疑片的框架內(nèi)反復討論,畢竟這部電影主題是講一個天才如何殺掉好友從而謀取他的身份的故事,阿蘭德龍飾演的就是這位天才殺人犯湯姆。1999年美國翻拍此片名為《天才瑞普利》(采用原著名),無論從情節(jié)還是選角還是調(diào)性,都無法與《怒海沉尸》相提并論,無奈后者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名氣太大(《英國病人》導演),反而讓《天才瑞普利》比《怒海沉尸》的討論度要高很多,豆瓣上也居然還要高出0.1分(《天》8.2分,《怒》8.1分),我認為二者分數(shù)相差不止1分,這是一次誤判。其實前者導演雷內(nèi).克萊芒也是戛納電影節(jié)和威尼斯電影節(jié)的獲獎大戶。
還有一個誤判,《怒海沉尸》被始終作為懸疑片和道德片討論,作為懸疑片該片尚有不少漏洞,作為道德片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的見證又是原作者派翠西亞·海史密斯(據(jù)說是個偉大的懸疑小說家)最想超越的。
“是默默承受那無情的命運的暴虐的毒殺?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在奮斗中掃清那一切,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誰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俊杰大才費盡辛勤所換來的得勢小人的鄙視,要是他只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哈姆萊特這段歷史獨白似乎是為天才殺人犯湯姆量身定制,如果把湯姆定義為命運不公的叛逆者、對抗者、清掃者的話,而后來的很多影評人無法承受太美麗的阿蘭德龍和太輕巧、毫無悔意的殺人所帶來的巨大撕裂感而不得不把湯姆上升為因被侮辱和被損害而起身反抗命運的人,以此回避對殺人犯本身歌頌帶來的巨大不道德感。就連導演克萊芒本人在一次采訪中也向公眾透露,他多處參考了偉大陀翁的《被侮辱和被損害的人》——怎么說呢,技巧——以喚起觀眾對湯姆的同情,“怎么讓湯姆討人喜歡,侮辱他?!眱H就技巧而言。
但克萊芒自身是矛盾的,他既不愿意博取觀眾廉價的道德感,這點從他從不塑造湯姆內(nèi)心,也不交待他的人生來歷得到應(yīng)證,他也不愿意或者不敢留給影史一個口實:他以某種輕巧曖昧越過道德藩籬,食色性完全壓過正義天平之一端,克萊芒害怕被道德口水淹沒,畢竟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所以影片結(jié)尾處,克萊芒不得不匆匆暴露尸體,將警察遣送上海灘,我們美麗的男主角正在那里正午艷陽下情色迷離,一邊啜飲著“最好的”飲料,一邊喃喃自語“最好的,最好的。沒有比現(xiàn)在更好的了。”湯姆起身接電話,正午陽光、海島、花傘,死亡的黑帆。一切嘎然而止。
克萊芒留下一個開放式結(jié)尾,殺人者有可能繼續(xù)逍遙法外。但仍然受到原作者派翠西亞的詬病,她反對讓天才罪犯落入法網(wǎng),一個超越道德判斷的故事,不僅不涉及正義,還應(yīng)反復論證,你可以得到最好的只要你足夠天才而不被抓住。我也覺得克萊芒的結(jié)尾完全是一種折衷主義,兩面不討好。如果把結(jié)尾取掉,《怒海沉尸》可以得到8.5以上的高分,就憑一只最美的獸在西西里海岸出沒。
《怒海沉尸》高潮是三只美麗的獸海上狩獵的故事,是生命對死亡進行報復的故事,是原始生命偉力之美的故事,總之不是道德故事。
男主角湯姆是另一個美國人菲利普的食客,兩人如影隨形在西西里一帶鬼混,在羅馬和蒙吉白羅來來去去,菲利普的女友瑪姬住在蒙吉白羅一處海邊別墅。他們四處游蕩無所事事,戲弄瞎子調(diào)戲醉婦,表面兩人親密無間不分彼此,實際由于兩人巨大的出身和財富落差,菲利普內(nèi)心十分輕視湯姆,高興時讓他分一點殘羹剩炙,不高興則時常出言輕侮,有一幕戲湯姆穿上菲利普全套行頭對著鏡子喃喃自語,模仿菲利普的聲音和神情說著對其愛人瑪姬的愛語,這是片中湯姆對菲利第一次竊取身份,竊取他的衣服、聲音和神情——在鏡中。其實菲利普也在鏡中,在匍匐的湯姆身后,他揮動了鞭子。
