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堪過往
因爲迷戀大大 開始追這部電影
結(jié)果大大在裏面的表現(xiàn)過于平常
讓人有些失望
所倖故事的情節(jié)本身讓人刻骨
看的淚眼糢糊
母愛
世界上最值得被尊重的一種愛
慘遭毀滅時 更多的就剩下濃濃的無奈
2 ) 令人心碎的片子
看完心里的那個堵啊。。。
韓國的每部警匪片幾乎每部都有一個沉重的社會話題,將陰暗面和令人最痛的那一面揭得鮮血淋漓。。。
為了追求強烈的戲劇沖擊力,片中的情節(jié)是極端化了的,也只能以此稍稍安慰一下
金允珍的風頭完全蓋過豬腳,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她的那部《七天》,各方面都要比這部精彩的多
3 ) 2個女人外的那個男人!
喜歡看電視劇。.卻不喜歡看電影。.
喜歡看韓劇.卻對韓影,不怎么感冒。..
看6月日記,完全為了ERIC.....從一開始他要拍..中間的花絮新聞等等。.都是時刻關(guān)注著....
終于看了這部片子......也許很多ERIC FANS都會失望..為什么RIC里面的角色,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有性格..或者,那么能讓人眼前一亮......
可是。..整部片子看下來。....覺得RIC表現(xiàn)的還是OK的。..是成功的。...
在整部圍繞著2個女人為主線的戲里。..RIC也許只是在旁邊的綠葉..卻每次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破案的關(guān)鍵也是出自他口。...
一個事事追求完美的東旭,照樣被RIC演活了。.....
哈哈,被DONGWAN嘲笑著的床戲...RIC為了幫申JJ拖襪子,卻被申T到地上...
第2天穿著被申燙過魷魚的熨斗所燙出來的襯衫..被其他人笑話的時候...無時無刻,我們都能看到那個叫文政赫的男人的魅力.....
可以說,這個沒什么發(fā)揮余地的角色。...被ERIC演活了。.....
而至于這部片子本身的評價...我看很多親都已經(jīng)評論過了。..真的。..很少覺得韓國電影好看的。......當然前提是ERIC演的我去看了,...但是也必須是好的電影,好的劇情,才能吸引人看下去...不是嗎????
呵呵。..總之.....有喜歡看這類型的片子的朋友們..你們可以去看看。...是真的覺得不錯。...演員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
4 ) 《六月的日記》—家長是最后一根稻草
心情沉重地看完本片,想起了《奧羅拉公主》,都是失去孩子的母親痛下殺手的電影,都表達了對人性冷漠的不滿!
但是,本片給我最大的震撼卻來自最后的那篇日記“母親是旁觀者”!
拋開其它的因素不談,我覺得母親的不作為才是這場悲劇的主導(dǎo)!
家庭永遠是人最溫暖的港灣,同學的侮辱和打罵一直沒有壓垮他,因為他始終覺得無論怎樣,母親都會站在他這邊。但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最親的母親也是自己悲慘遭遇的幫兇時,絕望了…
父母總是希望孩子活得好,但是這個好的標準是誰的呢?是父母自己的標準。當父母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要求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長,用自己的高大的樹蔭去為孩子遮風擋雨時,卻沒有,從來沒有想過去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人格,“強母出弱兒”也許就是這個意思吧!
