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發(fā)光
最后幾乎是揪著心看完的,每次讀日本作家的作品或是看日本電影都有種揪心的感覺,想到之前看的《異戀》,甚至是村上的《挪威的森林》,讓我不得不去想日本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叵脒@些作品,主人公和這達夫總有些許相似,沉默,隱忍,甚至有些頹廢,但是卻充滿力量,具有豐富的情感,對待感情甚至顯得很單純,有種一根筋走下去的感覺,即使是深淵。整部電影氣氛壓抑,難得的幾個溫馨的畫面也是在黑暗里,達夫和千夏哼著小曲的場景是唯一覺得輕松的畫面,但是隨即又轉入壓抑,千夏的生活充滿了忍耐,無奈,甚至是扭曲,機械地活著,沒有自己的意志和自由,但她仍然擁有溫暖的笑容,她用全部的力量支撐起整個家庭,難以想象要有怎樣的勇氣與擔當才能選擇不去逃避,而是選擇直面命運,接納命運,勇敢地活著,活著,才有改變的可能?;钪驗楸恍枰牡募彝バ枰?,達夫被千夏需要,他慢慢抬起了頭,或許被需要是一個人活著的最強烈的感覺,只在被需要的那里發(fā)光,只在被需要的那個人,那件事面前發(fā)光,只在你承擔起某些事時發(fā)光。小拓也發(fā)光了,在 他過馬路自首的那個時候。人想要變的有光,就得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做一些溫暖的事,做一些大義凜然的事,這和金錢無關,和你的勇氣和擔當有關。愿自己也能發(fā)光。
2 ) 彼此遇見就是生命里的一道光
當一個人深陷生活的泥沼不能自拔,最大的愿望是逃離。男主佐藤從大山逃到了海邊,他說海邊比山里好。可是心卻能仍活在過去的夢魘里面,終日醉酒黑白顛倒。環(huán)境變了,內(nèi)心不一定能得到救贖。
直到他無意中闖入另一個比他還要悲慘的家庭。在東方人生活中,家庭是互相陪伴少于互相牽絆。那個繩索就是責任,還有隱晦不明的彼此的親情。命運的吊詭就是,你從悲慘中解脫不是因為命運改變了,而是更悲慘出現(xiàn)了。千夏和拓兒兩個美好又年輕的生命。就像那個破房檐底下的綠植和垃圾堆上面的紫色的繡球。
佐藤愛上千夏,除了男女情愛,還有一層也許是他自我的救贖,他葬送了一個生命,不忍看到另一個美好的生命葬送于命運之手。
幾段精彩的臺詞:
佐藤:在山里,我害死了一個人
千夏:所以你身邊才有我這種人
佐藤:不要再在這種地方干了
千夏:知道嗎,我曾經(jīng)有過政經(jīng)工作,是個接待員。但我只堅持了一個月,每天去上班,下班去喝酒,對我來說太一本正經(jīng)了。
一個在陰暗中生長的綠植,一旦放到陽光底下,自己的卑瑣會被放大,陽光會刺痛它。
所以她拒絕了佐藤的要求,她覺得自己已經(jīng)不配過正常人生了。
失誤害死的工友,被命運摧殘幾近凋零的千夏都讓佐藤心如刀割。她拯救千夏來為自己贖罪。
他去找千夏的情夫中島,被揍了一頓,失敗;他答應帶拓兒去山里,此時他已經(jīng)把這個單純莽撞的年輕人視為自己的親人。與千夏一起扛起了生活。