但他依然邀請他出海,和女友瑪姬一起。那不勒斯的藍,正午陽光的金,白墻粉墻,他們出發(fā)了,一場真正的海上獵殺開始了。三只美麗的獸,都有著微褐色調(diào)著蜜油一樣的肌膚,和陽光與海洋互相反射著,在掛著白帆的游艇反復出沒。男配菲利普的扮演者莫里斯·羅內(nèi)也極具法國情調(diào),雙眼深沉,有點像斯巴達克斯,極具古希臘之高貴肅穆之美。女主角瑪姬的扮演者瑪麗·拉弗萊頗具新浪潮氣質(zhì),撕去了嬌脆的甜蜜,帶點審慎的目光,如果男人愿意甜言蜜語依然俯首帖耳。一切殺戮爭奪的目標都指向瑪姬,她是最好的,菲利普這樣認為,以竊取菲利普身份為目標的湯姆必得這樣認為。真是一出美麗的充滿原始洪荒的戲,三只獸在原始生命力澎湃的海洋上互相嬉戲,超越了原始森林里人類體力的比拼,更是心理試探智力比拼,力與力的角力。
夜晚,一切安睡,等待時機的獸動了。阿蘭德龍像一只矯捷而悄無聲息的爬行獸,一步步爬向他的獵物——瑪姬,隨后穿衣鏡打開了,鏡中反照出熟睡中的菲利普——他只是湯姆要得到獵物必要清除的路障。真實世界只能存在一個菲利普,湯姆準確地把耳環(huán)放入菲利普外套中。這只耳環(huán)早在他倆羅馬調(diào)戲醉婦時就被湯姆暗藏在手,可見殺掉菲利普取而代之并非湯姆一時興起,或者僅僅是被曝露海上烈日灼傷后的激憤之舉,湯姆殺心早起,只待時機。這點從兩人最后關(guān)頭對話得到應(yīng)證,你拿著我的銀行存折,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回去,是的。你會被抓住,我想我不會。
瑪姬被氣走了,剩下兩只獸獨自面對海洋,死亡的帆掛起來了,可是死亡的腳步如此輕柔,像海浪溫柔的拍打。Nino Rota西西里式音樂響起來了,比起《教父》配樂的宏大,吉他、鋼琴、小號、口琴、薩克斯風用得相當克制,若有若無像流淌的輕霧,法國人的調(diào)調(diào)。
二只獸只能存其一。深藍色的海面上,身著藍衣的男人略有所思地盯著另一個身著藍衣的男人,那個男人正側(cè)著臉在微笑,嘴中喃喃,帶著一絲模仿者的羞澀,湯姆被菲利普要求再模仿一次他自己。菲利普不相信湯姆真的有能力取代他。男人沉思的臉占掉大半個鏡頭。
打牌賭表。湯姆溫柔地把表貼近耳畔,這是他唯一的財產(chǎn)。湯姆給了菲利普一次公平競爭的機會,然而后者使詐。最后一次對話,你不可能一整封信都模仿我的筆跡,我可以用你的打字機。我把它(打字機)扔掉呢?那你就太蠢了。菲利普試圖撿起他使詐的那張牌,他以為一切還是游戲。匕首。一切都結(jié)束了?,敿?,菲利普大叫一聲,一滴血都沒有。一艘白船駛過對面。死亡的白船。
片刻慌亂后,湯姆回艙換上菲利普的衣服,甩頭啃一口桃子,生之蜜汁四濺。這是一次終極竊取,從此我就是你。
殺人前靜靜等待時機,殺人后如餓狼般進食,獸的行徑,食人習性。第二次殺人依然如此,殺掉弗萊迪(菲利普朋友)后湯姆從烤箱內(nèi)拿出烤雞如餓狼般進食,然后靜靜等待天黑后拋尸時機,地上是已經(jīng)死亡的胖子弗萊迪,墻上是一副不知出處的油畫人物,湯姆如畫中貴族一樣,兩人都袖手望著這個世界。
“報復是一種高雅的藝術(shù),他享受了一種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時的愉悅?!睂а輲吞觳艤忿q解,但其實影片真正的藝術(shù)性部分來自獸性的原始美,獸與美的混合,阿蘭德龍完美演繹原始獸性與現(xiàn)代男美的完美合體,設(shè)置于海上的精巧干凈的對壘與獵殺,兩名男美的一次次合體,才有導演的天降神兵、神來之筆,讓一段似乎可有可無的情節(jié)成就影史上一次著名沉淪。當然最美麗的獸依然是出沒于西西里海岸的阿蘭德龍。
“我愛回憶那些赤身裸體的時代,
福玻斯愛給雕像抹上一層金色。
那時,男男女女度著輕松的生涯,
真是無憂無慮,
也不弄虛作假,
多情多意的天空撫愛他們的脊梁,
鍛煉他們身上重要器官的健康。
······
今天的詩人,
如果他要想象出這種自然的偉大,
置身在男男女女露出他們裸體的場合?!?/p>
法國詩人波德萊爾,贊美古代黃金時代和原始人性,導演克萊芒顯然繼承了傳統(tǒng)。作為老歐洲的印記,克萊芒明目張膽地靈魂出竅,這是計算到毫厘的好萊塢學不來的,美國佬學不會歐洲人的調(diào)調(diào)。
至于湯姆對瑪姬的愛,我覺得要沒有太多討論必要,爭奪并非是為了愛??墒莾扇嗽诿杉琢_城邊,那顆美得不像話的開滿紅花的大樹,襯著老街的白墻,蘋果綠大巴開過來,湯姆跳上車,一身白裙的瑪姬留在原地,薩克斯風溫柔地吹著。
