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星運里的錯
美式小清新下的患難見真情,沒有韓劇哭得那么撕心裂肺,卻還是被生離死別的天各一方深深打動。兩個癌癥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邂逅,原以為病情較重的女主會先走一步,誰知世事難料,男主成了與世長辭的先驅(qū)者。臨走之前,他仍用自己的積極和樂觀激勵女主勇敢地面對生活,即使是沒有他的生活。
男女主角雖然不驚艷,但是很暖心,尤其是男主的笑容,有種整個世界都被點亮的感覺。陽光大男孩微笑著咀嚼自己的不幸,無條件陪伴自己的同伴,小心翼翼地守護心愛的女生,沒有女主的應允他自始至終沒有逾越他們的朋友關(guān)系。他的無意吐露堪稱世紀表白經(jīng)典——即使跟我保持距離,我對你的深情也絲毫不減,一切試圖讓我幸免于你的努力都是徒勞。中文翻譯讀來特別詩意,你是我這輩子難逃的紅顏劫。話說兩位主演正值青春年少,女主是91年的,男主是94年的,難道現(xiàn)在熒幕都被小鮮肉承包了嗎?他們兩人在另一部電影《分歧者:異類覺醒》中也有合作,飾演一對兄妹。另外,個人認為女主父親和雙目失明的小哥顏值頗高,女主母親的演技略浮夸啊。不得不提的是整部影片插入了很多好聽的OST,一聽就是博士的菜。
列舉幾個印象深刻的場景,那些完美鑲嵌在我心坎里的珠璣。首先是一句很煽情的臺詞——這世上只有一件事比得癌癥死掉更糟,那就是看著自己的孩子得癌死掉。女主一直對母親在病床前的話耿耿于懷,害怕自己去世之后就會被這個家庭遺忘,這也是她如此執(zhí)著于那個作者的原因,后來母女的一番交流成功令她釋懷。男主參加自己葬禮的橋段總覺似曾相識,原來死亡也可以預演,提前在親友的哀悼送別中體驗死神的降臨,這才是真真切切屬于我一個人的死亡儀式。而隨后莊嚴肅穆萬人空降的黑色氣氛,只能證明“舉辦葬禮不是為了死者,而是為了活著的人”。男主愛好把煙叼在嘴邊,看似是高中生桀驁不馴的吸引她人眼球的行為,他卻美其名曰“把致命的東西叼在口里,卻不給它傷害你的力量”,真是活捉呆萌神獸一只啊。尤其喜歡他們的Amsterdam之旅,甚至可以算作他們的蜜月之旅,觥籌交錯間的點點星光,掠過浮動的杯影,你只需一飲而盡。在Amsterdam的每一幀截圖都能拿來當壁紙,很有Woody Allen的感覺,鄙人有生之年真想去安妮弗蘭克故居玩一遭。
這部影片最能引起我強烈共鳴的是女主的這句話——這個世界,只要有一個人記得你,你就永遠不會被這個世界遺忘。我承認,某種程度上我懷揣著跟男主一樣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害怕肉體的消亡會帶走我所有存在過的證據(jù),這也是我拼命想留下一堆文字的意圖,哪怕只是一些空洞的符號。我記錄著日常生活的點滴,我對文字的信任遠遠超越了對生命的熱愛,只因,這份固執(zhí)的精神財富可以成為我老無所依時聊以自慰的奢侈品……
2 ) 原來,葬禮不是為了逝者而舉辦,而是為了生者。
唐培里儂(Don Pérignon)修士發(fā)明了香檳后說的第一句話是:快來!我正在品嘗星星!
——《星運里的錯 The fault in our star》
環(huán)顧周圍,似乎總有這樣一類人,不管生老病死、病痛纏身,還是遭遇磨難、挫折不斷,笑容始終掛在他們的臉上,樂觀仿佛是他們天生的技能,他們的身上從來不缺乏所謂的正能量。這個故事的男主角,一個失去左腿的癌癥患者,就是這樣一個男孩。
這個故事,從頭到尾看完的過程中,我的眼眶里總是不自覺的流出眼淚。流淚并不是因為悲傷,也不是因為感動,而是被故事中面臨短暫人生里無窮盡的磨難的人所鼓舞,并借此想到了自己所經(jīng)歷的那幾次生離死別。
故事中男女主角是17、8歲的癌癥患者,病患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由此發(fā)生了關(guān)于∞的故事。他們的人生也許只是0和1之間那些無窮盡的小數(shù),我們的人生也許是0和2、0和10、0和100之間的∞,假設每個人的生命長度是一個不盡相同的定值,那從0到這個定值之間,我們將以怎樣的態(tài)度活著,我們能創(chuàng)造出多少∞,我們以怎樣柔軟的心去感知世界的美好、感謝收獲的愛,在忍受悲傷、傷害的同時,學會閱讀自己,從而讀懂人生。
在找到這些答案之前,我腦海里不斷涌現(xiàn)出我所經(jīng)歷過的三次葬禮。
4歲時我經(jīng)歷過人生第一次葬禮,那時候的我哪里懂得什么生死之別,我懵懂的眼里看到的是哭啼的大人們,和躺在那里一動不動的外婆。我甚至有點懊惱,因為我的第一次旅行剛剛開始,就被葬禮趕回了家鄉(xiāng)。