影片的最后,了解真相的母親看著屏幕自責地痛哭時,我也鼻子一酸,這是我又一次看電影流淚,心中郁悶,寫點東西排解下…
5 ) 《六月日記》:復(fù)仇的女人最美麗
我初中時代最喜歡的一個外國大文豪(梅里美)曾經(jīng)在他的名作《卡門》前言里引了古老的諺語:“女人是禍水,美好只兩回;或為愛情虜,或在臨死前。”當時對愛情和女人懵懵懂懂的我,莫名的非常喜歡這句諺語,幼稚得天天掛在嘴上。所以直到今天,當我看完網(wǎng)友強烈推薦的《六月日記》,還是可以不由自主毫不思索的念了出來。
其實整個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是個比較老套的母親替兒子復(fù)仇的故事。但是導(dǎo)演通過懸疑的角度去拍,卻別有一番辛酸無奈甚至想讓人痛快得大哭一場的味道。當然,之所以有這種讓人看了想痛哭的感覺,是母親的扮演者(金允珍)的實力表演和電影的最后10分鐘起到的重要作用。
(金允珍)的表演讓人感覺真的不錯,也非常喜歡她在《生死諜變》里的表演,特別是她在最后中到愛人當頭一槍那一剎間的回眸,濕潤的眼睛里流露吃驚且又傷心的眼神,讓我的心都看碎了。(她在《六月日記》里的角色也是被認識的人開槍打死,而且也是和《生死諜變》相像,都是帶著自我絕望自殺性的逼對方開槍??磥硭娴暮苌瞄L演這樣的自殺角色。當然,這是提外話了。)
電影的最后10分鐘,有一段很讓人心碎,或者說,看完了讓人直接崩潰掉的。那就是(金允珍)演的母親在兒子死后觀看兒子受同學虐待的那段非常大膽的長鏡頭的臉部特寫。不知道是導(dǎo)演太相信(金允珍)的演技了,還是(金允珍)真的太會演戲了。這個長鏡頭從頭到尾,鏡頭一直對著(金允珍)的臉部,讓她的面部表情隨著一段兒子受辱的錄像不停的逐個甚至是重疊的變化著。只要是專心看《六月日記》的觀眾都知道那段受辱的錄像的整個內(nèi)容,因為在電影的前面導(dǎo)演已經(jīng)有意無意的讓那段讓人看了憤怒的錄像播放了好幾次了。
所以,當這個母親觀看兒子受辱全過程的面部表情變化的長鏡頭出現(xiàn)時,我震撼了,絕望了,崩潰了。為劇情,更為(金允珍)的演技。當今世上,也只有我最喜歡的(阿爾。帕西諾)才能有這樣的表現(xiàn),或許我這句話有夸大的嫌疑,但是我認為,整個《六月日記》真的完全是靠(金允珍)的演技升華起來了。
當因為兒子的突然暴死已經(jīng)呆木的母親,無準備的看見了兒子的受辱錄像,先是以為兒子在和同學的嬉戲,隱約露出慈愛的微笑。然后發(fā)現(xiàn)整個錄像場面有點不對勁,有點吃驚略帶疑惑。后來終于明白是兒子在被虐待,是非常吃驚與憤怒??粗鴥鹤颖蝗似圬摰膽K狀,憤怒和不敢接受,于是轉(zhuǎn)頭想理清一下思緒。聽著虐待兒子的同學們放肆和無知的嘲笑打罵聲,突然間自己也同樣這樣對待兒子的一幕幕畫面千頭萬緒涌了上來。再看錄像,難受得已經(jīng)無法相信和接受眼前的現(xiàn)實。想忍住眼淚繼續(xù)看下去,可是再看下去,整個人的神經(jīng)就要炸開了,精神也要崩潰了,于是終于捂住了臉失聲痛哭起來,仿佛整個世界已經(jīng)倒塌了一樣。
(由于這段長鏡頭太復(fù)雜和震撼了,我的這些描述還是不能完全表達出[金允珍]的表演的精彩之處,同時我也是帶著激動的心情去觀看的,所以難免在話語中對電影里的細節(jié)會有誤差。如果想更深入了解的話,當然還是由你親自去領(lǐng)略吧。)
同時,作為觀眾的我,也已經(jīng)深深被她的懺悔自責絕望等等的多種表情感到震撼了,差點也要跟她一同痛哭起來。痛哭那個不負責任負債逃跑的丈夫,痛哭這個世界真實的殘酷,痛哭自己為什么還活著?
