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霸王別姬》某種意義上算作《報仇》的同人,《報仇》的凄麗可見一斑。瘦削凜冽的梨園少年, 薄嘴唇,手指纖細,掐著一段細腰,時而身著西裝,時而換做對襟小褂,孤身一人,只袖著一柄尖刀為兄報仇:“我就是關小樓!”哥哥狄龍也是梨園名角,高大英俊,勇猛威武,赤膊上陣,精壯肉體秀色可餐??上Ь涂上г谄渌烙谑畮追昼姷莫毥菓騼?,糊了一身番茄醬就壯烈犧牲,除了十幾秒的回憶殺之外沒能與弟弟姜大衛(wèi)搭戲——據說就連這十幾秒也是《大決斗》的拍攝花絮?!洞鬀Q斗》似乎是為了彌補這個缺憾而生的,不僅讓雙生從頭到尾對手戲,還讓這對苦命鴛鴦手牽手心甘情愿死在一起,很難不讓觀眾臉上浮出意味深長的微笑。
姜大衛(wèi)一出場,穿著閃緞的金黃褂子,有被子面那么亮!一說被子面閃緞衣服聯想起來的都是什么人,王美玉,是吧。你想想,什么正經人會這么穿。油光锃亮的分頭,小西褲,尖頭皮鞋,手里搖著折扇。名字叫江南浪子。噴了!什么正經人會叫江南浪子(或天使寶貝一類)。而狄龍名叫唐人杰。這cp名字大概相當于紫櫻淚蝶殤璃夢x劉能。江南浪子甫一出現,個么兩只眼睛粘在狄龍身上。狄龍去談戀愛,他滿臉不虞,追到后院去。狄龍渾然不覺的,還跟他前期的女朋友顯擺他紋在大胸上的紅蝴蝶(看到友鄰短評說:你恨我殺了你義父,我卻怨你胸前的紅蝴蝶)——可憐的姐姐,在雙生戲里的女孩多半要炮灰的——姜大衛(wèi)在一旁看得一臉氣苦,受了委屈一樣的嘴角朝下一撇,趕緊咳嗽起來。此種人設有一些李尋歡或者傅紅雪的意味——瘦弱,一點點憂郁,武功高強,總是咳嗽——很難說古龍不是受了姜大衛(wèi)的啟發(fā)而進行闖作。不是有江湖傳說,成龍想演古龍的劇本,古龍一笑:我的劇本是給狄龍姜大衛(wèi)這樣的人寫的,不是給你寫的,成龍聞言大哭。真假不知,不說了。
狄龍在外面頂了罪回來,江南浪子恰巧(事實證明壓根不是恰巧)也回來了。每次都正好英雄救美男,用一種搶眼的方式出場,還要梳好頭,換上漂亮衣服。你想什么人打架火拼之前會專門換上漂亮衣服。狄龍叫人打得半死,扔在野地里準備活埋,廢物哥哥節(jié)節(jié)敗退,眼看著一條美麗大漢要性命不保,千鈞一發(fā)之際草窠子里躍出一個西裝革履修肩細腰的持刀男子——你想想什么人會打扮得體面漂亮之后再躲進草窠子里。半張俊俏小臉露著,半張臉蒙著一塊白手絹——反正不是瞎子的都能認出是姜大衛(wèi)了,他還生怕人家認不出,低頭咳嗽兩聲。好了,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你們是一黨了。打跑了壞人,姜大衛(wèi)一扯臉上的白手絹,目光閃動,露出一對纖薄的內雙眼皮,瘦削的小身板扛起半裸的壯漢狄龍,兩個人一同亡命天涯。
狄龍醒過來,得知是江南浪子殺了義父,感情就復雜了起來。但是苦于身受重傷,兩人的殺義父之仇只能日后再說——雖然日后也沒說。狄龍獨闖虎穴,以一當百,手刃boss,姜大衛(wèi)閑庭信步緊隨其后,斜倚著月亮門閃出半個修長纖細的身影。嘴上說著絕對中立,悠然自得地抽煙,實際上是混亂邪惡,一切以狄龍為中心,身體很誠實地把幾個要偷襲狄龍的嘍啰喂了飛刀。這不是相愛相殺是什么!待狄龍打完,兩個人就拳腳糾纏起來。說是決斗,卻被雨過天晴的鏡頭和興高采烈的bgm暴露了一切。兩個人拳腳間你來我往,眉來眼去。姜大衛(wèi)剛把竹杠子架在狄龍脖子上,就適時地咳嗽起來,賣了個破綻;狄龍按倒了姜大衛(wèi),仍舊把刀子縮了回來。最后狄龍一句“我下不了手”,姜大衛(wèi)一句“我早就想跟你說明白,但是在我看來那是在向你求饒”,兩個人深情對望竟然言歸于好。狄龍甩開拳腳,不顧性命幫助姜大衛(wèi),兩人目光交匯,情意萬千。李碧華寫《霸王別姬》難道只看了《報仇》一部?不再看看《大決斗》了嗎?
