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阿施來說,千禧年夏天是最美好的年代。他遇見青春綻放的曉萍,一同牽手走過那繽紛的年紀(jì),寫下生命之詩的開頭。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兩人總是樂觀且有計畫性的面對。直至一次阿施父親到軍營中的探訪,改變了長久相處的共識,陷落○六年那躁動不安的時代氛圍中。出社會后,現(xiàn)實的壓力卻磨損了原本美好的愛情,使阿施的離去成為不得不的現(xiàn)實,阿施與曉萍在艷陽下相愛,在日落時分開,再擁抱已是四年的時光飛逝,兩人清澈的雙眸已被歲月折磨地悄然黯淡,距離當(dāng)年燦爛的身影已越發(fā)遙遠……。歷經(jīng)波折后的重逢,能使他們再念起那首描述歲月靜好的生命之詩嗎?
20年前的臺灣,是如日中天的“亞洲四小龍”之一,是“奇跡的典范”。
但是這樣的臺灣早已不復(fù)存在。
現(xiàn)在的臺灣,企業(yè)生存難、創(chuàng)業(yè)門檻高,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乏力,政府對經(jīng)濟社會影響能力越發(fā)微弱,貧富差距擴大,階層固化……
尤其是部分臺灣民眾對大陸的一無所知,和自身的坐井觀天,簡直成了人們快樂的源泉。
用臺灣“中央研究院”的一位博士的話來概括就是“如果說20年前臺灣被視為‘奇跡的典范’,那么今天再談‘奇跡’就是個笑話”。
《最后的詩句》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了它的故事。
故事發(fā)生于2000年的夏天,整個臺灣都充斥陳水扁喊出的“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口號。
唯獨施人杰沒有,因為他的世界被另外一個人塞滿了。
這個人叫曉萍。
少年時代的感情來得簡單純粹,只是光憑一個人的身影,就足以讓另一個人失了神。
所有的感覺,用施人杰的好基友在加油站說的那番話那樣
我喜歡你
我喜歡這個世界
我喜歡大自然
所以……
概括來說就是,一見鐘情。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陳水扁靠著這個口號俘獲了大部分臺灣選民的心。
而施人杰靠著一首詩和曉萍走到了一起。
那時候的施人杰義氣風(fēng)發(fā),他向往未來,對未來無比期待,倒數(shù)著離開部隊的日子。
教官問,退伍之后想干嘛
施人杰回答說:
找工作啊,賺錢,結(jié)婚,生小孩。
曉萍則在等著施人杰退伍,早早地規(guī)劃著兩個人的未來。
忙著幫施人杰算錢,算他之后退伍,兩個人每個月還要還多少學(xué)貸。
如果想買房子的話,是要買在臺北市還是臺北縣。
要存多久的短期款。
希望以后每年可以出國一次。
他們倆和每一個臺灣民眾一樣,對陳水扁,和這個新臺灣,充滿了希望。
只是事與愿違,生活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順利。
由于施人杰的父親生前欠了黑社會一筆巨款,黑社會們?nèi)靸深^跑到施人杰的家里催債。
施人杰不慫,他說法律會保護他們的,既然他已經(jīng)放棄了繼承,這筆債務(wù)和他沒有任何關(guān)系。
他篤信法律,但黑社會不認這個理。
父債子還,黑社會糾纏不休。
直到門口被潑紅漆,直到他和曉萍養(yǎng)的狗被虐殺,直到他被埋進石碓里叫天不應(yīng)叫地不靈。
他終于明白,法律并不能保護他。
然后是妥協(xié),認命。
找了曉萍的姑姑借了錢,還簽了分期,認了這筆債。
社會的不公平會輕而易舉地消解掉一個人所有的堅持和信念。施人杰對生活所有積極和奮力抗?fàn)帲瑥哪且豢唐?,都煙消云散了?/p>
前途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奔跑,在這個過程中,施人杰已經(jīng)找不到自己了,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只能渾渾噩噩地圍著一堆債務(wù)活著。
而那時,臺灣之恥陳水扁被踢下了臺,馬英九接棒上臺。
臺灣經(jīng)濟并沒有好轉(zhuǎn),施人杰的境遇也沒有改善。
從獨立的大辦公室,換到逼仄的小辦公桌,反倒是越來越差了。
施人杰的人生仿佛沒有未來。
他甚至不想對面曉萍的求婚,他覺得自己是失敗的。
公平正義對于他來說已經(jīng)只是童話,現(xiàn)實是,有錢意味著一切。
他懷疑生活,懷疑自己的愛情。
這或許也是大部分成年人的愛情的模樣,沒有物質(zhì)就像一盤散沙,經(jīng)不住任何的風(fēng)吹雨打,不堪一擊。
施人杰瘋狂的敲打自己,他想不通自己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想不通生活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你可以說是臺灣日漸墜落的經(jīng)濟,撐不起這樣一個年輕人的抱負。你也可以說是他一次又一次做出的錯誤決定。但生活不是找理由,它無法被琢磨和參透,就是這樣。
于是拋棄一切,遠走他鄉(xiāng),大不了從頭再來。
只不過衣錦還鄉(xiāng)的故事似乎只存在電視劇里頭,但施人杰并不在這部電視劇里。
四年過去了,他不顧一切地離開,換來的是從大陸偷渡回家。
蓬頭垢面,慘不忍睹。
臺灣領(lǐng)導(dǎo)人換成了蔡英文,而臺灣的經(jīng)濟還是一蹶不振。
而曉萍呢?