如果有一天我來到西西里,來到那不勒斯,我一定要到海鮮市場逛一逛,然后要一杯咖啡放在紅紅的小圓桌上,每人一份意面,再來一瓶Ruflino,不兩瓶。在那不勒斯黃昏的清甜中,清咸的海風中,伸直一條長腿,就像坐在瑪姬房間的阿蘭德龍,然后無關(guān)道德、毫無悔意地回想那兩分鐘:成就阿蘭德龍的兩分鐘,讓右側(cè)顏永恒的經(jīng)典一刻,也是讓觀眾對西西里夢牽魂繞之所在。
他千里奔波,飽受屈辱,只為一把鈔票。他像麻雀般到處找食,卻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孔雀。直到殺掉他所崇拜的富家子,他開始有了雀翎。一根,一根,死在他手里的富家子都成了覆羽,被當做戰(zhàn)利品掛在尾巴上,招搖開屏。他認同了鏡子里的自我,足能與那些他曾仰視的人平起平坐。他名叫湯姆·雷普利,是個僭越者。 他總想著逃離,從紐約下城的廉租樓,從周圍粗鄙的聲音,從他自己的身體。他是條蛇,拼命維持著尊嚴,向著上流社會的方向爬,他抓住一切蛻皮的機會,想脫掉身上的廉租樓氣味。他不喜歡自己骨子里透出來的尷尬,他狂熱迷戀著那些舉手投足都自在從容的人。他殺掉他喜歡的男人們,那一刻他覺得自己就是他們。他殺人是為了擺脫他厭惡的自己,殊不知擺脫的就只有那一層蛻掉的老皮。他從不敢回頭看一眼他蛻下的皮,只有蠕動著逃開,去再攀高枝。他名叫湯姆·雷普利,是個自厭者。
他們都是雷普利,都脫胎于同一母體,出身于同一階層,同樣寂寂無名,他們認識自己的契機都是殺人。他們的分岔路口,是殺人以后的心理變化,前一個雷普利殺人以后去擁抱熾熱的太陽,后一個殺了人就躲進更潮濕的樹洞。他倆有截然不同的終局。當年的暢銷小說《天才雷普利》,在兩代人手上改編,長出兩幅樣貌?!杜3潦返慕Y(jié)尾,雷普利在躺椅上瞇著眼,頭上是地中海的太陽,夸耀地舒展身體,杯里盛著酒館最上等的酒。店里多了警探,他渾然不覺。聽到有人喊他,起身應(yīng)聲,流露出本能的茫然。猶疑走了幾步路,臉上憑空多了氣定神閑的笑容,好像就要接到媳婦的傻小子。想著美事,他步伐輕快地出畫,走向遲到的審判。
《天才雷普利》的作者曾公開表示她不認同《怒海沉尸》的結(jié)尾處理。后世影評對此也多非難。以文學的思維慣性判定電影,無視其獨特的媒介語匯——偏激的論點向來容易被公眾附和。電影停留在雷普利離開后的畫面:艷陽、碧海、礁石、帆船……好像一切都沒發(fā)生過??粘龅膱鼍?,在視知覺上形成補完心理,此刻,人們想著的盡是出畫的雷普利,烙印般凝在腦海里的,是他的做派——燦爛一笑,把明天抓在手心。
有評論不認同《怒海沉尸》的結(jié)尾,說不該讓雷普利伏法。其實在電影時間內(nèi),雷普利并未伏法。在故事信息層面,只交代了雷普利走向酒館,里面有警探,但并未明確指出雷普利會伏法——至于他是束手就擒、還是用計脫身,都是電影時間之外的可能。結(jié)尾部分,先后交代了如下信息:瑪吉號帆船出水——菲利普的尸體被發(fā)現(xiàn)——警方來找雷普利。這時雷普利兀自享受著艷陽,渾然不覺。如此平行處理,是在強調(diào)雷普利的“不自知”。與之相對,觀眾自始至終目擊了一切。這是局外人和局中人的視角差異,形成審判的力度——觀眾對連環(huán)殺人犯居高臨下的審判。其次,給出人之為人的局限,利用視角差異,提了個問題——雷普利在累犯命案之后,他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和處境?由于視角局限,他的認知必然被框住,從而產(chǎn)生獨立于觀眾經(jīng)驗之外的認知,留出思考余地。
雷普利得到瑪吉,如殺人后的戰(zhàn)利品,他享用了瑪吉,享用了瑪吉身后的艷陽天。洞悉一切的觀眾,會以常識和倫理評判——雷普利逍遙法外,惡人得勢。其實,躺在陽光下的雷普利只是在夸示著他的愜意,就像考了滿分的學生到處展示自己的試卷。換言之,他認為眼下的一切是他應(yīng)得的,憑借努力和聰明換來的。心安理得,才有那一份愜意。如此終局,哪怕警探到來也沒能碰到他衣角。最后出畫的從容氣度,是他獲取的最大獎勵,那時望向畫外的眼神應(yīng)被定義為——庶民的“勝利”,好日子在前頭等著我呢。自以為如此。