22歲時我經(jīng)歷了第二次。 大學時期的前女朋友因為煤氣中毒、意外去世。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除了錯愕,還有一點點的難過,但更多的是對無常的人生的第一次親身感觸。生命說來就來,要走的時候也不會有預告。我以為我不會在葬禮上哭,但當我看著緩緩推入焚化爐中的曾經(jīng)笑面如花的人一動不動的躺在那里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永遠的失去。我突然不受控制的哭起來,眼淚怎么都止不住,持續(xù)了很久很久。
28歲的時候,我的父親遭遇了一個看起來很荒謬的交通事故,就這樣毫無征兆的離開了我。聽到噩耗,我一路開著飛車趕回了老家,一下車腳就軟了,噗通一聲跪下,一直爬著,穿過痛哭的人們,爬到了父親身邊。父親的嘴微微開著,仿佛有話要和我說。我摸了摸父親冰冷僵硬的手背,知道這雙有力的大手再也無法搭上我的肩頭了。跪在父親身邊,我說不出話,也流不出淚,腦子里全是從小到大父親留給我的記憶,直到次年清明,給父親上過香,下山后我喝醉了,自己一個人躲在衛(wèi)生間里一邊吐,一邊大聲嚎啕,吐出來的黃膽水和眼淚混合在一起,說不清的苦。父親的離去,終于讓我明白,我今后的人生里沒有了任何的靠山,我是時候長大了。
看到電影里最終的葬禮,我在故事里的兩位年輕人身上,看到了一些答案,這些答案在隱約中、從內(nèi)心深處在影響我,并印證著一直以來我堅信的一些東西,這種感覺,仿佛一股暖流從彌漫空氣中滲入我的毛孔,進入腹腔,在心房匯聚,把原本冰冷的東西軟化,融合,冷熱交替帶來的雨水最終上升至心湖,噴涌而出。
如果你和我一樣,看到電影的最后的最后,眼淚第五次甚至更多的流下來,恭喜你,你讀到了一個好故事,這個故事,柔軟但有力,痛苦但不悲傷。
原來,葬禮不是為了逝者而舉辦,而是為了生者。
葬禮上你不會記得逝者的任何不好,而是不斷的懷念TA的好,并以此作為自己繼續(xù)活著、并期待活得更好的動力。
原來生活帶來悲痛,不是為了讓我們沉緬,而是讓我們學會樂觀。
“If you want the rainbow, you have to deal with the rain”.
不要責怪這樣的我,我不矯情,我不文藝,我也不是所謂的正能量大師,我只希望任何時候保持對世界敏銳的感觸,以最柔軟的觸手、用受傷害的代價,去收獲人生最寶貴的經(jīng)歷、去愛值得愛的人、去做讓我開心的事,去真正的承擔起,生命的責任。
最后想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或者經(jīng)歷。但如果誰能從我的經(jīng)歷、我的文字中讀懂我想表達的一些東西,我要說,謝謝你,這是我堅持精彩的活著、堅持寫字,堅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影響世界的,最佳贊許。
比大帥
2014年8月29日
3 ) The Fault in Our Stars
PS:想用影片名當評論名,是因為這個名字太妙了,并且也很好聽。
多年前,第N次刷完《大話西游》后特別有感覺地濃重憂傷了幾日,并寫下了一篇名叫“愛情故事”的影評,那篇評些什么內(nèi)容我現(xiàn)在忘得差不多了,只記得結(jié)尾處我對為此傷心了幾日的自己寫下了:從未談過戀愛的人反而最喜歡對戀愛指手畫腳??磥恚矣忠滩蛔≈甘之嬆_一次了 。
傳說中死亡和愛情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永恒不滅的母題,又有傳說,一流的電影是由二流的劇本三流的故事產(chǎn)生的,劇本太好的話留給導演和演員的空間就不太多了。那么,這個讓我“哭暈在辦公室”的故事究竟是怎樣的構(gòu)成的呢:
癌癥女孩A生活在一個由藥物和醫(yī)院組成的世界中,但除去這點致命傷,她有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以及比很多同齡女孩更聰慧敏銳的頭腦,她對世界沒有人云亦云的想法,愛看書愛思考,喜歡獨處,但沒有文藝青年的酸腐味道,其實她的生活在我這個外人看來已經(jīng)好過世上千千萬萬身體健康的行尸走肉了。過于理性的頭腦使她隨時處于迎接死亡的戒備狀態(tài)。直到某一天她在很不情愿參加的癌癥互助會上邂逅陽光男孩B。男孩崇拜英雄,害怕死后被遺忘,有著干凈的笑容,看見A的第一眼就朝A放電,但看電影時不用任何暗示作為觀眾你明白這個人絕對不是誰都放電的,他有點喜歡她,第一眼就有點喜歡。
一向孤冷的A還以少有的微笑,這時你會明白貌似A也不反感B,甚至偏好感,這對于沒有打算向外界敞開心胸的A而言很難得。在互助會上B講述了自己害怕死后被遺忘的憂慮,A從未在互助會上發(fā)言,但為了回應B她第一次開口了:總有一天誰都會消失,每個人都會被遺忘,哪怕是偉大如莫扎特,若干年后也沒有人會專門留下來為了記住他,更別說在座的各位了,所以如果恐懼這點,最好趁早將其拋之腦后,因為其余人都是這么做的。