這時她終于明白兒子的自殺,和自己對他的不理解和打罵也有脫不開的關(guān)系。我想應(yīng)該就是這個時候,一絲復(fù)仇念頭已經(jīng)在她心里發(fā)芽了,她的復(fù)仇動機并不單是為了懲罰那些虐待自己兒子的同學,而有相當?shù)囊徊糠质菫榱颂孀约黑H罪。所以突然間我覺得這個因為復(fù)仇而殺人的母親一點也不可恨了,而是非??蓱z,就在那一瞬間,誰都會覺得她所犯的一切罪過都是可以原諒。因為,這一切都為了愛啊。
電影還有比較讓人難受的地方,是除了那個叫人發(fā)指的虐待錄像的內(nèi)容外,就是當兒子在母親面前突然自殺性的被車撞死后,母親發(fā)瘋的痛苦大哭艱難的走向兒子尸體時,電影不停的閃回出母親之前打罵兒子的鏡頭,從閃回鏡頭里母親的痛罵中看出,母親打罵兒子的原因完全是因為父親不負責的離開,而把兒子當做發(fā)泄對像。就在略帶灰白色的那些閃回與母親在黑夜中抱著兒子的尸體絕望的哭泣的鏡頭不斷的時空穿插時,我突然感覺到心里有被刺痛的感覺,很痛很痛,卻無奈,周圍的空氣里仿佛彌漫著的全部都是絕望。
看過《六月日記》的朋友一定會覺得奇怪了,為什么我從一開始就一直在說(金允珍)這個在電影將近進行了40分鐘左右才出現(xiàn)的人物,而不說另外兩個破這個案子的主角呢?甚至,其中的女主角還是《我的老婆是大佬》里的(申恩慶),當年那部電影也借著“野蠻”的東風火了一把。那是因為我覺得,他們在電影里的表現(xiàn)不太出彩了。
電影一開始,就已經(jīng)很直接的表現(xiàn)出他們的關(guān)系和性格,而且兩個演員也都把握得不錯。(申恩慶)還是延續(xù)《我的老婆是大佬》里“男人婆”剛毅性格粗暴的表演,為了怕人說她在這部電影沒有演技的突破,于是她根據(jù)劇情的需在本片展現(xiàn)出的“男人婆”性格和《我》片的“大佬” 在細節(jié)上有許多的不同,比如留起了長發(fā)。可是只有她一瞪眼或一發(fā)怒,我馬上就可以感覺出《我》片里的“大佬”的影子仍然存在。所以,總體感覺上,(申恩慶)在《六月日記》里還是沒有很大突破。
而那個我不熟悉的(文正赫)的表現(xiàn)也屬于中規(guī)中矩,在電影的一開始是有把夢想能夠“7點準時下班”新生代刑警金東旭的整個感覺演出來了,可是到電影的后期,因為劇情的重心偏離,而金東旭的人物性格就不是很明顯,也不太重要了。
或許,也有人覺得他們表現(xiàn)還是不錯,只是我個人覺得(金允珍)在電影后期的表演與劇情的重頭發(fā)展搭配得太精彩了,導(dǎo)致了電影前部分的蒼白平淡。還有就是電影情節(jié)的包袱抖得有點過早了點,其實從(金允珍)這個人物一在醫(yī)院里出現(xiàn),我就猜到兇手是她了。這讓喜歡看懸疑電影的我少了許多動腦筋的樂趣。所以,整個《六月日記》并沒有其他偵破電影的巧妙的故事情節(jié)和錯綜復(fù)雜的人物關(guān)系,有的只是讓人震撼心碎的人物感情和不可回避讓人深思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
一是校園暴力,其實這個不但在韓國有,在全世界都存在,包括我們中國。記得有次在某新聞節(jié)目里看見,在廣東省的某個學校里偷拍的“學生虐待學生”的短片。短片里,幾個男同學圍在一起,發(fā)狠的對一個瘦弱的同學拳腳相加的毆打,旁邊站著一個女同學觀看,女同學不但不制止,還在旁邊助威。短片完畢后,記得主持人無比沉重的說:“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可以讓一個小孩對另外一個小孩下如此的狠手?連我們大人看了都心寒啊?!焙髞碛浾呷ゲ稍L打人的同學得知,原來他們毆打人的原因:只是想教教他練武功而已。嗚乎,這到底是借口?還是無知呢?