除了對雷普利“不自知”的諷刺,作者故意制造了全知在場的觀眾,并通過全知建立了觀眾對殺人犯產(chǎn)生同情關(guān)照的可能。雷普利是殺人犯,但他首先是受害者。他被菲利普欺騙,被弗雷迪輕侮,被瑪吉鄙視。他對菲利普,有著對父兄般的崇拜,同時也有僭越和挑釁。一開始都是小打小鬧,被欺騙、被放逐(險些丟了小命),最后被強制收買,他的殺心一點點長起來。一開始,雷普利只想著帶菲利普回家,交差拿錢。后來他發(fā)覺被菲利普耍了,才開始留后手,偷拿了菲利普的銀行對賬單。即便到這里,雷普利都還對菲利普抱有期待。上了船,他倆被擠在一個極端空間彼此面對,毫無退路。菲利普一開始占盡優(yōu)勢:船是他的,船名瑪吉;人是他的,他宣示了船長的地位;回不回美國也是他決定。當菲利普發(fā)現(xiàn)了對賬單被偷,他的優(yōu)越感里摻雜進了危機感,他想逗引著雷普利坦白,借此重新奪回掌控感。其實,雷普利原本只把這個當做備用方案,一旦被菲利普點破,他的心理反而被強化。在陽光下被命名了罪行,挑釁的語言,犯罪被預(yù)言了,他的惡意開始滋長。最后只剩下兩個男人,他出招,對方拆招,直到菲利普走投無路說要扔了打字機——這時候雷普利已經(jīng)必須動手了——否則他將一無所獲。船上對峙的段落,看似賭錢,實則賭命。隱藏在兩人談笑挑釁之下的殺意,令人血脈賁張。最終雷普利拒絕被菲利普收買,因為他已經(jīng)掌握了底牌——他手里的刀子。從僭越者到殺人犯的心態(tài)變化,遞進式的漸強過程,讓觀眾充分體驗殺意的醞釀。
菲利普對雷普利的態(tài)度是將其視作跟班和玩物。他把雷普利放逐,懲罰過火了,這時候他的反應(yīng)很微妙。他當然不能承認自己的悔意,反而要在愛人面前撂狠話——我?guī)缀跛悴簧险J得他。也許,他根本就不存在悔意。他對雷普利有一種“看你有多會玩”的態(tài)度,甚至不斷逼問雷普利打算怎么盜用身份進行欺詐。游戲般的決斗感,引逗著雷普利的犯罪欲。
菲利普是逐漸看高雷普利的,可當他意識到危險,已經(jīng)沒辦法抽身了。這時候他展露了富家子的狠勁兒,一邊挑釁著引誘雷普利說出針對他的犯罪計劃,一邊提出化解的辦法。下盲棋般,菲利普使出渾身解數(shù)逗雷普利出招,而后飽含斗志地還擊。
菲利普出千,是這一戲劇段落的妙筆。跟雷普利相比,菲利普才是慣犯,他習慣了騙人:對瑪吉,對街邊的貴婦,對雷普利,甚至對自己的父親。他用謊言盤剝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有盤剝的資本——他總能得到所有人的原諒。他甚至要欺騙瑪吉說,他幾乎不認得雷普利——這顯然是謊言,因為他私下跟弗雷迪說過——他們幾乎五年沒見了。五年沒見就如此大驚小怪,可見此前還是熟人。
因此,菲利普最后出千的時候,仍在習慣性地騙人。他以欺騙的方式去收買雷普利,嘴上不饒人,還要拆掉雷普利的欺詐招數(shù)。他不服輸?shù)母院α怂?。雷普利拒絕這種收買式的盤剝,他要公平對決,堂而皇之地拒絕菲利普。
有評論說,菲利普壓垮了雷普利的尊嚴。其實,雷普利用耳環(huán)做局就等于拋棄了尊嚴。喚起雷普利殺意的并不是尊嚴掃地,而是他不能再忍受這種理所當然的欺騙和盤剝。菲利普什么都有,居然還要剝削雷普利本可得到的五千美元酬金。菲利普明明已經(jīng)同意了跟雷普利回美國見父親,可是他輕描淡寫地就背叛了承諾。面對質(zhì)問時,菲利普的姿態(tài)就好像從來沒聽過這檔子事。在菲利普眼里,沒人能保有尊嚴,他隨意踐踏承諾。雷普利拒絕被剝削,早在菲利普明說自己不回美國的時候,雷普利就開始了報復,先是故意在他們親熱的時候晃船;在被菲利普懲戒后,他報復升級,用耳環(huán)設(shè)套。這一連串的動作,都出于復仇心理,并非天然的惡意驅(qū)動。因此,雷內(nèi)克萊芒的雷普利并不承擔觀眾的道德審判——他殺的人比他卑劣,盡管風度翩翩。
自始至終,雷普利并未真正享用過菲利普的錢財——他殺人并非為財,而是要享受僭越感。他要瑪吉,也是出于僭越帶來的快感。掌控了瑪吉,讓他真正覺得已經(jīng)跟菲利普平起平坐。在此之前,雷普利都是偷摸著“扮演”菲利普。當菲利普和瑪吉正在久別重逢地親熱著,雷普利溜進菲利普的臥房,穿上他的一整套行頭,對著鏡子,學著他的腔調(diào)說話。只可惜,雷內(nèi)克萊芒只給了他半句話的時間,就讓菲利普撞見了這僭越的一幕,雷普利偷來的驕傲被摔得粉碎。這被抓現(xiàn)行的尷尬令人可憐雷普利。這一幕偷得的“自戀”時光,如此短促,讓人心生同情。這自戀式的自我滿足,正因其短暫,才能在我們的記憶里形成烙印。那是只屬于雷普利自己的時刻,盡管鏡子里的那個形象并不是“自我”。像極了我們小時候拙劣模仿著古裝劇里的俠客——披上床單,對著鏡子拔出已經(jīng)折斷的塑料劍。那一刻,我們明知道自己成為不了古裝劇里的幻像,卻依然陶醉著由自己扮演的另一個“自己”。
雷普利疲于奔命,為了掩蓋罪行而接連犯下罪行,他狼狽地在自己和菲利普的身份之間切換,沒一刻安生。直到最后,他得到了瑪吉。那時候海邊的他,恐怕是有生以來最愜意的時候——他在做“自己”,已經(jīng)不需要鏡子,他周圍的人都將成為映照他的鏡子。當他被叫去“接電話”的時候,他嘴角的微笑流露出前所未有的自信。