就此佐藤又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義。
生命就像一個輪回,佐藤帶著生活的希望和拓兒準備回到大山,而拓兒對大山滿心歡喜和期待。
故事到這里戛然而止該有多美滿。美則美矣,不真實了。所以弟弟殺人希望破滅。告訴你人算不如天算,不管什么樣的命都得接著,好像故意考驗你。他們的相遇是悲慘命運里射下的一道光,不管多坎坷,互相扶植。就像兩快要溺水的人拼命游向彼此。
影片除了佐藤的大愛讓我感動,千夏一家的親情也讓人動容。雖然畸形不堪重負的家庭關系是一切不幸的起點,可是他們?nèi)詯壑舜?,沒有互相的埋怨,弟弟從千島那里得到錢,會拿回家買壽司一起吃,看到姐姐被打雖然很慫但卻怒火中燒鋌而走險。千夏在開心時不由自主唱起小時候的爸爸教給的歌曲,去集市買各色冰激凌吃,那美好的記憶是千夏心靈深處的溫暖之地,即使生活再艱難,也不曾忘記。
我想這親情也是照進佐藤生命里的光吧。
3 ) 《只能在那里發(fā)光》——生活因你而美好
《只能在那里發(fā)光》——生活因你而美好
這是一部讓人感到壓抑的片子,但也給人些許希望。
主人公佐藤達夫(以下簡稱達夫)因在一次爆破工作中,指揮不當,造成一名同事身亡,身心受到極大刺激,從此一蹶不振,對生活喪失希望,整日昏睡買醉,逃避痛苦。直到遇到了女主人公千夏,生活開始有了方向。
“我必須去賺錢”——千夏
母親沒有工作,父親重病在身,已經(jīng)成年的弟弟卻每天無所事事,不但不能幫上忙,而且還因為醉酒捅傷了人,還需要自己去求人假釋。這就是千夏的家庭,千夏是一個美麗的女人,但這樣的家庭決定了她不得不承受一些原本不該她這個年齡需要承受的東西。生病的父親需要錢買藥,弟弟的事也需要錢,整個家庭都需要錢生活,可她一個弱女子哪里來這么多錢呢。生活的重擔壓在她纖弱的肩膀上,逼著她走了一條違心的道路——出賣肉體去賺錢。
“(我)想成家了”——佐藤達夫
當下決心要去接受千夏后,以往頹廢無助的達夫不見了,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和力量的達夫??磥砼苏娴目梢宰屇腥烁淖儯吹竭@里,我不禁想到,如果沒有千夏,達夫會改變嗎?也許會,但一定很難。我想起了一位朋友講過,他第一次感覺到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開始的心情是無比的開心,但接下來反而有種種壓力涌上心頭,想著工作不穩(wěn)定,一無所有,對未來沒有規(guī)劃和準備的自己,拿什么去照顧她,給她美好的承諾,雖然突然有了這些壓力,但反而也有了目標,像當時就想到以后要住在一起(因為當時和她是異地),然后該怎么規(guī)劃職業(yè),還有多賺錢啊,甚至想到去查一下要去的城市的房價啊,啥的,有了需要照顧的人,似乎也有了動力。我想也是一樣的道理吧
“我本來只想讓大家都高高興興的,混蛋,(可是)我什么也干不好?!薄貎?br>