張徹似乎是愛誰就要誰戰(zhàn)損,掙扎翻滾的時間越長就是越愛。傷痕累累地婉轉倒地就是少年英雄最好的出路,慘烈地赴死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如《新獨臂刀》狄龍腰斬,姜大衛(wèi)斷臂;又如《十三太?!返引埜蛊疲笮l(wèi)五馬分尸;《報仇》里倆人死得已算含蓄。這一遭江南浪子和唐人杰兩個人都受了重傷,又恰巧都是腹部創(chuàng)傷,彼此被打得奄奄一息,倒在泥水里掙扎翻滾,仍不忘爬到對方跟前,握住對方的手。姜大衛(wèi)側臥在黃泥湯里,燈籠袖白襯衣都搞臟了,還對狄龍咧嘴一笑。啊,《大決斗》最后的十分鐘拋去了遮遮掩掩的面紗,不加粉飾地讓人觀摩兩人的熱絡情感,忍不住使人熱淚盈眶之余又再次露出不可言說的笑容。
有人說,張徹的電影里體現了男同性戀情結??催^他的訪談,與其說他有同志情結,不如說他有少年情結,其審美旨趣在于男人和男人的死生相許。反倒是邱剛健,其早期作品洋溢著濃厚的對柏拉圖式同性戀情的探索,如《死角》、《愛奴》、《殺絕》、《唐朝豪放女》,還有《大決斗》?!端澜恰吩谇駝偨〉臍v史線索中是非典型的,而《大決斗》、《愛奴》、《唐朝豪放女》、《殺絕》則完美體現了邱剛健情結中成年人對社會新鮮人的舔犢之情,如春姨對愛奴的庇護,魯天剛對無名無姓的糾錯,又比如《大決斗》中江南浪子對唐人杰的毀滅和救贖。據說,這是一個劇本出彩過原片的特殊存在,不難理解,張徹終究把男人與男孩的故事,講成了少年攜手赴死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彼時狄姜皆青春洋溢,但姜大衛(wèi)還是竭盡所能壓抑住自己獨有的在《保鏢》和《游俠兒》中少年孤高倔強的眼神,飾演一個身世成謎卻穿梭于亂世寵辱不驚的從“南方”來的人。在同期拍攝的多部狄姜影片中,狄龍和姜大衛(wèi)的格局多為“兄弟”,狄龍是寬厚正氣陽光健康的兄長,姜大衛(wèi)是憂郁調皮靈氣性情的弟弟?!洞鬀Q斗》中則不然。張徹盡可能試圖沿襲邱剛健傳統(tǒng)柏拉圖式的同性故事格局,于是模糊化姜大衛(wèi)的出處、身份、個性及年齡,只呈現其難以掩飾的咳嗽和病嬌感。反觀狄龍,唐人杰是狄姜全盛時期為數不多的較為復雜、有多面性的角色之一。很多人認為,狄龍的演技到《刺馬》才真正爐火純青,但我認為,在《大決斗》中其實已初露端倪。馬新貽和狄龍的互相成就,在于狄龍在合適的年紀遇到了合適的角色,那時他正苦于事業(yè)或生活的某種瓶頸,上下求索而不得之,恰需要飾演馬新貽給予自毀和被殺的解脫感。而《大決斗》則像極了少年狄龍在某種程度對生命的反思和憂郁。
若干年前,第一次看《大決斗》是為了姜大衛(wèi)。那時對狄龍型的男孩子并不感冒,卻硬生生在此劇中看到張徹的浪漫和狄龍的憂郁。我本以為,憂郁是僅屬于姜大衛(wèi)的,卻發(fā)現少年狄龍的憂郁更為內斂,壓抑于長久的關乎生命的奔忙和踉踉蹌蹌逐漸由迷糊到自我認知的過程中。早期的狄龍,總在張徹+邱剛健的格局中遭遇部分真實的自己,懵懵懂懂跟隨鏡頭語言深入了解自己。