A說完后B還以難以捉摸的笑容,不一定是認同A的說法,要知道這樣的恐懼并不是旁人三言兩語就能夠消除的。但B似乎很享受聽A講話,不管內(nèi)容是什么。之后的故事,也許按照諸君的期望發(fā)展,只是置換到兩具將死之軀上面,很多都進行得很緩慢或者根本無法順利開展,他們當了很久的朋友才有一個非戀人式的擁抱,以及很久很久以后才有了第一個KISS。但是他們喜歡四目相對,喜歡對著對方的眼睛談話,喜歡傾聽對方的喜好和需求,把對方的興趣愛好當做自己的一樣對待。
A的愿望在13歲那年為了迪斯尼被用掉,然而她現(xiàn)在有了更想要實現(xiàn)的愿望卻沒辦法實現(xiàn),B在與A交流的過程中熟知了A與那本愛不釋手的小說的情緣,在鄙視A輕易用掉愿望的同時已經(jīng)打定主意把自己的愿望送給A并陪同她去荷蘭完成心愿,盡管中間因為身體緣故又出現(xiàn)一些波折,最終二人以及A的母親三人一同前往荷蘭,在見到作家的前一晚兩人終于互訴衷腸決定以情侶身份相處并度過了心醉的一夜。
無奈A見到向往已久的作家后與自己想象的大相徑庭,頹廢作家不肯告知故事的結(jié)局,并責怪A太過較真,說一本書完了故事也就完了,故事里的人物也不需要繼續(xù)他們的命運,還拋出一個無限比另一個無限大這樣的“謬論”惹惱了A,A失望而歸,畢竟這是支撐一個絕癥患者的故事,而她親眼見證了這個故事的締造者將它捏碎。B一路追趕,生怕A為此更難受一個勁兒地說:沒關(guān)系沒關(guān)系,我可以為你寫一個更棒地故事,你不要難過。
然后,二人走到一個廊椅上坐下,這時候A的情緒已然平復了許多,B在此之前都一直扮演著A的小太陽的角色,一直一直溫暖著A,但是B選擇在這個時候告訴A:我的腿又開始萎縮了,我只是一直沒敢告訴你。這時候的B露出了片中第一次的絕望的神情,我猜,他起初只是單純地想要借此來平衡A的失落,因為心細如他明白安慰一個人最好地辦法不是一個勁兒的說不要難過不要難過沒什么大不了的。而是告訴她我曾經(jīng)或者現(xiàn)在比你的狀況還要糟糕,也許世界對你不公平,但是我要讓你感覺到我們倆是一樣的,我對于你而言是公平的,如果我能有幸成為你的全世界,那世界的不公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想象一下中情花毒的小龍女,楊過的方法是我也中吧,想象一下大仇在胸無法釋懷的不幸福的蕭大哥吧,阿朱的方式是我死換你幸福。但是現(xiàn)實是B并沒有他想象地那樣強大,他還沒來得及用自己的傷痛換取A的公平,他自己就已經(jīng)開始傾斜了。
電影也從這個時候開始轉(zhuǎn)換角色,B的傷痛開始由A接管,因為他們已經(jīng)正式相愛了,而A事實上遠比B要強大,后面的故事有點悲傷了。A開始病發(fā),住院,坐輪椅,又開始更加害怕被遺忘,B說:我知道這很幼稚,但我一直期待自己成為一個英雄,身負一個偉大的故事,會被刊登在報紙上,我本該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A告訴他:你本來就與眾不同,你總是癡迷于讓人們記住你。我覺得你很特別,難道這還不夠嗎。你認為要過有意義的人生,要每個人都記住你、愛你,但你猜怎么著,這就是你的人生,你只能得到這些,我、你的家人、你能面對的世界,就是這些。如果這些于你還不夠,那我很抱歉,你至少不是兩手空空。因為我愛你,我會記得你。
這席話對B好像很受用,我猜依然不是這些話本身有多么能帶給他力量,二是說這些話的人是A,這就能夠帶給他力量。他總是愿意聆聽她的每一句話,愿意發(fā)自內(nèi)心地崇拜她,一個少年他崇拜比自己還要小的少女。不是帶著癡迷的崇拜,而是用愛她的方式來崇拜。很難想象的一種關(guān)系,我從未見識過的一種關(guān)系。據(jù)說,人在經(jīng)歷真正的愛情的時候整個靈魂會升得無限高,他會釋放身體里所有的善意來對待他所面對的世界,并且心甘情愿。
之后,B想出了一個他能夠接受死亡的最不壞的方法——預演葬禮,他要求A和好朋友C分別寫悼詞給他,然后他們?nèi)诮烫美镆黄鸪鱿擞挟斒氯藚⒓拥脑岫Y。眼盲的C笑嘻嘻說了一大堆損友的話最后嚴肅地說道:如果未來的某天我能夠安裝電子眼重見光明,我一定會拒絕,因為我不想看到一個沒有你的世界。
A的悼詞:B是我此生災星下的戀人,我們的愛情故事如史詩般蕩氣回腸。我沒有辦法開口訴說,只要講起,我便要被淹沒在淚水之中……
八天之后,B走了,A在葬禮上沒有念此前準備好的話,而是說了許許多多安慰活人的假話,因為A漸漸明白,葬禮不是辦給死人的,是用來安慰活人的,B堅持要預演葬禮,是因為真正的葬禮根本不屬于他。作家突然出現(xiàn)在B的葬禮上,并試圖解釋A此前對小說的疑問,無奈A此刻沉浸在B的離去的巨大悲痛之中,加之本身厭惡作家,不留情面地把作家趕走了。C來找A,二人相互安慰,C告訴A,B真的很在乎她,每次一提起她就一個勁兒地說個沒完。這個片段讓我想起知乎的一個問答,問:一個男生什么時候才算真正喜歡上一個女生。最好的一個答案是:他做任何事都會想起要是她在就好了。