拓兒是千夏的弟弟,也是家中唯一的男兒,本應該由他和姐姐撐起整個家庭,但他卻整天無所事事,嘻嘻哈哈的,貌似是什么都不懂的,但其實他把所有的事情都裝在了心理。本想著能重新開始新的生活,讓父母和姐姐都為自己高興一把,但見到姐姐被打,拓兒不得不挺身而出,為姐姐討回公道,拓兒刺傷渣男社長(糾纏千夏的有婦之夫)是本劇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拓兒起初因醉酒捅傷人進了監(jiān)獄,后來又因捅傷了人進了監(jiān)獄,象征著命運的輪回。但這兩者有著明顯的不同,第一次是懵懂的,茫然的行為,第二次則是成熟的,主動的抗爭。這也是拓兒一家開始對命運的反抗。
對于生活的重壓,母親選擇了逃避。在忍耐到極限的時候,姐姐也開始了對命運的反抗,打算掐死重病的父親(后來被達夫阻止了,父親也沒死成。)當父親口中喊出千夏而不是母親的名字時,命運再一次碾壓了過來,讓人無可奈何。不過,這次千夏身邊有了達夫,雖然生活再次回到起點,但兩個人的肩膀一定能承擔更多的東西。
2014年12月15日星期一
4 ) 好難說的明白
電影《只在那里發(fā)光》根據(jù)佐藤泰志小說改編
似乎有久沒有看到這樣風格的影片了。想想,以為那個時代永遠過去了,居然還有這種認知維度的電影?;蛟S這就是佐藤屢次落選的緣故吧。
佐藤的女兒回憶父親:父親蜷著身子從起居室的窗戶走進小屋,朝著原稿走去,執(zhí)筆時神經(jīng)緊張,光是打開電視就被怒吼,父親的心像玻璃工藝品一樣脆弱,作為新銳作家備受矚目,雖然被提名為芥川獎,但卻一直落選。因為自律神經(jīng)失調癥而煩惱,一喝酒就毆打母親和弟弟,從學?;丶液螅谝痪鋵δ赣H說的話是爸爸怎么樣,母親表情陰沉下來,就逃進了臥室,隔著隔扇聽到的怒吼,我屏住了呼吸,父親自殺前夜,喝醉酒的父母開始爭吵,第二天早上,沒有父親的身影,母親哭了,直覺父親已經(jīng)不回來了,是父親死還是家人死呢,正因為這樣想,父親的死才松了一口氣,死后一直和家人聊著父親的話是禁忌。
佐藤41歲上吊自盡。這樣偏執(zhí),應該是完全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吧。所以,故事里的偏狹的氣質也是自然。
5 ) 粗糲
第一次被池脅演的千夏打動是在<圖片1>
她望著傍晚金色的海面,漁船的剪影緩緩游過,絢爛的晚景生動感人,凄苦的生活暗無天日。
正如片名,影片從頭至尾始終在黑暗的生活里尋找光亮,自帶頹廢體質的男主在喪志的生活中認識了一位朋友,卻沒想到一個人的頹唐變成了一群人的沉淪。這位朋友打架傷人尚在保釋期,初見朋友的姐姐仿若生命里照進一束光,殊不知這光是燃盡的火柴,這光的另一頭是用骯臟的交易撐起整個家庭,父親難以啟齒的病狀和母親沉默的逃避,住在海邊陰暗破敗的木屋里等待耗盡對這生活最后一絲耐心。
所有的悲苦襲來,也無法阻擋年輕的人們相愛,多么不堪的生活,還是抵擋不住甜美的肉體互相吸引??嘀凶鳂返臉繁雀栉枭降臉犯档谜湎В前诰趩蕢阂值男撵`里逐漸萌生的幼苗,堅韌而又脆弱,亦如男主。 被這生活磨礪地就要沉入深淵的女主在最后一刻被男主及時拉回,大概此刻她內(nèi)心的光就是達夫。
結局并不明朗,壓抑的氛圍如影隨形整個影片,但這就是真實吧,是生活,是你,是我。
片尾音樂加分。
6 ) 開山工會風塵女,一著不慎成夫君