以至于在片中所有關乎胡蝶的情節(jié),我都覺得拍得抒情而寫意,不管在盛世還是危難之時,唐人杰眼神放松地看向遠方,或摸著胸前的蝴蝶或摟著身旁的胡蝶的樣子,嘴里如癡如醉念著那些文藝腔的臺詞,何嘗不是一個情竇初開在亂世中無從與命運角逐的可憐的羅曼蒂克男孩。邱剛健的劇本中,女人遭受各種各樣的苦難,男人則有英雄也有賊寇。像唐人杰這樣的,想來想去也只有《胭脂扣》中的十二少可與之媲美,盡管前者比后者能打還富有生產力,但他們的內核中有女性化的一面——這大概就是邱剛健極大程度區(qū)別于倪匡的地方,也是邱剛健的劇本在張徹的故事中矛盾無法自洽卻又十分有趣的地方。十二少的女性化,表現在對如花無階層感的青睞與衍生于“姐弟”格局的依賴;唐人杰的女性化,表現在他在刀光劍影的流血流汗的男人堆里拼殺,卻始終保有對愛人完美形象的思念和憧憬。這與《唐朝豪放女》中崔博侯對魚玄機理性的純男性化的欣賞,是完全不同的。
又想再談談狄姜時代。我看狄姜電影的過程真的很崎嶇:中姜—>少姜—>狄姜偏姜—>狄姜—>狄姜偏龍—>龍。這當中跨越了漫長歲月,我也從一個對桀驁少年形象天生無法抗拒,成長為一個懂得欣賞內斂的、懂得用虔誠與接納去承受命運中苦痛的人。曾經看狄姜時沉湎于其中美好,那種識于微時、單純的世界里只有彼此、單純的戲里只有攜手的生生世世故事。多年后帶著考據的心情重看,才發(fā)現狄姜時代對于所有人,大約都是一個美好的奇跡。張徹的一代雙生王羽和羅烈,三代雙生傅聲和戚冠軍,即便也都在劇里相愛相殺或肝膽相照,卻成不了第二個封俊杰和雷力、馬新貽和張汶祥。再細細看,王羽小臉、薄唇,凜凜的眼神單眼皮,像是張徹找到了符合自己審美的一個模糊的原型,而狄龍和姜大衛(wèi)具體分化甚至完美地外化了它:一人陽剛、一人陰柔;一人健氣、一人憂郁;一人耿直、一人婉轉;一人笑容如陽光普照大地,一人心碎如喝盡世間最苦的酒卻不能說。關鍵戲外他們還同齡、互補。不僅觀眾,不僅狄姜,我估計連張徹自己都是猝不及防地感到審美達到了生命的大和諧。
你說張徹偏心嗎?從電影發(fā)展的角度,張徹不算偏心。因為細想一下,狄姜的全盛時期應當是1972年前后,到了1974/75年,狄姜的片子中除了李菁/井莉/汪萍/谷峰/王鐘,還會出現陳觀泰/李修賢/傅聲等等。狄姜《保鏢》時期嫩得掐出水全然美好的少年面龐,并沒有持續(xù)很長時間。到了有三代弟子出現的電影中,狄龍不時沾上胡子,姜大衛(wèi)緊鎖的眉頭已初初形成,一副明顯要帶新人的架勢,畢竟張徹想講的終究是少年故事。你說他不偏心嗎?狄姜時代他對姜大衛(wèi)的愛真的要溢出屏幕。看看下面的演員表:
不論是狄龍男一的《大決斗》還是姜大衛(wèi)男一的《新獨臂刀》,姜大衛(wèi)的名字都要單獨出現,要不要這么明顯?。。《移獣r不覺得,到了偏龍時,就真的發(fā)現狄姜全盛時期電影里狄龍角色真的有點費勁……最典型的是《無名英雄》里的鐵虎,從人物到名字都透著一種我不憨憨算我輸的架勢(雖然也超級萌),所以當看到非狄姜片《鷹王》這種又有武力值又有腦子的角色由狄龍演繹的時候真的覺得眼前一亮,聰明得特別鮮明!不過,當時的劇本創(chuàng)作的一個特點,就是演員給編導很多靈感,堪稱度身定做,也許是那幾年狄姜的相處模式亦然、也許是那幾年兩個少年心性亦然。而張徹的工作理念也符合那個時代作坊工作學徒制的特點,與其說是惰性的一成不變,倒不如說是生成了一套標準化的模式去將自己的風格最大效率地操作量產。