C還問A見到作家沒有,說B曾給作家寫了一封信,這時A才想起早已經(jīng)把作家試圖給她的信揉碎。A回到車里找到褶皺的信紙,打開讀到B寫給作家求助的信:我是如此好的人卻寫不好字,你是如此糟糕的人卻能寫出好句子。我要求你幫我寫一封悼詞給A,因為我文筆不好……你不必擔心她是否比你聰明,因為你清楚她就是。她風趣而不刻薄,我愛她.這世上你沒辦法選擇不受傷害,但你可以選擇被誰傷害。
最后,故事在B的信中結(jié)束了,B直到死后都還依然在給A力量,給她延續(xù)生命一個最好的理由,那就是:不要忘記他,不要忘記他們的歲月,那里盡是美好。
這大概印證了??思{的《野棕櫚》里的那句話“她不在了,一半的記憶也已不存在。如果我不在了,那么所有的記憶也將不在了。是的,他想,在悲傷與虛無之間我選擇悲傷?!?br>
我從小迷戀各種故事,正如直到現(xiàn)在號稱喜歡電影的我也仍然停留在它是否是一個好故事的層面。我想我能與故事們相處自如,如同活生生的人一樣,我與它們分別相處之后,它們之中有些能傷害我,有些能給我力量,有些讓我大開眼界,有些讓我很快遺忘。而我發(fā)現(xiàn)我喜歡的是那些不一定有完美的結(jié)局卻一定能在很多很多細節(jié)上面觸動我靈魂的真善美的故事。A和B的故事講完了,現(xiàn)在我想談談它。談談我得到的,或者說我想得到的。
如果把這個故事定性成一個典型的愛情故事,那它是合格的,作為由大銀幕來講述的愛情故事,它更是做足了全套功夫。男女主角愛情角逐的時空都是被設定好的:泰坦尼克只有三天,空間只在一艘船上;都敏俊離開地球只剩下一個月的時日,空間只在倆人的家中。同理A和B亦是如此,同樣的境遇很容易心心相惜,這樣的戀愛很水到渠成,或者說很容易上手。相對封閉的空間+極其有限的倒數(shù)的時間+全心全意為對方著想的男女主=合格的浪漫愛情。
那么除此之外這個故事也具備了太多非典型的因素。我想這些才是創(chuàng)作者想要與觀眾互動和摩擦的焦點,愛情,只是一種載體。玄機隱藏在其中。
被遺忘
記得誰曾經(jīng)說過:人們在懼怕死亡的成分中至少有一半是恐懼被世界徹底遺忘。在A與B第一次碰面的時候,B就很坦然地說出了自己的恐懼,可以還原一下B當時的話:我十八歲成了半機械人,半條退沒了,但我一直想成為不平凡的人,我想要很多人記住我,我不想被遺忘。
很輕松地語調(diào)講述沉重的經(jīng)歷,越是滿不在乎其實越在乎。我想他當時主要是想說給A聽,讓A第一時間了解他,對他也產(chǎn)生一點興趣。很順利地,A對此作出了回應。告知他不必自尋煩惱,因為每個人都會被遺忘,這是全人類共同地命運,并不只是針對他個人。這是他們第一次交流。
但是通過這次交流,銀幕外的我們能夠思考的就太多了,因為我堅信這是個普適的并且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它并不會因為導演借著A的三言兩語就能夠讓所有和B有一樣恐懼的觀眾釋懷。A的答案只是千萬種之一,或許我們跟B一樣愛聽她講,但并不能輕易地被它說服。B在留給A的信中說他在A生病進入IUC的時候偷偷潛入病房望著雖然病重卻仍然活生生的A,想象了一下沒有他們倆的世界。他覺得是沒有辦法接受的。
其實這一點上,我比較傾向于B的感受,我覺得害怕被遺忘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恐懼,尤其是當你知道死神隨時都會將自己帶走的時候。走后的世界是你沒有辦法知曉的。浩瀚的宇宙中,我們誰的消失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存在唯有對于我們自己而言才是有意義的。我們消失了,我們的意義也就消失了,就像我們從來沒有來過一樣。正是因為如此,某種意義上,所有的茍延饞喘都好過于徹底消失。
公平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我不認為愛情里面有絕對的公平,如果真的愛,就不會計較誰付出得更多。這話我耳朵都要起繭子了,也不知道是誰發(fā)明的。是啊,談戀愛的時候不計較,分手后慢慢算賬??傆X得,一份有誠意的戀愛關(guān)系中,公平也許是最必不可缺的一環(huán)了,它是保證二人能走多遠的基石。如果戀愛關(guān)系中長期存在不公,這份感情到崩盤時大多會釀成慘劇或者永遠不能磨滅的傷害。
如果你沒辦法界定什么是公平,那我想也許你會明白什么是不公平。豆瓣上曾有這樣一條廣播大概能澆我心中之塊壘:
“ 中國情侶沒有交流,有的是聽和服從、哄和被哄、發(fā)嗲和撒嬌、指責或批評、抱怨與開解、傾聽和安慰。沒有交流,沒有兩個對等的人深度地對話,不,連淺顯的對話都沒有。因為除了瑣碎,沒什么可聊的?!?br>
也許很多觀眾都把這部片子或者這個故事當做千千萬萬小清新愛情故事一樣一帶而過,并沒有認為它有多么特別。但它對我而言很有意義,是因為它呈現(xiàn)了我所能想象的最好的戀愛的模樣。A和B的相處方式是我最向往的一種。在這種關(guān)系中我充分地體會到了憐憫、尊重、公平、理性和詩意。而這些往往在很多別的戀愛關(guān)系中是被遺忘或者舍棄了的。直到最后他們都小心翼翼地保持著這段關(guān)系的平衡,仔細打理夾雜在其中的塵埃,他們仿佛是兩個找到同一件絕世珍寶的收藏家。