二是中年危機,日本就曾經(jīng)就發(fā)生了并且現(xiàn)在仍然存在的“中年人大暴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和家庭的壓力。一提這個我就會馬上想起日本著名漫畫GTO里的那個倒霉的教導(dǎo)主任,他就是這類男人的原型,還記得他面對著尿池尿不出來和突然噴出滿墻血尿雖然惡心但是搞笑的那些畫面。這全部都是工作和生活壓力導(dǎo)致的了。所以說,在現(xiàn)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男人比女人活得更累。
三是家庭問題,電影里其實有重點著墨于兩個單親家庭,而且都是以女性為支撐。一個是(申恩慶)秋子英與姐姐的小孩組成的,一個是(金允珍)潤姬和自己的兒子組成的。不知道這里面導(dǎo)演是否有暗喻的成分存在?電影里也充分表現(xiàn)了兩個家庭里各種不同的沖突與矛盾。其實,單親家庭和社會問題還有中年危機是分不開的。在電影的最后,畫面停在潤姬的一家三口的照片全家福里定格黑幕了,照片里潤姬和當時還沒有離開的丈夫抱著年幼時期的兒子微笑著,而兒子則開心的朝屏幕伸出手來,仿佛是在渴求什么吧!這里可見導(dǎo)演對于電影里內(nèi)含的社會問題,真是處處下足了功夫,只是同時也沖淡了驚悚電影的恐怖氣氛。
作為一部驚悚電影,《六月日記》里也有許多讓人捂嘴的惡心地方,比如幾次的解剖尸體,有次解剖當(文正赫)把手伸進尸體肚里在內(nèi)臟摸索的時候,(申恩慶)還在一旁說:“明天請你吃早餐。”“吃什么?”“豬腸。”看到這里,既讓人覺得畫面難以接受但對白卻又忍俊不止,形成了恰當好的效果。
突然覺得,電影還反應(yīng)了一個宿命的報應(yīng)問題,電影里有一段是關(guān)于秋子英和潤姬對以前一個死去的女同學的懺悔的回憶。當年那個女同學也是和后來潤姬的兒子一樣招到騷擾,被秋子英和潤姬撞見,秋子英是有點想幫助那個女同學的,可是潤姬卻硬心腸的只顧自己不管別人。于是兩人都沒幫助,結(jié)果第二天那個女同學就自殺了。而也是這件事情影響并且決定了秋子英和潤姬兩個人的人生道路,曾經(jīng)想去幫助人的秋子英當上了警察,實現(xiàn)了她的愿望,也表達了她的內(nèi)疚。而潤姬卻選擇逃避,去了國外。結(jié)果沒想到到最后自己的兒子也同樣步入那個女同學的悲慘命運。所以咱們香港電影里有句著名的話:“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
報應(yīng),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電影里有幾個細節(jié)還是蠻好玩的,其中有一個場景是(申恩慶)喝醉,(文正赫)替她脫臭襪子,結(jié)果不小心摸到她的胸部。還有一個是后面(申恩慶)醒來找東西吃,結(jié)果找出了魷魚干卻沒有火可以烤熱,于是她拿了(文正赫)的電熨斗給魷魚干加熱。這些情節(jié)都讓人不由的會心一笑。至于在電影的大部分時間,這兩個搭檔相處得還算和睦平淡,他們微妙的關(guān)系也沒有引出太多的笑料和吸引人的地方。這不知道是不是導(dǎo)演故意不想落入俗套而想讓觀眾更專心于整個案件偵破過程的有意安排呢?
6 ) 因為是槍碟
兒子不堪同學的欺凌而自殺。母親根據(jù)兒子預(yù)先設(shè)定同學死亡日期以泄憤的日記,一個個將曾經(jīng)侮辱兒子的同學殺死。懸疑,少年,牽涉校園問題的連環(huán)兇殺。也許由于韓國校園問題實在過于嚴峻,亦可能是他們的電影人更敢于憂心,敢于揭露這些看似不登大雅之堂,但勢必成為社會最大公害的問題??傊?,此類題材之甚,若僅由情節(jié)來排名的話,本片只能淪為蘿底橙。這從大牌文政赫與申恩慶的聯(lián)袂都無法托起其票房成績的慘況,可見一斑。
盡管情節(jié)不起眼,但秉承韓式電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其在細節(jié)處理上大有可取之處。