所以,再結合1970s和1980s武俠片興起又沒落,動作槍戰(zhàn)片的興起又沒落,不難想見,狄姜時代的美好始于狄姜,又恰恰象征著邵氏武俠片的所向披靡時期。狄姜的分離不僅是個人的選擇,同時也是一個時代悄然沒落的序曲。狄龍在楚原+古龍的格局里談笑風生當大俠,卻因為那份游刃有余的穩(wěn)重而莫名少了幾分悲愴,即便演《白玉老虎》里的大衰哥趙無忌也是如此。而楚原和古龍對文藝與言情氛圍的重視,以及當時武俠片在套招上對美觀的追求與細節(jié)的由繁及簡,極大程度有別于張徹故事里怒劍狂沙的粗礪感。張徹的故事里,少年皆執(zhí)著,赤條條來去人世間只為一個“情”字,生死仿佛是最不重要的東西。在楚原+古龍的故事里,情節(jié)變得關鍵起來,搞清楚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動機都成為了可看性。殊不知有一些人早已停留在那個不問來處也不知歸途的、士為知己者死的年代。
說回《大決斗》,這是我小時候看SB印象較深的一部,那時還太淺顯看不懂《死角》的故作深沉,又不夠千帆過盡憐惜《新獨臂刀》的萍水相逢的少年死生契闊情。《大決斗》留給我的印象便是,張徹竟可文藝,狄龍竟有靈魂(哈哈對不起龍哥,當時年紀小不懂事,當時有多傻現在就有多愛你)。因此,我對狄龍的演技的認識,并非從《刺馬》反而始于《大決斗》。當多年后將關注點集中于狄龍身上再重看整個1970s的邵氏武俠,才發(fā)現狄龍的演繹過程也是一個男孩逐漸成長成男人的過程,更是他體內的苦楚憂郁卻從不為外人所道的那一面逐漸蘇醒的過程。不同于姜大衛(wèi)如絲綢凋敝般突然老去,狄龍的衰老被清清楚楚地記錄在1970s邵氏的膠片之上,從小情小性卻為人正直的初出茅廬少俠向定,到眼神堅定看透世事卻仍然少年意氣的封俊杰,到審時度勢俠骨仁心拿得起放得下的義盜張保仔,再到將理想與野心藏匿于不茍言笑的俊臉后的馬新貽,再到后來古龍筆下眾公子,即便才三十出頭,精氣神卻也難復少年時。
兩次看《大決斗》,最喜歡的都是唐人杰在妓院與舊情人蝴蝶的對峙。他怒道:“在南邊時,也有個女的要給我脫衣服,她還知道站在黑暗中。你比她還不如?!边B怒極都如此溫柔。他摟著蝴蝶聽她講述如何被逼良為娼,反復夢囈道:“你一直在我的心上?!边B絕望至極都如此溫柔。男人愛女人,表演起來很容易,但讓男人表演像女人愛男人一樣愛女人,做到的人卻寥寥。這正是我上文所說到的,十二少式的、唐人杰式的女性化的表白。
《大決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每個人連同精神到肉體都無處安放。如同片頭唐人杰滿懷憧憬地將蝴蝶的刺青紋在胸前的時候,他并不知道一年后人生所有的美好都將一并落空,而救贖他的人,恰恰又是剝奪掉這一切的人。影片中,狄龍胸前的蝴蝶刺青有如符號般多次出現,甚至讓張徹將最愛的少年躺下抽煙入愁腸的鏡頭演變?yōu)榈引埳钜构录趴酀冂R頭。蝴蝶是愛情、是生命中的綺麗、是自由,而唐人杰卻只能把它放在心上,因為他“從一出生便是錯”。江南浪子是從南邊來的,肩負著家國復興的使命,假裝的職業(yè)殺手身份不過是為了分化軍閥勢力,卻為了救唐人杰一次一次耽誤自己的計劃,最終賠了性命。在《大決斗》中,張徹甚至采用了一些鮮少使用在自己電影中的性意味鏡頭,暗示唐人杰和江南浪子之間難以割舍且無邏輯的惺惺相惜。青蔥少年提起武器卻下不了殺心,老道的走到歸處忘了來路,如同張徹對《雙俠》里兩位少年的憐惜,《大決斗》終究也是少年悲劇,終究也要在死之前,消除隔閡、了卻心結。