相較《怒海沉尸》,《天才雷普利》把一切都交代得過分清楚。包括雷普利的生活境況,以及他如何得到了一份差事,這就相當于把人物放進了玻片,在顯微鏡下看紋理。《怒海沉尸》根本沒交代雷普利是從何而來,開篇他就已經(jīng)跟菲利普達成默契——正是他攛掇這位富家子從嚴肅的愛人身旁逃開,他一出場就是為了給菲利普提供消遣的。如果放在喜歌劇的傳統(tǒng)設(shè)定里,雷普利就是菲利普的機靈鬼男仆,他讓主人的日子過得不再無聊。而《天才雷普利》就無聊多了,教科書般的情節(jié)鋪設(shè),步步為營,人物從未展露魅力,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解釋而解釋,論文般說明了雷普利的犯罪之路,乍一看簡直是高成本的法制欄目劇。唯有一處,《天才雷普利》算是給了我們些許思考空間,是藏在情節(jié)鏈下的隱事。
《天才雷普利》在情節(jié)的起承轉(zhuǎn)合上做了太多功夫,到了令人厭膩的地步,如此用力,是為了傳達一種批判。雷普利在美國的上流社會場合邂逅菲利普的父親,他對頭頂上的階層太過向往,以至于順水推舟偽造了自己的學業(yè)身份。他從保守的上流社會得到了差事,目的地卻是文藝復興的搖籃,真正自由解放的烏托邦。在意大利,雷普利解放天性,得以直面自己的性取向,并且先后親密接觸了兩位臉上寫滿魅力的男人??杀氖牵斔匦洛忮肆嗣绹旈y的女兒,他毫不猶豫就攥緊了攀附的藤蔓,果斷殺死了愛侶,他又重新把自己捆在了保守的上流社會的門柱旁。自以為一直向前,殊不知咬住的卻是自己的尾巴,他只是一條原地打轉(zhuǎn)的貪食蛇。
同為改編的電影,《怒海沉尸》展露的是太陽的一面,雷普利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毫無顧忌地擁抱陽光,他的不自知甚至充滿了力量之美,他的“僭越”有著革命的滾燙溫度,謀殺竟能給人磊落之感,是我迄今最愛的犯罪電影?!短觳爬灼绽方o了至暗的一面,他被一切細節(jié)吞噬,甚至音樂品味都難以突破布爾喬亞式的附庸風雅,他的自我厭惡沒有任何的溫度,留給人的就只有蛇爬行的摩擦聲,他的不自知不屬于他自己,只是作者用來詛咒世界的工具。
他千里奔波,飽受屈辱,只為一把鈔票。他像麻雀般到處找食,卻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孔雀。直到殺掉他所崇拜的富家子,他開始有了雀翎。一根,一根,死在他手里的富家子都成了覆羽,被當做戰(zhàn)利品掛在尾巴上,招搖開屏。他認同了鏡子里的自我,足能與那些他曾仰視的人平起平坐。他名叫湯姆·雷普利,是個僭越者。 他想逃離,從紐約下城的廉租樓,從周圍粗鄙的聲音,從他自己的身體。他是條蛇,拼命維持著尊嚴,向著上流社會的方向爬,他抓住一切蛻皮的機會,想脫掉身上的廉租樓氣味。他不喜歡自己骨子里透出來的尷尬,他狂熱迷戀著那些舉手投足都自在從容的人。他殺掉他喜歡的男人們,那一刻他覺得自己就是他們。他殺人是為了擺脫他厭惡的自己,殊不知擺脫的就只有那一層蛻掉的老皮。他從不敢回頭看一眼他蛻下的皮,只有蠕動著逃開,去再攀高枝。他名叫湯姆·雷普利,是個自厭者。
他們都是雷普利,都脫胎于同一母體,出身于同一階層,同樣寂寂無名,他們認識自己的契機都是殺人。他們的分岔路口,是殺人以后的心理變化,前一個雷普利殺人以后去擁抱熾熱的太陽,后一個殺了人就躲進更潮濕的樹洞。他倆有截然不同的終局。當年的暢銷小說《天才雷普利》,在兩代人手上改編,長出兩幅樣貌?!杜3潦返慕Y(jié)尾,雷普利在躺椅上瞇著眼,頭上是地中海的太陽,夸耀地舒展身體,杯里盛著酒館最上等的酒。店里多了警探,他渾然不覺。聽到有人喊他,起身應(yīng)聲,流露出本能的茫然。猶疑走了幾步路,臉上憑空多了氣定神閑的笑容,好像就要接到媳婦的傻小子。想著美事,他步伐輕快地出畫,走向遲到的審判。
《天才雷普利》的作者曾公開表示她不認同《怒海沉尸》的結(jié)尾處理。后世影評對此也多非難。以文學的思維慣性判定電影,無視其獨特的媒介語匯——偏激的論點向來容易被公眾附和。電影停留在雷普利離開后的畫面:艷陽、碧海、礁石、帆船……好像一切都沒發(fā)生過。空出的場景,在視知覺上形成補完心理,此刻,人們想著的盡是出畫的雷普利,烙印般凝在腦海里的,是他的做派——燦爛一笑,把明天抓在手心。