被假富二代欺騙、墮胎、自殺未遂……行尸走肉一般地茍活著。
直到施人杰重新出現(xiàn)。
她的眼里,有了光。
但這道光終究還是熄滅了。
曉萍問施人杰:
你還記得那首詩嗎?
可以再念一次給我聽嗎?
曉萍還在惦記著過去,而施人杰在想著面對現(xiàn)在。
施人杰到最后也沒念出那首詩,那首他們定情的詩。
而是說:
我們結(jié)婚吧。
曉萍終于是等到了這句話,但故事已經(jīng)不是她曾經(jīng)期待過的那樣了。
那一刻曉萍真正明白了,一切都回不去了。
然后,了結(jié)自己,了斷過去。
故事并沒有到此為止,施人杰要對生活喊最后一個“不”。
他買了槍,抓了那個辜負了曉萍的男人。
可意義呢?
別說報仇了,就連害死曉萍的罪魁禍?zhǔn)?,施人杰都找錯了。
誰都明白,所有的這些,源頭都來自施人杰自己。
于是他回到家里,默寫下那首詩。
我孤獨地
在微涼的季節(jié)收攏雙臂
等待午后的炙陽
給予我蒼涼的生命
一丁點悲憫的溫柔
也許走了 將不再痛苦和遺憾
醒了又是春暖花開的一天
只盼一天清晨醒來
我們都是美好的人
有著美好的人生
陽光將擁抱我們
在風(fēng)中搖曳的脆弱
我將擁抱她
像擁抱一場純真的夢
施人杰對著墻上的油畫,回憶起過往的點點滴滴,那些溫存,那些溫暖的瞬間。
他深知已經(jīng)不能從頭再來了,那么就在這一刻,到此為止吧。
8分 / 10分
怎么說呢,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一來是對這類氣質(zhì)的電影原本就愛不釋手,二來關(guān)于施人杰和曉萍的感情,我確確實實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愿意把它推薦給你,希望你也能喜歡。
還是老規(guī)矩,后臺回復(fù)“最后的詩句”可獲取電影資源。
殘酷的現(xiàn)實生活總是讓人們赤裸裸的經(jīng)受著風(fēng)吹日曬,最后尸骨無存。也如駱駝般等待著最后一根稻草的出現(xiàn)。壓抑和喪才是生活的主題,燈紅酒綠是少數(shù)人的權(quán)利。影片跟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步步的展現(xiàn)生活中的無奈,將人物一步步的推向死亡。簡單寫實的故事更容易感同身受,而最后買槍復(fù)仇則太過刻意了。如果沒有背負上巨額債務(wù),或許男女主角不會是這樣的結(jié)局??墒?,生活有時候就會突然給你一記重拳。
??主題主旨:
花束般的戀愛,這片名用以形容山音和小娟的故事很貼切,首先花束代表著花之含苞待放時期、花之盛放期以及花之枯萎期。
他們偶然的相識就像同一片園圃里在不同位置的被采摘一起形成花束,有著許多的共性,但其實這也寓意著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其他同類的花而結(jié)合成花束,但這種偶然性下的結(jié)合就被我們稱之為“緣分”。
中間的因相知相惜不斷升溫感情,也適合花之盛放時期,但是花是無法隨時隨刻保持永恒美好的狀態(tài)的,如何維持感情成為兩人間的難題,加之經(jīng)濟能力給她們帶來的難題,形成了兩人之間無法逾越的距離,最后大家和平分開,即是花之枯萎時期。
但故事巧妙在結(jié)尾的寓意,與已經(jīng)離世的博客博主的語錄相呼應(yīng),也就是“開始,也是結(jié)束的開始”,或者說劇情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jīng)預(yù)告了結(jié)局,但我相信,再見并不是花束的枯萎,而是花束的重新組合般的開始。