真正的愛情,不是相互占有,而是我能拿出多少東西給對方,而該自己保留的我絕對不會舍棄:自尊、獨處的時光、及時表達意見的權(quán)利…..有了這些我才能繼續(xù)更好地和你相愛。
這里有一段A和B的對話時全片所有的我喜歡的片段中最最喜歡的一段,也是最能夠表達這段關(guān)系中珍貴的地方。
當A得知自己原本能夠去荷蘭卻因為身體緣故只能被困在家中絕望時,她打給B說自己家的后花園有一座小時候爸爸搭給她的秋千,大概因為身體緣故她不能使用它。
這時候B調(diào)笑說:那我要來看看這淚之秋千了。
A苦笑
B:我明白你的意思,這真是個悲傷的秋千架。我希望你明白,即使你跟我保持距離,我對你的深情也絲毫不減。一切試圖讓我幸免于你的努力都是白費。(這男的哪里文筆差,簡直就是詩人)
A:你看,我喜歡你,我喜歡和你一起度過的時光。但我不能讓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
B:為什么?
A:因為我不想傷害你。
B:我不介意。
A:你不明白的。
B:我明白。我知道你在說什么。我說,我不在乎。能被你傷害是我的榮幸。
A:嘿,B,我是顆手榴彈,有一天我會爆炸,當我醒來我會摧毀我周遭的一切。我覺得我有義務減少傷亡人數(shù)。
B笑:你顆手榴彈。
B知道無法用言語讓A信服他的決心,那就行動好了,要知道“最好的告白是長久的陪伴?!?br>看了片子的人會明白這段美妙在哪里,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死亡
一直以來作家海明威給世人的印象隨著他的“硬漢原型”深入人心,但他又被施泰因稱作“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在我眼中,迷惘跟某種柔軟有關(guān)。至少是硬的反面。迷惘不是一種清閑的徜徉,而是一種焦慮的徘徊,它意味著靈魂的飄忽不定和一聲嘆息。海明威在目睹或者經(jīng)歷了一切人間悲慘劇之后在家書中寫道:死亡,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最后,這位二十世紀爵士時代的經(jīng)典硬漢用獵槍自絕于世了。
想想無數(shù)場戰(zhàn)爭中、天災人禍中,有多少死亡變成一件很簡單的事。簡單到他們只是數(shù)字中的一員,連代表他們的符號都是群體化的。
說回影片,這部片子另一個讓我欣賞之處,就在于,它所要討論的問題在逐漸升級,由小到大。它始終在引導我們跟隨這群患癌者一起思考用怎樣的姿態(tài)來面對死亡會更好一點。如果說B是對于被遺忘的恐懼。那么A卻是對于自己消失的影響的擔憂,換句話說她更加恐懼被遺忘。A在13歲的時候差一點撒手人寰,她明白父母對自己的愛,但她和父母的關(guān)系仍然有些冷漠,因為媽媽說了一句:我從此就不再是母親了。A一直耿耿于懷,她害怕母親將自己遺忘,害怕自己的離去等于自己從未來過。當母親告訴她,傷痛肯定是會有的,但是人能夠帶著傷痛活下去,并且自己永遠是她的母親。A才像小孩一樣和媽媽真正講和。
常聽人評價一次自殺事件都會以這樣的語句:他就這樣輕易的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謊言太多了,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聽我說,沒有人能輕易地死亡。無論何時,死亡都是一件無比沉重的事件。它意味著我不再能夠與這個世界互動,也不再有可能性。我愛的、我恨的、我不屑的、我參與的不參與的,一切的一切都沒有了。它是一場世界上最隆重的告別儀式。你說,死亡怎么可能是一件簡單的事。
“有些無窮比別的無窮更大”
這是我還沒想好的部分,不說了。在我這兒,這部片子的角色相當于《怦然心動》的續(xù)集,我承認我是在持續(xù)亢奮的狀態(tài)下看完的,并且我很有很久沒有這樣和一部電影觸電了,我很喜歡,不管你怎么想。
4 ) 完美的男主設定
本片以女主Hazel視角開始,最終展現(xiàn)了一個完美的男主——Augustus。
臺詞美,劇情有起有落,最喜歡的是充斥著全片的愛。Augustus對Hazel和對朋友的愛,Hazel父母、混蛋作家對女兒的愛,混蛋作家助手對作家的愛。
看的時候哭成狗,但心里是暖的,羅列一些美好的小細節(jié)。
1)讓失戀的Isaac砸自己的獎杯發(fā)泄,自己卻和Hazel交換著讀書心得。
2)被Hazel已不想傷害Augustus為由拒絕,卻沒有絲毫的沮喪,還警告Hazel不要再跟自己調(diào)情。
3)拿著大束郁金香等在Hazel家門口,自然的跟Hazel爸媽打招呼。
4)坐飛機去阿姆斯特丹,Hazel說我們只是朋友,Augustus反駁說:well,she is,I'm not.