如片尾揭曉,兒子鎮(zhèn)模的自殺固然緣于地獄般的學校生活,但更緣于母親潤姬的不理解。她片面的打罵無情地封閉了鎮(zhèn)模向家庭獲取救援這條唯一的逃生之門。僅僅是關(guān)閉的家庭之門在主觀上并不構(gòu)成壓迫。但對于一個高中生,家庭與學校就是他們的兩極。在這樣一個狹隘的世界里,學校這邊不斷地受到打壓,家庭這邊又無路可退。令人窒息的封閉,也就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逼迫了。所以鎮(zhèn)模才怨恨地在日記上寫下“旁觀者,是媽媽。”才絕望地當著母親的面自殺。從這個角度來說,做母親的,正是殺死兒子的最后一個兇手。
作為映襯的對比,盡管程度不同,女主角子英與侄子也一度對峙于相類似的這么一個立場。所幸最終姨甥間相互理解,化解了親情間的桎梏。這是全劇里我最為欣賞的兩條主線,如游絲在縫,渾然天成。潤姬母子的兩具尸體與子英姨甥相擁而泣的強烈對比,自然引發(fā)了觀眾的深刻思考。作為頑疾,校園暴力,已不能將之片面地歸咎于學校。家庭絕不可推卸自身的責任,務(wù)必盡可能地給予孩子更為寬裕溫暖的空間,并勇于伸出及時而有力的援手,才能最大程度地遏制問題的惡化,防止悲劇發(fā)生。
片中演員的演出親切自然,發(fā)揮得當。申恩慶繼《我老婆是大佬》后再次飾演男人婆味的女性。作為女刑警在工作中的蠻、狠與作為小姨對待侄子的委婉關(guān)懷之間的平衡處理得很恰當。不得不提文政赫飾演的年輕刑警東旭。諸如極不情愿地陪子英逛超市,嘟囔著“你今天是那個來了吧!”順手抓起一包衛(wèi)生巾丟進購物車;被子英強逼著解剖尸體,埋怨著“為什么總是我來?”但還是閉著眼一手掏進了切口里;架著車慢慢跟在沮喪的子英身邊竊竊地問“不上車嗎?”這些細節(jié)都恰如其分地塑造出一個隨性草根,善良且有責任心的小刑警。偏偏情節(jié)的缺陷使這么一個有血有肉的男主角淪落于類似過路跑腿的尷尬境地里。其實東旭的年紀介于子英姨甥之間,可以作為一條很恰當?shù)木€,將陷入中分歧的兩代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片中也稍稍提到東旭善于同差生打成一片,能看出子英侄子的繪畫天分并向子英勸說這些細節(jié)。但沒有利用男主角這個優(yōu)勢,加以深入刻畫,使其最終游離劇情之外,十分可惜。
不得不提的是金允珍飾演的單親母親潤姬。片尾十分鐘講述潤姬無意間看到兒子被欺辱的錄象,痛苦哽咽與平靜力忍的交替,多次反復(fù),扭曲到了極點,才殘叫著失聲痛哭。精彩的表情描寫,直觀震懾地向觀眾撕裂開一個母親痛苦至崩潰的可悲心境。但是,為什么我卻聽到了笑場呢……
沒錯,筆者買到的不幸是槍碟。一開始只見影片搖搖晃晃宛如地震直欲昏厥。然而硬著頭皮看下去,竟有特別的收獲。由于片子是很生活化的懸疑片,槍碟片偏暗的色差使片子蒙上一層陰霾感,平靜中顯出壓抑。影片并不側(cè)重于配樂,對白與劇情的鋪展十分隨性、通俗,灰度和輕微的搖晃感使之更像一部記錄片,緊貼著草根警察、潦倒母親和難以被放大的校園問題追蹤報道,嗅得出人間底層的味道。是槍碟,卻為片子添加了更合意的效果,倒是珍貴的啟示。
推理部分幾乎等于沒有,鎮(zhèn)模同學是有多凄慘
我承認,我是去看某人的一張皮.
申恩慶
如果作為推理劇,懸疑劇來看。還是弱了點。
三星半,抖包袱還是不錯
一般般 不過背后反應(yīng)的東西還是很深刻的···
為了Eric去看我一向不喜歡的暴力片和我腦中的Ric不太一樣但仔細想想其實又都在情理之中 其實大大很多時候還是很可愛的
拍得一般。校園霸欺對于十幾歲的小孩子來說太可怕了。中國是好一點,還是沒有拍出來?
一群孩子居然能夠引發(fā)這樣的案件,悲哀啊。
告白也是抄這個的吧
雖然各個國家都存在青少年暴力的問題,但發(fā)生在韓國,在我看來,非常合理且具有說服力。在這樣一個充斥暴力,人人的脾氣都飛揚跋扈的國家,孩子所受到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以前也經(jīng)常在電影中看到韓國學生的粗魯言行,當時只覺得他們很直接,這種鏡頭都給拍進來了??戳T本片,只怕那只是一種寫實吧
不錯
沒有懸念的懸疑片
因為Eric 來看的電影,還不錯
孩子是恐怖的惡魔……話說申恩慶明顯不會抽煙,為毛逼她抽啊啊啊
荀子 曰:人之初,性本惡! 【很普通的電影后面卻有某種事情或問題的本質(zhì)】
申恩慶!
以前應(yīng)該是看過,忘了。
當時杭州的時候網(wǎng)吧看的 淚水!憤怒!校園暴力!孩子心理教育!看的人心疼!
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