因此,花束般的戀愛就是山音和小娟相知相惜相愛后再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的故事。
??故事劇情:
山音和小娟的愛情或許是大多數(shù)戀情都會經(jīng)歷的階段,尤其在我們中國,在大多數(shù)80后和90后都無法買下屬于自己的房子時,這種矛盾往往會比兩個人是否合拍更加重要。
涉及柴米油鹽的生活可能難以再有愛情,談及婚姻,山音的想法代表著大多數(shù)男生的想法,即所有的愛情最后都會變成親情,而大多數(shù)女生的想法就是親情能與愛情共存,兩個人理想中的不匹配,遲早也會被現(xiàn)實沖垮,就像山音覺得只要兩個人在一起了,什么狀態(tài)都是沒問題的,只要有了錢;但小娟極力爭取她所期盼的感情,最終,兩人并沒有殊途同歸,而是背道而馳,這樣的感情,難以繼續(xù)。即便有愛的存在,也慢慢被各自的擔(dān)子磨蝕掉了。
在臺灣電影#最后的詩句# 中,屬于阿施和曉萍的最好的愛情也是在彼此沒有負擔(dān)的狀態(tài)中,但被現(xiàn)實塑型后的愛情早已面目全非,最后落下了悲劇下場;我覺得花束般的戀愛是相對比較溫和式的呈現(xiàn),用一種溫柔的形式把現(xiàn)實的殘酷演繹了出來,加上結(jié)尾時,雙方帶著對方美好的回憶繼續(xù)尋找下一半,繼續(xù)生活的時候,其實是導(dǎo)演給大家傳達的更加明朗的寓意——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即便這樣的愛最終走向終結(jié),我們也能擁有一段如花綻放如花美好的愛情,也許現(xiàn)實也是如此,只有我們敢于直面現(xiàn)實,才能從現(xiàn)實中抽離,才能看清現(xiàn)實的面目。
最后,完全相似的兩個人并不一定能在一起,我認為,只有對未來達成大致相同的共識,才有可能走進婚姻,面對未來。
我們都以為自己會和別人不一樣,其實 到最后,我們和所有的人都一樣。
我不知道施人杰和李曉萍有沒有設(shè)想過自己的未來,但是很可惜 這個未來再也不會來了。
這是一個很簡單很簡單的愛情故事,他們像平常的情侶一樣,偶遇、相識、相戀、爭吵、分手、重逢,沒有浪漫詩意的眷顧,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命運捉弄。
這個故事教會我要珍惜身邊的人,不知道為什么 這一刻 我腦海里出現(xiàn)了你的名字。
電影的時間軸非常清晰,和大多數(shù)的青春電影一樣,他們是同校同學(xué)。他喜歡打籃球,她喜歡慢跑。
他們因為一場聯(lián)誼郊游 順其而然的就走到了一起?!盖啻骸苟止惠p松又盎然。
專門截了溫貞菱慢跑時的圖,太好看了。如果說「一把青」里的墨婷是有女初長成的話,這里的李曉萍是真的已經(jīng)亭亭玉立了。
團體聯(lián)誼郊游,他們單獨走到了瀑布邊的小溪澗。她問他為什么綽號是詩人,他說因為自己的名字叫做施人杰。
「他們都叫你詩人,我以為你會寫詩。」
「被他們這樣講一講,無聊的時候開始會寫一下?!?/p>
「那你有想過以后當(dāng)詩人嗎?」
「怎么可能啊。我只是沒事打發(fā)時間用的而已而已。」
「那你念一首詩來聽聽好不好?」
她希望他念一首他寫的詩,突然就沒有了。電影放完的時候,才續(xù)上了他念詩的這一段。看完電影時再回頭看這一幕,難免有些唏噓。
民國九十五年,爸爸過世了。但是這里的定義詞卻是「自由」。放下了一直壓抑自己的,那就是自由。
爸爸是自殺死的。