海子曾說,我的孤獨有如天堂的馬匹……因此跋山涉水死亡不遠。人生盡是如此,不是生離、便是死別,終究是孤獨來世間走一遭??傄詾闀r代總在更迭,回頭看SB電影,才發(fā)現,許多經典反而被時代蕩滌而去。如同張徹武俠中十八般兵器拳拳到肉的真實毆打,男人在毆打中較量、神交、眉來眼去、生死相依。又如同張徹武俠中的宿命論和反宿命論,宿命表現在少年終有一死,死是升華、更是一生中最光輝的時刻之一;反宿命論表現在,人孤獨地來,卻不一定要孤獨地離去——你通往死亡途中,總有另一個人愿意執(zhí)手陪伴,不管是在與你同歸于盡、還是為你報仇的路上。
真不是我腐眼看人基,是這片真tm就是有問題吧!
兩位蜂腰窄臀倒三角的大長腿,一位負責脫衣賣肉,一位負責風騷換裝。
如花般的女孩兒就跟背景板似的,小蝴蝶都送進了迎春樓,誰還在意?
英雄救美的情況出現了好幾次,問題是一會兒大胸救風騷,一會兒風騷救大胸,張口閉口就是我欠你的情還也還不清。
妹子呢?迎春樓的小蝴蝶呢?人杰請問你摸著自個兒大胸的時候腦子里想的到底是誰?
恩恩怨怨一團糟,再糟糕卻也抵不過最后十分鐘的兩段表白。
浪子前面各種風騷走位,抽著煙插著腰擦著刀,明里暗里的幫著唐人杰,唐人杰還一直皺著眉頭嗶嗶嗶說我要殺了你,卻又跑回去救了被捆綁play的浪子。
好吧,現在仇也報了,仇人也殺了,沒借口了吧,有空了吧,大雨瓢潑里總算拿著刀對著發(fā)絲滴雨柔弱不能自理不斷咳嗽的委屈小臉,卻怎么也下不去手。龍哥,人杰,您的臉呢?
【 我本來早該跟你說明白,不過,我總覺得那樣是向你求饒。 現在,我知道你有機會殺我也不肯下手。 我知道你怪你自己下不了手報仇。 其實我錯殺沈先生,我比任何人更悔恨,這次我回來也可以說為了贖罪?!?/p>
【 我從小在這個圈子里鬼混,也像你一樣,別人看著我很狠,但是自己心里沒有一天是安穩(wěn)的】
浪子一身技藝不撩廠妹不理秀姐,萬花叢中過,只揩龍哥油,末了還情商超高的給深陷自我懷疑的龍哥找臺階下:
我跟你是一樣的!現在,我就要一個人去赴死了 !
然后又是一大段互露心計的終極表白
【現在 是成了我一個人對付一大幫了】 --【不 兩個人】 【我是為了革命,為了自己犯的錯誤贖罪,你何必?】
--【我也是贖罪。 我這一輩子,從頭就錯了】 【人杰……】 --【殺吧】
浪子不愧是浪子,“我是為了贖罪,你何必..”你說人家何必?膀子都脫給你看了,義父也給你殺了,大哥也死了,刀架你脖子上都放下了,命都要送給你了,你tm說我為了誰?
還“我這輩子,從頭就錯了”你沒錯啊龍哥!你忘了《報仇》里面被迷妹翻來覆去看了幾百遍的大決斗花絮了嘛?后空翻翻得好不?笑靨如花美不?對視自然不?酒窩甜不?撩頭發(fā)騷不?你們這哪是苦大仇深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根本就是蜜里調油的革命伴侶攜手共赴明天呀!
