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天鷹注定是個悲劇人物,嫉惡如仇、除惡務凈的作風固然顯得他冷血無情,但這也是身為公門中人對職業(yè)的盡忠職守。 可在已經(jīng)病入膏肓的清朝末年,從上到下腐爛透頂,權貴享盡榮華,百姓民不聊生,他的冷酷卻被利用,成了貪官毀滅證據(jù)的一把刀。 他對劉敬天的忠誠,對朝庭的信心也就此瓦解。在最后孤注一擲的復仇中,他應該明白自己必死無疑。但是他還是會用自己的寶刀為死去的人去尋求最后的公義。 這部充滿了悲劇色彩的邵氏電影《萬人斬》翻拍自邵氏1969年的經(jīng)典武俠電影《鐵手無情》。 和以往拍攝武俠片的不同點是,這部影片邵氏選擇了沒拍過武俠片的桂治洪為導演。他擅長拍現(xiàn)實題材的影片。在這部武俠片里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桂治洪試圖用“萬人斬”的刀來探討更深層次的問題。 適逢亂世,饑民遍地。為了一家老小生存而搶劫黃金的普通農夫該不該殺?官逼民反的匪徒們該不該斬盡殺絕?貪贓枉法的劉敬天該不該私下斬殺? 這些人都已經(jīng)成為冷天鷹的刀下亡魂。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留給觀眾們去思考了。
都不考慮條件設備了,單從劇情邏輯講,簡直爛的一塌糊涂,感覺像一群小學生編的臺詞。
大內200萬兩黃金,被五個毛賊偷了?這是五個奧特曼嗎?
捕快殺強盜就是萬人斬了?
簡直弱智到爆,從人物到情節(jié),真不知道是咋評到7分多,活脫脫的泡菜電影,寫劇本估計用不了一小時。
雖然看了不少老香港武俠電影,弱智情節(jié)也可以理解,但弱智之多,簡直從頭扯淡到底的,還真是第一次遇到。
喜歡本片的友應該也會喜歡1969年由張徹導演的《鐵手無情》。據(jù)說,本片也是桂導演生涯唯一一部古裝武俠片,我想喜歡他導演的影迷,也不應該錯過本片。
說起來,與桂結緣,初始于《邪》,但那時只是有所耳聞,卻一直沒有行動起來。直到最近,才開始走進他的電影世界了解他。到目前為止,我只看過他80s導演及編劇的片,除了一兩部,基本都是關于靈異片,像“邪”三部曲,以及“邪”的衍生品。于是,桂導演的作品給我印象是:視覺上的沖擊與尺度的大膽。
然而,本片卻倒不怎么像出自他之手。當然這也許是我認知上的局限,80s前的作品我并沒有看過,而且聽說他師從張徹與李翰祥。這一武一文的元素在本片中也有很好體現(xiàn)。
由盲女出場,隨后的馬鈴聲及谷峰,我瞬間就想到了《鐵手無情》,看樣子桂導有看過“鐵手”。當然也不止于此。冷天鷹單刀赴京刺殺曹達華叔飾演的劉總管,又讓我想起了王羽叔的《大刺客》,我好像記得王羽叔最后也是戰(zhàn)死。不過說來也是,桂導的作品很少有好結局的吧?這一點倒是和張徹叔很像。另外火燒茅草房,又讓我想起了家良叔導演的《五郎八卦棍》,只不過這是比本片稍晚一點的事了(1984),也許家良叔看過后覺得不錯,于是就借鑒了吧?
我不是很喜歡這個結局,因為還有佳人等著他。冷天鷹還記得谷峰叔臨死時候的托付吧?羅列叔當時好像是沒有戰(zhàn)死,但也沒有選擇留下。如果冷天鷹沒有死,他會不會留下呢?
我喜歡另外一種結局,那就是得知真相的冷并沒有找劉總管報仇,而是將一路下來繳獲的散金運回京城,并將所有匪徒的人頭一同帶回,以向劉總管及太后匯報。太后再無追究,并嘉獎了劉總管及冷。待到太后詢問冷要什么嘉獎,冷回答說:“自己已經(jīng)力不從心,而且蒙故人委托,有人需要照顧,懇請讓我辭官返鄉(xiāng),從此再不過問江湖事?!碧髴?,冷離開了總鋪頭房。走的時候,沒帶走任何東西,只一人一馬,回到茅草屋。天空又下起了雨,而盲女正撐著傘站在池塘邊,像是在等人。冷朝著她的方向,說:“姑娘,我回來了?!彼f,“是你嗎?冷大哥?!崩湔f:“是我?!彼f:“那我爹呢?他沒和你一塊回來嗎?”冷說:“你爹在返回路上遇上了土匪,被殺害了?!彼f:“怎么會這樣子。他...他說過一定會回來的,他說再也不走了,再也不走了,為什么會這樣子?”冷說:“姑娘,你別傷心。你爹在臨終前托我照顧你,你放心,我不會走的,我會代你爹好好照顧你。你別再哭了,你爹也希望你能快樂地生活,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哭哭啼啼的?!彼f:“謝謝你,冷大哥,謝謝你,我不會再哭了,我會好好活著,我一定會好好活著,一定不讓我爹還為我擔心?!?/p>
---------------------------------------------------------------------------------------------------------------------------------
最后,想說,桂導的這部作品還是非常之用心。另外,谷峰戲路感覺還是挺寬的,亦可正,亦可邪。捕頭與土匪,兩種身份,都是人命,但既定的規(guī)則要求捕頭與土匪對立,可參與制定這規(guī)則的成員卻暗中與土匪勾結,更荒唐的是,這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已經(jīng)見怪不怪。所以說,冷留在那個地方,還有什么意義?