有評論不認同《怒海沉尸》的結(jié)尾,說不該讓雷普利伏法。其實在電影時間內(nèi),雷普利并未伏法。在故事信息層面,只交代了雷普利走向酒館,里面有警探,但并未明確指出雷普利會伏法——至于他是束手就擒、還是用計脫身,都是電影時間之外的可能。結(jié)尾部分,先后交代了如下信息:瑪吉號帆船出水——菲利普的尸體被發(fā)現(xiàn)——警方來找雷普利。這時雷普利兀自享受著艷陽,渾然不覺。如此平行處理,是在強調(diào)雷普利的“不自知”。與之相對,觀眾自始至終目擊了一切。這是局外人和局中人的視角差異,形成審判的力度——觀眾對連環(huán)殺人犯居高臨下的審判。其次,給出人之為人的局限,利用視角差異,提了個問題——雷普利在累犯命案之后,他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和處境?由于視角局限,他的認知必然被框住,從而產(chǎn)生獨立于觀眾經(jīng)驗之外的認知,留出思考余地。
雷普利得到瑪吉,如殺人后的戰(zhàn)利品,他享用了瑪吉,享用了瑪吉身后的艷陽天。洞悉一切的觀眾,會以常識和倫理評判——雷普利逍遙法外,惡人得勢。其實,躺在陽光下的雷普利只是在夸示著他的愜意,就像考了滿分的學生到處展示自己的試卷。換言之,他認為眼下的一切是他應(yīng)得的,憑借努力和聰明換來的。心安理得,才有那一份愜意。如此終局,哪怕警探到來也沒能碰到他衣角。最后出畫的從容氣度,是他獲取的最大獎勵,那時望向畫外的眼神應(yīng)被定義為——庶民的“勝利”,好日子在前頭等著我呢。自以為如此。
除了對雷普利“不自知”的諷刺,作者故意制造了全知在場的觀眾,并通過全知建立了觀眾對殺人犯產(chǎn)生同情關(guān)照的可能。雷普利是殺人犯,但他首先是受害者。他被菲利普欺騙,被弗雷迪輕侮,被瑪吉鄙視。他對菲利普,有著對父兄般的崇拜,同時也有僭越和挑釁。一開始都是小打小鬧,被欺騙、被放逐(險些丟了小命),最后被強制收買,他的殺心一點點長起來。一開始,雷普利只想著帶菲利普回家,交差拿錢。后來他發(fā)覺被菲利普耍了,才開始留后手,偷拿了菲利普的銀行對賬單。即便到這里,雷普利都還對菲利普抱有期待。上了船,他倆被擠在一個極端空間彼此面對,毫無退路。菲利普一開始占盡優(yōu)勢:船是他的,船名瑪吉;人是他的,他宣示了船長的地位;回不回美國也是他決定。當菲利普發(fā)現(xiàn)了對賬單被偷,他的優(yōu)越感里摻雜進了危機感,他想逗引著雷普利坦白,借此重新奪回掌控感。其實,雷普利原本只把這個當做備用方案,一旦被菲利普點破,他的心理反而被強化。在陽光下被命名了罪行,挑釁的語言,犯罪被預(yù)言了,他的惡意開始滋長。最后只剩下兩個男人,他出招,對方拆招,直到菲利普走投無路說要扔了打字機——這時候雷普利已經(jīng)必須動手了——否則他將一無所獲。船上對峙的段落,看似賭錢,實則賭命。隱藏在兩人談笑挑釁之下的殺意,令人血脈賁張。最終雷普利拒絕被菲利普收買,因為他已經(jīng)掌握了底牌——他手里的刀子。從僭越者到殺人犯的心態(tài)變化,遞進式的漸強過程,讓觀眾充分體驗殺意的醞釀。
菲利普對雷普利的態(tài)度是將其視作跟班和玩物。他把雷普利放逐,懲罰過火了,這時候他的反應(yīng)很微妙。他當然不能承認自己的悔意,反而要在愛人面前撂狠話——我?guī)缀跛悴簧险J得他。也許,他根本就不存在悔意。他對雷普利有一種“看你有多會玩”的態(tài)度,甚至不斷逼問雷普利打算怎么盜用身份進行欺詐。游戲般的決斗感,引逗著雷普利的犯罪欲。
菲利普是逐漸看高雷普利的,可當他意識到危險,已經(jīng)沒辦法抽身了。這時候他展露了富家子的狠勁兒,一邊挑釁著引誘雷普利說出針對他的犯罪計劃,一邊提出化解的辦法。下盲棋般,菲利普使出渾身解數(shù)逗雷普利出招,而后飽含斗志地還擊。
菲利普出千,是這一戲劇段落的妙筆。跟雷普利相比,菲利普才是慣犯,他習慣了騙人:對瑪吉,對街邊的貴婦,對雷普利,甚至對自己的父親。他用謊言盤剝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有盤剝的資本——他總能得到所有人的原諒。他甚至要欺騙瑪吉說,他幾乎不認得雷普利——這顯然是謊言,因為他私下跟弗雷迪說過——他們幾乎五年沒見了。五年沒見就如此大驚小怪,可見此前還是熟人。
因此,菲利普最后出千的時候,仍在習慣性地騙人。他以欺騙的方式去收買雷普利,嘴上不饒人,還要拆掉雷普利的欺詐招數(shù)。他不服輸?shù)母院α怂?。雷普利拒絕這種收買式的盤剝,他要公平對決,堂而皇之地拒絕菲利普。