5)去見混蛋作家,憤怒的關(guān)掉了作家放的狗屁瑞典音樂。
6)說自己病情又惡化的時候形容自己像閃閃發(fā)光的圣誕樹。
7)為Hazel寫了悼詞又怕自己文筆不夠好,希望混蛋作家可以幫忙修改。
這個世界上有那么的艱難和挫折,Augustus就像陽光可以驅(qū)趕所有的陰霾。似乎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可愛的,即使是混蛋作家,即使是該死的癌癥,難免的脆弱也總會過去。
想做一個Augustus一樣的人,對全世界微笑,只給一個人傷害自己的理由。
You don't get to choose if you get hurt in this world but you do have a say in who hurts you.
okay?
5 ) A letter Augustus wrote to Peter Van Houten
這種電影我無法評論,因為健康人無法體會癌癥患者的內(nèi)心,所以打星或推薦的都不是沖這故事,而是每個人就算你是星辰中的一個錯誤,也有對于美好的渴望。
直接網(wǎng)頁復制小說里的那一封信
A letter Augustus wrote to Peter Van Houten
Van Houten,
"I'm a good person but a shitty writer. You're a shitty person but a good writer. We'd make a good team. I don't want to ask you for any favours, but if you have time- and from what I saw, you have plenty-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write a eulogy for Hazel. I've got notes and everything, but if you could just make it into a coherent whole or whatever? Or even just tell me what I should say differently. Here's the thing about Hazel: Almost everyone is obsessed with leaving a mark upon the world. Bequeathing a legacy. Outlasting death. We all want to be remembered. I do, too. That's what bothers me most, is being another unremembered casualty in the ancient and inglorious war against disease. I want to leave a mark. But Van Houten: The marks humans leave are too often scars. (Okay maybe I'm not such a shitty writer. But I can't pull my ideas together, Van Houten. My thoughts are stars I cannot fathom into constellations.) Hazel is different. She walks lightly, old man. She walks lightly upon the earth. Hazel knows the truth: We're as likely to hurt the universe as we are to help it, and we are not likely to do either. People will say it's sad that she leaves a lesser scar, that fewer remember her, that she was loved deeply but not widely. But it's not sad, Van Houten it's triumphant. It's heroic. After my PET scan lit up, I snuck into the ICU and saw her while she was unconscious. I walked in behind the nurse and got to sit next to her for like ten minutes before I got caught. I really thought she was going to die before I could tell her that I was going to die, too. I just held her hand and tried to imagine a world without us and for about one second I was a good enough person to hope she died so she would never know that I was going, too. But then I wanted more time so we could fall in love. I got my wish, I suppose. I left my scar. What else? She is so beautiful. You don't get tired of looking at her. You never worry if she is smarter than you: You know she is. She is funny without ever being mean. I love her. I am so lucky to love her. You don't get to choose the ones you hurtin this world, but you do have some say in who hurrts you. I like my choices. I hope she likes hers.
I do, Augustus
I do." - page 310-313
6 ) 我們沒有錯,都是星星惹的禍
有的時候,在對的時候,遇到一部對的電影,這是個很幸運的事。比如這次,哪怕是分項給分,也認真考慮過了,還是毫不猶豫地每一項都給了十分,想不出什么能給這部片扣分的地方。音樂?棒棒的。畫面?美美的。導演?很佩服他講故事的能力。故事?一部絕癥片能拍成這樣,足矣。表演?謝琳伍德蕾還用多說么,真是兩個人的表演撐起了一整臺戲。
有的時候,在對的時候,遇到對的人,是個很幸運的事。比如片里的Hazel和Gus。
有時有點不理解這部片的片名,其實我覺得《無比美妙的痛苦》還更好呢??吹接腥私o這部電影起了這樣的名字,覺得也是醉了,于是就借用來作我這篇影評的標題吧。
其實吧,覺得把謝琳最近的另一部片《the spectacular now》放到這部片作為片名也是挺合適的。
好喜歡海報上的那句,they don't have forever, they only have each other.