當然張胖子不會讓故事到這里結束的,最后兩位在泥水里摸爬滾打,一個插著竹子一個插著刀,都快死了還惦記著拉對方小手,摸了一次,香!摸了兩次,甜!要摸第三次的時候,大屏幕顯示劇終,一個碩大的SB打在一角,邵氏出品必屬佳片!
話說這劇開頭,龍哥教育小弟,捅人別捅肚子,就算把腸子拉出來了人也死不了。最后小弟死之前還把這句話重復了遍。我就當這是彩蛋吧,【連我們自己,以后,社會上,再也沒有這種人了?!科鋵嵾@兩位根本沒死成,在我們沒看到的地方拉了第三次手,不要臉皮的跑太湖邊上務農去了。
媽蛋豆瓣的短評和影評到底是要怎樣?這片子的 基 調真的是 基 情么?夠了!都特么純潔點不行嗎!10.09.2013 觀后感:這明明是一個報仇+贖罪為主題的進步青年求進步黑道青年求洗白的正直片子?!菊钡貌荒茉僬钡恼蹦槨咳绻麤]有最后5分鐘的話
張導的惡趣味快要溢出屏幕了。目前看過的狄姜片里,無論各自的人設還是彼此之間的"恩怨情仇",最喜歡的一部。終于要忍不住刷一次姜大衛(wèi)細長的腿和細長的手指了,服裝造型意外的好看。"不打了?"看姜大衛(wèi)調戲狄龍也很帶感?。?/p>
3.8星,出乎意料滴好看,果然邱剛健老師深悉張老濕的本意,基片這種事舍我其誰?!《刺馬》是不是基片有待討論,《大決斗》是赤果果的基片,人杰人杰叫得好是親熱!另外,姜大衛(wèi)真的是來挎刀的嗎?帥到驚天地泣鬼神,我只能對著屏幕說,我舔?。。。。?/p>
最后10分鐘,赤膊肌肉男狄龍被圍攻,大尖領子燈籠袖白襯衣姜大衛(wèi)一個撐桿跳來到門外幫忙,最終一人中彈中刀,一人中竹竿,在泥水中,番茄汁染紅了他們的胸膛,他們翻滾翻滾,為的就是臨終時可以牽一次手……
龍哥真的是全片露胸。小姜那個江南浪子的花名也太中二,而且還設定成林妹妹一樣要咳血,但西裝花領帶很好看。到結尾龍哥要找小姜報仇那里還以為會像一部武俠片,男女主身負血海深仇結果相戀了,只好互k到拉著手一起死,結果龍哥說我下不了手。
這是一部比新斷臂刀還要斷背山的情義片,被狄龍紋在胸前、比血還要紅、代表著男女之愛的蝴蝶只是鋪墊,就像“暴力美學”全都是江南浪子姜大衛(wèi)的背景板,在狄龍殺得滿頭大汗時,鏡頭對準的全都是江南浪子玩煙嘴、搖扇子、修指甲、病態(tài)的咳嗽,以及受不了女生宿舍的壞笑。好刀,的確是好刀;好刀法,你的也不錯。這是什么臺詞,吃錯藥了嗎,完全無視影評人的存在。一個情字在兩個穿得很少的男人之間四借四還,從欣賞到救命,從報仇到革命,噫,何其偉大,何其肉麻!在一陣混淆著懸疑的雞皮疙瘩之間,天空下起了雨,而當兩個知己化敵為友時,正是看著轉晴的天空又讓我想起了你。噫,極其任性的拍攝手法啊,這碗雞湯果真毒死人不償命。為了革命,還賠上了自己,但只要兩個心有靈犀的赤膊男人還能在彌留之際四次牽手,死亡又算得了什么?他媽的,真過癮!