有評論說,菲利普壓垮了雷普利的尊嚴。其實,雷普利用耳環(huán)做局就等于拋棄了尊嚴。喚起雷普利殺意的并不是尊嚴掃地,而是他不能再忍受這種理所當然的欺騙和盤剝。菲利普什么都有,居然還要剝削雷普利本可得到的五千美元酬金。菲利普明明已經(jīng)同意了跟雷普利回美國見父親,可是他輕描淡寫地就背叛了承諾。面對質(zhì)問時,菲利普的姿態(tài)就好像從來沒聽過這檔子事。在菲利普眼里,沒人能保有尊嚴,他隨意踐踏承諾。雷普利拒絕被剝削,早在菲利普明說自己不回美國的時候,雷普利就開始了報復,先是故意在他們親熱的時候晃船;在被菲利普懲戒后,他報復升級,用耳環(huán)設(shè)套。這一連串的動作,都出于復仇心理,并非天然的惡意驅(qū)動。因此,雷內(nèi)克萊芒的雷普利并不承擔觀眾的道德審判——他殺的人比他卑劣,盡管風度翩翩。
自始至終,雷普利并未真正享用過菲利普的錢財——他殺人并非為財,而是要享受僭越感。他要瑪吉,也是出于僭越帶來的快感。掌控了瑪吉,讓他真正覺得已經(jīng)跟菲利普平起平坐。在此之前,雷普利都是偷摸著“扮演”菲利普。當菲利普和瑪吉正在久別重逢地親熱著,雷普利溜進菲利普的臥房,穿上他的一整套行頭,對著鏡子,學著他的腔調(diào)說話。只可惜,雷內(nèi)克萊芒只給了他半句話的時間,就讓菲利普撞見了這僭越的一幕,雷普利偷來的驕傲被摔得粉碎。這被抓現(xiàn)行的尷尬令人可憐雷普利。這一幕偷得的“自戀”時光,如此短促,讓人心生同情。這自戀式的自我滿足,正因其短暫,才能在我們的記憶里形成烙印。那是只屬于雷普利自己的時刻,盡管鏡子里的那個形象并不是“自我”。像極了我們小時候拙劣模仿著古裝劇里的俠客——披上床單,對著鏡子拔出已經(jīng)折斷的塑料劍。那一刻,我們明知道自己成為不了古裝劇里的幻像,卻依然陶醉著由自己扮演的另一個“自己”。
雷普利疲于奔命,為了掩蓋罪行而接連犯下罪行,他狼狽地在自己和菲利普的身份之間切換,沒一刻安生。直到最后,他得到了瑪吉。那時候海邊的他,恐怕是有生以來最愜意的時候——他在做“自己”,已經(jīng)不需要鏡子,他周圍的人都將成為映照他的鏡子。當他被叫去“接電話”的時候,他嘴角的微笑流露出前所未有的自信。
相較《怒海沉尸》,《天才雷普利》把一切都交代得過分清楚。包括雷普利的生活境況,以及他如何得到了一份差事,這就相當于把人物放進了玻片,在顯微鏡下看紋理?!杜3潦犯緵]交代雷普利是從何而來,開篇他就已經(jīng)跟菲利普達成默契——正是他攛掇這位富家子從嚴肅的愛人身旁逃開,他一出場就是為了給菲利普提供消遣的。如果放在喜歌劇的傳統(tǒng)設(shè)定里,雷普利就是菲利普的機靈鬼男仆,他讓主人的日子過得不再無聊。而《天才雷普利》就無聊多了,教科書般的情節(jié)鋪設(shè),步步為營,人物從未展露魅力,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解釋而解釋,論文般說明了雷普利的犯罪之路,乍一看簡直是高成本的法制欄目劇。唯有一處,《天才雷普利》算是給了我們些許思考空間,是藏在情節(jié)鏈下的隱事。
《天才雷普利》在情節(jié)的起承轉(zhuǎn)合上做了太多功夫,到了令人厭膩的地步,如此用力,是為了傳達一種批判。雷普利在美國的上流社會場合邂逅菲利普的父親,他對頭頂上的階層太過向往,以至于順水推舟偽造了自己的學業(yè)身份。他從保守的上流社會得到了差事,目的地卻是文藝復興的搖籃,真正自由解放的烏托邦。在意大利,雷普利解放天性,得以直面自己的性取向,并且先后親密接觸了兩位臉上寫滿魅力的男人。可悲的是,當他重新邂逅了美國財閥的女兒,他毫不猶豫就攥緊了攀附的藤蔓,果斷殺死了愛侶,他又重新把自己捆在了保守的上流社會的門柱旁。自以為一直向前,殊不知咬住的卻是自己的尾巴,他只是一條原地打轉(zhuǎn)的貪食蛇。
同為改編的電影,《怒海沉尸》展露的是太陽的一面,雷普利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毫無顧忌地擁抱陽光,他的不自知甚至充滿了力量之美,他的“僭越”有著革命的滾燙溫度,謀殺竟能給人磊落之感,是我迄今最愛的犯罪電影。《天才雷普利》給了至暗的一面,他被一切細節(jié)吞噬,甚至音樂品味都難以突破布爾喬亞式的附庸風雅,他的自我厭惡沒有任何的溫度,留給人的就只有蛇爬行的摩擦聲,他的不自知不屬于他自己,只是作者用來詛咒世界的工具。
詳見WX公眾號,請搜:“半斤八兩掄電影”,感謝關(guān)注交流!