也許有人會說,才18歲的小屁孩,懂什么愛情。是啊,我也不懂,但我也看得出,他們兩個是真心相愛的。
也是極其偶像劇式的相遇,兩個人撞在一起,然后這一撞,便撞出了火花。
看著這一對,就會想到《怦然心動》里的那段,“有些人淪為平庸淺薄,玉其外,而敗絮其中。可不經(jīng)意間,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從此以后,其他人就不過是匆匆浮云。”
相信女主也是跟我們一樣,在男主很臭屁地叼著煙的時候開始喜歡上他的吧。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子陽光的少年?!鞍阎旅臇|西放進你口中,卻不給他傷害你的力量”。我不知道這是他一貫的做法用來給自己戰(zhàn)勝癌癥的勇氣呢,還是又一個高明的泡妞手段呢。anyway,他贏了,他成功地讓女主也讓我們就這樣淪陷了。
let me see...好吧,接下來的第二次見面呢,是為了讓她幫忙安慰自己的好基友。看著他把自己曾經(jīng)的獎杯送給基友來當發(fā)泄的工具,好么,想說如果我是女的,一定馬上就愛上他了。
幽默,勇敢,陽光,堅強,不羈,對這種人我一向都沒啥抵抗力(那個,我不是gay啊哈哈別誤會)
跟著他,永遠都會有驚喜。
他可以很自信地在第一次見面就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你看,哪怕大家都看得出來你們兩人的品味實在是是完全不一樣的。
他每次接電話都很夸張地叫你的全名,但你聽著就是很舒服很幸福。
他可以突然打電話過來跟你說,我跟你最喜歡的多次寫信卻一次也沒有回復的作家通上信了。
他可以帶著花帶著難吃的三明治在你家門口等你帶你去野餐,然后告訴你,他把他唯一一個愿望用在了你身上,你臨死前唯一的心愿就這樣有了著落。
你已經(jīng)病得很重了,你跟他說,我們還是做朋友吧,因為你怕會傷害他。你說你是手雷,總有一天會爆炸,你需要盡可能地減少附帶傷亡。他卻能跟你說,即使你跟我保持距離,我對你的深情也絲毫不減。一切試圖讓我幸免于你的努力都是白費。他說,我不在乎,能被你傷害是我的榮幸。姑娘們啊,遇到嘴那么甜的男人就嫁了吧!這簡直就是詩人啊。擺著這么臭屁的表情說出這么拽的一番話,愛死這段了。
你也會突然發(fā)現(xiàn),他穿上西裝是那么的帥。后來你知道知道,人家為了跟你的約會,把自己特地做的最好的西服,用來做壽衣的西服穿上了,你也不知道,這時候應該是什么心情才好。
最后在安妮日記的感染下,你終于決定了,癌癥?管它呢,老娘要把握好最后這段最美的時光,別的?不想那么多了。于是你們開始了甜蜜的生活。
你們一起去蛋洗那個傷了他基友的女生家??粗麑χ叱鰜淼募议L不慌不忙地說,你女兒做了不對的事,我們是來復仇的。雖然我們?nèi)齻€人只有四只眼睛五只腿還有2.5副好的肺,但我們還有兩打雞蛋,我勸你還是回屋躲躲吧。
哈哈,這就是你當初愛上他的原因吧。
但你不知道,他已經(jīng)時日無多了。有時看著他陽光的笑臉,你會突然忘了,他也是個跟你一樣的癌癥患者啊。
你發(fā)現(xiàn)他也是會害怕的,你開始害怕每一個深夜里的電話。聽著他自怨自艾的話你終于忍不住怒了,對啊,誰在乎會不會給世人遺忘,我們擁有彼此,還不夠么?用韓寒的說法,有的時候想證明給一萬個人看,到頭來,只要有一個,也就足夠了。
你也許是第一次遇到這么個希望參加自己的葬禮的人吧。你們兩個,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兩個人,對著他陽光的笑臉開始講你們準備好的悼詞,但是卻泣不成聲。
你說,我們兩人有著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抱歉我無法講訴我們兩人的故事,因為你怕會給淚水淹沒。你很希望你們能擁有更多的時間,但是你們沒有。你也無法說出自己有多感激,多感激他在有限的時間里讓你知道了永遠的意義。
那一天終究還是來了。一到十級的疼痛,哪怕在自己快要死的時候,你也只是比出了9級的手勢,人家都說你很勇敢,他們不知道,你的十級是留給這一天的。留給自己最深愛的人。
你最終還是沒把準備好的悼詞念出來,因為你突然明白,葬禮不是為死人準備的,而是為活著的人準備的。你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到了生命最后的他依然是那么陽光,堅強,幽默。在騙誰呢?如果你是他,你也會舍不得走的把,因為你們有著太多的美好。
最后你一遍又一遍地讀著他為你寫的悼詞,他留下的最后一番話。
他說
You don't get to choose if you get hurt in this world, but you do have a say in who hurts you. I like my choices. I hope she likes hers.
Okey?他問你。
Okey!你回答。
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早,有的人晚,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你能做的就是把他放在心上,以愛之名,接著好好活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隨便再啰嗦幾句吧。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很害怕看悲劇,尤其是晚上睡覺前。還記得當時看了一部了不起的蓋茨比也是難過得睡不著。所以這部期待了很久的電影就一直給壓在了硬盤里不敢去動。昨晚終于忍不住了才打開來看。要說人真是作啊,明知自己受不了這種片,還是看了,不出意外地難過了好一陣才慢慢睡去。
也不知道該不該慶幸自己還年輕,還能給這種片子虐得死去活來。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越來越那么弱了,曾經(jīng)看泰坦尼克號,那些年的時候還給同學批冷血呢,自從某次看老友記第一次留下眼淚后這種心情就再也收不住了。
看這部片的時候整個人的狀態(tài)是這樣的,嘴角幾乎一直都是保持著一個上揚的弧度的,但眼睛卻一直是濕潤的,尤其是后半段。也不知道該欣慰地笑呢,還是難過地掉眼淚嗯。
其實一直不太習慣去寫一些很認真的影評,覺得自己最適合寫的還是吐槽。但是對于這部片,總覺得不寫有點對不起自己。真的是,最近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看的最有感觸的一部電影了。當然了,也是跟最近一直在看美劇沒什么時間看電影有關(guān)。
但是不管怎么說,還是很感謝能遇到這么一部電影。
從頭到尾沒有一個想哭的點,是不是覺得很假很不符合邏輯。難道是我太冷漠?