★★★☆ 港基力作,女人們又一次被炮灰,只余兩個美麗的少年凄艷甜蜜并狗血地赴死?,F在的大手們比起張徹老爺子統(tǒng)統(tǒng)弱爆了。
情節(jié)按著基的理解就能解釋的通。。?;瑑簾o誤。。。摸胸那段不會笑場么?帶人進靈堂,所有人不是先拿刀而是先扒衣服那段笑尿了,開頭唐人杰和小茂追逐打鬧,有種【年輕真好啊~最后泥漿里翻滾了辣么久,直接快進了。。浪子就是來掰彎童顏巨乳的人杰的╮( ̄▽ ̄")╭
兩星半,葬禮上大殺四方,以兩派人物的黑白衣衫色調形成鮮明對比,而且大量的運用血漿噴射,確實可以說的上是暴力美學。老幫主遇刺一段比翻拍版的《鐵旗門》要有邏輯些,而且這個千等萬等只為得狄龍一抱的蝴蝶也顯得更加有情有義。但是兩個男主捅兩刀就停下來對視一笑,打情罵俏,乃至結尾那五分鐘的激情四射相擁而死,還是讓人覺得怪異。
拔竹竿那幕太刺激了~~
一個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一個是組織派遣秘密臥底,結果一個情難自抑下不了手,一個情不自禁出手救人,于是什么立場任務仇恨都拋到腦后去了。真正以命相搏的感情,連拔出對方身上的刀也是無限的凄厲苦痛無限的纏綿悱惻。最后,他們就死在一起,這個天底下再也沒有什么力量能夠把他們分開了。
人杰說“不要捅肚子,就算把腸子拉出來,人也不一定會死的”,最后所有人都是捅肚子死的,張老師干得好!
熱血與狗血齊飛,基情共愛情一色。
張徹的瘋癲之作, 且不說故事最后姜狄兩位的死亡之舞。前半段飯桌上說起狄和女朋友在約會,然后鏡頭轉到姜,姜一臉不高興,還去偷窺人家,這算什么意思呢?
哼~大伙兒用腳指頭也看得出這分明是gay片兒~
開場就頗不張徹,因為加了不少又冷又澀的無厘頭細節(jié),比如紋身機上的麥克老鴨,比如狄龍紋身后拿走衣服露出墻上一張裸女海報。邱剛健的劇本也比倪匡細密的多,對話寫的一板一眼有腔調,不過這個軍閥、黑社會和革命黨、底層群眾等角色輪番上場的劇本并沒有鋪排開。主題曲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估計用它僅僅是因為《2001太空漫游》賣的火,不過配上這曲子讓電影有了未來感。這一部還挺罕見的塑造了女性角色,不惜賣身入青樓、熬過這么多日夜的情人蝴蝶,只是為了等狄龍的一抱,煽情指數暴漲,反正這片有很多不那么張徹的元素,當然姜、狄的基情還是壓倒一切的,為了讓他們死在一起,還安排了莫名其妙跟黑社會開戰(zhàn)的戲,最后也定格在踉蹌倒在泥水中的二人身上,基的也太明顯了,連續(xù)不斷的盤腸戰(zhàn)無趣,雖然噴血的配合都比較精確
此片甚基……配樂是星球大戰(zhàn)聽得笑死(喂)狄龍的小包子臉成功地讓人嚼著他比姜大衛(wèi)還小~ 一臉的浩然正氣,雖然從開頭一路苦逼但總覺得他下一秒就會當幫會老總。大結局我差點以為會看到平行空間HE版無名英雄,結果,導演你還是不肯放過他們 "我早該告訴你真相,但那樣我又覺得是在向你討?zhàn)垼ⅠR克~。
在《報仇》里,狄龍只給姜大衛(wèi)跨了十幾分鐘的刀。現在反過來,姜大衛(wèi)卻是從頭跨到尾,他飾演的那個身著白衫,時不時咳嗽兩聲的孱弱少年實在太搶戲了。
妾有意,郎無情(還好死前良心發(fā)現)——你恨我殺你義父,我卻怨你胸前那朵紅蝴蝶。
《報仇》的衍生版本,自然有所不及。狄龍有一副好皮囊,俊美非凡的面容看得我目不轉睛口水滴答??傻降走€是姜大衛(wèi)的沉郁陰霾更為吸引我。雙生的好多戲曖昧十足,尤其是開頭大衛(wèi)撞見龍龍和胡蝶姑娘在后院約會時一臉不爽的神情哈哈。更毋論片末的 雨中激情大戰(zhàn):混蛋!你們是在演泰坦尼克號還是白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