他第一次闡述父親的一生是在警察局因為自殺事件做筆錄。生意失敗、妻子偷跑、負債累累,所有中年男人最害怕的事情都出現(xiàn)了。
臨死前來他服役的空軍軍事基地找過他。帶著一袋梨子,可是這個碌碌無為的父親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并不喜歡吃梨子。父親的一生都是失敗的,就算最后一點時間里面竭力展示出來的父愛都是失敗的。
我想我大概能懂得這樣的感受,但是又多少有些不愿意承認。
還有十八天就要退伍,教官是一位女中尉。他畢竟足夠優(yōu)秀,她是希望他可以留在空軍基地的。聽到他要退伍的時候,女教官不免和他談開了。
他說:「找一份好的工作啊。然后賺錢、結(jié)婚、生小孩?!?/p>
說完之后,嘴角就忍不住揚起一抹甜蜜的微笑。那個時候,他對未來還是有憧憬的吧。
比風(fēng)暴更可怕的是噩夢,比噩夢更可怕的是噩夢一直不會醒。
做人有些時候就像做噩夢,只不過做噩夢至少還有機會醒。
爸爸臨死前借了200萬高利貸,這對于剛剛開始實行憧憬生活的施人杰是一劑暴擊。
這筆債務(wù),就像爸爸臨死前帶來的那袋梨子一樣,他拼命的想要甩掉 但是卻無論如何也甩不掉。
即使他放棄繼承只代表銀行和國家 但是根本約束不了高利貸的追討。他終于體會到了人生在他臉上摑的第一記耳光。非常非常痛,我說 非常非常。
但這個耳光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為了恐嚇,高利貸殺了他們飼養(yǎng)的一只流浪狗。他回到家的時候只有一根血淋淋的狗繩和哭得不成樣子的她。他們提著漸變的行李,搬去附近的廉價賓館。在電梯里,他眼神麻木的抱著她。那個緊緊的擁抱不但是想要保護他,更是想要保護他們的未來。
他被高利貸折磨得體無完膚,她逼于無奈只能向姑姑借錢求助。他坐在浴室里,她走過去從背后抱住了他,這一次 換做她來保護他們的未來。那個時候,他們或許都開始察覺到了,那個叫詩人的施人杰已經(jīng)一點一點地死掉了。
第二記耳光。
故事來到民國一百零一年。當(dāng)看到「求婚」的時候,我以為是不是代表終于可以苦盡甘來了。
我猜對了一邊,雖然「苦盡」,但是并沒有「甘來」。雖然他償還完了所有的高利貸負債,但是他面臨著新的「苦」。工作的不順利和感情的危機。
作為一名房屋經(jīng)紀(jì)中介,他比我想象中要更誠懇一些,但是運氣也要差一些。
他帶著一對新婚夫婦看一套20年的二手房,提到壁癌漏水,對于新婚燕爾有些穢氣。這一幕好像只是他日常工作的縮寫,但是實際上卻為電影結(jié)尾埋下一處伏筆。
這一處伏筆我很喜歡。
感情危機。
他們從無話可說 開始變成爭吵和暴力。
到這里,我一直以為她要離開他了,可他們最后還是哭泣的抱在一起。我以為愛情已經(jīng)淡化成了親情,但是實際上 愛情是不會變的。而那時候的施人杰都還不明白。
要出去闖蕩,要衣錦還鄉(xiāng)。
他抱著一種突出重圍的信念去了大陸發(fā)展,可惜返鄉(xiāng)時卻無比落魄。他是偷渡回來的。
他從朋友的口中知道,在離開的四年里 她并沒有結(jié)婚,遇人不淑、墮胎、抑郁癥、自殺。每一個關(guān)鍵詞都像一個榔頭敲打著他的腦袋。
他去找她。她為落魄窘困的他理發(fā)。
四年前,她在機場送走他時,轉(zhuǎn)身就淚崩。
四年后,她打開門看見他,只是看著他淡淡的笑了一下,說:「你的胡子好長哦?!寡蹨I就流下來了。
看到這里,我忍不住也流下眼淚,因為那個會愛的李曉萍,已經(jīng)死了。
第三記耳光。
一個主人有一匹老駱駝,它一天到晚任勞任怨地干活。
有一次主人想看看這個老駱駝到底還能裝多少貨物,于是不斷地加、不斷地加,但是老駱駝還是沒有垮,最后主人想是不是已經(jīng)到了極限呢?