對于那些迷迷糊糊的人,有一種特別的迷戀啊,在三十歲以前。怎么說,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影片甫一開場,主人公趴在公寓的草席上,旁邊是滿缸的煙蒂,從噩夢中驚醒,平復,然后耷拉著地腦袋出門去。終其全片,他都是這樣的一副游魂相。他的噩夢,他的肢體語言,都證明他必然負累于往事枷鎖。主梗在這里埋下了。黑暗中的人尋摸到些許微光,向著那光亮走去。
野草愛野花,相互扶一把。在看片之前,初看劇本我特別不仔細。只是瞥見對話中反復提及的工作,比如要不要回到山上工作,要不要介紹這人去山上工作,這份酒吧的工作請不要做了。在常人看來視若平常的工作,基本是底層人民的首要課題。收入低微,不穩(wěn)定,可能還伴有危險性工作。為什么不聊這個,當然要啊。猶記得,《李米的猜想》中,愛人之所以消失不過是源于那個聽似不經(jīng)意的諾言,掙到八萬塊,給女孩開一家超市。有錢人稍微漏一點指縫的響頭,窮人如果不是得非正路,那必定是要拿掬血捧淚甚至拿小命去換的。這是兩個底層主人公特別有魅力之處。他們都是單純良善。這話是有點老套。男的非主流,因為某種原因做了不朝九晚五,但是要生存,就去做那種很危險的工作。至少他沒有游手好閑,更沒有投機致富。女的因為弟弟保釋需要證明人的關系,被地頭老大不斷占便宜。即使這樣她也沒有要依附這個人,沒有搖身一變成吸金小三。她只是默默忍受著,可能只是等待某一天與之決然分手。他們是卑微塵埃中的自帶發(fā)光體。偏是這樣,兩人都無視自身的光亮,當他們投入水波走向彼此擁抱才發(fā)現(xiàn)周身的閃耀。
我特別喜愛弟弟這個人物。因為年紀小,更讓人心疼。他話嘮,大嗓門,總是笑嘻嘻的。明知姐姐為他犧牲,也只得默認這種事情。他也想長大,成為家里的頂梁柱。所以才不斷懇求男主把他帶到山里去工作。他被姐姐和男主的真情打動,無奈那地頭蛇不是省油燈,對姐姐不斷糾纏,甚至動了手。出于激憤,弟弟把這個地頭老大給捅了。那場節(jié)慶的歡樂祥和中拿起串燒鐵簽慢慢靠近酒杯滿斟圍坐中的老大的戲特別好。那張笑臉終于變得肅穆和悲壯。肇事逃逸后他第一反應是去找男主,儼然當男主是自己家人(成為你的家人是男主向女主的表白),面對他又是笑嘻嘻的一張臉。誰說的,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差。難道你沒看見,他笑的全是眼淚。
即便情節(jié)為人詬病狗血,我也想說,來吧,盡管淋我一頭。我不記得是在哪里,是在男的要女的別做那個事了,還是男的知道女的給地頭老大做情人,直接去找老大攤牌被揍,然后他們再在一起,到底是哪一處情節(jié),反正我真是掬了一把老淚。真的暖到我了。這輩子就像一條死狗一樣算了,可是有一個人好像比我還倒霉,可是她一點都不怕。怎么辦就當我是幫她啦,其實是幫我自己。
茍活求存本已悲涼,最怕同類相輕,誰見識到女主那樣一個殘敗的家庭都會躲避。但是男主沒有。價值取向是有審美的。有大善就有大美。這里面可能有一些男人的責任,或者說拯救女性的原始欲望,最終還是女主樸實的本真將他吸引。是題為,開山工會風塵女,一著不慎成夫君。
這才是我愛的日本電影呀。隱忍,悲涼,倔強,野草般生生不息。綾野剛演得好極了!