故事很長,但一波三折,看著不覺得累,就這么迷著猜測著看完了,似乎每個鏡頭的下一秒都有轉折,結尾處懸念層出,結尾很驚艷,裝置很帥氣,一些造型也冷中帶美,唯一活下來的就是盲女,她眼睛看不到同時也為局外人。故事框架其實還可以隱喻很多
1.影片前面很用力也很刻意地刻畫了冷天鷹愛恨分明的人物形象,這點無趣,打斗場面也沒意思,倒是布景還可以;2.結尾處也是各種意料之外;3.最后一幕更是令人猝不及防,有點心痛。
冷爺
80年代初 面對新浪潮的風生水起 邵氏漸入遲暮 抱殘守缺 這么好的故事也只能如此
桂治洪第一部武俠片,唔…好像也是最后一部。雖然粗糙,卻也自有一番力量。
桂治洪這新武俠還怪好看的。除了很多外景拍攝,這一路追蹤一路辛苦的勁也拍得不錯。整個電影都極壓抑與絕望,與傳統(tǒng)邵氏武俠完全不同。雷點絕對有,狗血也很討厭,但仍然特點明顯,值得一看。
伯說直接拉到結尾,果然沒錯,早說嘛,,,
看過留腳印
武打一般,臺詞平淡,情節(jié)出眾,人物鮮活,場景考究,攝影美觀,桂治洪的片子實在太給力了,
20111224:三星,陳觀泰個面癱!尤翠玲那時候多年輕啊~20230312:一星,劇本差、表演差、服化道差、導演差
那會兒狄威還叫屠龍;老桂的片兒,唉 ~
把那些惡心人的蒙太奇去掉吧
絕情如刀藏于刀鞘
另一種方向的《刺馬案》。居然是那個以cult聞名的邵氏“鬼王”桂治洪,拍的一部很正統(tǒng)的古裝動作片,除了有些俯拍晦暗的死人狀像恐怖鏡頭,場景考究,格調上格外的清奇、肅殺而悲壯。一路上兄弟全死光成炮灰,本以為是決絕而悲壯的情義演繹,到頭來才發(fā)現(xiàn)是上級監(jiān)守自盜,這就有內味了。冷天鷹這樣愚忠的理想主義者空費情義,最后卻被精致官僚竊取果實,害人害己,根本不值得同情。隱喻太多,這讓我想起了一則笑話:銀行被搶了10W,上報被搶1000W,劫匪看到新聞說道‘操,搶一輩子也沒他們黑’。7.4
披頭散發(fā),斬瓜切菜。
燈光和美工不錯,看到了新武俠夜景藍光,不同于邵氏夜景日拍。美工拍出了華北的破敗和人的狠勁,太平軍頭領脖上居然還掛了十字架。劇情將元兇指向統(tǒng)領,社會批判的味道很重,而且合情合理。臺詞很一般,客棧和小屋的斗智被大幅縮減。武打設計和剪輯很一般,過分專注狗血鏡頭妨礙了氛圍和境界。表演很差
三星半,嚴重懷疑死敵在盲女面前互認朋友的橋段影響了后來的《喋血雙雄》。
鐵手無情-萬人斬-喋血雙雄,一脈相承。布景很好,整一個頹敗,堂堂大捕頭都只能寄宿在破廟之中,滿清王朝也是日落西山。
拍得好啊,完全和傳統(tǒng)邵氏功夫片不是一個調調。燈光攝影十分出挑,音樂格外感性。情節(jié)上其實是個清裝的警匪片,上來就是孤膽警探勇救人質的戲碼,職業(yè)捕快對應“皇家警察”,嫉惡如仇到了濫用私刑的地步。同袍立下flag,個個忠肝義膽,又能直勸忠言。因為有太平軍,所以引入十字架也不算違和。同袍中死于慈悲心的彭萊,木釘釘掌,仍勸萬人斬不可濫殺,萬人斬因不肯留活口遭到埋伏,累兄弟慘死,也有宗教感。陳觀泰和白彪同在一部戲,還鷹鵬相爭,實在難為我。白彪暗器頗多不夠光明磊落,倒是谷峰那段《喋血雙雄》戲更有drama。下斬賊寇易,上斬佞臣昏君難
邵氏真的向日本時代劇學習了很多