于是輕輕地投了一根稻草在它背上,沒想到就是這一根稻草使老駱駝轟然倒下。
分享一個我很喜歡的細節(jié)。
家門口的小桌上一直放著的照片,是他們當(dāng)年一起聯(lián)誼郊游時拍的集體照。最好的時光也永遠定格在了那個時候。
半夜墻壁漏水,他醒過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所破舊的老屋的壁癌已經(jīng)超乎他想象的嚴(yán)重了。
也讓我聯(lián)想起了,很多年前他在做房屋中介的時候,一對新婚的夫婦拒絕一套二手房的原因:有壁癌的房子很穢氣。
太諷刺了。
施人杰可能永遠也想不到,這個不太有象征意義的預(yù)警會這么準(zhǔn)確。李曉萍在浴缸里割脈自殺了。
她自殺是不希望變成他的累贅,不希望他是因為責(zé)任和愧疚選擇和她結(jié)婚。
所以說,千萬不要在17、8歲的時候喜歡上一個人,因為那個人會是你這輩子最愛的人。
真的好喜歡這個結(jié)局,他站在舊居的一副油畫前,是再平淡不過的筆觸描繪的叢林溪水,但是他卻不由得回想起他和她一起第一次出游的場景。
畫掛歪了,他把頭順著角度慢慢的往右扭,慢慢的、慢慢的就掉進回憶的漩渦。
「他們都叫你詩人,我以為你會寫詩?!?/p>
「被他們這樣講一講,無聊的時候開始會寫一下。」
「那你有想過以后當(dāng)詩人嗎?」
「怎么可能啊。我只是沒事打發(fā)時間用的而已而已?!?/p>
「那你念一首詩來聽聽好不好?」
「我孤獨地 在微涼的季節(jié) 收攏雙臂。等待午后的炙陽 給予我蒼涼的生命 一丁點悲憫的溫柔。也許走了 將不再痛苦和遺憾。醒了 又是春暖花開的一天。只盼一天清晨醒來 我們都是美好的人 有著美好的人生。陽光將擁抱我們 在風(fēng)中搖曳的脆弱。我將擁抱她 像擁抱一場純真的夢?!?/p>
社會:整個故事以時間軸展開,展現(xiàn)的是一個有著欠債自殺父親的男主與被姑姑撫養(yǎng)長大的女主愛情悲劇,反映的是一潭死水的臺灣經(jīng)濟下底層臺灣青年的無奈。
政治:1.這部電影試圖與時代和政治相串聯(lián),其中一個場景,是臺灣省大選中陳阿扁的當(dāng)選,一個阿伯說的“我們臺灣人終于寫出了自己的總統(tǒng)?!边@反應(yīng)的不僅是對果黨這個外省黨的不滿,更明確表達了部分的心聲,阿明黨是自己的黨,所以現(xiàn)在不管這個爛黨做出多大的丑聞,地位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果黨未來不要說當(dāng)選,恐怕連最大在野黨的地位也保不住。2.第二個場景是男主開出租車時接到一個大陸游客,該游客一邊說著關(guān)系,一邊說著罪名,廣播上卻播放著民主法治與此形成強烈的對比,表現(xiàn)出很多臺灣人對大陸的刻板印象。
劇情:劇情本身非常簡單,就是圍繞著時間線發(fā)展,角色也很簡單,就男主和女主,不像香港電影配角都很出彩。單就角色而言,你可以說男主很渣,有一個不離不棄的對象,甚至幫自己還債,得到的卻是出軌和遠走他鄉(xiāng)。你也可以說女主很深情,憂郁癥的結(jié)束在一句我們結(jié)婚吧。但兩人的悲劇性格早已注定,一個是看到?jīng)]錢日子下婚姻悲劇的男主,一個是被姑姑撫養(yǎng)長大渴望屬于自己家庭的女主。唯一出彩的地方可能就是那場出軌戲,雖然整部電影平淡但不寡味,但是也說不上上乘,感覺評分過高了。
我說不清楚壓死他和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但他的父親或許是讓他走上與父親同命運的不歸路的第一根稻草。還好那個男人在我20歲時就跟我說“你自力更生吧,就當(dāng)我早死了”,感謝他的拋棄讓我活了下去。
近年臺灣佳片...壓抑的社會壓力家庭壓力個人壓力,促成這個令人惋惜的悲劇故事...天花板的霉漏如同主角的心病,只能腐化...女主溫貞菱很有味道,耐看,動靜皆宜,帶有一種病態(tài)的活力...陸臺關(guān)系背景下的愛情悲劇...