精致,迷人,出人意料。
雷內(nèi)·克萊芒代表作&阿蘭·德龍成名作,碧波藍空下的完美命案+身份替換一步登天之途。炎炎夏日的意國風情,配上導演冷峻克制、干練爽利的鏡頭語言,冷暖調(diào)和,恰到好處。阿蘭·德龍本色出演,帥氣逼人自不必說,那一股子冷酷、陰狠與自戀勁兒實在讓觀者欲罷不能。女主演瑪麗·拉福萊的清純美貌也是看一眼就忘不掉的級別,當時還是德龍女友的羅密·施耐德客串亮相。同樣根據(jù)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天才雷普利]改編,本片比安東尼·明格拉的版本有魅力得多,盡管刪去同性場景,結(jié)尾也作了更改。片頭兩人各自假裝盲人跌撞走路并與自愿上鉤女子調(diào)情的戲份相當喜感。雷普利換裝打扮、以菲利普身份對鏡自High與親吻自己鏡中像的段落亦是對自戀之心與內(nèi)在欲望的凝縮外化。雷普利兩次殺人與處理尸體時都足夠緊張,逛魚市雖是閑筆,瞪眼的魚卻似洞穿一切。(8.5/10)
其實我一直暗暗希望他能成功,不過最后兩分鐘的逆轉(zhuǎn)令希望落空;殺人者固然狡詐心狠,被殺者亦讓人痛恨,女主之前的逆來順受和后來的轉(zhuǎn)變也證明其感情并不堅貞,還有那位無辜卷入被殺的朋友也是頤指氣使,維系他們的不過都是金錢;結(jié)構(gòu)緊湊,劇情抓人,cast養(yǎng)眼!
帥得過火
完全籠罩在阿蘭德龍光芒下的一部電影,或許克萊芒自己也意識到了,這部片最終變成了跟隨阿蘭德龍的漫長逃亡
法國人拍的意大利就好像自家鄉(xiāng)下,每個禮拜天都可以隨時回去逛的后花園一樣,熟透熟透,不由羨慕他們自在的親密態(tài)度;相比之下美國人鏡頭里就把意大利捧到天上去了,倒是反而更加像ripley眼睛里面看出來的。阿蘭德龍不知怎么的有點鄉(xiāng)村氣息;一開始有羅密一個鏡頭呢,好驚喜。
馬特達蒙像特工,阿蘭德龍才更像騙子。除了阿蘭德龍外,其余一切都不及明格拉的翻拍版本。
老版“天才雷普利”。細節(jié)和娛樂性都很贊,可惜缺少同性暗線讓故事失去了不少神采,阿蘭·德龍也許是唯一例外——太性感、性感到爆炸??!放在任何時代都是極品美男...
安東尼·明格拉的99版《天才雷普利》全面超越該原版!不過,除了馬特·達蒙……
阿蘭德龍長成這樣,也是沒想給這個星球的其他男性留任何生路。光嘴角笑起來的弧度就值得投保三千億。和新版有個致命的差別,這版男主是直男,愛的是富少的女友,新版男主愛的是富少,又想成為他,交織在一起就變成恨和殺意了。這版最后男主居然落網(wǎng)了,有譜沒譜,我恨政治正確性。原版小說多厲害。
通篇幾乎都是德隆的個人秀,其實從德隆的生平來看他也確實適合這個角色,他應(yīng)該非常的明白雷普利的感受吧,當然他沒有去冒名頂替,他只是去拍電影了(冒名頂替更多的人?!)。。。PS德隆對著鏡子那段自戀表演真是絕了,而且還十分直觀的闡述了這個角色的分裂。。。
阿蘭·德龍倜儻魅惑之美與地中海旖旎風光之美交相輝映,但用美去消解簡單粗暴的罪惡,這種嘗試似乎并不成功;而最后事實敗露導致的結(jié)果,甚至讓人對克萊芒的意圖產(chǎn)生疑惑。
劫命劫財劫真愛啊。阿蘭老師美得太不像話了,差點原諒你。
雖然瑞普利的天才度不如重拍版,但阿蘭德龍好帥好帥好帥好帥好帥好帥好帥
色彩實在是太漂亮了。
對于此版,女作家本人整體而言比較欣賞。特別夸獎德隆飾演的雷普利“非常出色”。但同時她卻批評了影片那個天網(wǎng)恢恢的結(jié)局,將其視作“一種對罪犯必須伏法的公共道德的可怕妥協(xié)?!币敛匾渤钟邢嗨朴^點,認為此結(jié)局“無法令人滿意”。感覺“之所以如此收官,只因?qū)а菘巳R芒缺乏海史密斯的諷刺勇氣?!?/p>
CC的藍光《怒海沉尸》美得不忍看完,藍得像寶石一樣晶瑩剔透的地中海,星星點點的海邊小城是生活背景,阿蘭.德龍雕塑般俊美沉靜,一點點迷茫,即便腹黑也讓人同情,他那么癡迷羊羔一樣的朋友的女友,他們古銅色的肌膚觸碰在一起,快要在夏天燃燒起來。1960年就有這樣夢境質(zhì)感的彩色膠片,奢侈極了。
《怒海沉尸》就像是一部陽光下的黑色電影,擁有悅?cè)说墓诺浠{(diào),同時充滿迷人的驚悚魅力和彌漫的虛無,以光明之身訴說黑暗之心。阿蘭·德龍飾演的窮小子絲毫不會具有任何正面價值,他是一個不擇手段的罪犯,但是觀眾可能會一直很想他能逃脫,在整部電影中,觀眾這樣被完全地征服。
幸虧我先看的馬特的版本,阿蘭實在是太奪人眼球了,我看完之后都不去想新版的劇情什么的比原版的好,只有阿蘭德龍在眼前晃啊晃
這個版本幾乎比好萊塢版還要好萊塢化:流暢自如的故事,暗示真相大白的結(jié)尾,特別是雷普利那貫穿始終的性格,這使他在作案時幾乎沒有一絲的道德掙扎。阿蘭·德龍的明星魅力確實太強大了,觀眾們對他的感覺不可能有同情、憎惡、恐懼,只會被他毫無忌憚地直視別人時露出的藍眼睛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