短評里有菅田將暉的粉絲說綾野剛沒演技哈哈哈哈哈今日份笑料有了
全程只關注了菅田將暉,雖然只是配角,但他所散發(fā)出的痞氣、韌勁、和脆弱,完全看不出表演的痕跡,已經(jīng)融入了角色。面癱男主一直讓我想起《夜間飛行》里的叛逆小攻,可惜無演技可言;池脅千鶴身材真好,而她幫癱瘓父親打飛機的那個場景堪比辰巳喜弘《Good-Bye》的灰暗和絕望
拍出了佐藤泰志的魂,吳美保了不起!哀美到極致,眼眶濕熱。他用一生來編織骯臟現(xiàn)實主義的蛛網(wǎng),連同自己的結局一起,和悲涼的世界粘連。一面是生而為人的厭倦情緒,一面是原始獸性的扭曲呈現(xiàn),緘默聒噪并具,驚懼地在陰暗面游走,以柔克剛,逐漸釋放出韌的極限,靜水流深,力量驚人。
底層人的掙扎,那種欲斷不能斷才是真的苦痛。片子的調調頗像去年《旬報》十佳之一的《相殘》,觀影中總會聯(lián)想起想起腐爛掉了不能再生長的葉子的凋敝感。
凄苦外衣,仍是治愈性質的內(nèi)在,對生活同感絕望深陷泥沼的人,彼此生出相憐相惜;看得壓抑,不幸總是主旋律,找到那個讓你發(fā)光的人,就是幸運,且不論幸福與否;從不喜綾野剛,出演這個自閉到近乎呆滯的角色,倒也本色。
冰冷的一絲陽光照亮了最美的池脅千鶴
這真的不是在說底層人民的艱辛!這是在說我生活中所有的無聊和痛苦都是為了讓你的出現(xiàn)能像一個英雄。
卑微如螻蟻的生命,在黑夜消褪后的清冷初輝里,互相慰藉。
夜爬山峰,本以為來不及在日出之際趕到山頂,卻發(fā)現(xiàn)快到山頂?shù)牡胤接幸粋€日出觀景臺,滿心歡喜,找一處位置坐下,靜等日出,結果發(fā)現(xiàn)那天大片烏云在東方的天空。于是,只好和友人在微寒的清晨,擁抱取暖,彼此安慰——重在過程。
四星推薦。治愈系佳作,女導演吳美保的底層女性素描,三個青年深陷人生泥沼還清醒掙扎的日常小事,適用于每個人。喜歡片子對生活入微觀察和不慌不忙的敘述,并找到了活下去的羈絆和微光所在。片尾,當北海道函館太平洋邊的朝陽照在池脅千鶴笑臉上,像風中的蘆葦,柔韌卻不妥協(xié),你感動了嗎?
佐藤泰志三部曲之一(不過馬上就有第四部了?。?,喪的氣質各個導演拍出來都蠻像的(啊為啥我一直覺得胡波的[大象]有些受這幾部片子影響……)。蘇打演的這個小痞子蠻搶戲的。攝影還不錯,不過整體控制力還是比山下敦弘的那部差點意思,硬寫成PTSD就顯得順拐,真不如從頭喪到尾更有沖擊力。
問:如何在日影中顯得很帥?答:和菅田將暉搭戲。示例:《瀨戶內(nèi)?!烦厮蓧蚜痢ⅰ跺e亂的一代》柳樂優(yōu)彌、《粉與灰》中島裕翔、《向陽處的她》松本潤、《只在那里發(fā)光》綾野剛......
其實劇情蠻套路了,尤其幾個關鍵的轉折,不過還是不小心就被感動。底層的無奈,各自壓抑的人生,又相互取暖。有點苦中作樂,又走投無路。如果認為這片不日片,可能很大程度來自這種寫實感吧,不治愈也不勵志,只有無奈。
那種人性陰暗糾結的片子是《電影旬報》范兒,拿去申奧有點奇怪??匆蝗侯j廢的神經(jīng)病陷進生活的泥藻里,很折磨人也很有戲,生活的骯臟,生命的卑微,人性的剛強,故事內(nèi)在的那份堅韌和生命力讓這段感情變得純愛,那種分裂的觀感讓人想到姜文當年那句“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铩铩铩?/p>
既不勵志也不絕望到谷底。男女主相遇后的劇情,除了弟弟殺人這段外,一直在微弱地發(fā)光,所謂痛苦的卑微的堅強的生活。果然旬報十佳的味道。無怪乎Oscar看不上。菅田將暉演技太厲害。
池脅千鶴也可演出攝人的頹廢之美
沒有見過夜的黑暗,如何去向光的所在。
少見的底層現(xiàn)實主義日影,池脅千鶴我也想娶啊
本片全名《剛哥只在那里帥得發(fā)光》。蘇打才是真·女主,達夫——達夫——達夫。黏膩潮濕壓抑的夏天,畫面很不錯,但總體無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