他們二十幾歲,騎著摩托車兜風(fēng)的日子,怎麼會想到往後的人生能那麼苦。斑駁的牆面,漏水的屋頂,頻頻摔倒,無名怒火,任憑怎麼折騰都是在浪潮裡打滾。(很稚嫩,模仿?套用,但太真實,真實到每一聲無奈的嘆息,每一句炙熱的爭吵都彷彿在耳邊回響。)
能把這么狗血的劇情拍的這么好看,足見導(dǎo)演功力的深厚
最后兩人吃飯的畫面看著想哭,本是美好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兩個人,卻被現(xiàn)實虐的體無完膚,生活里看不到希望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男主到最后可能都沒有懂得相互擁抱到底是為了什么,徹底的個人悲劇
男女主角的演技在線,現(xiàn)實夠殘酷。
你為生活寫下了一首詩,生活卻把它變成了一坨屎。
除了表演得不錯,一無是處了
16年的無路可走、無夢而絕
是好看的。我們總以為,愛和成長會把人帶到更好的地方,卻沒想過,終點會是死亡。
原諒你的人仍會一直原諒你 只是你的錯也讓她背負起來了 這一點 你如何也不能被原諒
2017最喜歡的電影,跟推拿一樣,片尾曲讓人不斷回味。傅孟柏成功扮演隨時代沉淪 ,永無出路的臺灣年輕人,雖然有點退縮、窩囊,但本質(zhì)上誠懇、個性不壞,試著在社會上立足,但不知怎麼地,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所以說,千萬不要在17、8歲的時候喜歡上一個人,因為那個人會是你這輩子最愛的人。真的好喜歡這個結(jié)局,他站在舊居的一副油畫前,是再平淡不過的筆觸描繪的叢林溪水,但是他卻不由得回想起他和她一起第一次出游的場景。畫掛歪了,他把頭順著角度慢慢的往右扭,慢慢的、慢慢的就掉進回憶的漩渦。
是啊,這才是普通人的生活吧??傆袆倓偤媚芡峡迥憔竦臑?zāi)難,總有看似年輕優(yōu)秀的人最終比平庸還要落魄,總會從一開始就愛上錯的人,總?cè)滩蛔』ハ鄠?,總不舍得放手,總是女人愛的更多更投入,總是分離,總是流淚,總是抑郁,總是懷念,總有撐不下去又不得不撐下去的時刻。
一直都4星,最近是不是標(biāo)準(zhǔn)太低?但我覺得我首先看就把他當(dāng)成電視電影來看,章節(jié)式也無可厚非,這種觀看的方式本身就要預(yù)計我們會一直暫停跳出來做其他事,然後或許我真的本來毫無預(yù)期,但演員表演跟一些詩意呈現(xiàn)都滿好看的,愛上溫貞菱,好想找他演戲哦。當(dāng)然離電影有段距離,但這種片還是有價值的
好像之前就不止一次看過類似的故事,卻看著看著還是心痛、悲傷、想哭。等到片尾曲結(jié)束之際,再那最美好的青春回憶結(jié)束之后,天空依舊是藍天白云,卻傳來一聲槍響。悲慟、絕望之后的解脫。傅孟柏演得很好,溫貞菱更不用說,早已是她的粉絲。
人生這場馬拉松,無論外界條件如何,最終決定自己人生的還是自己。
傅孟柏86年的,前途無量。
這不是臺灣版的《后來的我們》嗎?只不過是更殘酷更犀利,特別是后來的后來那個部分,有一種青春無法承受的痛,悲劇的導(dǎo)火索沒有道理可講,卻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讓一片生命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