不談抄襲的問題,光是同樣的故事和人設,這部電影拍的要比小紅花好的多
"I fell in love the way you fall asleep: slowly, and then all at once."后面一直流眼淚都覺得自己惡心。最終成片打破了此前對于選角的疑慮。這從來就不是一本少年苦情的癌癥病歷,而是最簡單少女純情的愛情手記。加上EdSheeran+Birdy+Grouplove+Lykke Li的原聲,就那么癡癡笨笨的愛一場吧。
7.7。影院的觀眾比女主角哭的還厲害。男主角就像冬日里的暖陽,黑暗中的黎明。從互助會見面直到去世都是陽光、積極面對人生的那種。上天眷顧他,送了他一顆永恒的“星"。但是又對他不公平,沒讓他被永遠記住。You are the sun in darkness, but doesn't belong to the night. 二刷中字覺得其實不錯。
不是有絕癥就韓劇了,內(nèi)核不同。gus太迷人,生來自帶高興勁兒的自信,完全年長后我的菜。你預想像個童話,現(xiàn)實卻是有點混蛋也不文藝,甚至沒人在意。但是啊,愛情是件多美好的事,證明你曾經(jīng)活過。OST很贊,把心里的秘密都哭了出來。數(shù)月前我在阿姆斯特丹時也是這種心情,一定要帶愛人回去一次。
很遺憾,這部電影講的是患癌青少年的點點滴滴,而不是某些人希望的阿姆斯特丹風情片。瀕臨死亡的人,一句告白、一個親吻、一次做愛,都是奢侈。不要因為韓劇玩爛了白血病就貶低白血病,也不要因為自己無法理解就妄加評斷一部電影、一個城市、一個人群。對將死之人要求戲劇沖突,真是荒唐可笑。
痛苦需要被感知。影片里印象最深的臺詞應該是“我們?nèi)齻€人有五條腿四只眼睛和2.5套肺”。然而這個世界上誰又不是殘缺的呢,只是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完整的存在。明明知道很快很快的要說再見,無論是生離還是死別,都還是想回光返照一樣的去過那些剩下的寥寥的時間。
好劇本啊 幾處轉(zhuǎn)折都挺神的
John Green筆下的少女總是有著充滿隱喻式的智慧。深夜一個人在電影院看得哭成狗,旁邊的少女擔憂的問我"Are you alright",我不知道如何解釋哭成狗的奇怪心理活動,只好說I once had a lover died from cancer然后逃跑一樣回了家。我曾從十級疼痛里看見死亡,這片子除了愛情都很好。
“這世上你沒辦法選擇不受傷害,但你可以選擇被誰傷害?!毕硎苌罾锊煌昝赖耐昝馈!坝械臒o窮大于另外一些無窮”
John Green 這部小說本來就是給青少年用來書立正確價值觀的,比如不抽煙什么,挺好。催淚也是種手段,目的達到就可以。(最大的感嘆是:Gus 的性格太討人喜歡了,感覺這種性格的少年只會出現(xiàn)在50、60年代的美國農(nóng)村)
梵高寫給提莫的信里提到:“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能看到煙,但是總有一個人,總有那么一個人能看到這火,然后走過來陪我一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他的火,我快步走過去,生怕慢一點他就會被淹沒 在歲月的塵埃里。對的人只要遇到了,無論何時,就是最好的時光
這個小清新的片子成功的關(guān)鍵是原小說的對白底子不錯,加之倆剛出道的小年輕出演,女主老道有演技,男主青澀很本真,他倆充滿知性和幽默的言語交流讓人很享受,必須承認我還是很吃這一套的?!綜ine Times】
這是最近幾年來看過的最好的青春片了。好美的愛情。女主表現(xiàn)出了比同齡男生更細膩的感情和對生活的洞見,但男主的熱情活力還是感染了她并帶給她快樂和希望。這本來是個俗套的故事,可是癌癥的背景讓這個故事的情節(jié)和臺詞都更加動人。每個人都好脆弱,卻也都堅強勇敢。
The book is not bad, but the movie is a little bit disappointing to say the least. And all the teenage girls sitting around me were ugly crying…Jesus…Are their ex boyfriends all dead?
An "okay" movie that's about people who are not okay trying to be okay by telling each other "okay", and it's okay to be okay
愛情和生命一樣不可辜負。
0和1之間的數(shù)是無限, 0和2之間的數(shù)也是無限。但是這兩個無限是一樣多的,請不要打羅素(我錯了 其實是康托爾 by 2019/2/16)的臉謝謝。
后半段全場幾乎是在啜泣聲中度過的,傷感與美好并存,在徹心扉的十級疼痛中充滿感恩,充滿愛。地球上任何一個有少女心的人(無論年齡)都會毫無費力地被男主的角色俘虜,謝表妹直接展現(xiàn)了她影后級演技。今年最美的小片之一。She's not loved widely, but loved deeply.
在巴西電影院里看這種片子,太違和了!本來已經(jīng)沉浸在悲哀里,幾近哭泣,莫名其妙巴西人笑了!這么感動的場面他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